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社会冷漠现象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5:38:18 体裁作文
社会冷漠现象的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社会冷漠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社会冷漠

提纲:

1 老人摔倒无人扶起的现象屡屡发生

2 正方支持帮助受害者,谴责过路人

3 反方反对冲动地帮助受害者,同情过路人

4 我的观点:报警求助,理智协助

Should we help a passer-by?

Nowadays, the press has been focusing on a series of news that some

passers-by were in great need of help but other lookers-on fail to give a hand in terms of self-protection. The most famous ones include that one elderly woman tumbled along a pavement but just stayed there long without help. A recent case being debated on is about a little girl named Xiaoyueyue who has been crashed into by two cars ,failed to receive help from eighteen passers-by, and eventually lost her life. 我们应该帮助路人甲?

如今,媒体一直注重一系列的消息,一些路人迫切需要帮助的,但其他周围的人不给一只手从自我保护。最著名的一个老妇人:沿着人行道下跌只是在那里住了很久没有帮助。在最近的一个案例正在讨论的是一个小女孩叫Xiaoyueyue已经由两辆汽车撞到,没能接受你的帮助,从18个行人,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Majority of folks support the idea that we should give a hand to those who need help when walking alongside the streets, rivers and so on. Sympathy is an instinction in our soul and if we fail to save other lives in terms of fearing danger, we would more or less receive moral condemnation and pubic critics. Besides, it is crucial for the victim to receive help while it is easy for us to give a hand.

大多数人都支持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街上行走时,河流等等。同情是一个感觉便是新闻饥荒期,如果我们在我们的灵魂无法拯救别人的生命危险从担心,我们会或多或少接受道德谴责与公众的批评。此外,这是至关重要的,受害人得到帮助,我们很容易对他们伸出援手。

On the other respect, minority of individuals refute that it is too disturbing and dangerous for us to engage ourselves in such cases. They argue that when we are trying to assist a stranger such as a girl sinking into the sea, we may

actually be risking our life. Apart from this, even if we successfully rescue the life of others, ill-disposed comments may point to us and to make matters worse, we may finally become a suspect of all the case rather than a hero to be praised. 在其它方面,少数的个人反驳,这太让人烦扰,危险与自己对我们这样的情况。他们认为,当我们试图去帮助一个陌生人如一个女孩沉入大海,我们实际上可能冒着我们的生活。除此之外,即使我们成功地拯救他人的生命,ill-disposed的评论可能指我们,更糟的是,我们可能最终成为一名嫌疑犯在所有的情况下,而不是一个英雄的赞美。

After 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 I am prone to agree that we should save the life of others when they demand help. But as a premise, we should first call the police or relevant personnel for helo and ask other people to help together in consideration of danger or other factors.

考虑所有的利弊后,我倾向于同意我们应该拯救他人的生命当他们需要帮助。但是作为一个前提下,我们首先要叫警察或相关人员西洛和问别人帮在一起的危险或其他因素的考虑。

篇二:社会冷漠现象

目 录

前言 ............................................................................................................................... 2

一、种种事件突显社会冷漠问题的严峻 ................................................................... 3

(一)“小悦悦”事件:不愿为还是不敢为? ...................................................... 3

(二)彭宇案:唯利时代里的道德困境 .............................................................. 3

(三)福建南平校园凶杀案:社会不公之痛 ...................................................... 4

(四)现实怪象:奇怪的“双面人”现象 .......................................................... 4

二、社会冷漠的原因分析 ........................................................................................... 5

(一)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人们心理上的浮躁和误区 .................................... 5

(二)法律不完善强化了社会冷漠 .................................................................... 5

(三)社会不公平现象扩大了“社会冷漠症” ................................................ 5

(四)道德失衡导致信任危机 ............................................................................ 6

(五)字校道德教育的空洞和低效加强了社会冷漠心理 ................................ 6

三、危害剖析:“社会冷漠症”的危害 ...................................................................... 6

(一)导致人们滋生对生存空间的怀疑感 ........................................................ 7

(二)导致人与社会产生并强化孤独感 ............................................................ 7

(三)导致人们产生普遍的信任危机 ................................................................ 7

(四)导致人们崇尚“金钱万能”理念 ............................................................ 7

(五)导致人们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优越性 ............................ 8

四、解决社会冷漠问题的对策 ................................................................................... 8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解决经济发展中收入不均的问题 ................................ 8

(二)立法机关应随着经济发展而日益完善法律制度 .................................... 8

(三)政府应大力改善社会不公平现象,避免扩大“社会冷漠症” ............ 9

(四)每个社会成员应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 ................................................ 9

(五)学校应切实改进学道德教育的实效,强化道德感化的作用 ................ 9

五、结语 ..................................................................................................................... 10

参考文献: .................................................................................................................... 10

社会冷漠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

学生:张文艳(指导老师:柏瑞平)

(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有关社会冷漠的新闻不断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新闻折射出种种负面社会现象反映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问题。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机制、法律、道德等多角度观察社会中的冷漠现象,解释社会冷漠的生成原因,并找出解决社会冷漠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冷漠;道德滑坡;社会公平;双面人效应;危害;对策 前言

说到社会冷漠,我们首先来了解学者们是怎样界定它的。当许多人共同面临某一需要救助的紧急情境时,所给予救助的可能性小于一个人单独面临此种情境的现象。有的学者又称之为“旁观者效应”。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开始进行研究。

研究者认为,所以会出现社会冷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人在场时会发生“社会比较”和“责任分散”两个过程。社会比较影响人们对情境的认知,即当有许多人在场时,为了避免自己做出超越的行为,人们会去观察他人的行为,等待他人的反应,然后决定自己如何行动;当人人都怀有这样的心理时,就可能出现集体性坐视不救的局势。责任分散则降低人们见死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内疚感,从而也降低了人们的救助倾向。许多事实确实表明,人们之所以没有救助,并非是他们生性残忍或心怀恶意,紧急情境本身的错综复杂也是导致人们不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近段时间来,见义不勇为、有义不伸张、当冷漠的看客的现象层出不穷:武汉老人摔倒无人搀扶窒息而亡、济南100多名过路群众陆观被拉青年男子30分钟、浙江台州女小偷被人扒光衣服裸游街头无人过问、郑州一产妇手术室被麻醉后等不到医生婴儿胎死腹中、彭宁案、许云鹤案、南京张女士遇“碰瓷”跪求行人作证、无锡父亲见死不救湖亡者竟是自己儿子、上海宝山公共汽车上“光头男”殴打女司机一车乘客“集体沉默”、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下车救人却被诬告是+:

人者、株洲男子因楼上租客拖地漏水殴死一租客、佛山路人睁眼看到小悦悦多次被汽车碾压倒在马路边无人上前救冶系列事件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拷问路人和社会的良心。老人摔倒敢不敢扶?孩子被+:敢不敢救?这两个“敢不敢”,成为今年中国街头每一个“路人”可能面临的选择题。千年礼仪之邦、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竟然有如此不和谐的现象!

我们的社会真的出现了社会冷漠症?为什么会产生“社会冷漠症”?“社会冷漠症”会给我们的社会和个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这样的社会现象呢?本文从各个方面回答了上述问题。

一、种种事件突显社会冷漠问题的严峻

(一)“小悦悦”事件:不愿为还是不敢为?

2011年10月13日,年仅两岁的小女孩小悦悦在佛山惨遭一辆而包车和一辆小货柜车相继碾压。令人愤怒的是,不仅肇事司机没有及时相救,在事故发生后的7分钟内,18名路人经过事发地竟然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2011年10月21日,己经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焦点的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小悦悦”事件给社会带来的震动是巨人的,18名路人的冷漠不仅仅是耽误了小悦悦的救助时间,也是国人的耻辱。他们为什么没有出手相助呢?或许是因为他们害怕惹祸上身,故唯恐避之不及;亦或许是他们觉得此事与已无关,不必多事。前者牵扯到制度,后者牵扯到道德,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都不能成为人性冷漠的理山。

(二)彭宇案:唯利时代里的道德困境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等候公交车时被撞成骨折。老太太指认将她送至医院的小伙子彭宇为肇事者,并提起诉讼。在初审阶段,法院支持了老太太的说法,并判决彭宇依法赔偿。事实上,彭宇只是一位好心的过路人,在看到老太太摔倒无人相救时好心出手相助,却不想被老太太反咬一口,并引发了长达数年的官司纠缠。

彭宇案与“小悦悦”事件不同,受助者在获得帮助之后非但没有道谢反而指认好心人为肇事者。史令人不解的是,法官在此案的判决书中竟以“如果彭宇是见义勇为做好事,史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老太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作为判决的依据记录在案。是法律过于冷酷死板,还是人性在这样一个无法彼此信

仃的社会里渐渐泯灭了?在利益而前,道德是否还有足够的约束力?

(三)福建南平校园凶杀案:社会不公之痛

2010年3月23日早晨,曾为福建南平社区医生的郑民生进入南平实验小学挥刀施暴。在不到1分钟的时问里,6男7女共13名孩子倒在血泊中,当场死亡3人,还有5人在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此事一经报道即引起社会极大恐慌。据称,凶手郑民生因情感受挫,亲友关系失衡而产生杀念。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成年男人对小学生动了杀机呢?郑民生己被枪决,但此事给社会带来的创伤和警示却是永恒的。究竟是怎样的压力让这名男子心理失常呢?在法庭上,郑民生自称其是个木分人,杀人只因社会不公。我们尚不知“社会不公”之于郑民生是不是借口,然而我们可以推测,必定是有无处发泄的怨恨将这个可悲的男人推向了深渊。

(四)现实怪象:奇怪的“双面人”现象

2012年11月一2013年2月,笔者在深圳组织了一个“社会冷漠社会认知调查”。木次调查实际发放调查问卷4988份,回收有效问卷4872份;电话采访实际采访30。人,采访问卷完成258人;参加网络调查的人数为428人,有效调查问卷408份。三种调查共发放问卷5716份,收回有效问卷5538份。

调查统计表明,76.5%的被调查者比较了解“社会冷漠”,其中42.6%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人缺乏社会公德心现象相当严重,5 6.7%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冷漠确实存在,且很严重,58.6%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人身上存在社会冷漠,98.4%的被调查者认为佛山小悦悦事最体现社会冷漠。总体上看,我们的社会已经出现了“社会冷漠症”,“社会冷漠症”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

我们的调查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自己或亲友同事成为社会冷漠现象的受害者时,86.5%的被调查者选择“义愤填膺,痛斥不伸出援手的围观者”;但当与你无关的人成为社会冷漠现象的受害者时,62.8%的被调查者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说明:人们在对待社会冷漠现象时,存在明H4V的“双而人现象”。每个社会成员在非关自己的社会事件中,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而关系到自己亲友同事的社会事件中,表现出极度关心和正义感特强。这是典型的“两层皮”和“两种心态”一一作为无关者是一张皮,作为相关者是另一张皮,作为无关者是一种心态,作为相关者是另一种心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做

“双面人“现象。

二、社会冷漠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人们心理上的浮躁和误区

无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的社会里。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往往来不及思考各种不得不而对的社会问题。“市场经济要求人们依法经营、等价交换、平等竞争,而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不讲信用等现象,是与这些原则相违背的。这些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运行机制不健全造成的。”比如你可以经常看到有人抱怨为什么平民犯法就得坐牢罚款,而一些“老爸名叫李刚”的人就可以通过各种莫名其妙的条款得到宽容?这样的质疑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然而人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本身也作证了人们在高速发展社会里的心态失衡和迷茫。丙比如为什么有人出来做一些常规概念里的好事就会跳出一堆人来抨击其有作秀嫌疑?为什么连法官都不愿意相信彭宇这样真正的助人者?正是因为人们心理上出现浮躁和误区方才导致人们不愿再以冷静而正确的眼光去看待社会。

(二)法律不完善强化了社会冷漠

法律作为衡量是非的硬性准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于一些行为的态度,我们的法律在社会转型期肯定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就本文开头的几个案例而言,为何彭宇在遭到老太太反咬后就不能受到法律保护,反而还被法官以彭宇行为“不合实际”为山判定赔偿呢?显然,这便是法律的欠完善之处了。再看小悦悦事件,路人视而不见是担心施以援手之后被反而受到法律的惩罚,这是相当可悲的一个社会现象。

(三)社会不公平现象扩大了“社会冷漠症”

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大等社会不公平现象目前有加剧的趋势。媒体不断曝光的炫富、为富不仁等现象,加剧了普通百姓的不满情绪。而且,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尚未得到全而、有效的维护,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还没覆盖到所有人。面对生活的不易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一些老百姓选择了为自己争取更大利益,不太顾及他人。另外,一些老百姓对政府和官员的行为不满意,总觉得他们做什么事都对自己不公平,担心自己利益受损。以财富分配两极分化严重以及官员腐败

篇三:社会现象评论作文

由00后的签名想到的

前几日,在《格言》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00后的签名,90后已经hold不住了》,看完之后,不禁内牛满面,由衷感叹:谁说90后早熟?谁说90后是叛逆自大的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强啊好不好!00后的小孩伤不起啊有木有!

现摘录几则如下:

我表妹,一个00后,QQ签名档上赫然写着:那繁华落尽,留下的只有遍地忧伤??(她才10岁啊竟然忧伤到这种程度!)

我舅舅的儿子,九岁半:希望这会是最后一次敷衍我,我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心冷。 我二姨的女儿,还不满12岁:如果一个女的,把自己的命运,拴在一个男人身上,那这件事情就是世界上最蠢的事情。

我11岁的堂妹的QQ签名:英雄宝刀未老,老娘风韵犹存??(再看看我自己的,顿时内牛满面。)

我13岁的表妹,QQ签名是:衰败的花朵,被深深的大雪掩埋,孤独的等待死亡。 我弟弟,00后,个性签名是:复制另一个我代替原来的我继续单纯下去。

我一盆友当家教,辅导的那个四年级小女生的QQ签名是:我在樱花树下等你,只要你的温度抚平我的眉梢。

表弟14岁:他殷勤,那是他刚刚爱上你;他笨拙,那是他深深的爱着你;他从容,那是他已厌倦了你??

我妹,今年初一了:始终坚信暗恋是一种礼貌。(瞬间如醍醐灌顶,有木有?)

??

曾经看着QQ上90后的我们忧郁伤感的签名,感叹着悲痛的爱情,抵触着肮脏的社会,叛逆不羁的言语,嚣张跋扈的行为,原以为这样的我们就算是成熟了,就算是长大了,原以为这样就算是参透了人世间的一切。听着外界对90后的批判与谴责,心中只有更加的反感,越发的厌恶。“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想法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殊不知新一代的接班人早已崛起,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成长着,“拔山倒树而来”,比90后的我们更夸张,更加不可理喻。

人类在反省,社会在反省,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最终,人们把罪名强加在了他身上——可怜的激素,是他催熟了孩子们的身体,是他让孩子们的心智变的过早的成熟。我觉得,人心的冷淡,才是让我们彻底改变的根源吧!在这个老人摔一跤都没人敢去扶一把的时代,在这个公交车上看到身怀六甲的孕妇都没人站起来让个座的时代,在这个想要借一部手机打一个紧急电话却没人肯付出的时代,在这个人人耳朵里塞着耳机双手插兜行色匆匆只顾埋头行走的时代,人心隔肚皮,没有人再坦诚待人,也没有人再轻易相信别人,我们这群本该在学校安心读书的孩子们,过早的感知了这个时代,过早的认识到这个社会的冷漠无情,我们逐渐明白了这个社会的生存规则。我们的早熟,真的是激素的错吗?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心地善良,纯真无暇??把这些词用在5岁以下孩子们的身上吧!

法国勒·克莱齐奥说:“要进入成年人的世界真是太难了:每条路都通向同样的边境。天空那么远,大河全被盖上灰不溜秋的水泥板,树没了眼睛,动物没了声息,人没了人味儿。”现在来讲,还会很难吗?

2012/8/27

篇四:社会冷漠现象原因及对策探讨

社会冷漠现象原因及对策探讨

作者:张丽丽

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10期

摘 要:社会冷漠现象是现阶段存在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当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冷漠现象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影响着社会风气,并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了影响。对社会冷漠现象产生背景、原因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关键词:社会冷漠;大众心理;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060-02

一、社会冷漠概念阐释

当社会中出现一种危险情境时,社会大众所给予救助的可能性没有一个人单独遇到这种情境给予救助时大的现象,又称之为“旁观者效应”。社会大众在施救现场时施救者会在内心进行“社会比较”和“责任分散”的两个过程,这是社会冷漠现象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社会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

大多学者认为社会冷漠现象的产生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因人们的经济地位不同,从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便会出现差异。道德教育的欠缺也会产生社会冷漠现象,使得社会大众道德观念淡薄,无法坚守道德底线,从而导致社会冷漠现象产生。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紊乱、社会道德保障的缺失、传统道德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

(一)社会经济、社会结构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保持着较快的速度发展,社会财富正以着惊人的速度积累。人们在凭借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获取经济利益时,因为各社会个体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源不同而产生了各社会个体之间的差距。由于人们都只将自己的视线局限于各自的专属利益领域,这就让人们养成了一种较为狭隘封闭的利益观。当人们遇见其他较为弱势的个体或群体遭受困难或灾祸时,较为强势的那部分人第一考虑的是与自己利益关系,如果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话就会绕开,这就形成了一种冷漠现象。

(二)社会大众心理作用

当某个个体在社会中遭遇危机风险而得到别人救助时,却被受救助者反诬陷是施害者,这就会给其他社会大众留下恶劣影响,社会大众心理自此便会认为好人没好报,于是会不自觉地排斥去救助他人。

(三)道德教育的缺失

道德教育的缺失是社会冷漠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各种教育机构更加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道德的培养和教育,缺失了道德教育就会出现社会道德缺失,进而出现社会风气低迷,在弱势个体或集体出现困难时,缺乏道德教育的社会大众很难做出符合道德和社会期望的行为。

(四)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古训或谚语是中国人的传统处世哲学。在这种处世哲学的影响下,人们不关心他人疾苦,只求自保,不管是正常情况下的施救,或是当危险来临需要冒险做出一定牺牲的时候,他们都难以挺身而出,只是消极地观望、等待或逃避。这些较为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助长了社会冷漠现象。

(五)受教育程度、现实因素和机制因素的影响

社会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受教育程度、现实因素和机制因素等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准则,现实因素则会直接影响人们会不会干涉社会现象,而机制因素则是人们出于行为后的考虑,社会大众面对社会现象时做出的选择与这些密切相关。

三、社会冷漠现象引起的影响

(一)对人们心理和精神的影响

社会冷漠现象产生之后,在现象中的受害者被许多本可以帮助他的人群围观时心理可能会产生仇恨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这种心理状态在内心扎根的话,那下次当他面临同样现象时很可能会采取“报复”心理选择视而不见而走开。而当现象发生时的那些“看客”看到围绕一圈的人们无人救助困难者,他们自己心里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假想成遭遇困难的人,假想自己遇到困难时没有人会救助,这样在下次再次遇到这种情况时,“看客”便会不自觉地选择离开。

(二)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我国是有着悠久传统美德的国家,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以德报怨等等都是美好传统的体现。社会冷漠现象的出现虽只是社会现象中的支流,但是其对社会风气的恶劣影响不可估量。社会冷漠现象的出现以及传播给社会大众造成了负面消极的影响,冲击了长久以来营造的美好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环境。

(三)对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的影响

社会道德责任是社会大众在社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非强制性的约束,社会道德是人与人之间传播和谐和爱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社会道德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可以保证人们在法律刚性的约束之外,同时受到道德的柔性约束,这样双管齐下便会可以很好地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起到较为全面的约束,使得人们会在迫于法律和道德的制约之下而渐渐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为社会的良性运转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社会冷漠现象的出现对现有的社会良性运转引起了负面的影响,人们生活的周边环境中如果充斥着冷漠的“旁观”氛围,人们会对社会道德责任感的认识产生误解,渐渐地会淡化了自己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社会冷漠的产生使得人们在做出行为之前都会以自身“变异”的道德价值观为标准,多会以自身利益为主体,从而渐渐弱化了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当人们再次面对别人遇到困难时那已经弱化的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很难唤起心中那份本该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可能会麻木地走开。

(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大要件,它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冷漠现象在人们之间蔓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判断和价值观,人们为自己的利益忙碌时常常会忽视他人的利益以及感受,这样就导致社会个体的眼界越来越狭小,活在自己的“井”里,对身边的人失去了该有的关注和关心,渐渐地对周边人表现出更多的是冷漠。

(五)加剧社会分层和弱势群体的仇富心理,阻碍社会团结

社会各阶层差距和隔阂的变化,使得掌握社会最多财富和资源的一部分人越来越富,而那些弱势群体则会越来越弱,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因此越来越大。社会冷漠在人们心中慢慢蔓延,当他们看到弱势群体孤独无助频频受难,而那些拥有社会身份、地位和财富的人生活得有滋有味时便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和不满,这就使社会分层越来越大并且逐渐加剧了人们的仇富心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了阻碍,影响了社会的团结和发展。

四、解决社会冷漠现象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全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1.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我国是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国度,也具有悠久的传统道德文化,优秀的道德文化一直在滋润着华夏民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用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净化社会中存在人们心里的冷漠感,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使人们正确地认识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

2.提高全民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中基本的、简单的道德规范,比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护公物等等,社会公德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规范。

3.完善奖罚机制,加强制度的公正性。道德制度建设利在当下,功在千秋。道德制度建设就是通过将社会大众的个体行为置于道德制度的约束之中,实现社会个体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道德制度可以有效地稳定社会秩序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制度化建设就是将社会大众的道德行为置于道德制度的约束之下,使人们在做出道德行为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使得各种社会道德行为都可以道德社会道德制度的“审判”,这有利于稳定社会大众的社会性格,可以逐渐地洗涤掉人们心中的冷漠症。

4.推进道德法律化。道德法律化,就是将道德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社会中大多数人对于道德的期望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指引人们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道德法律化的推进可以让救人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规范了人们的道德行为,使被救者能够在法律的约束下摆正态度和行为。社会道德法律化的推进,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行使道德权利时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为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建设营造很好的氛围。

(二)提高个体道德水平

1.提高道德认知。人们对道德的认知是社会个体道德的基础,社会大众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了解是其了解社会道德的基本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对社会道德的理解可以形成人们自己的道德观念。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面对着许多物质观的迷惑,有些人可能很难分辨社会的道德真善美了。这就需要社会媒体、政府以及社会团体及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社会荣辱观和道德观。

2.培养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情感对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中应该常以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孩子们,自小就为他们培植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做什么样的事才是符合社会道德的。人们内心里如果根植了道德情感的话,当人们再次面对社会冷漠现象时便不会再那么冷漠不仁了。

3.坚定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面对纷繁多杂社会现象不断做出选择判断形成的一种积淀。道德意志的坚定可以有助于我们将正确的道德观念付诸我们切实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将我们正确的社会公德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由此而使不断蔓延的社会冷漠现象得到遏制并逐渐弱化社会冷漠现象,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三)利用媒体的引导作用

社会媒体应该承担起给社会大众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道德意识,并且能够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部分人不能够自主地吸收正确的道德观念,甚至会对道德淡漠从而降低自身的道德底线,所以社会媒体对社会公众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四)学校和家庭应该强化道德感化的作用

学校和家庭在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同时还应该让孩子们融入社会现象中去,让他们切身感受社会道德带给人们的冷暖,让学生们在自身的道德感上有疼痛感。在道德上的感化作用下使得社会冷漠的根源失去了滋生的温床,这也为以后慢慢肢解社会冷漠现象提供了便利。

(五)结合现阶段城市化消除冷漠现象

我国现正城市化大发展,大量农民工和学生涌入城市,城市在扩容的同时,社会保障以及子女就学和就业以及户口福利并没有能普及他们。应当结合他们在工作学习中为社会做的贡献,和他们在生活中对社会做出的好人好事现象,志愿者公益活动,见义恿为行为等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行为进行积分。积累到一定数值可以满足一定的城市福利。对原城市居民也进行积分,当分值不达标时对其福利进行降低,从理论和实际消除社会冷漠现象。

篇五:社会冷漠现象剖析

社会冷漠现象剖析

作者:宫照敏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11期

摘 要: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宁静愉快、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基础。然而,在社会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被人称做“冷漠流行症”。

关键词:道德教育;传统道德;教与管

一、“冷漠流行症”的症结

首先,追逐利益的心态直接导致道德冷漠。身为社会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品牌,追求享乐,追求更多外在的东西。人们不断地努力,就是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的需要,为了追求利益,不顾一切,甚至违背道德。回想一下,三鹿奶粉的出现难道不是为了企业利益吗?医生对没有给红包的患者不尽力施救难道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吗?旁观者看到有人受到伤害而不去救助难道不是因为担心个人利益受损吗?由此可见,在这些冷漠的背后,利益是一个最有力的推手。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不深刻导致人们对传统道德的理解不够,造成道德冷漠。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有着历史悠久的伦理道德。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西方思想的全面侵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远离了传统文化,甚至都不知道何为传统道德。对传统文化中涉及的道德问题,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虽然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不适合现代社会,但是传统的道德观念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现在,还有多少学生在学习《论语》《道德经》《礼记》这样的经典道德著述?还有多少人了解孔子、孟子和老子?实用教育、经验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渐渐取代了传统文化教育。这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人们对道德的关注和认识。

最后,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道德缺失成为普遍现象。近年来,出现了太多的“良心缺失”的企业,企业为了金钱的利益抛弃诚信,法律的漏洞又使他们“有机可乘”,让他们为逃避法律的制裁找到了坚固的“保护墙”。

二、解决社会道德冷漠的途径——“教”“管”结合

1.加强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公德行为,需要社会和个人坚持不懈地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却是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不自觉地影响到身边的人。所以,加强对个体的道德教育就成了关键。一方面,“言传”,应该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帮助人们明辨是非、

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让见义勇为等社会“正能量”被人们称颂和效仿。同时,加强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教育,加深人们对道德的认识,使人们知道何为道德,怎么遵守道德。另一方面,“身教”,应该加强行为教育。现代社会之所以会患上“冷漠流行症”,是因为无良的商家、可恶的“碰瓷”职业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心态等的存在。在德国,每个小朋友都是在绿灯亮起以后才过马路,即使没有车也会自觉遵守,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这么做的,他们身边的人也都是这么做的。这样的道德氛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一个人的行为看似渺小,但是每个人做一件讲道德的事,影响就会变得很大。所以,加强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是解决社会道德冷漠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大力打击道德冷漠行为

转型期的社会信任危机、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不完善使人们缺乏安全感,这是“见危不救”“陌生人社会互不信任”等道德冷漠现象的深层原因,因此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尤为重要。现在很多人对道德规范不屑一顾,但对法律法规却有些敬畏。这证明法律制度的完善是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关键。加拿大、新加坡、法国、美国等地制定的一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见死不救”等道德冷漠行为。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恶劣的道德缺失行为进行严惩,对突出的弘扬道德行为进行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道德冷漠问题。

道德教育与法律管制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道德冷漠的问题。道德教育是个长期过程,法律管制是短期的、立竿见影的措施,作用是对冷漠人的约束、对不道德的人的管制。虽然有人会说,法律只能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社会道德的提升还是需要加强教育来完成。可是,社会上毕竟存在着教育不好的人,他们不认同社会道德,但是他们能够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些有道德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社会道德的整体提升还是有益的。何乐而不为呢?想要治愈社会道德的“冷漠流行症”,道德教育与法律管制缺一不可。

我们的社会道德“生病”了,作为“社会人”,我们不能置之不理,要关注它,讨论它,还要解决它。我们要建立对社会道德的信心,做个有道德的人。社会道德虽然“病了”,但我们相信那只是暂时的。毕竟,社会冷漠是“支流”,只要我们坚持信念,和道德模范、英雄人物和爱心人士一起努力,良好的社会风气一定会很快形成的。

参考文献:

[1]舒毅彪.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05).

[2]吴灿新,陈创生.道德的困惑与对策[J].理论前沿,1989,(73).

[3]李向东.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J].教育探索,2010,(04).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