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著名的说明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5:25:12 体裁作文
著名的说明文体裁作文

篇一:2014年关于名胜古迹的优秀说明文精选

2014年关于名胜古迹的优秀说明文精选

7月16日,我、妈妈和姥爷一起去了北京。直到7月20日才回来。

第1天我们先做了飞机,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但是我做了这一次之后就在也不要做了,因为我坐上飞机之后飞机就起飞了,上升的时候我感觉大脑一直往下坠,下降的时候就感觉大脑一直在往上窜弄得我非常不舒服真晕呀,几次想吐但是都忍着没吐出来,到了最后,我还是焦急地拿起前面的清洁袋吐了出来。

下了飞机我们立即做上了通往北京城区的巴士,在巴士上,我们听了导游叔叔说:“北京分成6个环,以北京天安门为中心往外扩大到了6

环。”

第二天到了天安门广场,北边是天安门,南边是毛泽东主席的纪念馆,我们先看了升国旗,那时候的人真多呀,我们看完了升国旗才进了纪念馆。排队的人数不胜数、不可计数呀。

第3天我登上了万里长城,台阶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登上了三号烽火台上的休息处,再看看下面,离地面好高好高我有点恐惧,就让妈妈和姥爷下去,在下去的过程中,我觉得这台阶还真是上去容易下去难,不过我还是完成了这次的长城之旅,想起“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我感觉自已经是好汉了。

第4天我们进入了颐和园,我们坐着游船从昆明湖进入了十七孔桥对面的小岛,那里的树木郁郁葱葱、高高大大非常茂盛,走在林间空气清新,清爽神怡。我们走过十七孔桥顺着湖畔的小径到达了一处长廊,虽然我没有记住它的名称,但是导游说那是专门为慈禧太后散步修建的,长廊有700多米长,有10000多幅名画。这么长的长廊,我们费了很长的时间才走完,累死我了。

下午,我们准备做火车回家我们定的是硬卧,真舒服。直到第最后一天才回到威海。

篇二:经典说明文阅读

普通人的“节能账”该怎么算

①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指

出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的大部分温度上升,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②自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排放过量二氧化碳。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

断增加,加剧温室效应,令地球温度“节节上升”。

③科学家们预言,气温不断升高将在未来20年至90年间导致成千上万的人被洪水“逐出”家园,出现

疾病流行、食物和饮用水缺乏等严重问题。

④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计划于4月初发布的有关全球变暖的报告草案说,如果在几十年

中,人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停留在一定水平,那么多数坏的影响都能避免。

⑤全球变暖的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浪费制造了大量不必

要的温室气体。其实,普通人只要在生活中稍微加以注意,算上一笔“节能账”,就能节约不少能源,减

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⑥比如,可以选择把空调室外机装在阴凉处或配以遮阳棚,运转效率就可以提升10%;冬天时,将空调

温度调低2摄氏度,夏天调高2摄氏度,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或者把家中的单层窗户换成双层从长

远来看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冬天时双层窗户能避免家中一半的热量散失出去。

⑦家中使用的白炽灯泡别小看,也会浪费不少能源。有调查显示,全世界有20%的电力消耗在照明上,

其中40%的电力是老式白炽灯泡消耗掉的。

⑧在发光量相同的情况下,节能荧光灯不仅比白炽灯省电75%至80%,而且使用寿命更长。假如全球都

换掉老式白炽灯泡,就可以通过节能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7亿吨。

⑨购买节能电器,同时尽量别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多使用电器上的开关按钮,直接关闭电器,而不

要只用遥控器一关了事。因为电器处于待机模式,就要白白耗费40%的电量。

⑩喜欢驾车出行的朋友只要略微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也可以节约不少能源。例如,缩减开车次数,

或是给轮胎打足气,别让发动机转速过高(即尽可能提前一刻换挡变速),及时清理车中杂物减轻车子载重

等小措施,从而减少油耗。

⑾其实,只要有了算一笔“节能账”的心思,人们还可以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找到更多节能的高招,

比如重复使用购物袋,多选择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等等。全球变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个人的小

行动也能改变世界的大气候。

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文章第⑥~⑩段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有什么作用?(3分)答:

3.文章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大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答:

4.第⑧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2分)

5.“只要有了算一笔‘节能帐’的心思,人们还可以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找到更多节能的高招”。请联系日常生活,列举出2种文中没有提到的节能小点子。(2分)

附答案(一)

1、“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浪费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温室气体”。

2、为了说明普通人只要在生活中稍加注意,算上一笔“节能帐”,就能节约不少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3、不能去掉、因为“大部分”表明不是全部,起限定作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列数字、作比较

5、示例: ①随手关灯;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③尽量少用空调等。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

1、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话在本段起何作用?

2、下面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在完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还可以改成哪种书面形式表示?

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3、第④自然段使用了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其中有一个句子使用了三种说明方法,这个句子是,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4、第⑥自然段划线句子,结合第④自然段“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的意思,似乎需要增加一个词,其表意更准确些,这个词应该是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④-⑥自然段,具体地说明了未来粮仓的粮食--海藻、浮游生物及鱼虾等。

B、这是一篇浅显的事理说明文,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主要原因及结果。

C、文章的语言浅显明白,通俗易懂,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理解,这也是文章的语言特色之一。

D、文章的标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参考答案]

1、“这样”指代:“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资源短缺)作用:引出人们对生存危机的看法。

2、①补充说明,使文章表达更严密。②将句子用小括号括起来或(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3、“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具体,准确,鲜明。

4、也(更)5、B

1.不破坏生态平衡 2)一是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仪近海水域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或“人工养殖的海带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l公顷水面上生产的新品种藻类就相当于40公顷土地上生产的大豆的营养物。”);二是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三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仅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就高达50亿吨,只要捕获其中的l亿-1.5亿吨,比当年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l倍以上;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每个方面2分。只答到资源类型得1分,适当加以比较说明得1分,意思对即可) 3.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①海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也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的希望所在。(2分)②珍爱海洋资源,增强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2

成功80%来自情商

周利波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人有“多元智慧”,并首次将情商提到了与智商并列的高度。而真正的“情商”一词,则是由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首创,即EQ。

一般而言,情商是对情绪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美国权威调查显示,近20年来,该国政界和商界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仅在中等,情商却很高。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则来自情商。不过,到目前为止,与智商测试相比,对情商高低的判定并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对情商进行的5个方面的概括,可以作为衡量的大致标准:一是自我察觉情绪。对自己的情绪变化了解比较清楚,如恼怒时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二是驾驭心情。尤其在坏心情不期而至时,能很快冷静下来,甚至从另一个积极的角度重新审视。比如在公路上有辆汽车突然插到你前面。你的第一反应恐怕是在心里暗骂,然后越想越生气,甚至可能导致鲁莽驾驶。这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重新评断”,你可以告诉自己:“这个司机也许有急事”。另一个办法是独自走开,让自己冷静下来。三是自我激励。前进时富有激情和目标,摔倒时很快爬起来;四是理解他人情绪,也就是能想人所想、忧人所忧。五是人际关系中的艺术和技巧,比如第一次就记牢别人名字。

情商高的人不仅容易成功,同样可能在困境中自救。

古今中外,凡成大业者无一不是历经磨难——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创作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曹雪芹在家破人亡后著成《红楼梦》。灾难幸存者中,也不乏类似高情商的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卢桂兰在废墟下被埋了13天。她回忆说,被埋期间自己一直暗暗唱歌,唱《下定决心》,唱《东方红》,“我一想到死,就觉得解放军会来救我。”人在困境中,心态非常重要。心态积极的人会想“我会得救的,我

会活下去的”,这时他们会比较冷静地想办法活下去;心态消极的人就容易放弃。智商大多由先天因素决定,难以更改;而情商却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即便成年之后,情商还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对孩子来说,家长要从小培养他们的情商。首先,让孩子学会等待。比如给孩子一块糖,让他们自己剥开糖纸,即使这要花费很长时间,家长也不应该代劳。再比如,带着孩子排队等公交车,让孩子知道一定要学会等待,培养他们的耐心。其次,学会善始善终。孩子玩完玩具后,一定要让他们把玩具放回原位。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么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反之则要有一定的惩罚。最后,让孩子说出感受。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每天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无论愉快还是悲伤,这样能锻炼他们对自我情绪的敏锐度。

而作为成人,一方面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时,察觉情绪的最好办法是密切注意自己的心率,当心跳每分钟快至100次左右,就必须要调整心理了。深呼吸是最常见的方式,此外,自言自语“我正在冷静”、洗个热水澡都是不错的办法。

另一方面,扫除浪费精力的事情。不利于情商提高的一大障碍,就是那些浪费精力的事情。你要做的首先是列出所有浪费精力的事,然后分出可以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放弃后者,将可以改变的加以解决。如常为找不到钥匙费神,那就记得在门口贴个挂钩,把钥匙挂在上面。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处理问题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提高了。

(选自(《生命时报》2011年1月)

1.智商和情商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2.从全文来看,情商有哪些重要作用?

3.画线句子中“最常见”这一短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4.如果邻居恰好向你请教如何培养小孩的情商,你会简明扼要地告诉他哪几点?

5.阅读上面文章后,在下面问题中任选其一,写出你的答案。

(1)文章结尾写到怎样放钥匙,这是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还能想哪些提高情商的良策?(不少于两个)

(2)少年人的特点之一是思想不成熟,容易冲动。为了调整好个人心理和情绪,除了文章中提到的深呼吸、自言自语“我正在冷静”和洗热水澡三种方法之外,你还有哪些好办法?(不少于两个)

参考答案

1.智商大多由先天因素决定,难以?说明文阅读训练100则答案?唯一方式,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4.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善始善终,让孩子说出感受。

5.示例:(1)举例子 准备一个备忘录,物品分门别类放置等。(2)运动、听音乐\读书。

篇三: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班级姓名

【考点概要】

1.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

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顺序,理清作者思路。

3.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4.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要考点】

1.填空、简答成为主流题型,开放性试题开始登上舞台并成为亮点。

2.强调语言品析。说明文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语言特色:准确、简洁、此外,在对文艺性的说明文考查中,涉及到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设问、排比、对偶、拟人等。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其目的不在于抒发感情,而在于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解题方法指导】

做说明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步:粗读文章

所谓粗读,就是指通读文章,整体感知。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找中心句、明确要点、搜集文章的信息,准确把握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所用的说明方法等内容。对文章有个初步的理解与认识,这将为下一步做题打好基础。

第二步:精读文章

是指在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具体要求:

1.明确说明中心:概括方法,可用公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2.理清顺序:文章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重点讲解——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A先总说后分说:《核舟记》全文;B先主要后次要;C先原因后结果;D由现象到本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E由性能到功用;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核舟记》第2段。

注意问题:⑴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⑵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⑶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⑷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

⑸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⑹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

但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如打比方:

形象生动;列数字:

3.体会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是说明语言的特点。

第三步:回读文章

联系试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回读文章。力争回答问题时,语言要简明,条理要清楚,信息提取要恰当。要注意如下几点:

1.学会筛选信息。以阅读试题为依据,从整体着眼,明确筛选整理的目的,确定展开筛选整理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方能获得。

2.借助语法知识。以现代汉语语法为依据,来解答阅读的实际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汉语语法中讲到的语意的轻重、使用范围的大小、搭配是否恰当、感情色彩是否合乎要求等等,都可以用来辅助答题。

3.应对探究题型。一般来说,命题人会把知识拓展,考查考生广泛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就要养成积累的习惯,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回答此类问题要紧扣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段,甚至要结合全篇,确定与题目相关的内容来答题。另外,回答此种类型的题目要有条理,合乎语言习惯。

【说明文答题方法补充】

1)开头叙事的作用。说明文开头概括叙述事例,有什么作用呢?不外乎三种:一是用这个事例引出文章说明的对象;二是用这个事例具体说明文章说明的事物或道理;三是用这个事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及答题的思路。

下定义:说明科学、准确、严密、精练。答题思路是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举例子:说明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答题思路是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了……,让读者很容易理解。

列数字:说明科学、准确、具体,让读者信服。答题思路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

打比方:说明生动、形象。 分类别:说明条理清晰。答题思路是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作比较: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答题思路是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

3)语言准确性的答题套路。

这个考点有几种不同的考查形式:

1) 在句子中标注出体现语言准确的词语。

如:2003年中考14题: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写在下面,并用着重号标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词语

答案示例:在如此高盐度中,几乎不能有任何生物生存 ..

2) 把“××”句子中“××”词语删去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如:2005年非实验区中考11题:文章第③段中(小麦抽穗时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 答案示例:不能去掉。因为“容易”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容易”体现了说明文(意思对即可)

3) 把“××”词换成“××”词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如:2004年非实验区12题:第⑦段画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难度又增加了一些。 答案示例:不可以(1分)。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1分);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1分)。(意思对即可)

地震学和蟾蜍谁最可靠 (刘念龙)

班级 姓名 ①5月12日,汶川,来自脚下的悸动震撼了人们心灵。悲痛中,我们不禁要想:如果能早一天知道多好!一张“蛤蟆过街”的图片引发了人们的争论——我们是否忽略了大自然的预告?

②但是,这真的是预告吗?

③生活中流传着一些得到广泛认同却并不一定站得住脚的理论,我们称之为“传统智慧”。例如,动物是地震前兆的使者,人们相信动物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超能力。蛇类的红外感应器、穴居动物对震动极其敏感、许多大型动物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独特能力……随着都市人日益疏离自然和生命,一种对自然力的崇拜开始回潮,甚至开始派生出神秘主义色彩。

④正如提供了这种“超能力”证据一样,科学同时也为动物的预报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当地壳板块间积蓄的能量超出承受力时,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就会发生地震。由形变产生的电磁变化等现象是地震的微观前兆,而这些微观现象可能导致动物行为、地下水异常等宏观现象。

⑤研究者对地震前兆的兴趣具有鲜明的文化差异:有关地光、地下水及动物行为异常的研究,大多来自东方;而西方则更偏向于对微观前兆的数据分析。按照大英百科的说法,地震学家所知的动物行为异常多为轶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⑥宏观前兆之所以容易吸引大众眼球,部分归因于人们对确定性的渴求。当心理压力过大时,我们倾向于在事物间寻找关联,这让我们感到未来尚可操控。监听微观前兆需要特定设备,而描述宏观前兆只需一双眼睛和充分的想象力。

⑦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人们总结了震前的动物异常行为,其中却不见蟾蜍的身影,而唐山地震前骚动不安的鸡只老鼠,此次却毫无动静。当几十里外的绵竹蟾蜍分舵大举行动时,震中汶川的蛤蟆却按兵不动,反倒与千里之外的江苏遥相呼应。对此,不知“传统智慧”作何解释?难道蟾蜍都是“遥感主义者”,距离越远,反倒对地震愈发敏感?

⑧从2005年至今,在重庆、成都、长春、唐山、江苏等地记录在案的“蟾蜍游街”事件多达十余起,除了让人感到新鲜或心里发毛外,并没有哪一次指向一场实质的大地震。倒是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给我们提示了另一种可能——除了山东、长春等北方城市发生于7月份之后,其他事件都集中在4、5月份,难道气候原因不应该优先考虑吗?毕竟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就像我们绝不会把打喷嚏归因于双色球开出大奖。

⑨你可以相信动物的灵感,做足震前准备;但也请相信,只有科学的决策、判断和手段,才能尽量减轻灾情,度过灾难。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预报成功的海城大地震,基于的是对前震的分析,而不是那些惊慌失措的动物。敬畏自然是必须的,但不应该以对科学的非理性排斥为代价——因为,正是科学告诉我们应该敬畏自然。

1 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 对于地震前兆的研究,宏观前兆研究和微观前兆研究的不同点是什么?(3分)

3 第七段和第八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4 第四段中的加点词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给地球戴上面纱 班级 姓名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些都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最近,在千奇百怪的解决全球变暖的方案中,又多了一种怪异的方案,科学家打算给地球戴上“面纱”。

②一个名叫鲍尔〃克鲁琛的荷兰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向大气层发射一些硫磺微粒,让它们把太阳光反射回去。无独有偶,若干年以前,一个叫泰勒的美国人也提出过类似的方案,他建议在空中撒上100万吨铝和硫的粉末,这样可以使日照减少1%,完全可以抵消掉地球的温室效应。你可别以为这两个人都是妄想狂,前者是199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后者则是美国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被称为“氢弹之父”!

③他们都是从一次火山爆发中得到灵感的。1991年6月9日,在经过600多年的沉寂之后,位于菲律宾吕宋岛、海拔1436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突然喷发。此次喷发造成700多人伤亡,20多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大量的火山灰还造成30万公顷的农田绝收,7千多公顷的森林毁于一旦。这是20世纪所有火山喷发中威力最大的一次。

④除了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之外,吸引科学家目光的是,这次喷发竟然造成次年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0.5℃。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一个原因是,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和天然气混合成的云雾漂浮在赤道地区上空,像是给地球套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里面的微粒把一部分太阳光反射了回去,使阳光不能把全部热量照到地球上。另一个原因是,烟雾不仅降低了太阳光直射的强度,还增加了地球上反射光的强度。而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变化可以提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这是由于随着直射阳光的减少,散射阳光增加了,散射光产生的阴影更少,因此植物叶子接受到的阳光反而更多了,这足以补偿光线强度的降低。这样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就得到提高,可以更多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⑤克鲁琛和泰勒认为,我们虽然不能随意操控火山的喷发,但是可以用人工的方法来制造这样的“粒子面纱”。他们建议利用飞行于13千米高的飞机或者美国海军的大炮,将一些硫磺微粒送入地球大气层中的平流层。这些微粒将在大气中停留2年左右,而大约6个月时间,地球温度就有望得到降低。

⑥但克鲁琛同时也向我们提出警告:大量的硫磺颗粒停留空中有可能会对大气(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层造成严重的后果,或许会加剧对臭氧层的破坏。因此在对结果做出可靠的预测之前,科学家们还是应该谨慎从事。未来科技的发展,也许可以找到替代硫磺颗粒的粒子,既降低全球的温度,又不破坏臭氧层。

1 题目中的“面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

2 第②段为什么要特意交代克鲁琛和泰勒的身份?(3分)

3 第③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 第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5 第⑥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沙漠明珠”珠光渐暗 班级 姓名

为因素的影响,月牙泉水位在不断下降,这颗“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②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提供的水文实测资料表明,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2

2.3亩,最大水深为7.5米;1986年水域面积为13.3亩,最大水深1.2米;目前水域面积只有9亩,最大水深仅1米左右。

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明泉23日举行的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月牙泉是敦煌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月牙泉接受着区域地下水的补给。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敦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月牙泉水位也随之下降。

④地处中国西北的敦煌曾长期依靠疏勒河、党河等河流的上游来水补给地下水,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上游水库的修建,这些河流相继出现断流,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补给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敦煌需水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每年要抽取4000多万方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

⑤为了保住月牙泉,现在每年需要回灌500余万立方米的河水。尽管如此,根据测量表明,水位每年还在以15厘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⑥专家认为,从长远来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使敦煌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是解决月牙泉水位下降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考虑进行跨流域调水,以进一步缓解敦煌水源短缺的局面。

⑦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区以南约5公里处,四面被鸣沙山环抱,流沙与泉相隔仅有数十米。这里地处亚洲中部的大沙漠之中,年均降水量在4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高达2480多毫米。在这种极端干旱和强烈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月牙泉却能保持数千年不干涸,这更增添了她的神奇。

1 对本文的标题,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2 第①段中提到的“人为因素”,从全文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3 第⑦段中“约5公里”、“数十米”、“40毫米左右”、“2480多毫米”说明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4分)

4 月牙泉身处沙漠而能数千年不干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5 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给我们的关键信息。(4分)

6根据你的感受,说说文中第②段的表达作用。(2分)

7 如果请你结合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在第⑤段的段末补写一句话,你写的内容是:(2分)

8 月牙泉身处沙漠而能数千年不干涸,请根据本文内容阐释其原因。(2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