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议论文
篇一:读《师说》有感
读《师说》有感
作者:钟春燕
来源:《新一代》2014年第06期
摘 要:《师说》是韩愈文章中一篇结构严谨,脉络贯通的论说文,韩愈带着很强烈的感情来反抗流俗的嘲笑,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目的是为了告诉士大夫之族要行从师之道、复从师之道、传从师之道。这次我重读《师说》,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更深入了,也更加明白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勇气。他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反抗流俗的不正确的风气,批驳错误的观点,不怕人们的耻笑,为建立新的师道而努力,对中晚唐儒学的复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关键词:《师说》;师道;尊师传统
从我们中国的古话“天地君亲师”,可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尊师传统,但从六朝开始,这一传统逐渐弱化,到唐朝后期,教师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当时的情况就如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里所描述的:“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心是得狂名。”《师友箴·并序》:“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吾欲从师,可从者谁?借有可从,举世笑之。”韩愈的《师说》也写到:“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这里都讲到,世人皆不以相师为荣, 反而以求师为耻。韩愈的《师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顾世人的嘲笑,“抗颜而为师” ,反抗流俗的不正确的风气,批驳错误的观点,为恢复古人从师之道而努力,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师说》开篇就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代求学之人一定有老师,接着写老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和从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文章第二段用四组对比:第一,“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和“古之圣人”的“从师而问”对比;第二,“爱其子”“择师而教”和“于其身”“则耻师焉”对比;第三“句读之不知”则“师焉”和“惑之不解”则“不焉”对比;第四,“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对比,写出今人耻学于师的社会现象和不从师导致的结果:“愚”、“惑”、“不明”、“智不及”,因为正是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和社会上流行着“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才导致“师道不复”,“不传”。第三段举“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师道”。最后一段则是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作《师说》要赠送给李蟠,因为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文章的开头一直贯串全篇,不仅首尾呼应,并且脉络贯通。从行文的表达来讲,有提“必有师”的,有提“师道”的,有提“能行古道”的又显得变化而不重复。
当时人其实在这里指的是士大夫之族反对在“传道受业解惑”上从师,错误地以为“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认为彼此的年纪相近,对道的认识相似,
不应该相师。以地位低为可耻,对官大的就恭维。韩愈分别用“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来反驳士大夫之族认为不能从师的三个理由。
韩愈的反驳都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文章用古今对比的手法,有力的批判了士大夫之族的不从师。开篇的“古之学者”,第二段的“古之圣人”,第三段的“圣人无常师”,应该都是指孔子,孔子一生都在学习,甚至还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这也是孔子不仅被称为“万世师表”,还被台湾作家李敖称为“万世生表”,因为孔子的好学,是世世代代学生的表率!《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在从师学习的态度上把人分为四个等次。如果按《论语·述而》的记载:“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是属于第二等——“学而知之”的人,而士大夫之族是属于第四等——“困而不学”的人。我们一直都认为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圣人,是和苏格拉底、释迦摩尼一样受世人尊敬的圣人,可他却说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更说明他的谦虚和好学。孔子正是通过从师学习才成为圣人,而当时之人主要指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才会成为“愚”、“惑”、“不明”、“智不及”之人,“师道”才会“不复”,“不传”。
《师说》全文都在讲“师道”,文章开篇写古之学者必有师,结尾写今之学者李蟠传从师之道,结构上首尾呼应。行文中采用古今对比的手法:有今人从师情况的对比,古人从师和今人从师的对比,通过层层对比来论述从师之道的必要。这在我们今天,对我们所有求学的人来讲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也要行从师之道,复从师之道,传从师之道,才能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传承下去,这是我重读《师说》的一点感想。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语文》 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清)吴楚材、吴调侯 编选 洪本健、方笑一、戴从喜、李强 解题汇评.《解题汇评:古文观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钱穆著.《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篇二:《师说》论证结构论文
浅析《师说》的论证结构
摘要:《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论述了老师的”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说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这是针对当时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风气而发的,表现了作者反抗流俗的大胆批判精神。在写法上,本文先从正面立论,再反面批驳。论述中对比鲜明,并用典型事例,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关键词:耻学于师对比论证从师学习
《师说》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篇极力宣扬师道,有力抨击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的著名论文。
我国古代素有从师而学的优良传统。但自魏晋以来,士族垄断了统治权力,士族子弟不需学习,只凭特权便可做官。他们看不起老师,从师学习的风气因而日渐衰微。到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这种风气依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们不但自己耻于从师学习,还对从师学习的人加以嘲笑。《师说》正是针对当时社会轻视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而写的,批判的矛头直指“士大夫之族”,充分显示了韩愈反抗流俗,不怕耻笑,力“行古道”的勇气和胆识。
《师说》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按照“正面阐述——反面批判——举例论证——倡导良风”的顺序,一路写来,井然有序。 文章开篇明确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韩愈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歪风,从正面立论的。在韩愈看来,求知必从师,为掌握知识,通晓道理,就要虚心求教,
因此韩愈指明了教师的职责和作用,在于“传道、受业、解惑”。接着从反面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遇到了“惑”,自身又无力解决,若不从师求教,这个“惑”始终是不能“解”的,这样怎能获得知识呢?因此,作者认为不论年长年幼、地位高低贵贱,只要在“闻道”方面懂得多,能帮助人“解惑”,就应拜之为师,韩愈这种“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主张,不仅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否定,而且有力地抨击了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歪风。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以“嗟乎”愤慨当时“师道”久不传的原因,以论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韩愈列举事实,运首先,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进行对比。韩愈明确指出,由于对于“从师”有着不同的态度,就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的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圣人之所以为圣”就在于“从师而问焉”,善学,知识就广博,就有“解惑”的能力;“愚人之所以为愚”就在于“耻学于师”。
其次,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进行对比。韩愈认为,这种人的作法,是“惑也”,以至于造成“小学而大遗”的恶果。小学指的是“读之不知,或师焉”,为了孩子学得知识,就苦于择师而教之;“大遗”指的是“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为自己“闻道”却“耻于学师”。面对当时社会上的
这种“从师”的反常现象,不能不使韩愈发出强烈而沉重的慨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三,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
韩愈运用三个对比论证,层层深入地抨击了当时不重师道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章第三部分,继续从正面论证能者为师的道理。韩愈以孔子的言行,说明只有从师学习,才能使人懂道理,通业务,并得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著名见解,强调了从师重道应持的正确态度。
文章末段交代写作的意图:以李蟠为楷模,倡导从师的良风。这一段实为点睛之笔,将前三部分阐述的许多道理汇总于此。
《师说》在整个论证过程中,始终围绕“从师”的问题,批判士大夫们“从师”的愚妄态度,从正面立论,反面批驳,对比鲜明,并用典型事例,得出了令人信服的强有力的结论。
篇三:师说 中心论点论文
《师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兼谈“论点依然是议论文的要素”
自从潘新和教授开始在各地宣讲其新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批判》(《现代语文》2011年7月上旬刊)后,老师们渐渐接受了“‘论点’作为要素就不尽妥当。议论文本不是有‘论点’就成,它需要的不是任意的‘论点’,而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作为要素要对此作明确界定”的说法,于是在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老师们开始致力于让学生寻找与建立“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
可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就写作而言,让学生写一篇有论点的文章并不难,但要让年龄尚未成人,学识仅届高中的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习作中建立一个“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实在太难了。若老师因此咄咄逼人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那学生真就无法在议论文写作上达标甚至根本就迈不开步,因为他可能高中三年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找到那“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可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则完全可以写一篇能表明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的合格议论文。于是要不要把论点作为要素之一训练他们写这样的文章呢,老师们进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阅读而言,遇到的问题也令老师们非常惊讶。当一群老师在一起集备确认韩愈的《师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的中心论点到底是什么时,在《“议论文三要素”批判》精神的影响下,居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有的老师以为“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中心论点,有的老师以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是中心论点,有的老师则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中心论点,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是中心论点,当然也有的老师则是吱吱唔唔,语焉不详。之所以有这样的争鸣与困惑,就是大家心里都认为自己提出的那一个论点才可以算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教了十几二十年的书,讲了五六遍《师说》,居然连文章的中心论点也没有搞清楚,惭愧、困惑甚至羞愤之情溢于老师们之言表。
当然,之所以现出这样的情状,教材的编写者也脱不了干系。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的每一篇文本后面,都有一个编者名为“研讨与练习”的栏目。而在《师说》文本后“研讨与练习”栏目的第一题中,编者对老师与学生作了这样的提示:“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下面是《师说》的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从上述文字看,《高中语文(必修3)》的编者对老师与学生所做的提示,非常明确地暗示了该文的中心论点在第一段末尾,于是就有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是中心论点之说。当然,这也可以看出持这种观点的老师,解读文本靠的不是自身对文本的钻研,而是他人的点拨与提示,不仅缺乏解读的基本技能,更缺乏解读文本的自信。这对于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是非常危险且不可思议的。
那么,《师说》的中心论点到底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论点。笔者以为论点其实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观点与态度,更浅显的说就是对事物所持的看法与主张,中心论点只是作者于文章中发表的几个论点中最重要同时又是最主要的观点与态度或者看法与主张。那么怎么判断呢?其实除了可以从内容上直接做出判断外,更为有效的办法是分析评判该议论文围绕着什么观点进行阐述与论证(就这一点而言,中心论点还有结构的意义)。在《师说》中,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判断,即“古之学者必有师”,而随后作者所阐述的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与设问——“人非生而
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实际上就从正反两面论证了“学者必有师”,只是与“古代”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为什么作者要在“学者”前冠以“古之”呢?这问题其实到了第二段就豁然而解。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第二段一开始,作者就发出“嗟呼,师道不传也久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感叹!也就是说,由于传统的从师学习的风气没有流传下来,相对于古代,现代的人以拜师学习为耻(即没有了老师)。而没有老师的现代人就出现了三种“惑(糊涂)”的恶果:一是与古之圣人比,“愚益愚(愚昧的现代人更加愚昧了)”;二是现代人“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否(不从师学习)焉,以致于“小学而大遗”;三是现代的君子“其智反不能及”原为他们所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就从反面论证了“今之学者也当有师”,开篇的“古之”是要与第二段的“今之”呼应的,是为了形成与突出古今学者有无从师的不同所造成的截然相反的结果的强烈对比,并非对“古代”刻意的强调判断。综合两段文字的分析,我们不难明白它们都是围绕着“学者必有师”进行阐述与论证的,那么中心论点是什么不是很清楚了吗?
更何况作者在文章第三段的第一句话,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圣人无常师”!从表面上看它似乎直接在说圣人是如何从师的,可深入推敲我们不难发现,这句话正是“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一个有力论据,他们不仅有师,而且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常拜他人为师),以至于在韩愈看来其贤不及孔子的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都成了孔子的老师。不但证明了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不是诳语,而且自然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真谛,导出“所谓师者,不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的结论。就这一点而言,
第三段文字还是围绕着中心论点来阐述论证的。
而到了第四段,作者做了如下阐述: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字面上看,似乎仅仅是补充说明了自己写这一篇《师说》的目的,但我们不妨倒过来问一下韩愈为什么要写《师说》赠李蟠。直接的原因就是他“能行古道”(即“不拘于时,学于余”),间接的原因是他“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里“通”不仅有“普遍”、“全部”的意思,还有“精通”的意思;“习”不仅有“学习”、“练习”的意思,还有“通晓”“熟悉”的意思:根据上下文韩愈所表露的对李蟠的欣赏,那么“通习”连用当含着对李蟠“精通熟悉”六艺经传的肯定。那么,我们不难断定,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当然归功于其“能行古道”,这也就从正面肯定了“今之学者也当有师”。
归纳整理就得出第一段阐述论证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阐述论证了“今之学者也当有师”,第三段阐述论证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阐述论证了“今之学者也当有师”,“古”与“今”的表达是为了对照方便,并无实质的含义,因此整合文章阐述论证的内容,我想谁都能够提炼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其实,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仅仅只是作者对所要讨论的问题做出的终极判断,中心思想才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中心论点虽然是全文中一个最重要的判断,但同时也仅仅是最
基本的判断。提出这样的判断固然是作者写作的重要目的,但远不是他的全部目的。因此,读一篇议论文,读者除了要了解作者的基本判断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支撑这个判断并使之赖以成立的事实真相与理论依据,否则他是很难信服作者的判断的。而作者写一篇议论文时候,必然会竭尽全力对自己提出的基本判断作必要且充分的论证,以便对某些表面现象作深入地追根究底地分析,对彼此相关的几个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的演绎、推理,甚至借此对某一理论作出新的科学的阐释。一句话,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常常借助正确的分析,严密的推导,科学的演绎以及杰出的阐释,对所讨论的问题作出深层的揭示,从而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中心思想,以教育读者,实现他的全部目的。至于中心论点是否要达到潘新和教授所提到的“具有较高逼真度”那样的高度,是不必介意的。
例如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经典文章中,毛泽东同志正是通过论证“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个”这个中心论点,区分了马列主义的学习态度与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的根本差别,阐述了理论应当联系实际的伟大思想。又如在《反对党八股》这一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又是通过对“反对党八股”这一中心论点的分析论证,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阐明了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列主义文风的重大意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都共同说明了一点,深刻的是思想,而不是需要论证的论点。中心思想虽然与中心论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它往往隐身于中心论点的背后,需要读者去辨析去体会,而中心论点则浮出于文字的表层,只不过有时需要我们去改造、去提炼、去概括而已。
从写作的角度看,中心论点只是作者的一种手段,一种批判荒谬言论,揭示事物本质,阐释深刻哲理(思想)的手段。它可以是平淡浅显的,也可以是犀利深刻的;但不管怎样,它决不是中心思想得以阐释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找论点,应该从作者使用的论据以及作者的分析论证过程中去分析他在论证什么,而不是去分析他阐释了什么。前者是论点,后者是思想。老师们之所以在分析中心论点时困惑于许多在他们看来应当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就是因为他们受潘新和教授《“议论文三要素”批判》的影响,把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与“中心思想”混淆在一起。
虽然《师说》的中心论点看似不起眼,但要知道在韩愈“抗颜而为师”的时代,就连柳宗元在接到韦中立要拜他为师的信后都惊呼“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韩愈表达的这个观点可以说是又准又狠地针砭了时弊。但这还不是韩愈的全部目的,因为他通过论证“学者必有师”这个论点,表达了一系列关于“师道”的思想,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圣人无常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等论述教师职责、论述师生关系、论述人无常师以及从有道者为师到能者为师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但于当时振聋发聩,就是跃过千年到现在,也还不失为教育的强音!
总之,中心论点虽然与中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此中心毕竟不是彼中心,我们只有认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更好地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那种把中心思想误作中心论点,不论阅读与写作都把“论点”尤其是“中心论点”剔除出议论文三要素、要求论点必须是(难以确定的)“新颖”,必须有(难以确定的)“高逼真度”的做法,在目前这种应试气氛非常浓烈学生必须做命题写作训练的情况下是行不通的,非但行不通,还会导致如“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直匍匐而归”的后果。
福州一中 林志强
2012-4-20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