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争雁改写
篇一:《声声慢》改写
千古绝唱凄苦情——李清照《声声慢》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心灵的寂寞,国家的颓败,爱情的失落,使李清照的身心倍感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长夜如磐,风雨如晦,把酒问天,相知有谁?无奈只好「黄花伴西风」!只好「独抱浓愁无好梦」,只好「谁怜憔悴更凋零」。
李清照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名门望族里,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驾驭诗词格律她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品评史实人物,她又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在水晶宫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且看这首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夫婿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给他的一首相思词。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为情所感,后为词的艺术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这也令后世一切有才有貌却得不到相应质量爱情的男女感到一丝悲凉。
但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为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她仅仅去写一点闺怨闲愁,中国历史,还有文学史将会从她的身边白白走过。
公元1107年,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因与权臣蔡京的矛盾尖锐化而被罢相,不久因病去世。死后三日,又被蔡京唆使私党弹劾几遭灭门之祸。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从此返回山东青州故居隐居。此后十余年里,李清照协助赵明诚搜集金石,鉴赏书画,整理校勘书史,撰写珍本秘集,在中国金石鉴赏史上留下了一笔浓重的色彩。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苑,掠走了徽、钦二帝,北宋随之灭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二年后,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夫婿的撒手人寰,使李清照的情感一下子被困在干涸的爱之河床上。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居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这个张汝舟,却是个衣冠君子,为觊觎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终于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哪里受得这种窝囊气,便决定与她分手。可是,在封建社会,女人要提出离婚是何等艰难之事!无奈之际,李清照走上一条鱼死网破的道路,告发张汝舟在科举考试中作弊过关的欺君之罪。宁可冒坐牢之苦,也要坚决解除这痛苦失败的婚姻。这次婚姻的失败在李清照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疤痕!她心中的爱火永远的熄灭了,留下的只是万丈的雨恨云愁!
上苍有意要磨练这位孤独无伴的绝世才女!欲成其名,必先夺其情,苦其心。先是让赵明诚离她而去,再派一个张汝舟试其心志。她驾着一叶生命的孤舟迎着世俗的恶浪,苦苦挣扎在生活的波谷浪尖!
在流亡途中,她曾被人诬陷「颁金」,即通敌的嫌疑;接之而来的是丈夫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也大部丢
失,她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凄凉不堪。一连串的沧桑变故,使李清照的性格逐渐由开朗变得忧郁,在《永遇乐》中,她以凄凉的笔调感慨了自己今昔不同的心况境遇: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时代的沧桑,命运的变迁,性格的舛变,使她这个时期的作品充满了过去所没有的愁苦悲凉。往日曾写到的「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种活泼消失了,「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那种逸兴消失了,而今的情怀就像是在《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读着这首小词,我们仿佛像坐在剧场里,抬眼望去,远处是一幅暮春的景色:红日高悬,东风骀荡,园林内的花枝上残红已谢,一片片绿叶正缀满树梢。再看近处,则是一所古色古香的兼做书斋的闺房,案头堆着史书,妆台放着镜奁,一只宝鸭香炉,袅袅不绝地吐着沉香的氤氲。少顷,一位衣着淡雅的孀妇飘然轻移莲步,抬眼望了望窗外,转而踱进妆台,似想对镜梳妆,却又慵怠无力。终展开花笺,抒写了这首回肠荡气的心灵绝唱。 久经飘零,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地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铭刻下抹不去的伤痕。「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这使我们想起杜甫在逃难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她这时是《诗经》的《离黍》之愁,是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她是在替天发愁!
浙江金华有南北朝时因沈约曾题《八咏诗》而得名的一座名楼,李清照曾避难于此,登楼遥望这残存的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单看这首词的气势,哪像一个流浪中的女子所写呀。倒像是一个亟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伤时的臣子。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见,她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呀!这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政治之忧,民族之痛啊!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可是,这还不是李清照最伤最痛、最孤最独的。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身边没有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一个孤清的寂寞小院,身边没有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她时常感到自己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读懂她的心。她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守著窗儿,独自怎
下面,着重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分析一下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成就。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
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总结前人研究,《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换头三句,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以赋为词」,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三)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用「兼」字、「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总之,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以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
(四)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曾称:「《声声慢》是李清照词中特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夏先生曾提出全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六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另外,还以双声迭韵字的运用,来增强抒情效果。双声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迭韵字如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将词之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无遗。
纵览该词可知,通篇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愁绪。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还有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凭借着自己极高的艺术天赋将漫天愁绪抽丝剥茧,然后进行细细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山东济南市趵突泉公园里,建有李清照纪念堂,郭沫若题有一副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再次纵览李清照那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的一生吧,她的成名,是历史的造就,是上天的磨练,是炼狱的铸就!国愁,家愁,情愁,她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终造就了她——一个万古愁心的乱世美神!
花开花落的日子----李清照词改写
我生在硝烟弥漫的年代,1084年。故居于百脉沸腾,状若贯珠的柳絮泉之上,得名清照。我的父亲李格非是宋哲宗元柏元年的大学士,一生信守着清官廉正的风节。母亲贤淑贞德,喜欢唤我清儿。十八岁那年,我与赵明诚金石姻缘,结为秦晋之好。望帝怀故乡,化作子规,啼血哀鸣,血溅漫山遍野的杜鹃。社会的动荡,生活的颓废,几近风烛残年也未能看尽人生的花开花落……
*如梦令*
紫陌玉阶的汴京,深闺的画卷,如梦如嫣。杨柳绵如指,闲花淡淡散的日子,常忆着碧溪亭台那一池清荷的脉脉叶香。满眼的新绿如翡,依托着红粉腻缀,缠凝共视,湖绒同影,媚风拂过芙面荡起沁入心脾的涟漪。挽着香阁绣楼的姐妹,掩一芳纤衣素帕,踏着莲花小舟,娉婷而至。
映着花帘翠影,挑起双杆桡饶,伴着一路浅塘浓香,柔醉于袅娜的艳歌秋吟中。轻舟唱晚,神游藕花照水,隔沙芸香。霏霏遴波掺沾衣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晨钟遥至,日暮归近。
我恋彩蝶翩帆舞,笑捻胭脂系佩间。十指脱手,一把玲团扇,煸落绿茵簌簌叠叠,徘徊罗前, 少女情怀总是诗。秀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怎不忆昨昔?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烛影摇红,彩映双喜,秀丝挽成高耸云端的髻,发间缀满八宝攒珠,劲上饰着赤橙流金的璎珞圈,一身锦衣红缎百绉裙,五彩霞绾上一方丹凤朝阳的红盖头。蜡染的洞房烛灯,在垂落的流苏下辉煌耀眼,那个新婚之夜,浪漫扑心。
记得夫君常在亭前月下且吟我诗。最喜欢我的“夹衫乍著心情好”“梨花犹谢恐难禁”诗句。好似只是不轻意的愤笔疾作,却是我精雕细琢,苦苦思虑也道不出的感慨。铁划银钩 ,研朱挥毫 ,涂作几幅翎毛花卉。性情淡泊的夫君唯喜好精藏书帖、字画与彝鼎金石,深深地崇尚你的宁静澹然,我愿素菜简饭,荆钗布裙与你志趣同囊。 良宵美梦,有了与夫君的销魂一夜,有道是只羡鸳鸯不羡仙。静看庭前花开花谢,不惊龙头凤首的庸荣奢极。那些古朴酣淳偷得半日闲的浮生,夙愿难求。
*行香子*
天上七夕,人间愁浓。我那远在迢迢云汉的夫君,你可曾同样为了我而心锁重楼?今夜,镜空中一轮染圆的明月,风漆雾浸,挑逗起离别的思绪摊乱了一颗赢弱的心。窗外,梧桐双影,人语呢喃;窗内,花貌伶仃,身心寂奈。
几番吟风弄月,便有几缕凄切萌生。桂花载酒,故人不同游。何处寻得迷药解连环?手中琵琶弹落了枫叶荻花,红绡一曲,泪湿青衫。古筝弦下拔响了唐朝锦瑟,诗音共律,却怎么也舞不起霓裳羽衣曲,夫君明诚,我只能在九重城阙外空观望穷。
云际,火树琪花,灼灼烁烁。痴情的牛郎早已为等待千年的织女架起了繁星璀璨的银河鹊桥,欲诉相思无限。人间,我与夫君却只能遥遥相望,叹泣莫及。因缘注定斩断经年才见的鸳侣,纵浮槎来,浮槎去,还是不能相逢。
*醉花阴*
每一个佳节吉日,总有绵绵不绝的爱恋涌上心头,思君切切。而为了你的跃跃仕途,我只能将思慕独锁寂寞春闺里。野凫双死蝶双飞时,那些诗词早已流注于青山明涧,唯有我与夫君的爱横亘在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誓里言间,穿悉冉冉浩宇,挑灯拢月,菩提为证。
九九重阳,怀恋着与夫君修采东篱下,谷雨酿酒,紫藤煎茶的仙浪与洒脱。拈一朵翘芷兰花,金炉小篆缭绕,红笺尺素彩著,循托飞鸿引渡。
黄昏后的玉枕纱衾旁,没有你的体香。站在人生簸波处,醉眼脓脓,遥望蓬莱,故作只缘身在远山外,睁开惺眼,红尘的裂迹,斑斑驳驳,一半烟遮,一半云埋。西风卷起帷幔的时候,臣妾的容魇比那刺目的黄菊更胜削瘦。
篇二:古诗改写成小故事
树叶黄了,被瑟瑟的秋风无情地吹走。客居洛阳城里的诗人张籍目睹这凄凉的情景,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家乡。
他想给家人写一封信。正要落笔时,心里却涌起千愁万绪。远离故土的自己,有多少想说的话,有多少想写的事啊!长期独自生活的他有多少话想倾诉,借这次机会把想说的都写出来吧!诗人想了又想,终于落笔行书,尽情地讲述着自己与家人离别后的事情和自己的心里话。 信终于写好了,可诗人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他小心翼翼地将信封好,叮嘱送信人一定要将信完好无缺地送到家人手里。可在送信人即将出发之际,诗人又拆开信封,仔细地看了好几遍,生怕漏了一言半语。
送信人终于上路了,张籍一直目送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际。后来,张籍就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秋思》。
改写《秋思》故事 2
秋风瑟瑟,树叶枯黄,随阵阵秋风纷纷飘落,洛阳城内,冷风飕飕,让人感觉到秋天的一片凄凉景象。
一个夜晚,张籍来到窗前,一轮明月撒下淡淡的荧光,遥望远方的家乡,他心里涌起一股思乡之情,他随手拾起飘落在窗前的一片落叶,仔细端详着,他的思绪随着落叶飘向远方的家乡,他不禁思念起家乡的父母、亲人?.
张籍出生贫寒,家庭贫困,他从小读书刻苦,十三四岁就远离了家乡,到了二十五六岁就经历了漂泊异乡的生活。十多年中,他虽身居异地,举目无亲,不时感到十分寂寞、孤独,却无思念家乡,想念自己的亲人。
他坐在桌前,铺纸磨墨,正准备给家里父母写信,提起笔,千言万言不知从何写起,顿时,他脑海里浮现出童年时与父母相聚的快乐时光,与弟弟妹妹嬉戏玩耍的快乐场面,与父母亲们离别的情景?想着,想着,他不禁热泪盈眶,一时间,他心中的情感犹如泉水般涌出,把所有的思念之情倾诉于笔端,寄托于这封家书中,他一边写,一边感慨,写写改改,改改写写,终于写完了。他把信封好来,齐整整地放桌上。这时已近三更了,他才熄灯上床睡觉,他翻来覆去,难于入眠。
第二天早晨,张籍拿着家书,匆匆跑去找朋友,叫朋友帮捎信回家。当他经过大树下下,恰逢这位朋友正要启程返乡,于是,他连忙将信交给朋友。突然,他又人朋友手中要回了信,生怕信中漏写了什么,又检查了多遍,将拆开的信封好之后,再将信郑重地交给朋友,千叮咛,万嘱咐,真可谓“家书抵万金”呀!
朋友便接过信,细心装好,跨身上马,“驾---”朋友扬鞭而,,他在原地久久地伫立着,眼睛中满足泪水,一阵秋风拂过,吹落他的泪水。
夜晚,我来到窗前,一轮皎洁的月亮洒下悠悠清淡的光,不禁想起了故乡的亲人,真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便不由自主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是思乡的泪。这时,突然树上的叶子飘落了下来,秋风又把叶子卷了起来。哎??
我来到书房,想写封信给家人,可是不知从何说起,要说的话太多了??过了好长时间,终于把信写好了,便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把信件封好,再用细绸子捆好。急匆匆的身影骑着马奔到驿站门口,原来捎信的人来了。我便把信慎重递给他,他要走的时候,我再次把信拿起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忘写的,再次把信封好拿给他。我嘱咐捎信人要路上小心,一定要把这封信送给我的家人。让他们知道我还在这里,十分想念他们。
望着远去的他,滚烫的热泪迷蒙了我的双眼??
不知不觉,夏日的炎炎已经悄然远去,萧萧的秋风时而灌满洛阳的街头巷尾。发黄的树叶再也不能栖息在树上举目远望了,随着秋风的吹拂在空中漫无目的的荡漾,不知道自己最后会落到哪个角落、为哪一棵树来年的生长增添养料。小草的身子也变得枯黄,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候鸟成群结队地向南飞去,偶尔还会有一两声鸣叫划破宁静的长空。天气逐渐转凉,人们都换上了秋装。
诗人张籍站在客栈门口,举目南望——家乡现在是什么样子呢?像往常一样,他边看边想,不知不觉眼睛酸涩,思乡的伤感不禁又一次侵袭了张籍的心头。
“秋来了,秋来了??”他喃喃着。说着说着,他又想起了中秋节,愈是想,他愈是伤感,年迈老母的身影,懵懂幼子的声音, 还有临行前妻子的叮咛??
“给家里写封信吧,”张籍转身走回客栈,“别让家人担心我。”说写就写,他迅速铺好宣纸,蘸好毛笔,握笔在手。可是,千种思念,万分挂牵真的不知如何写起。一支蘸好墨的笔停滞在空中。
“到底写什么啊?老母亲,爱妻,孩子都还好吗?”想着想着,张籍鼻子一酸,几滴苦楚的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第二天,张籍把写好的信揣在怀中,仿佛那是他的珍宝。找到捎信人,张籍一边双手交信,一边再三叮嘱:
“路上定要小心,务必把这信送到家人的手中。”
“ 好的,不要担心。”
捎信人转身上马要走,张籍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样,再一次把信要回,重新拆开,看了又看,还自言自语的说着什么,最后确保没有什么遗漏时,才把信交给捎信人。
捎信人扬鞭催马,疾驰而去,张籍祥一塑雕像,久久的站立在路边迟迟没有离去??
改写《秋思》故事4
一阵肃杀的秋风吹来,带来阵阵凉意。张籍转过身,突然听到一个小孩叫:“妈妈,看,大雁!”诗人抬头一看,一群大雁正从天空中飞过。张籍不禁想起自己客居洛阳,常年不归。这大雁明年会回来,而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这时,街上已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落叶的沙沙声。落日的余辉撒在他的身上,池塘里的荷花早已不见,往日的虫鸣鸟叫,这时已无影无踪了??
回到家中,张籍突然想到,自己虽不能回到故乡,但可以写信啊。可是,提起笔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写起。诗人的脑海里,不断涌现着当年离别时的情景。恨自己那时年轻气盛,与老母离别时竟头也不回地走了,但不知这一别何时才能再见面??想到这里,诗人不觉热泪盈眶,一时间,所有的感情都似泉水一般涌了出来,诗人把所有的思念都寄于这一段段文字中。
终于写罢书信,张籍又将这封信仔细地读了数十遍,生怕自己的思乡之情不能完全表达出来。这时,忽听打更人打了三下更,已是三更天了,诗人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信,封好,合衣睡下,可他又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是多么想让家人快点看到这封信呀!
清晨,诗人早早地起了床,揣着信在门口等候捎信人。不知何时,街角传来了马蹄声。“来了,来了!”诗人心里激动万分。只见那个送信的年轻人跳下马,接过信说:“您放心,我一定会送到的!”说完,正要上马,只听见背后一声大喊:“请留步!”他忙回身问,“老先生有事?”“我??我想再看一下信。”年轻人犹豫了一下,把信交到了诗人手里。诗人急忙打开信,仔仔细细又查看一遍,这才又封好交给年轻人。年轻人跨上马,扬鞭而去。诗人站在原地,眼中已满是泪水??一阵秋风吹过,吹落了他的泪,一滴、一滴??
篇三:改写句子练习
句 子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一个表现母爱的句子,用上“凝聚”这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一个描写战争的句子,用上“惊心动魄”这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一句关于“真正的友谊和知音”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造句
骄傲(指不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很自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和(气候不冷不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人感到亲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耽搁(停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耽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鲜(〈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句
雪花飘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吸引着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里充满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梧桐树下有蚂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军放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开展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鹂吃了卷叶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动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准会长蛔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泰山看日出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应当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手术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先队员怎么能想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大臣想:“难道我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精品,难道不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下来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上合适的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生产发展了。 人民丰衣足食。
雨来愿意牺牲自己。 雨来不说出李大叔藏身的地方。
太阳离我们这么远。 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老鼠落到了猫的手中。老鼠再也别想活了。
人们都来这儿购物。 这家商店的商品货真价实,信誉很好。
我移动一下身子。 我可能暴露目标。
主人不让阿辽莎读书。 主人责骂她。
水浪一个接着一个打来,漩涡一个接着一个地旋着。 竹排在继续前进。
陈老师对错误的同学批评一通了事。 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句式训练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1)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________________。
(2)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______________。
(3)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________________。
(4)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__________________。
(5)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
(6)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
4、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