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冷冬还是暖冬
篇一:暖冬
化亚氮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这份梗概综合了全世界科学家6年多来的科学研究成果,与2001年发表的第三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相比,增加了科学性,减少了不确定性。他以预测海平面升高幅度为例说,在起草第三份评估报告时,科学界的依据仅有几项实验,而此次的依据是11个国家采用14种气候评估模式进行的58项实验。此外,对全球气温升高幅度的预测浮动范围也明显缩小,这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水平大大提高。在第三份评估报告中,专家曾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摄氏度至5.8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9厘米至88厘米。 暖冬之利
节约能源减轻供电压力:在正式供暖前,是用电高峰,供电压力很大。如果是暖冬,供电压力就会小一些;由于气温偏高,冬季供暖时有利于节约能源,但由于冷暖变化不定,气温有所起伏,所以供暖部门应和气象部门合作,根据天气情况供暖。中国北京市气象局开始通过节能供暖监测服务平台,依靠科学数据指导企业供暖。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按平均节约4%的数据推算,全市每年可节约1.44亿元的能源经费。
降低三类疾病死亡率:大量的研究都证实,居民的每日死亡人数与季节和气温关系十分密切,老年人受气温的影响更大。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这三类疾病的死亡人数都与气温有关,寒冷可以造成这三类疾病死亡人数的增加。因此,暖冬可以减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上述疾病的发作和死亡人数。
降雪融化快有利通行:第一场雨雪降临时,因为周围建筑物(尤其是地面)温度高,雪花到达地面立刻就化了,不容易形成积雪。另外,雪化得快,使用融雪剂就少,对环境保护也有好处。利于植被生长:暖冬的到来对森林的植被生长有利。另外,暖冬会促使小麦旺长。
暖冬造成的影响还包括:极地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较低洼的沿海陆地,冲击低地国及多数国家沿海精华区并造成全球气候变迁,导致不正常暴雨、干旱现象以及沙漠化现象扩大,对于生态体系、水土资源、人类活动与生命安全等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弊大于利。 应对措施
虽然迄今为止,科学家仍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但是退而求其次,至少应该想尽办法努力抑制排放量的增长,不可听天由命任凭发展。国际舆论也在朝此方向不断进行呼吁,而各国的研究机构亦已提出各种具体的对策方案。
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倘若此案能够实现,对于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根据估计可以发挥3%左右的抑制效果。
二、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由于森林破坏而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根据估计每年约在1~2gt.碳量左右。倘若各国认真推动节制砍伐与森林再生计划,到了2050年,可能会使整个生物圈每年吸收相当于0.7gt.碳量的二氧化碳。具结果得以降低7%左右的温室效应。
三、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于省油设计方面,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于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估计到了2050年,可使温室效应降低5%左右。
四、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这对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预计可以达到8%左右的抑制效果。
五、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于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任何化石燃料一经燃烧,就会排放出二氧化碳来。惟其排放量会因化石燃料种类而有不同。由于天然瓦斯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故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煤炭、石油为低。同样是要产生一千卡的热量,煤炭必须排放相当于0.098公克碳量的二氧化碳;这在石油则为0.085公克;若是换成天然瓦斯只需排放0.056公克即可。因此,有人提案依照天然瓦斯、石油、煤炭的顺序予以加重课税。譬如生产方面,要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的煤炭,以能量换算,每十亿焦耳课税0.5美元,而对天然瓦斯则只课税0.23美元。亦
即二氧化碳排放量愈高的化石燃料课税愈重。至于消费方面的情形亦复加此,其课税比例在煤炭订为23%,在天然瓦斯订为13%。
六、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因为天然瓦斯较少排放二氧化碳。最近日本都市也都普遍改用天然瓦斯取代液化瓦斯,此案则是希望更进一步推广这种运动。惟其抑制温暖化的效果并不太大,顶多只有1%的程度左右。
七、汽机车的排气限制:由于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预计将对2050年为止的温暖化,分担2%左右的抑制效果。
八、鼓励使用太阳能: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于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不过,就算积极推动此项方案,对于2050年为止的温暖化,只具4%左右的抑制效果。其效果似乎未如人们的期待。
九、开发替代能源: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Energy)作为新的干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燃烧生物能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点固然是和化石燃料相同,不过生物能源系从大自然中不断吸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故可成为重覆循环的再生能源,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效果。 预防疾病
气象专家表示,由于暖冬的气温比常年略有偏高,这就使各种病菌、病毒活跃,病虫害滋生蔓延。冬天暖和、干燥,加上长时间使用暖气和空调,会使人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皮肤干燥发痒、火气大等。还会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何在暖冬防治这些疾病的发生,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一、通风换气:建议每天最好开窗换气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但因为室外空气相对较冷,每次通风时间也不宜过长,最多30分钟。用煤炉取暖和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更要注意安装通风装置。此外,在室内放一台小型高效负离子发生器,对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也是很不错的方法。也可以定期采用食醋熏蒸、臭氧紫外线或者点卫生香等措施给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注意加湿:空气湿度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最大。按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冬季室内空气湿度标准为30%~60%。冬天的空气干燥,湿度较低,导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加上暖气和空调的使用,室内环境中的湿度往往较低。建议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多喝开水;室内生炉子或取暖时,可以在炉子上烧一壶水,使水分蒸发;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在地面洒水,放一盆水在室内,使用空气增湿器或负氧离子发生器等,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增强人体的舒适度,从而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另外,室内温度也不宜过高或过低,建议保持在16℃~24℃。
篇二: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冷冬”现象研究
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冷冬”现象研究
昌吉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系 韩赟
摘 要
近年来,全国大部地区经历了最冷冬季。我们经历一段寒冷月份的事实不能说明长期趋势,属于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出现的极端天气现象,比如高温、干旱、飓风的频数和强度都发生一些改变。虽然频率有所减少,但寒冷程度越来越严重,冬季气温越来越低。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太阳黑子说、深海巨震降温说、厄尔尼诺说和月亮惹祸说等。从不同的方面研究“冷冬”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球变暖;中国;冷冬;现象研究
一、引 言
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判别,我们需要从时间尺度上来加以分析,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气候变暖,指的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百年时间尺度的变化。我们经历一段寒冷月份的事实不能说明长期趋势,属于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出现的极端天气现象,比如高温、干旱、飓风的频数和强度都发生一些改变。2008年1月中国发生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通讯和输电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研究冷冬的兴趣。气候资料表明,这个冬季的温度负距平可能接近或小于冷冬的标准(-1.5℃),远低于寒冬的标准(-2.5℃)。但是,这是1977年以来最冷的冬季。近千年的资料表明,寒冬之后,夏季在中国出现东部多雨或北方多雨的概率会超过气候值。此外,统计显示,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天津连续5个月气温偏低,这在天津历史上十分罕见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任福民说,如果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1981年—2010年同期)的平均值偏低0.5℃以上,就算是冷冬;比常年平均值偏高0.5℃以上,就算是暖冬。我国已经连续两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在最近的5个冬季中,有3个是较明显的冷冬。
在全球范围内,近年来,罕见的高温袭击北半球,从美东、欧洲到亚洲,都经历了有气象记录130年来最热的夏天,但入冬后气温开始骤降,北半球气温可能要比往年偏低。气象专家警告说,欧洲可能将面临“千年一遇”的新低温。导致如加拿大寒流袭小麦减产,墨西哥暖流缩小。科学家指出若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等。同样,中国等亚洲地区也难以幸免。冬季“冷冬”现象研究的出现,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我国近年来极端冷冬天气变化
近年来,全国大部地区经历了最冷冬季。在最近的118年间,共发生了10异常冷冬【1】,
如2008年冬季,全国大部平均气温为零下5.3℃,较常年同期(零下2.2℃)明显偏低,为1989年以来最低值。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气温一般较常年偏低2~4℃。2010年新年伊始,暴雪、寒潮、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频发,使我国大部地区温度突破历史极值,寒冷异常。总体来讲,这种自然的变化是叠加在长期的气候变暖趋势上,形成温度上升中的冷暖交替周期,但从长期平均看,很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2009年12月北京市气温比常年偏低2℃左右。是1971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比常年的零下2.7摄氏度偏低0.8摄氏度,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9摄氏度偏低1.6摄氏度。
中国南方在过去的400年中,1890—1999年是极端冷冬发生最频繁的时段,其发生次数达1950—1999年的2倍【2】。虽然频率有所减少,但寒冷程度越来越严重,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从2009年11月入冬,黑龙江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平均气温分别在在-16.7℃,比历年同期低1.6℃。南方大部地区与雨雪低温相伴。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天气,江苏、安徽、浙江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南京、合肥出现农历新年首场大雪,杭州降了暴雪;贵州贵阳等36个县市出现较大范围冻雨天气。“冷冬”现象频频光临。
三、冷冬现象发生的原因探讨
3·1太阳黑子说——太阳黑子低值导致冷冬
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近两年,太阳黑子特别少,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2009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低温冰雪天气,广东天文学会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由太阳黑子稀少的原因引起的,而太阳黑子持续低迷,广东或许又将迎来“冷冬”。统计资料显示,198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1986年末至1987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1964年、1954年都是太阳黑子低谷年,也有类似统计结果。
3·2深海巨震降温说——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2009年萨摩亚群岛地区凌晨发生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室副主任的郭增建提出了“深海巨震降温说”,这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
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客观实践已经做出了公平的检验。世界都公认1998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2008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2005年也没有突破1998年的高温纪录。
3·3厄尔尼诺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严重低温,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低温冻害。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8年1月发生的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2007~2008年拉尼娜事件中;2009年至201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导致冷冬。
3·4月亮惹祸说——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季林2000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海洋潮汐规模最大,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冷却海洋上的空气。
近年来冬季我国北方干冷、南方湿冷,平均气温-4.8℃,较常年同期偏低1.0℃。此外,孙淑清等【4-5】,施能等【6】进一步研究了冬季风异常与环流的隔季相关。说明冷冬的出现有诸多的原因存在。
四、冷冬对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冷冬的出现,入冬明显提早,气温持续偏低,致使我国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冬季的低温天气造成了一定的冻害,大雾、寒潮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交通、农业、能源、林业及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据农业部农情调度,2009年冬小麦冬前一、二类苗比例为79%,同比减少3.3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苗情较差的一年。黄淮海地区小麦叶龄较常年同期偏少0.5-1片叶,单株分蘖少、群体偏小、次生根发生少、幼穗发育进程慢。 由于极地
冷空气南下频繁,暖湿气流较弱,出现雨雪量较少或仅单纯的阴霾天。小麦油菜就是在这种寡照阴冷环境下越冬,光合效率低下,缓慢生长。
冬天气温很低时,有些滞后效应在低温结束后还会陆续表现出来。雪后墒情改善对北方旱地春播有利,尤其黄土高原。虫害有望减轻。华北平原雪量适量地区冬小麦越冬良好。对黄淮平原的冬小麦和冬油菜仍利大于弊,但积雪时间过长,雪化后部分小麦将发黄对长江流域小麦和油菜不利影响较多;果树和林木是受损失最大的农业产业,其影响至少还将延续二三个月;畜牧业损失仅次于蔬菜,由于停电或缺煤等蓄禽将受冻害或冻死。停电缺煤将严重影响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影响良种的及时调运;通讯中断严重影响农业信息流通和农产品贸易;停电和燃料不足严重影响拖拉机、排灌设施和其他农机的作业;交通、通讯障碍严重影响农业经营活动。
五、应对冷冬的对策与措施
5·1可以利用温室育苗,大棚进行青菜、小白菜等快速菜的生产;从北方调运马铃薯、洋葱、大葱等耐储存蔬菜;发动群众充分利用雪埋菜;开通绿色通道,促进蔬菜市场流通;持续低温寡照时适当通风降湿以减轻冷冬的灾害,有条件的适当加温;要加固大棚,及时清除棚顶积雪;及早部署早春茬蔬菜的育苗,以弥补冬季蔬菜的经济损失。
冻死苗严重的只是少数过早播种冬前过旺和冬性太弱的品种,面积不会太大。大面积是长势偏弱和发黄的问题,转晴后要适当浅松土和追肥促进。长江流域稻茬麦要在回暖后麦田要及时排水将湿。积雪覆盖过久的争取能够用人力破雪或晒黑灰促进融化。
果树和木林要清理受冻枝干,包扎伤口防腐烂病。对座果枝条覆盖和包扎均可减轻冻害和寒害。将蓄舍覆盖薄膜或草帘,堵塞漏风处以保温;蓄舍地面要保持干燥,铺干草;适当增加精饲料比重,特别是种应蓄、母蓄、和幼蓄,饲料中添加防寒中草药;
5·2在有重大的工程项目时,必须经过充分的气候论证,特别是永久性设施绝对不能只考虑常年平均值或较短时期内的极端值。高压线塔大多穿越人烟稀少的山区,不能简单使用气象站的资料,必须经过海拔与地形订正。城市供水系统建设也要进行防冻设计。
5·3加强交通、电力、供水、供热、通讯等系统气象灾害指标及抢险救灾气象保障条件的应用气象研究。必须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包括能源、食物、御寒物品、医药等,以及破冰除雪机具、车辆、融雪材料等。 要加强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灾害应急机制的建设。特别要重视农民的权利和社会保障,重视农村和新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5·4要全面正确看待气候变化,在冬季总体变暖的同时,极端事件在增加,承灾体的不适应性和脆弱性也增大。
人类社会一直是在与灾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的,巨大的灾难必将以巨大的社会进步为补偿。通过从不同的发面研究“冷冬”现象,可以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种冷冻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相信通过认真总结低温冰雪灾害的经验教训,将有力推动我国的气象减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龚道溢,王绍武.近百年我国的异常暖冬与冷冬.灾害学,1997,14(2):22—25
【2】郝志新,郑景云,葛全胜等.中国南方过去400年的极端冷冬变化.地理学报,2011,66
(11):1479—1485
【3】王会军,姜大膀. 一个新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强弱变化之大气环流场差异. 第四纪研究,2004,24(1):19—27
【4】孙淑清,孙柏民. 东亚冬季风环流与中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天气的关系. 气象学报,1995,53(4):440—450.
【5】孙淑清,陈隽. 冬季风异常与环流的隔季相关. 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99—107.
【6】施能,朱乾根. 东亚冬季风强度异常与夏季500hPa环流及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 热带气象学报,1996,12(1):26—33.
篇三:看看吧,这是一个什么社会?
看看吧,这是一个什么社会?.txt2008太不正常了,一切都不正常!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男足挺身而出,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男足还是正常的!看看吧,这是一个什么社会?
1. 55岁的周润发宣布死后将捐出99%的财产,什么都不想带走。作家顾晓军评论道:千万不要捐到大陆来,不要害了无辜的官员。
2. 发改委成立至今只做过两件事:1)涨价,2)替涨价辩护。
3. 目前中国有效的反腐手段有:1)夫妻反目;2)家中被盗;3)意外事故;4)情人举报;5)网民诅咒。
4. 国外奶粉热销中国的原因:1)没有三聚氰胺;2)如果有可以索赔巨款;3)如果索赔不成不会进监狱。
5. 上海对北京说:“盛会过后烧栋楼也算是我们的老传统了??”北京点点头,然后和上海一起默默地看着广州??
6. 感冒了,怕去医院太破费,于是对老婆说:“熬点姜汤喝吧。”老婆说:“姜太贵,咱们还是去医院吧??”
7. 问英语老师“山寨”怎么说,老师一下愣住了,过了会儿,一字一顿地说道:made in China?
8. 奶奶说如果菜价再这样涨下去,房子就要跟白菜一个价喽!
9. 1955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韩国的3.2倍,日本的1.1倍。但经过50多年\"翻天覆地\"的增长,200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日本的3%,韩国7%,但韩国、日本从来没宣布自己经济怎么翻番,只有中国是天天说自己翻了很多番。
10. 中国人固有一死,或死于地沟油,或死于石灰面粉,或死于结石奶粉,或死于毒疫苗,或死于危房,或死于拆迁,或死于日记,或死于酒色,或死于宝马车轮下??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11. 中国不一定是和邻国土地争端最多的国家,但肯定是和本国公民土地争端最多的国家。
12. 看到一寝室阳台挂着,“为灾区祈福,愿天佑中华”,我觉着这标语挂四年都没问题。
13. 新西兰大地震无人死亡,开不成表彰大会了,没那么多英雄事迹了,拍不成电影了,捐不了款了,不能降半旗了,不能全国不打网游了,明星也不能诈捐了,也没法创造生命奇迹了!最主要是新西兰错过多难兴邦的大好形势了!
14. 在谈所谓大国崛起之时,请扪心自问:你的收入崛起没有、你的住房面积崛起没有、你的护照免签国家数量崛起没有、你的食品安全崛起没有、你的医保社保崛起没有,如果都没有,那么大国再崛起关你P事。
15. 国家发改委自4月14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320元.各地民众获得消息后纷纷表示,由于涨价油品并不包括地沟油,所以对实际生活影响并不大。
16. 2010年4月13日 零时 国家发改委决定上调油价,同天早上7时49分,青海玉树
县7.1级地震。 2010年10月25日发改委宣布,10月26日零时起上调油价。同一天,印尼苏门答腊岛7.2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 2010年12月22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发生7.4级地震。2011年2月20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新西兰发生6.5级地震。2011年4月7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再次发生7.4级地震。。中国承诺在现代战争中,不轻易动用发改委。
17. 近日偶然看见某官方实验室的采购清单,赫然看见上面有七万元的松下42寸的LED屏电视若干。更搞笑的是一个研究计算机的实验室居然还采购了顶配的索尼单反相机和丰田的越野车。看来这种实验室真是建设它一个幸福全所人。
18. 日本人冈本真夜1997年的一首歌无耻地抄袭了我们2010年世博会的会歌,太可恶了!!
19. 什么是奇迹?我建了一座豆腐渣大楼,然后雇了150个短工装修,很多人说这房子容易塌,我充耳不闻。结果「哗啦」的塌了,把他们埋在废墟里整整八天八夜,我找人挖开塌坍时,有一百多人活着。这是个奇迹,更奇迹的是我他妈不但无罪,还成了救人的大英雄!
20. 以前经常看到报道比如印度/巴西之类贫民窟着火死掉几十几百人的新闻,现在发现,只不过我们的贫民窟卖到了4万1平米。
21. 电影学院又招生了,其中有不少姿色美女,问她们怎么看待潜规则,美女回答 很淡定:“只要有规则,就好办。”
22. 人生境界:拿沙特的工资住英国房子用瑞典手机带瑞士手表娶韩国女人包日本二奶做泰国按摩开德国轿车坐美国飞机喝法国红酒,吃澳洲海鲜,抽古巴雪茄,穿意大利皮鞋,玩西班牙女郎,看奥地利歌剧,买俄罗斯别墅,雇菲律宾女佣,配以色列保镖,洗土耳其桑拿,在中国当公务员”;不过只要做最后一点,前面皆可实现。
23. 有人说 最具中国特色的亚运会点火方式是??一个拆迁户拿着汽油瓶子浇身上,然后点燃自己,跳进火炬,仪式结束后,来群推土机,直接把圣火台拆了。
24. 2007年,京沪高铁投资预算增至2200亿元。 2008年,中央推出40000亿投资计划。 2008年,中国免除46个国家400多亿债务。 2009年,中国免除32个国家150笔债务。 2009年,中国对非援助累计760亿人民币。 2009年,中国累计对朝援助达8000亿元 2009年,累计购买美国国债达到8100亿美元,累计购买外债达到到20000亿美元! 2009年,中国公车消费每年达到9000亿人民币。 2009年,中石油称:“加薪10亿是小钱。” 2009年,上海更换5000块路牌花费2亿, 平均每块路牌4万元! 2009年,中国信贷总额近100000亿人民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耗资3000亿人民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共耗资4000亿人民币 2010年,省10分钟,沪杭磁悬浮耗资350亿。 2010年,中国承诺对朝鲜700亿投资计划。 2010年,湖北省曝光120000亿投资计划。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金额一直是个迷。。。。。 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6000万人受灾,损失200多亿, 中央拨付旱灾救灾资金1.6亿元。 2010年,人大指出: 中国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每年需花费1600亿元, 目前中国不具备这个经济实力! 2011....? 2012....?
25. 亚运会的中国代表团1500位猛男悍女,就是囊括了所有冠军,也只能代表中国体制,而非中国人的体质。代表中华民族的体质的,是3千万三聚氰胺宝宝的身体。
26."今年到底暖冬还是冷冬?专家认为,具体要等冬季结束才能评价。”
27. 某市近来每到夜里,许多领导的办公室火光熊熊,有人打119报警,消防队无动于衷,拒不出警。民众投诉后得到的答复是:领导们在烧日记。
28. 据说大地震前有三个明显征兆:1.井水异常;2.牲畜反应异常;3.专家出来辟谣。但是细心的人指出,第二条和第三条重复了。
29. 一个54岁下岗工人说了一句震惊中外的话:“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而对待工人农民的态度则可考验这个民族的良心。”
30. 不敢说真话是个人的耻辱,不能说真话是时代的耻辱!
篇四:话说“暖冬”
话说“暖冬”
承德市气象台 王桂龄
所谓暖冬是指12月至2月季平均气温比同期多年气候平均值偏高0.5℃以上称为“暖冬”,反之则是“冷冬”。它是一个温度的平均概念。在暖冬的季节也时常因受强冷空气影响在某一阶段气温偏低。因此,暖冬并非气温持续偏高偏暖,而是在波动中总体偏高。换句话说就是暖冬中也有冷的时段,冷冬中也有暖的时段。
1986年12月至2006年2月的20个冬季中,有14个冬季是暖冬,有2个冬季与气候平均值持平,还有4个冬季是冷冬。4个冷冬是1999年12月至2000年2月、2000年12月至2001年2月、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
暖冬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首先对农业影响:暖冬造成小麦返青提前,据研究表明,冬季温度偏高,小麦地上部分先生长,根系不发达,造成后期倒伏,过早返青遇到倒春寒造成籽粒不饱满;暖冬病虫害虫卵易越冬,来年春季易发生病虫害,一旦春季气温再偏高和干旱,则易发生蝗灾;暖冬
当然,暖冬也有有利的一面,有利于节省能源,如供热采暖可节煤节电;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如出游、野外作业等。
暖冬的成因是个很复杂的气候问题。最主要原因还是自然的气候波动造成的,即暖冬的气候背景是近百年来地球气候在发生全球变暖。承德地区气温变化可见全球变化之一斑。承德地区20世纪下半叶年平均气温逐年代在波动中升高,50年代年平均气温6.6℃,60年代年平均气温7.3℃,70年代年平均气温7.5℃,80年代年平均气温7.6℃,90年代年平均气温8.1℃,21世纪初的5年(2001~2006年)年平均气温8.6℃,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代0.3℃的增幅上升!其次是由于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变化,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造成增温效应,加剧了全球变暖。人类向大气中过度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过度排放使得过去140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4~0.8℃,如果不采取限制措施,继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未来的100年内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另外,厄尔尼诺现象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一带,海水温度连续6个月比该地气候平均值高出0.5℃的异常增温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大范围海水一旦增温,就会释放出巨大的热能进入大气,连带水汽,使大气环境发生变化)。
2006-12-7
篇五:全球变暖致使暖冬频繁出现
全球变暖致使暖冬频繁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已为世人所关注。我国也从80年代中期开始明显增暖,至今已有2
0多年。暖冬、冷冬是一个气候概念,如果整个冬季(12—2月)全国(某个地区)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高,称之为暖冬;反之,冬季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则为冷冬。冷暖交替是气温时间演变的正常规律,地域差异是气温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因此,暖冬期间出现短时间的寒冷和冷冬期间出现短时间的温暖,大部地区偏暖局部地区偏冷和大部地区偏冷局部地区偏暖,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暖冬是一种气侯异常现象,它的频繁出现会对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暖冬有利于节约能源,为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建设、大棚蔬菜和南方一些地区农作物的生长以及人们的户外作业、户外活动和外出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暖冬还可促进有些晚播作物弱苗的生长,使苗情得以转化。但暖冬也会造成气温明显偏高.蒸发量增大,不利于土壤保墒,使干旱加剧。对冬小麦生长和春播春耕不利;气温持续偏高,促使北方冬小麦旺长,南方油菜旺苗,抗寒能力降低,赶上春季低温就容易受冻害:持续温暖的气候条件使有些地方作物生长过快,将会影响产量;暖干天气,再加上多大风,容易诱发森林火灾。需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温暖天气,会使病菌、病虫滋长蔓延,引发病虫危害;气温高,雨雪少,空气干燥,容易流行传染病。
暖冬的频繁发生并非偶然,它与全球变化和海洋、大气等因素的关系异常密切。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因素非常多,有自然方面的。也有人为方面的;有地球系统内部的,也有地球系统外部的:有大气圈,也有海洋圈、冰雪圈等,而且这些因素的作用不完全一样,有的是直接作用,有的是间接作用;有的起主要作用,有的起次要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着我国冬季的冷暖变化趋势。
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在近100年大约上升了0.74℃,近50年增?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雀飨浴N夜な奔涞呐蚓褪窃谌虮渑拇蟊尘跋路⑸摹?/p>
大量证据表明,火山活动频繁,会引起气温下降;火山活动减少,有利于气温升高。据统计,在暖周期中强的火山爆发要比冷周期中少一倍。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情况下,我国常常出现暖冬气候,。1951年以来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中70%以上我国是暖冬。相反,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发生拉尼娜现象时,我国往往出现冷冬,1951年以来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有80%的年份我国为冷冬。 西伯利亚大陆是亚洲高纬地区的一个巨大的冷库,如果欧亚大陆冬季积雪多,有利于西伯利亚一带冷气团的堆积和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发展南下,常使我国出现冷冬气候。但如果欧亚大陆冬季积雪少,则不利于西伯利亚冷气团的加强,使南下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减弱,我国容易出现暖冬气候。
东亚冬季风代表北方冷空气势力的强弱,也是导致我国冬季冷暖变化的直接原因之一。冬季风弱,意味着我国容易出现暖冬;反过来,冬季风强,意味着我国容易出现冷冬。
位于我国东南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暖性的高气压,它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冬季冷暖。当这个高压强大时,有利于南方温暖气流向我国输送。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反之,当它比较弱的时候,则不利于南方温暖气流向我国输送,我国往往出现冷冬。
我国气温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趋势,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冷周期,20到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到70年代又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在暖周期里暖冬比冷冬出现的几率要高得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变暖以来,我国冬季70%以上的年份是暖冬,暖冬的频繁出现与这个时期全球持续增暖、火山爆发减少、厄尔尼诺事件频发、欧亚大陆冬季积雪偏少、东亚冬季风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的阶段性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是这一时期我国频繁出现暖冬的主要原因。据《科技日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