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留园三宝
篇一:苏州园林—留园风景规划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城市规划系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姓 名: 路遥
学 号: 08290030217
班 级: 08城建城规(2)班
指导教师: 顾康康
2011年11月
风景名胜区调研报告
——苏州留园
摘要: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切入,对苏州2009—2020年的旅游总体规划进行阐述,标示出所要叙述的留园在未来城市旅游发展建设中所处的区位特色与发展轴线向读者展示留园在苏州古城中的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同时从风景区规划的角度流线式介绍留园的各个景观节点的特色,及站在园林规划的视角粗略分析留园造园中的两个空间处理手法,最后是作者将对苏州园林的感悟与思考。 关键词: 苏州旅游总体规划 留园简介 建筑角度 入口处理 正文:
(1)前言
调研背景:建筑与规划学院十月二十八日组织大四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规划实习,实习地点为苏州和上海,在苏州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苏州的古典园林,苏州博物馆等景点。十月二十四上午我们来到苏州古典园林之一的留园,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造诣。
调研的目的和意义:这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现场地段的感知,我们看到苏州留园的,感受到新老建筑思潮在这么一个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老城的交流与碰撞,学习如何在继承古典风格,传承古典艺术的同时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
(2)调研基本情况的介绍
以下为整个调研报告的叙述结构:
1.留园在苏州城旅游总体规划中所处的地域位置
2.苏州留园的游览流线以及主要景观节点介绍
3.留园景观设计技法介绍(特别选出两点)
1.留园在苏州城旅游总体规划所处的地域位置
宏观——整个城市“一核一带
三 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其中
“一核”为主城旅游发展极核,
“一带”为沿江休闲旅游带,“三
区”为环太湖休 闲度假旅游区、中
部湖荡生态休闲旅游区、南部水乡
古镇观光休闲旅游区。其中“一
核”为主城旅游发展的极核,“一
带”为沿江休闲旅游带,“三区”
分别为中部湖荡生态休闲区,环太
湖休闲度假区,水箱古镇观光休闲
旅游区。
中观——整个主城区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苏州古城区,苏州工业区与苏州高新区,整个主城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一心”“两带”“两片”。“一心”指的
是以古城区为中心的四个旅游发展区,“两带”分别是大运河旅游带和胥江旅游带,“两片”指的是金鸡湖—独墅湖和荷塘月色旅游带。
微观——古城的“一心”包含了古城水巷深度体验区,观前街传统商业休区,山塘—闾门传统工艺创意区,城南特殊娱乐休闲区,结合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地区规划建设若干旅游片区,承担观光游览、休闲游憩、服务等多重功能。我要调研的留园就位于苏州中心古城区的山塘—闾门工艺创意区旁,承担了观光游览,休闲游憩的功能。
2.留园的游览线路与主要景观节点介绍
留园占地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
篇二:苏州留园鉴赏
苏州留园鉴赏
09级旅游管理本3班李小琴
一、 园内介绍 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一九六一年,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
一。一九九七年,包括留园在内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 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二、 园林的分布 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了罗阿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三、 留园三绝
冠云峰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其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 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 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时为了搬树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围墙甚至房子,当时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当时方腊起义军的一个口号就是杀“朱缅”,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 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微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蜂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楠木殿
楠木殿柱子原来是上好的楠木加工而成,但是在抗战时,楠木殿成了马棚,饥饿的行军马,把上好的楠木柱子啃得不成样子。后来抗战胜利后修葺园子时,不得不用水泥把楠木柱糊住,外面又刷上漆。
鱼化石 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毫米,真奇怪这么大尺寸的(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苏州古典园林留园三宝)一块大理石是如何完好无损从相距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这个江南苏州的,真是一个谜。
四、 主要景点
绿荫
明高启葵花诗:“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建筑西侧原有一株古枫,小轩笼罩在树荫下,故名。建筑似轩,硬山造,临水而筑,刘氏寒碧庄时已有。轩南庭院墙上有石匾嵌于其上,钱大昕书“花步小筑”。 明瑟楼
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故借以为名。楼为二层半间,卷棚单面歇山造,楼上三面置有明瓦和合窗,楼梯在外,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梯边一峰屹立,上镌“一梯云”三字。楼梯面东墙上,有董其昌书“饱云”二字砖匾一块。此楼刘氏时已有。
涵碧山房
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借以为名。建
筑三间,卷棚硬山造,东面紧靠明瑟楼,刘氏时称“卷石山房”,盛氏时名“涵碧山房”,因建筑前临荷池,故通常又称荷花厅,俞樾《留园记》中“凉台燠馆”即是指此。
可亭
亭,《释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可亭,取白香山可以容膝,可以息肩,当其可斯可耳之意,指此处有景可以停留观赏。亭为六角,飞檐攒尖,结顶为一花瓶倒扣(为 1953 年整修时应急之作)。刘氏时称“个中亭”,盛氏时称“可亭”。解放后整修,亭顶比昔时略尖一些。
小蓬莱
《史记》:“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在水池当中,故借以为名。二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亭式紫藤棚架。此处有黄石,刻有“小蓬莱”三字,系解放后新题。盛氏时园中亦有小蓬莱者,据考证系指今西部土山。
远翠阁
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诗与景符,借以为名。其下即自在处,刘氏时曾名“空翠”,后改名含青楼,盛氏时名“远翠阁”。阁实质为楼,其上三面都置有明瓦和合窗,二层,单檐歇山造。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佳晴,宋范成大诗“佳晴有新课”。喜雨,春秋谷梁传,“喜雨者有志于民者也。”快雪,王羲之帖“快雪时睛”。都是指对农田有利之意。这里指四时景物,不论晴雨都好。亭为单檐歇山造,解放后在原盛氏亦吾庐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原来“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在五峰仙馆后院西北方向(今为一排花墙)。刘氏时即有,盛氏时称此名。
林泉耆硕之馆
林泉者,指山林泉石,游憩之地;耆,指高年;硕,有名望的人。这里是指老人和名流的游憩之所。馆为一屋两翻轩,南北装修不同。北为方梁,有雕花;南为圆梁,无雕花。窗及地坪方砖也有所不同,故又称鸳鸯厅。厅为四面厅形式,单檐歇山造,其北两角飞檐上塑有凤穿牡丹图案。建筑三开间九架屋,并环有走廊。馆为盛氏时所建。馆内有两匾,南“奇石寿太古”,北“林泉耆硕之馆”。“冠云峰赞序”屏门对着冠云峰。 冠云亭
冠云,峰名,为观峰而设。亭为六角攒尖,顶部饰有如意桔子。 冠云台
冠云,峰名,此台实质系亭,为观峰而设,建筑呈正方形,单檐歇山造。
揖峰轩
宋朱熹《游百丈山记》“前揖庐山,一峰独秀”。此建筑西有一湖石名“独秀峰”,轩前庭院称“石林小院”,庭院内有晚翠、迎晖、段锦、竞爽等太湖石峰,园主痴石,借用米芾拜石典故,称其轩为揖峰轩。建筑为硬山造,外观二间半,实质只有一间半,刘氏时就有此名,沿用此今。 八角亭
此亭原在城内修仙巷,为宋氏园内之物,解放初修建留园时从宋宅内移入留园。因此亭为八柱八角,没有新的题名,故通常称为八角亭。地址在东园一角内。
花房
此为培植花木暖房,前有生产场地约三亩。盛氏时就有。在南花房北,解放后一直租给原园林职工居 住。 1999 年留园为整治周边环境,动迁原北花房及周边民居,改造并扩建了北花房,改造后的北花房建在半边街一线上,沿街一排房舍为职工休息及存放农药、工具场所,房前朝南为花卉生产场地,原北花房位置则为盆景工作场地。
五、 园林建筑艺术特色
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 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留园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节奏明快。垒园可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景色各异,各具特色,能开能合,有主有从。中部是明媚秀丽的湖光山色,东部为精美轩敞的庭园建筑,以“冠云峰”秀色突出主旋律,中部和东部是留园景色
高潮部分。西部以大假山为主,丘壑小溪,山野风睐扑面,北部虽具乡村气息,但久已湮没毁圮,现辟为盆景园,花石路径,僻静清幽。四区景域以曲廊相连,廊长七百多米,随形而变,豌蜒曲折,使园景纵深奥妙变幻无穷。
六、 比较苏州留园和颐和园在艺术手法上的亦同之处:
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具有与欧洲古代园林不同的独特体系,无论是帝王营造的皇家园林,还是宦官富兴建的私家园林,都刻意追求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的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篇三:苏州园林—留园
留园(915)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俗话说:苏州好,城里半园亭。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州园林的精华——留园。
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泰时去世后,“东园”渐废。后来清代著名书画鉴赏家刘恕重新改建,取名“寒碧山庄”,人称“刘园”,意思是跟着主人姓刘了。咸丰十年,苏州遭遇兵灾,独独它幸存,于是改名“留园”,有留存久远之意,同时也有流连忘返的意思。
留园以她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更有三大特别之处。今天,我就把特别的留园送给特别的你。
留园的第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规模。中国古典园林大多以规模庞大而著称,但留园反其道而行之,她美在小巧,赢在景致。正如清代造园家李渔总结的那样: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就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她营造出了无限的境界,真可谓浓缩就是精华啊。
接下来,我们将步入这扇黑漆木门,正式进入留园。您不要怀疑我带错了路,此处就是留园的大门。是不是毫不起眼?但这就是他的第二个特别之处。看着大门,也许您要问了:留园的主人有钱建造如此精美的园林,为什么不把大门装修得豪华、气派一点呢?难道是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吗?您先别急着猜。其实,我们苏州的园林,很多都是辞官隐退后回乡的官僚所建的私家花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们不爱人来客往的世俗应酬,追求一种隐居的生活。正是
因为这样的生活态度,苏州园林大多不见气派显眼的高大门楼,正门都简单化,力求接近普通民居。他们要的就是这种低调。
现在啊,小李要带大家去欣赏留园的第三个特别之处了!您瞧,那块奇石就是今天我要为大家隆重推出的主角——冠云峰!光绪年间,留园的新主人盛旭人改建时,花了二十年时间才找到心中的这块太湖奇石。冠云峰,高6.5 米,重约5吨,相传是宋代花石纲遗物,具备“瘦、皱、漏”等特点,乃是太湖石中的绝品。“瘦”,是因为她高高瘦瘦,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皱”,则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好像是老人额上的皱纹;逢上雨天,外面倾盆大雨,里面则是滴滴答答的小雨,这就是所谓的“漏”了。更奇特的是,这冠云峰,无论从哪个方向观赏,都是面面如画。不信,您看,从这面看去,它像什么?对,老鹰的嘴!那从这面望去呢?又变成了乌龟的头!老鹰是天上飞的,乌龟是地上爬的,这冠云峰真是“天地一绝”啊!后来,留园的主人怕冠云峰寂寞,又派人千挑万选了两块同样秀美的太湖石立于她的左右两侧,合称“姐妹三峰”。
“此峰疑天外飞来,斯地为吴中最胜”,美丽的留园期待您再次光临。愿留园留下您最美好的回忆。
篇四:园林作业(留园)
留园分析
--《中外园林发展史》课程作业
目录
1、简介 2、造园特色 3、布局分析
4、造景要素及主要景点分析 5、平面分析 6、效果图分析
简介:
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一九六一年,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一九九七年,包括留园在内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造园特色: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留园有三绝,分别为:冠云峰、楠木殿、雨过天晴图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 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 四奇于一身,
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
楠木殿是对“五峰仙馆”的俗称, “五峰”源于李白的诗句:
“庐山东南五老峰,晴天削出金芙蓉”。
这块出产于云南点苍山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厚度仅15毫米,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天然形成的一幅大理石山水画,雨过天晴图现存放于留园的五峰仙馆----即楠木殿内。
篇五:苏州古典园林的特色
苏州园林的性质和特点
(A)苏州园林包括有第宅园林、寺庙园林、书院园林、名胜园林等各种类型,而以私家住宅园林为最多,是中国园林重要流派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它和集中在北京一带的皇家园林相比较,在规格、布局、体量、风格和色彩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见长。 (B)苏州园林就其根本的性质和功能来说,它是居住、休闲、游憩的场所,这种宅园合一的居住模式,是在人口众多,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们依恋向往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造理想的生活空间,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体现了我国古代江南地区一种高度的居住文明和生活方式,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C)从园林的建构内涵来说,苏州园林和中国各地的园林一样,是由物质的和精神的两大系列的要素所构成;物质要素包括山水、花木和建筑。精神性的是那些借助于园中的匾额、楹联、书条石、绘画、雕刻所承载和反映的中国传统的哲理观念、文化意识、文学意境以及历史的、科学的种种信息,等等。 物质性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形成园林的山水美、花木美、建筑美。
精神性的要素可以对园中景物产生烘托、渲染,赋予园景一定的意境,形成一种人文美,使人们于游赏中愉快身心、陶冶情操,获得高尚的精神文化享受。 (D)从园林的布局来看,苏州园林一般多以水而为中心,以建筑为主体,以假山、峰石、花木为点缀。 水是苏州园林的灵魂,或分或聚,皆是江南水乡景色的真实写照,有了水,园林中的一切景物显得更加秀丽柔美。
山与水相对应,相映衬,园中景观因而更具自然野趣,因为假山、池水是自然的化身,是自然的符号。苏州园林的假山有湖石、黄石、土石结合和土山四种不同的类型,还有许多单独布置的峰石,中国文人历来有藏石、赏石、品石的风尚,这是对自然的尊崇和亲和的表现。
苏州园林中的花木富有地方性、季节性和民族性的特点,每一座园林都有各自见长的名花古木。例如,
拙政园的荷花,沧浪亭的竹子和梅花等都是著名的,因为这些花木被视为如同高洁自强的君子一样,具有不畏寒冷和强暴的品格,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苏州园林的建筑物是园中景观的主体和中心,根据居住、读书、吟诗、作画、抚琴、唱曲、奕棋、品茶、饮宴、憩游等不同的需要,而建成厅、堂、轩、馆、楼、阁、榭、舫、廊、亭、台等不同的形式,辅以精美的室内装修、家具、陈设和室外变化多端的花窗、铺地等,使建筑的功能、 结构、艺术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表现了我国江南古代民居建筑精湛的技艺,成为当今我国传统建筑和住宅建筑最为完整和丰富多彩的博物馆。
园林中的人文内涵是我们在了解园林中不可放过的。应当了解每个园林的园史和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懂得园名和园中各个建筑命名的含意和来历。喜欢诗词文学的要注意欣赏园中的楹联,研究历史的要留心园中的碑刻,爱好书法的可观摩书条石上的名人手迹,喜欢摆设的可以研究园林中的各种家具和陈设,总之苏州园林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反映了苏州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应当细细加以品赏。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各个园林主要特色的话,我觉得大致是应该这样:
拙政园 清逸疏朗的水乡风情 写意山水的杰出画本
留园 精湛丰富的空间处理 书法石峰的艺术集成 网师园 以少胜多的小园极则 精致典雅的宅园典型
环秀山庄 独步江南的湖石佳构 造园叠山的生动教材
沧浪亭 崇阜广水的城市山林 千秋文脉的传承学府
狮子林 风月无边的禅意真趣 盘环曲折的石品洞天
艺圃 剪山裁水的太湖片角 高风亮节的君子宅园 耦园 佳偶双隐的爱情诗话 枕波临街的水城人家 退思园 因地制宜的贴水妙构 江湖野航的画里风光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