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作文创新招术之6文料交融法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3:35:38 体裁作文
高考作文创新招术之6文料交融法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高考作文创新招术之6文料交融法作文

高考作文创新招术之6文料交融法

 

  话题作文和传统的供材料作文都是先提供一则材料,然后以材料为触发点,写一篇高考作文。那么,对待这则材料,两种作文形式有什么区别呢?一般而言,传统的供料作文必须使用所给材料,行文的主旨必须与所供材料吻合。它的思维方式局限于:概引材料,亮明观点,举例论证,总结回应。而话题作文则不同,它强调的是行文与材料有关,可明扣主旨,也可暗扣主旨;可运用材料,也可完全舍弃。因此,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写作,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检测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考场上,万一自己的思路打不开,那么在话题作文中怎样巧妙利用这则材料呢?纵观近几年各地的满分作文,将材料交融到作文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放在开头作引子。开篇引出材料后,应用三言两语对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中心论点,如2003年高考作文《莫让感情迷了是非的眼》是这样开头的:“儿子与邻居说了相同的话,富人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寓言中的‘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影子。是非的天平,需要理智的手去摆布,莫让感情的砝码左右了你的判断。”

  二、放在句中作论据。论证过程中可随时把材料作为论据和论证使用。如2003年江苏考生的作文《天平和七弦琴》在文中这样引述:“如果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中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都是相同的话,而他却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

  三、大胆改写或续写材料。它一般适合于记叙类材料,如2002年高考作文,《丢弃“诚信”之后》、《“诚信”漂流记》都采用了熟知的记叙文续写方式,围绕“诚信”丢弃后的情形展开充分而合理的想像,从不同的方面,深刻提示了没有诚信就不会快乐这一主旨。2003年作文《一场特殊的审判》同样运用了此法,它以富人被偷后状告邻居为主要情节,借儿子之口道出真相,点明寓意,构思巧妙,别致。

  例文1

  年轻人抛掉了“诚信”后,平安地渡过了难关。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船开进了一个叫“快乐岛”的港口。年轻人上了岸,想在“快乐岛”上寻找快乐。他走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想买一幢房子定居下来,于是他打开“金钱”的背囊。接待他的工作人员看了看里面成捆的纸钞说:“对不起,您的纸币在我们岛上无法流通,如果您有“诚信”的话,我们可以先把房子借给您。”然而“诚信”早被年轻人丢进了海里。于是他又去了银行,想兑换岛上的纸币。“您的纸币我们没有见过。”银行的服务人员笑眯眯地说,“请问您是否有‘诚信’?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破例为您兑换。”年轻人无奈地摇摇头,走出了银行。“难道我在快乐岛上无法生活?”他想,“不,我还有其它五个背囊,我可以靠它们去寻求快乐!”

  下定决心后,年轻人来到一家正在招聘人才的大公司。他自信地在主考官面前出示了“健康”、“才学”、“机敏”和“荣誉”四个鼓鼓的背囊,主考官也非常满意这些。“那么,请问你有没有‘诚信’呢?”最后,主考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很重要吗?”年轻人不解地问。“当然。”主考官认真地说,“在快乐岛上,诚信是最宝贵的财富。”年轻人只好离开了这家公司。“也许我不适合生活在这个岛上。”年轻人心想,“还是离开这里吧。”他又向来时的港口走去。忽然,迎面走过来一个美丽的女孩,也是那样的清纯可爱,年轻人不禁对她一见钟情。他走到女孩面前,问她是否愿意和自己交个朋友,并打开了除“金钱”外的其它五个背囊。“你有‘诚信’吗?”女孩微笑着问道。“没有。”年轻人说,“不过,这五个背囊已经足以弥补我缺少的‘诚信’了。”女孩摇摇头:“你错了,虽然你很英俊,也有才华和学识,但你如果没有诚信的话,就会成为一个不可靠的人。”女孩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年轻人更加垂头丧气……“年轻人,你怎么又回来了?”在港口,送年轻人来的艄公问他。年轻人苦恼地说:“在这个快乐岛上,干什么都得要‘诚信’,我待不下去了。”艄公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其实不管在哪里,‘诚信’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行证。这个岛上,人人都有诚信,所以他们才过得快乐,这也是‘快乐岛’这个名字的由来,我说过‘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可你丢弃的,恰恰是最宝贵的东西呀!”

  年轻人沉默了。他沉思了一会儿,忽然跳上了船,“开船吧,艄公。”他望着远方,坚持地说:“我要再去寻找回‘诚信’!”  

  简评:这篇满分作文采用大多数考生熟知的记叙文续写的方式,围绕“诚信”丢弃后的情形展开充分而合理的想像,通过三个场景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形象地说明:如果没有“诚信”,生活不会幸福,事业不会成功,爱情不会甜蜜,即使到快乐岛也不会得到快乐。这种巧妙利用话题材料续写的手法值得借鉴。

  例文2

  有这样一则关于选择的故事:一个登山者于探险途中遭遇暴风雪,想努力寻找一个避风口,却不想在寻找的过程中碰到一个冻僵的人,他对自己是否要救这个人作种种思量,最终决定选择救这个人。经过一番努力,他把这个人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看到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句,相信所有善良的人们都会长舒一口气,为那个选择救人的人,也为那个美好结局的实现。于是我偏偏转念一想:这个故事完全有可能有其他的结局。比如被救的人生还了,救人的人却不幸遇难了,或者更令人心颤的是,两人都因风雪肆虐找不到路口而被暴风雪淹没在茫茫雪原之上。一想到此,我的心便不再为故事的结局轻松了,相反却隐隐有一种沉重感。而且,我从这个故事和人们对这个故事的通常反应中清醒地看到,事情的结果往往会掩盖事物本身,好的结局让我们轻易就会忽视选择时的艰难。这种艰难正源自我们对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的不确定,更源于我们承担选择责任的勇气的缺乏。

  世间万物,虽有规律,然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往往是纷繁芜杂,变动不息。虽然身为万物之尊,人却依然生活在必然王国而非自由王国。因此人们经常是怀着一种对未来的忧惧,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进行选择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本身并非是为人们所重视的终极目标,而是为了获得某种人们所追求的道德价值或者希冀实现的结果。于是一向以理性自豪的人们沉迷于对各种可能性后果的精心计算,试图通过理性使自己免于选择失败后的痛苦。殊不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本身是无法计算的,也就难以做到对选择带来的结果的准确把握。从哈姆雷特对“生存还是毁灭”的追问到孟子对“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无奈可以看到,人类自古以来就深陷于选择的两难困境之中。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人在浩渺的宇宙中既然显得那样渺小,对自己所选择的结果很难预料,便使许多人在选择时不仅犹豫不决,而且饱受煎熬。于是有些不堪于选择之艰难的脆弱心灵便寄希望于天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冥冥上苍,以此来减除自己心灵的压迫。只是这种听天由命的做法虽然在表画上摆脱了选择的艰难,却依然要人自己来承担选择的结果,因而在本质上并未逃开选择本身。

  除此以外,人们还往往在经受了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选择的痛苦之后,很自然地转向对确定性或必然性的向往。而事实是,万物是相克相生的,不确定性虽然使人们的选择变得艰难,但又是保证人们拥有选择自由的根本前提。试想,在一个充满确定性的世界里,人在选择时就能预料到选择的结果,而且不管人们如何选择,结果总是一成不变,就会使选择本身失去意义。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一切都被确定性所决定,人们根本没有选择的自由,虽然他们没有了选择的艰难,但在深层意义上也等于失去了可贵的自由。这样没有选择自由的境况无异于一般的动物,它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只会完全服从所谓的千篇一律的确定性法则。

可见,不确定性对选择构成限制,却又使人们真正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人们必须接受不确定性,也即面对选择的艰难。

  而作出选择之后,人们对结果持有的恐惧忧虑就显得没有必要了,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坦然接受选择带来的各种可能性结果,这样人们才能最终实现不确定性所赋予选择的自由价值。因为勇于承担选择的责任,意味着人不再寄希望于那些超越人的意志的神灵,意味着人们不再妄想确定的结果,而是“反求诸己”,靠自己的努力使自由得以真正实现。于是对选择结果的承担不再成为一种束缚,反而成为人最终自由地成为“自己”的必需条件。因此选择之后,应该勇于担当。这些,都是关于选择的本质性探讨,我认为,它是最贴近心灵的部分。  

  简评:这篇作文的开篇用话题中的材料,充当了文章的引子,并由此对“心灵的选择”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挖掘,从理性的高度探讨了“选择”与“选择结果”之间的联系,告诉人们:尽管选择之后的结果我们无从知晓,但在面临选择时仍然要勇于决断,选择之后要勇于承担。

  例文3

  当我师弟韩非(别人为表示尊敬都叫他韩非子)来到我家的时候,我刚刚补好我家那堵被雨冲坏的墙。我给他说了“天雨墙坏”的事。然后我说你看我儿子够聪明吧,至于偷东西的人嘛,我怀疑就是我那位邻居干的。你们别嘲笑我,难道我说的话没道理吗?知道这个缺口的人除我之外就只有我儿子和这个邻居了,并且,知道可以利用这个缺口偷东西的只有我儿子和这个邻居。我儿子当然不会偷自己家的东西了,那么你说我不怀疑这个邻居怀疑谁?

  其实我师弟韩非一开始也认为我是对的,只不过为了一个特殊的目的,我师弟断章取义地利用了我的话罢了。

  我师弟韩非是被我邀来商议事情的,商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给我弄个一官半职。

  我发现农商致富远不如当官致富来得快捷省力。

  如何给我弄个一官半职呢,我师弟说这得看当权者需要什么了,他们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们什么,你就可以当官了——这条定理叫做你给他们“他们想要的”,他们给你“你想要的”。

  他们——我们的国君和国相需要什么呢?除了金钱美女,他们就需要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人了。只要与他们有血缘关系,即便是呆若木鸡,也是可以授官的。至于金钱美女,我这点家产怎么够呢?我一想到这些人的贪婪嘴脸就感到恶心。

  我的师弟说他们需要这些,还需要一种叫做愚昧的东西。只要他们给你一点好处,你就对他们产生感情;有了感情你就认为他行事正确,你就会无端地拥护他们。他们就需要这样的人。

  为了把我变成愚昧的人,我师弟就出门云游“宣讲”我的故事去了,当然是他自己加工了的那一段,也就是你们知道的后来被记述在他的专著《韩非子》里的那一段。为了照顾我子孙的脸面,我师弟还隐去了我的姓名;为了我的父母之邦的声誉,我师弟索性把我的国籍也改成了宋国。其实我是最讲究“尊尊亲亲”的迁居在赵国的鲁国人。

  果然,我师弟出门之后不久,在集市上看到我的人,目光都变得怪怪的了;甚至还有人问我1+1是不是等于4。不到一个月,国相就派人来了,将我委任为赵国的晋阳令。

  说来也怪,自从我接受了印玺符绶以后,就立刻觉得国相过去的行为可以理解了。什么驱逐廉颇啦,什么罢免李牧啦,全是应该的事。依葫芦画瓢,咱也将儿子、侄子、孙子、小舅子、车夫、马夫、伙夫以及伙夫的小姨子等,凡是与我有感情的人都委以重任。

  晋阳本来是个很富庶的地方,被我治理没几年,便民不聊生了。不久,秦国来攻,我们便灭亡了。

后来我才知道我被师弟利用了。这小子从小就想一统天下,当他发现自己不具备一统天下的条件时,就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秦王嬴政,打算借秦王嬴政之手,替他完成心愿。

  要一统天下,必先扫除障碍,壮大秦国。于是就用我这样的人来祸乱赵国,“以遗秦国”。当然,韩国是最先被遗给秦国的,你想,那是他韩非亲自动手祸乱的,还能不快吗?

  别忙着嘲笑我们这些人,没有我们,秦国能一统天下吗?没有一统天下,历史能前进一大步吗?如此我们应该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才对。别嘲笑我们不知羞耻,不信你瞧,以后各代,效仿我们的人还多着呢。哪个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衰亡,没有我们这些人的作用。只有我们,才是每个新生政权、新生国家的真正掘墓之人。 

  简评:这篇作文构思极为巧妙,充分利用“话题材料”,展开丰富的想像,构思了一篇情节曲折而又诙谐的故事。这故事不仅显示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告诉了我们“凭感情亲疏认知人”事关天下兴亡的道理。文章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事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例文4

  何谓“亲情”?即挚爱你的亲人朋友,何谓“明理”?即通晓事物的真理。在古儒的经典里,君子的修养正是由此入手的。所谓“孝悌,仁之本也”、“格物致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在那则《韩非子》的寓言里,我们看到了二者之间矛盾的一面。

  说的是宋国一富人,墙被大雨淋坏。儿子与邻家老翁都提醒他小心失窃。果然,富人晚上丢东西了,于是他觉得是邻居偷的,而又很以为儿子聪明。我想:倘若是两个毫不相识的人提醒他,结果又会不一样吧。由此可知:感情的亲疏对人的判断,影响不可谓不大啊!

  人非生而知之者,然而人生而有情。感情是构成人的重要元素。李密《陈情表》句句含情字字有泪,不仅当时打动了皇帝那颗威严而冷酷的心,而且也感动了无数后世读者。何以致此?不正是因为一个情字吗?“文为心声”,多少篇千古奇文,因其情真意切而流传后世啊,文学如此,艺术亦如此。艺术大师倘若没有激情——没有足以让观众共鸣的激情,那么大师则沦为工匠,艺术亦只剩技巧了。所以,人无时无刻不为感情而“呼吸”。这正为受感情所困扰埋下了伏笔。

  当感情与真理并行不悖的时候,感情则成为激励人去奋斗的“催化剂”;可当感情与真理发生冲突的时候,却又如何呢?林觉民在《与妻书》里说:即是爱汝之心,使吾敢勇于扰死也。在这里情感升华了,困扰消失了。“爱汝之心”与“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合而化为一股浩然之气,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可以说:林觉民的《与妻书》就是在面临情感与真理的冲突时最惊心动魄的答卷啊!

  然而古儒的经典里,却不是这样看的。即使是孔子也会在《春秋》里违心曲笔。至于孔子以下,自不待言。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伦理也成了束缚的工具了。鲁迅怒斥封建礼教“吃人”,真可谓入木三分。在那样的伦理下,哪还有真理可言?

  柏拉图“背叛”先师,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布鲁塔斯在刺入凯撒最后一剑时说,“不是我爱凯撒少,而是我爱罗马多。”当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真理冲突时,他们是多可敬的言传身教!

  简评:许多考生常慨叹作文无话可写,殊不知宝库就在眼前。本文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一是能敏捷地联想并充分利用本次话题材料,二是恰当地处理好了话题材料在文中的位置并衔接自然。当然,如果没有敏锐的大胆和灵活驾驭文字的功底,则要么不会利用材料,要么生硬嵌入文中,

篇一:2010年高考作文选材最新创新招术之文料交融法

2010年高考作文选材最新创新招术之文料交融法

话题作文和传统的供材料作文都是先提供一则材料,然后以材料为触发点,写一篇高考作文。那么,对待这则材料,两种作文形式有什么区别呢?一般而言,传统的供料作文必须使用所给材料,行文的主旨必须与所供材料吻合。它的思维方式局限于:概引材料,亮明观点,举例论证,总结回应。而话题作文则不同,它强调的是行文与材料有关,可明扣主旨,也可暗扣主旨;可运用材料,也可完全舍弃。因此,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写作,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检测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考场上,万一自己的思路打不开,那么在话题作文中怎样巧妙利用这则材料呢?纵观近几年各地的满分作文,将材料交融到作文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放在开头作引子。开篇引出材料后,应用三言两语对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中心论点,如2003年高考作文《莫让感情迷了是非的眼》是这样开头的:儿子与邻居说了相同的话,富人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寓言中的‘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影子。是非的天平,需要理智的手去摆布,莫让感情的砝码左右了你的判断。

二、放在句中作论据。论证过程中可随时把材料作为论据和论证使用。如2003年江苏考生的作文《天平和七弦琴》在文中这样引述:如果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中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都是相同的话,而他却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

三、大胆改写或续写材料。它一般适合于记叙类材料,如2002年高考作文,《丢弃诚信之后》、《诚信漂流记》都采用了熟知的记叙文续写方式,围绕诚信丢弃后的情形展开充分而合理的想像,从不同的方面,深刻提示了没有诚信就不会快乐这一主旨。2003年作文《一场特殊的审判》同样运用了此法,它以富人被偷后状告邻居为主要情节,借儿子之口道出真相,点明寓意,构思巧妙,别致。

例文1

年轻人抛掉了诚信后,平安地渡过了难关。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船开进了一个叫快乐岛的港口。年轻人上了岸,想在快乐岛上寻找快乐。他走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想买一幢房子定居下来,于是他打开金钱的背囊。接待他的工作人员看了看里面成捆的纸钞说:对不起,您的纸币在我们岛上无法流通,如果您有诚信的话,我们可以先把房子借给您。然而诚信早被年轻人丢进了海里。于是他又去了银行,想兑换岛上的纸币。您的纸币我们没有见过。银行的服务人员笑眯眯地说,请问您是否有‘诚信’?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破例为您兑换。年轻人无奈地摇摇头,走出了银行。难道我在快乐岛上无法生活?他想,不,我还有其它五个背囊,我可以靠它们去寻求快乐!

下定决心后,年轻人来到一家正在招聘人才的大公司。他自信地在主考官面前出示了健康、才学、机敏和荣誉四个鼓鼓的背囊,主考官也非常满意这些。那么,请问你有没有‘诚信’呢?最后,主考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很重要吗?年轻人不解地问。当然。主考官认真地说,在快乐岛上,诚信是最宝贵的财富。年轻人只好离开了这家公司。也许我不适合生活在这个岛上。年轻人心想,还是离开这里吧。他又向来时的港口走去。忽然,迎面走过来一个美丽的女孩,也是那样的清纯可爱,年轻人不禁对她一见钟情。他走到女孩面前,问她是否愿意和自己交个朋友,并打开了除金钱外的其它五个背囊。你有‘诚信’吗?女孩微笑着问道。没有。年轻人说,不过,这五个背囊已经足以弥补我缺少的‘诚信’了。女孩摇摇头:你错了,虽然你很英俊,也有才华和学识,但你如果没有诚信的话,就会成为一个不可靠的人。女孩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年轻人更加垂头丧气年轻人,你怎么又回来了?在港口,送年轻人来的艄公问他。年轻人苦恼地说:在这个快乐岛上,干什么都得要‘诚信’,我待不下去了。艄公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其实不管在哪里,‘诚信’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行证。这个岛上,人人都有诚信,所以他们才过得快乐,这也是‘快乐岛’这个名字的由来,我说过‘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可你丢弃的,恰恰是最宝贵的东西呀!

年轻人沉默了。他沉思了一会儿,忽然跳上了船,开船吧,艄公。他望着远方,坚持地说:我要再去寻找回‘诚信’!

简评:这篇满分作文采用大多数考生熟知的记叙文续写的方式,围绕诚信丢弃后的情形展开充分而合理的想像,通过三个场景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形象地说明:如果没有诚信,生活不会幸福,事业不会成功,爱情不会甜蜜,即使到快乐岛也不会得到快乐。这种巧妙利用话题材料续写的手法值得借鉴。

例文2

有这样一则关于选择的故事:一个登山者于探险途中遭遇暴风雪,想努力寻找一个避风口,却不想在寻找的过程中碰到一个冻僵的人,他对自己是否要救这个人作种种思量,最终决定选择救这个人。经过一番努力,他把这个人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看到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句,相信所有善良的人们都会长舒一口气,为那个选择救人的人,也为那个美好结局的实现。于是我偏偏转念一想:这个故事完全有可能有其他的结局。比如被救的人生还了,救人的人却不幸遇难了,或者更令人心颤的是,两人都因风雪肆虐找不到路口而被暴风雪淹没在茫茫雪原之上。一想到此,我的心便不再为故事的结局轻松了,相反却隐隐有一种沉重感。而且,我从这个故事和人们对这个故事的通常反应中清醒地看到,事情的结果往往会掩盖事物本身,好的结局让我们轻易就会忽视选择时的艰难。这种艰难正源自我们对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的不确定,更源于我们承担选择责任的勇气的缺乏。

世间万物,虽有规律,然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往往是纷繁芜杂,变动不息。虽然身为万物之尊,人却依然生活在必然王国而非自由王国。因此人们经常是怀着一种对未来的忧惧,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进行选择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本身并非是为人们所重视的终极目标,而是为了获得某种人们所

追求的道德价值或者希冀实现的结果。于是一向以理性自豪的人们沉迷于对各种可能性后果的精心计算,试图通过理性使自己免于选择失败后的痛苦。殊不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本身是无法计算的,也就难以做到对选择带来的结果的准确把握。从哈姆雷特对生存还是毁灭的追问到孟子对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无奈可以看到,人类自古以来就深陷于选择的两难困境之中。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人在浩渺的宇宙中既然显得那样渺小,对自己所选择的结果很难预料,便使许多人在选择时不仅犹豫不决,而且饱受煎熬。于是有些不堪于选择之艰难的脆弱心灵便寄希望于天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冥冥上苍,以此来减除自己心灵的压迫。只是这种听天由命的做法虽然在表画上摆脱了选择的艰难,却依然要人自己来承担选择的结果,因而在本质上并未逃开选择本身。

除此以外,人们还往往在经受了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选择的痛苦之后,很自然地转向对确定性或必然性的向往。而事实是,万物是相克相生的,不确定性虽然使人们的选择变得艰难,但又是保证人们拥有选择自由的根本前提。试想,在一个充满确定性的世界里,人在选择时就能预料到选择的结果,而且不管人们如何选择,结果总是一成不变,就会使选择本身失去意义。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一切都被确定性所决定,人们根本没有选择的自由,虽然他们没有了选择的艰难,但在深层意义上也等于失去了可贵的自由。这样没有选择自由的境况无异于一般的动物,它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只会完全服从所谓的千篇一律的确定性法则。

可见,不确定性对选择构成限制,却又使人们真正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人们必须接受不确定性,也即面对选择的艰难。

而作出选择之后,人们对结果持有的恐惧忧虑就显得没有必要了,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坦然接受选择带来的各种可能性结果,这样人们才能最终实现不确定性所赋予选择的自由价值。因为勇于承担选择的责任,意味着人不再寄希望于那些超越人的意志的神灵,意味着人们不再妄想确定的结果,而是反求诸己,靠自己的努力使自由得以真正实现。于是对选择结果的承担不再成为一种束缚,反而成为人最终自由地成为自己的必需条件。因此选择之后,应该勇于担当。这些,都是关于选择的本质性探讨,我认为,它是最贴近心灵的部分。

简评:这篇作文的开篇用话题中的材料,充当了文章的引子,并由此对心灵的选择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挖掘,从理性的高度探讨了选择与选择结果之间的联系,告诉人们:尽管选择之后的结果我们无从知晓,但在面临选择时仍然要勇于决断,选择之后要勇于承担。

例文3

山东考生

当我师弟韩非(别人为表示尊敬都叫他韩非子)来到我家的时候,我刚刚补好我家那堵被雨冲坏的墙。我给他说了天雨墙坏的事。然后我说你看我儿子够聪明吧,至于偷东西的人嘛,我怀疑就是我那位邻居干的。你们别嘲笑我,难道我说的话没道理吗?知道这个缺口的人除我之外就只有我儿子和这个邻居

了,并且,知道可以利用这个缺口偷东西的只有我儿子和这个邻居。我儿子当然不会偷自己家的东西了,那么你说我不怀疑这个邻居怀疑谁?

其实我师弟韩非一开始也认为我是对的,只不过为了一个特殊的目的,我师弟断章取义地利用了我的话罢了。

我师弟韩非是被我邀来商议事情的,商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给我弄个一官半职。

我发现农商致富远不如当官致富来得快捷省力。

如何给我弄个一官半职呢,我师弟说这得看当权者需要什么了,他们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们什么,你就可以当官了这条定理叫做你给他们他们想要的,他们给你你想要的。

他们我们的国君和国相需要什么呢?除了金钱美女,他们就需要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人了。只要与他们有血缘关系,即便是呆若木鸡,也是可以授官的。至于金钱美女,我这点家产怎么够呢?我一想到这些人的贪婪嘴脸就感到恶心。

我的师弟说他们需要这些,还需要一种叫做愚昧的东西。只要他们给你一点好处,你就对他们产生感情;有了感情你就认为他行事正确,你就会无端地拥护他们。他们就需要这样的人。

为了把我变成愚昧的人,我师弟就出门云游宣讲我的故事去了,当然是他自己加工了的那一段,也就是你们知道的后来被记述在他的专着《韩非子》里的那一段。为了照顾我子孙的脸面,我师弟还隐去了我的姓名;为了我的父母之邦的声誉,我师弟索性把我的国籍也改成了宋国。其实我是最讲究尊尊亲亲的迁居在赵国的鲁国人。

果然,我师弟出门之后不久,在集市上看到我的人,目光都变得怪怪的了;甚至还有人问我1+1是不是等于4。不到一个月,国相就派人来了,将我委任为赵国的晋阳令。

说来也怪,自从我接受了印玺符绶以后,就立刻觉得国相过去的行为可以理解了。什么驱逐廉颇啦,什么罢免李牧啦,全是应该的事。依葫芦画瓢,咱也将儿子、侄子、孙子、小舅子、车夫、马夫、伙夫以及伙夫的小姨子等,凡是与我有感情的人都委以重任。

晋阳本来是个很富庶的地方,被我治理没几年,便民不聊生了。不久,秦国来攻,我们便灭亡了。

后来我才知道我被师弟利用了。这小子从小就想一统天下,当他发现自己不具备一统天下的条件时,就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秦王嬴政,打算借秦王嬴政之手,替他完成心愿。

要一统天下,必先扫除障碍,壮大秦国。于是就用我这样的人来祸乱赵国,以遗秦国。当然,韩国是最先被遗给秦国的,你想,那是他韩非亲自动手祸乱的,还能不快吗?

别忙着嘲笑我们这些人,没有我们,秦国能一统天下吗?没有一统天下,历史能前进一大步吗?如此我们应该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才对。别嘲笑我们不知羞耻,不信你瞧,以后各代,效仿我们的人还多着呢。哪个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衰亡,没有我们这些人的作用。只有我们,才是每个新生政权、新生国家的真正掘墓之人。

简评:这篇作文构思极为巧妙,充分利用话题材料,展开丰富的想像,构思了一篇情节曲折而又诙谐的故事。这故事不仅显示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告诉了我们凭感情亲疏认知人事关天下兴亡的道理。文章用

下页

篇二: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一高屋建瓴法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60招

目录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一高屋建瓴法4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二多角立体法7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三大题小作法12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四小题大作法16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五避实就虚法22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六由虚入实法28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七层层剥笋法34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数之八借象传意法38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九点睛明旨法44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十旁敲侧击法46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十一出奇制胜法48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十二反弹琵琶法50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三与时俱进法52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四抚今追昔法53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五时空飞扬法55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六移花接木法57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七引经据典法59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八文料交融法61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九移形换位法62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二十情感动人法64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之招术二十一以少胜多法66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二十二正误对照法67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数之二十三点石成金法70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数之二十四原理渗透法71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五镜头剪接法73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六对话互动法76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七巧合妙胜法78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八冰糖葫芦法80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九凤头豹尾法82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悬念解疑法83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一抑扬生变法85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二点面综合法87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三欲擒故纵法89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四波澜跌宕法90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五顺序多组法92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六照应圆合法94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三十七童话寓言法95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三十八日记书信法97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三十九影视戏剧法99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演讲广播法101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一杂感随笔法103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二小说科幻法106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三诗歌散文法107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四新闻报告法111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五故事新编法113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六移植创新法115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七旧瓶新酒法117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八标新立异法120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四十九绘声绘色法121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设问诘难法123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一妙喻连珠法124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二排比造势法125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三句式参差法127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四曲折含蓄法128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五名句生辉法130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六幽默讽喻法131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七文言移植法133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八流行色彩法133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九正话反说法135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一高屋建瓴法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有了才识,就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意识和气量,就从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与选择目标的能力;有了才识,就能

形成独立之见,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学立意不远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那么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立意深远而有才识呢?

一、不断超越,抛弃小我为大家。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自我”无缘的,所以,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宇宙。如“习惯”,多数考生就习惯写习惯,或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或性格习惯等,自甘平庸,流于一般。若能从宗教谈到哲学,从理性高度对习惯加以思考,从科学谈到政治,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习惯进行反思,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对习惯发出挑战,这就不再是生活中一人一事的习惯了。这种习惯自然超越了一般,显示了非凡的才识。

二、运用发散思维,古今中外纵横。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发散思考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展开多角度思维。“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由“水”想到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国的江河湖海,都属横向思考,它能使认识向四周延伸拓展。

正如每一条大道总有许多岔路,每个人在一生总会遇见不少抉择的关口。是啊,许多事物需要选择。形而上者,如鲁迅

为改造国民性而弃医从文;形而下者,如张爱玲所说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之选。一条道路固然单调,但有时候,太多或太难的选择未尝不是一种痛若。这种痛苦,是心灵的痛苦。

前些日子,在看陈寅恪的著作——一些唐宋史论及《柳如是别传》。我感慨于陈寅恪坚硬的品格。他始终保持着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尊重事实,保持着对史学、对民生的终极关怀。国民党时期,他写下“九鼎铭辞争颂德”;十年动乱中,他又写下“文章唯是颂陶唐”。由于他的坚贞不阿,他屡遭迫害,以至于哀叹“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他从未放弃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于目盲脚膑后写成皇皇巨著《柳如是别传》。

例文1

江苏考生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还忆去年人。”从陈老的诗句中,我们读出了他的那份坦荡,是他心甘情愿地选择了这条艰辛道路,那是什么给了这种惊人的勇气呢?余英时的一句话给了我答案。他说:“知识分子天生就是文化价值的捍卫者,正因为有了超越的精神力量,他才能对现实中的不平提出批判。”是的,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是对民族、民生的关切,对历史的严肃认真,让陈寅恪选择了这条道路,最终流芳百世。而在同样的考验面前,有的历史学家却成了软骨头,虽为新儒学大师,却甘愿做了江青的“侍臣”,与陈寅恪的节操相比,霄壤之别。

由此我懂得,面对人生抉择,靠的是心灵的力量。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新思潮、新事物层出不穷。整个社会面临着将传统文化、旧体制下的思路与新思潮加以整合的任务。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已稍滞后于社会的变革。不错,我们目前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但人文学科绝不可放松。相反,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人文知识分子应发挥更大作用。而我,也已决心选择人文学科为我终生的事业。因为,中国国民缺乏人文精神,而这一空白需要几代人文工作者贡献一生才能弥补。我也明白,这样的选择,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意味着放弃很多物质的享受,吃很多的苦,但我甘愿,只为着我对人文学科的热爱,对社会、对民生的关怀。

用心灵选择的人生道路,纵有痛苦,我无怨无悔。

这是一篇大气之作。作者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了对照。首先在平日阅读、感悟、思辨的基础上,将目光聚焦于选择的痛苦,从艰难的选择中凸现陈寅恪的风骨,接着又由陈寅恪的选择联想到社会新型时期,作者自己对人文学科的选择。文章切中时代脉搏,表现出难得的大气。

例文2

湖北考生

冷月无言!知了在渐凉的夜气中发出最后一声嘶鸣!扰乱我逐渐理清的思绪。选择,好难的选择:出国,还是参加高考?我闷坐在房间里,望着那一轮苍凉的圆月??

那天爸爸兴冲冲地跑回家,告诉我远在加拿大的叔叔联系上了,我可以在高考前出国。那时正值中午,明晃晃的太阳在我的眼前掠过,我慌忙闭眼,冷漠得什么也没说。“怎么?你不想去吗?”我的表情仿佛一盆冷水,将爸爸兴奋的火焰浇熄了。“我??”我垂下头,心里觉得沉甸甸的,仿佛装了一座山!“你考虑一下吧!认真地考虑!”爸爸的话如重锤一下一下敲打着我的心壁。冷月在空中舞蹈,在云层中变换着模样。月中出现了一座繁华的城市,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一切仿佛都镀上了一层珠光宝气,这是渥太华吗?那个爸爸口中讲述的天堂一般的城市。“你可以上一所好学校,毕业可以在那里工作。你的一生将会被你的同学们羡慕的!”耳边回荡着爸爸的话。我的心渐渐飘起来了,飘向那氤氲的夜气,飘向那大洋彼岸的梦国城市,飘向那令人羡慕的幸福的地方??

“当”的一声,墙上的一个相框掉了,我俯身拾起。照片上是我和一位姐姐的笑脸,她去西藏了,带着一副柔弱的肩

下页

篇三: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60招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60招

目录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一高屋建瓴法................................................3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二多角立体法................................................6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三大题小作法..............................................10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四小题大作法..............................................14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五避实就虚法..............................................19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六由虚入实法..............................................25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七层层剥笋法..............................................30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数之八借象传意法..............................................34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九点睛明旨法..............................................39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十旁敲侧击法..............................................41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十一出奇制胜法..........................................43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十二反弹琵琶法..........................................44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三与时俱进法..........................................46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四抚今追昔法..........................................47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五时空飞扬法..........................................49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六移花接木法..........................................51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七引经据典法..........................................52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八文料交融法..........................................54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九移形换位法..........................................55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二十情感动人法..........................................57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之招术二十一以少胜多法......................................58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二十二正误对照法......................................60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数之二十三点石成金法......................................62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数之二十四原理渗透法......................................63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五镜头剪接法......................................65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六对话互动法......................................67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七巧合妙胜法......................................70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八冰糖葫芦法......................................71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九凤头豹尾法......................................73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悬念解疑法..........................................74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一抑扬生变法......................................76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二点面综合法......................................77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三欲擒故纵法......................................79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四波澜跌宕法......................................80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五顺序多组法......................................82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六照应圆合法......................................83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三十七童话寓言法......................................85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三十八日记书信法......................................86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三十九影视戏剧法......................................88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演讲广播法..........................................90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一杂感随笔法......................................92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二小说科幻法......................................94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三诗歌散文法......................................95

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四新闻报告法......................................98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五故事新编法....................................100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六移植创新法....................................102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七旧瓶新酒法....................................104高考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四十八标新立异法....................................106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四十九绘声绘色法....................................108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设问诘难法........................................109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一妙喻连珠法.....................................110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二排比造势法.....................................111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三句式参差法.....................................112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四曲折含蓄法.....................................114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五名句生辉法.....................................115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六幽默讽喻法.....................................117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七文言移植法.....................................118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八流行色彩法.....................................118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九正话反说法....................................120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一高屋建瓴法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有了才识,就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意识和气量,就从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与选择目标的能力;有了才识,就能

形成独立之见,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学立意不远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那么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立意深远而有才识呢?

一、不断超越,抛弃小我为大家。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自我”无缘的,所以,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

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宇宙。如“习惯”,多数考生就习惯写习惯,或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或性格习惯等,自甘平庸,流于一般。若能从宗教谈到哲学,从理性高度对习惯加以思考,从科学谈到政治,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习惯进行反思,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对习惯发出挑战,这就不再是生活中一人一事的习惯了。这种习惯自然超越了一般,显示了非凡的才识。

二、运用发散思维,古今中外纵横。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发散思考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展开多角度思维。“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由“水”想到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国的江河湖海,都属横向思考,它能使认识向四周延伸拓展。

正如每一条大道总有许多岔路,每个人在一生总会遇见不少抉择的关口。是啊,许多事物需要选择。形而上者,如鲁迅为改造国民性而弃医从文;形而下者,如张爱玲所说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之选。一条道路固然单调,但有时候,太多或太难的选择未尝不是一种痛若。这种痛苦,是心灵的痛苦。

前些日子,在看陈寅恪的著作——一些唐宋史论及《柳如是别传》。我感慨于陈寅恪坚硬的品格。他始终保持着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尊重事实,保持着对史学、对民生的终极关怀。国民党时期,他写下“九鼎铭辞争颂德”;十年动乱中,他又写下“文章唯是颂陶唐”。由于他的坚贞不阿,他屡遭迫害,以至于哀叹“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他从未放弃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于目盲脚膑后写成皇皇巨著《柳如是别传》。

例文1

江苏考生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还忆去年人。”从陈老的诗句中,我们读出了他的那份坦荡,是他心甘情愿地选择了这条艰辛道路,那是什么给了这种惊人的勇气呢?余英时的一句话给了我答案。他说:“知识分子天生就是文化价值的捍卫者,正因为有了超越的精神力量,他才能对现实中的不平提出批判。”是的,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是对民族、民生的关切,对历史的严肃认真,让陈寅恪选择了这条道路,最终流芳百世。而在同样的考验面前,有的历史学家却成了软骨头,虽为新儒学大师,却甘愿做了江青的“侍臣”,与陈寅恪的节操相比,霄壤之别。

由此我懂得,面对人生抉择,靠的是心灵的力量。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新思潮、新事物层出不穷。整个社会面临着将传统文化、旧体制下的思路与新思潮加以整合的任务。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已稍滞后于社会的变革。不错,我们目前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但人文学科绝不可放松。相反,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人文知识分子应发挥更大作用。而我,也已决心选择人文学科为我终生的事业。因为,中国国民缺乏人文精神,而这一空白需要几代人文工作者贡献一生才能弥补。我也明白,这样的选择,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意味着放弃很多物质的享受,吃很多的苦,但我甘愿,只为着我对人文学科的热爱,对社会、对民生的关怀。

用心灵选择的人生道路,纵有痛苦,我无怨无悔。

这是一篇大气之作。作者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了对照。首先在平日阅读、感悟、思辨的基础上,将目光聚焦于选择的痛苦,从艰难的选择中凸现陈寅恪的风骨,接着又由陈寅恪的选择联想到社会新型时期,作者自己对人文学科的选择。文章切中时代脉搏,表现出难得的大气。

例文2

湖北考生

冷月无言!知了在渐凉的夜气中发出最后一声嘶鸣!扰乱我逐渐理清的思绪。选择,好难的选

择:出国,还是参加高考?我闷坐在房间里,望着那一轮苍凉的圆月??

那天爸爸兴冲冲地跑回家,告诉我远在加拿大的叔叔联系上了,我可以在高考前出国。那时正值中午,明晃晃的太阳在我的眼前掠过,我慌忙闭眼,冷漠得什么也没说。“怎么?你不想去吗?”我的表情仿佛一盆冷水,将爸爸兴奋的火焰浇熄了。“我??”我垂下头,心里觉得沉甸甸的,仿佛装了一座山!“你考虑一下吧!认真地考虑!”爸爸的话如重锤一下一下敲打着我的心壁。冷月在空中舞蹈,在云层中变换着模样。月中出现了一座繁华的城市,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一切仿佛都镀上了一层珠光宝气,这是渥太华吗?那个爸爸口中讲述的天堂一般的城市。“你可以上一所好学校,毕业可以在那里工作。你的一生将会被你的同学们羡慕的!”耳边回荡着爸爸的话。我的心渐渐飘起来了,飘向那氤氲的夜气,飘向那大洋彼岸的梦国城市,飘向那令人羡慕的幸福的地方??

“当”的一声,墙上的一个相框掉了,我俯身拾起。照片上是我和一位姐姐的笑脸,她去西藏了,带着一副柔弱的肩膀和一颗坚强的心。“我要去那世界上最高的地方了。虽然那儿穷那儿落后,可那里是祖国的土地,生活着的是祖国的人民。我要去那儿播下知识的种子,让世界屋脊发出骄人的光!”姐姐的话在我心头萦绕不去,一点点将我浮起的心拉回,固定在大地上。冷月无言舞蹈,幻化着各种模样。奶奶温润的脸庞在月中浮现,她的布满皱纹的脸写着沧桑:战乱的凄惶,生活的艰辛,还有今天的幸福,用蜜糖水浇开的真挚的笑脸!脸庞有些模糊,千张脸万张脸叠合在一起,这是中国勤劳人民的笑脸。中国虽然落后,可他们仍辛勤地耕耘着脚下的土地,这黄天厚土,处处写着中国的名字,脚踏着祖国的土地,心里踏实啊!在他们淳朴的信念中,中国的太阳永远最灿烂,中国的土地永远最肥沃!我的心逐渐月朗风清!

月亮一点点下沉,仿佛坠落在我心里,变成一个不容更改的决定:我选择你,我的中国!这岂止是心灵的选择,这更是一场洗礼。我爱我的中国,我要注视着她登上世界之巅!

推开窗,清风徐来,望着西沉的一轮圆月!

中学生出国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出国,还是参加高考?作者选择了参加高考,还意味着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期盼,尽管有“心灵的碰撞”,作者仍选择的是中国,充分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文章立意高远,个性鲜明。对当前热衷于出国的学生不啻是一副镇静剂。

例文3

湖北考生

曾经热血沸腾地仰视你,爱你的一切。中华——我的文化。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

因为深爱你,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去看你。在不知不觉中,流水静默不流,华美的书页一页页在腐朽。

我们变得自大,我们变得骄纵。大宋宫廷,白衣秀士,文臣儒士们忙着作诗写赋,用程朱理学教化子民时,北方的铁骑席卷了中华;康乾盛世,书生们忙着去作八股,去作经注考证时,大洋的另一端,开始了科技革命,改写了历史??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地动仪,我们有早他国一千多年的圆周率。可是,我们的土地上孕育的是以农为本、固步自封的黄色文明,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可是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哥白尼、牛顿;我们知道天朝圣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醉于自己,我们不断地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去总结辉煌,却忘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我们落后了。

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并没有冷却,但我们多了一分理智,在仔细地审视??

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用刀一样的笔尖为自己的文化做手术——他是鲁迅。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我们不是不爱自己的文化,而是太爱,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灵魂。他,让我们深深的明白,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迷信代替理智。

下页

篇四: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六对话互动法

二十六对话互动法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新闻调查”、“大专辩论会”等节目为中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它们都采用对话的形式对群众极为关心的问题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对话

,作为一种时尚,已不知不觉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都可采用这种方式来相互沟通,相互提高。

对话是属于口语交际的范围,但“言为心声”,通过人物语言可以折射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同时对话显得自由灵活,谈话内容无所不包。同学们有什么苦闷烦恼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诉说,心里得到慰藉。作文采用对话的形式,可以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幻想中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可以是与未来世界中人的对话,甚至让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进行对话。从谈的方式上看,有面对面交谈,打电话交谈,网上交谈等。它是高考作文形式的一大创新,在结构安排上常采用三种形式:

一、辩论式。即采用辩论会的方式,确定辩题之后,让正方与反方各自交错发言。它要求以语言战胜对方,因此,辩论的语言应有鲜明的逻辑性、反应的敏锐性和巧妙的灵活性。在辩论中应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确凿的事实,严密的推理加以阐述,从而针锋相对地驳斥对方的观点,进一步确立自己的观点。

二、采访式。是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从采访对象那里了解有关情况的一种说话形式。答问,则是指适应采访的要求,向采访者提供情况的一种说话形式。运用这种形式作文,要精心设计采访对象,围绕“话题”中心,逐一提出问题,使采访对象提供情况,逐一回答。采访中,采访者也可以对问题发表与采访者不同的看法。

三、座谈式。即采用“实话实说”的方式,由主持人和各位来宾组成。让主持人提出“话题”,来宾依次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主持人归纳总结。来宾可设想成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必拘泥于现实。

例文1

——MadeInWorld(世界创造)

在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人声鼎沸,座无虚席。这里正在进行着一个关于“心灵的选择”话题的讨论。

镜头一:MadeInAmerica(美国制造)

主持人走上发言台:“谢谢各位来宾。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听到或看到一些触动

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各是怎样选择的呢?我们先认识一下Ann女士。

Ann女士的丈夫是美国一家公司的职员。十年前,一场车祸带走了她丈夫,也带走了客户的百万元投资。Ann女士决然地选择了替丈夫还清这笔债务。十年后的今天,Ann女士实现了她的承诺。我们掌声有请Ann女士!”(一位中年妇女从幕后走出,看起来有些苍老,但目光中闪烁着快乐)

主:你好,Ann女士,在当时得到丈夫的噩耗时,您怎么会想替丈夫还债呢?Ann:是的,当时我犹豫过,我也想过逃避。因为百万元对我们家不是小数目,况且我还需要抚养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可我觉得逃过这笔债,也未必逃得过心灵的债务。

主:那这十年一定十分艰苦。

Ann:当然。作出这个选择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既然决定了,就要坚持下去。我省吃俭用,终于兑现了我的承诺。现在我和孩子们生活得健康、快乐。主:谢谢Ann女士,谢谢!

镜头二:MadeInChina(中国制造)

主:我们为Ann女士的选择而感动。在美国尚且如此,那在我国呢?我们来看下面的报道。请看大屏幕:

(背景音乐响起:老张开车去东北,撞了??)

(镜头切换到大屏幕,是中央电视台一期“实话实说”栏目镜头对准主持人崔永元)

崔:龚德银先生是陕西省旬阳县一个普通农民,目前在西安打工。前不久在一次贸洽会上,他拾获了一个钱包。他怎样处理呢?我们欢迎龚先生。

崔:龚先生,您有没有想过将钱包拿回家呢。

龚:(不敢直视镜头,看着地面)我们还专门召开了一个家庭会,有人说捡到就捡到呗,就算自己的了。开始我也在犹豫,后来才决定送还给失主。(背景音乐转换“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崔:怎么会作出这个决定呢?

龚: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怎么能拿呢?

崔:那你决定按照地址送还钱包给四川的失主陈先生时,有没有担心过呢?

龚:确实担心过,怕被人诬陷。因为有过这样的事情,我怕轮到我身上。考虑了很久,才下定决心去一趟四川,只要我心是光明正大的,就不怕被人诬陷。

崔:就这样,龚先生和他弟弟、弟媳一齐踏上了进川列车。车上,三个人轮流睡觉,终于将包内现金、存折、信用卡等总计60多万元的财物如数还到失主陈先生手中。面对两千元的酬劳时,龚先生分文未取??

(背景音乐:俺们那旮旯都是活雷锋——翠花,上酸菜!)

(镜头切换至大厅,掌声雷动)

主:了解了Ann女士和龚先生的事迹之后,我想不用多说,每个人心里都应明白该怎样作出选择、如何作出选择。只要无愧于自己的心灵,我想,那都应算是正确的!

谢谢大家!

(掌声)

幕落

简评:这是一篇构思独特的作文,作者采用对话的形式,让“选择”折射出一种高贵的品质。主持人既是文章脉络的构造者,又是场景转换的纽带,同时又是作者的代言人,最后又通过他的口,让主题思想得到深刻独到的阐释。

例文2

在刚刚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我们都是一块块的浑金璞玉,虽然接近于完美,但尚有许多未经打磨的棱角。时间与等待着我们的经历拿着用于打磨的利刃严肃地望着我们,想知道我们有哪些珍爱的品行和财富不愿被磨掉。

当他们威严的目光扫向我时,我颤抖了一下,无数声音敲打着我的耳鼓膜,无数念头撞击着我的内心深处的道德律,激起一声声深沉的回响。

那最响的声音,是梅菲斯特充满诱惑、带着磁性的呼唤:“丢掉诚信吧,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诚信将成为傻瓜一生中都要背着的橡木十字架,妨碍他去获得让所有人都掉口水的健康、美貌、金钱和荣誉。”

我轻轻抚摸着还没有被磨去的诚信,阳光下它有着金刚石般坚硬的光泽,也有着泪水咸涩的晶莹。

我的道德朝梅菲斯特愤怒地吼了一声,于是我坚定地摇了摇头,对时间说:“留下我的诚信吧。”

梅菲斯特刺耳地冷笑了一声:“固执呆板的人啊,想想玛蒂尔德吧,因为诚实守信,她归还了钻石项链,这很高尚,可是看看她付出的代价吧,那脸上玫瑰色的红润与手指间羊脂

玉般的细腻,在十年后变成了什么?我告诉你,为了诚信,你将比别人更快地失去美丽;为了诚信,在与奸诈的虚伪搏斗的过程中,你将更快地筋疲力尽;为了诚信,那些许多已爬到你手上的金钱将冷笑着离你而去;为了诚信,你也许还会成为可悲的替罪羊,在愚盲者愤怒的咒骂与冰冷的目光中一无所有地死去。”

我望着神通广大的梅菲斯特,伸手抓住了机敏与才学,对时间说:“请把它们也给我留下。”带着自信的微笑,我对梅菲斯特说:“我的诚信将不会成为宋襄公的迁鲁,不会成为义和团战士手中生锈的铁刀。机敏将帮助我躲过你从背后射来的冷箭,才学将帮助我赋予诚信更大的力量。坚持诚信固然是为了不让自己获得的金钱、健康、美貌、名誉成为刺伤善良的刺与刀,固守着诚信,也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不背上任何负担;但更重要的,我还要用诚信给善良人以福祉,给社会以良知,给人类一个没有阴霾的春天。”

在我之前,已有许多人选择了与诚信长相守,诚信带给他们良心上的安稳,让他们忘记了长夜的阴冷,风雨的无情;而在我身后,我坚信也会有许多人把诚信作为人生中最珍贵的宝藏,用它驱走长夜,拨开乌云??

简评:作者编述了一个故事,写“我”与梅菲斯特(歌德《浮士德》中的恶魔)的对话,把两种诚信观摆在读者面前,以“我”留下诚信表明作者的人生态度,观点鲜明,切合题意。文章构思巧妙,借用名著人物,采用对话形式安排结构,真是别出心裁。

例文3

——孙膑访谈手记

浙江考生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经多次邀约,记者终于在两千多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髌”切入。

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你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髌。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师同鬼谷,同习兵法,结为兄弟,亲如手足,我是从未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读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哽咽)我太相信他,从未怀疑过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相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信任,感情上太亲近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慢点头):灾萌于不疑??

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您将庞涓给活活逼死?

孙膑(沉默良久,不语)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战役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髌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冷却。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简评:对当前具有现实意义或群众极为关心的事实和问题作采访,是电视中常用的一种形式。而本文的采访却穿越时空隧道,让今人采访古人,想像丰富、大胆。作者借历史上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将对庞涓的感情分为两个部分,深刻揭示了感情的亲疏影响人们对人和事的看法甚至处理的结果。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