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日记下载
篇一: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1837)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国浪漫
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 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
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 ,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
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
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到了广泛的赞赏。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
,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
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描写骑士鲁
普希金在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斯兰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终于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
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确,更强烈了。普希金写下《短剑》(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
“南方诗篇”,包括《高加
索的俘虏》(1822) 、《强盗兄弟》 (1822)、《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1824)、《茨冈》(1824)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太阳沉等名篇,还写了一组没了》(1820)、《囚徒》和《短剑》(1821)等,这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幽禁期间,他创作了近百首诗
创作上
的现实主义倾向也愈发明显。1825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 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钻研俄罗斯历史,思想更加成熟,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为了笼络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处于沙皇警察的秘密监视之下。普希金没有改变对十二月党人的态度,他曾对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
月党人,但幻想很快破灭,于是创作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自己对十二月党理想的忠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亲的领地度过了三个月,这是他一生创作的
“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
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丰收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一篇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开启了塑造“小人物”的传统,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炉火纯青。
1831年普希金迁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职。他继续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有叙事长诗《青铜骑士》(1833)、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等。他还写了两部有关农民问题的小说《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儿》(1836)。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物后来由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学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政府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
斗。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仅37岁。他的早
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
普希金在他的作
品中所表现的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杰作,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以普希金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鲍里斯·戈都诺夫》 、《黑桃皇后》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茨冈》 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
为了纪念普希金,人们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为普希金(17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就在这里去世)。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著名的波尔金诺村也在这附近。
欣赏完这么美妙的诗歌,观看完这么凄美的爱情故事之后,你是否有种怅然的叹息?普希金和克恩尽管相爱相知,但最终只能擦肩而过,爱情最终在无望的时间中逝去。那为什么普希金与克恩的爱是无希望的呢?下面我们会从内容线索、思想感情、悲剧成因以及艺术特
色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看普希金是如何诱惑大家掉进一个温柔的陷阱,请
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有人说,爱,往往是一见钟情式的,在一个瞬间突然产生。爱,又可能是朦胧的,生成之后仍往往不能被清晰地意识到,待到某一契机出现,情感的闸门才可能被突然打开。《致克恩》写的就是这种瞬间的爱的感受以及由之带来的长久的爱的回味。但这种爱是没有希望的,正因为这是无希望的爱恋,才使全
诗洋溢出温柔的味道。
我们先来说说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诗的第一节写几年前在彼得堡相见的“那神奇的瞬间”,可以想象一个天使一样美丽的少女降临在诗人的面前,那一霎那爱情之光的照耀,可是突然得知天使已嫁为人妇,这夺目的光瞬间蒙上一层纱,这段邂逅便带给诗人跌宕起伏的独特体验;第二节写那一瞬间给诗人留下的长久的记忆,有人说:“暗恋就是和
篇二:普希金
第一节 普希金
生平与创作
俄国:边缘化的国家
1825年,十二月党人要求推翻沙皇统治,自由思潮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出现,茹科夫斯基最早登上了文坛,直接导致了普希金一代人的出现,浪漫主义达到高潮,莱蒙托夫是继普之后又一诗人,写《诗人之死》引起轰动,后俄国转入现实主义发展,如果戈理,俄浪义与现义文学是一脉相承的。
普希金既是俄浪义领袖,又是俄现实主义开创者,俄国文学之父,又是俄国语言开拓者,又是抗击侵略的一员,渴望自由。童年受奶妈的影响,接收民间文学,使他的创作风格有浓厚的民间特色和浪义风格。
1. 皇村:写诗作,抨击暴政,争取自由,受恰达取夫等军官影响,使其自由反抗情绪明显。
2. 彼得堡青年:政治抒情诗,反抗沙皇专政,同情农民的不幸,渴望自由,与十二月党人联系密切,《自由颂》广泛流传,被流放南俄。
3. 南方流放时期:崇拜拜伦,作《致大海》(体现不屈的斗志),与南社成员联系密切长诗与抒情诗:叙事长诗《茨冈》(俄国的忧郁症,出生在贵族的吉普赛人在山村寻找慰藉,但已被贵族文明浸染,实为批判城市文明。从中塑造了社会“多余人”,个人与社会矛盾,出生于贵族,修养高,但却不满现实,寻找寄托,难于与劳动人民融合)此时普希金正式代替茹成为俄浪义领袖。
4. 米哈依洛夫思科耶村:此为普家乡,但是近乎软禁。诗体小说、历史剧(强调人民在历史中的作用),现实主义创作,又转向散文、戏剧。十二月党人被流放,写《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普为党人奔走但以失败告终。
5. 莫斯科、彼得堡创作最为丰盛时期 创作极多,小说、童话诗,此间创作杂志《现代人》成为进步人士文学阵地 《渔夫与金鱼的故事》《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儿》
一、抒情诗创作
1. 与现实紧密相连诗歌以抒情政治诗为主《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自由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对十二月党人鼓舞,对沙皇批判,对自由追求,对暴政反抗。《乡村》对农民的同情。
2. 充满着真情(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爱情、友情、人生感悟)《欢乐》《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凯恩》爱情诗、淡淡、迷人。
3. 清新、美丽、迷人的意境对自然的描绘,寄情于景《冬天的夜晚》《高加索》《致大海》简单的描绘中有浓郁情感。
4. 朴素、简介、富有音韵美的语言 果戈理:一切都简朴,一切都雍容大方 四国文学特点 俄:忧郁、哀愁、但不颓废,而含理想。 法:浪漫、理性批判。 英:绅士风度。 德:沉重
二、散文创作 (小说-中短篇,故事性强,叙述方式独特)
1.《别尔金小说集》短篇小说 将手工业者、小官吏第一次引入俄国文学作品。普希金创作典范的俄罗斯语言,打破以前混杂的语言创作,形成俄民族语言,简洁、朴素。
《驿站长》维林俄国文学中一系列小人物:普希金 维林—同情果戈理《外套》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契诃夫《套中人》《变色龙》—对小人物的恨
2.《黑桃皇后》:批判金钱至上,金钱对人心灵残害、异化。 格尔曼:看赌博但从不参与,追求三张神秘的纸牌,小说中有魔幻色彩,有现代性因素,第一次引入金钱对人的异化,对后人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大,被改编成歌剧,音乐性强。
3.《上尉的女儿》间接地写作手法三次见面,塑造了普加乔夫(农民起义家)英勇形象,反抗沙皇,对朋友讲义气,坚定。可以看出普希金希望沙皇能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四、《叶甫盖尼·奥涅金》
1.以奥涅金为代表一类忧郁、但又找不到出路的人。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贵族青年分三类:1.贵族知识分子 养尊处优2.十二月党人 反抗沙皇专政3.处于两者之间 忧郁、多余人、探索者,但又找不到出路的人,如奥涅金)
一方面:贵族腐朽的习性,修养、打扮、花花公子、出场时只是为继承财产,冷漠、纨绔子弟,缺乏实际工作能力,找不到出路,乡间艰苦的劳动让他厌烦,冷漠的看待周围的一切、慵懒的贵族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又是进步的,接受卢梭等启蒙思想、亚当·斯密的言论,关心国家大事,是有思想、渴望有作为的人,但与人民隔离,社会邪恶势力强大导致失败。
与之相似作品:“零余者”“世纪病”《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缪塞
《叶》揭露了个人与社会永恒的矛盾:a.“世纪病”患者:将对于社会的矛盾转为对自身的思索,注重个人生命b.而奥涅金一代“多余者”,更多是对社会的思索,这种思索导致了忧郁,爱情、个人生活占比例小,接收启蒙者思想c.零余者:鲁迅《孤独者》郁达夫《沉沦》 与“多余人”相似为:对社会思索,但缺乏忧郁,而是追求个性解放,但又受旧封建思想束缚,东西方思想交汇。多为悲愤、悲哀之情。中国社会特殊性,转型期使其有反抗情绪。
从此角度(个人与社会永恒矛盾)上看,奥涅金为超越本国文化而有世界意义的
人物形象。
多余人:19c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一称谓来自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这些人物大多受启蒙思想影响,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厌倦上流社会生活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体现,但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的,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在社会上无所适从。他们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奥涅金是这类人物的始祖,从奥涅金到奥勃洛摩夫(多与人的终结),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多余人系列往往体现自省意识。屠格涅夫《罗亭》是最具正面色彩的“多余人”。
2.塔吉娅娜
①优美的俄罗斯妇女形象,与奥涅金相映衬存在。她与自然、人民之间有深厚联系。根植于传统文化,以丫环的名字,乡间传统的女孩,受传统文化教育,,听见民间故事,相信占卜、梦境、鬼怪,与受过西方教育的奥涅金相反。热爱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而大自然并不能使奥涅金烦乱情绪稳定下来(普希金在写塔时第一次将俄罗斯四季形象表现),后成为贵妇人仍梦想乡村生活,厌烦贵族浮华、奢侈的生活。 塔吉娜娅是“俄罗斯的灵魂”
②女性意识:她与传统女性不同,当时女性地位低下。她没摸针线、不做漂亮衣服,不谈家务事,而常常沉默,舞会上羞怯,喜欢一个人穿梭于自然之中,读启蒙思想书、感伤主义小说,渴望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喜欢思考、忧郁,又不同于男性对社会的忧郁,而是爱情上,渴望个人幸福的忧郁,她敢大胆直接地追求爱情,爱的真诚,牺牲自我,不再是消极、被动等待被爱的对象,爱情失败后显得冷静、理性。在阅读中正视自己的人生,正确对待奥涅金缺点,但最终没有找到可以寄托爱情的人,回到现实中,嫁给50多岁的老将军,命运悲惨。
③是男性话语中的理想女性、美的化身,最后忠诚于婚姻。 格罗斯曼:勇敢的,追求爱情的真诚少女,理想与道德的化身,道德高于自我“我可爱的理想,俄罗斯的灵魂”俄国群体性的特征:传统与西方思想碰撞时需要容忍、牺牲、和谐。塔是理想的再现。普希金看来,女性要对男性忠诚,所以塑造了塔最后对丈夫忠诚的形象,是在男性话语下对女性的塑造。最后塔忠于丈夫体现了塔与奥间关系的变化。(乡村时,仰视奥,追求爱情;被拒绝时,平视,看清奥的缺点;拒绝,俯视,成为贵妇人,了解上流社会的规则)
3.艺术特色:1.现义于浪义的完美结合。此为一诗体小说,被称为“俄罗斯百科全书”,现实主义作品,奥与塔代表了传统思想与新思想。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19c初俄国广阔生活画面。对细节的描写,浪义主要体现在抒情性的诗体,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大量的抒情言论,扩大作品容量,优美语言对环境及女主人公的描写与刻画。2.人物形象塑造上采取对比的手法。奥涅金与塔对爱情的态度,塔与奥丽加性格对比。3.小说语言既有诗的凝练含蓄,又有散文的流畅、朴素,将书面语、民间语言结合。作品以十四行诗形式写成,音律为四音步,抑扬格方式,前三部分分四行,后两行总结。普希金为俄民族语言创造者。4.在韵律方面创造了“奥涅金诗节”
五、普希金在俄国文学时尚的地位
(一)1.在作品内容方面:提出了时代重大主题。提出俄国制度和人民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出路问题“抑郁症”、农民问题(俄国文学的主体,以前各国文学很少涉及农民,我国五四时期学习俄文学,也涉及农民)
形成人物系列:1.小人物—《驿站长》(同情)→果戈理《外套》(被奴化) 鲁迅《狂人日记》(学习果戈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反思) 从反面写、出身卑微,心灵高尚,写自我牺牲的小人物的爱情,人性高贵。→契诃夫《变色龙》《套中人》19c末沙皇专制走向灭亡,写小人物的奴性,制度的牺牲品。但小人物又压榨其他人(批判、怒骂) 体现俄国强烈人文关怀
2.“多余人”系列:见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探索未来,但又苦闷。
3.俄罗斯妇女 坚毅勇敢,有时比男性更伟大,是真善美的化身,有很强浪漫主义色彩,是男性作家理想的寄托,而男性则多有自身缺点,带有作家自身的烙印,苦闷、无出路,抑郁,与女性形成鲜明对比。如《叶》中的塔吉娜娅,屠格涅夫《罗亭》中的娜达丽亚,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突出的是坚毅的民族性格。
4.金钱骑士《黑桃皇后》资产阶级野心家 果戈理《死魂灵》
(二)普希金文学体裁方面成就:
1.将诗歌与社会生活联系,多种诗歌体裁,名言警句大大拓展了诗歌体裁,叙事诗打破了古典诗的束缚,植根于生活,现实感强。
2.小说方面创诗体小说叙述上有很强个人色彩《驿站长》《黑》梦幻色彩,心理描写
3.戏剧方面:阐释了“得人心得天下”主题。
(三)俄罗斯民族语言创造者 普将口头语和书面语结合
篇三:浅谈普希金的爱情诗
浅谈普希金的爱情诗
【摘要】:
普希金的抒情诗是他一生文字创作的精华,在他留下的800多首抒情诗里,爱情诗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些诗里,诗人或直诉胸臆,或借物抒怀,或触景生情,热情洋溢地讴歌、赞美爱情;如痴如醉地倾吐着对情人的爱恋和相聚时的欢乐;悲痛欲绝地诉说同恋人生离的痛苦、死别的悲伤;满怀深情地为爱人祝福和缠绵悱恻地吟唱他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从众多的方面,真实感人地表现了他在不同年龄时期对爱情的不同感受——年轻时的狂热和浪漫,成年后的深沉和思索。本文旨在就普希金爱情诗诗歌的主题和内容、艺术特色、取材和渊源以及对后世创作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普希金的爱情诗做一个整体的概观。平静温和的人情味;坦诚质朴,以心相见;形式优美,诗句富有音乐性是普希金爱情诗的显著特色。从普希金的诗中,我们不难体会,真正的爱情不是占有与索取,而是无私的奉献。普希金的优美诗句如潇潇春雨,习习春风,滋润人的心田,使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结构上具有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特点,同时,他的诗作与《圣经》有着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其中有很多诗作都源于《圣经》。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的文字创作对俄罗斯本民族,对中国乃至对世界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中文摘要??????????????????????1
正文?????????????????????????????2
注释?????????????????????????????9
参考文献???????????????????????????9
浅谈普希金的爱情诗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和作家,普希金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他的心灵宇宙中纳涵着整个世界;同时,它也被世界所敬仰,所包容。著名普希金研究专家张铁夫先生在他主编的《普希金与中国》一书中,从普希金的创作文字中提取出“中国花园”、“礼仪之邦”和“中国长城”三个具体形象,并结合普希金的生平思想,剖析了这三个形象中包含的象征情感寄托:中国花园,寄寓着青年时代的爱;礼仪之邦,表达了对这个东方古国的向往;中国长城,象征着平静的避风港。进入20世纪以来,普希金的诗歌和创作被广泛传入中国,并进而引起了中国一批文字研究者的兴趣,他们从众多侧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20世纪中国的普希金。普希金一生的创作是多元化的,他有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经历,这都成为了他日后诗歌创作的取材和渊源,尤其是为他的爱情诗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从整体来看,普希金擅长表现爱情生活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诗人以春草、鲜花、清泉、彩虹描绘爱情的瑰丽,以星光、月亮、太阳来赞美爱情的辉煌,以林涛和海浪来谱写爱情的乐章。把普希金称为颂扬爱情的圣手他当之无愧。真挚、优雅、高尚,是普希金爱情诗的显著特色。爱情,是他一生快乐与痛苦的直接源泉。他在诗中怀着爱与宽容,为自己祝福,也为别人祝福。即便因情感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也决不怨恨,反而为对方默默地祈祷,希望别人爱她像自己一样真诚。从普希金的诗中,我们不难体会,真正的爱情不是占有与索取,而是无私的奉献。普希金的优美诗句如潇潇春雨,习习春风,滋润人的心田,使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本文将就普希金爱情诗的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从主题和内容上来看,普希金的抒情诗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表现爱情和歌颂爱情的抒情诗;一是追求自由、反抗暴政的政治抒情诗。其中,爱情诗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与他一生的追求是分不开的。普希金爱情诗所表现的情感是真实、感人的,对爱情的感受和体验也是非常深刻的,这跟诗人的爱情生活曲折有关。诗人用他的一生,真诚地赞美和追求着幸福的爱情。为了爱情,他不惜牺牲一切,包括生命。普希金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家里姐弟三人,母亲偏爱弟弟,而不喜欢普希金,比别的孩子幸运的是,普希金有一位不平凡的
奶娘阿琳娜·罗季昂诺天娜,她健康善良、勤劳乐天,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而且心灵手巧,记忆力强,她给普希金讲迷人的故事,唱动听的民歌,她是普希金的启蒙老师,而她对普希金的呵护也正弥补了诗人得不到的母爱,一直到后来,阿琳娜一直是普希金风雨人生中永远牵挂他的人,普希金对他奶娘的感情也十分深厚。这使他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中一直很关注女性,尤其对温柔懦弱的女性感到困惑,她们的影子总是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总会不遗余力的歌颂她们、赞美她们。上学后的普希金阅读了许多法国的爱情作品,他从书籍和别人的交谈中知道了一些女性的事情,而那一切都让他心神不宁,虽然从未和女性交往过,但他已经了解了女性的秘密。他认为,爱情同诗歌一样,是“一种占有,是做人的一种需要”,他的一生就游荡在爱情与诗歌之间,对他来说,爱情和诗歌是同一位天才的不同表现形式。1815年,16岁的普希金被送入皇村中学读书,他便与同学的姐姐——一位叫做巴库宁娜的女孩一见钟情。天使般的巴库宁娜端庄清丽,普希金浪漫多情,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曾经幸福过!不,我昨天并不幸福:我一大早就被一种期望所折磨着,我以一种无法描写的激动,站在小窗口,看着铺满白雪的道路——没有见到她的踪影;——最后,我失掉了希望,突然间我意外地在楼梯上与她相遇——多么甜蜜的时辰啊!”于是,普希金便写了《致画家》一诗,向巴库宁娜婉转地透露倾慕之情,诗中热烈的内心追求与表白的委婉忐忑,交织成奇妙的旋律:
请描绘她纯真灵秀之美,
画令人痴迷的可爱面庞,
画天庭才有的笑容妩媚,
再画她勾魂摄魄的目光。
巴库宁娜柔和的倩影深深震撼了诗人的心,而诗人又用笔赋予了巴库宁娜以美的灵性。在诗人笔下,巴库宁娜嵌上了一轮迷人的光环,像梦幻,又不失亲切与温柔;像女神,有丝毫没有逃离尘世的陌生感。巴库宁娜像是天边的一弯新月,纤细的腰间系一束银色的薄纱。她光洁的面容上含着一丝微笑,就像温柔的春阳溶解在山巅的白云间,透射出迷人的光辉,使空气和流水都变得清澈明亮。他的追求与表白,自称羞怯实则大胆,情真意切,格外动人。后来,这首诗还被普希金的一位同学谱了曲,优美流畅,和谐悦耳,颇受同学喜爱。诗、词、曲、美的
完美结合汇聚成一个话题:少年的初恋。之后,普希金与巴库宁娜度过了生命最动人难忘的恋情,他们在林荫湖畔留下谈情说爱成双成对的身影,夜晚的星空下,他们相依相偎。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跟随父母来度假的巴库宁娜必须返回彼得堡,从此就再无音信。普希金每日似痴似呆,在沉默中独自流泪??普希金与巴库宁娜的恋迹虽已远逝,融化在岁月的长河里,但是这种美好情感将化为美妙的乐章永远留在诗人和读者的记忆深处。
普希金大多数的爱情诗都是根据自己的恋爱经历创作的,他一生中共拥有37位情人①,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他从不满足于一位女性,他接触过的女人身份不同,性格不同,有的出身贵族,是伯爵家的公主,有的也不过是家族中的农奴,他们的性格或温柔,或活泼,在普希金的眼里,却都是无限的美和诱惑。例如在他的另一首爱情诗《给娜塔丽亚》中,他所倾心的对象娜塔丽亚就是托尔斯泰伯爵家演戏的女农奴,但诗人却同样为他激动不已:“??这一切都是我的心狂欢!”使人心潮激荡爱情如火,对他所爱的人,他总是由衷地赞美,诗人心中充满无限的爱,但爱情始终没能给他一个期待诗中的完美结果,在这首诗中,普希金运用最质朴无华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真实感言,让读者在一番真实而热情地叙述中体会到情感的真挚和热烈:“我还是第一次感到羞涩??只有你萦绕着我的灵魂??使我心狂欢”是爱情让诗人在苦难和曲折的生活中寻觅到了一种寄托,爱情让她心神不宁却又热情狂欢,爱情甚至可以让他暂时忘却生活的不幸和命运的不平,使人在爱情的海洋里畅徉,贪婪的吸吮着爱情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普希金的爱情诗真挚热情、朴实纯洁,诗作由内到外,洋溢着一种不可言表的对爱情的赞美和渴望。在诗人心中爱情不是肉欲,爱情对人类的爱、对生活的爱是分不开的,诗人一生在与命运抗争的同时,又摆脱不开爱情的纠缠,他时刻满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期待,始终扬起爱的风帆,振作精神,是爱情的力量一直鼓舞着他。
理智和爱情
年轻的达尼斯追逐着多丽达,
“停一停!美人,停一停!”他喊她,
“你说:‘我爱’,我就不再追你,
我以维纳斯的名义向你起誓!” 理智说:“你别作声,别作声!” 狡猾的爱神教她们:“你称我的心!”
曙光升起,闪出淡淡的白日。我的周围荒凉而凄清.......她已走了.......我到岸边,她在明朗的傍晚常在那里流连,在河边,在绿茵的草地,
我已找不见她美丽的脚
留下的依稀可辨的足迹。
我在树林深处徘徊、沉思, 念着我最心爱人的名字;
我呼唤她——凄凉的空谷回音
也呼唤着她,向远处隐去,我走向小河,充满了幻想;清清的河水在慢慢地流淌,波光已不再闪动她难忘的形象。她走了!......在甜蜜的阳春
来到之前,我告别了幸福和心上人。秋天已经用它寒冷的双手
剥光了白桦和菩提树的顶。它在那树林的枯枝间喧嚷,在那里,黄叶飞舞日夜不停。寒雾锁住了冰冷的波浪,
不时传来阵阵秋风的啸声。田野、山岗和熟悉的树林!你们守护着神圣的幽静,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