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故事类作文材料怎样审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3:26:08 小学作文
故事类作文材料怎样审题作文小学作文

精选作文:故事类作文材料怎样审题作文

      故事类作文材料怎样审题

合肥八中  刘从良

          

中学生在材料作文审题方面,常有不知作文材料在说什么的迷茫,写作时常有“撞大运”式的悲壮。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专业的审题方法,尤其是没有很好的区分材料作文的类型。比如故事类材料作文,什么是故事类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简单说就是既符合材料主旨又符合命题人意图的立意。怎么看出材料的主旨呢,一般是看材料里故事的结局;怎么看出命题人的意图呢,主要是看材料里有感情倾向的词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我们可以把故事类材料作文题按难度分为三类。

一、       有结局且有倾向的

也就是说材料里既有故事结局,又有感情倾向的词句,这是故事类材料作文中审题较为容易的一种。因为通过这两个方面就能既看出材料的主旨,又看明白命题人意图,立意较为简单。例如:

2013全国1卷)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这个材料里的故事是有结局的,“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结合第一段中的“风险太大”,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材料的主旨是不怕风险,才能取得成功。而老切割师的话,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更要有勇气”,体现了命题人鲜明的意图。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很容易看出这个材料的最佳立意,可以写“拥有勇气,方能成功”,也可以“成事需放下顾虑”。再例如:

2012年全国大纲卷)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这个作文材料也是有结局的,“一下子就觉得脚底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很容易由此看出材料的主旨。妈妈的话也带有明确的感情倾向,或者说是对这个故事结局做了分析,而“甩掉多余的顾虑”可以算是“直接点题”,道出了最佳立意。

二、有结局或有倾向的

这一类的作文材料只有故事结局没有感情倾向,或者只有感情倾向没有故事结局,在审题上较之第一种,难度稍大一些。例如:

2014重庆卷)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这则材料是有结局的,老人不愿意把房子租给游客了,并把玻璃碎片捡出来放在另一个垃圾袋上,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虽然没有有感情倾向的词句,但我们通过用“以果溯因”的办法,即问“老人为什么不愿意把房子租给游客了”,或者问“老人为什么将玻璃碎片装入另外一个垃圾袋,并写上‘玻璃碎片,危险’”。答案就是立意角度,可以从“责任”“关爱”“善良”“细节”等角度入手来写。 

这不是重庆卷第一次出这一类的作文材料,再如2012年重庆卷的作文材料: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这是一个有因有果的完整故事,我们只要从故事的结局入手,问“果”即“为什么保安能找到工人并救了他”?就可以得出“因”:从保安角度看,是关注细节;从工人角度看,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而这种因果关系正是作文的立意角度,如“尊重他人方能赢得尊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细节关乎大事”等。

也有的作文材料只有感情倾向,没有故事结局,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武汉大学里面有一个樱花园,很多大学生穿着和服在树下照相。一个韩国留学生很不解地问她的导师,为什么他们要穿着和服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是从没人穿着和服照相。导师苦笑一声,没有回答。

导师“没有回答”,看似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但命题人的意图却通过导师“苦笑”的感情倾向表现出来了。我们在审题时就可以“以情溯因”,导师为什么“苦笑”呢?从而得出立意角度,如“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缺少民族文化自信”等。

三、无结局且无倾向的

这一种材料作文是三种中最难的,每年高考出现了此类的作文题,往往引发激烈的争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类材料表面上看没有故事结局和感情倾向,在审题上,就增加了推测材料主旨和命题人意图的难度。例如:

2012安徽卷)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这类题该怎么审题呢?关键在于经验暗示。什么是“经验暗示”?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或情感经验会给我们一些暗示:这样做的结局可能是什么。从而推测出命题人用这个材料想表达什么倾向。我们的生活经验会暗示我们,“梯子横放”比竖着放更能“防止倒下伤着人”,竖着放写个条幅,仍有安全隐患。“梯子横放”才真正做到了安全,才关注到了细节,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我们的情感经验会暗示我们,所谓“注意安全”不过是搞形式,不过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自我保全,而将“梯子横放”才是务实的做法,才真正将关怀落到了实处。

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就会看出这则材料实际上有三个立意角度:1.从源头(根本)上解决问题”,2.做事要落到实处,3.关注事情的细节。

其实,我们发现前面两种类型的材料,只要稍作调整,去除了故事结局和材料中的有情感倾向的词句,就变成这一类的作文题了,比如前面我们举的2012年全国大纲卷的材料,只要我们删去后两段,也是一个完整的作文材料: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如果只有这两段材料,能不能得出立意呢?也是可以的。这里也有生活的经验暗示:妈妈田间劳动的经验肯定是比“我”丰富的,她能很快看出我“窘”的原因,并给我提出了建议。也有情感的经验暗示:“我”之所以会“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因为我还有顾虑。这样思考之后,也就同样能得出材料的立意角度了。

 

明确了故事类材料的这三种类型,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合适、正确的方法审题立意了。这样,我们的审题立意方法不是“凭感觉”,而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才不会“不见泰山”或“雾里看花”,而是胸有成竹,一箭中的。

                                                    《语文知识》2014.10

我的更多文章: (2014-08-25 19:58:17)(2014-08-21 09:32:30)(2014-07-14 23:21:48)(2013-09-25 12:45:46)(2013-06-22 17:07:17)(2013-06-07 10:09:15)

篇一:故事类作文材料怎样审题(整理精校版)

故事类作文材料怎样审题

作文辅导

112607:35::

故事类作文材料怎样审题

安徽合肥八

中刘从良

中学生在材料作文审题方面,常有不知作文材料在说什么的迷茫,写作时常有“撞大运”式的悲壮。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专业的审题方法,尤其是没有很好的区分材料作文的类型。比如故事类材料作文,什么是故事类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简单说就是既符合材料主旨又符合命题人意图的立意。怎么看出材料的主旨呢,一般是看材料里故事的结局;怎么看出命题人的意图呢,主要是看材料里有感情倾向的词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我们可以把故事类材料作文题按难度分为三类。

一、有结局且有倾向的

也就是说材料里既有故事结局,又有感情倾向的词句,这是故事类材料作文中审题较为容易的一种。因为通过这两个方面就能既看出材料的主旨,又看明白命题人意图,立意较为简单。例如:

(2015高考模拟全国1卷)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这个材料里的故事是有结局的,“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结合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这个作文材料也是有结局的,“一下子就觉得脚底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很容易由此看出材料的主旨。妈妈的话也带有明确的感情倾向,或者说是对这个故事结局做了分析,而“甩掉多余的顾虑”可以算是“直接点题”,道出了最佳立意。

二、有结局或有倾向的

这一类的作文材料只有故事结局没有感情倾向,或者只有感情倾向没有故事结局,在审题上较之

关注细节;从工人角度看,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而这种因果关系正是作文的立意角度,如“尊重他人方能赢得尊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细节关乎大事”等。

也有的作文材料只有感情倾向,没有故事结局,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武汉大学里面有一个樱花园,很多大学生穿着和服在树下照相。一个韩国留学生很不解地问她的导师,为什么他们要穿着和服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是从没人穿着和服照相。导师苦笑一声,没有回答。

导师“没有回答”,看似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但命题人的意图却通过导师“苦笑”的感情倾向表现出来了。我们在审题时就可以“以情溯因”,导师为什么“苦笑”呢?从而得出立意角度,如“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缺少民族文化自信”等。

三、无结局且无倾向的

这一种材料作文是三种中最难的,每年高考出现了此类的作文题,往往引发激烈的争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类材料表面上看没有故事结局和感情倾向,在审题上,就增加了推测材料主旨和命题人意图的难度。例如:

(2015高考模拟安徽卷)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这类题该怎么审题呢?关键在于经验暗示。什么是“经验暗示”?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或情感经验会给我们一些暗示:这样做的结局可能是什么。从而推测出命题人用这个材料想表达什么倾向。我们的生活经验会暗示我们,“梯子横放”比竖着放更能“防止倒下伤着人”,竖着放写个条幅,仍有安全隐患。“梯子横放”才真正做到了安全,才关注到了细节,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我们的情感经验会暗示我们,所谓“注意安全”不过是搞形式,不过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自我保全,而将“梯子横放”才是务实的做法,才真正将关怀落到了实处。

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就会看出这则材料实际上有三个立意角度:1.从源头(根本)上解决问题”,2.做事要落到实处,3.关注事情的细节。

其实,我们发现前面两种类型的材料,只要稍作调整,去除了故事结局和材料中的有情感倾向的词句,就变成这一类的作文题了,比如前面我们举的2015届高考模拟全国大纲卷的材料,只要我们删去后两段,也是一个完整的作文材料: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如果只有这两段材料,能不能得出立意呢?也是可以的。这里也有生活的经验暗示:妈妈田间劳动的经验肯定是比“我”丰富的,她能很快看出我“窘”的原因,并给我提出了建议。也有情感的经验暗示:“我”之所以会“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因为我还有顾虑。这样思考之后,也就同样能得出材料的立意角度了。

明确了故事类材料的这三种类型,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合适、正确的方法审题立意了。这样,我们的审题立意方法不是“凭感觉”,而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才不会“不见泰山”或“雾里看花”,而是胸有成竹,一箭中的。

《语文知识》2015高考模拟.10

篇二: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总的要求:读懂故事,明确主旨,从不同角度审题立意,并分别拟出合适的文章标题。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记者采访一位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致胜诀窍呀?”赛车冠军说:“许多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

要想成为充实、稳重的“马车”,就要不断积累知识、技能、本领,给车子“加压”,优化气质,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境界,除此,别无选择。

论述时,要把握“马车”与“声音”的关系,不能只提及一方面,而忽略或不提及另一方面。如立意为“要充实自己”或“要懂得谦逊”均失之偏颇。

21.几种可取的且有一定深度的立意:

(1)肯定母亲的行为:从母亲对我的训斥的角度,“施舍首先是一种尊重”;从母亲“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的行为的角度,“身教重于言教”或“人性的大爱就在点滴细节”、“善心不是表演而是发自真诚”等。

(2)批评“我”的“打发”心理或语言“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爱心不是简单的打发或施舍;行善更该尽善;行善不该盛气凌人等。

(3)对比“我”与母亲的行为:真诚助人与敷衍;“施舍”(含贬义)与“舍施”(即不顾虑自身而关怀对方);尊重与蔑视。

(4)从材料作延伸:富贵中的行善值得肯定,困境中能行善更应敬仰;高调行善与低调行善;因为有人格的尊敬,悲悯才弥足珍贵等。

2013年时事热点与作文预测及范文

高考作文一直都是学生们热议的话题,整理了2013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大地震·大感动,

雅安地震,震哭了所有人的心。

中午,正在熟睡时,听见一个个电视台的播报“雅安地震,最新统计人数为??”“雅安人,坚持??”我慌忙的抓起眼睛带上就坐到电视机前开始关注。跟以往的地震一样,所有的感动,都在这一瞬间袭来了。

直到现在,最新统计死亡人数为156人,多么可怕的数字!现在,多么希望这个数字不要再往上提升了。每上升一次,可能我们中国人的血压就上升一次!地震中的所有感动,彻彻底底看出了:这一刻,我们都是雅安人。

雅安那个地方,有一些小卖部,在地震发生以后,原价是10块的方便面降低到3.5一桶。还有小卖部里面的老板,硬是不让顾客进去,自己冲进去拿了东西就出来。采访老板时,老板一脸‘淡定’状:“我觉得,我们既然都是同乡人,有的人来了,拿了就走,我也不要钱了。”话间,仍然有人进去拿吃的。还有另一个老板,硬是在地震当中,拖出来了许多矿泉水和方便面等救灾物资。雅安人,中国人!全世界的感动!感动因你们而在!

还有一位母亲,这是值得一提的。地震过后,她自己又冲进废墟内,去抢救她的孩子。母女俩手拉着手,可是,都没能保住性命。这也许是‘最美动作’吧。

所有人都在那个瞬间感动了,全部人都去献血了,一排一排的中国人??哦,不,是雅安人!在这一刻!我们都是雅安人!十多辆小汽车里面全部装载着矿泉水,方便面,为了就是能给雅安人多一点生的希望。

雅安地震,我会继续关注,希望余震不要再发生,死亡人数,不要再上升。雅安人,挺住!在巨大的中国背后,你们有我们的支柱!

习近平主席说“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3月17日上午9时20分许,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人大代表、向全国各族人民郑重宣示。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人民大会堂见证,在繁星点点的穹顶下,在如潮涌动的掌声中,习近平坚定表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是共和国领导者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怀和担当: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这是对民族的承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后,也是在人民大会堂,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曾这样描述他所理解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今天,凝望主席台,全国人大代表、甘肃临夏州委书记周强对今年2月习近平的甘肃之行记忆犹新:“我们必须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带领广大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过上好日子的中国梦。”

这是对人民的承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过去100多天,从深圳特区到北京社区,从河北乡村到甘肃山区,习近平的双手一次次紧紧握住普通百姓的手,和各族群众共同描绘“上学梦”“就业梦”“安居梦”“致富梦”,一再强调“实干兴邦”。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特意到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不仅看真问题、真看问题,更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问题。今天,我又一次从他的讲话中‘读’出坦率和真诚。”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副市长闫立英对记者说。

这是对历史的承诺:“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面对未来10年,一个个挑战也考验着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能否成功遏制****?怎样应对环境危机???

习近平以坦诚的态度、自信的话语表明:“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决同一切消极****现象作斗争”“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他更号召全体人民: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对于个人而言,只要努力上进,就能实现梦想。”来自广东的农民工代表易凤娇对记者说:“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在公共服务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还要改革,相信改革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小康生活。”

3000多字的讲话,有希冀,有期许,有承诺,有担当,人民大会堂内13次回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习近平为实现中国梦所发出的号召,激起人们无尽的憧憬与向往。

此时此刻,向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100多天前,习近平这样表达过他心中蕴藏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天,他再次以坚定的话语向世人宣示: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以“沉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写作提示】

“沉潜”“蓄积与勃发”有三个层次含义:一是指一种策略,一种权宜之计,一种智慧,属于谋略层面意义;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三是指一种“忍”“韧”的哲学理念,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理素养,一种收敛、内向、自省,锻造灵魂的手段。它当然可以指具体的人或物,可以写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指抽象的哲学思辨。可以写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更可以写果断出手一鸣惊人。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面前困难重重,出头之日遥不可及时,何不学学企鹅的沉潜?这种沉潜绝非沉沦,而是自强。如果我们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筋疲力竭。

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来,企鹅的沉潜原则,也适用于人的生存。

【主要问题】:分论点设置不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论点角度失当。例如论点:沉潜具有强大力量。

分论点:1)写文章,讲求的是一种让人喟叹的气势。

2)搞学术研究的人尤其需要注意沉潜。分论点只有两个,不完整;句式随意,不匀称;仅从写文章、搞学术研究两个方面来阐述,视野欠开阔,缺乏代表性。

2、分论点重心偏移。例如论点:美丽的弧线来自沉潜。

分论点:1)沉潜之后的弧线,是最完美的弧线。2)沉潜之后的弧线,是最具魅力的弧线。3)沉潜之后的弧线,是创造奇迹的弧线。分论点的重心偏向了弧线,而不是“沉潜”。

3、分论点杂乱无章。例如论点:沉潜重要分论点:1)沉潜,是为了下一次还能够爆发。

2)沉潜,是为了下一次有力的爆发。3)沉潜,是为了掩藏自己的爆发行为。

【精彩分论点】:

1.《为人生蓄势》:为人生蓄势,要有足够的勇气;为人生蓄势,要有坚强的信念;为人生蓄势,要有恒久的耐心。

2.《沉潜,为成功蓄势》:沉潜能够历练我们的意志;沉潜能够积聚我们的实力;沉潜使我们准备得更完善;沉潜使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例文展示1】

沉潜与成功

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四年的地下修练,才换来四周的放声高歌;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潜,才换来迅猛的腾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一个哲理: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酝酿,沉潜是腾飞前的蓄势。

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取成功。从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数的事实都为这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于是,他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十年后,终于像企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公元前475年,越国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

沉潜能使人优秀卓越。康多莉扎?赖斯,这个名字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是的,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她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但她没有选择屈服,也没有选择武力抗争,而是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严酷的种族歧视让她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全面优秀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青云直上,画出“一道完美的”人生“弧线”。

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企鹅一样奋力地下潜蓄势。它虽然充满寂寞与痛苦,却能让养分变得充足,力量变得强大,结果变得精彩。

把沉潜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艰难,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有了企鹅的智慧,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陡不可攀的彼岸。

下页

篇三:高考故事类材料作文教案

高考故事类材料作文

如何才能“切合”题意

湛江农垦实验中学符宏毅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存在问题。

2.全面理解材料,能够从众多立意中找到切合题意的立意。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类材料作文立意存在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切合题意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解读高考考点要求

1、审题立意: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审题立意。

2、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1)切合题意(一类文)(2)符合题意(二类文)

(3)基本符合题意(三类文)(4)脱离材料立意(说明:没有从材料进行切入写作,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合理得出,判为四类文

高考新材料作文四种类型:(1)故事类材料作文(2)图画类材料作文

(3)话语类材料作文(4)多则

材料类作文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常见方法回顾

(1)从对象切入(2)从事件切入(3)从原因切入(4)从关键句切入(5)从感情倾向切入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致命?失误?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千古文章意为先。?1、不少

考生因为未能真正吃透材料,未能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甚至南辕北辙、风牛马不相及。2、一些考生的作文结构很严谨、内容很丰富、语言很优美,如果抛开材料对他的限制绝对是上乘之作,但就是因为立意失误而只能判为三类文或四类文,甚为可惜

故事类材料作文切合题意的两个标准

(1)切合材料主旨。(2)切合命题者意图,即思想感情倾向。

俗话说:办事不由东(东家),累死也无功

华南师范大学陈妙云教授:新材料作文?角度有优劣之分,不要放纵学生乱选角度.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存在问题

(1)只抓住材料中的某一个词立意

(2)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

以湛江市2013年10月普通高考调研测试作文题为例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法国电影明星洛伊德有一次将车开到检修站修理,接待他的是一名年轻的女子。罗伊德是巴黎女性迷恋的对象,而目前的这位姑娘却丝毫没有流露出兴奋和特别的热。?你喜欢看电影吗??洛伊德禁不住问,?当然喜欢。?女工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你那么喜欢电影,你知道我是谁吗???当然知道,你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影帝罗伊德了。?女工一脸平静。?既然如此,你为何对我这样冷淡呢??洛伊德更不解了。?不,您误会了。我没有冷淡冷淡您,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影迷离不开您,驾车的人也离不开我。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即使您不是明星,来修车,我也会一样好好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就应该是这样吗?这位平和自信的女工的一番话,让傲慢的沉默许久许久。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罗伊的湛江市2013年10月调研考试作文立意角度提示:

1、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2、人人都是平等的。3、名人也是名人,不必特别优待(迷恋)4、傲慢者最可笑。5、自大使人狂妄,自信使人美丽。6、我很重要(每个人都很重要)。

7、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存在问题:

(1)只抓住材料中的某一个词立意

湛江调研:有的学生只抓住材料中的?工作?一词,联想到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就立意为?爱岗敬业?;有的学生只

抓住材料中的?你为何对我这样冷淡?一词,联想到了?职业道德?,就谈什么?坚守职业操守?:有的学生抓住?女工一脸平静?一句的?平静?一词,谈?冷静?。

阅卷教师感叹1

以上审题偏差,都体现了学生阅读能力的不足,抓不住材料的核心话题和主要思想,像无头苍蝇一般在材料中瞎撞,胡乱寻找救命稻草。

(2)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

湛江调研:有的学生看到女工不管谁来都好好接待,谈?坚持?,谈?脚踏实地?

阅卷教师感叹2

以上审题偏差,体现了学生阅读偏离具体语境,偏离材料的具体内涵。

?切合?题意的标准

1、切合材料主旨。

2、切合命题者意图。

记住:办事不由东(东家),累死也无功

判断是否切合材料主旨最常用方法:看故事的结局。

请看下面例子

(1)一只蚂蚁要翻过一块玻璃挡板,爬上去掉下来,爬上去掉下来〃〃〃〃〃〃〃(不太明白材料的主旨

(2)一只蚂蚁要翻过一块玻璃挡板,爬上去掉下来,爬上去

掉下来〃〃〃〃〃〃〃在失败了无数次之后,蚂蚁终于翻过了这块玻璃挡板。(故事的结局反映了材料的中心)立意角度:坚持就会胜利)

(3)一只蚂蚁要翻过一块玻璃挡板,爬上去掉下来,爬上去掉下来〃〃〃〃〃〃〃蚂蚁一辈子都没有翻过去,最终死在了玻璃挡板下

故事结局揭示主旨:学会变通,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学会寻找另外一条路,学会?另起一行?。

当然高考没有这么简单

(4)蚂蚁翻玻璃挡板

一只蚂蚁要翻过一块玻璃挡板,爬上去掉下来,爬上去掉下来〃〃〃〃〃〃〃一个人看到了说:?多可怜的蚂蚁呀。?一个人看到了说:?多可敬的蚂蚁呀。?一个人看到了说:?多可爱的蚂蚁呀。?一个人看到了说:?多可悲的蚂蚁呀。?

看似没有结局,其实四个人的评价就是结局,命题者的意图显然是让考生任选一个角度写作。广东省2013作文即是如此: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援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训练(整理精校版)

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作文辅导

031817:07::

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总的要求:读懂故事,明确主旨,从不同角度审题立意,并分别拟出合适的文章标题。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记者采访一位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致胜诀窍呀?”赛车冠军说:“许多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我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要求: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请在材料的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9.参考立意:善于反省,善于学习,不要抱怨,等。

20.这是一则“以事寓理”的哲理故事,材料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材料最后一段点明“空马车”是指那些才能低,内涵少,知识贫乏而喜欢夸夸其谈自我吹嘘的人;一个人越是高尚,越是有修养,也就越明白自己的不足,因此会更谦和、低调、稳重,犹如水深无声。

要想成为充实、稳重的“马车”,就要不断积累知识、技能、本领,给车子“加压”,优化气质,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境界,除此,别无选择。

论述时,要把握“马车”与“声音”的关系,不能只提及一方面,而忽略或不提及另一方面。如立意为“要充实自己”或“要懂得谦逊”均失之偏颇。

21.几种可取的且有一定深度的立意:

(1)肯定母亲的行为:从母亲对我的训斥的角度,“施舍首先是一种尊重”;从母亲“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的行为的角度,“身教重于言教”或“人性的大爱就在点滴细节”、“善心不是表演而是发自真诚”等。

(2)批评“我”的“打发”心理或语言“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爱心不是简单的打发或施舍;行善更该尽善;行善不该盛气凌人等。

(3)对比“我”与母亲的行为:真诚助人与敷衍;“施舍”(含贬义)与“舍施”(即不顾虑自身而关怀对方);尊重与蔑视。

(4)从材料作延伸:富贵中的行善值得肯定,困境中能行善更应敬仰;高调行善与低调行善;因为有人格的尊敬,悲悯才弥足珍贵等。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