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邻里情
篇一:《邻里如亲倡新风》演讲稿
邻里如亲倡新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邻里如亲倡新风》。
现代都市,钢筋丛林。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也割裂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 楼道里狭路相逢,别说问候谈谈一笑也成奢望。不和陌生人说话,似乎也成为现代都市人信守的格言。人情淡漠,人与人的隔离也成为社会的一种病态。
央视曾以“中国人邻里关系调查”为主题,对中国15个大城市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4%的人与邻里几乎完全不认识。高达八成的受访者认为“与10年前相比,当下的邻里关系已是越来越冷漠了”,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对比,但恐怕也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俗话说:“邻里好,赛金宝”。是不是邻里之间就不愿意相互了解,互帮互助呢?在调查中,有59%的人希望认识邻居,只是没有机会或不好意思主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躲进小楼成一统”,邻里之间“对门不相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感到不满。
邻里关系急需改善。现在各地都兴起来邻里如亲的活动,十佳邻里的评选,邻里节的设立,敲门日的开展,如同一股的春风,暖人心脾。在全国十佳邻里重庆站评选活动中就涌现出了一大批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典范。
渝北嘉州社区的余明芳婆婆,年届七十,个子不高,身材瘦小,却常年照顾多达60位老人,被称为重庆最值得尊敬的“免费保姆”。
不仅如此,余婆婆还是个政策宣传员,社区治安员,更是个知心人。别人问他:“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余婆婆笑道:“帮助别人就是我的工作,我管闲事,照顾老人,帮助邻里。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自己开心快乐。”
我们社区也出了个热心人,程朝文。程老师,68岁入党,2000年随儿女进城务工,居住在龙昌街116号。从那以后,一直坚持做志愿服务,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社区卫生整治,红绿灯交通(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引领,不文明行为劝导,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在邻里生活中,程老师也是个热心人,他隔壁邻居徐志清,长年患病,基本无法下床干活,老婆女儿又常不在家,每次都是程老师送饭给他。每当邻居病发时,程老师还要将他从8楼背到医院,还垫付了医药费。为此,程老师两口子还时常闹矛盾。可他总是笑呵呵的说:“为人民服务就是我的心愿”。现在程老师已是食道癌晚期,每日只能在病床上度过。我们去看望他时,他丢不下他那些“日常的工作”。
这些都是邻里如亲的鲜活例子,邻里之间就应该彼此了解,相互关照,相互帮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古代孟母为了孩子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曾三次择居。当今社会也有人为了选择良好的环境数次搬家。可见,邻里关系是何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要处理好双方关系,做一个受人欢迎的邻居。一是要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热心,彼此照应,融洽关系。二是要有一颗谦让的宽容之心,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三是要有一颗不卑不亢的平常心,社会地位高,生活富裕的人,不要目中无人。而弱势群体,也不必自惭形秽。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邻里如亲就形象的说明了人们应该把邻居当作朋友,当作亲人。多宽容了解,少苛求指责;多交流沟通,少各自封闭;多热心奉献,少冷漠计较。只有这样,“有缘成邻居,随近伴如亲”的传统才能长存。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请我们大家从现在起,每天给邻居一个微笑。
五星路社区 陈丹
篇二:社区邻里节讲话稿
“社区邻里节”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居民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XX社区第七届邻里节。首先我代表XX社区综合党委、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社区工作的支持与帮助,也非常感谢管理处出资出力协办此次活动。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这里,我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邻里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千金难买邻里情。在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次邻里节就是以传承民族优良传统、增进邻里团结和睦为宗旨,突出“大家庭、大邻里、大和谐”的理念,通过轻松欢快的游戏和表演,为社区居民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大家从陌生到相知相识,再到相帮相助,逐步树立互相关怀的信念,形成文明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及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增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意识。
今天,在我们的活动现场,安排了三个活动环节,一是社区文体队伍的表演,二是猜灯谜,三是套圈圈游戏。猜对灯谜的居民可以获得小礼品,套圈圈游戏中套到的东西,就可以拿走。
居民朋友们,“邻里节”是我们社区居民共同的节日,让我们用微笑和问候拉近彼此的距离,用真情和友爱传递社区文明的力量,我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三:演讲稿 恪尽职守倾情奉献
恪尽职守倾情奉献
严静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各位同仁: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恪尽职守,倾情奉献》。 他总是想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是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2010年感动中国栏目对“特等劳模”、“雷锋传人”郭明义的评价。我之所以如此印象深刻,不仅因为这位“活雷锋”是我大学同班同学的父亲,更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与奉献,完美诠释了“恪尽职守,倾情奉献”的含义,深深打动了我,给予了我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和前行力量。
去年,通过公务员考试,我完成了人生一次重要的跨越——有幸从一名学习土地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变成了一名从事土地管理的工作人员。从此我多了两个身份:国家公职人员和国土卫士。这个身份角色的转变对我而言,有惊喜,也有激情,更有不安和困惑。新的身份角色意味着新的平台和机遇,更意味着新的挑战和使命。如何适应新的角色,并持久保留住那份最初的热情,将之化成涓涓细流,浸润、感染我即将从事一生的事业,成为了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恪尽职守、倾情奉献是郭明义同志的真实写照,也将是我一生的追求。
恪尽职守是国家公职人员的天职。“今天你的早餐是花了自己的钱吗?如果是纳税人的钱,你会为他们说话吗?”这是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的一条微博。两句话中两个问号,却让我们内心无比坚定——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恪尽职守、服务人民,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恪”带有恭、敬的意思,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恪尽职守,我们首先要对人民、对权力怀有敬畏之情,正如熊培云在《重新发现社会》中提到的,要“谦卑”的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自己、牢记责任、 不忘使命,无愧于职业和人民。
恪尽职守是国土卫士的责任。作为一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岗位的新人,我的感受很多,但总体来说是热情与忧虑并存。在学校里,我们在黑板上学地图,在书本里学规划,在课堂上假想给宗地估价,在老师开发的系统里整理地籍数据〃〃〃〃〃〃现在,踏上了工作岗位,一方面当初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知识成为了工作的帮手,学以致用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我感受到肩上的重任。离开课堂,踏上工作岗位,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紧迫性、严峻性:耕地保护难度增大、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用地粗放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土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凸显等等。作为国土卫士,脚踏实地,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以有效的土地资源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是国土管理事业的需要,是我们国土卫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践行恪尽职守最好的方式。
恪尽职守之余,更需要倾情奉献。如果说做好本职工作是完成我们的使命,是尽一份责任,那倾情奉献则更多了一份激情和主动。主动问别人还需要什么,主动问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这是郭明义同志在简单中彰显的伟大。联想到我自己,从学生到土地管理者,这种身份的转变让我认识到: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高度,高屋建瓴地看待土地管理工作,是从更高层次上提出的要求。这时,我们不再是普通的基层土地管理者,不再是某一科室的办事员、骨干、领导,而是做土地管理事业的主人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思考和探索,如何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管理制度,如何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等等。只有常常提醒自己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以前瞻性、全面性的眼光看待日常管理工作,并且创新工作方法,积小流成江河,打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恪尽职守、倾情奉献,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当然不必人人都成为郭明义,也无需向他那样十五年如一日提前两小时上班,但他可以是我们心中的一面旗帜、一根标杆,成为我们努力奋斗的方向。就让我们用对国土事业的热爱来唤醒热情,用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激发热情,用坚持和执着来延续热情,给平凡的岗位、给国土事业、给自己的人生,增添厚
重而多姿的色彩,谱写朴实却不凡的篇章!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