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古代捣衣的诗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7:34:21 体裁作文
古代捣衣的诗歌体裁作文

篇一:捣衣诗意象

唐代诗词中的捣衣意象探析

阮嘉雯

【摘要】自六朝以来,捣衣的意象在文人的笔下广泛运用,而这一意象在唐朝时期的文坛上,尤其兴盛。捣衣作为古代的一种服饰民俗,作为古代诗词中的一种社会意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达了家中女子对经年不归的远征男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在外,居无定处的思妻怀乡之情,表达了对战争长年不休的厌恶之感,也蕴含了文人对生命的思考。

【关键词】捣衣;思妇;怀乡;厌战;悲秋

捣衣作为一种服饰民俗,自六朝以来,成为了古代诗词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意象。特定的社会环境,赋予了捣衣不一样的审美意蕴。在战争年代,无论是六朝还是唐朝,夫妻分隔两地是在所难免的,妻子独守家中,丈夫游离在外。因此,捣衣的动作,成为了家妇思念远征丈夫的固定模式;捣衣的声音,也深深触动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征人的思乡情怀,表达着他们对于家中妻子乡人的眷恋及常年战乱的厌恶与痛恨。而捣衣又多与秋夜相生,在秋夜的渲染之下,其中的悲伤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杂曲歌辞?秋夜长》)”、“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李颀《送钱子入京》)”、“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屈同仙《燕歌行》)”,唐代的诗人总能以一种文人的敏感,把捣衣这个社会意象背后潜在的痛与惆怅写得如此的撕心裂肺,扣人心弦。同时,在冷寂的秋天,声声捣衣砧响,也引起了不少文人的悲秋之感,诉说着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一、捣衣的含义及其文化意蕴的来源

捣衣是一种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 一书里,曾有这样记载:“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柞,如春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可以知道,捣衣是两个女子协作才能完成的劳动。显然,捣衣不同于洗衣,洗衣并不需要两个人合力完成,同时洗衣的目的也并不在于把衣服捶松平整,而在于把衣服漂洗干净而已。因为捣衣不同于洗衣,所以捣衣不须到河边进行,只须在家中便能完成,且一般在夜晚进行。如杨慎在《丹铅总录》所指的捣衣,可见其是一项颇为辛苦的工作,也可从“用尽闺中力,军听空外音(杜甫《捣衣》)”“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王建《捣衣曲》)”这些唐诗当中得到确认。 捣衣为什么能成为唐朝“思妇”主题下最常见的意象呢?可以从捣衣的目的进行深究。《文选》五臣注曰“妇人捣帛裁衣:,将以寄远也。”《乐府诗集》注曰“盖言捣素裁衣:,缄封寄远也。”捣衣是秋季裁制寒衣前的一道工序,是妇人为他乡的游子或征夫做寒衣作准备。在唐朝当时,又仿效了西魏大统年间创立的“府兵制”,这一兵制的一大特点在于:应征人员的衣服和武器俱得自备。这一特点可以在《木兰辞》中得到体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翰,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征人之妻,不仅要受到捣衣这一沉重劳活的折磨,更要承受自己的丈夫长年征战在外,音讯全无的情感煎熬,当中的牵肠挂肚往往在捣衣这个动作的简单重复中流露出来,思妇的形象便油然而生。这捣衣的动作,饱含着多少思妇对丈夫的关心、期待与担心。

捣衣这个意象被广泛运用最早的朝代不是唐代,而要追溯到六朝时期。而六朝时期又不是捣衣这个意象的始发源时期,捣衣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文坛的可见诸与西汉的班婕妤的《捣素赋》。六朝时期则是捣衣这个意象在文坛上的初盛期。南朝宋时的谢惠连的《捣衣》诗曰:“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檐高砧响发,楹长柞声哀。微芳起两袖,轻寒染双题。纵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裁用苛中刀,缝为万里衣。”可见在六朝那个征战连连的时代,捣衣已经成为了征妇思念远方征夫的一个寄托,其中的伤感于惆怅在那“两袖”的起收间,在那隐约的香

气的朦胧里表露无遗。在六朝人的民歌里,也以捣衣表现思妇的深情:“佳人理塞服,万结砧柞劳(吴歌《子夜四时歌》)”、“忆郎须寒衣,乘月捣白素(吴歌《秋歌十八首》)”,在俗白的民歌里寄托了无尽深意。

二、捣衣与秋夜、砧声相伴相生

捣衣,是用木棒把布帛敲平,捣衣时,难免会发出声响,而这些声响我们称之为砧声。纵观唐代的诗歌,写捣衣的诗歌,都与砧声分不开。而有砧声出现的诗歌,自然而然会让人想起捣衣的动作。诸如吴大江的《捣衣》一诗写到“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又如吕温的《闻砧有感》一诗也写到“千门俨云端,此地富罗纨。秋月三五夜,砧声满长安。幽人感中怀,静听泪汍澜。所恨捣衣者,不知天下寒。”捣衣与砧声是相伴而生的,捣衣当中所蕴含的凄清,透过砧声,使情感表现得更为动人,更为痛彻心扉。身处异地的游子,听到长安满街熟悉却又陌生的砧声,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情怀。表面虽写“恨捣衣者”,但内心却有着对家中那位捣衣者难以压抑的想念。

捣衣与秋夜也是相伴相生的。在唐诗中,不难发现,捣衣者都总爱在秋夜进行捣衣,而游子或者征夫都总爱在秋夜听见捣衣砧声而黯然泪下,独自悲伤。“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在秋风瑟瑟中,捣衣者尽诉对远征者共同的心声;“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刘禹锡《捣衣曲》)”,秋风附和着一声声的捣衣砧声,其中的凄凉哀怨只有游子知道;“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杨凝《秋夜听捣衣》)”,秋夜漫长,手中简单地重复着捣衣的动作,听着捣衣砧声,把捣衣者的思念与关心传递到远方。究其为什们捣衣的意象通常设置在秋夜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在战乱的时期,丈夫在外远征,独守家中的妇女就必须抓紧白天的时间干农活,操持家务,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而煮饭烧菜、针线细活都要在光线充足的白天才能完成,所以在白天都少有空暇,捣衣就只得放在晚间进行。又由于捣衣实际上是一件不太繁杂的活,对光线的要求不高,利用夜晚的月光就足以进行捣衣。而捣衣作为一个社会意象,其审美的本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唐代的诗人,总会把捣衣与带有月色的秋夜联系起来,突出一种凄凉的审美意境。牵肠挂肚的情思容易在月下萌生,而秋夜总会给人以一种苍凉的凄清感,这样捣衣者对远方征人的思念,游子征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怀念,在特定的情境之下,表现得更加扣人心弦。而对于文人来讲,捣衣砧声,对在寂寥的秋夜,无疑会引起他们对生命的某种警示与思考。

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意象诉说思妇情怀

月明之夜,闺妇不辞劳苦地为远征在外的征人捣制军衣,在捣衣动作的简单机械重复中,伴随着单调悠长的砧声,她们有了一片释放内心情感的闲暇,她们享受着这片闲暇,贪婪地思念着远征在外的游子,盼望他们可以早日归来。闺妇捣衣的动作,夜伴悠长的砧声,流露着思妇特有的深情。诗仙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长安的大街上,月色明朗,千家万户都响起捣衣声,整个长安城沉浸在一片浓郁的怀思中,家中的妇女为了心爱的丈夫机械地重复着,萧瑟的秋风带去了对戍边征战的丈夫的思念,带去了无限的担忧与期盼。什么时候,战争才能够平息,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赶走,什么时候,丈夫才能从戍边回来!在捣衣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千家万户的闺妇,静静地捣衣,默默地落泪叹息,我们仿佛听见了千家万户的闺妇,对远方的丈夫的深情呼唤。

又如杜甫的《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家中的妇人心里清楚地明白丈夫很难从边上归家,但是眼看冬天快到,她很想为自己的丈夫捣制一件衣服,驱走丈夫的寒冷。虽然天气很冷,捣衣弄得自己很疲倦,但是为了要做好衣服寄给远方的丈夫,为丈夫送去温暖,妇人仍不辞

劳苦。她用力地捣制着衣服,声音很大很响,但是远方的丈夫却永远也不会听得见,因为他只能听见那厌倦的边塞号角声。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妇人捣衣之痛,思念远方丈夫之苦。

多少个日夜,她们望着自己逐渐老去的双手发着呆,想着远方的那些他;多少个春秋,她们独守空房,仍紧紧抓住手中的砧,永无休止地捣制着那些珍贵的军衣。在那些单调而悠长的捣衣砧声中,她们美丽的生命渐渐地凋谢,失去原有的光泽。闺妇那每一个捣衣的瞬间都被定格成为了文坛上一个动人的意象。捣衣的意象,包含了多少闺妇们对远征的游子那一颗颗牵肠挂肚的心,述说着多少闺妇们说不出的的痛与忧伤,承载了闺妇们对远方的那些他的期盼和等待,也传诵着千万家闺妇的坚强与执着。

四、“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捣衣意象抒发游子征人怀乡情结

在萧瑟的秋季,听到千家万户陌生的捣衣声,又怎不能激起戍守边疆的征人和客异他乡的游子心中的波澜呢?听着异乡的捣衣声,他们何尝不怀念故乡的灯火?他们何尝不怀念在家独守空房的妻子?他们何尝不怀念在家为他们默默付出的捣衣者?他们何尝不怀念家庭的那种温暖?但是,命运注定他们只能听着耳边惹人生厌的捣衣声,感受着异乡的寒冷与萧瑟,感伤着自己命途漂泊的不幸。

著名的诗圣杜甫著名的《秋兴八首之一》深刻地述说着客异他乡的游子漂泊在外,眷恋故土的情愁:“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的萧森让人不禁悚然,江上波涛汹涌,天上阴云满布,独自乘着孤舟穿过三峡,迎来了阵阵捣衣声,诗人的眼眶不觉浸湿了,此情此景,勾起了诗人梦牵魂绕的一颗“故园心”。阵阵的捣衣声,对整首诗歌的凄冷意境起了很大的加强作用。阵阵捣衣声,回荡在游子的心头,脑海浮现的是故乡那熟悉的一景一情。又如孟郊的《闻砧》一诗:“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那阵阵的捣衣声,并不是为游子所发的,但却能使游子的头发变白,那阵阵的捣衣声,不是在为游子捣衣所发的,但却能使游子悲痛欲绝。可见,捣衣这一意象的背后,暗藏了多少游子们的辛酸和孤寂,潜藏了游子们多少的怀乡愁思。

“夜来尝有梦,坠泪缘思归。”岑曾《杨固店》一诗,把戍边在外的征人的思乡情结阐释得催人泪下。“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夜来尝有梦,坠泪缘思归。洛水行欲尽,缑山看渐微。长安只千里,何事信音稀。” 边塞诗人岑参,常年久居塞外,阵阵捣衣声引起了诗人的思乡情结,连夜发梦,也惦记着返乡,不禁泪落。虽然长安只离自己很近,但是,却无法得到家人的消息,其中的哀愁淡淡地显露。在这首诗中,捣衣意象,成为了诗人思乡愁绪的起源,由异乡的捣衣声,引发了诗人对家乡绵长的思念。

五、“调砧乱杵思自伤”,捣衣意象表达了对战争的无情控诉

大唐帝国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大最稳定的统一国家,但是安史之乱之后,日益膨胀的藩镇分裂割据势力,对唐王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构成了极大地威胁,以至到了晚唐时期社会四分五裂的混乱状态,因此,以捣衣来反映社会艰辛,战争苦难的文化现象也多起来。唐代诗人总喜欢以捣衣的意象来反映战争带来的夫妻分离、远离故土之痛,对战争进行无情的控诉。 王勃的在《秋夜长》一诗中写道:“?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家中的妻子连夜为在外的征人捣衣,“调砧乱杵”,妻子的神思都已经不在捣衣之上,早就飞到了千万里的边疆之外。一个“乱”字,可以看出妻子当时是如此地痛恨战争,是战争带走了她的丈夫,是战争带走了她的家庭温暖,是战争带走了她的幸福,

是战争把常年的寂寞与孤独带给了她,是战争把思念丈夫的痛带给了她。试问有多少的闺妇希望承受捣衣的折磨?试问在捣衣的过程中,有多少闺妇不曾怨恨战争的残酷?捣衣,在闺妇看来,意味着家夫的常年不归,意味着自己的独守空房。无疑,战争对闺妇来说,伤害得很深,闺妇的捣衣,也无疑是对战争的严厉控诉!

又如在刘禹锡的《捣衣曲》中,尽诉征人远征在外,居无定所的离乡愁绪,表达了征人对战争地无比痛恨。“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长裾委襞积,轻珮垂璁珑。汗馀衫更馥,钿移麝半空。报寒惊边雁,促思闻候虫。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寒风凄凄,明月相伴,门庭冷落,诗人耳闻捣衣声,不觉悲哀于自身的漂泊不定,居无定处。战争不知何时终止,征人也不知何时才能还家。因为战争,多少的征人在异乡黯然神伤,因为战争,多少的征人饱受着塞外的饥寒交迫,因为战争,多少的征人错失了与妻子的温情缠绵,因为战争,多少的征人享受不了家庭的温暖。战争给征人带来的孤单与寂寞,带来的思念妻子家乡的折磨,恐怕只有征人自己感受到。征人对战争地痛恨也溢于言表。

六、“九月寒砧催木叶”,捣衣意象引发悲秋情愁

秋天是生命衰落的日子,在秋天这个感伤的季节,少不免惹起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生命易逝的无奈。捣衣的砧声,本来与悲秋没有多大的联系,但正像前文所提到的,捣衣通常在秋夜进行,这让人不觉有了一种思维定式:砧声响起,秋天到了。因此,捣衣意象通常会被诗人所发掘成为了悲秋主题的意象,从而抒发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生命的思考。正像沈佺期的诗所写的“九月寒砧催木叶(《杂曲歌辞?独不见》)”,捣衣的砧声就像是一个警示,催促时间加快前行的脚步,也给了世人一个暗示:时间在默默流逝着,生命也在悄悄地倒计时中。捣衣砧声的响起,唤醒了秋天的思绪,唤醒了其中包含的历史意味,让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正如南唐词人李煜的《捣练子》一诗,充满了多少诗人的感悟与体验。“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深秋的小院,静悄悄的,深秋的小院,空荡荡的,萧瑟的秋风伴送着冷冷的捣衣砧声,时断时续。如此的凄清,叫词人如何能安眠如梦?一声又一声的捣衣声,每敲击一下,就如同定格了一段历史,定格了一段时间,定格了一份思绪,让人享受片刻的宁静,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去聆听历史的脚步声,去悲叹时间的流逝。

又如殷尧藩的《夜酌溪楼》一诗:“楼居溪上凉生早,坐对城头起暮笳。打鼓泊船何处客,捣衣隔竹是谁家。玉绳低转宵初迥,银烛高烧月近斜。得意引杯须痛饮,好怀那许负年华。”诗人月下乘船漂泊,前路茫茫无方向,却听见不知谁家的捣衣声,不觉举杯痛饮,个中的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捣衣声唤起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唤起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想念,“好怀那许负年华”,捣衣声也引起了诗人对青年意气风发的怀念,引起了诗人对光阴消逝的伤感,引起了诗人对自己英华不再的无奈。

捣衣意象,因为其独特的审美意蕴,由一种古代的服饰民俗成为了唐代诗人词人笔下常用的社会意象。“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屈同仙《燕歌行》)”、“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杨凝《秋夜听捣衣》)”,捣衣的意象与“秋”“秋夜”“砧声”相伴相生,捣衣意象诠释着独守空房的闺妇们惦念家夫的思妇情怀,诠释着游子征人在外漂泊不定的怀乡情结,诠释着人们对于长年战争不休导致夫妻分离,远离故土的无情控诉,诠释着诗人的悲秋情愁,诠释着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叹,对生命的思考。

篇二: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秋兴八首 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常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寒衣、刀尺和砧声,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满足穿衣之需的状况。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 “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妇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 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是杜甫听到白帝城中捣衣之声,联想到家家户户的妇女们都在准备为亲人缝制御寒衣物时引发的怀乡之情。

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捣衣的声音,更是一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 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断的离情别绪;漂白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 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曲房理针线,平砧捣衣练。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乔知之《从军行》)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贺铸《捣练子》) 月明之夜,闺妇不辞疲倦地捣制军衣,将要寄往遥远的边塞。这种工作虽然劳累,但对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让她悲伤的是,飞鸿已逝,远方亲人依然音书渺茫,砧声带走的,是她无尽的思念之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面容,在同一轮秋月下重复着相同的捣衣动作,诉说着相似的亲情与爱情,悲苦与离愁。李白的《子夜吴歌·秋 歌》在这类诗歌中堪称典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月光笼罩着整个长安城,家家户户捣衣的砧声如同多声部合奏一般此伏彼起。视觉意象的空明辽阔,听觉意象的恢弘共鸣,无人能够逃出这支缠绵悱恻、弥天塞地的乐章。更有那吹不尽的秋风从远古吹向未来,千百年间风中传送着同一种情感:“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所有思妇共同的心声。李白仿作的这首民歌情感真 淳深挚,意象单纯鲜明,语言平易流畅,是从人的心中自然流出的音乐,宛如天籁之音。无需多层次的描写,无需增饰情节与细节,捣衣砧前无数美丽的容颜是它的背景,绵延的时间深化了它的内涵。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前面提到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表达类似情感的诗句可以举出很多: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杜甫《暮归》)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王安石《千秋岁引》)

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陆游《感秋》)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姜夔《法曲献仙音》)

所谓“出门万事难”,旅途风霜渐侵的秋季,听到异乡捣衣砧声,游子的心中怎能不掀起阵阵波澜?异乡的砧声让他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让他向往家庭的温暖,思念捣衣的母亲或妻子,也伤感自己只身漂泊的命运。与思妇诗有所不同的是,它从游子的视角着眼,更多关注的是砧声意象,而不是捣衣的动作。游子是听者,而不是 动作的执行者。捣衣可以在别人家的院子里进行,围墙阻隔了视线,声音却具有穿透力,可以越过障碍,萦绕在远方听者的耳际。相比之下,声音意象比动作意象更具诗意,砧声与月色、寒霜、秋风、鸣雁等更具组合能力,更宜于表达客子胸中的悠悠乡愁。

古典诗歌发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培养了中国人对这种意象的欣赏能力,使其成为一种令人难以释怀的诗化音响。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堂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的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长箪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李清照《行香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清幽月夜,捣衣砧声,这是华夏民族一首古老的无词歌,是一代又一代劳动妇女用生命谱写的深情乐章。多少美丽的生命,在捣衣的砧声中苍老凋谢,“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杜甫《捣衣》)。砧声表达着她们对家庭的奉献与维系,对生活的希冀与渴望,也诉说着她们的痛苦与忧伤,执著与坚韧。

篇三:唐诗捣衣意象

唐诗“捣衣”意象分析

摘 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捣衣”为意象名篇佳作为数不少,这些作品大都是描写夫妇或情人相思相忆之情,抒发妇女思念征戍边塞的丈夫之感。唐诗捣衣意象主要着眼于表达寂寞惆怅的宫愁闺怨之绪、缠绵悱恻的思乡念亲之感和羁旅漂泊的怀友悲己之情。

关键词:捣衣民俗;捣衣内涵;捣衣意象

一、“捣衣”概况

㈠ “捣衣”民俗起源

诗经《周南·葛覃》有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葛,即古人制衣原料苎麻,砍来苎麻煮后再捣而成葛布然后再制衣。《荆州记》中亦云:“秭归县今,有屈原宅,女嬃庙,捣衣石犹存。”从李白《黄葛篇》诗中知,直到唐时,民间的衣料依然是沿用苎麻。《诗经》多采春秋诸国之风,而屈原、女嬃则为战国时期人物,由此可以推断“捣衣”之俗则至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③②①

㈡ 捣衣民俗入诗

最早将捣衣民俗带进文学创作的是西汉班婕妤的《捣衣赋》:“投香柞,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的描绘。赋中描写班婕妤被谗打入冷宫,秋寒仍不忘皇恩旧情,月夜捣帛,亲手缝制。把捣衣这一单调枯燥而又沉重的劳动描写的典雅端庄,折射出宫怨思妇的现实生活感受。捣衣意象直接启迪了后人创作,六朝时期,描写捣衣民俗的诗歌开始盛行起来。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捣衣诗当属东晋诗人曹毗的《夜听捣衣》:“寒兴御执素,佳人理衣拎。冬夜清且水,皓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柞叩鸣砧······”六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颠沛流离,捣衣诗歌的题材范围从狭隘的宫怨发展为范畴较为宽泛的闺怨诗。南朝宋之谢惠连的《捣衣》、齐之谢朓的《秋夜》、梁之柳恽的《捣衣》、惠侃的《咏独杵捣衣诗》、王僧孺的《捣衣》、费昶的《华观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萧衍的《捣衣》、北周庾信的《夜听捣衣诗》等等。六朝人的民歌里,亦多有“捣衣”的记录,如吴歌《子夜四时歌》、《秋歌十八首》里:“佳人理塞服,万结砧柞劳”、“ 忆郎须寒衣,乘月捣白素”,西曲歌《青阳度》,“捣衣”动作中的悬情,①

②④ 《诗经》 李昉:《太平御览》(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28页。

③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78页。

④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表达更是堪称精巧。六朝捣衣诗歌类型“确定了后世捣衣诗写秋夜明月、落叶鸣虫、捣制寒衣的意象基调,为唐诗这一意象的普适化开了先河。” ②①

㈢ 捣衣诗滥觞于唐宋

捣衣诗大盛于唐代是由于大唐帝国政局动荡和战争频繁息息相关。唐王朝沿用府兵制,府兵制一大特点,即应征人员的衣服武器俱得自备。后来虽引用募兵制,然情景仍是:“发一卒以御边陲,遣一兵以卫社稷,多无衣食,皆带饥寒。”尤其是唐帝国中晚期,战争连绵,征戍不断,每到清寒时节,在家的女子就要为戍边的丈夫准备寒衣,因此捣衣劳动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征人之妻不仅承受着赶制戎衣的沉重负担,在精神上还承受着征夫音讯不通、长年不归的煎熬。她们往往借助“捣衣”的劳作表达对丈夫牵肠挂肚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厌恶情绪。“于是乎,众多的大唐文坛名人,写出了大量的以此为内容的‘捣衣’诗词,铸就成大唐文化中的一座奇峰。”随着“捣衣”意象的越来越炽烈,表现此意象的文艺方式也越来越多,出现了以写“捣衣”为内容的词,形成【捣练子】专有词牌(又名【咏捣练】、【杵声齐】、【夜如年】)。明人杨慎《词品》所写此词牌时说:“辞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辞本体也”。同时,又出现了音乐中特有的“捣衣曲”,有唐人韦庄“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为证。唐代的画家们,也纷纷用画笔来描绘“捣衣”的世俗之情,如张萱《捣练图》。中唐后捣衣诗成为“新乐府”诗题之一,反映了唐人捣衣诗创作的广泛性。“中晚唐时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诗人,都写有以‘捣衣’为内容的诗章。”⑥⑤④③唐之后,五代政局混乱不堪,至宋代立国,府兵制还(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在实行,征人的寒衣仍然自备。南唐后主李璟、李煜父子均有捣衣词传世。如李璟的《望远行》、李煜《捣练子》。宋朝词人贺铸有《捣练子》五首,其为《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净拂床砧”、“月下捣衣”、“巧剪珍袍”,将寒衣的捣、剪、制、送的全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坛历来视为北宋捣衣词的代表作。王安石《千秋岁引》、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姜夔《法曲献仙音》、晏几道《少年游》、李清照《行香子》等。时代虽然不同,在同一轮秋月下却重复着相同的捣衣动作,诉说着相似的亲情与爱情、悲苦与离愁。宋诗中不乏对捣衣的歌颂,徐照《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蛩响移砧石,萤光出瓦松。”把“蛩响”、“萤光”视为秋晚,当作捣衣时节的征兆,别出心裁。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之一:“短①

②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第94~95页。 张晚霞、牛继清:《南北朝唐代诗歌中‘捣衣’意象的嬗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③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五十),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78页。

④ 李晖:《唐代“捣衣”风俗考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48~54。 ⑤ 以建文:《词牌释例》,浙红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⑥ 李晖:《唐诗“捣衣”事象源流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以白日的长短来断捣衣时日的到来,真不失为灵巧之作。梅尧臣还有《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从捣衣事象写到捣衣石,其六《玉女捣衣石》:“幽石称捣衣,捣衣人不见。云缨白飘摇,岩树长葱倩。犹应寒夜中,山月来铺练。”陆游《露坐》:“秋近不堪闻急杵,夜凉已复怯轻絺”,《感秋》:“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林景熙《夜意》:“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画家牟益还有画作《捣衣图》,金人元好问《短日》:“短日砧声急,重云雁影深。”

㈣ 唐以后,由于同样的政治原因,捣衣诗歌仍然回响于元明清文学创作中。

在元代,多反映在元诗和元曲里,杜本《秋兴》:“月冷谁家频捣练,风清何处细吹箫”,赵明远【越调】《斗鹌鹑·题情》套曲之《秃厮儿》:“秋声和辘护砧韵敲,浙零零细雨洒芭蕉”。值得注意的是,元曲中的“捣衣”描绘,已改用为“敲”的方式来表述。在明代,刘基《瑞龙吟》词、高启《送谢恭》、谢榛《捣衣曲》、林鸿《寄衣曲》、俞允文《捣衣二首》等。徐复柞和朱鼎也分别将“捣衣”这一民俗意象,写入了各自的笔记小说《投柞记》、(玉镜台记》。清代,孙枝蔚《秋夜翟家庄作》:“邻砧休太急,衣褐典皆完”、纳兰性德《密云》:“旧暮行人寻堆馆,凉砧一片古檀州”等诗句。纪昀还将“捣衣砧”故事,写进了他的名作《阅微草堂笔记》中。

二、捣衣的内涵:

关于捣衣的内涵,学术界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捣衣就是洗衣,有人说捣衣是缝衣,有人说捣衣是为了帮助衣服实现染色处理,有的认为捣衣是在衣服洗过后上浆捣平使衣服平整而穿着舒适,甚至还有人认为是浆洗衣服时用棒子在墩子上抽打湿衣等等莫衷一是。首先,衣不可能是洗衣。因为洗衣不必非在夜晚进行不可,何况白天洗衣方便晾晒,更合乎情理。还有洗衣离不开水,但捣衣诗中从未有水的意象出现。如今农村妇女洗衣服,仍要用棒槌捣几下,据说可去污垢,但不会不停地“捣”。唐代人一般都“洗衣”称之为“浣衣”。其次,捣衣不是缝衣服。因为缝制衣服无需杵、砧之类捶捣工具,也不一定非要晚上进行不可。

那么究竟什么是捣衣呢?据明代学者杨慎《丹铅录》(卷20)记载:“《字林》云:‘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①同时,这记载与六朝人谢惠连《捣衣》诗“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描绘,是一致的。因为“题”是人的前额,“称为‘双题’,自非一人。”王祯《农氏全书》也有此记载:“砧杵,① [明]杨慎:《丹铅总录》(第20卷),明嘉靖刻本,安徽省博物馆藏,第14页。

捣练具也??盖古之女子,对立,各执一杵,上下捣练于砧。”如此两个人用“杵”在“臼”中捣米似的不停地“捣衣”,不论丝绸或葛麻的衣料,都会捣的稀烂。因此“捣衣”很可能是“捣练”,即捣洗生丝和葛麻的纤维,去其杂质,并使纤维柔软。《周礼·考工记·慌氏》记载楝丝和楝帛的过程:“楝丝以涗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楝,楝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清其灰而盝之,而挥之,而沃之,而盝之,而涂之,而宿之,明日沃而盝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楝。”简单地说,练帛,烧苦楝木为灰水,把帛浸于其中,放在光滑的容器里,涂上蛤灰,用水澄去灰渣,拧去水分晒干,抖去细灰,再用楝灰水浸,又涂蛤灰,放入光泽的容器里过夜,第二天又浸楝灰水,晒干。白天在阳光下暴晒,晚上浸入井中,这样经过七日七夜,叫做水楝。纨素流黃等绢类丝织品均须煮制成熟绢后再捣洗。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道,织成之帛为生丝,要用沸水煮后为熟练。沸水中要加稻草灰,要用猪胰脂浸一晚然后煮。煮后漂洗曲碱,在日光下拉紧晾晒。煮制之后再捣洗,称为“捣素”或“捣练”。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生动巧妙地描绘了唐代妇女捣帛、络线、熨平等劳动情景全过程。李时珍《本草纲目·小麦》:“麦粉乃是麸面洗觔澄出浆粉,今人浆衣,多用之。”浆洗一下可以“板正”,而且再洗容易。但是浆洗过的衣被硬邦邦的,不宜穿用,非得经过“捣衣”这个过程不可。捣衣,就是把浆过晒干的衣服放在木砧或石砧上,用木杵捶打。捣好的衣被,平整而有光泽,因而古人的衣被拆洗后,都要经过一道“捣衣”手续,再去缝制。因此,捣衣并不是洗衣,而是缝制衣服时的一种劳动。首先将衣料(如生丝织物白绢只来)放在砧上杵捣,使之柔软,然后剪裁、缝纫。捣好后还要将衣絮捣松软、平整。

根据各种诗词作品对捣衣的描述来看,捣衣通常在秋天进行,而且毫无例外地在夜晚进行,并且还需要木杵、石砧作为工具来进行。捣衣选择在秋夜的原因:一是受帛染色的时间制约了捣衣时间。所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贾公彦疏:“秋染夏者,夏谓五色,到秋气凉可以染五色也。”《(辞海》)既然染色要到秋季,那么捣衣也必然会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与之相应,为了让“石不发烧”以达到“缕紧不松泛”的效果,夜晚当是最佳的时间选择。秋夜越深越凉,正好可以延缓劳动中因摩擦而使砧石发热的过程。这正是古人从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二是捣衣劳动合作的特点,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合作互助是以劳动交换为条件的。以劳动交换为媒介的交换劳动需要避免时间按和空间带来的障碍,于是就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做这个劳动,夜晚正是大家时间较为空闲的时间段。秋季是①

②①②③ 王祯、缪启愉译注.东鲁王氏农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一个寒暑易节的过渡季节。

三、唐代捣衣诗歌的意象构建

唐代前期,捣衣诗的意象范畴仍局限于宫怨、闺怨,随着“捣衣”进入诗歌创作的意象,捣衣诗大多不再繁复地铺叙捣衣过程,相关物象的点染简洁明了,直接运用已成范式化的“捣衣”意象来表达怨妇思夫的愁苦哀情。南北朝以来捣衣诗“宫怨”、“思夫”这一狭隘意象基调捣唐代已发展为以通过“捣衣”及相关物象抒发任何怀念之情。中唐以后,受“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政治局面剧烈变化的影响,这一特点尤其突出。

㈠ 寂寞惆怅的宫愁闺怨之绪

唐诗中表现捣衣民俗的宫怨诗都描述得寂寞哀怨,孤苦无助,委婉动人。“唐代表现捣衣民俗的不少诗歌意象仍属于宫怨、闺怨范畴,只是大多不再繁复地铺叙捣衣过程,相关物象的点染简洁明了直接运用业已范式化的捣衣意象来表达怨妇思夫的愁苦哀情。”在唐代,宫女地位低下,偶尔长得好看被选入宫,伴随而来的是无尽的寂寞和凄凉。因此,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的宫怨诗,在唐代达到高峰。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之五:“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托汉班婕妤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作的,抒写了失宠宫嫔的哀怨和内心的苦楚。唐诗中表现捣衣民俗的闺怨诗主要描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也有表现少女怀春、四年情人的感情的。白居易《闻夜砧》:“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月苦”、“风凄”、“砧杵悲”物象都被思妇悲伤哀怨的心情所感染,催人泪下。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以隋炀帝征伐高丽为史事背景,描写了一个贵家少妇空闺独守的幽怨之情,直接运用“捣衣”意象的“九月寒砧催木叶”则是这首名诗的点睛之笔。李白《捣衣篇》“晓吹篔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刘禹锡《捣衣曲》:“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思妇知道丈夫戍边难以回家,已到寒冷季节,她要为丈夫做寒衣,于是开始擦拭砧石。她不顾捣衣的疲倦,要做好棉衣寄送遥远的边塞。表达了思妇对征夫的思念之苦。乔知之《从军行》:“曲房理针线,平砧捣衣练。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①① 张晚霞、牛继清:《南北朝唐代诗歌中‘捣衣’意象的嬗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1第3期。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