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写作技巧 > 教育资讯

深度报道写作技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5:23:56 写作技巧
深度报道写作技巧写作技巧

篇一:浅析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浅析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深度”是怎样形成的深度报道作为一种能够全面展现事件背景、描述事件总体状况、阐发事件影 响以及当事人、旁观者、学者评价的一种报道形式,以其独有的立体性优势,越 来越受到广大新闻媒体的青睐,甚至有学者将其誉为“新一代主流新闻” 。 在我国最早引入“新闻报道”一词的新闻学工具书——1984 年 3 月浙江人 民出版社《新闻学简明字典》中,对其作出以下阐述: 深度报道(In-depth Reporting),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 势的报道形式,诞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是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的进一步深 入的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要在“Why” 为什么)和“How” 怎么样)中进一 ( ( 步深化,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 从《新闻学简明字典》给出的定义可以发现,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的主 要区别体现在其“深度”上,即对事件当前状况的“深度”掌握,对事件背景的 “深度”挖掘,对事件可能造成影响的“深度”探索。从这个意义上,如何挖掘 新闻“深度” ,便成为深度报道写作中最有探讨价值的一个问题。 一个新闻报道的问世都要经过两个环节: 搜集所要报道事件的相关资料和利 用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编辑组稿。深度报道只有在这两个环节上都下足功夫,才能 在新闻作品中体现出“深度”的特点。 第一、发掘事实的深度,即尽可能多的占有事实。原央视新闻中心主任、多 年参与策划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孙玉胜曾说: “挖掘深度的方向不是唯一的,但 是无论节目的制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向来寻求节目所要达到的目标深度, 都必 须先寻求支撑这个深度的事实和证据。所谓的深度,就是对事实的占有。作为记 者,你获得的事实越多,你离深度就越近。 ” 深度主要来源于事实, 这似乎与人们一般认为的 “深度主要来自记者的评论” 相去甚远。我们所要说的是所谓深度,不是或不主要是因为记者所发表的对事实 的深刻见解,而是以对事实的讲述和事实疑问的解开为核心,并由此引导受众进 入到一种目标深度中。 在这样的理论支持下,我们可以认为,只有那些不辞辛苦的深入采访、锲而 不舍挖掘事实真相、整理总结大量事实材料的记者,才有可能从相同的事件中挖 掘到更深刻的价值。 占有尽可能多的事实是写好深度报道的前提。 第二、带着问题意识逐步接近事件本质。事实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或明或 暗的摆在人们面前。当记者通过艰苦的采访获得了丰厚的原始材料后,如何陈述 事实便成了对编辑能力的一种

考验。 平面的罗列材料显然不能引导受众道道目标 “深度” ,如果能够有连贯的问题意识,在问题意识的牵引下不断追问事件本质, 经过层层解读, “深度”便可以呈现在受众面前。 所谓的“问题意识” ,一般由一连串的“为什么”来牵引,引导人们深入质 疑、辩驳、探索,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与客观报道相比,问题意识在深入报道 中显得更加重要。这是因为深度报道指向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深度报 道的新闻事实不仅仅指具体的新闻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闻 事件与人的关系。也只有带着问题,有意识的去寻找、梳理材料,才有可能实现 报道的价值,达到目标深度。 在杜骏飞、胡翼青的《深度报道原理》中,他们提出了一组基础追问: 发生了什么事件?(What happened?) 谁对这件事负责?(Who was responsible ?) 她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Why did they do it?) 在这些基础性的追问中,报道是一步步的走向深刻,问题意识是获取所需事 实的重要条件。 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深度报道的问题意识是贯穿于报道的全过程的, 并非 仅以写作或编辑为发端,而是在采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但所有的事实得到最 终的落实, 并通过表达而走向完整, 则只能在最终的写作和编辑整理阶段来完成。 贯穿始终的问题意识是深度报道实现其目标深度的重要手段。 第三、建构事实背景。在客观报道中,人们通常把事实和背景加以区分,将 背景看做是用来解释事实的一种历史性材料。 但在深度报道中这种观念受到了质 疑。从事深度报道的媒体工作者们更倾向于以下这种观点:背景是事实的组成部 分,它是系列事实间的关系所在,是事实存在的环境,是粘在事实背后的东西, 是更多的事实。 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背景作为深度报道事实的一部分,在深度报道中对背 景的阐释可以把报道引向目标深度的方向。背景在深度报道中往往是构成“表面 事实”和“深度事实”的交界面,透过它的挖掘可以进入更深的信息层次。而且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结构性思维不是抛开其原有的关于事物的整体认识去简单的 “就事论事” ,而总是将个别事物置于事物的整体认识的条件下进行定位、释义 和理解。 基于背景在事实中的特殊地位和深度报道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建构事实背 景,还原事实的生存环境是深度报道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少了对事实背景 的建构, 深度报道的立体优势就大打折扣, 报道的全面性、 完整性也将受到质疑。 建构事实背景是深度报道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综上,发掘事实深度,尽可能多的占有

事实是深度报道写作成功的前提,贯 穿始终的问题意识是深度报道实现其目标深度的重要手段, 建构事实背景是深度 报道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深度报道的写作中三者都是不可忽视的,也 只有真正将三者都能做好,才能达到所做报道的目标深度。

篇二:浅谈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浅谈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如何使深度报道更有深度?除了文章的立意、选材、挖掘和组织以外,技术性的写作方法也很重要,这里简单谈几点:

一、导语要引人入胜。现在有的深度报道,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新闻事件本身,忽略了对文章导语的提炼。导语,是文章之眼,一段精彩的导语,能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导语做到引人入胜也不难,可以采用白描手法,提供一段感人的情节或一个生动的故事、冲突,从具体引导出抽象,再从抽象转变为新的具体。也可以从令人想象不到的数字、对比入手,随后讲述故事,再转入深层的道理。写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导语必须认真提炼。

二、中心思想要聚焦。不聚焦是现在的深度报道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深度报道需要宏观的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要有多个“中心”。选材必须要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服务,每篇文章最好聚焦在一个观点上,不要分散为多个观点,尽量从一个视角阐发问题,把问题谈透。如果感到意犹未尽,可以组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三、形式要为主体服务。深度报道篇幅较长,利于作者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但是有的作者钟情于自我欣赏的文学化描写,忘记了讲故事不是深度报道的目的,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往往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本身所淹没,这也是现在深度报道的一个通病。因此,要强化形式为主体服务的意识,围绕主题组织素材,不要喧宾夺主,弱化文章阐述的主题思想。

四、深化主题。许多被称为深度报道的文章不深的主要表现,在于主题的阐发过于肤浅:罗列许多价值同等的素材,结果只能说明第一步的浅层次的道理,再想讲深一些,素材没有了,话也似乎说尽了。因此,写作前要尽可能多地寻找不同价值的素材,然后精选素材,将材料排队,按递进的逻辑结构,在不同的深度采用不同的素材。这是设计文章的写作框架时必须要考虑的事项。

五、首尾要呼应。深度报道不是单纯提供信息的消息,而是要通过报道,提供一种对事实的认识,认识是需要适当强化才可能留下印象的。因而,完整的深度报道,除了起始部分点明主题外,为了强化主题,通常以某种适当的结尾呼应前面的立论。(王智博)

篇三:新闻报道写作技巧

新闻报道写作技巧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标题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消息的眼睛,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

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如: 1、专家(who)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what)(2008年10月01日 来源:新华社);2、学校(who)因高三学生在宿舍吸烟(why)劝其转学(what) (2008年10月01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3、会昌(who)举办体育盛会喜迎新年(what)(2009年1月4日,来源:赣南日报)。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导语的特点:有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

下面具体解剖一篇消息的导语:石城返乡农民工喜获“年礼”赣南日报 2009年1月6日头版:近日(when),石城县琴江镇(where)的黄爱华(who)刚刚从东莞返乡就收到一份“新年大礼”——县里

统一发出的返乡农民工优惠卡(what),优惠项目包括就医、就业、技术培训、法律维权等内容。

我们要学习,一是时间的表述,找最近时间点。二是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1、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1、什么人参加进去了?

2、谁干的或谁讲的?

3、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4、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5、主题是什么?

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这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么,导语有哪些类型呢?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如写烟叶生产势头好,就从描写某一生产现场如何一派繁忙,再讲整个乡或县的烟叶生产情况。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如开头以提问的方式,接着某乡或县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如1月6日赣南日报头版头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走访慰问:1月5日,带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及农村低保户、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敬老院老人和困难企业的关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深入到章贡区、赣县、南康走访慰问。

另外还有号召式、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

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关心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如果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

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沉重,不堪重负。如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穿靴戴帽。

三(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导语应开门见山,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

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这里要做好“第二种语言的翻译”,使之通俗化、大众化、口语化。

五忌导语公式化。一些通讯员或记者喜欢用一个框框去套多种内容,结果是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公式化导语必然导致导语无新意,面目可憎。

六忌概念化。导语内无具体新闻事实,充斥了大而空的套话、空话、官话。

七忌数字堆砌。导语内数字过多,就会淹没新闻事实。统计数字一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最好不要将其放进导语内,即使要写,也应将数字形象化。

八忌长导语。导语冗长,使人感到很沉闷,根本没有兴趣再看下文。一般应控制在80字内,最多不要超过150字。

九忌逻辑不清,概念模糊。

十忌标题与导语重复。如题目: 县ХХ部门举行迎新春座谈会;导语:昨日,县ХХ部门在该局会议室举行慰问老干部座谈会。题目和导语几乎是“一模一样”。

(三)主体

主体是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详实、具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