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古诗和我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32:41 优秀作文
古诗和我作文优秀作文

篇一:诗歌与作文

诗歌与作文

作者:王婧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7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这种文体多被当作高考试卷上的诗歌鉴赏和名篇名句默写这两道题的训练场,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时,常从考试题型上来把握诗歌。其实,这种做法从某种程度上局限了诗歌学习的丰富内容和意义,我们不妨把诗歌创作与作文写作联系起来,把学生作文同诗歌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水平,也对学生作文有所裨益。

一、剪裁

无论是作诗还是作文,剪裁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作文,要么没素材,要么素材多。没素材导致内容空洞;素材多,作文却芜杂繁琐,事无巨细,这就与缺少剪裁,不能突出重点有一定关系。

剪裁就是把多余的、不需要的东西去掉。生活中,做衣服要根据人的高矮胖瘦对布料进行裁剪,让人穿上得体。制作电影要把多余的镜头剪掉,使情节故事紧凑集中。诗歌篇幅短小,这就使得诗人更加注重剪裁。

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看似一问一答,即首句问,后三句答,其实暗藏玄机,诗中只用了一个问,但实际上前三句句句含问,整首诗是三问三答,只是作者把问题剪裁掉了。对这首诗的问答做还原,全诗的内容如下:

作者去寻找隐者,没找到。(不遇,失望)

却碰到了童子,童子正好是隐者的弟子(可遇,希望)

问:你的师父呢?答:师父采药去了。(不遇,失望)

问:到哪里采药去了?答:在这座山里。(可遇,希望)

问:到这山中哪个地方采药去了?答:山中云雾弥漫,不知道在哪里。(终不遇,失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独到的剪裁,虽然是一问一答,却不写出问句,而是寓问于答,让读者从答句中去寻找,省去了很多笔墨,为诗歌增添了不少意味,全诗简洁紧凑,却写出了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让读者产生遐想。

剪裁是作诗的关键。同属于写作,诗文一体,诗歌的写作规律也可适用于作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时不妨再多停留一下,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去领悟诗歌,会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其实,高考场上也不乏剪裁得当的优秀作文。

如,2005年江苏卷满分作文《厚重的心》这篇文章是一篇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记叙文。作者围绕赞颂亲情和人性美这一中心进行选材,他选择小叔打电话给“我”为开头,这个角度切入故事,避免了冗长的叙述,迅速进入表现小叔对我无尽关爱的主旨。又选择带有小叔和奶奶身份与个性特征的语言描写,如小叔在电话里嘱咐“我”的话语“明天侄女你就要高考了,咱不紧张;敦实着考,你的成绩叔不担心,只是作文别玩洋,什么新概念式的别写,高考不是玩儿……”符合小叔的生意人身份,土洋结合,奶奶的话语“高考不考肚子里的油水,考脑袋里的墨水”质朴幽默,老窖飘香。这些细节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善于剪裁而已。诗歌短小而内涵丰富,决定作者必须重视剪裁,要慎重考虑怎样才能使故事曲折有味,选取人物哪些最富有个性特点的动作、语言最能体现使人物形象鲜明的个性特征,哪种结构最能使主旨突出……这些都是诗人剪裁的题中之意,那么成就佳作的方法之一,就是向诗歌学习以少总多、虚实结合的剪裁技巧。

二、开头

古人在写诗时相当重视诗的开头,徐增在《而庵诗话》里说,“诗无一定腔拍,只需净落笔,第一句起头一二字尤要紧”,诗无定法,但诗也不可无法,那么我们欣赏诗歌时也要从诗歌的“凤头”中得出作文开篇写作技巧的启示来。

考查我们的诗歌,好的开头举不胜举。如李白《蜀道难》开篇先长叹一声“噫吁嚱,危乎高哉!”然后才引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又如他的《将进酒》一开始就是“今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洒然而来,突然涌出的开篇方式,展示出排山倒海的气势,摄人心魄。

王维《山居秋暝》的开头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起句就点题,开门见山。

他们这些诗歌的开篇要么起笔突兀,使读者不知其来,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要么入笔擒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联系学生高考作文,很多满分作文与这些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如2009年安徽卷满分作文《喝彩,为弯道上的精彩》:

“屏住呼吸,前进,前进,前进,赛车扬起的尘烟似一条直线,紧紧束住了观众的心,观众的目光被前面的一辆红色赛车牢牢吸引住了。”

文章开头一段赛车镜头突兀而来,然后由这一场面,自然引入了人生路上的“弯道”,民族复兴路上的“弯道”,这样倾泻而下的方式引入主题,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007浙江卷满分作文《在消逝中成长》第一段:

“站在巍峨的高山上,眺望远方,

马虎博士陷入了沉思。”

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运用了倒装,在开头设置悬念,造成气氛,与结尾“几天后,正如马博士所料到的,书都回来了,马博士那份资料也回来了。”形成呼应。

2007年江苏卷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开篇:

“春风拂柳,细长的柳丝不时地轻掠湖面,荡起几纹涟漪。”

以景物描写开篇,渲染气氛,引出人物和中心。

通过对几首诗歌的起笔与高考满分作文的开篇对照,我们看出满分作文起笔突兀、直奔主题以及倒装等开篇方法,在诗歌这种体裁里早有创建,只是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捕捉、去发现,需要我们有一个善于感悟的心灵,需要我们从写文章的角度关注诗歌。

三、结尾

明朝人谢榛曾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开篇要吸引人,要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尾要像撞钟,重响之后余音袅袅。结尾是给读者留下更深印象的地方,好的结尾一般会使读者回味无穷,诗歌的结句如果很弱,就会影响整首诗的艺术效果。魏征说过:“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开头好的学生作文多,结尾好的作文却不易。所以,好诗的结尾也是我们作文结尾的好榜样。

如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结尾这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直接抒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杜甫在《登岳阳楼》的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提升了这首诗的格局和境界,余味无穷。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三四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尾联以景结情,“落花时节”写景色、时令,“又逢君”是叙事,但内涵丰富,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自伤飘零,感慨世事的情怀。

这些诗歌的结尾都可谓别出心裁,有形式上的以问句作结,有内容上的递进和提升,也有以景物、画面结尾。在课堂上,教师多多点拨几句这些诗歌结尾的技巧,学生就会看到另外一片天。回望学生作文也有很多与诗歌结尾如出一辙的漂亮的“豹尾。”

如2009广东卷满分作文《傻根》最后一段:

“傻根真的很傻吗?”结尾以问句收束全篇,引起读者思考。

2009湖南卷满分作文《踮起脚尖》:

“踮起脚尖,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不被埋没,让我们看得远,还可以让我们攀登得更高。来吧,让我们踮起脚尖,一起眺望,一起努力!一起拼搏,一起奋斗,一起创造。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更上一层楼,我们的民族也将腾飞。”

全文围绕“踮起脚尖”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展开,而在结尾,又重点指出“踮起脚尖”,不但可以让我们“看得远,攀得高”,还可以让民族得以腾飞,从而升华了主题。

2007上海卷满分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

“雨后空气格外清新,一样将金色铺在天地间,棋局中的两位老人也披上了绝美的暖色。在我眼里,在我心中,这夕阳余晖中的一幕定格了,它诠释着这跨过坎后那金熠熠的画面。”本文围绕跨越竞选失利的心理阴影展开。结尾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雨后初晴的自然环境和下棋老人的形象,烘托了“我”必须跨越坎坷的勇气与信念,画龙点睛,意味无限。

诗歌的结句新颖独到,满分作文的结尾别开生面,然而满分作文的以问句收束全篇、把个人上升到民族、国家和以景结情等结尾式就像是从前几首诗歌中重生出来的,只是诗歌运用诗化语言,作文语言采用散文化语言罢了,其技巧方法别无二致。

以上主要从鉴赏唐诗的剪裁和唐人作诗的开头与结尾的角度,说明诗歌与中学生的作文有相通的地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歌时,不妨从作文的角度也关注一下诗歌,从而为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开启另一扇窗。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是由前代发展而来,并从中萌生出新一时代的文学。当今,我们可以灵活借鉴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作品的写作精华,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思维和学习的空间,不能把诗歌的作用仅仅局限于诗歌内部,更要站在山外观山,要为学所用。

编辑 薄跃华

篇二:我和古诗

我和古诗

我和古诗文有不解之缘。

我最早接触到的文章就是古诗文了。记得我还没上小学时,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就开始教我读古诗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我张口就来。像这样的古诗我那时就能背出几十首了,爸爸妈妈也为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古诗文,直到上学后我才慢慢有了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国古诗文的宝库真是太博大精深,星光灿烂了。

我非常喜欢古诗文。我喜欢它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千古名诗,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能一字不差,十分流利地读下来;我喜欢它词句精练,通俗易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平常人,只要读一遍就能懂;我喜欢它意境优美,含有哲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多么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句子又使人心胸豁然开朗,思想为之升华。难怪连外国人都赞叹和欣赏。

我十分注意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好诗好句。在过去的作文中,我曾通过引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描写雪中的奇丽景色;通过引用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人们遇到的困难之大;通过引用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抒发子女对母亲的深情;通过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深刻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通过引用卖油翁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等。总之,通过引用古诗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深化文章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爱古诗文。

篇三:我与古诗文

我与古诗文

河北省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江海 054100

题目设计: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史上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他们灿若星河,光芒万丈。屈原、李白、苏轼、马致远??诗人留下的无数不朽之作,是我们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 你体会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了吗?阅读古诗你有什么感受?请以“我与古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写这类文章,可以欣赏诗歌的意境:体味诗人对山川草木、四季风光的感悟;可以感受不同风格诗人的艺术个性:如边塞诗派、豪放派、婉约派等;可以赏析某一诗人诗歌中所表现的主题思想:诸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爱国主义情怀、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等。

1可采取叙议结合的方式,书写中国古典诗歌源源不断的脉络。从最早的“诗三百”“屈子离骚”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明清的诗歌,堪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在引以为自豪的同时,抒写出对它的感受。

2.可围绕同一内容,选取不同(或同一)时代诗人的作品加以赏读。如李绅的《悯农》、白居易的《观刈麦》、杜荀鹤的《山中寡妇》都是描写农民生活的艰辛,通过对这些诗的阅读,来感受诗人们同情社会底层,关注民生的思想,于是我们就与这些诗人拉近了距离。

3.可通过对某一诗人的名篇的理解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读杜甫的《石壕吏》就要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进而生发热爱劳动人民,痛恨压迫者的感情。

4.可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古诗加以选择。你喜欢浪漫主义诗人,那就选择屈原、李白、苏东坡;你喜欢现实主义诗人,那就选择杜甫、白居易;你喜欢边塞诗,那就写高适、岑参;喜欢婉约诗,就写柳永、李清照。

5.写法上,可以采取余秋雨式的叙述,也可以采取抒情方式,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散文或议论文。哪种文体更适合你表达,你可自由选择。

素材集锦

1.古代著名诗人:屈原、三李三杜、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2.古代主要诗篇:《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

3.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 :描写山水风光、反映劳动者呼声、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歌颂人间真情等。

文采段:

◆我非常钦佩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但我更喜欢他那首震撼人心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爱国诗,使我真正懂得了生与死的含义和人生的价值。

◆易安也是爱那花儿的,她喜菊——“暗淡轻黄体性柔”;她赞梅——“香脸半开娇旖旎”;她也爱莲——“红藕香残玉蕈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关山的月儿,寄托着边塞英雄的壮志。“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是迷蒙的泪眼,承载着边塞英雄的思念。“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是铮铮的剑戟,背负着边塞英雄的悲愤。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