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周记中秋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9:29:44 字数作文
周记中秋节字数作文

篇一:中秋节(周记)

2014.9.8星期日 天气:晴 早晨,我刚刚起床,人就异常兴奋。因为今天是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来了。今天一大清早,爸爸妈妈还有我就一起到超市买菜,月饼等食物。下午爸爸妈妈都在厨房里忙着杀鸡,杀鱼,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乐乎。

吃晚饭的时候,我埋头吃饭,简直有点狼吞虎咽似的。不一会儿,我就第一个吃好了饭。我马上去做好了赏月的准备工作。

等啊等,我始终没能揭开月亮神奇的面纱。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月亮怎么还不现出真面目,我想一睹书中所说:多么圆,亮,大,美丽的中秋月亮啊!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去询问家长,原来因为今天的天气原因,没能如我所愿的看到中秋节的月亮,但是我还是十分开心。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吧!

篇二:【周记四】中秋节来临了

【周记四】中秋节来临了

2010年9月25日星期六

盼啊、盼啊??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来临了。很高兴也很快乐。

在中秋节的这一天里,我们家买了好多的水果:葡萄、香蕉、梨、西瓜、哈密瓜??各种各样的水果映入眼帘。还有好多种类的月饼,有白切鸡吃。总之一句话:有很多的东西吃。但是,这一天好可惜,左看右看,看来看去都看不到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真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虽然是没有圆圆的月亮但是我们家温馨的气氛还是有的。我们家还是和往年一样,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月饼、鸡肉、有说有笑的、欢声笑语连续不断。

今年的中秋节,我还吃了个冰冷冷的西瓜、哈密果雪糕。我妈妈把西瓜、哈密瓜放到冰箱结冰的那一层里。打开冰箱看时,吓了一大跳,西瓜、哈密瓜已经结了一些冰了,我们就快快切开来吃,刚好那天也有一丝的风,凉呼呼的。吃的时候,好冻啊,像吃雪糕似的。我狼吞虎咽地吃,吃多几块,手都在打寒战了。奶奶他们看见我吃东西的样子,在那里忍不住地哈哈大笑,爸爸他们也跟着笑,欢声笑语连续不断,久久不能停止??

今年的中秋节也好愉快。有说有笑的,整个家庭充满温暖、温馨。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冲蒌中学初三:naidy奈奈

审核老师:郭红红http://souke.jiajiaoban.com/teachers/index/ff80808129a82cbe0129b1563d96188f/91710F3C61566336E040007F0100414B

篇三:中秋活动方案

“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计划

泰兴市张桥小学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9月11日~9月24日

三、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 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9月11日~9月17日)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3、中秋故事演讲。

第二阶段:各中队进行排练(9月18日~9月23日)

第三阶段:以班队会形式进行活动(9月24日下午)

五、活动内容:

一年级: 中秋与习俗

【小小资料库】

1、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 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

2、中秋习俗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活动建议】

1.跟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在内容的设臵上要由浅入深。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活动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3.在活动后,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臵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二年级 :中秋与月饼

【小小资料库】

1、中秋节与月饼

中秋佳节,我国城乡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

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2、传说月饼的故事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很快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令,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骑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活动建议】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年级学生对中秋节不是很陌生,这一次中秋节的节庆教育,重点落实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含义,以及请学生尝试学做月饼这两方面展开教育活动。学做月饼,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古代的百姓很聪明,他们想出了在月饼里面藏情报的方法。

通过这次的节庆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了解民族文化和历史,为他们的周记或短文提供素材,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习收集资料和调查

首先在课前可以先问学生,中秋节快到了,你们家打算怎么过呀,月饼买好了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时,大家为什么都要互赠月饼,吃月饼?请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问家里的长辈、上网、书本查阅等)收集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典故,传说。为节庆教育活动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讲述作一些准备。

其次,请学生利用和家长去商场、超市购物的机会,看看月饼的种类,月饼的主要成分,为自己动手制作月饼培养感情和兴趣。

3.愿意参加环境布臵

在组织活动时,环境适当做一些布臵,比如:在教室的生活柜上可以摆放一些中秋节时经常食用的传统食品——煮毛豆、糖芋艿、烤鸭子等,烘托节庆的气氛。

4.能把活动内容与其他学科整合

活动结束以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能力,或用几句话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下自己过中秋节的心情;或画一张图画,把自己做的月饼画下来;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些月饼请长辈品尝??总之,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中秋节节庆教育活动的感受和认可。

三年级:中秋与赏月

【小小资料库】

1、中秋赏月

相传,远古时候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回家后,后羿把不死药交嫦娥珍藏,被小人蓬蒙看见。三天后,后羿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待后羿走后,手持宝剑,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危急之时她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吞药后,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仙。傍晚,后羿回到家,悲痛欲绝,仰望夜空呼唤嫦娥的名字,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就传开了。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2、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宋朝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科学小常识

1为什么从地球上,会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呢?

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当它以28天多一些的周期沿地球公转时,由于相对位臵不同,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形状也会有圆缺之变。

2观察月亮:

如果月亮与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一侧时,会看不见月光,称之为“新月”(a),然后随着逆时针的公转,逐渐反射太阳光,月亮渐圆变满。满月与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边(b),这时月亮看上去又大又圆,接下来又逐渐变亏,周而复始。

【活动建议】

1、课前收集资料

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中秋的资料,可通过向长辈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也可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有关书籍,还可上网查询等等,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使学生知道一些平时不太了解的中秋节的知识。同时,通过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中秋节的内容。当然,教师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帮助学生把所找到的资料和他们一起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概括。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盎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科渗透

在活动中注重学科渗透,如听故事,说心愿这个环节,结合平时语文学科中语言训练的要求,让学生在说出自己心愿的同时,请他们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然后辅以电话的形式表达,并提醒他们运用礼貌用语,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日常打电话的整个过程,而且又在其中渗透了“礼仪教育”。

四年级:中秋节与感恩节

【小小资料库】

1、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 春节 、 端午节 、 清明 并称为中国 汉族 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 农历 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 八月节 ”、“ 八月会 ”、“ 仲秋节 ”;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 团圆节 ”、“ 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 月 ”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 月夕 ”、“追月节”、“玩月节”、“ 拜月节 ”;在 唐朝 ,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2、感恩节 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感恩节。这一天,通常都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大家热热闹闹庆祝丰收的季节,并感谢上天、大自然、亲朋好友和所有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对自己的一切帮助。虽然各国感恩节的日期不同,但其中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喔! 感恩节在加拿大和美国都是个重要节日,不过这两个国家的节日并不在同一天。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是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美国感恩节则是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今年,加拿大感恩节是10月11日,美国则是11月25日。纵观历史,加拿大感恩节的日期己经变动,现在的日期是1957年才由国会确定下来的,美国感恩节的日期早在1863年就确定了,当年宣布这个神圣日期的是著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活动建议】

1、了解中秋、感恩节的来历。

2、知道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民俗节日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体味团圆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亲手制作一张中秋节的贺卡,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意识和行为。

五年级:中秋与诗画

【小小资料库】

1、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2、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 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唐书·太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活动建议】

1.诗画鉴赏

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通过对诗画的鉴赏,由“千里共婵娟”引发两岸同情增强祖国统一的意识,激发学生好好学习,为明天繁荣祖国的昌盛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资料搜集

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中秋节资料、诗画,在网上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及中秋节的深刻含义。

3.了解国情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任何人都不可侵犯和分割,在图书馆寻找有关台湾的相关内容,了解我国的国情。

六年级:中秋赏月会

【小小资料库】

一、咏月诗示例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