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一流棋手
篇一:细论围棋超一流棋手的棋风系列
超一流棋手系列之——民族英雄聂卫平
围棋实际上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后来由遣唐使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在古代的中国围棋只是官宦子弟们休闲娱乐的小把戏,全然没有把它当个产业去开发,而日本人却把围棋当作职业甚至是毕生的追求。在日本历史上为了争夺棋坛霸主而舍命相争甚至丢了性命的比比皆是,让中国人纳闷。但也正是如此日本的围棋水平才远远超过中国,在很长时间内中国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就连日本的业余棋手到中国来也照样把我们杀得一败涂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围棋也是收益项目,而对于围棋来说当时的口号就是“赶超日本”。在中国围棋向日本发起冲击的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风云人物,而他们其中最出色的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聂卫平。
聂卫平1952年8月17日出生,8岁开始接触围棋,1975年的时候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人,聂卫平第一次震动日本棋坛是在1976年,当时文革刚刚结束。恢复新生的中国围棋第一次组织代表团访问日本本土,在当地引起轰动。既然是访问那么对抗赛是少不了的,聂卫平第一场比赛的对手是著名的藤泽秀行,当时藤泽刚刚夺得第一期天元战冠军,状态正佳。赛前大竹英雄名人说:“如果说秀行先生是横纲的话,那么聂选手顶多只能算是大关,不在一个级别。”(横纲、大关都是日本相扑的术语)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聂卫平中盘胜。输了棋的藤泽非常大度地称赞道:“三耳先生的棋很见功夫,下得好极了!”随后聂卫平连战连捷,日本媒体惊呼:“中国刮来了聂旋风!”最后一场比赛日本方面把本因坊石田芳夫请了出来,当时石田尽管只有28岁,却已经连续5年蝉联本因坊宝座,正是巅峰时期。但聂卫平的神勇让身经百战的石田也不免紧张起来,担负着捍卫日本围棋荣誉的重任使得石田压力很大,结果在比赛中有些放不开,而聂卫平却越战越勇,结果尽管几经波折,但最终聂还是以7目半获胜。从此“中国出了个超一流高手”的说法传遍全日本。
可是随后日本的围棋厚度让聂卫平领教到了厉害,直到1984年为止,聂卫平一直无法突破日本超一流棋手的防线。当时聂卫平的水
平已经略胜日本的强九段,但是和几个超一流的高手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对武宫正树0:3;对小林光一0:2;对赵治勋0:4;对加藤正夫0:4。可以看出在80年代初期日本围棋的最高水平是非常强的,而以聂卫平为首的中国围棋界仍然是以冲击者的姿态去和对手较量。
1985年日本NEC公司举办了“中日围棋擂台赛”,彻底将“友谊赛”这个暧昧的字眼抛弃,双方开始公开的对抗,而对于聂卫平来说,这正是他扬名立万的最好舞台。正是借助于擂台赛上的巨大成功,聂卫平彻底走上了神坛,成为中国棋迷心中神一般的人物。首期比赛聂卫平作为中国队的主将出战,本次比赛第一个高潮是中国第2个出场的江铸久连胜5局,让日本方面大吃一惊。但随后日本队的小林光一一出场就连胜6局反而将中国队逼入绝境,顿时日本媒体长出一口气:“还是小林君靠得住。”此时中国方面只剩聂卫平一个人,而日本队还有小林、加藤和藤泽三员虎将。考虑到之前聂从未赢过小林,舆论都不看好中国。但是英雄往往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才诞生的,聂卫平首先在上海执白1目半险胜小林,打破了小林对中国棋手全胜的金身,随后在日本执黑4目半击败加藤把总比分追平,最后在北京执黑3目半击败藤泽,奇迹般地为中国赢得胜利。顿时整个华夏大地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特意在八宝山公墓陈毅元帅的遗像前焚烧聂卫平击败藤泽的棋谱以慰陈老总在天之灵。聂卫平的三连胜让日本人无比沮丧,其受打击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年吴清源将日本高手降级。因为再怎么说吴也是在日本学的本事,还可以自我安慰一下,但聂卫平却是地道的中国制造,这让日本棋界无比郁闷。
第二届擂台赛中日本小林觉首先来了个5连胜,尽管马晓春止住了小林的连胜,却被后面一个登场的片冈聪杀了个回马枪,一下子中国又只剩下聂卫平一个人,而他要面对片冈聪、山城宏、酒井猛、武宫正树、大竹英雄五个日本棋手!这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棋迷投票的结果只有3%的人认为聂卫平可以5连胜,但是聂卫平再次用神奇的表现点燃了中国棋迷的热情,他果真连赢5场再次为中国队赢得比赛胜利,让所有忘乎所以的日本媒体再次哑巴吃黄连。第3届比赛双方比分交替上升,但聂卫平在最终的主将战中击败加藤再次赢得胜利,至此前三届比赛中国队出人意料地以3:0的绝对优势领先,而这几
乎是聂卫平一个人为我们赢来的。直到第四届比赛,日本第一个出场的依田纪基一路狂飙杀到聂卫平阵前,一时间日本人的精神又来了,因为只要依田赢了聂卫平,那么日本队将以7:0的绝对优势获胜,这样以来前三届比赛的失利耻辱就可以全部洗刷。可是聂卫平再次打破日本人的幻想,击败依田后东渡日本又将淡路修三挑下擂台,一时间日本棋坛谈聂色变。究竟谁才能击败聂卫平成了当时日本棋坛的流行话题。最终第三个登场的羽根泰正终于赢了聂结束日本人恶梦般的旅程。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当时的聂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
擂台赛的神话结束后,聂卫平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国内赛场,原因是因为当时中日天元和名人的对抗赛中中国棋手一直无法突破,日本人又放话了,说中国棋手只能在那种一场定胜负的擂台赛里发发狠,下番棋不行。憋了一股劲的聂卫平立即夺得“天元”冠军和日本天元展开三番棋较量。在91年的对抗中聂卫平1:2不敌林海峰,但是翌年聂卫平就2:0击败了林海峰。“棋王”、“新体育杯”这样的比赛冠军也被他收入囊中,加上马晓春在中日名人战中击败小林光一,日本人再次被堵住了嘴巴。但是同时期的聂卫平在国际赛场上却表现欠佳,1991年富士通1/8决赛不敌徐奉诛,翌年又输给大竹英雄,1991年的东洋证券杯输给曹熏铉,93年的东洋证券杯0:2不敌赵治勋,翌年又输给曹熏铉。聂卫平有先天性心脏病,对局时经常要吸氧。因此他的精力远不如曹熏铉和赵治勋,只能集中精力攻破关键棋战,无法面面俱到。
没有夺取世界冠军是聂卫平最大的遗憾,1989年应氏杯决赛他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输给曹熏铉,1990年富士通杯决赛又不敌林海峰,都非常可惜。1995年状态回勇的聂卫平在东洋证券杯决赛中1:3输给如日中天的马晓春,也丧失了最后的机会。聂卫平毕生有三大心愿:第一个击败日本超一流;第一个在番棋赛中击败日本棋手;第一个成为世界冠军。前两个他都实现了,唯独第三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在中国围棋史上聂卫平绝对是丰碑式的人物,在那个追赶日本的艰苦年代他的胜利给中国围棋注入了信心,在擂台赛上横扫千军的壮举更是中国围棋少有的扬眉吐气的时刻,可以说中国围棋的整体发展
就是他带动的。对于聂卫平巅峰时期的棋艺围棋界的评价相当高,聂卫平的棋风非常大气,龙腾虎跃,气势如宏,构思异常宏大。经常有大规模的弃子作战,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而且聂卫平心理素质好,非常自信,吴清源曾以“不会乱”三个字赞之,大局观之出色至今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对局中常常有精力跟不上的毛病,致使后半盘昏着迭出,痛失好局的情况屡屡出现。另外婚姻方面的问题也是影响他状态的一大因素,和孔祥明离婚后老聂就再也没有达到以前的高度,家有贤妻还是很重要的。
聂卫平的主要对手:
曹熏铉:在之前曹熏铉篇的介绍中已经讲过了,造化弄人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吧。
加藤正夫:在84年的对抗赛上聂0:2不敌加藤,85年的对抗聂1:2再负,但是同年的擂台赛聂获胜,86年的对抗赛聂2:0获胜。可以清楚地看到聂卫平的成长轨迹,两人一共交锋12局,6:6持平。2004年加藤去世的时候聂卫平非常悲痛地说:“我和加藤先生还没有分出胜负,本来还想好好跟他下一局的,没想到......”
马晓春:“聂马争霸15年”,说的就是聂卫平和马晓春的国内第一把交椅之争,一开始马晓春自然不是老聂的对手,可是马晓春在1985年的新体杯上击败聂卫平导致后者沦为无冠。可后来的中日擂台赛又成了聂卫平的表演时刻,马晓春的锋芒完全被掩盖,随后马晓春在名人卫冕战中3:2击败聂卫平,并且2:1击败小林光一首次在双边对抗中获胜,确立了自己的地位,1995年马晓春在“聂马特别7番棋”中3:4不敌聂卫平,但是在东洋证券杯决赛中击败聂卫平,两人的争斗史真可谓一波三折啊。如今两人都已经退居二线,遥想当年双龙争霸的激烈,真是让人感慨。
超一流棋手之——绍和棋圣吴清源
清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棋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吴清源是现代围棋史中唯一可以和古代的大棋圣道策比肩而立的人物。在80年代曾经举办过一个座谈会,参加讨论的著名棋手在被问及古今最强的棋
手是谁时几乎异口同声地将吴清源的大名说出,可见吴清源在日本乃至世界棋坛的地位。对于所有大正时代的日本本土棋手来说,吴清源就是横跨在他们面前的巨峰,在吴清源辉煌的职业生涯中他曾经将所有当时日本最出色的棋手降级!已一人之力横扫整个东瀛,威震寰宇。
吴清源1914年5月19日出生于中国福建,原名叫吴泉。和很多棋手一样,吴清源的启蒙老师也是父亲。吴清源10岁时随父母搬家至北京,在随后的几年里得到了顾水如、刘棣怀等老前辈的悉心指导,水平突飞猛进。13岁时已经成为北方第一高手,被誉为“盖世奇才”。当时日本的著名棋手濑越宪作偶然得到了吴清源的棋谱,看过后大为惊讶,爱才如命的濑越觉得像吴清源这样的天才应该赶快赴日深造,于是便多方疏通关系,当时吴清源正处于丧父之痛中,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屈身去做大汉奸段祺瑞的门客,得知此消息后亲朋好友一致支持,于是吴清源踏上了旅途。
到了日本后吴清源就拜在濑越门下学艺,天资过人的他很快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14岁时吴清源与当时日本棋坛的王者“不败名人”秀哉下了3盘测验棋,1盘让3子,2盘让2子,结果吴清源全胜,被授予职业三段称号。遍数所有著名棋手,能在14岁入段就已经相当了得了,而吴清源14岁就达三段,真是光芒万丈。而随后吴清源遇到了他毕生的挚友和宿敌木谷实,两人都才气俊逸,爱棋如命,1933年两人一起在地狱谷温泉胜地潜心研究新布局,对旧体制发起冲击,几个月后吴清源与秀哉名人下了一盘惊天动地的名局,后世称之为“开天辟地局”,吴清源前三手分别下在天元、星和三三,表达了对改革旧体制的坚定决心,此局历时三个月,精彩纷呈,最终秀哉凭借一记鬼手赢了二目半。吴清源的失利有很多原因,首先秀哉当时的棋力的确很高,而且有“打挂”的特权(暂停对局),况且这种棋是根本不可能让一个既是晚辈又是异国人的棋手赢的。但是新布局却彻底深入人心,很快在棋坛掀起研究热潮。
从1939年开始,吴清源步入了全盛期,吴清源最辉煌的战绩就是10番棋,这是一种非常血腥的对局模式,任何一方只要多输4局就会被降低棋份,从分先(一人一盘黑棋轮流)到先相先(下手在3盘里拿2盘黑棋)到让先(下手永远拿黑棋)直到让子,对于职业棋
篇二:棋文化知识竞赛资料
三~五年级棋文化知识竞赛资料
棋类基本知识
1、棋是思维的游戏,它是以棋盘和棋子为工具的。
2、“下棋”作为一种趣味性强、竞争性也强的娱乐活动,最早起源于中国。
3、三棋是指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
4、在象棋史话中唐伯虎第一个提出享受局中福。
5、中国象棋定型于南宋时期,1325年出版了陈元靓《事林广记》书中载有20个棋局图谱和《象棋十诀》这是我国最早的棋谱问世。
6、由南宋陈元靓编的《新编纂图 增类群书类要事林 广记》或简称《事林广记》是最早刊有象棋的书
7、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 年),金陵徐芝编的《适情雅趣》是最早的象棋残局、全局谱。
8、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弈。
9、马晓春是著有《三十六计与围棋》、《神秘序盘》、《笑傲纹枰》、《黑白之间》等书的围棋大师
10、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中把象棋与饮酒,说成是消不尽的福缘。
11、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有的认为起源于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有的认为起源周武王伐纣时代。
12、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知名武侠作家梁羽生沉迷于象棋。
13、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胡荣华始终是中国棋坛的一颗耀眼明星。成为史无前例的最年轻冠军和最年长冠军,被冠以“不老松”,“奇迹创造者”等称号。1988年胡荣华被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14、2001年3月,许银川获翔龙杯象棋电视快棋赛冠军。
15、2001年7月,胡荣华获首届世界象棋挑战赛冠军的
16、围棋是三棋中起源最早的棋类
17、中国古代人们修身养性四维的是琴棋书画,作为中国传统四艺的“琴棋书画”中的“棋”是指围棋。
18、围棋最早起源于日本。
19、中国围棋起源于山西陵川。
20、围棋的别名有“方圆”,“鸟鹭”,“黑白”“坐隐” “手谈”“烂柯” “洛” “吴图”。“玉楸枰” “忘忧” “略阵”“围猎”、“坐藩”等等也都是围棋的别名。
21、相传是黄帝无意中画下了十七条横线,十条竖线,这一发明造就了围棋。
22、聂卫平号称中国围棋棋圣
23、围棋高手李昌镐是韩国人。
24、吴清源被称为昭和之棋圣。
25、围棋专业段位,最高是九段,以下依次分别为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
26、先秦文献《世本》:“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是涉及围棋起源的最早记载。
27、东汉史学家班固的《弈旨》,是历史上第一篇论述围棋理论的专著。
28、《孟子》:弈秋是第一位文字记载的围棋高手,遂被后人称为“棋道鼻祖”。 29、1957年,过惕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全国围棋比赛中获得个人冠军。
30、常昊6岁学棋,8岁进上海棋队,10岁被选入国家少年集训队,被人称为围棋小神童。
31、从1984年10月开始,至1996年12月结束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前后十二年,举办了十一届,它在中国围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影响无比深远。
32、中日擂台赛的头号功臣是聂卫平,他两次力挽狂澜,三次守擂成功,战胜了日本本土的所有超一流棋手,创造了十一连胜的记录。1988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围棋“棋圣”称号。
33、在棋盘上放小麦的典故反映了国际象棋的起源。
最小的国际象棋棋盘只有6毫米。
34、谢军是第一位来自亚洲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90年代她曾两度加冕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谢军的夺冠三步曲:1991年,荣获世界冠军,1993年,卫冕成功,1999年,重新夺冠,冠冕失而复得,实现前无古人的夺冠三步曲。
35、俄罗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在2005年3月11日第九次夺得利纳雷斯超级大赛冠军后,宣布退役。
36、作为一个优秀的棋手,不仅要有好棋力,好身体,更要有好的心理素质。
37、关于中国象棋的诗句:“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千里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
38、关于围棋的佳句:“世间何物最可贵,唯有黑白最纯真”。
39、中国象棋江湖四大名局:七星聚会,千里独行,蚯蚓降龙,野马操田
40、围棋十诀 :
一. 不得贪胜 二. 入界宜缓 三. 攻彼顾我 四. 弃子争先 五. 舍小就大 六. 逢危
须弃 七. 慎勿轻速 八. 动须相应 九. 彼强自保 十. 势孤取和
41、象棋谚语象棋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谈到棋艺性质时,棋谚告诉我们:“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下棋就是一场斗智:“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
下棋的根本策略是什么?棋谚说:“兵贵神速,抢先入局”。
下棋讲究“先”字,棋谚有“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
谈到棋子的走法时,棋谚说:“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
谈到下棋的心态,棋谚说:“临杀勿急,稳中取胜”。强调稳慎时又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42、第一位来自亚洲的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是谢军。
43、1960年6月,陈毅在上海接见棋手时说:“国运盛,棋运亦盛。”
44、战胜世界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的电脑叫天蓝。
45、“动如棋生,静如棋死”是唐玄宗说的。
中国象棋规则:
1、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做"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间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整个棋盘就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两方将帅坐镇、画有"米"字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宫"。
2、棋子
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每组兵种是一样的,各分为七种:
红方:帅(1)、仕(2)、相(2)、车(2)、马(2)、炮(2)、兵(5)
黑方:将(1)、士(2)、象(2)、车(2)、马(2)、炮(2)、卒(5)
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分红棋和黑棋。
3、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4、各种棋子的走法
? 帅(将):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 仕(士):仕(士)是帅(将)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
?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走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 车: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 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
? 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 兵(卒):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想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5、吃子
任何棋子走动时,如果目标位置上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拿出棋盘,再换上自己的棋子(即"吃子")。只有炮的吃子方式与其他子不同:炮与被吃子之间必须隔一个棋子,进行跳吃,俗称"架炮"或"炮打隔子"。
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将军",或简称"将"。被"将军"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卫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如果被"将军"而
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轮到走棋的一方,帅(将)虽没被对方"军",却被禁在一个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己方其它棋子也都不能走动,就算被"困毙"。
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输棋(负),对方取胜:
? 帅(将)被对方"将死",即被对方将军却无法应将;
? 被"困毙",即虽未被对方将军,本方却已无棋可走动;
? 自己宣布认输。
? 一方长将不变,长将一方算输
(二)围棋比赛规则
第1条 围棋的棋具
1、 棋盘
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简称为“点”。围棋的4个角象征着四季,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 2.3厘米。在棋盘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作“星”。中央的星又称“天元”,见
2、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形状为扁圆形体。
棋子的数量应能保证顺利终局。正式比赛以黑、白各180子为宜。
第2条 围棋的下法
1、 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
2、 空枰开局。
3、 黑先白后,交替着一子于棋盘的点上。
4、 棋子下定后,不再向其他点移动。
5、 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第3条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这些棋子就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此处的气便不存在。棋子如失去所有的气,就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第4条 提子
把无气之子清理出棋盘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
1、 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2、 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第5条 终局
1、 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时,为终局。
2、 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时,为终局。
3、 双方连续使用虚着,为终局。
第6条 活棋与死棋
1、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2、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第7条 计算胜负
着子完毕的棋局,采用数子法计算胜负。将双方死子清理出盘外后,对任意一方的活棋和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
棋盘总点数的一半180.5点为归本数。一方总得点数超过此数为胜,等于此数为和,小于此数为负。
采用贴子方式的围棋竞赛,另行制定胜负标准。
(三)国际象棋规则
1)棋盘和棋子:
国际象棋棋盘是个正方形,由横纵各8格、颜色一深一浅交错排列的64个小方格组成。深色格称黑格,浅色格称白格,棋子就放在这些格子中移动。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黑白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六种: 王(1)、后(1)、车(2)、象(2)、马(2)、兵(8)
在正式比赛中,国际象棋棋子采用立体棋子,非正式比赛中可以采用平面图案的棋子。
2)行棋规则:
王:横、直、斜都可以走,但每着限走一步。
后:横、直、斜都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国际象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车:横、竖均可以走,不能斜走。一般情况下不能越子。
象:只能斜走。格数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两象,一个占白格,一个占黑格。 马:每步棋先横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再斜走一格,可以越子,也没有“中国象棋”中“蹩马腿”的限制。
兵:只能向前直走,每着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时,可以最多直进两格。兵的吃子方法与行棋方向不一样,它是直进斜吃,即如果兵的斜进一格内有对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据该格。
3)特殊走法:
除了上面所有棋子的一般着法外,国际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种特殊着法:
吃过路兵:如果对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进两格,刚好形成本方有兵与其横向紧贴并列,则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进,把对方的兵吃掉。这个动作必须立刻进行,缓着后无效。 兵的升变:任何一个兵直进达到对方底线时,即可升变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种棋子。
王车易位:每局棋中,双方各有一次机会,让王朝车的方向移动两格,然后车越过王,放在与王紧邻的一格上。王车易位根据左右分为“长易位”和“短易位”。在下面四种情况下,王车易位不允许:
王或车已经移动过;
篇三:世界棋坛最接近神的人
世界棋坛最接近神的人——吴清源
——“我一生只崇拜两个人,古有范蠡,今有吴清源。”金庸先生认为吴清源先生是千年难出的天才。他把吴清源比作自己笔下《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独孤九剑,没有定式,变化无穷。清灵飘逸,仙风道骨。”
神。对于世人,似乎唯有如此称呼,才能精准的描述棋界圣人吴清源。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一点晴之悟,写意铺陈,再现百岁老人一生之传奇。 吴清源北京人,名门望族,盐商世家。其父系庶出,留学日本习法政,甚爱围棋,常出入方圆社。其母张舒文,清末翰林张元奇之长女,清帝逊位后张元奇为徐世昌家臣,曾任奉天省长。
初露锋芒
1925年,11岁的吴清源因其棋力超人,被称为“围棋神童”。北洋军阀段祺瑞甚爱围棋,门下招致很多棋手。每日对弈,均不是其对手(估计恐其身份,不敢赢他)。听闻坊间有此神童,便要与其对弈。吴清源初出茅庐,不懂世故,不费力气便大败段祺瑞。段祺瑞甚为不悦,罚门下棋手当日不得吃饭。但对吴的才华很是赞赏,当即招致门下为棋客,并以“围棋神童”出入段祺瑞府邸及北京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棋席,资源每月大洋100块。此时在北大图书馆的毛润之,每月工资为8块现大洋。
东渡日本
1926年,日本棋手岩本薰六段和小杉丁四段来中国游历,在让子局中,对吴清源胜多负少。二人回国后,在游记中说及此事,遂引起日本棋院高手濑越宪作的注意。
1928年,受濑越宪作派遣,桥本宇太郎四段来到中国,安排与吴清源的考试棋与赴日留学事宜。期间桥本与吴让先两局考试棋皆败。同年10月23日,吴清源赴日留学,当时的日本名人秀哉亲自率领众棋士到火车站迎接。清源到了日本,当时日本棋院的总裁大仓喜七郎答应每月资助清源二百日元,两年为期。
神迹现世
清源认为,木谷实是他第一次遇到的劲敌。
1929年,吴清源在《时事新报》主办的擂台赛中首次与木谷实相遇,开创了“模仿棋”的先例。
1930年,吴清源晋升四段,并在这一年成为日本棋院的正式棋士,开始参加日本棋院的一年中春秋两度的大手合。
1931年,吴清源参加东京时事新闻社发起的棋赛。比赛采取单淘汰制。清源连战皆捷,十八名棋手都败在他手下。时事新闻社连续刊登他的对局约半年多。他连胜的声威引起日本棋界的注目。
1932年春季比赛中,他又获全胜,取得第一名;同年秋季比赛中,他仅负于小岛一局,仅次于木谷实,得第二名。
1939年升七段。至此于日本第一流棋手进行“十番棋”,“六番棋”和“三番棋”等对局。其中以“十番棋”战绩最为突出。计1939年对木谷十番棋;1941年对雁金准一十番棋;1946、1950年对桥本宇太郎二次十番棋;1943、1951、1952年对藤泽库之助三次十番棋;1953年对坂田荣男十番棋;1955年对高川格十番棋。在以上十番棋中,将除雁金准一以外的对手全部降至先相先或定先。被公认为棋界的第一人。
1950年2月,由日本棋院授予九段。
1957年后又获得日本第一,三期最强决定战第一名。1961年发生车祸,从此退出各项重大比赛。
日本民意调查中显示,吴清源在日本的知名度仅次于天皇。
吴清源14岁只身赴日,与他棋盘上的辉煌相比,他的生活却是颠沛流离、坎坷曲折。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吴清源却在日本所向披靡,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心。用围棋保护了一个名族的尊严。
——1934年,吴清源和日本超一流棋手木谷实连续三天在末代皇帝溥仪的龙座前下棋,溥仪手拿笔记本,十分热心地观战,还用北京话和吴清源聊了半天。 ——吴清源曾是战后两位日本首相鸠山一郎的老师,他们都是围棋爱好者,吴清源曾多次给予两位指导。
——吴清源曾与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两次会面,蒋介石授予吴清源“棋圣”称号,吴清源听说之后,婉言谢绝:“‘圣’这个字在中国只有像孔子那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我是实在不敢当。”蒋介石后改赠吴清源“大国手”称号。
——1960年,濑越宪作作为友好围棋访问团的团长去了中国。周恩来总理说:“下次请一定要带着吴清源一起来中国。”1962年,天才少年陈祖德作为中日友好围棋访问团成员去日本,周恩来总理对陈祖德说:“到了日本,代我亲自登门拜访吴清源。”
——现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曾授予吴清源为“台北荣誉市民”,吴清源怕对祖国统一不利而拒绝接受,这也成为了当时的重磅新闻。
——1987年,日本“围棋俱乐部”征求六位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武宫正树、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的意见:谁是围棋史上最强者?赵、林、武宫、加藤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是吴清源。小林和大竹则认为,历代的高手们处在不同的年代,要作比较是很困难的。如果非要问谁最强,大致可以列举三位:道策、秀策、吴清源。
篇四:围棋文化知识竞赛题1
围棋知识竞赛试题
一、古代中国
1、先秦文献( ):“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是涉及围棋起源的最早记载。
A.《尚书》
B.《左传》
C.《世本》
D.《博物志》
2、( ):弈秋是第一位文字记载的围棋高手,遂被后人称为“棋道鼻祖”。
A.《论语》
B.《孟子》
C.《新论》
D.《方言》
3、东汉史学家( )的《弈旨》,是历史上第一篇论述围棋理论的专著。
A.桓谭
B.班固
C.李尤
D.马融
4、南朝( )设置围棋州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围棋专业机构。
A.宋武帝
B.宋文帝
C.宋明帝
D.齐高帝
5、“王中郎以围棋为坐稳,支公以围棋为手谈。”这两句话出自刘义庆的( )
A.《新语》
B.《法言》 。
C.《淮南子》
D.《世说新语》
6、唐朝设置宫廷棋土棋博士、棋待诏,最先设置翰林棋待诏的是(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宣宗
7、成书于( )的《棋经十三篇》,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完整、最系统、影响最大的围棋经典。
A.十世纪后期
B.十一世纪后期
C.十一世纪中期
D.十一世纪后期
8、南宁李逸民重编的(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棋谱,它奠基了古代棋谱范型的基础。
A.《金谷园九局图》
B.《忘忧清乐集》
C.《适情录》
D.《秋仙遗谱》
9.( )严德甫、晏天章合撰的《玄玄棋经》,其死活棋势构思精巧,着法高妙,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0、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双子星座范西屏、施定庵皆被誉为“棋圣”,他们“勾心斗角”的
( )绝妙千古,诚为座子制时棋艺的
顶峰。
A.《当湖十局》
B.《海昌二妙集》
C.《弈汇》
D.《弈妙》
二、当代中国
1、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全国围棋比赛是在1957年。个人冠军是( )。
A. 刘棣怀
B. 顾水如
C. 过惕生
D. 王幼宸
2、1960年6月,( )在上海接见棋手时说:“国运盛,棋运亦盛。”
A.周恩来
B.贺龙
C.陈毅
D.方毅
3、( )年11月,中国围棋协会成立,陈毅任名誉主席,李梦华任主席。
A.1960
B.1961
C.1962
D.1963
4、1963年9月,年轻的中国选手( )在被让先的情况下,战胜了日本杉内雅男九段。
A.陈祖德
B.吴淞笙
C.王汝南
D.聂卫平
5、1965年10月,陈祖德分先战胜日本的( )九段,新中国培养的年轻棋手吹响了追赶和超越日本的冲锋号。
A.杉内雅男
B.宫本直毅
C.梶原武雄
D.岩田达明
6、在1976年4月的访日比赛中,聂卫平取得六胜一负的佳绩,战胜了包括天元藤泽秀行,本因坊( )在内的日本一流高手。
A.加藤正夫
B.大竹英雄
C.石田芳夫
D.武宫正树
7、从1984年10月开始,至1996年12月结束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前后十二年,举办了( ),它在中国围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
意义,影响无比深远。
A.九届
B.十届
C.十一届
D.十二届
8、中日擂台赛的头号功臣是聂卫平,他两次力挽狂澜,三次守擂成功,战胜了日本本土的所有超一流棋手,创造了( )的记录。
1988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围棋“棋圣”称号。
A.九连胜
B.十连胜
C.十一连胜
D.十二连胜
9、1995年,马晓春先后获得( A )和( B )两项世界冠军,实现了中国棋手在世界大赛上的历史性突破。
A.东洋证券杯
B.富士通杯
C.LG杯
D 三星杯
10、继马晓春之后,2000年5月,俞斌夺得( )世界棋王赛桂冠,也是夺取世界冠军的第4位华人。
A.LG杯
B.应氏杯
C.东洋证券杯
D.三星杯券杯
11、( )是我国首次创办的新闻棋赛,从1979年7月开始,至1993年3月,共办了14届,聂卫平与俞斌分别是一头一尾的魁首。
A.新体育杯
B.国手战
C.天元战
D.名人战
12、1999年6月,( )成为经棋圣战产生的中国第一位棋圣。
A.常昊
B.周鹤洋
C.马晓春
D.聂卫平
13、中国的国粹围棋成为( )的竞赛项目,是应期昌先生的夙愿,所以应氏杯4年一届与此同步。
A.奥运会
篇五:数学和围棋
很多人都认为是有关系的,在一些小学中,听说是要挑选会下棋的孩子, 老师就会挑选那些在算术考试中得了 100分的孩子,以为那样的孩子是能下棋 的。这些孩子中的一些成了有名的棋手,大家就会误解,数学和下棋是有必然 联系的。
在1997年 8月末,世界棋王卡尔波夫来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漫谈 》节目,还让这位国际象棋的超级大师谈谈下棋和数学的关系。
问:你小时候是不是数学特别好?下棋和数学有什么关系没有?
答:数学和象棋,在逻辑上是有联系的,但是要从具体上来说又是很难的。 棋手中很多是毕业于高等学校,但是学数学很高深的还不多。我本人在学习上, 是经过了一个过程的。我是从数学进入到机械,又从机械进入到经济,最后, 我是从圣彼得堡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博士的学位。
类似卡尔波夫这样的回答,我已在围棋手中间听到过多次。特别是对电脑 有研究的俞斌九段,就一直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中国围棋手的回答,和这位国 际象棋超一流棋手的回答不会有什么两样。俞斌的说法是,“围棋的计算和数 学的计算是不同的。”想要在一局围棋比赛中,下出什么“勾股定理”或者“
三元两次方程”或者“歌德巴赫猜想”,这都是很可笑的事情。一个小学生的
数学成绩好,其综合素质,可能要比成绩不好的孩子要好一些,这是素质中的 一部分,就可能是适宜下棋的。但是,我们不能说,数学不好的孩子,是下不 好棋的。至少,在中国古代,还没有数学这样的一门学科,科学技术在中国, 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那些棋手在少年时代,是不能从数学上去发现才能的。 围棋的“计算”这一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就和象棋的计算一样,大多数
是在看我走什么,对手会应什么。无论是卡尔波夫还是胡荣华,在下棋的时候 的一个习惯的动作,都是有一个不断微微的点头动作,这个动作是很有节奏的, 这是大师在计算他们的一步步的棋。然后,他们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停顿,他们 依然在思考。在思考这样走了之后,会形成什么样的局面,对谁有利。然后, 又开始了一个微微点头的动作,这是又开始了一种新的思路。
围棋或者只需要最简单的数学的计算,那就是加减乘除。这是为了点“目 ”的,但是在更多的前半盘的比赛中,计算是有一点抽象的,虽然是仍然用目 来做单位,但是,这种计算,是有很多的不确定的因素的。一手棋的价值有多 少,这还是一个没有定论的事,这也是电脑围棋还没有获得很大进展的原因。 要说清这个问题,是要有数学家来发言的。好在从古到今,有不少数学家 或科学家是棋迷。
第一位数学家的话,让我们大吃一惊。
他是唐朝的一行和尚,他也是一位天文学家。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畴人 ”这一个名称,可以统称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一行就是最有成就的“畴人”之
一。他精通历法,重新测定了 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发起在全国12个地点进行 天文观测;并且归算出相当子午纬线的长度。这是现代人对他的评价。中国以 前的数学总是和天文联系在一起的,迎合封建制度,数学是不需要的,而天文
是需要的。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天文就非常重要。而数学只不过是为了天文 而存在的副产品。天文在过去的年代,又经常和迷信在一起,每一颗星都有象 征的意义。数学就有一点神秘了。数学家也会成为无所不知的能人了。
他对围棋的评论是有一点贬义的:
一行本不解弈,因会燕公宅,观王积薪一局,遂与之敌。笑谓燕公曰:此 但争先耳,若念贫道四句乘除语,则人人可为国手。
看来,一行确实是个不简单的人。他就看了一局棋,就能学会下棋,而且, 立刻就能够和当时棋下的最好的王积薪成为敌手。但是,这样的描写是站不住 脚的。破绽就在后面,一行在评论围棋的时候,出现了一点问题。他的话前一 句非常正确,围棋就是争先。就是在比赛中永远不失去主动。这是常识性的判 断,知道的人太多了,也就会成为一句没有意义的话。在后半句中,围棋就变 成一种太简单的游戏了。一种游戏能用四句口诀就能解决,那么,比赛就会像 解一道代数式,棋局就不会有很多的变化,这是和围棋的实情不同的。和历史 上知识分子推崇围棋的潮流不同,一行是在贬低围棋。
一行在自己的专业上无疑是有权威的,但是,他不会在任何的地方都是权 威。在夜空中找到一颗星星,并且确定它的位置,对一行并不很难。而在棋盘 上和王积薪对抗,对一行来说,却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要拿出怀疑的证 据,那么,除了《酋阳杂记》之外,没有对此事的记载。另外,这样有效的棋 诀,只短短的四句,竟然没有流传下来。因而在世界上直到今天,“国手”还
是凤毛麟角。
无独有偶,南宋的哲学家陆九渊躺在床上,将一个棋盘挂在墙上,一连看 了两天,突然跳起来说,这不是河图吗?于是他的下棋水平,立刻可以让林安 的高手一先。“河图”实际上是一种数字的排列方式,在现代,是没有一个专
业棋手会认为河图中会有围棋的秘密的。
或许,这都不是真的,而是有人用围棋和一行和陆九渊开了个玩笑。这样 发表出来的观点,是有一点离谱,很难叫人感到有研究的价值。
顺便说一句,古代的人们可能以为棋下得好,不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就连 唐朝的第一高手王积薪的高超棋艺,也是在很短的时候获得的。
《云仙杂记》:王积薪梦青龙吐棋经九卷授己,其艺顿精。
《集异记》:王积薪从明皇幸蜀,夜宿深山,闻妇姑对谈。天明,积薪具 礼以问,妇姑教以攻守、杀夺、救应、防守之法,从此天下无敌。
这是对围棋的拔高,以为围棋手之上,还有神,世上最好的棋手,是不能 战胜神仙中的妇女的。这从科学的角度,也是很难有研究的价值的。在另一种 传说中,还有她们在晚上用“口谈”的方法下棋的描写。有人将当夜这婆媳俩
的对局头几手,放到了棋盘上,一看大吃一惊。这样的布局,是当代的高手也 难理解的,看来确实是“仙人”所为。
贬低和拔高都是离开了生活的真实,离开了围棋的真实。
明朝才子王世贞写了一篇《弈问》,专门回答关于围棋的种种疑而未决的 问题。上面的问题恰巧都在他的“研究范围”之中。
在回答一行和尚的这几句话时,王说,这种情况是有的,一行是“神于数
”的人,神于数,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但是“四语乘除人人国手”,是不可能
的。对于陆九渊的事,只不过是他的门徒借类似一行和尚的情节,来抬高老师 罢了。况且,陆九渊的棋实在是不够上品的。
在回答王积薪是否在山中学得了棋时,王说,可能是有的,但是,这不是 王积薪自己编出来抬高自己,而是别人在借神而贬低王积薪。你看,对王积薪 就教给攻守劫杀这样简单的东西,还说这人可以教给他“平常的形势”。这样
的说法,贬低王积薪是可以看出来的。
王世贞的观点,有一点客观性,可以参考。至少,对一行和尚和陆九渊的 评价中,对数学和围棋之间的“硬性的”联系做了否定。
北宋科学家沈括对围棋做了一番研究。沈括是科学上的一个杂家,他的建 树很多。他在数学上的成就,是创立了“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求和法)、
“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
他在《梦溪笔谈》中,对围棋做了数学式表述。这在宋朝这一围棋十分兴 盛的时代,在众多的围棋评论中是独树一帜的。钱宝琮在《宋元数学史论文集 》中,认为沈括讨论围棋棋局的计算方法,是在古代的数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宝 贵文献。钱先生看到了原文中的错误,一一加以校订。沈括的计算方法,用现 代的语言和算式说出来,就是:
每一个棋局,到终局时,每一个交叉点总是不外乎三种情况。黑、白、空。 所以,在计算全局的可能的变化时,是很容易的。不过,由于数字特别大,在 当时是没有办法将它说出来。
如果是方2路用4子,那么:
3^4=81
如果是方3路用9子,那么:
3^9=19683
方4路,那么:
3^16=43046721
方5路,那么:
3^25=847288609443
方6路,那么:
3^36=150094635296999121
下完一盘正常的棋,其可能的变化,是3^361,结果是“连书万字52个”。 这就是所有的变化了。
用现代的算法,是这样的:
logN = 361log3
= 361X0.47712
= 172.24075
N ≈ 1.74 X 10172
每 4位数可以写一个“万”,172÷4 = 43。
沈括在这里计算有错误,应当是“连书万字43个”。
后来,中科院的专家,用电脑算出总局数为:
1740896506590319279071882380705643679466027249502635411948281187 06801051676184649841162792889887149386120969888163207806137549871813 55093129514803369660572893075468180597603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使每一秒钟下一局棋,要下完这样多的局数,粗略的
计算,要5.52X10164年,这是一个 164位数,照沈括的写法,是要写41个万字。 能活这样长久的,大概只有太阳和地球了。
数学的计算,总是将最规矩的条件来作为计算的前提。这样的计算,就还有 不够周全的地方。这样大的数字,是没有办法用实践来验证是否能够穷尽围棋的。 一种意见是围棋是没有办法穷尽的。围棋还有打劫,还有大眼填满提空,整 盘棋黑白都摆满了之后,还可以用一枚棋将对方所有的棋全提起来,然后重新开 始。中国棋手马晓春比较倾向于这种意见。
另一种意见是,实际上的棋局,远远地少于这些数字。理由不外乎是,围棋 是两人在轮流对下,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一半黑棋,一半白棋,或者是由 于提子而相差不多。又由于围棋要有眼才能生存,黑棋、白棋都不能占尽空格。 而一盘棋要能够分出胜负,一般来说,又要使黑白子各在 100手以上,这有使全 空格或大多数的空格是不可能的。更从棋型的角度来看,有很多是根本不可能出 现的。韩国的棋手刘昌赫认为,实际上的棋局是有穷尽的。有人认为,这一数字 在3120左右。
在这两种观点面前,静静想一想,是一点也不矛盾的。马晓春说的是一种数 学的模式,而刘昌赫说的是一种实战的情况。
但是,这种计算是一种凝固的计算,没有先后的次序,而在比赛中,先后的 次序是不能不看的。所以,同样的结果,可能会有不同的过程。
这样,另一种计算方式就会出来了。在第一步棋落下的时候,有 361种选择, 在第二步棋落下的时候,有 360种选择,……
这样的算式是:
361X360X359X358X357……X2X1
这样的算式称作是361的阶乘,写为“361!”。
说出来叫人惊讶,在头三步棋中,就有46655640种选择。
在我女儿升入大学的那一年,有一点空闲,她为我用对数计算了这一个“361!”, 用了整整两天。她在这 361个数中,分解出 71个质数,大致算出“361!”是一个 756位的大数,比 3^361要大得多!(日本曾计算出结果为 768位数)
不过,在专业棋手看来,这样的数字更是一个很虚的数。例如,开局的选择 是10多种,至多不会超过50种,没有一个人会将第一手放在“ 1.1”这样的位置 上的。而在对手和你的棋子纠缠在一起的时候,你能选择的点是不多的,你不会 离开这一战场,去空旷的地方下棋。
但是,这也是一种数学的模式。正像国际象棋的电脑,在比赛中,选择每一 步棋的时候,总是要扫描一遍所有的棋子,来做一比较。“深蓝”每秒有两亿次 的计算,但是,卡斯帕罗夫认为,他虽然只有每秒三步的计算速度,但每一步都 是有意义的。他的选择,只有十来种。而电脑的大多数的计算是浪费在那些“臭 棋和昏着”中的,而电脑是不得不作这样的全覆盖性的扫描的。
在采访《黑白之道》的时候,我曾到过中关村,见到了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 记得那一天,北京正在下雪,就在这样的北方典型的环境中,听到了上海的本地 话。这使我这样一个常年在外奔波的人,感到一种特别的亲切。
他是国际公认的数学大家,他的“拓扑学”的研究成果,被冠于他的姓氏。 但是,他是一个棋迷。他说,在研究之余,是会去看围棋的电视的。他喜欢 听华以刚、程晓流和王元的讲棋。在家中,也有围棋和棋子。顺便说,在中国科 学院中,有不少的棋迷。当然,像吴先生这样的院士科学家兼棋迷,还是不多的。 问吴文俊对数学和围棋的关系,是干脆的一句话回答:围棋和数学无关。 他后来寄来了不少的资料,我已经将这些资料写入到上面的文章中去了。 在采访中,在电话中,在书信中,这位数学大家对围棋的一往情深是能够感 受到的。但是,他是现代的科学家,是崇尚科学的,他不愿意因为喜欢围棋而说 假话。在以下的“语录”中,你是能够了解他的观点的。恰巧,这就成为这一篇 文章的科学的总结。
对于沈括,我十分佩服,尤其是他不仅提倡而且亲身实践作科学试验,如果 这一点早能为人认识而跟上,中国早就成为科技大国了。但对《梦溪笔谈》中的 数学部分,则我不敢恭维,棋局的总局数更不值一提,对棋局的过分简单化,固 然不值一笑,计算也有错误,宋时笔算尚未传入(唐时虽传入而未受重视),沈 括想来只能用筹算,因而对 3^361这样的大数就很难计算,并且出错。对现在的 计算机则是轻而易举的。
关于棋理,有一个有趣的数学定理,计算机的创始人之一 Von Neumaun,也 是所谓博弈论或对策论的创立者,1994年的诺贝尔奖金得主,都是因应用博弈论 于经济学有贡献而得奖。Von Neumaun 的定理大意是说,两人博弈,胜负已定。 自然这要做数学上的说明,而且只是一个抽象的定理,与真正的棋局无关。 桥牌有深奥的数学理论,且有法国科学院士的专著,围棋我相信没有,以后 也很难会有,我个人的意见是:数学家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和精力。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