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音乐,信,仰之旅
篇一:【留学淘】2014年TIMES英国大学音乐专业排名信息
2014年TIMES英国大学音乐专业排名信息
(文章来源:留学淘排名库 /rank/rank9564.shtml)
篇二:信管音乐活动
信管
音乐会和生日会融合
时间:
地点:
设备装配:1.吉他 2.手机灯光 3.UK 4.音响和插电吉他5.鼓6.黑匣子3个和小字条。荧光棒 歌曲曲目:流行歌曲 摇滚歌曲
游戏流程A:到场的班级同学每人对应一个学号,在黑匣子1里有每个学生学号后三位。由负责人A随机抽取一个号码,然后此号码对应的同学在歌曲黑匣子里随机抽一首歌,将此歌唱出(),如果不愿唱或者不会唱的同学,小惩罚(wave,舞蹈动作or 唱出不同的音)。 惩罚方式:
资金:1.音响: 2.鼓(打节奏的那种小鼓): 3.吉他:能插电的。荧光棒
合唱happy birthday
文艺风
搞笑风
游戏:
1.听前奏猜歌曲,歌词接龙,害羞的女孩儿能否唱出火辣辣的爱情歌曲?木讷胆小的少年能否唱出激情飞扬的战争歌曲?
战争歌曲、抒情歌曲还是摇滚歌曲
2.歌词填空,与上个游戏相似。需要游戏组织者挑选不同风格的歌曲,首先唱一段儿,然后让玩家接着唱,支持抢答。
3.现场默契对唱,对唱歌曲
4.拍子节奏
Part1:游戏环节:for寿星们+送礼物
Part 2:熄灯,提前歌曲征集 or 现场表演,游戏流程A穿插在其中(晴天,**,**)唱功PK(高音,低音,转音,海豚音)
最后一个节目 :happy birthday 合唱(先几个人开始唱,然后大家非常有默契的合唱,蛋糕被默默的推进来)+蛋糕
篇三: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
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
——以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为例*
杨晓
2013-1-14 13:11:35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京)2011年5期
内容摘要:本文关于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的评述,基于对西方民族音乐学相关英文文献的全面整理、分类与研读,在时间脉络上主要截取198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并将焦点集中在学者们持续深入研究的三种领域:汉传佛教仪式音乐研究、道教仪式音乐研究和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研究。透过此类型化方式及对典型研究成果的述与论,分析诠释民族音乐学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的整体趋势与理论取向,并为中国学者的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可资比较的方法与视野。
关键词:仪式音乐;英语学界;民族音乐学;中国研究
作者简介:杨晓,民族音乐学博士,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
综观英语学界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中国音乐的整体研究,“信仰仪式音乐”
[1]是贯穿其学脉的重要话题,其历时一脉的关注常不离宗教祭仪及民间信仰中的用乐仪轨;而共时一脉更牵涉到汉族及诸少数民族传统信仰仪式中对音乐的表演。这种研究路向,一方面呼应着研究对象(中国传统音乐)整体上民俗化-仪式化的自身特征,一方面回应着研究主体(西方民族音乐学)之“文化中的音乐”与“作为文化的音乐”的研究精神。整体而言,英语学界关于“信仰仪式音乐”的研究在当代呈现出多元的志趣,来自宗教学、神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从不同学科视野介入中国仪式研究的同时,也往往牵涉到与仪式常相
中也有不少文献直接涉及到信仰仪式音乐,但时至今日英语学界关于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的研究尚未得到专题性的有效整理,而以个案形式散落在相关主题之中。鉴于此,本文就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的述与评,以“信仰仪式音乐”自身为核心,并将来自“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成果作为主要关照对象。
本文关于民族音乐学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的梳理,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全面整理、分类与研读,在时间上主要截取198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不过本文的目标并不在于以“书目志”形式对这些文献做出一一陈列,而是透过类型化方式对典型成果做出细致述评,以分析其研究的整体趋势、总体特征与理论取向,并为中国学者的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可资比较的方法与视野。基于此,本文将焦点限定在学者们持续深入研究、也是文献指向最集中的三个领域:汉传佛教仪式音乐研究、道教仪式音乐研究和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研究。
一、汉传佛教仪式音乐研究
民族音乐学英语学界关于佛教音乐的研究[4]主要集中在亚洲以及其他区域的亚裔人群中。2002年,格林、霍华德等5位学者联合撰文《佛教与亚洲音乐文化:文献概观与评论》,[5]检视了半个世纪以来用12种不同语言出版的300余篇相关学术文献,并以专栏形式特别陈述了英语学界对于中国佛教音乐的研究现状。从其所列出的10余篇文献可鉴,“汉传佛教仪式音乐”成为英语学界中
[6]国佛教仪式音乐研究中明显的主流。尽管在1883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7]编写
的音乐教科书中便可见其对五台山佛教仪式音乐的记录,但论及学术意义上的专题研究却是相当晚近。1960年代毕铿为利维采录的田野录音所作的文字说明,应该是最早的音乐学英语文献之一。[8]
1989年3月,香港浸会学院音乐艺术系主办的“佛教音乐国际研讨会”是国际上第一次佛乐研讨的盛会。其中皮卡尔发表的《普庵咒研究》[9]以及比恩鲍姆发表的《唐代佛教徒观想体验中的声音与音乐》可视为20世纪末英语学界对佛教音乐形态与声音观念研究的典型案例。皮卡尔的文章将以“普庵咒”为名的
佛乐与俗乐搜集整理在一起,并对其不同的来源逐一加以比较分析,旨在讨论“同宗乐曲如何以不同形式‘生存’于不同品类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在关于唐代佛教徒观想体验的研究中,比恩鲍姆引用大量佛教典籍以追索佛教中感通经验与音乐的关系。作者指出当时的佛教徒相信在“像法”与“末法”时期,观想体验是接触神明的关键途径。颂神名号是观想的主要方式。作者不仅梳理出佛教文献中对于仪式音声的描述、主张与行为方式,而且进一步追溯着这种声音观想体验在唐代佛教徒中的实践。[10]综观近半世纪的相关文献,英语学界对佛教仪式音乐的关注,在视野与方法上似可分为前后两段:前者更注重对仪式中音乐声音的形态描述以及对佛教经籍中仪式音声呈现方式的爬梳,后者则偏重于对仪式音声、仪式行为、宗教观念、社会场景、变迁过程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综合考量与分析。上述两篇文献代表了这前后两段之间的重要转型。
在2000年,陈碧燕、陈惠珊和蔡灿煌3位台湾学者以英文发表的中国佛教仪式音乐论文代表了近年来英语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贝斯·玛丽·斯切潘斯基于2008年新出炉的博士论文则显现出年轻的西方民族音乐学者对中国佛教仪式音乐的研究兴趣。陈碧燕以其博士论文《早课与晚课:中国佛教僧团仪式、音乐与教义的实践》[11]为起点,围绕着中国佛教仪式音乐的“描述-诠释”、“传统-变迁”两个视角展开。透过对“早课”与“晚课”的仪轨解析,在描述佛教音乐思想与佛教仪式音声实践过程、行为结果之三边关系的同时,陈碧燕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僧伽如何透过早课、晚课的仪式音声践行教义并体悟佛教精神?僧团如何通过特定的日常仪式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关系?个人如何在仪式过程与音声实践中达成对僧团的认同?为何在多流派且地方化的佛教音乐中,早课晚课的仪式音乐能在泛地域、长时段的历史过程中保持相当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如果说陈碧燕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中,将佛教仪式音声置于传统佛教仪式、社会情境与地方音乐的大背景之下,那么她后来的研究则更进一步指向在资本全球化、多元文化交互流动中,当代中国佛教仪式音乐的变迁。在《纯粹的圣颂与大众的音乐:当代中国佛教吟诵的观念变迁》[12]和《佛教吟诵、信仰歌唱与商业流行音乐:从仪式到摇滚咒文》[13]两篇文章中,陈碧燕以相当局内的姿态试图厘清“佛教梵呗”与“佛教音乐”在概念与行为上的区分,并试图诠释“佛教音乐”这一提法为何在当代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等地取代了“梵呗”这一原本的局内概念;同
时,透过对当下共时存在的三类佛教音乐(传统赞呗及经文吟诵、现代非寺院法器之乐器伴奏且加入中乐或西乐因素的佛教音乐、流行前卫反传统的佛教音乐)
[14]的对比反观当下社会中佛教实践方式的适应性变迁。陈慧珊在其伦敦大学的博
士论文《死亡之声:福建佛教功德仪式中仪式专家和他们的口头仪式音乐》[15]
[16]及后来发表的系列文章中,一方面探讨了民间佛教“香花”功德仪式的音乐形
式、表演行为及其宗教意味,另一方面检视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环境与意识形态如何影响到佛教仪式及仪式音乐的重新建构。陈碧燕、陈慧珊对佛教仪式音乐的关注均强调在变迁的文化语境中对仪式音乐传统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探讨。而蔡灿煌对佛教仪式音乐的研究则较多体现出他对“文化空间”的兴趣。他以英国几所佛教寺院为考察目标,更多指向对仪式音声传统在本域与异域间之“稳定性”与“流动性”,[17]或仪式展演之“身体观”与“角色性别研究”的描述。[18]上述3位以英文写作的台湾学者生长于中国文化,又受训于西方学术传统,既具有中西方双重文化身份,又对佛教仪式音乐有局内体验式考察。这种认同的双重性明显地体现在他们对佛教仪式音乐的研究中,即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样态与意味的同时,呼应着西方民族音乐学研究惯有的问题意识。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斯切潘斯基在其博士论文《笙管乐的过去与当下:五台山佛教音乐的传统、调适与革新》中,展示出年轻西方学者对中国佛教仪式音乐的浓厚兴趣与研究功底。这篇近600页的论文如百科全书般对五台山佛教仪式音乐做出全面周到的描述,并对传统中国宗教音乐如何适应不断变迁的当代中国社会场景做出有益的理论探讨。在论文摘要的结尾作者似乎颇有感慨,认为中国佛教仪式音乐的这一重要研究领域在西方学界尚有巨大的学术空间,需进一步重视与关注。
二、道教仪式音乐研究
“道教仪式”在西方人关于中国制度性宗教仪式的研究中实属显学。1991年法国学者石秀娜出版《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1950-1990》对20世纪下半叶的西
方道教研究做出完整梳理。在作者的论述中,施舟人、苏海涵、米歇尔·斯特里克曼、劳格文、龙彼德等等道教研究的重要西方学者均对道教科仪做出过不同侧面的专题讨论。
不过颇为失衡的是,与道教及其科仪本身的研究相比,英语语境中关于道教科仪音乐的研究呈现出巨大的落差。尽管钟思第、施祥生、李海伦、陈慧珊等民族音乐学家的研究均在某种程度上牵涉到道教仪式音乐,但他们的研究论及更多的不是作为制度性宗教的道教仪轨中的音乐,而是作为民间宗教(或称扩散型宗教)的、地方化、民俗化了的道教仪式音乐。1985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国际道教科仪及音乐研讨会”,在其后出版的论文集中我们第一次看到西方学界关于道教科仪音乐的集中研讨。一些道教研究的重要学者和民族音乐学家在会上纷纷发表了他们以“科仪音乐”为视角的研究——如:苏海涵《宿启科仪:乐谱和录像以及安灵宝真文,收真文舞蹈》、[19]朱迪思·博尔茨《道藏乐谱及其今日之演奏习惯》、[20]阿伦·卡根《八仙贺寿:音乐的象征与仪式》[21]等。 曹本冶于1989年向匹兹堡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道教仪式音乐:香港道观之〈盂兰盆会〉(饿鬼节)个案研究》[22]是首篇以英文写作的、以道教科仪音乐为主题的博士论文。作者从“仪式场景”和“音乐与文本”两个角度系统分析诠释了“盂兰盆会”这一重要的道教科仪中音乐的声音形态,以及音乐与仪式、音乐与经文、道乐与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仪式音乐传统之地域性和跨地域性涵义。他的其他英文出版包括《中国的道教仪式音乐》、《道教仪式音乐的固定与非固定因素:以上海白云观施食仪式的个案研究为例》。[23]
除却西方学界自身在“道教仪式音乐”与“道教及道教科仪”研究间严重比例失衡之外,另一个明显的失衡表现在中文学界近年来对道教音乐研究的深度拓展及中、西方就此方面交流的欠缺。1993年以来,香港中文大学曹本冶教授着意组织中国大陆及港台学者对道教仪式音乐进行规模宏大的系统研究。“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主要道教宫观传统仪式音乐的地域性及跨地域性比较研究”和“中国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的曲目、风格及传统研究”两项重大课题,分别针对作为制度性宗教的道教科仪音乐以及扩散性宗教的民间道教用乐进行了精致研究,并在50多项个案的基础上拓展出关于道教乃至信仰仪式音乐研究的种种理论升华。据曹先生口述,其刻意组织汉语学者并以汉语对道教仪式音乐的研究,目的
篇四:信 仰 之 名
信 仰 之 名 作词:冷子夕
作曲:冷子夕
演唱:TFBoys
合: 我向命运拒绝
在黑暗之中被湮灭
将荒芜都溶解
亲手终结深渊的界限
用生命为祭献
这绝不妥协的信念
心底的梦终会临现这世界
王源:厄运梦魇在不断循环的更替
真理早已被肆意的掩盖痕迹
双眸却依旧闪烁明晰坚毅
仍旧固执的追寻
千玺:次元中遍地麻木渲染的死寂
谁又被枷锁剥夺幻想的权利
任遍布的黑夜吞没了身躯
也要创造破晓的光明
王俊凯:被殒灭的文明
心中的希冀
是否尚有一丝存寄
合:我拼尽全力
却只为换取
一个不确定的奇迹
合:以信仰为契约
任虚伪和利益重叠
这光芒为利剑
指向依稀可见的终点
已降临的明天
划破无边际的黑夜
一瞬间将迷惘的时代迸裂
轮回下的誓言
十年间交错的视线
这羁绊的热切
熔化时空法则的锁链
回忆化作勇气
静静在脑海中浮现
心底的梦总有一天让全世界听见
王俊凯:次元中遍地麻木渲染的死寂 谁又被枷锁剥夺幻想的权利
千玺: 任遍布的黑夜吞没了身躯 也要创造破晓的光明
王源:被殒灭的文明
心中的希冀
是否尚有一丝存寄
合:我拼尽全力
却只为换取
一个不确定的奇迹
合:以信仰为契约
任虚伪和利益重叠
这光芒为利剑
指向依稀可见的终点
已降临的明天
划破无边际的黑夜
一瞬间将迷惘的时代迸裂
轮回下的誓言
十年间交错的视线
这羁绊的热切
熔化时空法则的锁链
回忆化作勇气
静静在脑海中浮现
心底的梦总有一天让全世界听见
王俊凯:跟信仰契合的热血 已无法冻结和停歇
生命的诗篇不断转动翻阅 写下最华丽的章节
合:以信仰为契约
任虚伪和利益重叠
这光芒为利剑
指向依稀可见的终点
已降临的明天
划破无边际的黑夜
一瞬间将迷惘的时代迸裂
轮回下的誓言
十年间交错的视线
这羁绊的热切
熔化时空法则的锁链
回忆化作勇气
静静在脑海中浮现
心底的梦总有一天让全世界听见
篇五:我常是十年谋一剑 现在最想用音乐传达信仰
我常是十年谋一剑 现在最想用音乐传达信仰
为庆祝澳门回归15周年,著名作曲家谭盾今晚将于澳门乐团在威尼斯人剧院举办音乐会,演出他的《武侠三部曲》。《武侠三部曲》由三部交响协奏曲连贯组成:大提琴协奏曲《卧虎藏龙》,小提琴与古琴双协奏曲《英雄》,钢琴与百人合唱团《夜宴》。
昨天下午,谭盾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最开始来威尼斯人的时候,我也是道听途说,说威尼斯人剧场很有意思,太阳马戏团在这里演,流行音乐也在这里演,在这里演一定会轰动。但又一想,它毕竟是娱乐场所,对文化是不是太不尊重,结果我发现很多人是为我们这场音乐会来的。澳门不仅是从娱乐的角度,也从文化的角度促进旅游,所以我觉得能够为澳门的现代文化建设做点事很好。” 北青报:《武侠三部曲》传达了什么?
谭盾:我的音乐就是中国音乐传递到全世界,应该有一种精神。《武侠三部曲》中武侠体现的是水火交融,一种平衡的最高境界,我们在音乐中听到刚柔相济的对比,情断义不断的回声,这些非常美妙。当你跟贝多芬的音乐放在一起,就觉得很有意思,一个那么的西方,一个是那么的东方,他对人类人文价值的体现来说是相等的。一个是十八世纪,一个是二十一世纪,相隔三百年,人最基础的东西还是那么永恒那么一致。
北青报:在澳门,除了演出《武侠三部曲》还要首演三重协奏曲《复活》,为什么?
谭盾:在澳门首演三重协奏曲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卧虎藏龙》、《英雄》和《夜宴》是借用了李安、张艺谋和冯小刚最好的影片创作的,这三部电影容纳了非常宽厚的中国人文思想,也有三把剑,冯小刚的一把剑,李安的清明剑和张艺谋的天下之剑,三把剑最后融成了一把我的剑,就是《复活》的这把新剑,就是把《卧虎藏龙》里代表梦想的回归,和《英雄》里面代表希望的回归,还有就是冯小刚《夜宴》里代表爱的回归,容纳到《复活》里面,正好《复活》作为首演献给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在威尼斯人呈现什么?这里面天天都是晚会,能够呈现国乐、国学和蔼的复活,越想越觉得很贴切,所以就把《复活》放在了这里。
北青报:您觉得当代二十一世纪的交响乐是什么?
谭盾:二十一世纪的交响乐正是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年轻人喜欢,大众喜欢,探索一些非常原创的作品,澳门的市场很大,全世界的人都来到这里,不仅仅是娱乐,也可以检阅一下中国文化的底蕴,他们的尝试我很感动,我觉得在这里可以多做些中国文化的项目。
北青报:您最近在做什么作品?
谭盾:我做的常常是十年谋一剑,《武侠三部曲》整整花了十二年时间。我现在最最想做的就是中国正在消失的文化,就是信仰。中国人的信仰到底在哪里?敦煌的丝绸之路的石窟里面,保留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我们在做《敦煌》,就是把丝绸之路做成一个信仰的平台,用音乐传达中国人的信仰,传达中国文化的精髓。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