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没水喝歌曲
篇一: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三个和尚
津南三幼预约课计划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三个和尚》 执教老师:王兰荣 班级:中一班 组织形式:小组 目标:1、熟悉歌曲内容,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
2、幼儿能够积极的根据歌词编创动作。
重难点:熟悉歌曲内容,唱准附点音符,积极的根据歌词编创动作。 准备:1、《三个和尚》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音乐、一个木鱼。
过程:
1、律动进入活动室。
教师带领戴着幼儿听着《聪明的一休》进入活动室坐下。
出示木鱼,进行节奏游戏:《我来敲,你来拍》
重点:X X X. X ▏X X X‖ ▏ X — ‖
2、导入主题:
师:我请来了几位小客人,请你们边听故事边看看他们是谁?”
从前有座大山,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大桶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口渴想喝水,但缸里没水。他们谁都不愿意吃亏去挑水,于是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就这样一直渴着。
师:听了故事之后知道他们是谁吗?有几位和尚?(出示歌名《三个和尚》) 接下来请小朋友听一首歌,这首歌里面唱的就是三个和尚的故事。
3、初步欣赏歌曲《三个和尚》。
播放《三个和尚》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及风格。
师:听了之后,小朋友知道一个和尚干嘛呀?
(课件出示一个和尚挑水吃的画面)
两个和尚呢?
(课件出示两个和尚抬水吃的画面)
那三个和尚呢?
(课件出示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画面)
3、教学儿歌,领悟歌词。
根据歌曲节奏,逐句学说歌词,并让幼儿能够记住。
一个 和. 尚 挑水 吃。
两个 和. 尚 抬水 吃。
三个 和. 尚 没水 吃,
三个和尚 没水 吃 没水 吃——呀!
4、熟悉歌曲《三个和尚》,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学的真棒,那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是怎么唱的。 (课件播放《三个和尚》,幼儿再次聆听歌曲)
请小朋友一起唱出三个和尚的歌曲。(2—3遍)
那你们能不能边唱边学出这三个小和尚的动作呢?分句播放画面鼓励幼儿创编动作。
7、表演唱(播放《三个和尚》音乐)
8,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三个和尚的故事,还学会了这首歌,那谁能告诉老师,三个和尚最后为什么没有水喝呀?要想喝到水该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讨论。
9、听着音乐去喝水结束活动。
篇二:幼儿园中班音乐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中班音乐《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施甸县幼儿园 王建超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
2、幼儿能够积极的根据歌词编创动作。
3、让幼儿体会团结劳动以及勤劳的意义。
活动准备:
1、《三个和尚》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音乐。
3、小和尚头饰。
活动过程:
1、 律动进入活动室。
教师带领戴着幼儿唱着《聪明的一休》中“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部分双手合拢做和尚作揖状进入活动室,并盘腿坐下。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听到的音乐好不好听啊!那下面我们就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再念一念。
1=G 咯嘀咯嘀咯嘀咯嘀 咯嘀咯嘀
2、 引起幼儿兴趣:
师:咦!今天,我们这里怎么来了这么多美女老师呀?小朋
友转过身,向我们的美女老师们问声好。
今天既然来了那么多美女老师,那王老师也请来了几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边听故事边看看他们是谁?” 背景音乐幕后讲故事,情景表演,引出活动。
从前有座大山,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大桶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口渴的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高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三个和尚就这样一直口渴着。
师:小朋友们听了故事看了之后知道他们是谁吗?对了,是和尚,有几位和尚呢?(出示歌名《三个和尚》) “对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三个和尚”的歌曲。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首歌里面唱的三个和尚的故事。
3、初步欣赏歌曲《三个和尚》。
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和尚》音乐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及风格。
师:听了之后,小朋友知道一个和尚干嘛呀?
(课件出示一个和尚挑水吃的画面)
两个和尚呢?
(课件出示两个和尚抬水吃的画面)
那三个和尚呢?
(课件出示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画面)
3、 教学儿歌,领悟歌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三个和尚》的儿歌好不好啊?
根据歌曲节奏,逐句教授歌词,并让幼儿能够记住。 一个 和. 尚 挑水 喝,挑水 喝。 两个 和. 尚 抬水 喝,抬水 喝。 三个 和. 尚 没水 喝,没水 喝。
4、 熟悉歌曲《三个和尚》,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学的真棒,那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是怎么唱的。
(课件播放《三个和尚》,幼儿再次聆听歌曲)
师:好不好听啊!那下面就让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来学学这首歌。(教师弹钢琴引导幼儿跟着教师慢速学唱,并跟唱2-3
遍。)
师:看来小朋友们不但儿歌学得好,连这首歌也学的那么好,那小朋友可以跟着我们的歌曲伴奏来唱一遍吗?(1-3遍) 下面我们加上点动作来演演我们的这三个小和尚好吗?(把准备好的和尚冒给幼儿带上,鼓励幼儿自由编创动作,用动作来表现歌曲,课件播放三个和尚的音乐。)
7、表演唱(播放《三个和尚》音乐)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老师也在这里编了一些三个小和尚的动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好不好?(课件播放三个和尚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一边唱,一边表演自己创作的动作,教师引导:歌曲部分第一节出示“1个” 手指,第二、三节双手斜伸直双手作挑水状,第四节出示“2个”手指,五、六节双手半握拳,在肩膀做抬水状,七节出示“3个”手指,八节双手掌心向外做交叉拒绝状,九节出示“3个”手指,十、十一节双手掌心向外做交叉拒绝状。)。 8,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三个和尚的故事,还学会了这首歌,那谁能告诉老师,三个和尚最后为什么没有水喝呀? 师:那我们能不能学习他们呀?
对,我们要做一个不但爱劳动,而且和其他小朋友相处要团结的好孩子。
师:好啦!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遍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吧。(播放甘萍版本《三个和尚》幼儿一边表演一边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篇三:三个和尚的启示
《三个和尚》的启示
星光小学 刘金龙 近日听到一首歌曲——《三个和尚》,歌词中所描述的内容是大家耳熟能详:“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幼儿调皮的唱腔中不仅带有讽刺的意味,而且还提出了一个让世人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几千年的奥妙谁也不能说破??”。回头想想,几千年的奥妙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造成庙里三个和尚没有水喝?歌曲中提到的老和尚又为什么能够对庙里发生的事置若罔闻,不出来主持公道呢?如果将这座庙比作一个位,那庙里的和尚便是单位的员工,而这个管理的弊病便在这里毫无掩饰地呈现了出来。
一、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约束,自然没有管理可言。在三个和尚取水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要办一件事,如果没有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那是根本无法运作的,人多了不但办不成事,反而会坏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都不想出力,而是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其实,只
要稍加组织,订立轮流取水的制度,责任落实到人,违者重罚,这样,和尚们也不会落到没有水喝的悲惨境地。因此位的正常运作必须依靠相应的管理制度,而将此制度落到实处也是长途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内部的团结力
人们都说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是铁,力量是钢,然而团结是有限定条件的,七嘴八舌那不叫团结,群策群力才是团结,舆论都能形成力量,何况人们团结起来去做一件事呢?那么,如何让团结的力量胜过钢铁,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寺庙里有三个和尚,可以说工作人员是充足的,然而最终却到了没有水喝的悲惨境地,大和尚说新来的应该多干活,二和尚说挑水他挑得最多,小和尚说他年幼身体太单薄??他们相互推诿,不想承担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繁重的任务,这样的团队如何做成一件事呢?难怪到头来谁也喝不到水。这就体现了在的发展过程中某些员工所持的态度:今天身体不适,明天有私事要办,对上级领导分配的任务持有抵触态度,阳奉阴违,就是不愿为单位多出一点点力。员工私利熏心,无疑会阻碍的发展。
三、需要监督,职工需要责任心
人都是有惰性的,并且无论是谁都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所有单位都追求效益最大化,而个人的错误往往会造成的损失,这一点在三个和尚的故事里也有所说明:和尚们都不去挑水,甚至连他们的老本行——念经都放弃了,一个个蹲坐在大殿等待别人去打水,夜里,一只老鼠将香炉撞倒,寺庙瞬间着火,这才引起了和尚们的恐慌,大家奋力救火,从山下打水进行扑救,最终火焰熄灭。然而,由于他们的不敬业所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寺庙被烧,经济利益蒙受损失,心理打击也一定不会小。假如当时有寺庙的老和尚来进行管理、监督,使大家为寺庙的安危存亡着想,夜里轮流值班,并且小和尚们有责任心,严格执行老和尚的管理制度,也不至于会落到这个下场。因此,单位需要监督,并且监督力度要大,职工不能有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对的忠诚,只有这样,位发展才会勇往无前。
四、分工明确,奖罚分明
俗话说,众人共一事,庸者尽显!何其多?这句古语客观地说明了单位队伍要分工明确,奖罚分明,企业管理要做到事事有人做,而不是人人有事做。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证明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原则的必要性。三个和尚没有水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确,也没有
相应的奖罚制度,使和尚们自私自利的态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奖惩也是管理制度的一部分,没有这个制度,职工们便没有动力为单位做贡献,企业的发展也无从谈起。
五、引进人才、重视人才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单位的发展是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利用单位的牌子,这样的单位就毫无竞争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必然难以立足。单位如同一座寺庙,若要使庙宇宏伟壮观、香火鼎盛,就必须依靠和尚们的不懈努力,用智慧创造财富,必要时也需要从别的寺庙里招收部分管理和技术型人才,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这三个环节,适应形势的要求,把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寺庙中来。同时,还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寺院的发展规划,按照人才供求的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各类人才,做到协调发展。对年长一些的有经验的老和尚要注重理论素养,提高领导水平;对能说会道,心思缜密的和尚要提高他适应环境需求,参与竞争的能力;对念经念的好的专业技术人才要通过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提高创新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在使用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实现扩建庙宇、香火不断的目标,避免人才的流失。
六、单位需要创新
单位需要创新精神,总体来说,创新可以分为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三类。在三个和尚的故事里,几个和尚便组成了一个团队,一个寺庙、一座山就成了团队的立足之本。团队虽小,但创新精神却必不可少。假设一下,由于山比较高,因此下山挑水就成了一个摆在和尚面前的难题,和尚挑水路比较远,一天挑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这是协作的办法,可以叫“机制创新”。第二个办法:老和尚把三个徒弟都叫来,说我们立了新的庙规,引进了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水就挑满了。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第三个办法: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想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三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这叫“技术创新”。同样是三个和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喝水,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搞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办法在变,观念也在转变。单位要生存、要发展也一定要发挥创新、协作精神。机制要创新、管
篇四:《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学生探索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习热爱劳动、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良好作风。
2. 通过体验法,让学生体验音乐中不同乐器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3. 能够分辨音乐中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学生表演《三个和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认识、演奏和听辨堂鼓、木鱼、小钹三种不同的打击乐器。
2. 体验音乐中不同乐器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1. 准确听辨三种打击乐器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2. 感受不同乐器音色,演奏的快慢和强弱,对表现音乐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材分析
《三个和尚》这首音乐作品选自幽默讽刺动画片《三个和尚》。这部20世纪80年代初的动画片,巧妙地借用“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民间谚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关系的思考,辛辣地讽刺了推卸责任、吃大锅饭的社会现象。动画片中和尚念经与和尚挑水两个事物交替出现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看似无意,却蕴含着很深的寓意:讲求念经成佛,对自己身边的小事情却不加关注和理会,揭示了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际的行为的严重后果。这部动画片没有一句对话,全凭音乐效果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烘托环境气氛。
全曲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曲式结构为:
引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尾声
||:a + a ' + b :|| c d e f a + a ' + b
板鼓由慢渐快的节奏和一声钹的敲击引出前奏,木鱼不紧不慢地由弱渐强,间或穿插几下钹声,一座高山上的寺庙由远而近展现在人们眼前。一声小锣的长音之后,坠胡演奏出一个滑奏的长音,把主题音乐引出。
主题音乐为A + A' 的二段体结构。A段节奏紧凑,情绪轻快,坠胡的音色轻巧、纤细,木鱼与钹穿插在其中与主奏乐器相映成趣,仿佛是小和尚连跑带跳、欢欢喜喜来到庙中,一切都那么新鲜美好。A' 段由A段拉宽节奏变化而来,由二胡演奏,音色稍暗,节奏舒缓,仿佛小和尚在庙中舒适安逸地唱经念佛。在短小的经过句之后,三弦由低向高的长音滑奏,引出主题音乐第二次再现。
三弦演奏的主题音乐的A段,仿佛是另一个和尚来到庙中,勤快地挑水的情形。二胡演奏A' 音乐,慵懒而和平,预示着潜在的危机。
展开部,板胡紧敲密击,二胡、扬琴等乐器演奏一段由二度音程反复构成的上行经过句,随着筝等其它乐器的加入,声部逐渐加厚,节奏越来越急促。一声锣响之后,笛子吹出由主题发展而来的问句,二胡与堂鼓等其它乐器齐奏作答。几次问答之后,乐句越来越短促,仿佛几个和尚相互推脱不愿挑水,争执不休。接着在上方五度调上,坠胡在高音区奏出一段新的音乐因素,锣、钹点缀其中,反复两次之后,主题因素再一次出现,锣鼓点紧密,乐器齐奏,节奏加快,音量逐渐加强,一时之下情形紧急,形成全曲高潮,仿佛寺庙突然起火,众人争先恐后挑水救火。
在三弦与坠胡齐奏下,主题音乐A + A' 第三次再现,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乐器声部加厚,情绪更为舒展,最后乐曲在几声木鱼的敲击声中结束。
这首乐曲运用乐器音色变化刻画出不同人物形象。这种不改变旋律、改变音色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十分简朴有效,易为儿童接受。段落与段落衔接处,或是几声打击乐器的敲奏,或是一件独奏乐器简短的经过句,手法简洁,音乐流畅,浑然一体。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 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
2. 教师设问:动画城的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3. 教师播放民乐合奏《三个和尚》,随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断。
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
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 ”
主题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与小和尚打招呼,积极地打扫寺庙,打坐,念经??”音乐到此为止。
教师提问: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4. 请学生为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如果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三个和尚》的故事,就请学生直接告诉教师这个故事的名字。)
二、认识乐器
1. 再次聆听民乐合奏《三个和尚》音乐。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动画片中的音乐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是配合故事的??
2. 教师讲解《三个和尚》音乐创作背景:作曲家金复载特意为动画片《三个和尚》创作的音乐。
3. 教师提问: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故事情节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4. 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
教师示范并指导:教师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5. 再次聆听乐曲前奏。
教师聆听要求:请学生聆听乐曲前奏,并分辨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三、聆听乐曲主题
1. 教师播放第一段主题旋律,并出示第一段主题旋律谱例。
(1)教师指导:乐曲除了使用木鱼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性格。
(2)教师提问:请学生说一说第一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 教师播放第二段主题旋律,并出示第二段主题旋律谱例。
3. 教师提问:说一说第二段与第一段的情绪有何不同?
(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学生如果回答不上来,可让学生用连线方式选择与两段音乐相应的答案。)
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
教师引导:学生可从音乐的速度、主奏乐器的音色想象两个和尚的性格:勤快与懒惰等。
4. 聆听乐曲主题旋律。
教师提问: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奏旋律?
学生自由回答:两种乐器演奏的主题??
教师讲解: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明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
第二段。
5. 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
教师要求:要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
四、聆听全曲
1. 教师播放民乐合奏《三个和尚》。
教师聆听要求: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3次)
2. 教师播放《三个和尚》无声动画片段: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
教师提问:能够表现上述片段的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3. 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三个和尚》音乐剧)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民乐合奏《三个和尚》,通过欣赏音乐让同学们了解了所表现的故事情节,也最终使同学们知道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聆听中同学们对音乐进行了想象,并用语言说出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篇五:三个和尚的启示
三个和尚的启示——浅谈管理
〔 近日听到一首歌曲——《三个和尚》,歌词中所描述的内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幼儿调皮的唱腔中不仅带有讽刺的意味而且还提出了一个让世人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几千年的奥妙谁也不能说破?..”。回头想想,几千年的奥妙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造成庙里三个和尚没有水喝?歌曲中提到的老和尚又为什么能够对庙里发生的事置若罔闻,不出来主持公道呢?如果将这座庙比作一个企业,那庙里的和尚便是企业的员工,而这个管理的弊病便在这里毫无掩饰地呈现了出来。
一、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约束,自然没有管理可言。在三个和尚取水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企业要办一件事,如果没有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那是根本无法运作的,人多了不但办不成事,反而会坏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都不想出力,而是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其实,只要稍加组织,订立轮流取水的制度,责任落实到人,违者重罚,这样,和尚们也不会落到没有水喝的悲惨境地。因此企业的正常运作必须依靠相应的管理制度,而将此制度落到实处也是企业长途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内部的团结力 人们都说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是铁,力量是钢,然而团结是有限定条件的,七嘴八舌那不叫团结,群策群力才是团结,舆论都能形成力量,何况人们团结起来去做一件事呢?那么,如何让团结的力量胜过钢铁,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寺庙里有三个和尚,可以说工作人员是充足的,然而最终却到了没有水喝的悲惨境地,大和尚说新来的应该多干活,二和尚说挑水他挑得最多,小和尚说他年幼身体太单薄??他们相互推诿,不想承担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繁重的任务,这样的团队如何做成一件事呢?难怪到头来谁也喝不到水。这就体现了在的发展过程中某些员工所持的态度:今天身体不适,明天有私事要办,对上级领导分配的任务持有抵触态度,阳奉阴违,就是不愿为企业多出一点点力。员工私利熏心,无疑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需要监督,职工需要责任心
人都是有惰性的,并且无论是谁都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所有都追求效益最大化,而个人的错误往往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这一点在三个和尚的故事里也有所说明:和尚们都不去挑水,甚至连他们的老本行——念经都放弃了,一个个蹲坐在大殿等待别人去打水,夜里,一只老鼠将香炉撞倒,寺庙瞬间着火,这才引起了和尚们的恐慌,大家奋力救火,从山下打水进行扑救,最终火
焰熄灭。然而,由于他们的不敬业所(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三个和尚没水喝歌曲)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寺庙被烧,经济利益蒙受损失,心理打击也一定不会小。假如当时有寺庙的老和尚来进行管理、监督,使大家为寺庙的安危存亡着想,夜里轮流值班,并且小和尚们有责任心,严格执行老和尚的管理制度,也不至于会落到这个下场。因此,需要监督,并且监督力度要大,职工不能有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企业的忠诚,只有这样,企业发展才会勇往无前。
四、分工明确,奖罚分明
俗话说,众人共一事,庸者尽显!何其多?这句古语客观的说明了企业队伍要分工明确,奖罚分明,企业管理要做到事事有人做,而不是人人有事做。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证明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原则的必要性。三个和尚没有水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确,也没有相应的奖罚制度,使和尚们自私自利的态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奖惩也是管理制度的一部分,没有这个制度,职工们便没有动力为企业做贡献,企业的发展也无从谈起。
五、引进人才、重视人才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企业的发展是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利用企业的牌子,“有了工程才招人,工程结束就走人”,这样的企业就毫无竞争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必然难以立足。企业如同一座寺庙,若要使庙宇宏伟壮观、香火鼎盛,就必须依靠和尚们的不懈努力,用智慧创造财富,必要时也需要从别的寺庙里招收部分管理和技术型人才,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这三个环节,适应形势的要求,把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寺庙中来。同时,还要做好的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寺院的发展规划,按照人才供求的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各类人才,做到协调发展。对年长一些的有经验的老和尚要注重理论素养,提高领导水平;对能说会道,心思缜密的和尚要提高他适应环境需求,参与竞争的能力;对念经念的好的专业技术人才要通过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提高创新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在使用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实现扩建庙宇、香火不断的目标,避免人才的流失。
六、企业需要创新
企业需要创新精神,总体来说,创新可以分为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三类。在三个和尚的故事里,几个和尚便组成了一个团队,一个寺庙、一座山就成了团队的立足之本。团队虽小,但创新精神却必不可少。假设一下,由于山比较高,因此下山挑水就成了一个摆在和尚面前的难题,和尚挑水路比较远,一天挑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这是协作的办法,可以叫“机制创新”。第二个办法:老和尚把三个徒弟都叫来,说我们立了新的庙规,引进了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水就挑满了。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第三,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想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一个
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三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这叫“技术创新”。
同样是三个和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喝水,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搞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办法在变,观念也在转变。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也一定要发挥创新、协作精神。机制要创新、管理要创新、技术也要创新;企业内部要协作,企业之间也要协作。否则,企业真就“没水喝”了!
自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管理理念一直在不断发展。最近几年,传统的管理机制及管理理念受到了挑战,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在一些企业里获得了成功,并成为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管理是靠机制还是人治,或者说是塑造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老总们在思考,“几千年的奥妙”似乎在业界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