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说明文
篇一:2014一模说明文阅读&历史材料分析
2014一模说明文阅读&历史材料分析
海淀区
阅读下面有关“中国大运河”的文字,回答第17-20题。(共11分)
文段一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便于北上伐齐,开通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邗沟,用来运兵运粮。此后,秦、汉等朝都政整治改造过运河。因魏晋时期长期南北对峙,人民在思想、文化上差异极大,粮、煤等物资南北分布也极不均衡。所以,隋统一全国后,为调和南北差异,同时解决调兵速度缓慢的问题,隋炀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长达2000多千米,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文段二
由于各段河道水位、水流等有很大差别,开凿运河需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难题,例如水位高度差的问题。大运河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形成了达40米的水位落差,船行进的动力不够,无法直接通过。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工们摒弃了河道直上直下的设计,而将运河修成“之”字形的弯道。因为弯曲的河道可以拉长船只航行的距离,减小船只在航行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船只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这种科学的设计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文段三
当年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大业,更为了满足他下江南游玩的私欲,不断加快开凿进程。在大运河开凿的过程中,隋炀帝对征调的河工极其苛刻。他曾派人将木鹅从上游放下,如若搁浅,就会严惩甚至杀害负责施工的河工。运河通航后隋炀帝每年都要乘龙舟游江南,耗费无度,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如此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大运河开通后,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这些城市客商云集、贸易繁盛,成为运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它吸纳了吴越、齐鲁等地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特色,具有多样性与包容性统一的特点。大运河有着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唐代诗人皮日休发出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夫差与隋炀帝开凿运河有哪些相同的目的。(2分)
18.现代人在修建公路时,遇到山丘,经常采用环绕式的盘山公路。借助文段二中的相关知
识,解释建筑师这样设计的原因。(2分)
19.由胡曾与皮日休的诗可知,自唐时起,人们对隋炀帝修大运河的看法就有“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之说。阅读文段三,请写出支持这种看法的依据。(4分)
(2)“功在千秋”:
20.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大运河具有 ① 、 ② 、里程世界第一、
③和作用巨大等方面的特点。(3分)
西城区
(二)阅读《洛杉矶治理雾霾的艰难历程》,完成第17-18题。(共7分)
洛杉矶治理雾霾的艰难历程
①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夺去了400余人的生命,洛杉矶市由此开始了漫长的治理雾霾历程,而这一历程的艰难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②首先是对治理对象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艰难过程。洛杉矶市三面依山,一面临海,处于盆地之中,大气状态以下沉气流为主,地理环境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且该市常年高温少雨,日照强烈,这也给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下,工厂、家庭焚化炉、机动车等多种污染源同时排放出的大量烟雾,长期聚集在城市上空,发生化学反应,就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最初洛杉矶政府严格限制油田、炼油厂等企业的废气排放,但收效并不明显。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城市雾霾的最大“元凶”其实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于是又将治理的主要对象转向了汽车。颁布禁止排放烟雾的法令,成立机动车污染控制局,强制汽车生产商研发废气控制装置,通过低息贷款和补贴的方式鼓励人们尝试使用清洁燃料汽车,这一系列举措使得雾霾治理工作有了一些起色。
③这之后,又一难题摆在了洛杉矶市政府面前。汽车是洛杉矶市民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上世纪60年代初,该市汽车保有量就已超过250万辆,如此多的车必然会造成更多的污染。既要有效控制污染,又要让公众享有现代文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益处,这一双重挑战给治理工作带来了更大困难。洛杉矶市一方面制定法规,鼓励人们最大限度地提高私家车出行时的载人数,满载私家车可使用公交专用车道,由此减少拥堵和排污;另一方面,在研发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监管上,继续加大力度。比如,要求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一旦车辆废气超标,就可以被监测到,可让其及时脱离排污状态和接受维修。又如,开发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有效减少堵车和机动车污染。
④最终,从1947年洛杉矶成立统一的空气污染控制部门到2007年达到法律规定的清洁空
气标准,足足经历了60年之久的治理,洛杉矶才真正摆脱了“烟雾城”的耻辱,重新获得了蓝天白云,完成了治理雾霾的艰难历程。
17.从全文看,洛杉矶治理雾霾历程的艰难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18.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伦敦和洛杉矶在空气污染成因上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他们在整治汽车尾气污染方面的措施有何不同。(4分)
【链接材料】
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是该城历史上最黑色的记忆,短短5天至少造成了1.2万人死亡。家庭燃煤取暖和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叠加,使得冬季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剧增,加之地处盆地,废气难以扩散,整个城市俨然变成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为治理空气污染,伦敦先后出台《环境法》等一系列法案,发展科学技术,减少煤炭使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采用新型技术来清洁空气,整治汽车尾气超标排放,严格限制私家车和公务用车。最终,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9-20题。(共6分)
文段一
陶器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发明,它的产生和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古人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他们需要寻找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而此时人类已知道土壤加水后会具有可塑性,并在用火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陶器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又因为陶器不易携带,既笨重又容易破损,所以陶器的起源必然还与人类定居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推测,定居后的古人为了使枝条编制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而为其涂上黏土,后来发现经过火烧后,黏土部分变得十分坚硬,进而直接用黏土烧制成器,于是发明出原始的陶器。可以说,陶器是反映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史书”。
19.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说促成人类发明陶器的条件有哪些。(3分)
文段二
20世纪后半叶,考古学家对江西仙人洞遗址进行了多次挖掘,获得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其中的陶器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由于当时考古界普遍认为陶器应当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此当时人们认为仙人洞陶器最早产生的时间不会早于距今1万年。
2009年,中美考古学家在仙人洞遗址重新清理出地层剖面,并在剖面上采集了一系列碳-14测年样本和地层微结构样本,确定了碳-14测年样本跟以往出土过陶器的地层的关系。最终,他们采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法准确地测出了仙人洞遗址陶器所处的年代应为距今2万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认定的陶器产生的最早年代。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对陶器产生时间的认识,为研究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资料。
20.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出中美考古学家判定仙人洞遗址陶器所处年代依据的方法,以及这一判定的价值。(3分)
①方法:
②价值:
东城区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6-17题。(共12分)
文段一
天坛的主题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装饰工艺十分精美。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二月和时辰。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既造成向上的动感,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
16.根据文段一的内容,写出祈年殿被后人称道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4分)
答:
文段二
规模宏伟,富丽堂皇的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占地270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祀的礼仪和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天坛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把天坛这具有世界性突出价值的艺术杰作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有利于对它的保护,使其永久传世。
17.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天坛的价值以及认定这些价值的依据。(8分)
价值:
依据:
朝阳区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7-19题。(共11分)
文段一
①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还要早。在史前时代,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等。据学者考证,早在1万年前就出现了在地上用线划、简单符号表示地物的原始地图。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在陶片上的地图。
②每一幅地图,都是利用点、线、面组合成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对这些点、线、面组成的符号的解释,叫做图例;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叫做注记。符号系统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独有的语言。地图是运用地图语言来描述地理事物的,这比其他的语言文字更形象、更直观。
③传统意义上,地图是表示真实世界的平面图,它不仅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而且更多地反映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空间、对自然的认知水平,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思想意识等。可以这么说,地图能够折射出时代的影子。
17.文段一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与地图有关的信息,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个信息不超过20字)(3分)
主要信息:①②③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判断它与文段一哪个段落的内容联系紧密,并简要陈述理由。(4分) 古希腊人赫加斯特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他把希腊作为世界的中心,周围是一片海洋和小块的陆地。在海岸边,画着一个手持路牌的巨人,路牌上写着:“到此止步,勿再前进。”在那时的人看来,大海是神秘莫测的。
答:
文段二
①电子地图,也叫数字地图,是传统的地图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结合的产物。
②传统纸质地图,通常是通过符号的结构、大小、色彩等来显示地理信息。例如,它用线的形状、宽度、颜色等不同符号表示公路的等级及其他信息。电子地图是以数字的方式存储信息。同样
19.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说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的优势是什么。(4分) 答:
丰台
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
①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60%的人口都属于酸性体质”这一说法的影响下,“恐酸”的情绪在弥漫。人们纷纷购买含碱的保健品,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中和身体的酸碱度来找回健康。但是,事情真是这样吗?
②在今天,我们通常用pH值来衡量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其实人体的pH值是基本不变的,酸碱度不光不能决定我们的健康,甚至很难被改变。
③人体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就拿最先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器官小肠来说,它可以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胰液中碱的再吸收。无论摄入的是酸性还是碱性食物,到了胃里被强胃酸的胃液混合后,都会变成酸性,到了肠道又被碱性的胆汁、胰液、肠液混合,变成了碱性,从而来调节血液中酸碱的浓度。
④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因为我们的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使酸和碱无法兴风作浪引起血液pH值的急剧变化。当血液带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脏会像一个泵一样将酸性物质排出体外,并回收碱性物质,同时还不断控制和调整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以保持机体pH值恒定。
⑤另外,我们体内代谢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最多的酸性物质。但我们的肺也没闲着,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
⑥我们大可不必“恐酸”,事实上,酸不但不可怕,人体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偏酸才算健康。第一个就是胃,大量的胃酸排出体外,反倒会引起轻度碱中毒。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的pH值保持在5.5~7.5之间,多呈酸性。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
17.阅读文章,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篇二:关于“帽子”的作文
帽子
从幼儿园起,他就一直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从不在同学面前脱下来。那顶红色的帽子,即使是酷暑也不会脱下来。因此,许多人非常好奇他头顶的帽子下有什么东西。
那年他上了小学,在班上,有许多人嘲笑他,说他帽子里有见不得人的东西。有些人甚至污蔑他。因此,他自己常常躲在角落里独自伤心落泪。
那是第一天上课,老师已经教室就注意到了他。因为他头顶的红色帽子特别显眼,所以被老师注意到了。老师命令他说:“把帽子给我脱下来。”老师说的很大声,因为上课戴帽子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但是他并没有脱下来。老师想了一会儿,觉得他是一个刚来的小孩子,不懂礼貌,就没有计较了。
下课了,同学们认为他是个坏小孩,因为他不听老师的命令。又有更多的人来嘲笑他。他非常难过,他认为上课没听老师的命令使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们也讨厌他了。其实,他不脱帽子也是有原因的。他害怕同学们知道后会更加嘲笑他,老师厌恶他。
他只能独自伤心默默忍受别人的嘲笑,但他们却从来不知道他的苦衷。
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三个星期,快要到一个月了,他在这个学校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老师也越来越厌恶他了。有些调皮的同学甚至想把他的帽子摘下来看看到底有什们东西
有一天上课,老师终于忍不住说:“快点把你那红色的帽子摘下来,我忍了你很久了,我的忍耐性不强,请别让我说第二遍,快点脱下来。”老师的声音比上次的大多了,他害怕了老师把他开除,终于,他把帽子脱下来了。大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他头上有许多白斑,他的头上,额头上都被白斑占满了。
下课后,老师来到了他的家了,他的父亲在干活,母亲在做家务。
老师向他俩问起他头上白斑的事。经过了详细的了解,终于知道了缘故。
在他三岁时,不知道头上染了什么病,忽然就出现了一些白斑,他的父母亲刚开始以为是一些小病,过几天就会好的。
可过了几天,他头上的白斑并没有好起来,反而越来越多了。于是,他的父母亲急忙带他上了医院,可病情太严重了,治不好,连大医院也一样。最终他不得不戴上帽子。
老师听完后觉得很惭愧。她觉得自己对他太凶了,她不应该不了解原因就强迫他脱下帽子。
又是一次上课,老师把他为什么要戴帽子的原因告诉大家,大家听后很惭愧,觉得不应该嘲笑他,下课后,同学们都向他赔礼道歉。
从此,他在班级里从不戴帽子,因为没有人看不起他,因为同学们已经接受他了。他不怕同学们嘲笑他,污蔑他,老师看不起他。因此他在学校的日子里过得非常开心。
这就是帽子引起的故事,大家都没有想到帽子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故事。
篇三:六1猜帽子
数学故事
猜帽游戏
六(1)班 张宇
今天,大雄放学回家,找到哆啦A梦,说:“老师让我们向华罗庚学习,哆啦A梦,你带我去见见华罗庚教授吧!”哆啦A梦见大雄那么有上进心便同意了。大雄还带了他的一个朋友—静香。哆啦A梦拿出一个时空机,到了华罗庚所在的时代。
三个人走在街上,突然看见华罗庚教授在一个花园里,他们一起跑了过去。 “华罗庚叔叔,我好崇拜您啊!”大雄激动的说,“我们都很喜欢您!”哆啦A梦和静香异口同声地说。“哦?是吗?那么你们愿意和我玩个游戏吗?”华罗庚说。“好!”三个人兴奋极了。
华罗庚向大雄、哆啦A梦、静香出示了三顶红帽子,两顶黑帽子,并明确交代等一会儿给你们每个人头上都要戴顶帽子,全是从这五顶中取的,三人点点头。
华罗庚拿出三把椅子,请他们入座,给三人眼上蒙上手帕,然后给他们戴上帽子。戴好后华罗庚除去了三人的手帕,三人眼前一亮,因为位置安排的原因,坐在最后的大雄可以看见前面两顶帽子,坐在中间的哆啦A梦可以看见前面一顶帽子,而静香一顶也看不见。
华罗庚先问大雄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吗?大雄思考了一下,说:“不知道”。华罗庚又问哆啦A梦相同的问题,哆啦A梦看了一下前面的帽子说:“我也不知道。”华罗庚又问静香,她自信的说:“我知道!我头上戴的是一顶红帽子!”华罗庚故作好奇,问:“在你后面的人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静香笑着说:“如果大雄看到了两顶黑帽,便可以肯定自己头上是红帽子,可他不知道,便说明大雄看见的是一黑一红或是两顶红的帽子。若哆啦A梦看到的是一顶黑帽子,则在上述推理的基础上即可判定他戴的是红帽,可哆啦A梦也不知道,所以哆啦A梦看见的是一顶红帽子。于是,我便判定:我头上是一顶红帽子”。
华罗庚鼓起掌来,说:“后生可畏呀!你们就是祖国的希望!”
三人自豪的笑了。
指导老师:刘佳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