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号发射视频
篇一:神舟六号发射过程和返回过程
神舟六号飞船飞行过程及返航过程
10月11日 22:15—22:17 太空人进入飞船 22:53 神舟六号返回舱舱门关闭 10月12日 00:27 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开 01:00:00 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 01:00:03.583 神舟六号发射 01:02:03(点火后第120秒) 火箭逃逸塔分离 01:02:19(点火后第136秒) 火箭助推器分离 01:02:42(点火后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一级火箭坠落 01:03:23(点火后第200秒) 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脱离 01:09:52 神舟六号进入预定轨道 07:56 神舟六号飞船实施变轨 10月13日 02:10 航天员进行在轨抗干扰试
验 18:21 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所处海域海况恶化 21:56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10月15日 08:29—08:31 2名宇航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对话。 10月16日 18:40 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18:44 神舟六号返回指令解锁 19:10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19:17 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19:18 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19:42 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舟六号信号 19:43—19:48 远望三号测量船对神舟六号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神舟六号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19:43 远望三号向神舟六号发出指令,神舟六号第一次调姿开始 19:44 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19:45 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开始回航 19:48:29 推进舱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
段 19:52 返回舱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中国飞来 20:02 返回舱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20:07 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20:13 返回舱进入通讯黑障区 20:16 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
船 20:19 返回舱主伞舱盖打开 20:20 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20:23 返回舱防热大底成功抛掉 20:33 返回舱成功着陆 21:04 返回
篇二:十年前的今天,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纪念十年前的今天,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十年前的今天,你还记得自己在哪?在做些什么吗?十年觉得有点点长,可回忆总是那么短,那么清晰,让人觉得仿如昨日。十年前,我还是一个青葱的初中生,生活在让人纪念的青春岁月里。那年的今天,我们一帮学生在教室关注这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新闻直播。
回忆有时让人感伤,也常让人感到温暖。10年前的今天,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十年过去,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已经有了更大的进步,中国的第十艘太空飞船,也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成功,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将对后续的天宫二号即第二代空间实验室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让人骄傲的大事件会被记录在功德纪念网里,永恒收藏,但这些不仅仅只是记在纪念馆和网上纪念馆中,更会记在我们每个国人的心头,提醒着我们自己的成长轨迹,伴随着国家的共同成长。而未来更多美好的日子,也将有我们的参与。这些携手走过的日子,应该是最暖心的吧。
篇三:通用技术1第三章第五节
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
第五节 技术试验
一、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实验更多的是停留在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印象。通过对技术的性质——综合性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了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知道理、化、生是科学实验,对技术试验还是比较陌生。对技术试验的实施方法以及试验报告的撰写也不是很了解。但是鉴于生活当中有很多的技术试验的例子,而且有不少还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因此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和总结,鼓励学生分析相关案例积极思考问题,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并亲自通过参与技术试验,体会技术试验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相互探讨、相互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研读课标,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 能够认真思考和分析技术试验的案例,了解技术试验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了解技术试验中常用的试验方法。
(2)能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写出技术试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举例说明自己知道的技术试验,能结合课文案例了解技术试验的重要性。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一些常用的技术试验的方法。学生到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进行一些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后能提交一份技术试验抱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技术试验内容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感受技术试验的快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科学严谨的技术责任感,形成富有责任感的技术设计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因此,本节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1)重点:了解技术试验的重要性及技术试验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能写出科学、规范的技术试验报告。
(2)难点:理解各种不同目的技术试验类型、各种常用的技术试验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
1、教法
根据本节内容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案例分析、交流与思考、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方法及演示试验展开教学。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什么是技术试验还是个陌生的概念,在教学开始时,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现实生活
中的技术试验案例,使学生更快的走进课堂教学,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然后,把知识点置于具体的情景当中,通过具有影响力的现实案例,使学生感触到技术试验时时处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教学内容作进一步展开,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2、学法
小组探究。本节课我安排了技术试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并指导学生掌握自主观察、总结的学习方法,学会与他人交流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
五、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若干钩码,几种横截面不同的纸筒,细绳;专用通用技术教室
六、课时安排
2个课时
七、教学过程
(1)设计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题
让学生观看幻灯片,技术试验卫星试验、青霉素注射皮试试验,导出问题,这些试验是你们学过的科学试验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试验?自然引出课题。
(2)案例分析认识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先用Powerpoint播放中国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发射的图片及相关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国神舟六号发射视频,学生观看、欣赏其发射过程。播放结束提问:中国正式把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之前,总共进行了多少次相关的技术试验?
学生活动: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为什么中国要进行这么多次技术试验才实现载人航天技术?
各组同学踊跃发言后,教师作进一步总结(1)通过技术试验可以验证试验是否成功,确保载人航天安全。(2)技术试验,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 做完总结,学生阅读案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跨塌
教师提问:阿什塔比拉河桥跨塌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再次发生?学生会给出各种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个案例从反面证明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3)技术试验的分类(根据目的进行分类)
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种不同目的的技术试验,结合所补充的材料,教师做进一步分析,让学生理解根据不同的目的所进行的技术试验。
性能试验:通过改变所给的条件,测量试验对象的状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明确试验对象的性能或故障。例如
八、教学反思
(1)学生对于在生活中的很多技术试验都是有所了解的,甚至有些是亲身经历的。在课堂上我只要稍微提示,学生就可以列出很多他们所知道的技术试验。比如芒果嫁接移植试验、
大桥通车试验、弹簧床垫弹性测试试验、青藏铁路通车试验、防弹背心击穿测试试验、橡皮筋弹性试验、青霉素皮试试验、各种疫苗测试试验等。在学生所举的例子当中,有些很简单,例如检验小板凳的稳定性,亲自坐上去,左右摇晃一下。有些则是老师所不知道的。可见技术试验不一定是很高深、很难理解的试验。学生都有所了解,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联系生活当中的鲜活的例子。课文为了从反面论证技术试验的重要性,用了“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的实例。我补充了神州三号飞船中放入了一个模拟人进行技术试验的例子,然后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进行技术活动时,不进行技术试验,是很危险的行为。让学生理解技术试验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更具责任感地使用技术。
(2)在进行技术试验教学时。我不让学生立刻就到通用技术教室做试验,那样很多的学生就会乱搞,根本不知道去做什么,混过去就下课走人了,课堂教学乱哄哄,效果极差。我在做试验之前,先分组讨论试验的过程与方法,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写出试验的方案。学生大多数都能够设计出试验的方案,并能够说出试验时应注意的地方。只是在进行分组试验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试验过程都有不合理之处。比如伸出台面的构件长度不相同,构件的连接方式不相同,构件的周长也不太相同。因为构件的形状在制作时不够规范,试验的结果有很多种情况。我都让学生从试验过程中找出导致试验会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这点要比让学生简单地做完试验要重要得多,至少通过过程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试验态度,从而让他们树立科学的试验观。
(3)技术试验是学生首次接触,课文所举的例子学生没有亲眼见过,而且技术试验的方法有多种,想要一一介绍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到网上找好相关资料进行补充。例如神舟六号发射视频,汽车碰撞试验视频,各种技术试验的图片,为了演示好技术试验,我课前还准备好了各种横截面不同的构件,并到物理实验室借好了钩砝。这些工作都要教师事先做好。这样上课才能收放自如,做到内容详实,课堂教学才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上的热情,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是需要教师付出辛勤劳动的。
第二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全书编写的内容来看,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技术试验具有很丰富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内容是让学生“经历观察、设想、安装、测试、调试、测量等简单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技术
试验能力”的同时,感受技术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理、化、生的学习中,学生对科学实验已经很了解,知道科学实验目的在于甄别真伪,但对技术试验是很陌生的,甚至将两者等同起来。他们不知道技术试验目的在于选择和优先,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方法。技术试验的实施方法以及试验报告的撰写和科学实验的区别,学生并不了解。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不能将技术试验和科学实验两者很好的区别开来,这成为本节内容教学上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技术试验;
②了解技术试验的方法和分类;
③使学生能从生活、学习中的案例中分析出所用的试验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的试验内容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
④明白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技术试验中体验学习乐趣,引导学生创造、思考、观察的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利用技术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增强对技术未来的信心;并积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情景引入,充分的利用案例,以通过航天航空为主线案例分析,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正确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及掌握技术试验的分类。并设计好情景让学生体验简单的技术试验,增强学生对技术试验的认识。
教学方法: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用问题“怎样拍掌拍得最响?”来设置情景,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动手拍掌进行试验。
[教师分析] 拍掌拍得响不响,同学们不知道答案不能直接回答,所以同学们要拍掌来试一下,而这种尝试,可以称之为试验,怎么样拍得最响,我们用试验的方法很容易得到答案。那我们在技术领域出现的未知问题又该怎么办呢?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主题。引出课题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2、新课讲解
[案例分析]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的成就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那么为什么只有神舟5号和6号真正的载人上天,神舟1、2、3、4号又干什么去了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一项新产品设计生产出来后,其设计是否合理,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都需要通过技术试验来验证,同样的航天火箭发射也一样,我们开始不能保证我们的火箭能载人航天,所以我们分别进行了神舟1号到4号火箭的发射,这四枚火箭相对神舟5号6号而言都可以说是在进行技术试验。
请同学们看下面“神舟飞船返回仓回收试验”的视频。
[提问] 请问这是正式的火箭发射吗?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其实我们为了神舟5号6号的发射,并不仅仅只是发射舟1、2、3、4号来进行试验的,我们还进行“神舟飞船返回仓回收试验”这样或其它的各种技术试验很多次,这样才保证了我们的神舟5号6号的发射成功。那么到底什么是技术试验呢?
[概念] 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
[提问] 技术试验与科学实验是不是一样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科学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实验的目的在于甄别真伪,而技术试验的目的在于选择和优化。
[提问] 前面同学们拍掌及神舟飞船都进行了技术试验,那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呢?可不可以不进行技术试验呢?
[案例分析] 青梅素皮试试验
[提问]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它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
我们知道了技术试验的重要性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技术试验的分类。
对技术实验,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范围不同进行分类,如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科学技术试验等;
还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性能试验:通过改变所给的条件,测量试验对象的状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明确试验对
篇四:神舟七号发射全过程
神舟七号发射全记录
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108盏聚光灯将发射场区照得亮如白昼,58.3米高的船箭组合体和105米高的发射架散发出水晶般的光泽。
9月25日20时10分,距神舟七号飞船预定发射时间整整1个小时。
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已进入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迎来3名乘客。
雷达、光电望远镜、高速摄像机??发射中心分布在大漠中各点号的30多台光测、遥测、雷测设备,一齐对准了发射架方向。 东风、渭南、太原、青岛??一个个航天测控站也随之而动。 在地球另一侧的南大西洋,远望三号远洋测量船上巨大的雷达天线,对准了祖国所在的东北方向。与此同时,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另外4艘远洋测量船上的“千里眼”全都拭目以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赶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航天员壮行并观看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拿起可视电话,满怀深情地对3位航天员说:“希望你们圆满完成此次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汇报!”
话筒里传来航天员充满自信的回答:“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5分钟准备!”
3位航天员再次检查调整束缚带,关闭面窗,镇定地等待飞天时刻的到来。
点火:4秒钟的漫长等待
“??5、4、3、2、1。”随着零号指挥员郭忠来清晰有力
的倒计时口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在郭忠来的面前,并排摆放着5个话筒——广播、对上、对下、天地主、天地备。即使是在发射准备的最后一秒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零号指挥员也有权中止发射。
“点火——”
控制指挥徐文西迅速抬起右臂,果断地按下那颗大拇指大小的红色按钮。
1500米外的移动发射平台上,一股橘红色的火焰从长征二号F型火箭底部猛地喷射出来。
1,2,3,4??足足4秒钟时间,火箭仍稳稳地坐在发射平台上——似乎如即将远行的游子,不愿意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 等待,让人透不过气的等待。480吨重的火箭,似乎压在每一个人的神经上。
这4秒的停滞,就如同跳水运动员在起跳前猛地将跳板踏下蓄势。现在,那股蓄积的力量——604吨的巨大推力开始托着火箭徐徐升起。
火箭底部喷出的几千摄氏度高温的烈焰,在几秒钟内就将导流槽中数百吨水变为蒸汽。烈焰与蒸汽被压迫着从左右两侧的槽口喷薄而出,随即如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高达数十米的烈焰,一刹那将整个戈壁辉映得如同白昼。
巨大的呼啸声骤然而至,似炸雷滚过,如天崩地裂。数千米外观摩席上的观众同时感受到了滚烫的气浪和耳膜的强烈震动。
长征二号F型火箭开始了它的第7次飞行,也开始了长征火箭家族的第109次飞行。
这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谢幕之旅。在完成托举7艘神舟飞船的使命之后,这种专为载人飞行而打造、为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历史性突破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火箭,将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火炬,传给发射
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的下一种火箭。
相当于5倍自身体重的过载压力,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重重地压在座椅上。身着14.5公斤重舱内航天服的3位航天员,蜷曲着双腿,如同安睡在母亲子宫中的胎儿。
“尽管他们的耐受力超越常人,但此刻也需要通过调整呼吸来应对这段最难熬的时光。”曾先后把神五、神六航天员送上太空的黄伟芬说。
发射场各测站的光学、红外、遥测设备,太原、渭南、青岛的测控站,分布在三大洋上的5艘远望号测量船??接力般把测控数据实时传来。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有上千个单位、10多万人员参与到了这一工程之中。
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和酒泉附近的副着陆场同时启动;
第120秒,“逃逸塔分离”——这意味着火箭和飞船越过了最为危险的上升段前两分钟;
第136秒,“助推器分离”——火箭进入52公里高空,捆绑在箭体上用以增加推力的4支小火箭完成了使命;
第159秒,“一、二级分离”——在飞过平流层和中间层之后,火箭芯一级自动脱离,芯二级就要和飞船一起接近大气层的边缘; 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火箭已经飞出稠密的大气层,神舟七号在太空中露出自己的真面目——飞船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护了??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杨利伟始终紧盯着计算机屏幕。5年前,他在首次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时,曾由于火箭高速飞行产生的振动而感到“很不舒服”。
“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科技
人员经过严密测算,在火箭助推器内新安装了一套“变能蓄压器”,一举解决了火箭上升过程中的振动问题。
“神舟七号报告:舷窗打开!”
当听到从110公里的高空中传来翟志刚清晰的报告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内,首飞太空的“航天英雄”杨利伟鼓起掌来。 入轨:中国航天新的蓝图即将展开
几分钟的时间是如此漫长,又是如此短暂。
就在飞船快要入轨的时候,看着大屏幕上不断跳跃的时间,郭忠来不由自主地喊出:“580、581、582??”这时,大厅内的人不约而同地跟他一起喊了起来。
第583秒,火箭以7.5公里/秒的速度,将飞船送到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入口。而此时,火箭的燃料也消耗殆尽,即将以悲壮的方式与飞船告别。
“‘砰’的一声,然后陷入一片寂静。”杨利伟这样形容5年前他所经历的这一刻,“船箭分离时,我感到忽然有一种腾空的感觉,这是进入了失重状态。”
在短短的不到10分钟时间内,翟志刚和他的两名战友体会到了从超重到失重的过程。
“失重时,重力会全部消失,血液一下子涌向头部。”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说,这是航天员最容易发生空间运动病的时候。
遥测信号显示,3位航天员的血压、心跳等一切生理指标正常。 在接下来几天的飞行中,他们中的一人将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航天服,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把中国人的足迹印到343公里外的太空之中。
“船箭分离!”当郭忠来大声报出这一喜讯时,指控中心大厅内凝固的空气一下子沸腾起来。
76岁的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王永志和51岁的现任总设计师周建平紧紧拥抱在一起。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白发和黑发的交替,勾勒出中国航天日益年轻和自信的轨迹。
这次神七任务,从载人航天工程总体,到所属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七大系统,再到各分系统,几乎全部实现了人才队伍的新老交替。在太空这个广袤无垠的舞台上,年轻一代的中国航天人将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舱活动、交会对接、建造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等新的宏伟蓝图。
21时26分许,停泊在太平洋的远望五号测量船捕获飞船信息。飞船的舱内图像清晰地显示在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
3位航天员表情沉稳。翟志刚报告:“神舟七号感觉良好!” 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欢笑声和喜庆的爆竹声回荡在戈壁滩的夜空。东风航天城变成了不夜城。
抬头望去,夜空中星光点点。载着3位航天员开始了绕地球飞行的神舟七号,是今夜星群中最亮最引人注目的一颗??
篇五:基于Flash技术的动画设计实现—-模拟神舟六号的发射过程制作
中国人民 电子工程学院 解 放 军
地方生学员毕业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神州六号的发射升空模拟
学员姓名:陆 冬 冬
学员队别:四系二十六队
专业名称:通 信 工 程
指导教员:杨 晓 静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六日
目 录
摘要:............................................................................................................................ 4
1 Flash简介: ............................................................................................................... 5
2 Flash动画的概念 ....................................................................................................... 5
2.1 Flash动画原理 .............................................................................................. 5
2.3 Flash动画的简史 .......................................................................................... 6
2.4 Flash动画的特点 .......................................................................................... 7
2.5 Flash的应用领域 .......................................................................................... 8
3基于Flash的神州六号发射升空过程模拟的动画设计 .......................................... 9
3.1 动画设计准备工作 ....................................................................................... 9
3.2 设计平台 ....................................................................................................... 9
3.3 设计步骤及功能实现 ................................................................................. 10 4 变成代码及结合在网页中 ...................................................................................... 15 5 结论 .......................................................................................................................... 15
参考文献: ................................................................................................................. 16 致 谢 .......................................................................................................................... 16 附 录 ......................................................................................................................... 16
摘要:
20世际以来,动画艺术蓬勃兴起。随着电脑进入家庭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动画形式——flash动画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迅速传播,遍及电脑、电视、手机等媒体,受到年轻人的广泛关注和关爱。
基于flash的多媒体动画技术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对传统题材表现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尝试技术上的创新,但目前国内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过于零散,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较为系统的梳理总结。
本文从基于flash的动画多媒体动画技术的研究入手,从目的与意义,形式与内容,思考与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同时结合实例来分析和讲解flash在多媒体动画开发中的应用。本文以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了神州六号的发射全过程,涉及素材选取、动画制作、测试发布等环节的操作实现。选用“神州六号”如何实现发射过程系统模块为设计总体,详细介绍从“打开发射塔”→“开始点火升空”→“助推器分离”→“1、2级分离” →“整流罩分离”→“展开太阳翼进入轨道”的整个制作过程。
1 Flash简介:
Flash是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用在互联网上的,动态的,可边下载边播放。Flash虽然不可以像一门语言一样进行编程,但用其内置的语句并结合JavaScript,用户也可以作出互动性很强的动画。它支持动画、声音的交互,具体的交互,具有强大的多媒体编辑功能、互动影像。Flash的 ,再加上Generator的整合功能,提供Flash与数据库互动的最佳解决方案。
它的流行经历了一个由默默无闻到惊天动地的历程,并终于迎来了一个它的成功,迎来了市场特别是设计界的关注和认可,使设计界对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有了一个有据有理的认识,也引发了对Flash现象的研究和有关设计探索的兴趣。 2 Flash动画的概念
Flash原本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一款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它是一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用它可以将音乐、声效、动画方便地融合在一起,以制作出高品质的动态效果。由于Flash软件技术极大的降低了传统画绘画的难度,简化了传统动画绘画繁琐程度,又具备动、声、效等综合制作能力,很快便吸引了大批爱好者,作品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已形成了一种流行趋势。虽然flash有着较强的程序功能,但是大多数人认识flash还是因为它制作的flash动画,因此,flash有着也约定俗成指运用flash技术制作或创作的动画作品。
2.1 Flash动画原理
Flash动画,实际上就是把几幅静止的图像快速连续地播放,肉眼所看到的图像会在大脑中暂留1/16秒。这就是视觉暂留原理,也就是动画片会动的原因。
电影拍摄和播放的速率都是24帧,即一秒钟要播放24幅画面;传统的手工动画中,播放十分钟的动画也需要手绘上几千甚至上万幅图片,利用人眼视觉的暂留,使人感觉物体的移动。随着影视动画中的发展,动画制作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为了节约成本,只能减少过渡的数量,所以靠手绘很难做到很精细的动画。计算机的出现为动画制作带来福音,早在六十年代,计算机就逐步加入到动画的制作中,动画师只要画出关键帧,而计算机可以通过计算生成过渡帧,这样大大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