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小学抒情文写作技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1:26:21 作文素材
小学抒情文写作技巧作文素材

篇一:小升初作文指导:抒情和抒情文的写作

小升初作文指导:抒情和抒情文的写作

抒情,就是对主观感情的抒发和表达。抒情文则是以情感的抒写作为主要写作目的的文章。抒情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抒情文也是重要的散文形式之一。

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从一出生就会抒情。小孩子见到妈妈时会兴奋地发出“咿咿呀呀”的简单的音节,饥饿时会“哇哇”地大哭,这都是在抒情。等到长大了,逐渐掌握了、更复杂的语言,逐渐学会了书写,将这些语言组织起来,以描述自己的主观感情,并形成书面文字,这就是抒情文。

抒情贵在真实。初写抒情文,一定要抒写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切忌矫揉造作、感情虚假。我国宋代的著名词人辛弃疾有过这么一句词:为赋新词强说愁。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本没有愁,或者说并不真正懂得愁,但是为了写出一首好词,却故意在那里说自己怎么怎么地愁。对于作家、诗人来说,这是写作的需要,但对我们初学写作的人,这就是无病呻吟,是作文中的大忌。我们在写作抒情文章时,一定要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心中有什么就写什么,只有这样,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才会可亲、可信,真实、感人。

从情感的表达方式上讲,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这是直接抒情。直接抒情比较直白、热烈,多用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判断句、陈述句等,同时经常会在句中使用感叹词,如“好美啊”、“真想你呀”。间接抒情则比较含蓄。它往往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等手法来抒发感情。如“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用对草原上蓝天、白云、奔腾的骏马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间接抒情方法很多。有的借助于人或物,通过对人物行为的描写来表达。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妈妈欣慰地笑了。她的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通过对妈妈笑了、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看等行为描写,来表现妈妈因“我”的进步而高兴、“我”因自己的行为使妈妈欣慰而自豪的情感。这是“借人抒情”。有的借助于物,在对事物状态的描摩中抒发感情。如:“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引自《金色的鱼钩》)有的“借事抒情”,将主观感情隐藏在对事件的记叙之中。有的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来达到抒情的目的。有的是通过议论抒情,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几句点睛式的议论之中,如“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引自《一夜的工作》)。

抒情时,应该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如拟人、比喻、对比、象征、衬托、联想、夸张等等。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结尾?quot;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运用比喻手法,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出来。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抒情文中的运用又是如何呢?一般来说,直接抒情多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结合使用,在这些写作的基础上,画龙点睛或是点明题意。直接抒情还经常用于作者感受最深刻、感情最强烈的地方,以精练的语言表达浓郁的感情和强烈的感染力。间接抒情因其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含蓄,运用和也比直接抒情要广泛。但在大多情况下,两者是结合使用的,在间接抒情的基础上,以直接抒情点题或是升华情感,效果往往不错。

训练作文: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扩充具体,自拟题目。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进行大扫除。大家干得真欢……

满分例文: 一次大扫除

今天上午,郭老师一进教室门就说:“今天下午大扫除,要带盆和抹布来,最好带一些洗衣粉和洗洁精。”“噢!噢!”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下午我拿着盆和抹布来到教室时,我们小组的同学们都已经到齐了,大家都很兴奋,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捋胳膊挽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这个组长马上发号司令:“黄翔去擦中间那扇窗户,王月和郭峰去擦第一扇窗户,王芳和牛佳去擦最后那扇窗户。”这几个同学赶忙拿脸盆接水,然后各自分工擦洗起来。有的站在椅子上擦上半部,有的踮着脚擦中间,有的蹲下身子擦下边,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我这个组长也不能闲着,叫上雷晨光去擦柜子、讲台和讲台后面的那面墙。我先往脸盆里到了一些洗洁精,拿起抹布蘸了点水,擦起墙来。雷晨光在我后面认真地擦着讲台,擦得满头大汗,头上冒着热气,便擦边说:“这该死的红墨水,怎么也擦不掉。”

这时,我也碰到了麻烦,墙上有许多黄色的斑点,我擦了一遍又一遍,可怎么也擦不掉。斑点好像对我说:“你不要白费力气了,你是擦不掉我的,哈哈哈...!”这时,我的斗志一下子高涨起来,对它说:“你等着吧,我一定会把你擦掉,看你能得意多久。”说着,我又往脸盆里加了点洗洁精,把抹布放进去揉了揉,然后使劲擦那些小黄点,慢慢地,小黄点一点点地淡了,这些小黄点好像对我说:“大哥,饶了我吧,我还想在这多住一年呢。”可是我要斩草除根。我又加了一把劲,把它们全部消灭了。我抬头看了看,墙已被擦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我扭头看了看雷晨光,他也把讲台擦干净了,我又看了看我的其他组员,他们用洗衣粉和洗洁精把窗户擦得一尘不染。

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看,我们的教室变得多么干净明亮,可是同学们的样子显然有些狼狈,有的衣服被弄脏弄湿了,有的脸成了大花猫,有的甚至连腰都直不起来了。虽然我们很累,可是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过了多么有意义的一天。

大扫除

你瞧,大家都在教室里忙着干什么呢?原来大家在做大扫除。

李老师先把我们分成了几组,有的扫地,有的擦黑板,有的擦窗户,也有的拖地,还有的擦桌子……

老师一说完,同学们就一窝蜂似的向清洁用具存放处跑去拿清洁用具。大家拿着自己需要用的工具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拖地的同学在我们扫地的时候就去洗拖把了。当我们刚扫完地时,拖地的同学又回来了。他们一个个手里拿着的拖把滴出的水晶莹透亮。我和王月连忙跑过去,我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我们刚扫完。”王月催我说:“你还说什么呢?快让他们进来吧!”我们几人进了教室后,他们几个轮流拖地,我和王月洒水。

赖羿拖地拖得多有劲呀!你看他双手稳稳地捏住拖把杆,脚做成前弓步。用力地把拖把向前推,又向后拉,一推一拉,一前一后。过了好久,我们看到赖羿还在拖地。伍亮就对他说:“你去坐着休息一会儿吧,让我们来拖地。”赖羿停下来,说:“没事儿,我不累,还能拖一会儿。”接着,他又用力地拖着地。只见大豆似的汗珠直往下流。他真是累了,在我们的再三要求下,才休息了几分钟。他又提着满满两桶水跑来了。他把一桶水放到了地上。再用左手提另一桶水,右手捏着布。然后把布打湿,又把布上的水捏到地上。他就这样一次又次地洒着水。

篇二:写作技巧之抒情

第三节抒情

一、抒情的含义

写作者抒发、表白自己主观感受和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抒情的方法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就是直抒胸臆,是作者或作品中的某一个人物直接表白或倾吐自己的感情。

一是针对所写内容抒发感受,表达对所写的人、事、景物的强烈的感情。如朱自清《绿》,对梅雨潭的欣赏赞美之情。

二是以所写内容为基础生发开去,扩大抒情范围,表现对同类事物的一种感情。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这许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他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印度的广大的人民群众。

——冰心《观舞记》

三是以所记叙的内容为基础,由表及里地抒发自己的感情,透过抒情的文字来显示由所记内容引起的体会、感受。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或议论说理中来抒发感情,特点是情以物兴,物以情观。

一是结合记人叙事抒情。

二是结合状物抒发感情。托物言志、托物咏怀。

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着一、二张满被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

豆一般大一粒的嫩头。有时认着墙上的斑驳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已经爬到了斑驳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见得;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

——叶圣陶《牵牛花》 他(牵牛花)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流沙河《藤》 三是结合写景来抒发感情。把主观的感情融化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是依附议论而抒情。

篇三:如何指导学生写好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写景”类作文

作者:彭安国

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但是,就总的情况来看,这类文体写作训练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原因何在呢?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在哪里呢?

做任何事都要明确目的,写作训练也是如此。优秀的写景抒情文章,一般说来,总是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图画,表现美的感情。写好写景抒情文章,需要具备美好的情操,较强的审美能力。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写景抒情的写作训练,应当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

写景抒情文的写作,包括立意、谋篇、结构、语言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在阅读中看到一幅美的图画。要能够用语言描绘出一幅美的图画,首先要在脑子里形成一幅美的图画,这就要借助于观察。(当然也可以借助于想象,但归根到底,想象还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

观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科学的观察,一种是审美的观察(观照)。前者的目的,主要是在把握事物表面特征的基础上探求事物的本质,因而在观察中往往伴随着名理的思考,同时须尽可能地排斥主观感情的干扰;而审美的观察,则是为了“发现”适合于表达主观感情的事物的美的形式,因而在观察中往往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同时会暂时中断抽象的名理思考。写景抒情文章,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景物的(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特征,主要是其形状、色彩、运动状态、空间位置方面的特征,因此需要我们借助于科学的观察,这样才能使景物描写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泛、套话连篇等毛病。但是在为描写景物所进行的观察训练中,我们决不能停留在科学观察之中。因为科学的观察往往带有较强的分析性、解释性,这在科学研究中是必要的。但在景物描写中,则可能使景物描写失之琐碎,缺乏统一的鲜明的意象。按照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仅具有不同的形态、色彩、运动状态和空间位置关系,而且具有各不相同的“力的模式”(这个“力的模式”是以上各种因素作用产生的“综合效应”)。“象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和混乱,前进和退让等基调,实际上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比如崇山峻岭、危岩劲松、闪电雷鸣、大漠长风这些具有“阳刚之美”的景物和清风明月、幽林曲涧、弱柳柔丝、杏花春雨这些具有“阴柔之美”的景物,实际上就具有截然不同的“力的模式”,因而具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性。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自然景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力的模式”,不同的表现性,培养他们对形式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是培养审美观察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能形成审美的构成意识和构成能力,也就是在感性形式上统一为一个有联系、有意义的整体的意识和能力。这样,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景观,他们才会发现由那些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构成的具有鲜明总体特征的完整、统一的画面。人们的视知觉具有要求简化的倾向,当知觉对象符合这一要求时,才可能产生美感。因此在

审美观察的基础上描绘出来的画面,才是既真实,又美好的画面。

以上说的是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力。审美观察,是一个“物我交流”的双向过程,人们又称之为“审美观照”,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渗透着情感的活动。首先,情感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动力功能。学生如果缺乏观察、审美的兴趣,就不可能开展任何审美活动。事实上,热爱大自然是学生的天性,这是我们组织学生观照自然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介绍与某处景物有关的往事、历史传说、故事,引发他们特定的情绪记忆,以积极的情感状态投入审美观照。其次情感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定向和创造功能。当我们带着特定的情感进入观照时,这种情感对外界景物就会产生一种选择作用,甚至变形作用:那些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才得以进入知觉范围;一些不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由于知觉的完形作用,在经过变形作用后(变得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也得以进入知觉范围。而且,由于情感的激发、启动,以往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景物的意象,也可能加入其中,从而使得由这些意象组成的知觉形成具有鲜明的总体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成为主观感情的象征物。这样的画面,便是由情感定向、一创造如来的富有生机的完美的画面。比如同一处荒园,用科学的眼光看,它确实是杂草丛生,断瓦残垣,不堪人目;但是如果它和学生们的童年趣事联系在一起,他们就可能有意无意地不提那些不堪入目的景象,而大写特写蟋蟀在弹琴,小鸟在歌唱,甚至把某处公园中的一些景物的形象移花接木地加到了他们心爱的荒园上,那破败的老屋会显得古色古香,那杂草丛中会散发出泥土的芬芳。这样写从科学的眼光看是不真实的,但是在他们的眼睛里,记忆中却是真实的;它所表现的孩子们的那股热爱童年生活的感情却是真实的。

当然,激发起学生的特定的情感进入审美观照,这情感首先就应当是积极的健康的。诚然,积极美好的情感决不是单纯在写作中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但是指导学生写好写景抒情文章,把它作为发现美、创造美的一个过程,也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除了上面所说的在进入观照之前,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而外,学生的心灵、情感在观照过程中也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当我们引导学生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在观照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时,当我们沉浸在自己所创造的美妙境界之中,浮想联翩、流连忘返时,“我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的实在之中,而是生活在纯粹的感性形式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所有的感情在其本质和特征上都经历了某种质变过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们的物质重负。”培养这种脱俗的情感,超越精神,达到人生的审美化,如上文所说,是审美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以上说的是,在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观照中,可以发现、创造出一幅富有生机的完美图画,这图画,用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以构成较为理想的写景抒情文章。这个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如何运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形象,表达感情,这里面也包含着美育,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简单地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和艺术鉴赏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对于这些艺术精品单纯作理性分 析,讲清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哪些词语用得恰到好处,显然是不够的;一味地让学生诵读,或者笼而统之地称赞它们是如何美妙,学生也听得有限。我们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先要求学生体味作者所描绘的境界,给我们怎样一个总体印象。优秀的写景文章或片断,用笔可能有繁简之分,但是都能给人以鲜明的总体印象。比如老舍先生《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对烈日和暴雨景象的描写和鲁迅先生《故乡》中关于月下西瓜的景物描写,前者有如繁笔画,后者有如简笔画,但是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都是鲜明、深刻的。在把握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多角度描写以突出这一印象的,这

样似乎更符合观察、感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正确途径。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表情朗读,最好借助于电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描绘的境界,从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补充画面中所没有描绘的部分。比如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出作者描绘的清冷幽静的境界,并且体会到这样的境界,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郁郁不平的心情。那么试想我们有朝一日前往小石潭,寻访古人遗踪,当会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观赏今日小石潭,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样便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