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地球灾难的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3:39:42 体裁作文
关于地球灾难的资料体裁作文

篇一:有关地球的资料

先说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水非常严重,一些山区地方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

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21世纪水资源正在变成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国家 世界森林资源概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1978~1979年世界森林资源情况,全世界共有林地40.53亿公顷,其中郁闭的森林面积26.40亿公顷,森林总蓄积量3000亿立方米;世界平均每人占有森林0.6公顷,森林蓄积量67.4立方米。世界的森林资源处于逐步减少的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953年世界森林面积为38.37亿公顷,1973年减少到28亿公顷,20年间共减少10.37亿公顷,平均每年约有 5千余万公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消失的地区主要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1973年与1953年相比,非洲减少76.3%,拉丁美洲减少33.7%,亚洲减少23.8%。美洲、欧洲的发达国家与苏联森林面积有所增加。大规模砍伐破坏森林必将导致世界性的生态灾难。防止森林减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4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森林资源的利用

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原始社会,人类主要以从森林中采集果实和狩猎为生。在封建社会,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是柴木并用,从森林中樵采柴炭作为能源,同时采伐木材做建筑材料。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煤炭和石油代替木材成为主要能源,森林资源主要作为建筑用材和制造家具等生活用品的材料。到了当代,由于滥伐木材破坏森林,形成生态灾难,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发展到森林整体的永续利用。森林资源已经不仅是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的生物资源,而且作为

森林环境资源(包括森林所涵养的水资源,森林气候资源和森林景观)也得到利用,这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保健事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略问题。可再生能源:水能 风能 太阳能 地热能 生物能 潮汐能 不可再生:煤 石油 天然气 核燃料 氢气是可再生能源!

第一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物质,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式储存,但可通过不同加工途径而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例如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第二是指具有自我更新、复原的特性,并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例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但是要注意,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更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包括水能、风能、波动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土地资源、塑料资源、气候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深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按是否能够再生,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气、石油、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他们用一些就少一些,不可能再重新产生。以铁矿为例,铁元素聚集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床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他们多形成于距今26~30亿年的太古时代。远古时代时期,成矿期均以亿年计算。与此相反,人类开采、消耗矿物却十分快速,一个矿区开采期仅为百年、数十年,以致几年,因此,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另外,如果不注意保护、任意取用,可再生资源也可变成不可再生资源。比如,某种野生动物来说,一旦它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其物种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它就不可能再维持自身的繁衍,只能灭绝,恐龙就是这样从地球消失的。据统计,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经粗略计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严重。所以,不管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我们都应该保护和合理利用。

篇二:地球潜伏七大灾难

地球潜伏七大灾难,科学家推算“可能

值” 2014年12月09日 06 :国际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凌朔)有关推测地球毁灭的相关话题一向颇具热度。其实,科学家对毁灭地球的各种可能性都有科学研究与推算,以下是关于地球灾难的七大可能。

灾难一:小行星

太阳系内分散着数以亿计残片碎块,这些星体“隔三差五”就会撞击地球。恐龙灭绝的原因据信是大约6500万年前,一个星体坠落在墨西哥海岸,在全球范围引发寒冬;而1908年导致俄罗斯西伯利亚数以百计平方公里森林毁灭的通古斯大爆炸,据信也是一个小星体撞击的结果。

可能性:小行星撞击地球并毁灭地球所有生命发生的频率大概是30亿年一次。

灾难二:人工智能

按照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说法,人工智能科技在初级发展阶段的确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但是,机器将可能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则受制于生物进化速度,无法与其竞争,最终被超越。科学界把这种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转折点命名为“奇点”。

可能性:不详。但或许某一天,智能化的机器会产生思维,从“人类让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转变为“它自己主动想干什么”。

灾难三:疫情

基因变异引发全球疫情并威胁全人类,这种可能性是所有威胁中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发生的情况,因为它最合乎情理。以埃博拉疫情为例,之所以没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是因为埃博拉病毒的传播能力有限。而一旦这种病毒发生变异,都有可能加速病毒传播。

可能性:基因变异存在引发疫情大流行的可能性。如果有人刻意利用,可能性会成倍增加。

灾难四:核战争

现阶段仍有超过1.5万枚核弹头掌握在大约9个国家手中。从理论上讲,这些核弹头可以把地球上的现有人口毁灭多次。据研究,如果在南亚引爆一枚爆炸力100倍于广岛“小男孩”原子弹的核弹,将使全球气温下降1.2摄氏度并持续10年。 可能性:无法预测发生核战争的可能性,但一旦发生,其影响力势必超越战争的范围。

灾难五:粒子对撞机

在理论上,如果用金属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对撞,可能产生类似黑洞的高密度物质,这种黑洞可以在瞬间吞噬实验室乃至整个地球。

可能性:理论上存在,实际可能性几乎为零。

灾难六:模拟理论

“模拟理论”是由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新近提出的一套学说。这套理论提出,人类到底是生存在一个真实的“现实”中,还是模拟出来的“现实”中?换言之,人类现在的所有意识、行为、活动都处于另一个超人类智慧的控制下。

可能性:不详。依照“模拟理论”,人类可能生存在另一种智慧的控制下,如果某一天那种智慧不想玩了,人类也无能为力。

灾难七: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的趋势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地球末日,但却会非常现实地影响大批人口。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不仅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产生毁灭性影响,还会使人类文明、经济、农业等领域产生转折性变化。

可能性:全球变暖是现实。但与其他灾难不同,至少人类有机会去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灾难发生的时间和强度。

地球灾难七大科学推断(附照片)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本月初提出要警惕人工智能科技的过度发展,防止人工智能科技失控并超越人类智慧,最终破坏整个星球。一时间,有关地球毁灭的推测等相关话题再次被一些媒体炒热。 事实上,这一话题并非只出现在荧幕中或网络上。科学家对毁灭地球的各种可能性都有科学研究与推算。相比一些网路言论的危言耸听,学界用理性思维和数据验证讲述各种可能性和发生率。以下是关于地球灾难七大可能。

全球变暖 几乎所有科学家眼下都承认,温室气体排放正在对地球气候产生负面影响。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几乎肯定地预测出全球变暖的趋势,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地球末日,但却会非常现实地影响大批人口。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不仅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产生毁灭性影响,还会使人类文明、经济、农业等领域产生转折性变化。 可能性:全球变暖几乎是正在发生并且肯定会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现实。但与其他灾难不同,至少人类有机会去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灾难。

小行星撞地球 太阳系内分散着数以亿计残片碎块,小至鹅卵石大小,大至直径上千公里。客观事实是,这些星体隔三差五就会撞击地球,当然,“三”和“五”可能是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亿年。恐龙灭绝的原因据信是大约6500万年前,一个星体坠落在墨西哥海岸,在全球范围引发寒冬;而1908年导致俄罗斯西伯利亚数以百计平方公里森林毁灭的通古斯大爆炸,据信也是一个小星体撞击的结果。 可能性: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可能性极低,但总有一天会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并毁灭地球所有生命发生的频率大概是30亿年一次,不过,但凡遭遇一次与毁灭恐龙那次规模相当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人类文明甚至人这一物种都可能被彻底消灭。

人工智能超越人类 按照霍金的说法,人工智能科技在初级发展阶段的确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不过要警惕其过度发展,因为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工智能或许预示着人类最终被超越。他说,某一天,机器将可能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则受制于生物进化速度,无法与其竞争,最终被超越。“短期来看,人工智能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谁在控制它。而长期来看,这种影响将取决于我们还能否控制它。”在霍金之前,一些科学家就指出,在数十年后,人类就可能遭遇这种情况。科学界把这种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转折点命名为“奇点”。 可能性:不详。但或许某一天,智能化的机器会产生思维,从“人类让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转

变为“它自己主动想干什么”。可以乐观推断,即便到了那一天,机器恐怕也不想毁灭它

基因变异疫情暴发 自己也赖以生存的地球。 基因变异引发全球疫情并威胁全人类,这种可能性可能是所有威胁中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发生的情况,因为它最合乎情理。以埃博拉疫情为例,之所以没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是因为埃博拉病毒的传播能力有限。而一旦这种病毒发生变异,无论是自然变异还是人工变异,都有可能加速病毒传播。如果病毒可以经空气传播,可以潜伏在病体内数周时间并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其杀伤力将成倍增加。如果这类病毒被恐怖组织利用,则可导致人类劫难。 可能性:基因变异存在引发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可能性。如果有人刻意利用,可能性会成倍

核大战 增加。 尽管有相关军备控制条约,现阶段仍有超过1.5万枚核弹头掌握在大约9个国家手中。从理论上讲,这些核弹头可以把地球上的现有人口毁灭多次。即便是小规模核战争,也可能

引发大范围破坏。201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模拟研究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地区核战争对全球的影响,结论显示,如果在南亚引爆一枚爆炸力100倍于广岛“小男孩”原子弹的核弹,将使全球气温下降1.2摄氏度并持续10年。 可能性:无法预测发生核战争的可能性,但一旦发生,其影响力势必超越战争的范围。一旦动用核武器,战争的规模将远远超越战争的边界,并且会对经济、气候、人口等人类文明和地球自然的诸多方面产生绵延多年持续影响。

粒子对撞机撞出黑洞 粒子对撞机灾难理论由德国科学家奥托·勒斯勒尔提出,他认为,虽然粒子对撞实验室的研究对医学等多领域有积极意义,但一旦误操作,可能引发灾难。在理论上,如果用金属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对撞,可能产生类似黑洞的高密度物质,这种黑洞可以在瞬间吞噬实验

室乃至整个地球。 可能性:理论上存在,但实际可能性几乎为零。

被超智慧控制 “模拟理论”是由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新近提出的一套学说。这套理论提出,人类到底是生存在一个真实的“现实”中,还是模拟出来的“现实”中?换言之,人类现在的所有意识、行为、活动都处于另一个超人类智慧的控制下。 可能性:不详。依照“模拟理论”,人类可能生存在另一种智慧的控制下,就像是那种智慧正在玩的电脑游戏。如果某一天那种智慧不想玩了,人类也无能为力。 凌朔(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篇三:地球的灾难!

地球的故事

地球语录: 1.地球,生日快乐!在没有找到下一颗适合生存的星球前,我们会尽力让你快乐,真的!

2、 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面临大规模的气候变暖问题(正在冷却);碳(排放)物质并非污染源,反而能使树木更加茂盛;北极地区的冰层断裂,是正常的。 3当死猪越来越多,人类越来越少,我很“快乐”; 当空气越来越霾,人类越来越少,我很“快乐”; 当海平面越来越高,人类越来越少,我很“快乐”; 当战争越来越多,人类越来越少,我很“快乐”...... 当人类不再制作以上种种“礼物”,还来笑着让我回答“我快不快乐”时, 我会更“快乐”。

中国一次性筷子年产量800亿双 三年增长50% 中国的一次性筷子年产量已经达到800亿双,造成2000万棵树木被砍伐,与三年前相比增长了300亿双。

唯一一次有幸与已故环保人士梁从诫及其夫人吃饭时,发现梁先生饭前会先仔细检查一下餐厅提供的筷子是不是一次性的。

梁从诫先生总能将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他深知,我们每一个小小的决定都会累积起来产生巨大的影响。近日中国媒体的报道就揭示了一次性筷子的巨大影响: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指出,中国一次性筷子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00亿双,与三年前相比增长了300亿双。根据他的估算,每年要砍伐2000万棵树才能满足需求。 一个更加环保的选择是使用竹子制作一次性筷子,但竹筷产业的声誉近日却受到打击:今年三月知名演员黄渤披露,一次性竹筷经热水浸泡之后会释放出化学物质。黄渤在微博上写道:“饭店上了一次性筷子,外观包装均精美无挑,热水中涮了几下,刺鼻的味道马上出来了,低头一看,结果...这汤你敢喝吗?”。黄渤的爆料引发了微博用户的热烈响应。

广西大学环境学院莫创荣教授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刺鼻的味道说明筷子是用硫磺漂白的。这种工艺在竹子的处理中是合法的,国家仅规定每公斤残留物不得超过600毫克。长期接触二氧化硫会造成呼吸系统损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吸入硫元素不得高于每公斤体重0.7毫克。

莫教授还表示,中国的一次性筷子不需要像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那样获得质量安全标准认证。在这种情况下,低标准和高利润造成不合格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

当然,还有一个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如果所有人吃饭时都自己带筷子,那么不仅人们可以免受有害化学物质的伤害,中国的森林也能得以保全。

空气污染无国界

正如贾菲所说,当我们开始理解污染物在全球的扩散原理之后,人们常说的“空气污染无国界”就有了新的含义。污染物从来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升到高层大气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常年席卷北半球中纬度的西风意味着中国产生的污染物会经常性地飘过太平洋。如果天气条件允许,汞、臭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炭黑和沙尘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到达美国西海岸。

近年来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1998年和2001年自戈壁沙漠刮起、将大量污染物携带至美国的大型沙尘暴。当时的研究人员担心这可能是中国污染物大举入侵美国的开始。实际上,自那以后就再也没发生过类似规模的事件,但较小的沙尘暴仍然时有发生。

贾菲说,更常见的是臭氧污染。臭氧污染并非像大型沙尘暴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所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研究表明,臭氧污染对公共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危害一点不亚于沙尘暴。根据上文所述山顶研究中心的数据,臭氧水平过去十年中一直呈慢慢上升趋势,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亚洲不断增加的汽车尾气排放。

虽然大气中的臭氧有助于过滤太阳的紫外线,但地表的臭氧会引起肺脏受损,对于幼儿和哮喘患者尤其有害。

“我们的研究发现,当地表臭氧含量高的时候,全美的空气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贾菲说。“臭氧不像沙尘暴那样明显,从卫星上也看不到,但他们足以在一年内两到三次使空气质量低于标准。”

一部分问题在于美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正在提高,而鉴于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美国环境保护署也正在考虑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规定。环境保护署在一份名为《空气污染的国际传播》的报告中指出,来自亚洲的空气污染将抵消近年美国全国污染气体排放项目所取得的成果。

在意识到空气污染可以飘洋过海的事实之后,美国各城市负责空气质量的官员开始了反思。

“过去当一个城市空气质量差的时候,官员们通常会认为一定是因为天气太热了,空气流通不畅,或者车辆、工厂太多。但还有一些日子里,空气流通状况不错,却仍然会发生空气污染,他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贾菲说。

“过去几年中,我们研究的成果才真正为各城市的主管部门所了解,官员们才开始放眼全球,认识到其他国家空气污染的影响。”

美国空气质量方面的立法——特别是《清洁空气法案》——确实有特殊情况的规定,允许城市在能证明空气污染源不在他们控制之内的情况下免受处罚。

汞污染与渔业 另外一种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便是汞。亚洲地区煤炭消费量大,其中中国煤炭含汞量尤其高,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汞污染物来源地。虽然各国目前正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减少汞排放的谈判,但各界仍普遍认为,中国不太可能自愿投资发展或在外界帮助下获得技术以减少对大气的汞排放。

“由于(去汞)技术相对昂贵,我不认为中国会为了旧金山的汞污染问题急得上窜下跳。”相比之下,大多数中国城市十分普遍的空气颗粒物污染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因此当全球各国都要求中国花上百万美元清理汞污染,好让旧金山的高端消费者能放心吃鱼的时候,中国肯定会说“算了吧,那对于我来说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在十到二十年中,当中国已经解决了其他问题的时候,就能开始应对汞污染了,”贾菲说。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如果真的增加对中国的煤炭出口,会让国内的汞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美国产的煤炭早已通过加拿大出口到中国。位于加拿大西海岸海港城市温哥华南部的西岸煤炭码头每年运出2200万吨煤,其中59%销往中国。美国西海岸的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目前正在计划修建几十个新的煤炭码头,建成后每年将向亚洲出口1.5亿吨煤。

“这是典型的就业与环保的博弈,”贾菲说,他居住的华盛顿州正在逐步淘汰其仅有的一个火电站。“这是一个愚蠢的主意。我们把煤卖给中国,

他们把煤烧了之后再把污染物还给我们。”

贾菲相信美国和中国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责任。美国的责任是维持高标准,并不向亚洲出口煤炭;而中国的责任则是延续贾菲所说的在对抗空气污染问题上已经取得的显著进展。

“他们在科技方面,特别是环境和空气质量监测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人们可以在网上获得每日空气质量数据。我相信这些数据是基本可信的。我们自己也测算过。但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计算,中国的污染水平还是非常高的。主要的差别是用词不同。中国方面的数据是准确的,但分级的方法则与美国完全不同。”

“长远来看,如果中国能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那么它将在本质上给下风头的邻国做出很大的帮助。如果中国的城市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那你觉得中国是会拿出500亿美元为本国人民改善空气质量呢,还是会关心韩国或者美国人的福祉?”

气候危机加剧 全球粮食供应面临巨大挑战

研究表明,到2050年,将有近2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食品,营养不良的儿童将增加2400万;尽管经济发展可促进收入增加,但全球新增的20亿人口将导致食品价格上涨40%-50%,玉米价格上涨50%,小麦、水稻和油籽上涨幅度略小于玉米。

气候变化对热带地区,特别是生活在最边缘的贫苦人群的影响最为深重。它的不公平之处在于,穷人的碳排放量最少,却遭受着气候变化最严重的影响。

亚洲和大洋洲

篇四:关于保护地球的资料

关于保护地球的资料

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即所谓生物圈的平衡状况加以全面 地和科学地考虑,然后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

当前,不但要加强和扩大那些具有原始性状,即受人类影响较少的生态系统,通过人为的保护和再建、使其维持原始的自然面貌,保持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平衡,而且要重视人类在认识化学物质毒性问题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于各种比学物质,从生产到废弃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一个防止污染环境的安全措施,更应当寻求无污染的生产方法,制取无毒性的化学产品,显然,这是给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更高、更难的任务。

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已经明确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样,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为创造一个无污染和公害、生态保持平衡和优美的环境而共同努力。

===================================

怎样保护地球环境

地球爷爷您好,我们是一位同情并且关心您的一位小学生。我从电视上看了人类的所作所为极为痛心,您一直那么呵护我们不让外界有机可乘,但是人们仍然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地伤害您。虽然,我不能为您做出很大贡献,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并呼吁同学们一起保护您。请您放心。下面我们就提了几点保护您的建议,不知可否:

1、不随地吐痰 2、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3、用完水及时关闭水笼头4、多种花、草、树木把您打扮的更漂亮

5、保护臭氧层6不随便丢垃圾

7、垃圾分类8、回收废电池

9、尽量不排放乌烟10、不浪费纸张

篇五:地球的灾难

我的梦.地球的灾难

溢水九年一贯制学校九二班 胡江群

下晚自习后,我匆匆地洗漱完毕,已经很晚了,本来很困乏,想早早进入甜美的梦乡,无奈距离住处百米之遥的皂素厂机器发出刺耳的轰鸣,还伴随着阵阵令人窒息的浓浓的酸臭味儿,使我的睡意顿时大打折扣。望着窗外的繁星,焦躁地在窗前走了几步,最终还是招架不着瞌睡虫的进攻,迷迷糊糊的我躺在床上睡着了。

突然,不知何种奇怪的飞行物将我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街道边,脚跟还没站稳,天上就下起了灰黄色的雨滴,奇怪的是,雨滴飞溅在街道边的花丛中,那嫩绿的小草以飞快的速度枯萎着,小草逐渐变成了枯黄色,一滴雨滴溅在我的脸上,冰冷的脸变得灼热起来,慢慢的,那一小块皮肤被雨滴腐蚀着。我飞快的往另一条街道跑去,雨慢慢的停了,街道上依旧是空无一人,我无力的走在街道上,整条街道死气沉沉,仿佛我身处在地狱中。

我的视野也逐渐模糊了,天依旧是灰沉沉的,空气中的颗粒物体骤然增多,我的呼吸变得更加紧促,想发出呼喊却又好像有什么东西扼住了喉咙,感觉我马上就要窒息了,有种半步踏入鬼门关的恐惧。

忽然一阵大风又将我吹到一条小溪边,那是我熟悉的一条小溪。小的时候,这条小溪就是我和伙伴们的乐园:溪流清澈,游鱼细石,历历可见,还有一方小水潭,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看见她,我感叹道:“我竟然没死,真幸运。”可是,小溪在这一刻也开始变化了,原本清澈的小溪变得浑浊,鱼虾的尸体漂浮在小溪上,一股腥臭味刺入鼻孔,我瞬间晕了过去。迷糊中,音乐听到一个沙哑声音进入了我的耳朵:“这个世界已经被严重破坏了,估计地球上的生物已经死完了吧,哎,这都是人类自食恶果。咦,还有一个人活着。”“也快没有生气了”“走吧,这真是一个悲哀的星球。”

一道恐怖的蓝光从眼前划过之后,地球依然死一般的沉寂。我自言自语着说:“难道我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吗?”

我猛得一抬头,看着床外闪烁的星星,惊叹道:“幸亏这只是一场梦。人类最终会自食恶果吗?地球真的会变成那样吗?”一串串疑问留在我的心中??

【评语】本文构思新颖,以一个梦境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环境污染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再次敲响了环保的警钟,主题鲜明。梦境描写细致,想象丰富。

作者简介:胡江群,男,14岁,溢水九年一贯制学校九二班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开朗,追求进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