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与个性的话题作文
篇一:2015年海淀区高三期末考试“任性”标杆作文
2015年海淀区高三期末考试“任性”标杆作文
【试题回放】
25.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0分)
①方寸之地可以营造锦绣,方寸光阴可以铸就永恒,方寸心田可以容纳山川??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②新年伊始,各媒体纷纷盘点2014年网络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高居榜首。这句话当初一经传播,网友们便掀起了一波造句热潮:“有貌就是任性”,“有才就是任性”,“有闲就是任性”??这些流行语反映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社会心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缺少题目扣2分。
1号文
任性不需要前提
纵览古今中外,任性之人可谓层出不穷。有“千磨万击还艰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般百折不挠的任性。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般潇洒自如的任性,更有如“任它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般坚毅如钢的任性。可见,任性是一种人生的修为,是一种积极自信的心态,是一抹不同寻常的亮彩。
可是当每一次的任性都被扣上了厚重的帽子,当任性也有了前提。自我勉励变成了冷嘲热讽,彰显独特竟转化为彰显优越。而这种优越并非后天修养却是与
生俱来,有钱有貌,有闲,“任性”二字渐渐成为常人的不可企及。如此一来,变了味道的任性只消得表达羡慕,表达卑微的不满,甚至是对自身的消解与自嘲。
加了前提的任性非但不自由,反而成了一种限制。“有钱就是任性”在更多人的眼中表示的是“没钱就无法任性。”于是困厄竟变成了理所当然。因为任性有了前提,大千世界的缤纷色彩,现实生活中温润透彻的人心,笔墨间纵情的挥洒,甚至是追求美的权利与自由,都被“无才无貌”挡在了门外,令人无福消受了。
任性不需要前提,任性更不需要枷锁。任性是无拘无束的做自己,鉴定执着的追求想要的生活。它或许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林语堂曾说“人生僻如一场滑稽剧,又是还是静观而微笑,胜于参与其中一份子。”一个温和慈祥的老者形象在我眼前赫然展现,人生如戏,我偏要静观微笑。这样的任性少了卑微无力,却多了些庄严持重,并且,不论怎么看,都是可亲又可爱的。它或许也是一种逆流而行的勇气与尊严。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女作家萧红的愿望不是去记录平型关大捷,也不是同仇敌忾民族危亡的悲伤,她只想寻一隅角落,写童年的趣事,写慈祥的祖父,写家乡的山河,但这温润笔峰中却暗藏着人性的悲凉,对人性回归的感念,世道人心的无知与慈祥。萧红的笔峰转而又转,任性的写下了时代的逆流,而这逆流,却是一个时代最最真实的写照。如此一来,任性也可能成为一种伟大。
任性不需要前提不代表任性可以为所欲为。任性应从人性出发,应以尊严为保障。任性更多地代表成为真实的自己,而非在他人是非面前指指点点,无理取闹。网络的世界和其宽广,有透透彻彻的善意也有恶意诽谤和谣言中伤,若是把一切为所欲为都归结于任性驱使,那么自由将变成不自由,上而观之,社会规则,人性尊严更将变淡。
希望有一天,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站在讲台上,口中流露不再是打拼与机遇这样的套话,他会说,我的成功归结于我不需要前提,坚定执着的任性。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也会自信而坚定地说,我的任性不在于有钱,有才,有貌,我的任性在于安于平凡,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由此,每个个体的价值都得以在不需前提的任性之下,回归自我,回归自由。
2号文
任性杂谈
什么是任性?
简单来说,即是在占有某一资源过于充沛时,对此资源的利用或“挥霍”达到一种令人眼红的级别,这是任性。
什么叫有钱?有貌?有才?
这我想不必解释了。
为什么会有“有钱即任性”这类风潮似的感悟呢?按我的思路,大体有三个原因。
首先,眼界不同。如同井底之蛙不懂雄鹰击长空的快意,我们——普通正常的小市民自然不懂家缠万贯者的行事方式。开豪车,赏名酒,只是人家普通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好像我们骑自行车去了趟超市一样简单。可这时偏偏有人来酸了:“你知道我们多么努力么?!他们还在这里炫富,全是大贪官!”我大觉得很好笑,这有钱人未免也太冤枉了些。对此我倒有一句忠告——圈子决定眼界,羡慕可以,嫉妒也罢,千万别发展成恨意来。
其次,跟风所至。我犹记得“有钱任性”这句话实际出自一场骗局,被骗者掷出“我就是要看他能骗我多少钱”的“豪言壮语”令网友大跌眼镜,一时“有钱任性”风靡网络。万达老板王健林儿子王思聪的微博下时常有人留言“任性”二字,可迅速打完那一二快意点击发送后反倒觉得无限空虚。别人生活与我何干,那为何要发?曰,大家都发,这时预期跟风潮流侩子手一般砍断理智的手指,不如看看自己,读读内心更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社会畸形。古有梭伦以财产多寡划分人的等级,如今的人类社会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我不得不说,现代社会将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金钱,相貌这一类实用性极强的东西永远竞争的天秤上高高在上。可怕的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样三对的。你问大部分普通人想变成什么样的人,他们会回答的是“有钱人”,而不是“诗人”。“有钱就能任性了”被多少人当成终身奋斗的目标?我很庆幸我骨子里理想主义的火苗还未熄,我还有哪怕一穷二白也要完成的梦想。可当身边的人说这个专业能找好工作,那个专业就“任性”不起来了时,我才知道,我先输给了这个社会。
当然,我必须谈谈我崇尚的任性:“知天命而从心所欲”是我见过最完美的解读。这里的知天命当然不是指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而是知晓自己的内心,重获小学科学课被老师夸赞“真是当‘科学家的料’”那种明镜般的喜悦。浑浊应先被澄清,不然再远大的航行都会被淤泥绊住。任性三追求理想,创造改变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坚持,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彻悟,三“侣鱼虾,友麋鹿,傍青竹,依寒梅”的豁达,是“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的个性。一直在背历史的我想,现代社会真应该在引发一场启蒙运动,核心是回归本心,实质是让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任性。
3号文
我不任性
如果要我说这个时代的社会心理,那我会让你去随意和人聊几句,你马上就明白。没有办法,夸奖成了调侃。表扬成了讽刺,真诚自然的交谈而今成了虚情假意的玩笑。这玩笑,杀人。
这不,我就有个哥们儿,姓任。不仅姓任,还任性得很。
上个月过生日,任小明请我们几个好哥们儿一起吃了顿好的。去的那饭店我还真没见过,但哥几个都知道,任任这小子这次花了不少钱。大家很尽兴,最后举着盛着他从家里偷偷带出来的拉菲的玻璃杯,照了张合影。任任当即在朋友圈按下了发送键,人们纷纷呈上祝福。突然有一个评论把我们逗得人仰马翻——有钱就是任性!这评论真是有意思,任任也这么觉着。于是,又连拍几张传上网,还加了两句话“没错!这就是任性!”
大家都知道,这是玩笑。
第二天去学校,可能酒劲没过,任任没精打采地来了,我们几个好孩子可是滴酒未沾,清醒得很。同学们今天程媛媛奇怪,平时跟任任不熟的也都和他招呼“够任性”“任性哥好”“任任就是任性”,我们几个听着,哈哈乐了几声。任任那小子迷迷糊糊还没缓过劲儿来,睡了一天。
大家都知道,这是玩笑。
又过了一天,任任还是照常踩着上课铃进班。今天的他倒是精神了,但那眉头皱的,把整张脸都揪在一块儿。还没等我们问,他就张大嘴无奈的骂了两声。
“你们谁把班里的微信群名改成‘任性在这儿’的?!”
“还有谁把那是拉菲说出去的?”
“他们怎么知道那是‘香格里拉’饭店?”
“怎么现在整个学校都见我都叫‘任性’”?
我们没法回答,当然他问这些用这么快的像骂人一样的语速也不足让我们答上话来。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是玩笑。
隔了一个周末,任任周一没来。
我们几个才有点担心,下课打电话问他。
他声音很虚,“没事儿,就是不太舒服,哦,对了,还有,生日那天的事别再说了。我爸也不知怎么的,知道我偷了家里的酒,我妈也因为我花钱这么冲训了我两天。然后咳,我把微博注销了,就跟你们说一声,最近一堆陌生人关注我,留言都是你好啊小任性’。”
我们几个没出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们知道我爸,我妈怎么训我的吗?”“你可真够任性的啊”哈哈,他苦笑了两声。
我们刚打算安慰他两句,邻座的小胖抢过电话大叫一声:“任性怎么没来上学啊!这么任性!”
我一把把手机夺了回来,再一听。
“滴,滴,滴”
挂了
大家都知道,这玩笑开大了。
晚上任任拿手机发了亲友圈。
我不任性,我姓任。
底下还配了一张黑色的照片,严肃的语气搞得我们都不认识他了。
一分钟后,马上就有回复的评论了:
“哎呀,怎么这么任性!”
4号文
面对任性的有钱
一年一度的流行语再度来袭,有“什么”就是任性的造句风格向我们展现了过去一年里,有一群充满优越感的人做了许多所谓“青春就是任性”之事。
总是有那么一群人,忍不住炫耀自己的生活,来得到别人的羡慕以一饱满足感;又同样也有那么一群听众,平日里是“程序猿”,“加班狗”,无福享受生活,不能一句“有钱就是任性”或嘲他人或嘲自己。
这背后体现了社会的肤浅和物欲至上。舆论引领者通过挥霍时间、金钱来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找乐子,这是他们的任性,而我们的评论、崇拜或讽刺则是为他们的无聊加大砝码,使他们自我膨胀直至失去是非观。有钱有才之人一向是社会的珍宝,也的确是平民百姓忍不住羡慕的,但用一句任性去掩饰其背后的虚荣,挥霍与无礼,是否助纣为虐,像封建王朝在帝前进尽谗害的小人?
更何况,如今的有钱人并非古时昏庸的君王,他们的任性都是有目的性的。万达董事长的儿子王思聪便是此方一把好手,于微博上大批《一步之遥》,引得网民也为一睹“让有钱人不喜欢的电影”从而进入影院,投资方万达得以盈利。
对有钱人单一性的崇拜,让我们这些人如陷巴菲特的迷局,被操纵着将本可属于自己的幸福,贡献给了一个陌生人,像傀僵一般无知而无法掌控自我。
这便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吧,总统喜欢、不喜欢、无法评价的书都可以轰动书坛。但我们是否应沉沦在这物质与金钱的漩涡中,让自己的心情取向受其影响?
无才,无钱,无貌的我们是时候放下那些崇拜,做一个有主心骨的自己了。在躁动的时代,不闻舆论之声,不认同流行之言,仅做好自己的事,难以可贵。
如邓稼先在那个政治变动的时代,毅然选择了为自己所崇尚的核事业隐姓埋名于大漠二十多年,没有评价与赞言,另西部大漠开出一片坚忍的马兰;又如林则徐,当人们在昏噩中荒废享受人生,他却可以毅然判断自己的位置,必须销烟“誓与此事相始终”,其对众人选择的背弃为中国的未来提供可能。
当人们都为任性的有钱人“奔走相告”,“休戚相关”,或赞同羡慕、嘲讽厌恶他们的行为时,我们应定住我们的心神,如一颗坚毅的杨树不为外界所扰,方能开出生命之花。
5号文
莫任性
任性?我们的心态这是怎么了?
那是一位母亲无意将自己可爱的女儿照片发布于交友谈天工具上,引起普通人点“赞”,夸耀的同时也引发有钱人赠予奢侈品、豪车,便有了“有钱就是任性”。“任性”一词就到了更广领域。
“任性”一词是人们情绪的宣泄口。普通事件却引起社会流行语的兴起,当人们谓之“土豪”的人们豪言壮语充满屏幕,是他们对自身的骄傲与认同。他们自称“任性”希望得到人们佩服的目光,或是羡慕的或是妒忌的,对于他们其实根本不在乎是哪种,不过是心灵的满足。这是精神缺乏的体现,可见他的财富并未使他富足,表面是炫耀的资本,实质上燃烧资本换来扭曲且少得可怜的心理慰藉,他们价值追求将价值等同为“财富”,却殊不知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体。他们致富的同时没有看到社会,没有看到孤儿院的孩子,没有看到非洲无数饿死的孩子,看到的却是可爱美丽孩子,他们的资助并不能使世界可怜孩子饱食,却使一个幸福孩子看不到人生应有的姿态。怕是那孩子想他们“有钱就是人任性”的同时也认为自己“有貌就是任性”吧。
被“任性”激起的人们价值追求和那些“任性”的人们无本质区别,只是成为“任性”人们的推手,他们的人生误视“任性”人们为王,重钱风尚,内心浮躁,使他们与平和、健康道路背道而驰。
“任性”是使我们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的错误风向标,我国自古重“修身养性”,试问你任性怎么修身,谁给你养性?人生态度不正,怎么能进一步价值追求?应内心常存一种平和心态,遵循自修的修养,方能修炼自己的性格与品质。只有社会中的每个人好了,不再任性,而是人人敬业,守住本分,社会这个大家庭才能不浮躁,才能健康和谐运行。
修身养性终能代替任性,占据每个人内心,生根发芽,那时无论财富多少,人的内心将始终富足。
6号文
篇二:材料作文任性
材料作文“任性”及范文
【 作文材料】
新年伊始,各媒体纷纷盘点2014年网络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高居榜首。这句话当初一经传播,网友们便掀起了一波造句热潮:“有貌就是任性”,“有才就是任性”,“有闲就是任性”??这些流行语反映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社会心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 学生作文题目】:
1、 有什么也不能任性
2、 莫要太任性
3、 在任性的时代多一份宁静
4、 该不该任性
5、 你会任性吗
6、 有什么才可以任性
7、 任性的背后
8、 任性要任“真性情”
9、 在任性的时代多一份理性
【讨论问题:】
1、 怎样才叫任性?
2、 为什么会任性?
3、 该不该任性?
4、 什么不可以任性,什么可以任性?任什么性才好?举例说明。
张天一卖米粉,李小文穿布衣、李叔同出家为僧、等人的任性与郭美美,房祖名,张默等人的任性对比;郭美美,房祖名,张默等人的任性与于敏隐姓埋名的不任性对比
5、 任性有没有限度?
6、 任性是为所欲为还是从心所欲?
7、 我们说的“有什么就任性的“流行语折射的是怎样的社会心态?应该怎样看待这一
社会现象?
【学生观点:】
1、 支持任性:
纵览古今中外,任性之人可谓层出不穷。有“千磨万击还艰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般百折不挠的任性。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般潇洒自如的任性,更有如“任它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般坚毅如钢的任性。可见,任性是一种人生的修为,是一种积极自信的心态,是一抹不同寻常的亮彩。任性是无拘无束的做自己,坚定执着的追求想要的生活。它或许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任性不在于有钱,有权,有貌,任性在于安于平凡,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由此,每个个体的价值都得以在不需前提的任性之下,回归自我,回归自由。
崇尚的任性:“知天命而从心所欲”是我见过最完美的解读。这里的知天命当然不是指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而是知晓自己的内心,重获小学科学课被老师夸赞“真是当‘科学家的料’”那种明镜般的喜悦。浑浊应先被澄清,不然再远大的航行都会被淤泥绊住。任性三追求理想,创造改变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坚持,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彻悟,三“侣鱼虾,友麋鹿,傍青竹,依寒梅”的豁达,是“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的个性。一直在背历史的我想,现代社会真应该在引发一场启蒙运动,核心是回归本心,实质是让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任性。
2、批评任性:
什么是任性?简单来说,即是在占有某一资源过于充沛时,对此资源的利用或“挥霍”达到一种令人眼红的级别,这是任性。
现在的任性是一种时代病:眼界短浅,跟风所致,社会价值观歪曲.
拥有不是错,任性才是错。
任性不应该是为所欲为:任性应从人性出发,应以尊严为保障。
3、 在任性的时代多一份理性!
【范文:】
纵览古今中外,任性之人可谓层出不穷。有“千磨万击还艰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般百折不挠的任性。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般潇洒自如的任性,更有如“任它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般坚毅如钢的任性。可见,任性是一种人生的修为,是一种积极自信的心态,是一抹不同寻常的亮彩。
可是当每一次的任性都被扣上了厚重的帽子,当任性也有了前提。自我勉励变成了冷嘲热讽,彰显独特竟转化为彰显优越。而这种优越并非后天修养却是与生俱来,有钱有貌,有闲,“任性”二字渐渐成为常人的不可企及。如此一来,变了味道的任性只消得表达羡慕,表达卑微的不满,甚至是对自身的消解与自嘲。
加了前提的任性非但不自由,反而成了一种限制。“有钱就是任性”在更多人的眼中表示的是“没钱就无法任性。”于是困厄竟变成了理所当然。因为任性有了前提,大千世界的缤纷色彩,现实生活中温润透彻的人心,笔墨间纵情的挥洒,甚至是追求美的权利与自由,都被“无才无貌”挡在了门外,令人无福消受了。
任性不需要前提,任性更不需要枷锁。任性是无拘无束的做自己,鉴定执着的追求想要的生活。它或许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林语堂曾说“人生僻如一场滑稽剧,又是还是静观而微笑,胜于参与其中一份子。”一个温和慈祥的老者形象在我眼前赫然展现,人生如戏,我偏要静观微笑。这样的任性少了卑微无力,却多了些庄严持重,并且,不论怎么看,都是可亲又可爱的。它或许也是一种逆流而行的勇气与尊严。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女作家萧红的愿望不是去记录平型关大捷,也不是同仇敌忾民族危亡的悲伤,她只想寻一隅角落,写童年的趣事,写慈祥的祖父,写家乡的山河,但这温润笔峰中却暗藏着人性的悲凉,对人性回归的感念,世道人心的无知与慈祥。萧红的笔峰转而又转,任性的写下了时代的逆流,而这逆流,却是一个时代最最真实的写照。如此一来,任性也可能成为一种伟大。
任性不需要前提不代表任性可以为所欲为。任性应从人性出发,应以尊严为保障。任性更多地代表成为真实的自己,而非在他人是非面前指指点点,无理取闹。网络的世界和其宽广,有透透彻彻的善意也有恶意诽谤和谣言中伤,若是把一切为所欲为都归结于任性驱使,那么自由将变成不自由,上而观之,社会规则,人性尊严更将变淡。
希望有一天,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站在讲台上,口中流露不再是打拼与机遇这样的套话,他会说,我的成功归结于我不需要前提,坚定执着的任性。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也会自信而坚定地说,我的任性不在于有钱,有才,有貌,我的任性在于安于平凡,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由此,每个个体的价值都得以在不需前提的任性之下,回归自我,回归自由。
什么是任性?
简单来说,即是在占有某一资源过于充沛时,对此资源的利用或“挥霍”达到一种令人眼红的级别,这是任性。
什么叫有钱?有貌?有才?
这我想不必解释了。
为什么会有“有钱即任性”这类风潮似的感悟呢?按我的思路,大体有三个原因。
首先,眼界不同。如同井底之蛙不懂雄鹰击长空的快意,我们——普通正常的小市民自然不懂家缠万贯者的行事方式。开豪车,赏名酒,只是人家普通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好像我们骑自行车去了趟超市一样简单。可这时偏偏有人来酸了:“你知道我们多么努力么?!他们还在这里炫富,全是大贪官!”我大觉得很好笑,这有钱人未免也太冤枉了些。对此我倒有一句忠告——圈子决定眼界,羡慕可以,嫉妒也罢,千万别发展成恨意来。
其次,跟风所至。我犹记得“有钱任性”这句话实际出自一场骗局,被骗者掷出“我就是要看他能骗我多少钱”的“豪言壮语”令网友大跌眼镜,一时“有钱任性”风靡网络。万达老板王健林儿子王思聪的微博下时常有人留言“任性”二字,可迅速打完那一二快意点击发送后反倒觉得无限空虚。别人生活与我何干,那为何要发?曰,大家都发,这时预期跟风潮流侩子手一般砍断理智的手指,不如看看自己,读读内心更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社会畸形。古有梭伦以财产多寡划分人的等级,如今的人类社会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我不得不说,现代社会将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金钱,相貌这一类实用性极强的东西永远竞争的天秤上高高在上。可怕的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样是对的。你问大部分普通人想变成什么样的人,他们会回答的是“有钱人”,而不是“诗人”。“有钱就能任性了”被多少人当成终身奋斗的目标?我很庆幸我骨子里理想主义的火苗还未熄,我还有哪怕一穷二白也要完成的梦想。可当身边的人说这个专业能找好工作,那个专业就“任性”不起来了时,我才知道,我先输给了这个社会。
当然,我必须谈谈我崇尚的任性:“知天命而从心所欲”是我见过最完美的解读。这里的知天命当然不是指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而是知晓自己的内心,重获小学科学课被老师夸赞“真是当‘科学家的料’”那种明镜般的喜悦。浑浊应先被澄清,不然再远大的航行都会被淤泥绊住。任性三追求理想,创造改变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坚持,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彻悟,三“侣鱼虾,友麋鹿,傍青竹,依寒梅”的豁达,是“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的个性。一直在背历史的我想,现代社会真应该在引发一场启蒙运动,核心是回归本心,实质是让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任性。
一年一度的流行语再度来袭,有“什么”就是任性的造句风格向我们展现了过去一年里,有一群充满优越感的人做了许多所谓“青春就是任性”之事。
总是有那么一群人,忍不住炫耀自己的生活,来得到别人的羡慕以一饱满足感;又同样也有那么一群听众,平日里是“程序猿”,“加班狗”,无福享受生活,不能一句“有钱就是任性”或嘲他人或嘲自己。
这背后体现了社会的肤浅和物欲至上。舆论引领者通过挥霍时间、金钱来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找乐子,这是他们的任性,而我们的评论、崇拜或讽刺则是为他们的无聊加大砝码,使他们自我膨胀直至失去是非观。有钱有才之人一向是社会的珍宝,也的确是平民百姓忍不住羡慕的,但用一句任性去掩饰其背后的虚荣,挥霍与无礼,是否助纣为虐,像封建王朝在帝前进尽谗害的小人?
更何况,如今的有钱人并非古时昏庸的君王,他们的任性都是有目的性的。万达董事长的儿子王思聪便是此方一把好手,于微博上大批《一步之遥》,引得网民也为一睹“让有钱人不喜欢的电影”从而进入影院,投资方万达得以盈利。对有钱人单一性的崇拜,让我们这些人如陷巴菲特的迷局,被操纵着将本可属于自己的幸福,贡献给了一个陌生人,像傀僵一般无知而无法掌控自我。
这便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吧,总统喜欢、不喜欢、无法评价的书都可以轰动书坛。但我们是否应沉沦在这物质与金钱的漩涡中,让自己的心情取向受其影响?
无才,无钱,无貌的我们是时候放下那些崇拜,做一个有主心骨的自己了。在躁动的时代,不闻舆论之声,不认同流行之言,仅做好自己的事,难以可贵。
如邓稼先在那个政治变动的时代,毅然选择了为自己所崇尚的核事业隐姓埋名于大漠二十多年,没有评价与赞言,另西部大漠开出一片坚忍的马兰;又如林则徐,当人们在昏噩中荒废享受人生,他却可以毅然判断自己的位置,必须销烟“誓与此事相始终”,其对众人选择的背弃为中国的未来提供可能。
当人们都为任性的有钱人“奔走相告”,“休戚相关”,或赞同羡慕、嘲讽厌恶他们的行为时,我们应定住我们的心神,如一颗坚毅的杨树不为外界所扰,方能开出生命之花。
2014年,“有钱就是任性”这一句话传遍了大街小巷。然后,“有貌就是任性”、“有才就是任性”等等更是大波来袭,一时间,“任性体”在网上火得一发不可收拾。而在这里,我心中却产生了疑问:“任性”到底背后代表着什么?有钱有貌有才的人就可以“任性”吗?
我想,大多数人对任性一词的理解都是半开玩笑性的。对于周围
这种对恶的遮掩的“任性”无疑暴露了社会上人们的价值追求的扭曲。无管报着多么温暖搞笑的外衣,其中庸俗的本质都是藏不住的。同样,那些以“有貌”为由就随意“任性”的人也如同炫富的人一样,无非就是想从“任性”中获得自己的虚荣心的满足感罢了。而这样的行为有人捧场,有人呼应,更是让人感到无奈。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人炫,有人捧,一呼一应,“任性”便成了时尚。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任性”都隐藏着不好的本质。在我的身边,学习好或是热心肠的人也会被称为“任性’,这里的”任性“就与网络上那些捧场的”任性“不同了,人们将善意化为玩笑,实则是在赞扬美好的事物,表达自己对这种”任性’的喜爱。
在我看来,善意的任性可取,而那些披着“任性”外衣,实则粗俗不堪的任性应该杜绝。只有人们看清“任性”的本质,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时,虚伪的任性便会从生活中消失了吧。
所以,当你在网络或是生活中又看到什么事情,想脱口而出“某某就是任性”时,不妨停一下,看看任性的背后,再决定说还是不说。
世界上才华横溢的人无数。世界上美若天仙的人无数。有些才华横溢生活圆满堪称人生赢家,有些才华横溢家缠万贯却锒铛入狱,他们就是太任性。
网络红人郭美美在网上肆意炫富,如今终于因从事赌博等不良交易而被刑事拘留,这实在让太多人拍手称快。仔细观察郭美美这个人美貌,身材、钱样样抱均得。但我们不能因为人家漂亮有钱而痛批她。可惜的是,她的钱来得太任性,她故意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炫起富来永无止境。究竟她的钱、貌是用来干什么的?她的任性给她带来的除了一时光彩,还有过度放纵后的入狱生活,她的任性给她带来了一时星光和永远的悲伤。
她拥有的钱,貌不管是否来历正当,终究是她自己的,所以她拥有的这些没有错,错就错在她根本不懂得珍惜。
比尔盖茨的女儿身上没有一件奢侈品,但她却才华横溢成绩非凡,王思聪身家过亿,他毕业于伦敦大学。他们都有钱,有才华甚至有权。但他们却为人低调,将自己拥有的良好资源化为了使他们更加成功的桥梁。他们的成功来源于崇高的价值追求,来源于不骄不傲。来源于不任性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们珍惜拥有的,并将其转化为更高的价值。
所以我们来反观郭美美,或者说她这一类人自己拥有的毫不珍惜,甚至毫无颜面的去炫
耀、卖弄。人这一生会拥有很多,一段成功的爱情或友谊,是内心的依靠而不是外在的展示,一个成功的成绩是内在过程中脚踏实地不是一次成功后的大肆宣扬。他们仔细维护并珍惜着自己来之不易的美好。他们不让任性去打破这段美好。这才实在是明白人的选择。
当今社会有太多人拥有却不知珍惜。挥霍着他们自己辛苦得到的。让汗水转化为泪水。社会上这样的人越多就为社会埋下祸患。所以当今舆论媒体,更应该去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导向。别让更多的人去任性去挥霍。
拥有不是错,任性才是错。
篇三:话题作文突破升级分类解析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读书·成材”类
人进入学生时代,就要和书打交道,而且无论家庭、学校,还是学生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早日成材。所以,以“读书·成 材”为话题来写文章,应该说人人都可动笔,人人都有话可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性高考作文虽然没有直接以此为内容命题,但旁及此类话题的高考命题却时 有所见。例如,1984年,针对同学和教师关于作文所反映的情况,要求考生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议论文;1989年, 就高三学生填报志愿问题,要求考生给自己的好友写信,帮助他解除由此而产生的困惑或苦恼,等等,都涉及“读书”“成材”的问题。因此,对此类话题,同学们 在训练中应该密切关注。这类话题作文要突破升级,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吃透命题意图,审准题意。如果行文无视命题的旨意,拿到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谈特谈“成材”问题,是很容易有悖命题意图,不合题意要求的。 第二,选择合适的文体,扬长避短。话题作文在文体的选择上是很宽泛的,这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张扬自己的写作个性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如果记叙,除 交代清事件的过程之外,还要能从材料中挖掘一点内涵,最好能有画龙点睛之笔;至于写法,则可以采用日记体、对话体、故事集锦式等来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如果 议论(比如“成材”话题),似乎可采用层进的结构,按逆境(或“顺境”)有利于人才成长→逆境成才(或“顺境成才”)典型举隅→不怕逆境,珍惜顺境(或 “珍惜顺境,不怕逆境”)的思路展开,既可对民族历史的进程加以观照,也可深层议论个体自身发展对国家昌盛所起的作用。
第三,注意材料积累,丰满血肉。写文章应该既有筋骨,又有血肉。这样才能内蕴丰富,隽永深刻。如何臻于此境?这就须靠平时的积累。
积累的途径有两条:其一,多读书。书籍报刊上的名言警句,鲜活事例,应该见到就抄录,抄下就诵读背会。其二,勤观察。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生活这本无 字之书。大千世界,高山巨川,花草虫鱼,风土人情,社会百态,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对我们来说,可观察、可思考、可品味、可感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只要做 生活的有心人,写作的源头活水就会不断注入心底,流淌在笔下。
[作者介绍]
武国 屏,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特级教师,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致力于中学语文教改,并做 出突出贡献。1983年被评为山西省人大代表,1985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同题议论文评析》
《中学生 作文训练册》《学会读——高中生阅读提高50步》,并主编《中国高考金题在线·语文》等书。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闲思·遐想”类
严格地说,准确地界定“闲思·遐想”类话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依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凡涉及“闲思·遐想”一类作 品即归入“非主流”,作家归入异类。所以在以往的高考中从未有过以“闲思·遐想”为话题进行作文命题的范例,估计今后的几年也不大会有。但是,高考命题总 在不断创新和超越,命意的外延越来越大,各类命题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如:全国卷1990年《带刺的玫瑰》,1991年就黑板上 的一个圆做想像小作文,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1992年上海卷《遥望星空》,1998年《繁星·春水》,这 几道题虽未旗帜鲜明地声称考的就是“闲思·遐想”,但以考生完成作文的过程来看,必须依赖“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才可以做到胜券在握,这也许正是我们要对这 类话题进行一些研究的价值所在。由此也可以看出,“闲思·遐想”类话题分类的依据其实应该是“写法”,而不像其他各类话题是以“主题”或“题材”作为分类 依据。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妨把“闲思·遐想”的涵盖面扩得更广一点:1.直写闲思遐想;2.必须借助想像、联想、设想、玄想、幻想成 文;3.兼写哲理、情趣、感悟。而其命题的轴心总是“联想和想象”。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类话题虽不曾独树一帜,但却以很大的程度渗透到了其他的各类话 题之中。
细心的考生会发现,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偏向对“联想和想像”能力的考查,注重哲理与情感的交互渗透与 体悟;进入21世纪后又崇尚以“人文关怀”命意,其实,这些内涵的变化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的介入,如果从这个角度把前文提到的几届高考题归纳一下,那 么关于“闲思·遐想”这类话题姑且是可以成立的。而且我们会注意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类命题还会衍生出许多新的形式,直至穷尽它的变化。
当然,纵观这两年的命题又出现了一些偏差,例如1999年的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容易引起我们过多的幻想,往那种现实中不存在的方面去构 想,总体就显得很空泛。2000年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个抽象的、哲学的命题,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答案多半是丰富多 彩的,这个命题其实就是不命题,显得不着边际,过于开放。
因此过于开放的命题,就容易造成考生在考场上靠平时背的宿构,从而违背考查的 目标。这是可能会纠偏的地方,不变的,一个是联想,一个是想像。这是写好作文最需要凭借的两只翅膀,虽然它跟“闲思·遐想”还不是一回事,但可以算做惟一 的“近亲”,往往一篇话题作文能够展开联想和想像,联想得好的,就有成功的基础,如果联想不出去,思路堵塞,或者联想得不够贴切,或者
想像得有偏差,这篇 作文就会写砸。要做好“闲思·遐想”类话题作文,应尽可能地在题目限制的范围之内,广开思路,浮想联翩,充分地回忆,多方面地思考;要能逐步扩展,可以向 横的方向扩展,也可以向纵的方向扩展;不仅想到具体的事,还应想到抽象的道理和结论;要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反复不断地开拓下去。当然,这类作文常犯 的大忌就是毫无限制地胡编乱想。所以,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命题作文时代,作文是在限制中求自由;话题作文时代,应在自由中求限制,这对“闲思·遐想” 类话题作文尤其重要,闲思不等于胡思,遐想不等于瞎想,只有把这个关键点把握住了,才可能真正地实现此类作文的突破、创新和升级。
[作者介绍]
陈军,全国著名高考研究专家,青年学科带头人。
吴茗,中学语文一级教师。1982年参加教育工作,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现在上海市田家炳中学执教高中语文。具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实战经验,敢于尝 试和创新。从1984年起,开始在省、市级报刊上陆续发表过一些教育教学论文,同人合著过一些语文教学论著及教辅书(部分属参编),获得过两次全国性论文 奖。参加过一些全国性教育教学活动。作品曾入选《中国青少年年鉴》等书,曾多次辅导学生参加省、市、区级各类竞赛获奖,辅导学生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近 期,着重研究现代语文知识及能力的建构,探索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做高中作文的“全新系列训练”的课题研究。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生活·道德”类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因而话题作文与“生活·道德” 的联系尤为紧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形成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对传统观念、文化等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 会负面现象,部分人的道德失范,已经制约着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江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今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道德建设成为最为关注 的热点问题,大会提出的口号是“公民道德建设,国家千秋基业”。所以,有关“生活·道德”方面的话题,不仅是今年,而且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高考作文贴 近的目标,应当重点训练。
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无外乎学校、家庭、社会。虽然学校、家庭只是社会的一个窗口,一个影子,但作为生活内容 来说毕竟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试以高考作文为例:1989年以书信形式谈选报学校志愿问题,1991年以学校演讲形式谈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1997年中 学生助人为乐调查,这些取自于学校生活。1991年“三南”卷的漫画作文“妈妈爱吃鱼头”,1998年全国卷“妈妈只洗了一只鞋”,这些取材于家庭生活。 1990年“玫瑰园的花与刺”,1992年的“玻璃罐”等,取材于社会生活。“道德”体现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国家规定(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凡
取材于生活方面的话题作文,均与道德 相关。高考作文已涉及的有孝敬父母(1991年“三南”卷),言行一致、知错即改、从我做起(1992年全国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1995年全国 卷),敬业立德(1996年全国卷《截错了》),乐于助人(1997年全国卷),尽责(1995年上海卷“责任”),诚信(2001年全国卷)。
由于生活与我们联系得太紧密,更由于生活中不和谐的东西(如不良的道德风气)见怪不怪,所以对取材于“生活·道德”方面的话题作文,同学们容易走两个极 端:其一,心不在焉、言不由衷地说大话、唱高调,有的甚至将思想品德教科书上的说教和范例也搬进文章。殊不知真情实感、有的放矢,这才是文章的生命线。其 二,任性而发,或世俗化的肯定,或绝对化的否定,结果是立意偏颇,格调不高。作文贵在个性化,但个性必须是建立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前提下,符合这 个前提的是该提倡的个性,反之则是需要提防的。“追求”是连接“生活”与“道德”的中介,“生活·道德”方面的话题一般从价值判断性的 行为追求表象入手,考察考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及其道德水准(国家规定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见上文)。给出的方式,一是现实或历史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二是根 据历史或现实情形编写的小故事、寓言等。这类话题作文突破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做人的能力,文格决定人格。首先是积极、发展地看待生活,这样你才能发现生活的 美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树立起高远的生活目标,产生高雅的生活追求。在此基础上,你看问题、谈生活,才能看得准,析得透;你处理问 题,才能摆正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提高自身的修养,逐步形成个人美德的自觉自律。其次是发自真诚,抒写真情,行文注重 具体分析,力求有理有据有序有素(个人品德素养)。
[作者介绍]
肖家芸,特级教 师,国家级首期培训中学骨干教师,教育硕士兼职导师,教育部“全国教学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主持人。曾两次获得全国语文课堂 教学大赛一等奖,先后应邀赴香港、桂林等十多处做课讲学;出版教学光盘两盒(《米洛斯的维纳斯》等,由中央教科所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表文章160余篇, 编著教辅用书10余套;先后被多家全国重点语文期刊作为封面人物推介,名列《全国优秀青年语文教师精英录》。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友情·亲情”类 友情、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友情、亲情。可以说,世 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友情和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友情和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友情和亲情在意,世间的每 一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友情和亲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友情的绝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亲情的极致。 古往今来,友情和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友情和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
不明。当今物欲横流,友情和亲情的博大和温馨又是何等 的重要。“发乎情,情之于文。情乃文以本,文乃情之声。”作文是反映生活的,抒写情感的,作为选拔性的高考作文,也毫不例外地要涉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友情 与亲情。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就是以亲情作为中心话题进而涉及到“回报”主旨的典型题 例;199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夏夜,梧桐树下??”也是以亲情为基调涉及“新陈代谢”这一富有社会性的主题的;1994年上海市的高考作文题“父辈” 的基调也是亲情。由此可见,友情、亲情不但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味精和甘露,也是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进行以“友情、亲情”为话题的作文训练,是生活的需 要,也是高考的需要。
[作者介绍]
姚家祥,特级教师,著名高考研究专家。
兰瑞平,特级教师,全国知名高考研究专家。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时事·爱国”类 “时事·爱国”类话题可以涉及的面比较宽泛。例如,1987年上海卷的大作文题《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今 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是指五十年前的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那一天,文章可以在御侮抗敌、强国爱国方面发表感慨;1999年上海卷作 文要求写“读报有感”,所给材料是一篇日本放映有关甲级战犯的影片报道,既是时事的话题,又是有关爱国的话题;2000年上海卷作文题是“请你为2010 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关涉时事的题目。促使学生关心时事,引导学生提升爱国情怀,从理论上讲,是可 以作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意向的,而近十几年里,全国卷似乎尚未涉及,因此更值得考生关注。
“时事”类话题可能的走向大致是,给出近期国内 外发生的时事,要求考生就此作出判断、发表议论、抒发感想。一般来说,这个“时事”不大可能是人人都关注的热门话题,如国足出线、申奥成功之类,因为高考 题目毕竟要防止被人猜到。所以“时事”应当是虽有影响却不在人们估料之中。譬如,我国的骨髓库建立已有许多志愿捐献者的支持,但比起不少国家来,还是不具 规模。这是一个可以议论的话题。命题提示的材料,不仅要使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而且要使考生依据各自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可以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写出自己的 情感与见解。
“爱国”类话题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经常被采用,例如给出一个名垂青史的爱国志士的壮举,要求根据材料作文。从大的方向来讲, 总离不开叙爱国之事、议爱国之理、抒爱国之情、斥卖国之言、詈卖国之贼。如果这一话题进入高考作文命题视野,也不会要求考生单纯地就“爱国主义”这样一个 大话题、大视角来写泛泛而论的大文章。命题会通过提示性语言或材料,引导学生在“爱国”这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