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电影
篇一:长征之歌 爬雪山过草地
长征之歌 爬雪山过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滩泥毡扎营盘。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滩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长征之歌 爬雪山过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滩泥毡扎营盘。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滩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长征之歌 爬雪山过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滩泥毡扎营盘。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滩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长征之歌 爬雪山过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滩泥毡扎营盘。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滩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
篇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究竟有多难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究竟有多难?(图)
2009-03-25 11:36:00 来源: 北方新报(内蒙古) 跟帖 2 条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它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平均海拔3400米以上。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一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人最多携带8~10斤粮食,一般的带5~6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革命理想高于天。为了出敌不意,为了争取主动,为了北上战略,红军长征过草地,成就了“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想象的。
出行难
首先是行难。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
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
黄克诚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有一次,部队正在趟水过河,突降暴雨,河水猛涨,激流滚滚,尚在河中的人不少被大水冲走吞没。就这样,数不清的红军战士陈尸草地。
其次是食难。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
一下雨,青稞麦被淋湿了,就成了疙瘩,再用开水和就成了稀面糊糊,不经饿。还有不少同志在进草地之前来不及磨面,带的就是青稞麦。这样的青稞麦只能一颗颗咬着吃,带的少,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咬青稞麦既吃不饱,还难于消化。还有那么长的路程怎么办?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没有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有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吃的,就找别人屙的屎里没有消化的青稞麦,或者自己屙出来的,一粒一粒挑出来,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吃是这样,喝也是这样。有的战士,人尿、马尿都喝过。
实在是没粮食了,一望无际的草地,没有人烟,战士们吃起了所有能吃的东西。
野菜,草,还有身上的皮带,甚至是草鞋上的皮襻襻,锣鼓的鼓皮。老红军们的回忆中,用这几种办法把难咽的皮带嚼进肚:
第一种,煮着吃。老红军郭才高记得,先用刀将皮带切成一条一条,然后要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小心刮去,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
第二种,烤着吃。老红军李文模说,烤到有些变色、变软,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费了。烤了之后撕咬成一小块嚼;嚼几下,喝口水;嚼一天才舍得囫囵咽下,一根皮带吃了一个月。
第三种,先煮再烤。老红军蒲国恩有条战友送的皮带,最困难时解了下来,放在开水里泡软了,再埋在火堆里烤,借着里面没熄掉的火烧熟。
第四种,先烤再煮。先用火烤热,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锅里煮,等煮软了切成丝,和野菜粥搅在一起。其实,大锅里才飘着几根皮带丝,看得见,捞不着??
除了皮带、草鞋,还有野菜。冬苋菜、马齿菜、苦菜、灰灰菜、大黄叶、野芹菜??吃到嘴里都是菜。
野菜吃完了,吃草根。当发现草根可以充饥后,战士们第一时间传口信给后面的部队——是甜的!
也曾有过苦作甜。那次战士偶然在一处洼地里找到一副牛骨架,上面居然还黏着几片肉,老红军田仁乾几人大喜过望,将它搬回营地集体分配:那几片肉给妇女娃娃们,那骨架大部分给了兄弟部队,只留下一小部分归他们几人,作为存粮慢慢吃。
最绝的是贺龙。当时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萧克的夫人要分娩了,贺龙不声不响用麻绳和针做了一个鱼钩,就这么往水草里一扔,居然还真钓上了鱼。他的堂弟贺文玳回忆:“也许是被红军精神感动了吧,鱼也来贡献。贺龙吩咐炊事员熬了鱼汤送去。后来,萧克夫人顺利
产下一男娃,因在红军土制的一碉堡所生,贺龙就给娃子取名为碉堡??”
疟疾复发,红军战士戴天福临终前委托卫生员带给毛泽东一个纸包,里面是发给重病号的一小块马肉。卫生员流着泪说:“戴天福同志临死的时候,让我把这块马肉一定要交给毛主席!他说,他没有什么牵挂的,只盼望革命成功。请您多多保重身体。还让我转告警卫班的其他同志好好照顾您!”周围一个个七尺男儿,失声痛哭??
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死亡越来越多,后边的人无须向导,顺着尸体,就可以准确地找到行军路线。
再次是御寒难。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很冷;中午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往往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冻得人们瑟瑟发抖。太冷了,有的战士就喝点酒或咬点辣椒驱寒。但酒和辣椒都带的少,不够用,几天以后也没有了。
还有宿营难。草地净是泥泞潭水,一般很难夜宿。行军到了傍晚,往往要找一个土丘、河边、高地等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宿营。实在找不到,就只好在草地里露宿。或者就地而卧,或者坐着打盹,或者背靠背睡一会。女同志往往两人依偎在一起,这样还暖和一点。若有块油布用树枝架起遮挡风雨,就算是很好的条件了。有时晚上风雨交加,用树枝架起的油布,既遮不住风雨,也挡不住寒冷,战士就会在风雨淋浇之下熬过一夜。
在草地里露宿还担心睡着后,跌倒或滚到深水泥沼里去,这样就没命了。因此,有时几个人轮流值班,以免发生不幸。但是,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
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的志愿军40军118师师长邓岳,当时是个红小鬼,病得迷迷糊糊,是靠拽着干部团团长陈赓的马尾巴才走出草地的。晚上露宿时,掉队的同志三五人一伙背靠着背休息。第二天,收容队同志去叫他们时,一推一摸,他们的身体完全冰冷僵硬,他们就以这样的睡姿离开了这个世界。特别是快走出草地的最后两天,像这样静静地长眠在草地的是成片成堆,多达几十人。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史研究室曾提供了一个资料: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雪山草地期间,非战斗减员在万人以上。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回忆录中说:红军过草地的牺牲最大,这7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
路途险
首先是路途艰险。
草地上没有路。美丽野花和厚厚草垫的“魔毯”下,处处是吞人陷阱。
一个人是不敢睡觉的。老红军母良成他们当时搞不懂什么压力压强,只是以生命为代价学会了:两个人三个人或者许多人睡觉,都一定要背靠背,才能增大面积避免陷下去。
一只脚是不能站立的。老红军袁子清他们当时已经很小心翼翼了,都是踩着草根走,却还是一片软绵绵,一只脚拔起来那一刻必须特别当心,否则重量全压在另一只脚上,草丛受力过大就有可能下陷。
最可怕的是,一旦下陷,十有八九只有来得及告别的时间;最可怕的是,一个人陷下,别人去救也往往跟着一起陷下。
于是,红军长征过草地,一次次这样悲壮:
老红军胡绵弟亲眼看见,班里一个战士陷下,立即伸手拉他的另一个战士也跟着陷下,速度很快,眼看泥浆就要没住脖子了,最先陷进去的战士用尽最后力气,摘下军帽挥了两下,告别战友??
说到陷人坑,老红军徐彬眼里起了潮红:“仿佛是一条黑泥河横在面前,浮着一个个草堆,周围全是泥浆,绕都没法绕。前面的部队没经验,一脚踩进去就直往下陷。后来学聪明了,就像青蛙一样,从一个草堆跳到另一个草堆。可问题又来了,一个草堆往往只能被跳两次,第三跳就会踏破下陷。于是专门下令,一个草堆跳两人??”
其次是剧毒难防。草地毒,首毒在水。
老红军刘金国过草地时,半条腿泡在水里,肿得流脓了,颜色就和草地里有毒的黄水一样。
老红军母良成进草地前,战友们每人准备了一小块黑色的布包脚,等走出草地,那块布已完全被毒水洇烂。
老红军袁林记得,草地上踩一脚就有黑水冒出,脚上有伤口的就会烂掉,他的脚没伤,但从此以后,脚趾甲全脱落了。
草地毒,次毒在草。老红军陶立功当时是团部卫生员,他见过这样惊心动魄的场景:当时有一个排,几天没吃东西,突然碰到一片草,长着大片大片的叶子,大家就摘下来猛吃,不一会儿,整个排的人跳啊叫啊,猛跑一阵后倒下,再也没起来。
为了以身试毒,那时候,多少战士奋勇争先。老红军赵本清至今说起来还忍不住落泪:“说好轮流试毒,有天轮到我,可司务长带我到烧菜处一看傻了眼。只见一位负责拔野菜的老兵瘫倒在大锅旁,他见我们来了,挣扎着叫我们不要再吃。司务长见状就骂:‘说好大家轮流试吃的,为什么你偏偏不听话?’他勉强回答说:‘我负责伙食,却没有东西烧给大家吃,心里已经很难过了。如果我烧给大家吃的东西有毒,我会更难过。所以我先吃了,就是想保全大家??’话没说完,这位老兵牺牲了。司务长一边还在不停骂老兵不守规矩,一边失声大哭:‘他是个好人啊,他是个好同志啊??’”
草地毒,最毒在气。烂沼瘴气,夺命无形。老红军瞿道文记得,有一天清晨吹过起床号,有一顶帐篷却始终没有动静,走近一瞧,几位战友静静地躺着,已经没有了呼吸。
老红军孟克则记得,进入草地前几天,早上起来见有战友脸上发胖,不知道那是浮肿,大家还笑一番。谁知再到宿营时,胖的人都不在了。
最难受的,是接下去的草地行程,再看到发胖的人,再也笑不出来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
过草地,史书中这样写下:“横跨草地,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草地行军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几乎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在极端艰难困苦面前,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将困难和艰险甩在身后,前仆后继,一往无前。他们依靠的是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依靠的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依靠的是乐观进取的革命精神,依靠的是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亘古荒原上奏响了团结奋斗、人定胜天的壮丽凯歌,谱写了不怕困难、视死如归的慷慨悲歌,写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不朽篇章。”
过草地,正如伟人当年一语豪迈——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爬雪山、过草地,今天已成为人们体验长征精神的重要方式。然而,70多年前红色大军的雪山草地之行,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死亡行军。
当时,中央红军翻越的雪山主要有夹金山、梦笔山、达古山、亚克夏山、昌德山等;红二方面军翻越的有玉龙雪山,大、小雪山,海子山,马巴亚山,麦拉山,德格雀儿山等十几座雪山;红四方面军在历时1年多的长征中,翻越的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5座,其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夹金山下的硗碛村,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碑矗立山间,与远处的夹金山遥遥相望。主峰海拔4950多米的夹金山,被当地藏族同胞视为连鸟儿也难以飞过的神山,也是长征中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篇三:《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路在何方?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作者:郝兆延
单位:湖屯镇教育办公室
爱国主义教育路在何方?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头几天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电影《走过雪山草地》,这部片子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长征,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红军剧团的同志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团结奋斗,相扶相帮,背着、抬着,在荆棘中、在冰雪上、在泥泞里艰难跋涉;他们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与艰难险阻、恶劣环境抗争;他们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面对伤痛甚至牺牲;在危险时刻、紧要关头,他们自觉地、勇敢地而又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流血牺牲,而把生的权利留给别人!看的时候同学们被战士们的感人事迹流泪:川剧名伶十岁红为探路壮烈牺牲在夹金山雪崩中,怀孕又遇难产的苦妹子挣扎着冲向草地里吃人的泥塘,警卫员老马把自己的炒面换给彤儿甘愿饿死在茫茫草地上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地方,部分学生观看交头接耳,嬉皮笑脸,拍掌喝倒彩,幸灾乐祸,乱吃小零食,互打乱闹,随意走动,和电影表现的精神格格不入,令人心寒。当下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起我的反思。爱国主义教育路在何方?形式变化了,我们的教育思路变了吗?现在信息渠道畅通不设防,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提高正能量?我想通过几方面来实现。
一、以教学为阵地,理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思品课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学校有关部门领导兼任学生爱国主义教学。并
通过脱产进修培训、参加教学研讨会、学术讨论会等形式提高两课教师的素质,使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其次,认真改进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增加新内容,剔除过时的理论观点,使理论教学同现实结合得更紧密,更有时代气息。同时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施目标教学,使两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两课教学的全过程,并力争做到“五个结合”,即把爱国主义教育同我国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例如,在革命史教学中,着重讲解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中华民族倍受欺凌的。屈辱历史以及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生活。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着重阐述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的基本道理,以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讲明青年学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在国际主义教育中,我们教育学生主持正义、不畏强暴、热爱和平,并把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引导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倡导“看百部电影,读百本图书,知百名人物,唱百首歌曲”等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同时以专题讲座
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生动活泼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包含了政治、学术、文艺、体育等文化知识,覆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去影响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各项活动中去,如定期举办业余团队学习班,组织书画比赛、卡拉ok、诗歌朗诵会,创“国优”演讲赛等活动,结合校庆、纪念毛泽东诞辰,开展“校史、国史、国情”、“爱班、爱校、爱国”等系列活动。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学生进行了“迎国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如升国旗,唱国歌,邀请爱国人士作报告,到烈士陵园瞻仰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一活动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正面灌输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在每次报告前注意收集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报告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座谈讨论,听取意见,搞好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强化教育。
三、以社会实践为途径,用真实可信的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结合国情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增长才干。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学
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坚定了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感受到家乡人民对科学知识和科技人才的渴求,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起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热情。社会实践增进学生与广大工农群众之间的感情,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脚踏实地的作风,从而正确地看待自我、他人和社会,消除脱离社会的偏激情绪,实践证明,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下长功夫,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动向,积极的潜移默化,不失时机的增强学生的正能量,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实现对教师自身的教育,我们也需要实施反省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和谐的社会。
篇四:红军过雪山草地纪念碑碑文
红军过雪山草地纪念碑碑文
1、走过的道路已经不再泥泞 ,你们为后人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正因有你们的无畏与牺牲、祖国才拥有了幸福与美满!
2、英雄们的血是鲜红的,你们染遍雪山,后人才仰望这座雪山!
3、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4、红军的脚印,铺起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之路,也深深的印在了后人们的心里!
篇五:走过雪山草地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说到红军,我们并不陌生,从小便欣赏了许多影片和书籍,但是今天学校组织去看的《走过雪山草地》,却又一次令我的心灵震撼,不得不再一次佩服这种红军精神。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红军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中。
在这一小队红军中,有一对夫妻,妻子苦妹子刚怀孕。再过草地前,丈夫欧阳想“开小差”,他认为他们会在草地中牺牲,他想带苦妹子一起走,可是苦妹子不答应,作为一个红军不应该逃跑。拥有着红军精神的苦妹子,在丈夫逃跑时,义无反顾的扣动了手枪,看着丈夫到倒下,她自己虽心痛,但她维护了红军应有的品质。看到这时,全场同学一齐鼓掌喝彩。这便是红军精神,它使人们维护正义,令人们尊敬。
在过草地时,年幼的彤儿骑马时不小心将自己的粮袋划破,老马偷偷将自己的粮食放在了彤儿的粮袋中,没有告诉任何人。老马好几天没有吃饭,每到吃饭时间都偷偷去吃草,队中的其他人以为他去吃独粮,便开始逐渐冷落他。最后才发现他饿死在草地里。红军们脱下了帽子,向他致敬。这一幕令我的内心很不平静,老马虽死了,但大家会记得他救了彤儿。这便是红军精神,永远为他人奉献。
红军剧团的同志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团结奋斗,相扶相帮,背着、抬着,在荆棘中、在冰雪上、在泥泞里艰难跋涉。就像毛泽东的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精神就是顽强拼搏,以强大的毅力战胜重重困难与危机。
他们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与艰难险阻、恶劣环境抗争;他们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面对伤痛甚至牺牲;在危险时刻、紧要关头,他们自觉地、勇敢地而又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流血牺牲,而把生的权利留给别人!
今天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一定会在生活中实施这种红军精神去帮助更多的人,也希望在现在的富足社会中,这种精神会重新传播给每一个人。
《走过雪山草地》是一部缅怀革命先辈、弘扬革命精神的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该片以史无前例的红军长征为背景,以爬雪山、过草地这两个特定的艰险环境为载体,刻画了一支红军剧团克服困难长征的动人故事。剧中主人公怀着对革命胜利的希望,坚定信念、团结一心,以大无畏的革命情怀翻越皑皑雪山、走过茫茫草地,彰显了红军战士坚忍不拔、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几个简单人物故事,几个高潮叠起剧情,生动地表现出红军战士勇敢互爱的品德,以及为理想、信仰、信念奋斗的崇高形象。剧情如此简单,人物如此之少,却表现出重大历史的主题思想,丝毫没有单薄轻巧之感,这在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中实属难得。
11月,区委宣传部、区直机关工委、区文体新局共同组织区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观看了反映长征时期一支红军剧团翻雪山过草地的故事的电影《走过雪山草地》,看完之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动,川剧名伶十岁红、苦生苦长的苦妹子、警卫员老马等一系列朴素、平凡、最普通的红军战士,让我深深的敬佩。 这部电影,虽然讲的是红军长征,但却和很多同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不一样,它里面没有领袖,没有伟人,没有宏大的战争画面,只有一群最普通的红军剧团的战士和他们所经历的有血有泪、有感动、有悲伤、有温暖、有牺牲,有奉献的故事。 正如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审片组副组长高尔纯所说的一样,写长征的影视剧近些年都写遍了,现在只是在夹缝里面找题材,难度越来越大,而《走过雪山草地》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电影的现实意义的对应非常好,第二,影片写的是长征,
但没有写打仗,而是写一个小分队的遭遇,他们灵魂上和精神上的翻越和跋涉耐人寻味,第三是电影不回避革命队伍当中的理想、信仰的斗争,内涵反而更加深刻。正是由于在取材上的独到,我们看到了唱戏的女孩儿十岁红为了让红军能顺利翻过雪山,不顾危险探路遭遇雪崩而牺牲的壮烈;看到了苦妹子在丈夫欧阳琼产生动摇而打算脱离革命队伍时含泪开出的那一枪的哀伤;看到了苦妹子因胎儿横位“难产”而自沉沼泽水坑的决绝;看到了警卫员老马悄悄把自己的炒面留给年幼的彤儿,自己忍受战友们的误解,只靠吃草,最终饿死在茫茫草地上的悲壮;看到了张副参谋长为了救战士们而含泪枪杀了自己心爱的战马的不舍??在面对生死一线时,有人选择了背叛,因此被大家所唾弃,更多的人选择了为“情”而死,为“义”而死,为“信仰”而死,他们死的壮烈,死的其所!
从读书开始,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和长征有关的文章,诗句,还记得那为了让战士们有锅做饭而被风雪卷落悬崖的炊事员;还记得老班长那小小的,却带给人生的希望的鱼钩;还记得那些我们不知道名字,却将其身影牢牢刻在心中的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和他们一样,现在,我们的心中又增加了几个人:十岁红、苦妹子、警卫员老马?。
电影把这些小人物塑造得有性格、有追求、有情感、有信仰,既催人泪下,又发人深思。他们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与艰难险阻、恶劣环境抗争;他们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面对伤痛甚至牺牲;在危险时刻、紧要关头,他们自觉地、勇敢地而又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流血牺牲,而把生的权利留给别人!
真心希望,在现在的富足社会中,我们仍能具有红军的精神,顽强拼搏,勇于奉献,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面对任何艰难困苦。
电影《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有感而发
前几天,单位组织看电影,影片名《走过雪山草地》。内容描写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的情景。看完散场后,有一位同事说;这个片子没有一点味,不好看。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我30%同意他的观点,又70%不同意他的观点。同意的是,该片的确故事情节过于简单,没有什么悬念,不吸引人。不同意的是,在如今韩剧、偶像剧、爱情剧、宫廷剧、凶杀剧等泛滥于影坛的时候,《走过雪山草地》无疑像严冬中涌出的一股暖流慰人心田。是啊!现在的文坛、影坛、各文化媒体宣扬红色的题材确实太少了。以至于一有这样的题材就更显其珍贵。
回顾文革中的八台革命样板戏,当时激励了多少人的革命激情啊!文革后,革命样板戏却遭到了非难。我至今也没有觉得革命样板戏有什么不好,还百看不厌。每看一次《红灯记》,都忍不住要流泪。
很可惜,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第九台这样的戏了。
回顾雷锋精神时代,全国人人学习雷锋精神,人人个个争当活雷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你有困难时,很多的人向你伸出援手,不求回报不留名,把做好事看成理所应当的、必然的事情,风气是那么的正。而现在,在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影响下,雷锋也遭到了非难,还真把雷锋精神当成了傻子精神,既然是傻子,谁会愿意去当傻子
呢?
该提倡的不去提倡,反而回避;该树立的不去树立,反而压制;该坚持的不去坚持,反而推翻。这怎么能不让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
想泛滥成灾?
看看现在的人都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不惜损害别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为自己谋私利。假冒伪劣,坑人坑己,从人人为我,我为人
人到人人害我,我害人人。
好的东西我们丢弃得太多太多,从而受到的损失也太多太多。受到的损失太多太多,得到的教训也就太多太多。以至于一见到《走过雪山草地》竞如逢甘露。一见到为廉清正、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大呼不易。其实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存在的,应该存在的还有这种感受岂不怪事?这是由于我们长期的丢弃,手中好的东西越来越少所
至啊!我们要把丢弃的好的东西捡回来。更加珍惜。
一部好的电影,不能求全责备。红色题材电影《走过雪山草地》,虽然故事情节简单,那为了同志们的生命,宁愿牺牲自己的共产主义精神,不能不让人感动,这也丝毫不影响红色思想的宣传效果。无论是社会主义也好,还是冠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好,都应该是
红色。不要让红色受到污染,要经常保鲜,更不能丢弃!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