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话题作文
篇一:感悟自然话题作文
感悟自然(作文)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沉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例文1 感悟自然 杨丽49十7=56分
(写作时间:58分钟)
你可曾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看蜻蜒的飞翔?你可曾于某个寒冷的冬季清晨眺望巍峨的远山?那你有是否曾恍惚间感到飞翔的蜻蜒突然变得非常沉静,而冷静的群山却在一瞬间放射出无限的活力?于是我们得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前的风景,这就是只有用心灵才观察得到的大自然,它可以轻易地超越一切真相的现实。其实,只要懂得感悟,我们就定会相信夹竹桃也能跳舞,风尾蝶也会歌唱。
初春去郊外踏青,满目稚嫩的新绿!“遥看却近无”。想起孩提时的我们乐于与每一株植物交谈,看见一颗茁壮的小草就仿佛觉得一个婴儿在成长。我想,那就是因为孩提时的我们有一颗无比纯净的心灵,可以不含任何杂念地感受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闭上眼,我能感受到春天的大地在振动,有无数绿色的草芽发出簌簌的声响玻土而出。这世界上还能有哪一种声音比这更令人心醉而振奋呢?。
盛夏,我跟爸爸到嘉峪关,在那里真正震慑了我们的不是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城楼,而是那仿佛蔓延了整个世界的漫漫黄沙,天高土厚,眼前的沙海,翻滚着、粗砺着、浑厚着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变换。站在无边的沙中,我的被震撼着的微渺的心仿佛看到了沙们神奇的幻舞,听到沙们厚重的低吟。他们有广袤之地的粗犷与不修边幅,他们又有大西北所特有的万种风情,每一张面孔都无比奇异又无比自然,使我感到目眩,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实的。现在想来,用眼看到的固然实实在在,但用心感悟到的奇景最岂非更多了些真诚?
秋日校园落叶纷飞,铺满了小径,踏在上丽一路走去,有沙沙的摩擦声在脚下响起。我听着,一如听到了“叶落归根”的长久而欣慰的叹息。不由想起曾听老农说起,秋天庄稼成熟的时候,他们能在田里听到谷穗压弯杆子时轻微却满溢着喜悦的“啪啪”声。于是我开始明白,无沦我们生活在哪里,无论我们拥有过怎样的人生历程,我们都一样懂得热爱欣赏
自然、感悟自然。这是人类的一种与生俱来的神奇本领,虽然有些人至今还不曾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在我们的生命中,正是因为有了善于感受自然的心灵,才使得我们了解了“美妙”“奇迹”“珍惜”的含义??
例文2 自然的恩惠 吕苏
(写作时间:73分钟) 54分
人类是自然的孩子。人类依赖自然,从原始时的采摘、狩猎,到现代的石油、煤、天然气,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自然密切相关,人类依靠着自然进化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文明。
自然“给予”人类“材料”,像长辈一样让人类开动脑筋,自己动手,人类也是聪明的孩子,心领神会地“学到”了很多,又变通创新的很多事物,之后,人类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飞机使人像鸟自由飞翔成了现实,船使人像鱼一样纵横水中??人类的物质极大地丰富了,精神也就有了足够的基础。人类不但要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产物,更要了解自己,了解自然,不再做无知的孩子,要成为求知的学生。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化,人又成了自然的敌人,人类聪明了,人类有一颗其他生物无法媲美的大脑,自私,自大,欲望就随之产生。发达的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它曾如此地繁华、先进,就是因为统治者要奢华、庞大的宫殿,巴比伦的树本消失了,自然的保护毁掉了,土地沙化,气候干燥,人类只好被迫迁走,巴比伦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淹没在无尽的荒漠之中。
近现代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是最大的。合理利用,适应高速发展的生产无可厚非,可是贪婪的人类疯狂地开采矿产,捕捞鱼类,向河流、海洋倾倒污染的工业废水,向天空排放废气。人们抬头望,是满眼灰色的天空,低头看,湖泊不再清澈??自然不会妥协,会给予人类相应的或是巨大的回击,人类应该清醒了!
自然给予人类巨大的恩惠,作为小小的回报,人类也应善待宣然。人和自然应是朋友,应该和睦地发展。反过来想想,人类更应该感谢自然的报复,否则,自然一味妥协,人类只会走向不远的坟墓。
例文3 曼陀罗之爱 赵坚欣 57分
(写作时间:70分钟)
喜欢一种叫曼陀罗的花,那是在多年以前了。第一次见到它是在大理的奶奶家的小院儿里。那花是很高的,有两米 多,叶子大片大片的像扇子一样,浓郁的绿色遮了一树,叶间生出几枝倒 悬的喇叭样的花,白色的很大的花儿,实在是很漂亮,也似有些神秘。于是很自然的,我喜欢上了这种花。
因为喜欢,便经常去看。白天,奶奶总是陪着我,我们常常在花儿下聊天。奶奶教我认花儿,告诉我这花儿叫曼陀罗,我就牢牢记住了。奶奶也曾说过,她最喜欢这曼陀罗。然而那时我对这一点却并不在意。也曾有一次一个人在晚上偷偷跑出来,站在院子里,突然闻倒一阵幽香,仔细寻去,却到了曼陀罗前,这才知道原来这花在晚上是香的。月光很柔和,轻轻地笼在上面,薄薄的花辦被映得透明。一阵轻风吹过, 那香漫了一院子,而眼前的花朵也像变成了一个个银白色的小铃铛,摇来摇去,我便在这凤中弥散了。后来回了北京,就再也未曾见过曼陀罗,而心中却一直记着它,记着它的美,它的香,想着有一天再循着这香气回到家乡的小院,回到奶奶身边。
几年过去了,一直没能回去,却听到了奶奶去世的消息,伤心自不必说,后来听表姐说起那株曼陀
罗却不知为何也死了,心中又起一片悲凉。
去年有机会回了老家,一进院子就又看到了那株曼陀罗,表姐说是早先哪株死后又长出一株,仍是白天开花,夜晚飘香。当夜,就又像曾经那样搬个小凳子坐在花下,仍是香飘四溢,仍是明月当空,却再无原先的 感觉。想到过世的奶奶,不禁泪流满面。一朵谢了的花又在这时飘落,心中正觉得伤感。一抬眼,竟看到几只欲放的花苞缀在枝头,不觉心中一颤, 我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轮回花开花谢,叶落叶生,又如这曼陀罗得死而 复生。生命是不死的,有的只是另一个新的开始。突然间想起奶奶曾说过的,她最喜欢曼陀罗。我就坚信她一定是化成了这株花,静静地等着我回来, 于是我写了一封信给奶奶,埋在了曼陀罗下。
我坚信,爱是永生的。
例文4 融入自然 陈晓倩 54分
(写作时间:构思,30分钟;写作,47分钟)
看着绚烂的花,我想做一只斑蝶。
在浸满春天气息的和煦的风中,在绚丽的花丛中尽情地起舞,醉人的花香,甘甜的蜜汁,让我的心中不禁充满了急切与渴望,那份小小的激动就像是久别的情侣。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让我如此依恋。风吹过,那碎碎的几瓣跌落风中,我伴着它们嬉戏。即使只有一个春天和一个夏天,即使随后而来的萧瑟的秋风会让我死去,我也不后悔。因为我知道我拥有过,我知道我的死去是多么的美丽。
听着美妙的泉音,我想做一条鱼。
亲切而又温柔的水,可以让我无障碍地游动。我一边游,一边数着散在河床上的小鹅卵石。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儿,不仅眷恋小河,更向往着大海。那蔚蓝宽广的海,让我自由地去闯荡,更加没有顾虑与忧愁。它让我感到了宁静与安详,就像是在母亲的怀中,有享之不尽的安逸与舒适。这一切,让我的身心无比欢畅,让我不禁想跃出海面,对着天空叫道:“我是一条快乐的鱼!”
感受着徐徐的微风,我想做一片云。风和我一起去旅行,我们共同行过神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我们共同经历了无数个日出和日落,感受着寒来暑往,感受着世间沧桑的变化。时而是鸟语花香的仙境,时而是满目苍凉的酷野,不管到哪里,不论是痛苦还是欢乐,风都会和我分享一切。友情的诚挚,心灵的交汇,使我们永远无法分开。在漫漫旅途中,留下了我们悠扬的歌声。
我有着无尽的感悟和遐想,我想在世界上每一处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留下我的脚印。也许是冷似刀割的冰川大陆,也许是一望无际的的茫茫沙漠。我的心,早就融入了自然。
我爱着其中的一切。
我爱看星星,我爱闻着花香,踏着软草,在风中漫步。感受着自然,与它用心灵对话,就像是亲人、恋人或是朋友。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都是真诚的。不要迟疑,抛掉城市的喧嚣,抛掉心宇的面具,抛掉那一切虚伪的自我,去感受吧!
融入大自然,你可以找回那个迷失已久的自我,那份久违的恬静。
例文5 感悟大自然 高 遥 53分
(写作时间:53分钟)
喜欢百花齐放、绿草如茵的春天,喜欢枝繁叶茂、烈日炎炎的夏天,喜欢白雪皑皑、晶莹剔透的冬天,唯独秋天的“美”是我无法欣赏的。人们总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不错,但我想,这番景象应该是在乡村的画板中才能勾画出的吧,然而在城里,让我感受到的只有百花凋零、枝黄叶落,到处一片凄凉。“花开花落,四季更替,那是自然现象,”爸爸经常这么说。然而幼稚的我却始终认为美好的东西应该永远不消失。正因为这样,那次考试的.挫败才会使我如此伤心和难过。从小便是好学生的我,总能听到老师的表 扬,家长的称赞,同学的羡慕,于是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中,欣赏着自己认为的“盛夏”。然而事实残酷地打碎了我的梦,在那一次重大的考试中,我采到了“叶落的秋天”,得知成绩的那一天,我哭了,从来没有哭得那样大声,那样难以止住。从那以后,我再不愿睁眼欣赏窗外的繁华绿叶,躲在枯黄的落叶营造的世界中。
爸爸搂着我,轻轻地说:“拉开窗帘,明媚的阳光就会立刻射进来:打开窗子,百花的芳香马上会飘入你的房间。”我摇摇头:“那不属于我,我只拥有凄冷的秋。”“不要用那种词语来形容秋吧,它固然没有春夏的绚丽,但它是一个安静的季节,让兴奋了一夏的人们冷静下来,沉淀一下心中的‘兴奋剂’,对辉煌的昨天与未知的明天做一番思索,重新酝酿,吸收新的养分,准备着来年的再一次绚丽。”爸爸的话似乎有些深奥,但其中的意思我领会了,于是换上笑脸,打起精神,迈出了房门。
外面一切如新,嫩绿的枝芽爬上了树梢,落叶也已经被整理或是重新入土回到了“母体”。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切都在期盼,等待着春的到来。远处,我看到了秋的背景,拖着一条金色的裙走远了。
真感谢上天安排一年四季,让我们在欣赏过花开的美后,可以在花落中进行一番对心灵的思考,在花开花落中成熟、成长。
例文6 感悟大自然
——适应与进步 于凡 56分
(写作时间63分钟)
看到过陡峭山顶上生长着的松树吗?当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时,心里充满了惊奇,更感慨于自然的顽强。当风吹遍山坡时,一粒种子不幸 降落于最陡峭的地方,没有肥沃的泥土,没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然而它扎根了,而且长得很茁壮,这大概便是适应的结果吧!
“适应”,区区二字,却包含了无尽的挣扎与煎熬。适应的过程不言而喻。庞大的恐龙曾称霸地球,却因为环境变迁难以适应而灭绝。适应,便是生存发展;不适应,便是灭绝。自然的选择简单而残酷,然而,尽管艰难,大多数物种还是选择了适应,毕竟,生存是生物的一种本能吧。
选择了适应,就要等待,等待着真正与环境融为一体,有了这漫长的等待,猿变成了人;有了这漫长
的等待,人类变成了地球的主宰。没有人能预料下~步的变化,只是有了太多的教训,在变化之前就选择了适应。明天,也许会沧海变桑田吧。自然界在不停地变化,选择适应者也在不停地适应。不能停步,这是自然界的法则。生存和发展,本身就是_体的,生存下了,才谈得上发展;而只有在发展之后,才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也就是说,只有适应,才能进步。
站在天涯海角,静看风云变幻,这也许是一种洒脱,是一种超然。然而,这更是一种拒绝,是一种逃避。选择了适应,就决不会置身于“世”外。适应,不应该是被动的。选择了适应,就要敢于搏击长风,挑弄波涛,这才是真正的洒脱和超然。
其实,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都明白适应的道理,这也可能是社会对入的历练吧。然而从大自然的角度 看,人类社会里的适应只是一个自然的缩本。对个人来说,适应就是能活得更舒适、更有竞争力:对国家来说适应就能更繁荣、更强大:对人类来说,适应就能生存的更长久。
自然教给了我们选择适应,选择等待,选择生存,选择发展。适应,要求我们主动出击,邀约风云,创造未来。
例文7 日 出 陈晓青
(写作时间:58分钟) 54分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看日出,不仅仅因为感叹那神奇的景色,更因为每当看见那充满无穷生命力的太阳升起,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和激动??
记忆中第一次看日出是在小学三年级,我的十岁生日那天清晨,妈妈在前一天晚上问我有什么心愿,我不知为什么就觉得特想看日出。于是,第二天早早的,妈妈就把我带到院子里,坐在草坪上,搂着我,讲我小时候的趣事,一边等着太阳升起。不一会儿,太阳就出来了,发着朦胧、柔和的光,悄悄地升起来了,柔得令人心醉。我那时还很小,没有太多的感悟,只是觉得它是那般温柔而亲切,像妈妈的爱一样,让人从心底感到安全、舒适。
初一时去了一趟北戴河,看日出是必不可少的。早上五点左右,我就背了两瓶水冲出了门,走了好长的路才到了海边。也许因为还有些困吧, 我觉得特别疲惫。就在这时,太阳带着红晕的光出现在海而上,在那?刹那,我突然觉得心中一阵猛跳,感到所有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我看着它艰难地、但坚持不懈地爬上天空,猛然觉得充满了勇气和力量,觉得这世上再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我。人们纷纷拿出相机留影,有的还故意摆出托起太阳的样子。我想,其实每个人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战胜一切的热情,而初升的太阳,就把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感动和热情引发出来,带给了人们无穷的勇气。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三年后的暑假,和妈妈一起去了趟法国,在感受浪漫氛围的同时,也难免有些“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落寞感觉。于是有一天,我一个人爬上屋顶,静静地等待着。这次看见它已没有了上一次的激动,有的只是安全和温馨,一种在家才会有的感觉??以后的几天,那种不安~扫而光,因为 我知道,不论在何处,,那轮红红的、带给人们抚慰的太阳,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篇二:话题作文“感悟美丽”指导
话题作文“感悟美丽”指导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五中学woshiwenxiaoyu 星星围绕在月亮的身旁,衬托出了月亮的美丽;白云伴着蓝天,衬托出天空的美丽;绿叶伴着花儿,花儿变得更美丽,那么,让我们用那颗真挚的心去感悟那份美丽吧!星星穿梭于黑夜,闪烁的星光使得黑夜变得美丽,被阳光沐浴的花儿是美丽的,成功的微笑是美丽的??美丽如一株小草,随处可见,只要你敞开你的心灵,学会感悟,便发现了美。当我们在校园里努力耕耘,获得收获时,那份收获是美丽的;当我们在外已久,踏上思归乡之路时,父母的笑是美丽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新的挑战时,朋友的那份鼓励是美丽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了校园,在阳光下,有一对朋友握手言和,这样的画面是校园里一道美丽风景线,融入着友谊,融入着宽容;公园湖边,一对老人牵手走过,笑容中透着无尽的温馨与从容;青绿的草地上,一个孩子正在蹒跚学步,身后是一位年轻母亲欣慰的笑容。于是,心灵在美丽中晃动,希望在美丽中萌芽,生命在美丽中充实。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我看到了阳光的温暖;鸟儿在我眼前一掠而过,我听到了自由的气息;年轻的女教师与我擦肩而过,我捕捉到了青春的光彩??美,千姿百态;美,沁人心脾。感悟美丽,你会发现天原来这么蓝,水原来这么清,风原来这么柔和,这个世界原来是很美丽的!请以“感悟美丽”为话题,写一作文。“美丽”一词让你想到什么?感悟是什么意思?“感悟美丽”又如何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立意:景色美丽外表、外形美丽心灵美丽,内在美,品质美、内涵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美丽、生命美丽、情感美丽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美丽。有时,善良的谎言也很美丽。偷换概念:____ 也很美丽. ( 平凡,朴素,小草,残月,苦难,失败,放弃-----)陈美丽――你的人格与名字一样美丽!”她叫陈美丽,江西德兴市李宅乡宗儒村的一个普通村民,两个孩子的母亲。31 岁,陈美丽的人生中留下了创伤。4月9日的那场山火夺去了丈夫年轻的生命。31 岁,陈美丽用行动感动了乡里。在丈夫去世后的几天里她贴出通告替夫还债。陈美丽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2007 年4月份,她的丈夫意外身亡,生前欠下了许多债务,而且有许多债是没有字据的,但她仍然贴出还债告示,设法偿还丈夫生前的欠款,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妇女诚信赞歌。陈美丽“美”在何处?美在她的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如今有些人却将此置诸脑后。孰不见,借钱之后赖账不还的大有人在,肆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屡见不鲜,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谋利的招摇过市,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陈美丽则不然。虽然因为她家生活窘迫,没有人上门讨债,但她仍想方设法自觉为亡夫还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她看来,守信比金钱更可贵,人格比财富更重要。陈美丽虽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继承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展示了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操。两者相比,孰高孰低,一目了然。陈美丽之“美”,还美在对他人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在其夫所欠的债务中,许多都没有写借条,然而陈美丽充分相信乡亲,只要有
人报出金额,她都如数记下以便偿还。在现实中,由于有的人诚信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任危机,以致一些人习惯以警惕、怀疑的目光审视别人。陈美丽却非如此。她以诚实、善良之心度他人之腹,相信乡亲不会无中生有地趁机骗钱。倘若,人们都能像陈美丽那样,不仅自己讲诚信,而且信任和尊重他人,我们的社会便一定会更加和谐和美好。尽管也有人为此说她“愚昧”,然而这种“愚昧”也同样存在积极的意义。即便有人辜负了陈美丽的信任,如果其良知尚未完全泯灭,面对大众对陈美丽的赞誉,想必也会
篇三:作文感悟类
捕捉灵动的哲思
——中考写“感”类作文专题突破训练
【学习目标】
1.能够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写作要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
感动的内容。
4.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考点聚焦】
1. 根据特定的要求写因“景”而感的感悟文。2. 根据特定的要求写因“物”而感的感
悟文。
3. 根据特定的要求写因“人”而感的感悟文。4. 根据给定的要求写因“事”而感的感
悟文。
【知识累积】
⒈ “感悟”的基础
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感悟”的基础。感性认识是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以及现象间外部联系
的直接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形象性、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
物的现象。
⒉ “感悟”的结果
深刻的理性认识是“感悟”的结果。理性认识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是对事物本质、
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它反映
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
⒊ “感悟”的原则
①可以遵循小题大做的原则。从平凡处挖掘出不平凡的本质,从生活琐事揭示深刻的哲理。
②可以遵循合时而作的原则。“感悟”要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可增强文章的时代性、教育性
和战斗性。如果所选择的“感悟”刚好能够回答社会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触动人们
心头的那根弦,那么这个“感悟”就有很强的社会意义,能够发挥较大的社会作用。
⒋ “感悟”的方式
①直露式:可以是“开门见山”,将“感悟”置于文首,让读者一目了然;可以是“画龙点
睛”,将“感悟”置于文末,让读者回味无穷。
②含蓄式:将“感悟”寄寓于叙述描写之中,即通过具体事物和人物言行本身来显示。这种
情况属于古人常说的“春秋笔法”。此种方法较难驾驭,可是用得好,可禁绝一切空话、套
话和说教,让“感悟”随着文章的展开自然地流泄出来,能够造成含蓄隽永的意境,引导读
者去深入体验,咀嚼玩味。
⒌ “感悟”的要求
①保持协调:从文章结构上说,“感悟”部分必须与主体叙述部分有机的结合。“感悟”只能
是“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蛇足”,它是对主体部分的微言大义的自然引申,是揭示主题
并使之深化的必然需要。
②片言居要:从语言表达上说,要一言达意,一语中的,切忌絮絮叨叨,啰啰嗦嗦,要在文
章的紧要处用极其精炼的语句揭示要旨,不可泛泛而谈,长篇大论。
③含蓄隽永:从表达效果上说,以生动委婉为佳,一般不赞成赤裸裸、硬梆梆地摆出自己的
“感悟”,进行枯燥说教,主张在曲中见直、藏中见露、浅近中见深远,要给读者留下思索
的余地。
⒍ “感悟”的误区
①感悟不清,漫无中心。就是文章中要么没有感悟,不能把内容要点抽象出来,要么就是感
悟泛滥,发生迁移,不能集中力量形成一个感悟点。
②感悟不当,失之偏颇。就是文章中的感悟不正确或不准确,认识过于片面和绝对。
③感悟不深,肤浅陈旧。就是感悟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不能深入本质,不能把握事物的精髓,
不能展示事物所蕴含的哲理,承袭旧套,缺乏独创性。
④感悟不精,不善点睛。就是对文章只做一般性的总结,不善于提高一步,拓开一层,缺少
一目传神的文眼。
【卓越思维】
写“感”即是写感悟,也就是写出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这种感受和领悟常常表现为一种情
感、一种哲思、一个道理,它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主旨。
要写好“感”,先要抓住生活中能触动我们情怀的东西。
我们可以因景而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写作中,没有无缘无故的写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想
意志融入到景物之中去,使山水有情,草木含意。我们在观花时怀人,赏月时思乡。看海时
可以感受博大,观云时可以感受飘逸,一切皆由景而感。
有时,景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这时写感,要对景进行联想和想像,赋予具体的景象以抽
象的哲理。我们看到黎明,感悟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我们同样感悟它孕育希望的
艰难。
我们也可以因物而感。
文学作品中的物,或牵系着一个故事,或寄托着一段感情,或隐含着一个道理。在记物的时
候,可借物言情,也可托物喻意,还可咏物明理。有如一块橡皮记录着一段友谊,一声问候
承载着一份亲情,一束玫瑰诠释着一种爱意。
因物而感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构思写作模式,作者描述事物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
这个事物,而是为了引出一段感情,一种哲理。所以要在写物之前,要赋物以意,在写物之
时,要为感蓄势,在写物之后,要自然出感。有如写莲花,其实是为了赞美高洁,写翠竹,
其实是为了颂扬虚心,写黄牛,其实是为了昭示勤劳,写蜜蜂,其实是为了讴歌奉献。
我们也可以因人而感。
即从人的外貌、语言、行为、性格中寻找感点。可以边叙边感,在描写中点缀自己的感受、
感想。也可以叙后出感,在写人之后,详写感点,借势出理。我们可以因自己的衣食父母而
感,感悟父爱的深沉母爱的伟大。我们可以因祖国的英雄儿女而感,感悟先烈的英勇后生的
可畏。
我们还可以因事而感。
在记事之后,或就事论事抒发感想,或由事入理阐发感悟,是让作文具有一种哲思之美的重
要手段。尝试爬山,可以感悟征服困难的滋味,体验垂钓,可以感悟宁静淡泊的境界。在由
事写感的时候,要对事件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挖掘,由一事提炼出一理,并且用精警的语
言予以点示。
要写好“感”,还要把握好“度”。
首先感受要有信度,即要感悟得真实。
真实的感受才能让人产生共鸣,一旦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就收不到感人的效果。真情实感才
能打动人心,要做到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而造情。
其次感受要有坡度,即要感悟得自然。
感情也好,感悟也好,不是对人或事物一见即发,而是有一个过程,必须存在关联、过渡、
蓄势、铺垫,否则会使人感到突兀,读者感到不易理解,更不会接受。
再其次感悟要有深度,即要感悟得深刻。
首先要对所描述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可以生发开去的点,然后是要对材料进行提炼,抓住
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想像和联想,由此及彼地挖掘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意蕴。
最后感悟要有浓度,即要感悟得感人。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而浓厚的感情。感情浓郁的感悟就会在
读者的心头打下深深的烙印,感情浅淡的感悟就会像过眼云烟不留任何痕迹。
我们要学会感悟,善于感悟,抒写感悟。
因为感悟无处不在!只有通过感悟,你才能发现世界的奇妙,生活的精彩!只有通过感悟,
你才发现世界是多么令人神往,生活是多么美丽!
【知能解读】
[中考名题一]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
件寻常小事中感悟一个道理,在学习当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觉察到一份
真诚??请以“我发现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2.表达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4.600
字左右。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江苏南通市中考作文题)
[名师指路]本题既有较大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能够很好的考察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写好本题,就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材应注重人文性。文题中的“发现”有着广阔的外延,
你对“理”的“感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材点,只要是你用心体验生活后发现的有价值的东
西都能写。把笔触深入到道德世界和人生意义的范畴,让读者既有所知,更有所感。第二、
立意应注重独特性。题目中的“我”字规定了行为主体的惟一性。“根据自己生活经历将题
目补充完整”这一揭示又强调了个性化的要求,至此,必须摒弃一般化、概念化的立意,亮
出只属于自己的发现。第三、形式应注重多样性。形式的创新应该不拘一格,可以选择各种
各样的表现形式,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挥洒笔墨,为自己的内容决定最佳的外在模式。
可以用散点铺排式或一词经纬法,也可以集中笔墨展现一个场面,然后以一句精妙的点示收
束全文。
[中考名题二]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
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在题目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然后作文。(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
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
于600字。3.文中若需出现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福建福州市中考作文题)
[名师指路]生活很无奈也很精彩,那么“生活需要什么”这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每
个人有不同的回答,成功的人需要有人给他一阵掌声,失败的人需要有人给他一点安慰。回
望自己走过的历程,总结得失就会发现自己最需要是什么?此题如要把握好,首先必须写出
自己的心声,文章才会有感染力,如果要求新,可以从反向立意,其实生活并不是仅仅需要
一些正面的、美好的东西,有时它还需要负面的、不太受人喜欢的东西,如:批评、泪水、
苦难、失败、寂寞等等,这样可以以逆向思维去求新,相信会使你悟出的道理会与众不同,
你的文章也会因此而不落窠臼。
[中考名题三]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有温暖关爱,这里有
友谊信任,这里有拼搏进取;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围充满了阳光雨露,充满了亲情友情,
充满了合作竞争。请你根据提示所提供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将其中几个方面有
机地联系起来,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湖南长沙市中考作文题)
[名师指路]这虽然是一则材料作文,但所给出的材料内容相当的宽泛,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可以是描写丰富美丽的风光景观,抒写至亲至善的人间情谊,叙写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不一而足,总的来说,文题涵盖了自然和生活万象的方方方面。要想破题求新,从写感悟入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途径。我们可以紧扣材料,如果对大自然的美景和千姿百态的人文景观进行感悟,要想不落俗套,必须摒弃陈旧的那种在热爱上做文章的作法,善于挖掘新的东西。如果对温暖的关爱和真挚的友谊进行感悟,就要截取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感触最深的材料,力避空洞无物。
[中考名题四]在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再自选一个合适的词语(如音乐、读书、挫折、爱??)填到所选作文题中的横线上,然后作文。
(1)生活因___________更精彩 (2)生命因___________更精彩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广东湛江市中考作文题)
[名师指路]这是一个选题作文,其实给出的两个选项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一个非常宽泛抽象平时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可是它们却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什么会使生命增色,让生活添彩?无非就是你平时最感兴趣的东西,曾经让你最得意的事情,总之,你的文章不是灰色调的,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文章应当紧扣“精彩”一词,极力渲染你生命或生活中出尽风头的一幕,让人能够从你的材料中感悟到什么,文章的最后一定要揭示到底是由于什么让生命或生活如此精彩,然后水到渠成地加以精辟的点示,紧接着就可以收束全文。
[中考名题五]观赏优美的景色,是感受生活;聆听悦耳的音乐,是感受生活;享受浓浓的亲情,是感受生活;拥有纯洁的友谊,是感受生活:追求远大的目标,是感受生活;体验奋斗的苦乐,是感受生活;遭遇痛苦的挫折,是感受生活。请围绕“感受生活”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无论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均不受限制。
要求:1.围绕话题,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文体自选。 (陕西省中考作文题)
[名师指路]“感受生活”是一个常写常新的话题,从题目的“引语”来看,文章可任选观赏美景、聆听音乐、享受亲情、拥有目标、体验苦乐、遭遇挫折等材料。总之,只要是“感受生活”的,什么材料都可以入选。考生可以大胆使用擅长的文体来写作。对这个题目来说,生活的面太广了,我们最好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小口切入,以小见大。如“亲情”,可以写父母生活中对自己的关爱;“遭遇失败”可以写自己当时的痛苦等。此外,文章还要处理好“叙”与“议”的比例,文章中的记叙与描写要多而细,浓墨重彩,抒情和议论要少而精,点到为止。
[魔师点化]感悟,即对生活有所感触而领悟。那么,在写作生活感悟类的文章时,就必须强调先有“感”然后才有所“悟”。可以说,“感”是“悟”的前提,“悟”是“感”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写“感”时,一定要写出丰富的情感,写“悟”时,一定要写出理性的思考。
【模拟演练】
[文题之一]大自然无私地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动人魅力,无时不刻在感动着我们,启迪着我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思考。那么,就让我们拥有一颗热爱之心,去记取在自然面前对美的顿悟,写下自然诉说着的生命真谛吧!请以“生命”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构思点拨]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能够聆听大自然美妙和声的心灵,可是谁又真正体验过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那么多的馈赠呢?那么,这一个贴近自然的命题作文,又重新提醒我们能够与自然共语,聆听大自然的召唤,感悟大自然在各种事物给我们的人生启迪。那写
好本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要抓住自然中“物”的精神实质,找到它们与生活的接触点、契合点、相似点,借助想像和联想展开全文。可以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写出它的象征意义;可以运用以物喻人的手法,写出它的丰富内蕴;可以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写出它的精神实质。
[例文参读]
生 命
在一个很寒冷的冬天,百木凋零。我边走边思考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什么是生命。就在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我却发现了一个十分扎眼的东西。
它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我站在远处,实在是辨不出那到底是什么。在许多高大、挺拔的树木中间,它太丑了。当我走到它面前时,才猛地辨认出它。然而我又委实不忍心看它,它实在是大惨了。
那是一棵被闪电削去大部分的断裂了的树干,参差不齐的残枝凌乱不堪地伸向空中,煤炭般漆黑的树干上有许多白点,萎缩的树皮脱离了树干,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我望着它,看到它那本已残缺不全的身体上还留下了许多人为的伤痕:用手扒下的树皮,树干上刻着的许许多多的字??我心里涌上了怜悯。“它被生命完全抛弃了。”我轻声地自言自语,随后带着怜惜的心情,转身离开了它。
转眼间,春天到了。一天,我在小路上漫步。一路上,阳光明媚,放眼望去,全是嫩绿的一片,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周围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在小路的尽头,在一片绿色中,我又发现了它,那棵伤残不堪的老树。它依旧立在那里,依旧很丑陋。那形象与周围的一切都极不协调。
带着一种怜悯的心情,我慢慢走近了它??但我也很快地发现,在那残缺不全的树干上,有一点却融进了这春的绿色之中。
待我走近后。才非常惊奇地看到,那残断的树干中,抽出了一丝嫩绿的小芽。在并不温暖的初春的风中,在周围的一片绿色中,它显得那么柔弱,却又是那么坚定地挺在那里。这也是与它周围的生命不一样的地方,那完全是一种顽强,一种融入了生命之中的不屈不挠的顽强。 我愣在那里。注视着那棵嫩绿的小芽,心中陡然升起了无限的敬佩。
看,它活过来了!
那株长着椭圆形叶子的小芽在风中摆动着,那棵半截的老树抖动着断了的枝干,仿佛也在附和着,为它的新生而欢快地唱着歌。我相信:老树凭着不屈的信念,凭着顽强的抗争,一定会得到新生!随着新绿一天天扩展,象征着生命的墨绿会重新挂满它的枝头!
同时,我也解开了一直在困扰着我的问题:在逆境中永不放弃努力去获得希望的生命是最珍贵的。永不放弃,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生命的伟大就体现在此。生命是什么?这本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对懂得生命的人来说这就很艰难。
能够去解释生命的人才能够拥有生命。
那树,代表的不是死亡,是生命,是生命的延续。 (选自《中考作文大全》 作者:王 欣)
[例文评点]作者通过对一棵大树的对比观察,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一个被闪电削去了大部分的断裂的树干,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它被生命抛弃了;一幅是,那残断的树干中,抽出了一丝嫩芽,坚定地挺在那里,它活过来了。一棵大树,两幅图画,两种感受,从而引起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在逆境中永不放弃,努力去获得希望的生命,这是最珍贵的。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说理形象,含义深刻。
[例文参读]
生 命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