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小说排行榜
篇一: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孽海花>>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状>>
<<老残游记>> 之怪
篇二:清末民初小说研究
清末“未来”题材小说研究
——以《未来世界》为例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200913201242姓名:莫海英指导老师:蔡德龙
【内容摘要】 戊戌变法失败后,随着改良运动的发展,爱国救亡的呼声此起彼伏,涌现出大量爱国文人志士,他们持笔书写历史、憧憬未来。在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新思维和旧思维的对撞冲突下,大批反映国家主义、政治与历史、未来理想社会的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清末民初新的小说局面。清末民初的民族先觉者们,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残酷黑暗的现实中,追寻和探索民族救亡之道,用文字编织理想,借笔墨描绘中国未来的美好景象,形成新一类“未来”题材小说。本文将以《未来世界》为主,从产生背景、选材立意、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等多角度对“未来世界”进行深入剖析,以其他“未来”题材小说为佐证,对清末民初“未来”题材小说进行研究,探索“未来”题材小说的文学价值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 清末民初;小说;“未来”题材 ;未来世界 ;文学影响
中国的小说,起源较早,从远古的神话、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到明清章回小说,经历了起源、雏形、定型、发展、高潮这几个时期。或记录史实,或描绘生活习俗、或刻录人们的思想发展轨迹。在文学史上,小说的发展,从一个时期进入到另一个时期,往往会经历一个过渡阶段。过渡阶段的小说是对前一阶段小说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在慢慢转型中,得到新的发展,出现新的局面的过程。明清章回小说,进入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时期,产生了大批量新型题材小说,这类新题材小说在明清小说的基础上有怎样的新发展?有怎样的文学地位和影响?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 “未来”题材小说的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清末民初,即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在这个时期,仍存在一部分作品,是在前一个时期小说创作基础上的沿续与发展,例如侠义小说《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以及侠邪小说《青楼梦》、《海上花列传》等。它们只是对古典小说的延续和发展,并不能代表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主流。随着中国资产阶级的兴起,民族危机的加深,改良主义的蓬勃发展,开始出现大批量表现改良主义要求、表现旧民主主义思想、谴责黑暗现实、正
面宣传立宪、乌托邦式社会理想等新小说,代表着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新面貌。它们大量的发表在当时的文学刊物上,如《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等。这一时期的小说类型繁多,“1902年,《新小说》列小说类别:历史小说、哲理科学小说、军事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写情小说、语怪小说、札记小说、传奇体小说9种。1905年《小说林》列小说类别:历史小说、地理小说、科学小说、军事小说、侦探小说、言情小说你、民国小说、家庭小说、社会小说、冒险小说、神怪小说、滑稽小说12种。旁搜它
【1】文尚有理论小说、工艺事业小说、理想小说、法律小说、侠情小说、游记小说等分类。”
清末民初的小说题材种类繁多,各类题材的小说又相互交叉。1902年梁启超在《新小说》上发表的《新中国未来记》,他自嘲“似说部非说部,似裨史非裨史,似论著非论著,
【2】不知成何文体”,学者们通常把它归类为“政治小说”;1908年,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
刊行于《小说林》,标“科学小说”;1907年10月至1908年10月,春颿的《未来世界》连载于《月月小说》,标“立宪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将时间设定为1962年,此值我国正举行维新五十年大庆典,期间,“新中国”还在上海开设大博览会;《新纪元》则将时间投射在199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各国纷纷惧怕“黄祸”;《未来世界》则写立宪后,社会里头的情形。这类小说都以新中国“未来”为题材,描绘中国未来的社会景象。
“未来”题材小说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打破了千百年轻视小说的传统偏见,将小说的地位提升到“上乘”,小说成为了当时暴露社会黑暗现实、宣传政治主张的新武器。其次,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进步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发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并发展成了一次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瓜分之祸迫在眉睫,爱国文人志士纷纷探索救国之道,借小说宣传改良主义,表达革命思想和爱国热情。最后,晚清的小说受到了西方小说的启发和影响,并以“专欲发表区区政见”为宗旨,展现作者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模型。“西学东渐”之后,我国引进了大量了西方文化,并出现了大量的留学生。留学生走出国门后接受了国外的先进思想和文化知识,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的潮流中,转变成一批新型的人物,走在时代潮流的前端。清末民初,小说发生的极遽变化,可以说是在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一个时代透露出的“思想轨迹”。
二、 从《未来世界》看“未来”题材小说的发展及特色
(一) 继承与发展
《未来世界》沿用明清小说的“章回体”,分回标目。开头常用“话说、且说”等口头
语,结尾则用“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等故设悬念,吸引读者。明清的章回小说,中间多穿插诗词韵文,《红楼梦》最为显著,《未来世界》这类的作品,诗词韵文是极少的,除了每回结尾时,有少量的诗词韵文描绘故事情节之外,文章中间不再穿插,部分“未来”题材的作品甚至不再使用诗词韵文。明清的小说多以长篇为主,少则几十回,多则上百回,而《未来世界》,仅二十六回,属于短篇小说。同期,以“未来”为题材的小说《新纪元》二十回,《新中国未来记》仅五回。此外,在题材上有较大的创新,“我国从前的小说家,只晓得把三代、秦汉以下实践上的故事,拣一段作为编小说的蓝本,将他来描写一番,如《列国志》《三国志》,否则或是把眼前的实事,变作语言。从来没有把日后的事仔细推敲出来,作为小说的材料。”[3],《未来世界》,把故事设定在未来的日子里,作者以未来为题材,用笔墨描绘未来社会里的情形。古典小说的想象,虚无缥缈、漫无边际,多以神魔鬼怪为主,如《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各种神话想象,是人们逃离尘世的一种臆想。而“未来”题材小说,是在改革基础上对中国的未来展开设想,推断日后里发生的事情,具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可能。
(二) 《未来世界》的特色
1. 留学生角色的设置
在“未来”题材的小说里,留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符号,是作者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一条线索。留学生角色的设置,一方面,使读者接触到了世界强国的政治理论和开拓思想,作为开通中国“民智”的有力途径,另一方面,通过留学生角色,描绘西方国家走上强国列的历程,引导中国寻求救国图存之路,使作者的思想理论更具可信度,笔下“未来”世界则具可能性。最后,借留学生角色,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同时,也引出一个问题:留学生该如何救国?
春颿的《未来世界》的第二回,作为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毕业生陈国标出场,“学贯中西,兼通物理,声光电化无所不晓,东西文字无所不习,最专门的是英、德、法三国的语言” 。作者通过这时下的大名家,把日本、英美、德法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一一展现给读者。日本明治维新后,实现立宪,从一个被人蔑视的弱国,一跃成为了东方强国,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极大的震动了晚清的爱国志士。有了日本立宪强国的先例,他们更坚信中国唯有变法图强,实行立宪,才能免“瓜分”之祸害,走上强国之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的“立宪”更具信服度,笔下塑造的是一个可信“未来”。陈光标作为留学生,即是作者的化身,也是当时爱国志士的化身,他们希望通过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实现国富民强。留学生成了作者在小说中思想载体,代表着作者的思想主张、政治理想。《未【4】
来世界》中,作者借留学生陈国标,表达自己立宪救国的政治理想;以留学生方知县,提出积极倡导和普及教育的救国的主张;借留学生赵素华,阐述立宪社会的理想婚姻观。此外,留学生的角色设置,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一条重要的线索。《未来世界》里留学生角色贯穿全文,以“留学生出场——讲述西方先进制度——借西方强国经验救国——实现立宪——新国民代表——开通民智——国富民强”的为线索,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
《新中国未来记》中,作者梁启超,更是以大量的笔墨,描写留学生李去病和黄克强的政治辩论,借以表达自己“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和救国理想。“未来”题材的小说里,留学生角色的设置是一个通见的现象。作者对留学生的身份也是认可的,作为学贯中西的新式知识分子,对中国的前途至关重要,是“未来世界”里具备完全国民的资格“新”国民,是先进思想的代表符号,作者的思想载体。
2. 《未来世界》的政治理想性
“小说界革命”后,小说就成了当时爱国志士、知识分子思想主张、政治理想的载体。戊戌变法失败之后,面对落后的中国黑暗现实、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资产阶级改良派,希望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宪。这样的政治背景给《未来世界》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政治色彩。中国当时的爱国志士、知识分子爱国志士,纷纷探索救国之道,用文字阐述其政治主张,借小说寄托崇高理想。他们对未来的充满向往和期待,在笔墨下展现有关“未来世界”“新中国”的想象,描绘立宪后的的社会里头的情形:中国实现独立、国家繁荣昌盛,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强国。《未来世界》整部小说,以启蒙和救国为主旋律,阐述实现立宪后的新社会。小说的第一回,开头便大呼“立宪!立宪!速立宪!这个
【5】立宪,是我们四万万黄种同胞的一个紧要问题,一个存亡的关键”,这是资产阶级改良
派,在赤裸裸的鼓吹君主立宪政治主张。提出这样一条救国的途径之后,作者在“未来”的世界便开始描述了如何实现“立宪”。作者认为要实现立宪,必须普及国民教育,开通民智,使国民都具备立宪的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国民。因此,作者塑造了几个理想的政治人物,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教育者。在这些“新国民”的引导下,国民渐渐开
【6】明了,“居然从专制时代进入立宪时代,复了我国民权利的自由”。《新中国未来记》中,
黄李二君代表两种不同的政治立场,进行了四十几回的辩论,就黄“李黄二人的辩论内容,涉及国体、革命自由、民族注意、主权、政党政治、自治、立宪等,这些都是现代政治哲
【7】学的经典议题”《新纪元》更是以夸张的想象,描绘独立后的新中国,引起了全球大战,
走上了争霸之路,战胜后成立领导世界的中央帝国。作者的的思想主张和政治理想,在在“未来”的世界里都一一实现,那立宪时代是一片国强民安的繁荣景象。
“未来”题材小说里的新中国,是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期盼,是建立在作者政治主张得以实现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即中国建立立宪政体。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没有真正看清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并进一步向清政府靠拢,希望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实现君主立宪。把立宪政体作为中国未来的必然选择,反映出中国爱国志士、知识分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向往和对救国的迫切。然而却没有意识到西方君主立宪是根植于发达资本主义的土壤之上,这种盲目的向往,昭示着新中国“未来”的立宪社会,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
3. 演说和辩论在小说中的运用
如果小说是作者思想主张的载体,那么小说中的演说和辩论则作者宣传思想主张的途径。
《未来世界》的第二回,便出现了演说。这日,是陈国柱演说的日期,台下挤满了城里城外的男男女女,他们都是“未来”世界里不完备的国民,来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好让自己成为一个资格完全的立宪国民。陈国柱精彩的演说,直到一点多钟,把那立宪的责成、自治的道理,一件件讲明白方才住口。第二十四回,宗夫人亦借演说宣传女学的好处。可见,演说是当时宣传思想的新途径,社会公所、学堂都纷纷借演说宣传新伦理。演说中宣传的内容(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正是作者在当时社会现实中所持的主张和思想。
《未来世界》第二回后半部分出现了辩论,郭中秀与其父郭殿光,展开的家庭教育之争,郭中秀认为:父母有送子女进学堂的天职,郭殿光则认为:父母有权管制子女,或进学堂或做生意,父母都可以决定,子女不听从便是不孝。各说其分,推动故事的发展,最后闹到了县衙门,郭中秀又辨得那县大老爷无计可施。小说的第六回,陈国柱利用法律知识与洋教士大辨“占地”一案,辨得洋教士哑口无言。小说中赵素华与黄陆生滔滔不绝的大辨婚姻,也十分精彩。作者借用辩论,使两种观点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相形见绌,好与坏、优与劣自然在辩论中愈见清晰,作者的观点也愈见明了。
4. 《未来世界》中的异国形象
《未来世界》中的异国形象有两种,即强国和弱国。这两种形象在如何出现在中国的“未来”世界里,又有什么联系呢?这两类形象的出现,暗示着中国未来的两种可能。 在《未来世界》中,英、法、美、日等皆以强国的形象出现,小说借这些国家走向强盛道路的历程,传递一个信息,即中国要想富强,就必须要像这些强国一样,为争取自由和独立作斗争!这些奋斗事迹鼓舞着中国的有识之士,成了中国谋求强国道路的动力和依据,便把那强国形象作为是“未来”新中国的结果。这就使“未来”题材的小说,以西方
篇三:百年百部华人小说排行榜
百年百部华人小说排行榜
读排行榜犹如看一个大Party,请谁不请谁参加主人说了算,我们不只见到自己相熟的师长好友,也会见到许多不甚熟悉的面孔。见到熟人自然亲切,见到陌生人也不妨攀谈结识。毕竟评委都是文学界一时之选,他们邀请谁,总有他们的道理。
曾经有人说过:文学搞评奖还勉强说得过去,评比绝对不可能──精神产品怎能像名车、公司一样排座次?但是最近由香港《亚洲周刊》编辑部组织来自全球十四位文学名家,就联合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最近已经揭晓:鲁迅的《呐喊》夺得百年小说冠军。紧接著顺序是沈从文《边城》、老舍《骆驼祥子》、张爱玲《传奇》、钱锺书《围城》、茅盾《子夜》、白先勇《台北人》、巴金《家》、萧红《呼兰河传》及刘鹗《老残游记》列前十名。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评选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一来因为百年政治纷争、迄今在两岸还有许多禁忌;二来由于连年战乱和关山阻隔,许多优秀作家、作品长期仅在某一地区流传,不为其他地区的读者熟知;三来中国古代小说并不发达,人们谈起中国古典文学来都津津乐道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品,而小说只在近三百年来才出现「四大名著」。中国现当代小说「浓缩了」西方小说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这百年来流派纷呈,从题材风格、美学特徵到读者 面都差异极大,彼此可比性极小,评选的难度可想而知。有人说:「民主就是妥协的艺术。」这份名单大概也可说是妥协的产物吧。
细看这一排行榜,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有两部作品入选的共有五人,分别是鲁迅(第1名、12名),老舍(第3位、25位),张爱玲(第4名、24名),巴金(第8名、11名),金庸(29名、31名)。
★评委力图超越政治意识型态分歧。百强中既有鲜明歌颂社会主义条件下「继续革命」的浩然《艳阳天》(43名),又有描写中共勾心□角、倒行逆施、最后导致中国社会崩溃的王力雄政治预言小说《黄祸》(41位)。此外,还有在政治和思想内容上争议较大的戴厚英的《人啊,人!》(76名)。评委也未因人废言,古华虽然后来写了《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笔名京夫子)这样为中共当局非常愤怒,艺术上也堪称「伪劣产品」的作品,但他的《芙蓉镇》仍入选(68名)。贾平凹入选,但不是其争议最大的《废都》,而是《浮躁》(57名)。 ★通俗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历来引起争论。例如武侠小说,堪称中国小说界的一片奇景,但却往往被正统文学评论界有意无意地排除于视野之外。金庸作品曾经掀起一阵又一阵热潮,赢得一代又一代书迷,近年来被中国大陆某些文学史家「矫枉过正」奉为排行第四位的「文学大师」。但在这个「百强」上,他的《射雕英雄传》列名第29位,也算回复到比较正常的位置了。当代武侠小说三大家中的另两家梁羽生、古龙也都入选(列87名和84名),还珠楼主《蜀山剑侠 传》也入选(55名)。
通俗小说另一大流派──言情小说,在排行榜上也未被忽视。自张恨水(27名)以降,琼瑶(85名)、亦舒(91名)等人,一脉蜿蜒,
摇曳多姿,开出了一片有情山水。
★历史小说俨然成为一大流派。高阳《胡雪岩》(26名)、唐浩明《曾国藩》(36名),当今在中国红极一时的《雍正皇帝》也成为一百强中的压轴作品(100名)。此外,清末谴责小说、科幻小说、乡土小说……也都各有一席之地。
★这个名单还有些花絮:标题为《棋王》的有两部作品,一部是中国大陆作家阿城写的(20名),一部是出自台湾、在美国任教的张系国写的(79名);入选作家有朱氏一门三杰:父亲朱西甯(53名),两个女儿朱天文(54名)和朱天心(88名),传为佳话;也有两姊妹:施淑青(60名)和李昂(83名);还有夫妇俩:钱锺书(第5名)和杨绛(48名)。
身为评审委员的王蒙和刘以鬯,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和《酒徒》也都分别入选。但据称在评审中,他们并没有投自己作品一票。
评审很慎重,首先由编辑部列出500多本书的参考名单,然后邀请14位文学家,一起根据参考名单投票选出一百强。评选前十名时轻易达成共识,但越往后竞争就越激烈,因为多部文学作品的所得分数非常接近。
是否还有遗珠之恨?评选是否公平、贴切?相信每个文学爱好者都会有不满意之处。在我个人看来,就还有史铁生的《务虚笔记》或者《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北方的河》或者《黑骏马》、谌容的《人到中年》无论如何是应该列进去的──《人到中年》总比戴厚英《人
啊,人!》的艺术成就要高、社会影响要大吧?艾芜的《南行记》也相当有特色;再说十数年来自称「码字儿」的王朔,固然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某些负面作用,但是他既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在这 个世纪之末也还是应有他的文学地位的。
当然,读排行榜犹如参加一个大Party,请谁不请谁参加都是主人决定,我们不能期望见到的只是自己相熟的师长好友,也会见到许多不甚熟悉的面孔。见到熟人自然是非常亲切,见到不熟的人,也不妨攀谈结识。毕竟评委都是全球各地文学界的一时之选,他们邀请谁,总是有他们的道理的。
百年笔墨耕耘,百年血泪凝聚,点亮了这一百盏明灯,照耀著全球华人的世纪旅程。
评选委员简介
十四位评选委员来自两岸叁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北美,代表不同华人地区文学界,年龄也从不惑之年到年近古稀。
中国大陆
余秋雨: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前院长;王蒙:小说家、中国文化部前部长;王晓明:文学评论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再复:文学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所长;谢冕: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台湾王杏庆::又名南方朔,文化及时事评论家;施淑:文学评论家、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北美地区郑树森:文学评论家、美国圣地牙哥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王德威:文学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学系教授。 香港刘以鬯:小说家、《香港文学》杂志总编辑;黄继持:文学评论家、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子平:文学评论家、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马来西亚潘雨桐:小说家。
新加坡黄孟文:小说家。
本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书名作家
1呐喊鲁迅
2边城沈从文
3骆驼祥子老舍
4传奇张爱玲
5围城钱锺书
6子夜茅盾
7台北人白先勇
8家巴金
9呼兰河传萧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