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尚书第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31:30 体裁作文
尚书第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尚书》介绍

《尚书》介绍

1解题

《尚书》可以单称作《书》。但后来用《书》专指《尚书》容易和一般书籍发生混淆,所以这个名称现在不通行了。在后人把《尚书》列入儒家经典之后,《尚书》又可以被称作《书经》。《尚书》还有一种提法是《书传》,这里的“传”有“传说”的意思,古代“书”与“传”都是一种历史文献。先秦时,二者分得很清楚,前者被认为是可靠的历史文献,后者只是后人记载的历史传说而已。但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人们也称“书”为“书传”。这里需要插一句,后人把解释“经”的“注释”也称为“传”,如《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等等。这与先秦人的习惯不一样,所以一定要注意所谓《书传》即指《尚书》。至于以后称解释《尚书》的注释为《书传》则是后话了。

这部书为什么叫《尚书》?普遍的解释是“尚”乃“上”的同义通用字,《尚书》即《上书》。但关于“上”却有不同的解释,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

1,“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

2,“上”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

3,“上”代表“君上”,即“君王”,因为该书内容多是大臣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故曰“尚书”。 2成书

《尚书》的前身大多是殷周时代王室或诸侯国内史官建立的历史档案文献汇编。在春秋时期,由于贵族们学习历史和政治理论应付实际活动使这些文献汇编一度普及起来。春秋末年,又由于孔子经常与弟子们谈论《诗》《书》,使这些文献得到广泛的流传。因此,后代儒家把《尚书》奉为经典,并产生一些关于孔子和《尚书》的牵强附会的传说:比如《尚书》的《书序》是孔子作的;又如孔子将《尚书》原先的三千多篇减成百来篇。详见下文。当然这些都是不可信的。

《尚书》各篇写成的时间先后不同,其定本可能是在战国末期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尚书》中的《尧典》和《禹贡》等篇关于唐、虞、夏禹时期的记载与战国中期以前所有关于上古时代的传说都不太的符合。

2,《尚书》中体现大一统的观念只有战国晚期的人才具备。

3,《尚书》几篇文章涉及的地理知识和地名只有战国晚期的人才知道。

3版本流传

3.1《尚书》的重新发现

《尚书》编成后不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并且在当年颁布了统一文字的命令,使《尚书》有了隶书字体[1]的版本。但此时民间所藏的《尚书》许多还是先秦字体。焚书坑儒后,凡是用先秦文字所写的《尚书》几乎消灭,能公开保留的《尚书》全是隶书的改写本。

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的破坏,使《尚书》在西汉初一度散佚,后由山东济南伏生[2]从自己的墙壁中找到暗藏多年的《尚书》,一共剩余二十八篇,分别是:

1,尧典;1,皋陶;3,禹贡;4,甘誓;5,汤誓;6,盘庚;7,高宗肜日;8,西伯戡黎;9,微子;10,牧誓;11,洪范;12,金縢;13,大诰;14,康诰;15,酒诰;16,梓才;17,召诰;18,洛诰;19,多士;20,无逸;21,君奭;22,多方;23,立政;24,顾命;25,费誓;26,吕刑;27,文侯之命;28,秦誓。

这二十八篇《尚书》当然是用隶书转写过来的,隶书在汉时仍是通行文字,故这部《尚书》加上后来发现的用隶书写的《泰誓》就是“今文《尚书》”,这是一种区别“古文《尚书》”的说法,后面还要提到。这部《尚书》在伏生讲解传授下很快普及开来,并被官方承认。

3.2《泰誓》被加入《尚书》

景帝后,鼓励民间献书。在《尚书》方面,首先发现了一篇《泰誓》,也是秦时用隶书书写的。伏生的《尚书》二十八篇未含此篇,因此没有人能讲解它。后来朝廷聚集了许多博士共同研究,终于把它讲通,并把此篇加入伏生的二十八篇当中,使《尚书》成为二十九篇。但是,这篇《泰誓》是汉人在五行灾异思想下伪造的,与先秦人在著作中所引用的《泰誓》文字很不相同,究竟怎样产生也不清楚。

3.3“古文《尚书》”的发现与“隶古定”

景帝时期,还发现了两批用先秦古文字写的《尚书》残本。河间献王好学,喜搜罗古书,因此得到了很多先秦的书,都是用古文字写的,其中有先秦时代《尚书》残篇。但这些残篇究竟有哪些内容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了。

鲁共王好修宫殿,他看上孔子老家故居的地址,就把它拆掉另建宫殿。拆墙的时候发现墙壁中有几部用先秦古文字写的书籍,包括《尚书》,似乎是孔家后人为躲避秦焚书令而隐藏的。鲁共王把这些书交还孔家,被孔家这时懂得古文字学的学者孔安国所得。这部《尚书》有四十五篇,含盖了当时流行的《尚书》二十九篇——但是在内容上有些出入,还多出十六篇。这十六篇是:

1,舜典;2,汩坐;3,九共;4,大禹谟;5,弃稷;6,五子之歌;7,胤征;8,唐诰;9,咸有一德;10,典宝;11,伊训;12,肆命;13,原命;14,武成;15,旅獒;16,冏命。 孔安国把这部《尚书》与流行的《尚书》对照,由于二十九篇基本与当时的流行本相符,加之孔安国认识古文体,因此很容易将它们辨认出来。为了推广这个“新”《尚书》的版本,孔安国就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隶书的笔法把这二十九篇重新摹写一遍,而字形结构仍保持古文字体的形状——就好比今天用楷书摹写甲骨文、金文一样——这就是“隶古定”了。由于古文字体的笔法是圆势的,隶书的笔法是方势的,古文字经过“隶古定”后,不免走样甚至产生错误,但我们仍不能忽视其对文献保存的重大价值。“隶古定”本二十九篇与流行的二十九篇文字上有些差异,于是孔安国对这个“新”本作了新的解释,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学派。

因为隶书仍是汉朝通行文字,当时人们把隶书称作今文,研究秦朝直接流传下来用隶书写的古书便称为“今文学”,把研究秦代前流传下来的用古文写的古书称为“古文学”。

在《尚书》中,原先流行的二十九篇就是“今文《尚书》”,孔安国新传的二十九篇虽然经过了“隶古定”,

仍保留了古文字体字形,被称作“古文《尚书》”。研究者们也相应分为今文学派、今文家和古文学派、古文家。

古文《尚书》所讲授的只有经过“隶古定”的二十九篇,多出来的十六篇由于没有隶书本对照,不易看懂,更无法讲解,因此被闲置一边,故又称“逸书”和“逸篇”。这些篇章后来因为孔安国进献皇帝原本的《尚书》四十五篇而只能被官方很少人看到,民间没有流传。

3.4孔安国欲立古文《尚书》于学官的失败

文帝时朝廷设立经学博士。武帝独尊儒术,进一步设立五经博士之职,又建立博士弟子制度。由于成为谋官途径,经学大为盛行。但各经学派众多,朝廷只选某一学派作为官方规定的科目,这些学派便称作“立于学官”,在政治上与学术上占有很大优势。《尚书》一经最初立于学官的是继承伏生传统的今文《尚书》。后来,孔安国担任博士,把《尚书》原本四十五篇献给武帝,希望朝廷将其所创的古文《尚书》也立于学官,不巧的是宫廷这时发生了一件巫蛊案,武帝十分郁闷,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直到西汉末年,古文《尚书》始终是一门未得到官方承认的私学。

3.5《尚书传》的出现

《尚书》最初靠口头传授,并未写成讲章。西汉后期,出现了一部《尚书传》,这部书来源不清,内容杂乱,有的象注解,有的象传说,不知何人所作。后来人们误认为是伏生所作,并称之为《尚书大传》或《伏生大传》,一直沿用到现在,但实际上恐怕与伏生无关。《尚书》真正有了自己的讲章,恐怕最早起于今文《尚书》的三个支派。

3.6“今文《尚书》”的流派

武帝后,今文《尚书》传授渐广,内部又产生分歧。宣帝时,三个今文《尚书》家各立门户。这三家学派源流相同,相互之间也有关系,只不过在分章断句和解释方面略有各自不同的说法。他们是:

1,欧阳家:欧阳高创立。在三家今文《尚书》学派中立学最早,欧阳高的曾祖父是伏生的嫡传弟子欧阳生,后来家中世代相传,至欧阳高时其学立于学官为博士。讲章有《欧阳章句》、《欧阳说义》等。欧阳氏学再传而有“平陈之学”,即再传弟子平当、陈翁生所传授增益的欧阳氏学。欧阳氏学创立后,隐隐成《尚书》今文学主干。

2,大夏侯家:创建人夏侯胜,其祖父乃伏生的另一位嫡传弟子张生的门徒。讲章有《大夏侯章句》、《大夏侯解故》。夏侯氏学宣扬阴阳五行说最为出力。该学再传而有“孔许之学”,即一传弟子孔霸、再传弟子许商所传授增益的大夏侯氏学。

3,小夏侯家:创建人夏侯建,夏侯胜的侄子。讲章有《大夏侯章句》、《大夏侯解故》。小夏侯学的特点是最讲繁琐的章句。该学再传而有“郑张秦假李氏之学”,即再传弟子郑宽中、张无故、秦宫、假仓、李寻所传授增益的小夏侯氏学。

宣帝将今文《尚书》三家支派统统立于学官,各置博士一员。从此三家学派弟子众多,盛极一时。其实,不仅仅小夏侯氏学,今文《尚书》家都很着重章句之学,不重讲解经文本身的意义。所谓“章句之学”,本指分章断句,实际原非如此,他们把每章、每句,甚至每个词组

分别解说,胡乱发挥,同一些不可靠的历史传说、阴阳谶纬等迷信、儒家伦理思想、封建政治理论、五行学说拉扯在一起,牵强附会,动辄写上几十万字的讲章。

3.7关于《书序》

在定型的《书序》出现之前,已经有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各篇《尚书》的写作缘由或历史背景作了详略不等的提要。它们可能是采取了一些当时今、古《尚书》家的现成说法。后来,这些说法又经过发展才形成正式的《书序》,附在《尚书》后面。《书序》的内容大部分与《史记》里的提要相同,甚至一字不差,但小部分也有改动。也就是说,司马迁著《史记》的时候,定型的《书序》还没有出现,因此猜想它们是西汉讲授《尚书》的学者所写,而不可能是孔子所作的。现在对《书序》的发展情况还不大了解。当时《书序》怎样为今、古文《尚书》家采用也不甚清楚。

《书序》中对各篇《尚书》的介绍详略不一。有的寥寥数语,甚至只提到作者的名字。有的则非常详细,甚至交代了写作年代。《书序》有助于我们研究各篇文献的历史背景,但毕竟是后人的讲解,不能妄信。西汉以来把《书序》收入《尚书》,并误传是孔子的作品,于是长期与经文并重,这种态度是不对的。谈到这一点,可以参照3.8的文字。

《书序》包括了一百篇的篇名,但并非每篇都有《序》,有几篇不符合《序》的情况,例如《康诰》、《酒诰》、《梓才》这三篇只有一篇合《序》。凡是没有经文的《序》,我们无从知道它们说的是否正确。而造伪的人恰恰抓住了这一点,为自己伪造经文提供帮助。这也可以参照“张霸和《百二篇》”的介绍。

3.8《纬书》对《尚书》的影响和张霸的《百二篇》

汉成帝时,出现一种《纬书》,它是借助封建迷信达到政治目的的预言,即“谶纬”。《纬书》假托先秦著作,与五经扯上关系,与《尚书》有关的叫《尚书中候》与《尚书璇玑钤》等,通称《尚书纬》,胡说什么孔子删《尚书》3240篇至120篇,102篇为《尚书》,12篇为《尚书中候》。

这种说法影响很大。有人利用这个谎言继续作伪,于是山东东莱地方出现了一部102篇的《尚书》,叫《百两篇》,其中属于经文的有一百篇,正符合《书序》提到的一百篇。另外两篇是经文百篇的《书序》,实际上就是把当时已经流传的《书序》分成上、下两篇。又说有一个名叫张霸的人会讲授它。后来经过朝廷的仔细审查,才发现原来《百二篇》是把外间流行的二十九篇拆分成许多篇,加上《书序》以及《左传》中的文字拼凑而成。大臣们认为该书虽系伪造,倒也造得巧妙,张霸也还有些才学,于是把《百二篇》立于学官。后来同门樊并谋反,这门官学被取消,但其对后世《尚书》研究颇有一定影响。此后出现的所谓《尚书》原有百篇的说法以及百篇的篇名和书序,很可能与《百两篇》有关系。

3.9刘歆与今古文之争的开始

成帝时学者刘向奉旨整理皇家藏书——中秘书,中途因故而止。哀帝时,继续整理中秘书,此时刘向已死,由刘向的儿子刘歆主持。刘歆将全部图书分类编目,编成《七略》,其中言及《尚书》版本,今文《尚书》大小夏侯家仍为二十九篇,但欧阳家却将其中的《盘庚篇》分成上、中、下三篇,列为三十一篇。古文《尚书》则将《盘庚篇》、《泰誓篇》均分作三篇,把《顾命篇》后半部分分出单成一篇,叫《康王之诰》,于是讲授之列的古文《尚书》

由二十九篇变成三十四篇。《逸书》十六篇,也把《九共篇》拆成九篇而增成二十四篇。同时,又将某些篇合成一卷,于是中秘书里的古文《尚书》变成五十八篇四十五卷。

刘歆在整理中秘书时对古文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向哀帝建议,把各种古文经统统立于学官。哀帝同五经博士商议此事,那些博士都是今文学家,当然一致反对。刘歆写了著名的《移让太常博士书》,责备他们,并列举了某些古文经的来源,阐述它们的价值。但他这篇文章中的一个致命错误——孔安国献书年代——使得今文家们有了回击的靶子。结果是古文经的倡导运动失败,刘歆也因为触怒权贵而请求外放,先后当了三个郡的太守。

3.10“新莽”后今古文《尚书》间地位的微妙变化

汉哀帝死后,王莽执政。他爱好古文学,与刘歆是好友,各种古文经一下子全被立为学官。后来王莽称帝,刘歆作了太师,古文学派盛极一时,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东汉政权建立以后,学术上恢复旧制。《尚书》方面只保留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家今文博士名额。但最得意的还属欧阳家。新莽时期,大、小夏侯两派大都仕莽贵显,欧阳氏学经师很少仕莽,所以东汉时尊崇欧阳氏的今文学。欧阳派大师桓荣、东汉后期的杨震等人世代作为皇帝的老师或位列三公,门下子弟也数以千计,一门煊赫无比。可以说在政治上,今文学派较之西汉还占优势。但学术上由于先前有了王莽的倡导,古文《尚书》渐占优势。东汉初一位叫周防的古文《尚书》家写过一部《尚书杂记》,三十二篇四十多万字,是所知古文《尚书》的第一部著作。

3.11杜林与漆书古文《尚书》

东汉时对古文《尚书》功绩最大的学者当中,最早的有杜林。早年王莽失败后,杜林曾去陇西避难,偶得一卷漆书的古文《尚书》,保留着古文字体的真迹,而不是“隶古定”本。这一卷漆书虽然只涉及《尚书》的一小部分,但却对研究古文《尚书》起了很大的作用。杜林根据这一部分漆书,校对先前学的古文《尚书》中的文字,撰成了杜林本古文《尚书》二十九篇。光武帝建都洛阳,杜林从陇西回洛阳任职,大力宣扬古文《尚书》,他传了几个门生,都是著名学者。其中卫宏为杜林本《尚书》作《训旨》,徐训作《音》,贾逵作《训》,马融作《传》,再传卢植作《章句》,郑玄作《注》。

3.12贾逵与今古文《尚书》之争的新趋势

贾逵对古文《尚书》也作出巨大的贡献。他根据杜林本《尚书》作了一部《训》。由于他兼通今文家各派学问,因此《训》中就掺杂了各家说法和自己的独立见解,也包括《纬书》里的内容。

东汉和帝时,又一次整理中秘书,班固与贾逵是主要负责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今古文《尚书》的篇目与卷数。今文三家的《尚书》此时保持刘歆时的原状。中秘书里的古文《尚书》篇数由五十八减至五十七,据说是建武年间遗失了“逸篇”中的《武成篇》。卷数由四十五增加到四十六,这是因为《武成篇》未占一卷,故卷数不变,并多了《书序》一卷。此时《书序》已包括一百篇,五十七篇有篇文,四十三篇没有篇文。

篇二:尚书第

尚书第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由我带大家到有“江南明城”之称的尚书第参观游览。首先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叫我小*。今天的行程就将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得到大家的满意,在此也预祝大家今天能玩得开心、愉快。

尚书第古建筑群在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尚书第”和“世德堂”这两大建筑为主体,占地面积为1.27万平方米。其中尚书第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多平方米,它以规模大,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而闻名。尚书第始建于明朝,距今有370年的历史。它的主体建筑有5幢,辅房有8幢,一字排列,前有甬道,后有花园,是一座典型的、传统的“三厅九栋”建筑格式,排列成封火墙木构架建筑群。房子的主人叫李春烨,他是明末天启年间的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在城门口曾设“下马石”和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石碑,现都已毁灭。

好的,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依仗厅,这是当年主人迎送宾客的地方。厅上悬挂有“大司马”的木匾,“大司马”原本是秦汉时代的官名,在汉代,它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明清时是兵部尚书的别称。今天我主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这幢古代民居建筑和其中的几个展馆。眼前这条甬道南北两头都有开大门,昼启夜闭,非常的森严。

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是第一幢的门厅,这个门厅主要供马夫、轿夫用餐的地方。因为封建社会的马夫、轿夫是不能随同主人进入正厅用餐的。这一幢的大门开得比较特别,它不是朝正前方开,而是朝北开。第一幢我们把它辟为“古代建筑文化艺术陈列馆”,这里所展现的仅为我们泰宁县古建筑文化的一小部分,希望通过它,让各位游客对我们这个古老山城的古建筑文化所了解。

我们现在来到尚书第第二幢。这幢是尚书第的主厅,也是整体建筑的精华。当年李春烨就居住在这幢房子里,现在我们把它辟为泰宁县文物陈列馆。大家看这幢门楼,它保存的非常完整。上面的“四世一品”,是明朝天启皇帝赐封李春烨家族四代享受一品的待遇,因为它是往上封,所以真正享受到一品待遇的是他的母亲和李春烨夫妇。

我们继续往里参观。 这是轿厅,是当年李春烨家族停放轿子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小车库。这幢房子的布局采取传统的“三厅九栋”连片的建筑形式,也就是每幢都有前厅、中厅、后厅,几幢并排相连,幢与幢以封火墙相隔,以廊门相通;厅与厅以风火墙相分;形成既相隔又相通,既连片又独立的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民居建筑形式。 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叫中堂,也就是大厅,是当时李春烨接待朝廷官员、接圣旨以及办大事的场所。大家看“清朝师柱”这块匾,这是当时福建的布政使司莫俨皋为李春烨所立的,布政使司就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清朝”二字,往往被人误以为是唐、宋、元、明、清当中的清朝,其实它是指清正廉明的意思。“师”指的是李春烨加封为太子太师。“柱”就是把李春烨誉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中流砥柱的

意思。 这是一扇中门,平时是不打开的,只有办大事时才开,比如红白喜事、接圣旨等。大家看两边的回廊,当厅上有客人时,女子等下人就只能走这回廊了,所以这回廊就是回避走的廊。

各位团友,大家请看这天井,尚书第的天井比较特别,都是由长条石块拼成的,成棋盘形,进水孔和出水孔比较讲究,而且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下雨不积水。它的暗沟和我们现在的也不一样,我们现在的是直的,而尚书第则呈S形,称为“龙形暗沟”。它是由一条长龙形的暗沟围着一口蓄水池,要等到水满以后才慢慢地往外流,这就叫“肥水不留外人田”!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开始参观文物陈列室。 第一间展现的是泰宁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古文物。从这间陈列室可以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我们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第二间主要展现的是宋代的一些文物。现在我们来到第三间陈列室,这间主要展现明末清初的一些青花瓷器和漆金木雕等。这间是革命文物展览室,主要展现泰宁在第二次世界战争时期的一些革命文物和曾到泰宁革命斗争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情况。大家可以看看!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第三幢楼,我们把它辟为腊像馆,里面有25尊腊像,也是当时全省最大的腊像馆,展现了李春烨及其佳人生活的情景。李春烨由于种种原因,文字记载的不多,但口碑故事却不少;有的说好,有的说坏,褒贬不一。但他勤奋好学、大器晚成和为人孝道等优良品质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这间轩阁主要展现李春烨与他家人商议家事的情景。坐在正中的

老先生就是房子的族人李春烨,在他对面的是正房夫人,右边的年轻女子是他的三夫人。他的一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苦读、晋升、隐退。后人用了三个词语来概括他的一生:大器晚成,青云至上,急流勇退。

第四幢将为大家展现的是三百多年以前泰宁先民在元宵节中的部分场景和缩影,再现当年线香灯、跳神、迎扬公、出桥灯等热闹场面。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第五幢楼,这一幢的建筑特点与前四幢有明显区别,从它的建筑特色来看,很可能是供女眷住的房子,宽敞的天井有利于小孩玩耍,李春烨的母亲等女眷在此居住既可以照看小孩,有可以念念经文,安享晚年之乐。现在这里是名人书画、石碑艺术馆。大家现在先看黑砚石上雕刻的春、夏、秋、冬四季诗。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晚年被打成伪学派,隐居在泰宁城南村时写的。这是观音堂,供李春烨的母亲以及女子上香、拜佛、念经的地方。

从尚书第的建筑格局来看,是分两期工程完成的。第一期工程是建第一幢至第三幢,第四幢和第五幢属后来加建的。至于加建完第四、第五后,为什么又要加建这扇大门呢?当然是李春烨想把自己的这幢房子有个好朝向,因为他认为他的家境后期不顺主要是风水问题。风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祖辈墓葬,二是房屋风水。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尚书第的这条甬道,它的门框与门框之间,都有错开半米至一米,是一种“不露财”的说法,也有人说是“挡邪风”。 尚书第的仪仗厅朝北,这在当地建筑中也属罕见。也许李春烨认为此朝向不利,

在加建的第四、第五幢楼后,还在南边设了一正门。

好了,各位团友,我的导游讲解到此结束!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大家满意,现在再给大家20分钟的自由时间参观、拍照。谢谢!!

篇三:三明(尚书第)

各位团友: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走进泰宁尚书第。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乔,单字一个彬,大家叫我小乔就可以了。我身边这位是开车的XX师傅。今天的行程就由我俩为大家提供服务,在此预祝大家都能玩得开心、愉快。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不该忘却的建筑,这些建筑让我们看到了纪念碑的价值,也让他们成为城市风景中不可磨灭的标志。尚书第古建筑群位于泰宁县城中心的尚书巷,由尚书第和世德堂两组大型民居建筑组成。尚书第是目前我国南方保存较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它以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风格独特、工艺精湛而闻名遐迩。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也就是公元1627年,距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了。尚书第占地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多平方米,主体5幢,辅房8幢,共120间,坐西向东,一字排列,前有甬道,后有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按照泰宁传统的“三厅九栋”建筑格式排列的封火墙木构架建筑群。房子的主人叫李春烨,时任明末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仪仗厅,是当时主人迎送宾客的地方。厅上悬挂有“大司马”木匾。“大司马”本是秦汉时代的古官名。在汉代,它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明清时是兵部尚书的别称。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这幢古代民居建筑和其中的几个展馆。我们现在站在第一幢的门厅,这个门厅主要是供马夫、轿夫用餐的地方。因为封建社会马夫、轿夫是不能随同主人进入正厅用餐的,这也充分暴露出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这一幢辟为“古代建筑文化艺术陈列馆”,希望通过它,能让各位游客对这个古老山城的古建文化有所了解。

我们现在来到尚书第第二幢。这幢是尚书第的主厅,也是整体建筑的精华。当年李春烨就居住在这幢房子里,现在我们把它辟为泰宁县文物陈列馆。请大家

抬头往上看这幢门楼,它保存的非常完整。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这幢门楼文革时期没有被破坏掉呢?”这还得感谢当时住在这里的一位李老太太,当她知道红卫兵要来砸这幢门楼时,情急之下,连夜发动李氏族人用黄泥把门楼上的“四世一品”、“镂空花”、“财神爷”、“如意神”等全部糊掉,然后涂上雪白的石灰,写上“毛主席万岁”。当红卫兵要来砸时,一看傻眼了,谁也不敢动,这幢门楼就这样被完好无缺地保留了下来。“四世一品”,这是明朝天启皇帝赐封李春烨家族四代享受一品的待遇。而且它是往上封,也就是说,真正享受到一品待遇的是他的母亲和李春烨夫妇。大家现在可以自由参观馆内的陈设。

好的,我们现在来到第三幢,第三幢被辟为蜡像馆,里面一共塑了二十五尊蜡像,也是当时全省最大的蜡像馆,展现了李春烨及其家人生活的情景。李春烨由于种种原因,文字记载不多,口碑故事不少;有说好的,有说坏的,褒贬不一,但他勤奋好学、大器晚成和为人孝道等优良品质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这间轩阁主要展现李春烨与他家人商议家事的情景。我们看坐在正中的这位老先生,他就是房子的主人李春烨,坐在他对面的是正房夫人江氏,右边这位年青女子是三夫人吴氏。李春烨这一生与“六字”有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苦读、晋升、隐退。李春烨六岁开始读书,十六岁考上秀才,三十六岁中举人,四十六才考中进士,也就是说他苦读了40年,从46岁为官,为官十一年晋升十四级。五十七岁趁他母亲九十大寿时,辞官隐退,六十七岁病逝。所以,我们后人用三个词语来概括他的一生:大器晚成、青云直上、急流勇退。

大家现在请跟我往里走,民俗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劳动创造过程中产生、演变流传下来的各种风俗习惯,它凝聚和激励着历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古城泰宁,民风淳朴、节俗浓郁,尤其岁时节日的民情风俗最为丰富多彩,

充满了浪漫和神奇色彩。第四幢将为您展现的是三百多年以前泰宁先民在元宵节中的部分场景和缩影,再现当年线香灯、跳神、迎扬公、出桥灯等热闹场面。

好的,现在我们来到第五幢,现在这一幢辟为名人书画、石碑艺术展览馆。我们先看黑砚石上雕刻的春、夏、秋、冬四季诗。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晚年被打成伪学派,隐居在泰宁城南小均村时写下的。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尚书第的这条甬道,它的门框与门框之间,都有错开半米至一米,它有一种“不漏财”的说法,还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挡邪风”。所以,农民建房子就非常讲究,他的大门绝对不会对着人家的大路口或者巷口去开的。

好,我们今天就参观到这,欢迎各位给我留下宝贵意见,有机会再到尚书第来感受历史文化氛围,再见!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