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25:31 作文素材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作文素材

篇一: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浅析

写 作 提 纲

题目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浅析》

总论: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后世人们心中他是一位足智多谋、克己奉公的千古贤相,他鞠躬尽瘁,效力蜀汉,是忠臣的典范。

本论:

一、诸葛亮的神人形象

1.1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智慧的化身

1.2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的代表。

1.3诸葛亮立身严谨,处事公正,是严正的典范。

1.4诸葛亮两袖清风,清正廉洁,是清官的楷模。

二、诸葛亮的缺点和不足

三、作者塑造诸葛亮人物形象的目的和意义

3.1诸葛亮的品德修养成为后世文人敬仰的最高境界

3.2用他的政治理想和作为教育人

3.3用他的军事才华鼓舞人

3.4用他的气质风度感染人

结论:诸葛亮是一位表面及内在气质超凡脱俗、心胸宽广、具有远大理想和卓越的政治及军事才能、忠效祖国、一生清正廉洁、为人公正并知恩必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浅析

***

内容提要: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他是智慧的化身、正义的代表、忠于职守的模范,是一个让人们万世景仰的英雄人物。

【关键词】诸葛亮 智慧 忠贞 严正 廉洁

一、诸葛亮的神人形象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后世人们心中他是一位足智多谋、克己奉公的千古贤相,他鞠躬尽瘁,效力蜀汉,是忠臣的典范。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隐居隆中,躬耕陇亩,心怀天下,研究治国用兵之道。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他辅佐刘氏,力图复兴汉室。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六出祁山,北图中原,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那么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呢?

1.1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智慧的化身。

在《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的才能的是从两方面描写的,即正面和侧面。第三十六回中,徐庶曾曰:“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水镜先生司马徽也喻诸葛亮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开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刘备前两次顾茅庐,通过对隆中环境的描写,及崔州平等对孔明的评价,产生“未见其人而先见其才”的效果,侧面描写诸葛亮的智慧。而当刘备见到了诸葛亮时,对诸葛亮开始了正面的描写,“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

从诸葛亮在茅庐中的见识表现出他的智慧,真是“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而接下来诸葛亮智慧又是从政治、军事、创造三个方面来展现:

1.1.1他是传神的军事家。

陈寿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②。而在《三国演义》里,作者通过大量的虚构情节,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他塑造为用兵如神的军事家。以决定刘备集团命运和三分鼎立局

面的赤壁之战为例,诸葛亮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人物。孙刘联盟的建立,由他一手促成;孙权抗曹的决心,由他使之坚定;周瑜导演的“群英会”、“蒋干盗书”,黄盖的苦肉计、诈降计,被他一眼看穿;他与周瑜共同商定战役的关键决策火攻计;且又能借来实行火攻的决定性的东风。可以说,孙刘联盟在夺取胜利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他的智慧;如果没有他,盟军要想打败曹操几乎是不可能的。三气周瑜、智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设空城计诸葛亮的军事谋略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与对手的斗争中,他总是善于把握全局,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他总是知己知彼,重视掌握情报,善于调动对方,打心理战,或伏击,或偷渡,或伪装,或奔袭,进退自如,虚虚实实,千变万化,一次又一次地赢得胜利。甚至在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率兵追赶,还被诸葛亮的遗像吓得狼狈而逃,不得不使司马懿承认:“吾不如孔明也!”

1.1.2他是杰出的政治家。

诸葛亮大小事并抓,“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但承担了全国军政大计的决策和推动,并亲自监督兴修水利、桥梁、道路,驿舍等工程,组织养蚕、织锦、煮盐、冶铁、铸钱等重要事业,实施“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奖励农桑,与民生息”等正确政策,使蜀汉逐渐恢复了元气。进兵南中,和抚夷越,执行民族政策,安定了后方。

篇二: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

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

在中国人民心中,有一个家喻户晓、极富魅力、光辉四射的历史人物,他就是三国时代那位羽扇纶巾的军师、丞相诸葛亮。清代才子纪晓岚曾用他响亮的名字出了一副上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几百年来一直无人能对,成为世间“绝对”。其实,真正成为千古“绝对”,无人媲美的,恰恰是诸葛先生本人。 ????

“智多星”的丰采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公认的智慧之神,在英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在当时即有“智多星”的称号。高卧隆中时,他还只是一介书生,即被当时大名士宠德公称为“卧龙”,司马微赞为“识时务的俊杰”。公元207年,他出山辅佐势单力薄的刘备,先与孙、曹逐鹿中原,后与司马懿争雄天下。正是他的智慧,曾无立锥之地的刘备能走出困境,取荆益两州,三分鼎足,成就帝业。也正是他的智慧,庸主刘禅能坐稳江山,长期与强大的魏国抗衡,使司马懿“畏蜀如虎。” ??诸葛亮的智慧,首先在深度上表现出多层次性,兼具大智与小智,并具急智与远谋。智有大智与小智之分。有小智者未必有大智,有大智者也未必有小智。宋代吕端,颇有智谋,但小处不甚精明,宋太祖谓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智还有急智与远谋之别。这二者也常不可得兼。与诸葛亮同时代的鲁肃,有大谋远略,但乃一忠厚长者,做事、决策未必敏捷过人。如此看来,诸葛亮确实是完美的智者。他有大智,有远智,自不待言。他的“隆中对”,被誉为“千古奇策”,奇就奇在他第一个预见“天下三分”,并进而提出促成天下三分的战略战术。后来形势的发展也果如他的预言判断。真可谓智转乾坤!刘备伐吴大败,病死白帝城,蜀国从其颠峰上一落千丈。他再次受命危难之际,毅然重整旗鼓,闭关息民,养精蓄锐,和吴平戎,使蜀吴又成犄角之势,共钳曹魏,并毅然六出祁山,以攻为守,虽最后回天乏术,但数载保全之功同样是体现深谋远虑。但诸葛亮如果仅凭如此,还不足以成为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还表现在他的机智、敏捷、善辩、尽能上,既有大智大慧又有小处的聪颖、细节的精明,既能远虑周详,更能急中生智,随机应变。民间传说他“一步三计”,三国演义更是绘声纭色地描写了他卓绝千古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智算华容”“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空城计”,甚至死了还要以木像吓走司马懿,真使人莫测高深。这些虽有艺术夸张,故事的虚构,但也说明了他确是足智多谋,为同时代的兵谋家所望尘莫及。 ??

诸葛亮才兼文武,在智慧的广度上亦是前无古人。在政治上,他将儒家学说所主张的仁德施之于民,又将法家之法用于治国治军。陈寿的《三国志》称道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将一个国空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岂不令人惊叹!在军事上,他发展了孙吴兵法,世所推崇。司马昭灭汉后,特令军事家陈勰学习他的兵法兵制,推行为晋朝的军事制度。诸葛亮还以个人的天才智慧,创造了著名的八阵图,发明了元戎(一种新式连弩),钢刀及木牛流马,威力无比,杜甫曾作诗称赞“八阵图”的神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西晋李兴也说:“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流马更是世间神物,惜早已失传。在理财上,诸葛亮同样显示出杰出的才能,他治蜀期间,开源节流,轻徭薄赋,务农植谷,推广生产技术,因而出现了国用足、民财阜、人口旺的景象。至蜀亡时,府库仍储有“米四十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绢各二十万匹”。以一个小国支持频繁的战争而不至使人民饥困,到亡国时还有这么多盈余,如非诸葛亮及其后继者善于理财,焉能这样! ?? 诸葛亮因何如此才智超群?先天的颖慧加上后天的努力。他饱读先秦诸子,博古通今,并能运用自如。可以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集百家而成大智。他有道家的淡泊风范,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有法家的法治精神,及至墨家的科技杂艺,纵横家的纵横捭阖,名家的机智善辩,阴阳家的奇门遁甲,无不一一具备,从容体现。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又是

外交家、理财家。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富发明创造,亦可称是发明家、科学家。在文学上,他虽无曹操的横槊赋诗,但一篇《出师表》,大情大义,不知要压倒多少千古雄文!南宋诗人陆游《书愤》一首曾极尽赞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人格神”的魅力 ????

诸葛亮的伟大,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神,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象他这样集智慧神与人格神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

尽瘁国事,忠心辅政。

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

任人唯贤,清正廉明。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由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晓之对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伯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多余财产,那就是对不起国家。光明磊落。苍天可鉴。 ??

坚韧一心,竭尽人谋。

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匡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下,但现实却是极严峻的:三国之中,对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其土地、人力、财力、物力比吴蜀二国的总和还要多,而蜀国相对最弱。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与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后出师表),于是毅然挑战极限,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发愤图强,以挟泰山而超北海的气概,“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虽劳而无功,仍不失为英雄壮举,这既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正是他的伟大。这种尽力而为的奋斗精神,后人无不感慨系之。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孔明情结”与“诸葛亮文化” ????

一部廿四史,有多少谋臣勇将,又有多少雄主名王,但历史老人似乎却分外垂青诸葛亮这位出师未捷的英雄。自魏晋以来,他的智慧光茫越来越夺目耀眼,他的人格力量越来越彰显天下,他的形象日益高大丰满,历史人物的诸葛亮已变成一个文化的诸葛亮,潜入民族的心理底层,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全国各地,纪念他的庙宇祠碑不可胜数,南阳诸葛庐,成都武侯祠,陕西定军山,无不成为世人朝拜的圣地。上至士人,下至百姓,无不具有一种“孔明情结”,而有关他的故事、传说、题咏、小说、戏剧,更是层出不穷,形成一种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甚至许多东西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孔明灯、孔明锁、孔明扇、诸葛巾,不胜枚举。 ??

远在两晋南北朝,诸葛亮去世以来,他即受到老百姓的追悼和士人知识分子的普通赞扬。陈寿作《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但仍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认为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同时,有关他的军事艺术和智慧,则被编进民间故事及志怪小说广为流传。至唐代,有关诸葛亮的诗歌如雨后春笋,今检索《全唐诗》总计涉及诗人50多名,诗100余首,其中尤以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人的诗篇影响至深,广为呤诵。至宋元,诸葛亮的感人事迹,激励着人们的反抗斗志。抗金名将宗泽临终时含恨长呤杜甫咏诸葛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呼过河而死。民族英雄岳飞受诸葛亮陶染至大,他曾手书出师表并作跋云:“更深策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以,竟不成眠,座以待旦”。史载,岳飞北伐,上表答诏,忠义之言,颇有诸葛遗风。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十分敬仰诸葛亮。他在被押解燕京途中,作《怀孔明》诗:“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襟。汉相明大义,赤心贯苍穹”。与此同时,诸葛亮及其故事大量成为多种文学、艺术种类创作的题材。迄元末明初,终于孕育出罗贯中三国演义这部伟大小说。从此,诸葛亮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德行的象征地位,已牢固确立,成为妇孺皆知的光辉人物。 ??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伟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热情赞颂堪称千古定评。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今天对他仍怀着当年诗圣的那股敬仰之情。诸葛亮的智慧与精神,他所达到的完美境界,就像一首伟大的诗篇,让人受益无穷,百读不厌。

篇三:浅谈诸葛亮人物形象

浅谈诸葛亮人物形象

(罗胜 201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 201101024060)

[摘要]三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演义》正是描写这一时期历史的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亮深谙韬略,通权知变,可谓当世之奇才。它的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受世人赞叹,作者耗费笔墨把他描写成了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然而诸葛亮深陷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忠君思想,伦理观念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当时厚重的传统文化氛围也塑造了一个没有用他的智慧做出明智的选择,是心甘情愿地戴着道德楷模的桂冠走上传统文化祭坛的一个对最高道德追寻的诸葛亮。他生与“命”,“数”相争,忠于刘蜀政权,独撑危局,呕心沥血,直至累死,这恰恰是他悲剧命运的最大特色。在这个悲剧性冲突之中,忠贞报国,德才兼备的重臣竟不能完成其为之奋斗的事业,这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沉痛,这也是“英血空劳销笔筒,运不兴刘亦枉然”的遗恨!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 忠贞的典型。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为后人树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典范,是多谋善断,集文治武功于一体的“智慧”的化身,具有清正廉明的“政治”风范,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他是智慧的化身、 忠贞的典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其光辉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诸葛亮 德才兼备 忠贞报国 鞠

一、 淡泊名利,静以修身

诸葛亮是“俭以养德”之典范。诸葛亮一生崇尚节俭,并以此来治国。身为宰辅、“相父”,专决朝政十余年,却“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力求死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死时又遗命薄葬,他就是这样清清白白地飘然而去,简简单单地长眠在青山之中,其俭约实在罕见。终其一生,如其所言,清正廉洁,

字字浩然,垂范千古。在诸葛亮大力提倡和以身作则的影响下,蜀汉形成了以节俭为荣、奢华为耻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很多蜀汉官员都做到了居官清廉,不尚奢华。如董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1?。”费伟“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2?。”

诸葛亮后来位极人臣,在治国理政、戎马倥偬的百忙之中,从没忘掉治家和对后辈的教育,在齐家上他同样要求他的子孙们养成节俭的习气,从而以成大器。

他不以财产遗子孙,却留下了《与兄谨言子乔书》、《与兄谨言子瞻书》、《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甥书》等一批精神财富,以告诫后辈。其教育子女的佳作《诫子书》千古流芳:“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 这段话谆谆教诲,给后辈留下了“澹泊致学,俭以养德”,“养心莫善于寡欲”的修身治性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神机妙算,智谋无双

在民间,常听到这样一些俗言口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事后诸葛亮”。可见,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葛亮的大名联系着“智慧”、“聪明”。诸葛亮因此被誉为“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的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记载:“(亮)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4?十四岁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琅邪阳都,辗转来到刘表控制的荆州。十七岁时诸葛玄病卒。尽管年未弱冠,与刘表、蔡瑁都有亲戚关系,但他怀有伟大志向,不屈于权贵,带着弟弟诸葛均隐居隆中,一面躬耕陇亩,一面关注天下大事,研究治国用兵之道,长达十年之久。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了取荆州、夺西川、成鼎足、图中原四个阶段性战略目标,诸葛亮可谓是一位“国际形势的预言家”。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

于是三顾茅庐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他受到刘备的“三顾”之恩而弃隐入仕,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施展平生所学,实现自己的宏图远志。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放弃了依靠权势,依靠强者的原则,把命运押在一个屡遭挫折寄人篱下的落魄将军刘备身上,他这种大胆的选择,也体现了胸怀大志的诸葛亮的卓越远见和胆量。

首先在军事上。未出茅庐,三分天下;征南之役, 确定了“攻心”战略;北伐中原,有鉴于魏国的实力,则采取了稳定局势,平定后方,逐步打击敌人的方针。在战术的运用上更是灵活多变,有鬼神莫测之机。从出山到病逝五丈原,一共27个春秋,中间经历过无数次的艰难险阻,数以百计的战斗,凭着他的忠心和智慧,在很多情况下,以寡敌众,以少胜多,变劣势为优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博望烧屯,初试锋芒。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说周瑜”使东吴集团下决心建立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又巧调鲁肃,使他为其所用,避过了周瑜一次又一次的谋害。蜀汉政权建立后,他更是南征北讨,每一次战斗,都使诸葛亮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示,即使是在失街亭这样的大败之后,“空城计”又使诸葛亮的智慧在这失误之中更显得超乎寻常。此外,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草船借箭”、“借东风”、“安居平五路”以及制造“木牛流马”、死前布置的锦囊妙计等等,都表现他的“智”。这些虽有艺术夸张,故事的虚构,但也说明了他的确足智多谋,为同时代的兵谋家所望尘莫及。

下面我主要说一下其中几个例子。赤壁大战前夕,周瑜欲借十日造十万支箭杀诸葛亮,而诸葛亮草船借箭完成了任务,之后周瑜又多次设计要害诸葛亮,可都被其一一躲过。在周瑜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时,诸葛亮又在七星坛借来东风,从而有了火烧赤壁的一段佳话。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借箭“借”了东风。《孙子兵法》里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这可谓是古往今来的战争的总结。诸葛亮了解曹操的为人,借箭时料定曹操不会派兵出来,就故意让士兵擂鼓呐喊,让曹操放箭,结果向曹军借到了十万支箭。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真是料事如神。诸葛亮的这种有远见的政治才略,超长的聪明才智实为让世人佩服。关于诸葛亮<隆中对>一文,我相当之敬佩诸葛亮高瞻远瞩的能力,对事态的发展与谋划,无一不让人叹为观止.精妙之处,不一而足!他在治国上不仅高瞻远瞩,用

兵有道,而且追求务实,勤政为民。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到惨败后次年托孤于诸葛亮,在羞愤与悔恨中病逝。诸葛亮用他的勇气和智慧承担起了维系蜀汉国运的历史使命。他坚持“和”、“抚”方针和“攻心为上”的原则,迅速平定南中地区,处理好了各民族间的关系,屡次北伐,对强大的曹魏保持了进攻的态势。用他的智慧创制了令人称奇的“木牛流马”和“八阵图”。

其次表现在政治上。诸葛亮将儒家学说所主张的仁德施之于民,又将法家之法用于治国治军。他继承了儒家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暴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民本思想,同时又根据动乱的社会现实辅之以法治,“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5?。诸葛亮治蜀期间,始终贯彻他的民本思想,重用贤能,开源节流,轻徭薄赋,务农植谷,推广生产技术,因而出现了国用足、民财阜、人口旺的景象,蜀国的国风、官风、民风在三国中皆属上乘。将一个国空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岂不令人惊叹!

诸葛亮的“智慧”还表现在在为人处世上。诸葛亮有自己独特做人的技巧,显出了一个成熟的智者风度。他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6]当作人生的座右铭,一生不为名利的缰绳所捆绑,不为庸俗下流的欲望所纠缠,而是静心养性,能屈能伸,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在人际关系上,诸葛亮可谓织网好手,他能把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左右逢源,这为他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三、忠贞不二,死而后已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一句话,也是诸葛亮一

生表现的概括。当时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真心真意的请诸葛亮出来相助,甚至于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诸葛亮深受感动,而且像刘备这样的“仁君”是符合诸葛亮择君标准的,于是诸葛亮决定出山,效犬马之劳,从此开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征程。

在以后两人接触中,诸葛亮意识自己没有选错明君,刘备对他言听计从,给予他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以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对于刘备的“知遇之恩”是足以让诸葛亮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报答知遇之恩的思想动机越发坚决是从刘备白帝城托孤开始的。第八十五回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朕

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君才二倍曹丕,必能定邦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泣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自此,诸葛亮担子更重了,忧虑更大了,为了克服各个方面的困难,改变蜀国不利局面,寻找发展出路,他日夜思索,兢兢业业,终日操劳,不得休息。除了全面担负全国的军事政务外,还亲自组织兴修水利、桥梁、道路、驿站等工程;亲自过问养蚕、织棉、煮盐、冶铁、铸铁生产;亲自设计、监制木牛、流马;亲自检查兵器创制??。他大事小事都抓“躬自投

[8]薄书”,流汗竟日,接着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这种“知遇之恩”的具体表现,即使辅佐的后主刘禅无能昏庸,而且不时阻止他的事业,但诸葛亮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改变对刘备“知遇之恩”而是更感忧虑,怕辜负刘备的遗嘱,不顾自身的健康,日夜操劳。最令人感动,凄惋的是诸葛亮死五丈原,也是“知遇之恩”的升华。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同时也包含着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直到以身殉职的可贵品质,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中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

[9]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为国家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的精神给

予崇敬,并抒发了对一个未完成事业的贤相惋惜之情,诸葛亮的为“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形成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

总结

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不仅使“英雄泪满襟”,就是千万读者也已以泪洗面,真真切切的为罗贯中所塑造的诸葛亮的悲剧形象所感动“悲剧人物灾祸如果要引起同情,他就必须本身是有丰富内容意蕴和美好的品质。他德、才、智兼备,他真诚、勤勉、开明、智慧,总之,本文展示的诸葛亮那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自强不息的意志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蕴。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于事业心的品质无不为世人怀念,他的形象在文学史上将永远闪耀着光辉。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蜀书》卷39《董和传》,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057页。 [2]陈寿:《三国志·蜀书》卷44《费伟传》注引《书韦别传》,中华书局,1959年

篇四:诸葛亮人物形象剖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性格剖析

说到“神机妙算”,大家也许会联想到诸葛亮。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被世人所赞叹,被文人墨客所赞美。诸葛亮就好比是智慧的化身!可是,当我读了《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酸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后,我不禁百感交集,对诸葛亮也有了新的看法。

文章的内容是:诸葛亮料定曹操会从华容道逃走,吩咐赵子龙在乌林之西,宜都之北的一个森林里,与曹操对战。后来,曹操逃脱了。诸葛亮又派关云长在华容道守侯,而关云长念曹操对他有恩,加上曹操对他苦苦哀求,一念之下释放了曹操,带兵回营。到了大营里,关云长向刘玄德请罪。

我静静地读着,思考着……诸葛亮虽说是个用兵如神的天才,可他也有“马有失蹄,人有失足”的时候啊!

我想:诸葛亮既然既然会天算、地算,那为什么不算算身边的大将军关云长呢?似问:诸葛亮知道曹操会从华容道逃跑,那为什么不派重兵防守呢?而要派柔弱寡断,重义气的关云长去防守呢?他明明知道曹操有恩于关云长,为什么还派关云长去,而不派张翼德去呢?如若派张翼德去防守,就

可以杀他个片甲不留,活捉曹操。这样一来,结局就大不一样啦!也不用再打仗了,百姓也不会再遭殃了。那么,刘备也许会得到天下。这可见,诸葛亮也有出差错的时候,他并不是事事都料事如神的。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的神机妙算,主要是靠平时细心观察,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才成为天才的。书读多了,人也就聪明了,经验也就多了。

说起文官第一人,大家都会想起诸葛亮,诸葛亮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都是智慧的化身,说起他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我也不否认他的能力,才能,和智谋,难道他真的就是比较完美的吗?这里有我对他的一点点看法:诸葛亮与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徐元直,庞士元为友,非常了解他们,而后来与诸葛亮同事刘备的只有庞统,我觉得这里有他的一点点私心,他怕庞统在取西川上有大功,而在准备攻骆城时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说是主将帅身上凶多吉少,而庞统却认为诸葛亮怕自己得了头功,这里多少有一点诸葛亮的私心,他非常了解庞统的性格,所以这封书信多少有激将的嫌疑,而使庞统死在了落凤坡。本人觉得三国里的文官还是郭嘉郭奉孝是排在第一,可惜英年早逝,可悲可叹。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

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

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

篇五: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毕 业 论 文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试点单位:襄樊广播电视大学

学生姓名:唐源源 学号: 汉语言文学专业06届春本科层次(本科)

2007年10月

目 录

(一) 弃隐入仕--伦理观的悲剧美??????????????????1

(二)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意志与理想的悲剧美????????????2

(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遇之恩”的悲剧美??????????3

(四) 绝望的胜利--才智的悲剧美??????????????????5

(五) 总结?????????????????????????????6 参考文献?????????????????????????????7 后记???????????????????????????????8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汉语言文学本科 唐源源

[摘要]三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演义》正是描写这一时期历史的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充分展示着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何诸葛亮这位隐居南阳,躬耕山野的士子“出师未捷”,“死而后已”的悲剧人物独成了名垂千古的名臣贤相,赢得从低层市民至位高权重的人物的崇拜,倾倒和感叹?可以说,诸葛亮的悲剧是《三国演义》中最突出、感人的悲剧。他生与“命”,“数”相争,忠于刘蜀政权,独撑危局,呕心沥血,直至累死,这恰恰是他悲剧的最大特色。在这个悲剧性冲突之中,忠贞报国,德才兼备的重臣竟不能完成其为之奋斗的事业,这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沉痛,这也是“英血空劳销笔筒,运不兴刘亦枉然”的遗恨!虽如此,吕恩勉仍赞道:“屈于势,伸于理,厄于当日之命运,而伸于后日之人心而已”。所以,“悲剧是以美的毁灭形式来达到肯定美,否定丑的目的,是用悲的方式来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诸葛亮的悲剧历史中,特别是他那百折不挠的人格力量令后世敬仰,作者试图从诸葛亮的伦理力量、意志力量、人格力量、智慧力量浅谈一下其形象的悲剧美。

[关键词]:

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刘备军师,蜀汉丞相,封武乡侯,谥号忠武侯。

回顾诸葛亮一生,取得成果无数:初出茅庐便于博望、新野大败曹军,联吴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占荆州,取巴蜀,定汉中,速伐关,南征七擒,北伐六出,直至五丈原病死。所有这些都无法掩去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美。

(一)弃隐入仕——伦理观的悲剧美

“凤翱翔于千仞兮,百梧桐不栖;士估外于一方兮,非明主不依。”这是诸葛亮的择主理想,为了实现心中的志向,他期待着自己心中的明主,他知道,心中的明主出现之日,也就是他大展宏图之时。刘备的“三顾”之恩促使其弃隐入仕,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施展平生所学,实现自己的宏图远志,出隐入仕也开始了他悲剧而又完美的人生历程。

诸葛亮身处东汉末世,朝纲已败,民不聊生,当时许多能人名仕,也想重振朝纲,求民于水火,诸葛亮是其中的一员。当然不甘心隐居清逸,置民于水火不顾,置国处危难而不闻。这正体现了他们积极的处世观,有施展才华,实现个《三国演义》 诸葛亮 德才兼备 忠贞报国 鞠

人报负的理想。体现了忧国忧民的良好品质,但使他们苦恼,身处困境的是他们心中的“正统”已经败落,用“天命观”讲气数已尽,天命不可违,以诸葛亮的卓识也知道“匡复汉室,重振朝纲”何其艰难,所以当时有名望的前辈司马微,庞德公隐而不仕,借此逃避困境,独善其身,而诸葛亮之所以悲而且美就在于他敢于与“天命”抗衡,“虽九死其犹未悔”,而且他的忠不仅局限于一家一姓,作者赋予他爱民思想成份。为此他不会隐而求逸,知其不可为也要为之。儒家思想、传统伦理观无疑是诸葛亮的主要灵魂,而这种伦理观简而言之就是“忠”。无论中国古代的儒家,法家,墨家都强调“忠君”《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君臣伦理观变成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正统名教,当然,罗贯中所塑造的“忠”的诸葛亮也不例外。但任何伦理道德不可能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它必然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只是处在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由于他不会脱离时代赋予的伦理观,不会走“求真”的道路去匡复社稷,救民于水火,只能走“求善”之道,并在此中挣扎,以抚平他的人生信仰和追求,而且刘备的仁君身份及“三顾”的真诚也确实感动了诸葛亮,更坚定了“求善”“护礼”,择仁君而辅之的道路,他把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理想并为之追求,却忘了现实往往十分的残酷,片面追求人格理想,却忘了审视社会现实。用道德理想来对抗现存秩序,是他走向悲剧的另一原因,诸葛亮也很清晰:当时曹操统一北方挟天子占天时,孙权巩固江东基业占地利,而刘备寄人篱下,无立足之地,只能尽所能用“人谋”而求“人和”,以他的才华而实现隆中决策的三国鼎立,就以蜀地之一州而对抗曹之八州及孙权之三州是何其的难,他之所以悲就在于并没放弃,而想用自己的才学与天命一比高下,壮志难酬也在所不惜,其美也在于此。为了维护传统道德的“完善”及他们信奉的伦理观,为了施展自己的平生所学,实现个人的人格理想,为了“匡复汉室,救民于水火”他选择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路。

(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意志与理想的悲剧美

司马徽曾赞诸葛亮之才:“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但也说过“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对诸葛亮的才华得以施展感倒一丝慰藉,更慨叹了他多舛的命运。

“不得其时”反映古人所执迷的“天命观”,“运数观”,也就是此强有力的制约着诸葛亮的事业和生命,依据“天命观”当时汉室已末,天不归蜀,即使象诸葛亮这样一位“千古奇人”,“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人物也根本无法“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如一百三回,上方各火烧司马懿,眼看就要成功,忽然天降滂沱大雨,使之功败垂成,连诸葛亮也不得不叹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从他的言语中也暗示以蜀国的偏安去伐强魏是何等的艰难,况且他

有天助,也预示诸葛亮与“天命”抗衡的无奈,但他没有因为天命脉不可违而放弃自己的意志力量和远大的政治理想,没有放弃“匡复汉室,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思想动机和历史责任。企图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与“天命”抗衡。他的悲壮,他的美就是这顽强不息的意志力量。“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一堪伯仲间”道出了后世对诸葛亮武侯的敬仰。

诸葛亮知道事业难成,仍要坚持,与他的政治理想分不开,在他看来,个人的道德完善应以“仁、义、忠、信”为本,然后才是才能与功业的建树。继而达到“博施于民而济众”。④所以诸葛亮把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理想。把道德放在第一位,成败则是次要的,按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死不愧于“知遇之恩”的仁君,亦不愧于自己的意志及做人的原则。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中说:“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宁正恶习邪,务使泽其当时,名留后世”。正因为他不仅忠君而且爱国的政治理想才促成了他“不可为而为之”的可贵精神。

百折不挠的意志及坚定不移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使诸葛亮在几出祁山北伐都失败的情况下,并未产生消极思想,他坚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生奋斗不已,即不畏难,也不避嫌,而全心全意地进行恢复中原,重兴汉室的事业,诸葛亮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正体现了孔子世界观中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虽然诸葛亮有超凡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但在失去“天时”,“地利”艰难境况下要有所建树是非常艰难的,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即使占荆、益二州,实现《隆中对》的初步战略,如此去北定中原也是十分艰巨的。荆州一路有后顾之忧,孙权虎视眈眈,不能远离;益州一路,山高路险,易守难攻,实在不是理想的用武之地,所以实现暂时的三足鼎立进而进取中原,统一天下难于上青天,何况蜀只占有益州一处,更是雪上加霜,也不可避免的导致诸葛亮再有才华他无力回天,至心劳力竭而亡。虽明晰这些,但诸葛亮坚信自己的理想。有坚强的意志力量,他宁可辅刘室决不会去投曹操,从这个角度就带有悲剧色彩,正如张法说的:“护礼之‘礼’却是一个已定的标准”要坚定信心,就可以去誓死捍卫,因此,中国政治悲剧的主人公绝不会自我否定,他只否定那些与礼的原则不和的东西。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清醒的,是看准了的”。⑤诸葛亮为了“维护”而义无反顾,他坚信自己的“人谋”能战胜“天时”、“地利”。这种不懈的韧劲和义无反顾让后人感受到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英雄气魄的悲壮,就连第一百三回,诸葛亮临终前发出“再不能计贼矣!悠悠苍天,曷其有极”的哀叹也让世人感受到这个杰出人物内心所深藏的时代孤寂感和死不瞑目的恨憾。世人为他的“人谋”的悲剧结局而惋惜,伤感。在他知难而上如履薄冰的悲剧历程中感人至深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

(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遇之恩”的悲剧美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