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系桃李
篇一:情系教坛终无悔 一片丹心育桃李
情系教坛终无悔 一片丹心育桃李
——我市部分优秀教师风采
文字整理:石泽凤
学高身正 垂范教坛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宁国中学校长李为民
他孜孜不倦从教30余载,学科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教研成绩突出,是宣城市目前唯一在岗的中学化学特级教师;他呕心沥血引领学校发展十余年,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工作出色,被安徽省教育厅专家组高度评价为“专家学者型校长”;他是一名理科教师,却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文学界的朋友们称他为“校长诗人”。他以对教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被当选为宁国市政协常委,宣城市政协委员,安徽省人大代表。2011年,他又荣获中国工人阶级最高奖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作为安徽省劳模代表赴京接受国家领导人颁奖。他为自己画了一个诗意般的素描:培桃育李为民忙,痴情教坛一书生。这正是宁国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李为民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
从教三十余年李为民在教坛精英云集的宁国中学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从普通教师、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特级教师,一步一个台阶地登上了教师业务成长的巅峰;从班主任、教导处副主任、分管教学副校长、校长、名校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教育管理事业的辉煌。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他常说:“做校长是一阵子,当教师是一辈子,即使不做校长,我仍然是个好教师。”担任校长期间,他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一系列荣誉都是靠教学专业的硬功夫“铸”起来的。在安徽省中学化学界,他是颇有名气的
专家;在宣城市中学化学界,他被同仁们推选为化学学会理事长。仅此,在我省校长队伍里也不多见。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很贴切地印证在李为民及其管理的宁国中学上。自他1998年担任宁国中学校长以来,宁国中学的发展便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教学成绩与学校面貌齐头并进。尤其是高考成绩神奇般地提升,使宁国中学声名鹊起,享誉皖东南大地。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学校事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宁国中学连续三届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跨入了安徽省高中名校之林。
满腔热忱 一心为校
——记宁国市港口中心小学校长李胜美
从教几十年来,她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地、市级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连续当选为中共宁国市第九、十、十一、十二次党代会代表;2004年被评为宁国市教体系统“巾帼十杰”,2005年荣获宣城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06年又被评为宣城市中小学优秀校长,2009被评为宁国市十大女杰。2010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学资源
2003年8月,包括原港口、山门、太平三个中心小学及港口煤矿小学四个单位合并组建了新的港口镇中心小学,当时共有17个村完小及教学点,有些学校硬件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效益低,针对这种状况,李校长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进行了大幅度的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强干部管理,增强发展后劲
港口中心小学是我市目前规模最大、教师最多的小学。李胜美担任校长一职起,就致力于学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让港口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走
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近年来,李校长又在干部管理方面进行大胆尝试,2009年学校公开竞聘选拔港口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这在全市小学人事制度管理上开了个先河,2010年暑假,学校又率先在全市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取得了圆满成功。注重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品位
李校长始终把教学看做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她经常与教导处的同志在一起商谈教学改革的措施,制定教改方案。经常挤时间深入课堂听课,帮助教师分析教学的得失,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方法;她要求年轻教师要积极参入教研课题的研究,近几年,学校先后有多项课题在宣城市和宁国市立项结题。同时把“合格+特长”的作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先后成立了计算机、艺术、书法篮球、乒乓球等多个兴趣小组,并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活动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无悔的选择 青春的光彩
——记津河中学教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邓小卫
邓小卫,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任津河中学政教处副主任。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有着一长串荣誉称号:宁国市“青年骨干教师”、首届讲师团成员、“讲三德,做三好”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宣城市“军训标兵”。2011年5月,他荣获全国优秀团干部称号,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优秀团员、团干部、团组织表彰座谈会。善于学习,善于总结
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中,他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善于根据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他的课堂上总是欢声笑语,深受学生喜欢。
邓老师还通过开展各种的课堂活动,把英语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还获得了演讲、交际、动手等能力,尤其是培养了学生自信、进取、乐观、合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他所带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无悔选择,不懈追求
邓小卫在担任团委书记期间,成立了津河中学志愿者队,后被共青团宁国市委升格为津河中学志愿者站。分年级部分别开展了敬老、助残,环保等志愿者活动。2010年津河中学青年志愿者们参加了“文明创建我先行”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争创第二届省级文明县城”活动,被共青团宣城市委授予“优秀志愿者站”称号。
畲乡深山女教师 三十二年桃李情
——记云梯小学教师叶巧荣
叶巧荣,女,中共党员,1962年10月出生,1979年9月参加工作,是宁国市云梯畲族中心小学毛坦教学点唯一一名教师。32年来她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扎根在宁国最偏远的农村教学点;参加工作后,一干就是32年的班主任、32年的教学点负责人、32年的老师、32年的妈妈;她没有惊天的壮举,有的只是默默的坚守,是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山区孩子纯洁的心。
云梯畲族乡毛坦村山高路险,距离中心小学有20多公里山路,交通不便给村里的低龄学童带来了诸多困难,叶巧荣高中毕业就被选招当了民办教师,几十年来,她在这所学校既当老师又当妈妈,山区村民地广人少,家长整天忙于农活,很少有时间管自己的孩子。 三十多年来,无论天寒地冻,还是刮风下雨,她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她的两个孩子都是暑假出生的,孩子一满月她就走上了讲台,没请一天产假。
三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着毛坦小学负责人、一二年级班主任及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附近的村民每天都会看到:第一个到校的是叶老师,把学校门打开,迎接每一位学生,下班最晚的也是叶老师,等所有学生走光了才离开学校。
她任教三十二年,也就做了三十二年的班主任,对待每个学生她做到“宽而有度,严而有方”,当学生不小心犯错时,她会给予宽容一笑,当学生胆怯不敢向前时,她会给予真心的安慰和鼓励,当学生调皮捣蛋时,她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给予真诚的批评,又送上和风细雨的叮咛,她时常把微笑绽开给学生,把鼓励、赞赏传达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着真爱。三十二年来,叶巧荣由青年而中年,由黑发到两鬓斑白,但不变的是她对自己这份事业的默默坚守,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先后被评为曾宪样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宁国市岗位责任制先进个人及云梯畲族乡优秀党员,优秀教师。
爱的旋律,伴你我共成长
——记宁国市城关幼儿园教师李海燕
自1993年毕业来到宁国市幼儿园,工作已有19个年头了,李海燕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简单、温馨而深情的音符;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她以拥有这份平凡而富有创意的事业而骄傲和自豪。
19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2006年开始同时担任年级组长工作。工作中,她勤奋努力,认真踏实,时时以一个合格而又优秀的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幼教事业,关爱孩子,善待家长,团结同事,不计个人得失,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更要拥有一颗永恒的爱心。工作中,李海燕始终坚持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关爱每个孩子。
篇二:丹心一片与桃李
丹心一片育桃李
——记磨口乡龙驹小学校长孙书霞
孙书霞,女,党员,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卢氏县磨口乡龙驹小学校长。她于1978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1989年8月——1995年8月在龙驹小学担任语文教研组长;1996年8月——2005年8月,担任教导主任;2006年8月至今任校长。
从教30年来,孙书霞同志热爱教育事业,因为三尺讲台一片沃土,能耕耘未来的憧憬;三寸粉笔,一腔赤诚,能演绎出多彩的人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大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办学思路,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从教30年来,孙书霞同志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大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办学思路,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她用心灵的汗水浇灌每一棵幼苗,使他们茁壮成长。她甘做红烛,用自己的光和热指引学生前行的路;她愿为人梯,甘愿让她的学生踩着肩膀,去攀登知识的高峰。多年来,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辅导学生在县、乡、各种竞赛中名列前茅,本人多次获辅导奖。所教学科合格率均为100%,优生率达88%以上。她多次参加县、乡各类教研会,作过专题发言多次,在乡以上上过多次公开课,先后发表、交流教育教学论文近10篇,2000年以来本人历年均因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成绩显著受县乡教育主管部门表彰。2000年10月,在全国第三届语文教师范文写作比赛中《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一文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二等奖;2004年8月所撰写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连篇论文分别获一、二等奖。2005年9月被评为模范班主任,2006年9月被评为优秀教师,在2006——2007学年“学校管理上台阶”活动中成绩突出,被评市级“先进工作者”。她所领导的学校校风正、学风好,历年工作业绩名列同类学校前列。2005年被乡评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2006年经县教体局验收为“语言文字规范性”学校,2007年被卢氏县政府命名“先进单位”、2007年10月在县教体局组织的抽考中成绩名列前茅。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期间,亦被评为少先队工作先进个人、乡校先进教师、
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在工作中,该同志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始终坚持特色办学的方针。结合学校实际,严格要求、大胆管理,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1.狠抓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根据学校的实际,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坚持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教师学科成绩考核奖”、“学生学期成绩进步奖”、“班级执行纪律条例”、“教研组长、班主任考核办法”、“学籍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标兵评选制度”、“三好学生评选奖励制度”。建立了教学岗位责任制度,根据教师的文化程度和业务能力,合理调配教师的岗位,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做到有章可循,目标明确,提高了我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2.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近年来孙老师利用寒暑假组织多名教师到三门峡、卢氏县进行培训,使他们在教学上接受了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同时将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地位,常抓不懈,通过政治学习、座谈会,周日例会等形式,让全体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并努力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实行了教师八项承诺制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认真程度。
3.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而人才以德为先,因
此德育在教育工作中处在领先地位。同时,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必须首先要求教育者具备高尚的道德风范。为此,我在学校工作决策过程中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1)、强调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2)、强调在学生中开展“三自”教育,“三爱教育”,尊师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团结互助教育。
(3)、强调德育的细胞建设,始终坚持德育工作不图“大而全”,只求“细而实”的原则。
(4)、强调文明班量化评比的管理作用,提高学生文明行为和生活纪律观念。
(5)、强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6)、强调班主任队伍的有效管理,优化班主任队伍,着力建设一支乐于奉献、务实创新、朝气蓬勃、团结拼搏的班主任队伍。 由于德育教育及管理观念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认可和支持,管理细致到位,学校风气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
4.严肃校风校纪,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学生教育,出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并对卫生、纪律等方面都有了严格的规定。同时坚持抓好《中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文体活动,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为了提高宿舍和食堂的服务质量,制定了各种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宿舍设立了学习室和活动室。并坚持每学期一次文明寝室评优活动。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学生购买图书、电器、象棋、跳棋等活动用具,为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6.将校务公开放在了工作的重要日程,将一切规定内的行政工作进行公开,特别是教学收费管理等,将学校的各项工作彻底的透明化。
加强了对后勤人员的管理,切实增强后勤人员服务意识,克服条件差,资金少等不利因素,提高了每个班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教育大计,老师为本。一所学校,归根到底是靠教育教学的质量来说话,要用教育教学的质量各社会、向人民群众作出交待。学校全体教职工所做的一切工作,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大而言之是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小而言之就是为了取得尽可能高的教育教学质量,
使学校能可持续发展。这些年来,龙驹小学强调“一会”、“一课”、“一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更大提高。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孙书霞同志时时在思考的问题,她在不同的场合常强调: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强烈,也希望全校同志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有危机感、紧迫感,树立忧患意识;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不能躺在学校光辉的史册,枕着已有的资历享受昔日的荣耀。孙老师认为,学校当前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只有一年做完别人三年才做完的事,只有超常规、跨越式前进,学校才能持续发展。
孙书霞老师就是这样用她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体现人民教师的先进品质,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为卢氏教育事业的发展填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磨口乡中心学校
2008.4
篇三:情系教坛不言悔一片丹心育桃李
情系教坛不言悔一片丹心育桃李
作者:郭裕嘉 王金梅 蔡阳宗
来源:《甘肃教育》2015年第07期
教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平凡,是因为它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伟大,是因为如果没有他们作为我们人生扬帆起航的引路人,有可能我们每个人的未来之路不会是绚丽多彩的。教师,通过他们辛勤的劳动,用他们的青春与最真挚的热情揭示着古人秉持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真谛。
在庆阳三中,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用女性的温柔和爱心感召后进生,让迷茫彷徨的学生重拾学习信心;她谦虚好学,尽职尽责;她24年如一日,扎根于革命老区,甘当一支闪光的红烛,用无悔的青春和执着的爱,照亮着孩子们的希望之路。她,就是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的田巧荣。
严以律己 痴心教育
26年前,田巧荣选择了师范院校,选择了教师职业。
24年前,学生亲切地称她“知心姐姐”。现在,学生们都叫她“田妈妈”。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教24年来,田巧荣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祖国五湖四海。她在庆阳三中的讲台上默默地耕耘着,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又迎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继续着教书育人的事业。
1991年,田巧荣从师范毕业后进入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上刘初中任教。二十多岁的她,积极热情,干劲十足,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各方面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赞誉。因为表现优良,成绩突出,一年后,她被调往庆阳三中初中部担任数学老师。进入庆阳三中不久,田巧荣就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们都称年轻的田巧荣为“知心姐姐”,有什么事都愿意向她倾诉。
24年来,田巧荣始终满工作量甚至超工作量忙碌着。她总是兢兢业业地治学教学,默默无声地关爱学生。24年的年级组工作,她细致缜密,扎实高效,想学生之所想,急老师之所急。19年的班主任工作,她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用心血浇灌着每一株幼苗。
“从走上教师岗位的那一天起,我就梦想着一定要在这个职业中有所作为,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和关心自己的人。以前我总认为老师这个工作相对单纯、清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真正当上以后才发现,现实很残酷,每天从早到晚,身体、大脑高速运转,每天在校时间都在9个小时以上,还不一定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家长的认可和领导的满意,对此我也烦恼过、退缩过,但后来我调整了心态,鼓足了面对挑战的勇气,才发现作为一名教师是幸福的。”田巧荣说道。
锐意进取 不断超越
在教学中,她深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严格要求自己,严谨治学教学,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力求身教与言教的有机结合,有时候,为了一个知识点,她可以废寝忘食,查阅各种资料,征询他人意见,不把它彻底搞懂搞透,她是誓不罢休;有时候,为了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她可以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悉心指导,直到学生真正领悟了为止。
她不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了学生,更是以渊博的学识征服了学生。她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生实际,运用于教学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中学数学难懂、枯涩。但是,在田巧荣的班上,学生们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和妙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田巧荣潜心钻研,努力探索教学改革。在数学领域,她是一位教育的思考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她让学生感受到逻辑思维的魅力,她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以吃透基础教材为出发点,刻苦钻研,大胆创新,精心设计,每堂课都赢得了学生青睐,很多学生经常听得入神,根本没注意下课铃声响起。
在教学中,她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新课改的需要,不断学习课改知识,转变教育理念,使教育能够真正面向所有学生,关注学生长期发展。她的课堂注重学生对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挖掘和运用。她常说:“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灵魂,是联通数学知识的立交桥,是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从整体上、本质上把握数学,优化数学思维品质,获得终身受益的东西。”
在庆阳市初中新课程改革数学观摩课上,田巧荣上的一堂“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课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专家组认为,她的课堂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和思路方法的点拨,整堂课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乐学、会学,都学有所获。
田巧荣就是这样,一面努力组织教学,一面探索切实可行而又收效甚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进步”,让“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仍浓;课已尽,趣犹存”。真正实现“求知、求得、求效”,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
“田老师上课方法很独特,她会在上课前发给我们一张?导学案?,将知识点融入一个个具体的情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我们自主学习,让我们在读书、思考、解答问题中学到知识。”去年刚进入庆阳三中初中部学习的王欣怡,开学不久就发现了田巧荣教学上的独到之处,她觉得这样同学们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也更乐于学习了。
让学生学习更灵活,不因循守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大胆创新,使课堂精彩纷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效率;让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有所得,让知识、能力、情趣互相联系,相互促进,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是田巧荣一直在努力做的。实现自我超越,她从未停步。
从教24年来,田巧荣获得的省、市、区级奖励不计其数,“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巾帼建功标兵”、“庆阳教育名师”、“甘肃省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征集活动一等奖”、“庆阳市功勋班主任”、“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在肯定她高尚的师德风范和优秀的班级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反映出她精湛的教学艺术。正因为她勤奋努力,不断改革,大胆尝试,她的课被她的学生称为“快乐课堂”,也得到了市、区教育局领导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真正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有品德的培育和个性的养成。学识渊博、和蔼谦逊的田巧荣给她的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对待学问,她严谨认真;对待教学,她同样一丝不苟。田巧荣不仅在教学上是楷模,在班级管理上更是一位有心人。田巧荣每接一个新班,都深入了解影响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学习、生活、心理、情感、意志、态度、家庭等因素,不忽视任何问题学生,不放弃一个后进生,千方百计地教育和感化他们。
1996年8月,田巧荣担任初一四班的班主任。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她,踌躇满志。但接手后,发现班级问题不少。尤其是班上有14个男生“拉帮结派”,经常打架,惹是生非,给她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尽管费尽了周折,但第一次考试下来,班上学生的各科成绩还是比其他班差了一大截。田巧荣的班主任梦想几乎被击得粉碎,她好几次都萌生不想带班的念头。
静下心来,田巧荣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想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她决定从头开始。田巧荣建立了“学生转化记录袋”,利用课余时间逐个家访,找学生谈心,与学生一起开展课外活动,一起打扫教室卫生,一起背诵英语单词、语文课文。每天下午4点半至6点,她或者召开主题班会,或者辅导学生做作业,或者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后中考,田巧荣所带的初一四班全科合格率、升学率位居西峰区第二。当年的14个“弟兄”都如愿考上了高中。看着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开心地和她告别时,田巧荣的眼角湿润了。
2007年3月,田巧荣的班上转来一名被外校开除的学生张云(化名)。他性格古怪,动不动就发脾气,砸窗子、敲桌子、摔门甚至打人。老师和同学纷纷建议把张云劝退,田巧荣并没有简单处理,她及时联系家长,了解情况。
原来,张云父母离异多年,从小缺少母爱,缺乏交流沟通,加之家长失望,老师嫌弃,同学歧视,被学校开除,他的内心日渐孤僻,对外界充满敌意、戒备和恐慌。田巧荣详细了解了
张云的兴趣爱好和作息习惯,并破例答应其不上体育课、到北京四中网校(当时在庆阳三中对门)学习的“过分”要求。田巧荣密切观察他的动向,寻找机会找他谈话、补课,让他逐渐转移注意力。田巧荣还联合科任教师一起实施帮扶计划,安排班干部做其同学的思想工作,让大家有意接触张云,和他一起玩,借给他爱看的书。慢慢地,张云的怪脾气转变过来了,开始主动学习,最终以619分的中考成绩考入庆阳三中高中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从教的座右铭。我信奉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尊重爱护学生,只要把他的优点扩大,把他的缺点缩小,给点阳光,就能换来春色满园。我爱教师这个职业,也爱我的每一名学生。”谈及多年的带班秘诀时,田巧荣这样回答道。
指导教师 卓有成效
虽然成绩斐然,但田巧荣坚信“学海无涯”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求学者,更适用于治学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教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在田巧荣的办公桌上摞着一叠厚厚的书籍,都是关于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的,她闲暇时便及时为自己“充电”。她撰写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艺术》《一个教师的使命与担当》等教学论文在各种刊物发表后,受到了同行的称赞。如今,她又牵头承担了“数学教学中习题变式的研究”这一课题。
有人说:“塑造一个雕像,把生命赋予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输给她,这是更美丽的。”田巧荣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竭尽自己的心血,坚持不懈地从事着这“美丽”工作的人。田巧荣一直践行着“责任与公平,宽容与挚爱,启智与乐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成就了学生,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庆阳三中的一大批老师。 庆阳三中教务处副主任陈永鹏介绍,为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建立了带教导师制,由优秀教师带年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带初级职称教师。在田巧荣的带动和影响下,庆阳三中一批老师逐渐成长为学校乃至区级、市级教育教学名师。“正是田巧荣的勤奋好学和不懈追求使自己完成了从徒弟到教师再到导师的嬗变,?田巧荣现象?和?田巧荣团队?正在庆阳三中的教坛上不断地传递着正能量。”陈永鹏赞赏道。
如今,这些青年教师都能独当一面,他们中的大部分已成为县、镇的教学骨干,刘建芬、缪静、廉红芳、李小荣、安永健等老师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正在成长为学校乃至区级、市级教育教学名师。“田巧荣现象”和“田巧荣团队”引来愈来愈多的人关注,她的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
对于同事的赞赏,田巧荣很谦虚,她告诉记者:“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选择了辛苦,选择了奉献,选择了职责。当你桃李满天下时,当你收获教育成果时,当你得到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好评时,你将收获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会大大提高你的幸福指数。所以平凡中体现着伟大,辛苦中蕴含着快乐,播撒师爱,奉献真情,成就别人,快乐自己。也许我们一生平凡,但我们创造了生命的价值,托起了祖国的希望。”
名誉催人奋进,成绩不能满足。作为一名老教师,田巧荣觉得自己始终要践行为人之道、为师之道,她认为,作为教师,更要讲敬业奉献精神,更要踏实工作。她的心中有讲台,她的心中有学生,她的心中有事业。她就是这样一个为梦想永不停歇的优秀老教师。得知自己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田巧荣有些意外,她说:“我只是尽了教师的本分,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三尺讲台,田巧荣依然守望着。
编辑:郭裕嘉
篇四:情系讲台 丹心一片育桃李
情系讲台 丹心一片育桃李
临城第二小学 薛丽平
题记: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不彼此。
薛丽平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以执着的精神鼓舞人,以良好的师德影响人,以显著的实绩信服人,以扎实的作风和出色的成绩,博得社会的一直好评。
对教育,满腔热情,开拓进取
薛丽平同志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她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认真总结教育教学得失,强化育人意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她能不断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身修养,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塑造优秀品格,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对困难,迎刃而上,坚韧不拔
作为班主任,她十年如一日,年年勇挑重担。多年来一直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她没有放弃工作,却欠下了对自己身体和家人的关心。薛老师从没有因病请过一天假,每次生病都是上完课再去打点滴,然后有回到课堂,就连她的婚礼也是在周末举行的。刚满三个月的孩子由姥姥照顾着,自己却又挑起教学的重担。两周之后再次看望孩子时,孩子竟然不认识她这个妈妈,她的泪水只在眼眶里打转转,这可是从她身上掉下的宝贝,那时的
情景做妈的心里都会充满对孩子无比的愧疚。从这一点我们看到了一个教师把工作、把学生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一切更重要的无私情怀。薛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舍自己,为大家,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党员教师的风采。
对业务,精益求精,与时俱进
薛老师爱学习、善总结,工作再忙,也没有放松学习,她说“要武装别人的头脑,必须先武装自己的头脑”。她坚持自学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所有课程。她对学生心理学有着独特的思维和见解。她作为第一批学员参加了计算机培训,之后她不断外出听讲座、优质课,参加省培、国培。她担任英语教研组长带领全组教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不断加大教科研力度,走科研兴教之路。她重视有经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从思想上进行敬业精神教育,组织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兢兢业业工作,无怨无悔奉献。”这是薛丽平同志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敬业精神的自我总结。她严于律己,诚信待人的优良品质;虚心好学,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百尺竿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的师生家长的好评。我们相信:她凭着火热的工作热情,一定会像青松舒展希望、挺立信念,一定会像铺路石凝聚坚强、守望辉煌,在她经营的芳草草地上,也永远会满园桃李芬芳!
篇五:丹心一片育桃李
丹心一片育桃李 甘洒热血写春秋 --记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校长 肖宗应 ●陈昌学
2014年8月31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八场争夺战。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的六名学子代表湖北队击败了中国台湾代表队、新疆代表队和山东代表队,挺进了半决赛,进入了全国九强。亮相全国,走进央视,这可是麻城教育史上的第一次。消息传来,杜鹃花城一片欢腾!不俗战绩,缘何取得?这还得从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及其掌门人肖宗应校长说起。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年轻的九年一贯制市直公办寄宿学校,于2012年8月建成。办学短短三年来,在肖校长的带领下,思源人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学校先后获得了“麻城市德育示范学校”“麻城市文明单位”“麻城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黄冈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黄冈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佳绩。麻城思源,名声鹊起!
现年48岁的肖宗应校长身材魁梧,微黑透红的方正脸膛上,一双浓眉大眼折射出智慧之光,眉宇间透出一股刚毅与干练之气。参加工作30年来,他先后在铁门、顺河、盐田河等地方工作,做过中学物理教师、班主任、政教主任、副校长、校长。无论身处哪一岗位,他始终做到热爱学生,勤奋工作,为人实在,
办事公正,以踏踏实实的言行和实实在在的业(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丹心一片系桃李)绩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良好口碑。作为一名从普通教师逐渐成长起来的校长,肖宗应同志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勇于创新。无论是在乡镇还是在城区工作,他始终坚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麻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翻开肖校长的履历,你会发现-----
谦虚好学,他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肖宗应同志是铁门人,十八岁那年,从麻城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红旗岗中学工作。刚参加工作,初出茅庐的肖宗应满腔热血,热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但是,他志存高远,并不满足。因为他深知:学习是安身立命之本,成就事业之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他来自农村,学习是他进步的阶梯。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干好工作。
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1986年至1989年,肖宗应同志积极参加了黄冈师专物理专科函授学习。当时,乡村教师工资不高,家庭经济也不宽裕,但是他宁可省吃俭用,也要花钱买各类教育教学书籍,加强学习。每年寒暑假,当别的教师休息娱乐的时候,他却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学习;几年下来,仅读书学习笔记就有十几本近40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知识的积累以及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肖宗应同志很快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在教学中,他认真钻研教材,大胆尝试教育教学改革,根据
学生学情,培优辅差,因材施教,使红旗岗中学的学科竞赛和预录工作一直走在麻城乃至黄冈前列。1995年至1999年,在红旗岗中学担任物理学科竞赛教练其间,肖宗应同志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对学生严格要求,努力搞好学科竞赛训练。他凭着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物理课教得有声有色,连续五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获奖,并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2001年8月,因工作业绩突出,肖宗应同志出任红旗岗中学校长。铁门岗乡素有麻城粮仓之称。粮乡教育,任重道远。面对着新的岗位,怎样搞好学校管理,怎样带好学校团队,在新的起点上作出新的成绩,他感到“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教育是一门育人的艺术,只有在学习当中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游刃有余的搞好工作。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他又开启了新的学习征程。一方面,积极参加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函授学习;另一方面,又订阅了《物理教学》、《教学与管理》、《湖北教育》、《教育发展研究》和《心理学》等书籍,加强学习,积极撰写教育管理论文并有多篇在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工作之余,他阅读了大量教育教学专著和专业书籍,每年都有计划地精读几本最新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同时,还坚持博览群书,阅读报刊杂志,在政治、历史、哲学、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所涉猎,时时鞭策自己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 自2007年起,肖宗应同志又先后任顺河、盐田河中心学校
校长。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勇于担当,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盘活了当地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他始终坚持学习,学物理,学政治,学党史党章,学法律法规,学教育管理,学有关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各地教育发展情况,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通过学习,他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通过学习,他在中师学历的起点上,取得了大学物理专科、本科文凭;通过学习,他逐渐由一位普通教师变成为麻城教育战线上的一名专家。
严谨务实,他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2012年是麻城教育的改革之年。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市教育局在全市实施“教育两规范两调整”。一方面调整城区学校布局,另一方面在黄金桥开发区新建一所思源实验学校。
作为全市公推公选的思源学校首任校长,肖宗应同志担负着指挥协调思源学校的建设任务。为了完成筹建工作,保证学校如期开学。他与各标段的指挥长战斗在一起,日以继夜地工作,跑部门、办手续,巡工地、查质量,陪领导调研、接同行来访,协调村组关系,处理工地突发事件。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边加紧施工,一边积极采购学校设施设备;一边筹备学校教师招聘,一边积极搞好学生招生。尤其是2012年8月期间,由于临近开学,尽管学校大部分建设已经完工,但仍有一些附属设施设备还没有安装到位,开学准备工作事务又相当繁
杂,时间紧,任务重。那段时间,天气炎热,肖校长天天忙得团团转,每天早上早早出门,晚上九点多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一个月下来,人晒黑了,也变瘦了,但无怨无悔。创业艰辛不畏难,拓荒只期育良才。功夫不负有心人,400余天风霜雨雪,400余天滚滚红尘,在香港言爱基金会的倾力援助、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座气势恢宏、布局合理的具有现代气息的思源学校,硬是在短短400余天的时间里如期开学。今天思源人都说,肖校长是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的“拓荒者”。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承载着麻城义务教育太多梦想、太多希望的学校。作为一校之长,肖宗应同志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了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管理科学高效、教学质量优良、环境优雅美丽的鄂东名校,肖校长团结带领一班人,恪守“思慧还源,言诚志爱”的校训,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加强考勤管理,强化纪律观念;加强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规范办学行为,狠抓德育教育,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每天清晨,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思源校园里总有一个身影在升旗台前久久伫立,那是肖校长在巡查校园卫生,督导各年级学生的早操和晨练;每天晚上,当教学楼内灯火熄灭,学生们陆陆续续回到寝室休息的时候,宿舍楼前总有一个身影被灯光拉得老长,那是肖校长在督查学生的晚寝纪律。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