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从评分标准看高考作文的写作精要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9:20:43 高中作文
从评分标准看高考作文的写作精要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从评分标准看高考作文的写作精要作文

从评分标准看高考作文的写作精要 

源自 子衿语文

 

   高考作文是典型的考场作文,所有考场作文的评判规则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这把“尺子”来丈量,考生作文成绩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这种“丈量”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作文适应和满足评分标准的程度如何往往就决定了考生高考作文的优劣成败。因此,全面了解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深入领会其内涵实质,对于广大考生高考作文的备考及应考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解析

    从2004年到现在,高考作文一直采用分项分等的方式评分。也就是将考生作文分别从“内容”、“表达”、“特征”三项评分,每一项各占20分,各具有不同的评分着眼点,并从高到低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具有不同的分值区间,其中,一等(20——16)、二等(15——11)、三等(10——6)、四等(5——0),如下图所示:

 

 

一等(20-l6)

二等(15-11)

三等(10-6)

四等(5-0)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情感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情感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情感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体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内容项评分的着眼点是题意、中心、内容、思想和情感;表达项评分的着眼点是文体、结构、语言和字迹;特征项评分的着眼点是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意。但在评分操作过程中,上述评分的着眼点在评分操作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并不尽相同,比如“内容项”评分以“题意”、“中心”、“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入等量分。在此基础上,参照“思想”、“感情”两项在等内浮动。“表达项”评分以“文体”、“语言”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入等量分。在此基础上,参照“结构”、“字体”两项在等内浮动。特征项所开列的四个着眼点或表现在内容上,或表现在表达上,即特征项其实已经隐含在内容项和表达项之中了。也就是说,考生作文如果内容和表达存在问题,那么,特征项得分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反之亦然。由此看来,在高考作文的评判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是“题意”、“中心”、“内容”、“文体”和“语言”,这既是高考作文评分的着眼点也是高考作文写作的精要所在。这种评价方式告诉我们,评分的着眼点自然也就是高考作文备考训练的着力点。

   二、审题是高考作文写作的重中之重

   所谓审题,即审核题意,就是要了解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就是要明确试题所规定的各种限制性条件,就是要明确文章写作的范围和重点。高考作文都是有条件的,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命意作文,总是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构思、立意、行文。这与平时写作的“率性而为”和“有感而发”相比,高考作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譬如说,考生在动笔之前首先要了解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要认真分析试题所规定的各种限制性条件,在体现命题意图的前提下,你的构思、立意和行文还必须满足试题的各种限制性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所以,审题对于高考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某省一位高考阅卷语文学科组组长这样说:“审题要准确,作文要切题。说白了,就是命题者叫你写什么,你就得写什么。譬如叫你比赛足球,你就只能去踢足球,万万不可自行其是,去打排球,打乒乓球。排球、乒乓球打得再好,统统不算数。”笔者认为这话说得是很中肯的。另外,从评分角度说,在高考作文评分的几个着眼点中,“题意”是最主要的,最近几年作文评分标准一直是把“题意”放在“内容”项的首位。而“题意”的明确只能依靠审题来完成。我们都知道文章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所以,把“题意”摆在首位既是合情的也是合理的。只不过,高考作文所要表的这个“情”、所要达的这个“意”,不是随意的,而是蕴含在试题之中了,考生要动笔行文就必须首先通过审题把它明确出来。评卷者评判高考作文也总是首先关注“题意”是否符合要求,考生作文所表达的意思如果与试题的要求不符合,那么,再好的结构和语言也都是苍白的。

   另外,从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卷的实际情况看,造成高考作文写作跑题或偏题的原因,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于审题不到位造成的。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或是“新材料作文”形式出现,题目比较宽泛,表面上不设审题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依然要求考生作文要在所给话题、所给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内进行构思立意行文,不允许抛开试题要求、另辟蹊径地“信马由缰”。否则,就会不着边际,造成写作的严重失误。如2007年是一个图画材料作文“摔了一跤”,整个画面表现的是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它启发我们思考“应当如何正确地对待青少年成长中的问题”(如怎样对待对青少年过度关注小题大做的问题,怎样处理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和原因的问题,怎样对待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坎坷或错误等问题,怎样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怎样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等问题)。有许多考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把握所给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而是望图生意,认为造成小孩摔倒的原因是由于地上有西瓜皮,从而痛批环卫工人的不尽责。2009年所给材料是一则关涉人的发展与培养的寓言故事。故事的中心寓意是:人在有特长的基础上应发展培养多种能力,而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必须从自己的个性特征与条件出发。考生凡围绕此寓意作文,或谈发展特长,或谈培养多种能力,或谈能力培养须从个性特征出发,以及由此生发开去思考社会、国家相关问题,均符合题意。但有些考生却在文中大谈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2010年是一个“猫吃鱼”的图画材料作文,图画描绘了这样的情景:第一只猫吃完了面前的鱼,心满意足地用双手抚着肚皮;第四只猫没有吃盘子里的鱼,正在捉老鼠;第三只猫正指着第四只猫向第二只猫发表议论:“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图画通过四只猫面对可直接享用的鱼与本该捕捉的鼠的不同态度,折射出当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问题,启示我们正确理解享受(成果、安逸、优越生活)与职责、本性、追求、奋斗的关系。材料含义丰富,立意角度较多。考生谈反对坐享其成、强调自我奋斗,不满足已有、积极进取,享受生活又不忘追求,保持自我的本性,坚守自己的职责,居安思危,辩证地对待现实与传统等,凡围绕图画寓意来思考相关的社会、人生问题,均视为符合题意。但有些考生却大谈“改革开放的成果”、“80后的独特优势”等等。2011年高考作文也是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位“最诚信业主”的故事,并提供了对垫资代买彩票所获巨额奖金的归属意见不一的网络调查结果。材料表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待利益与诚信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下社会多元的价值观、道德观。考生作文或对利益与诚信进行思考,或由此上升为对价值观、道德观的探讨,均视为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丰富,含意很多,赞美弘扬诚信,否定趋利失信,思考诚信观念变化,反思诚信价值,反对见利忘义,坚守道德,拒绝诱惑等均属题意范围。但不少考生却围绕着“必然与偶然”大做文章,还有的考生以“假如我拥有500万”为题,在文中展开无尽的遐想。诸如此类,这些由于审题不到位而“另起炉灶”的文章,虽也不乏文采出众之作,但由于背离试题要求而得分普遍较低。这一事实警示我们:高考作文不论以何种题型出现都需要一个严肃认真的审题过程。

   三、重视高考作文的材料工作

   材料工作是文章写作第一位的工作,材料工作包括选材和用材两个方面。高考作文“内容项”评分除了关注“题意”之外,还要关注“中心”和“内容”。而一篇文章的“中心”和“内容”往往与写作中的选材和用材有直接的关系。好的文章总是要求中心突出、内容充实,高考作文也不例外。而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否充实首先取决于材料是否典型充分,一篇文章如果从头至尾通篇都是概念化、口号化的空洞说教固然不能算是内容充实,但如果彻头彻尾都是无为的材料堆砌同样也不能算是内容充实。内容充实首先要求所使用的材料相对于所要表达的文意来说必须是富有表现力的,即典型的材料。其次要求所用的材料具有多样化,诸如正反对比、古今对照、点面结合、环环相扣等等。这样可以形成材料使用的层次感,不仅能够更好地表现文章主旨,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增添文章的魅力,吸引读者阅读。中心是否突出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材料内蕴指向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相互抵牾或相互矛盾的现象。

   高考作文写作之所以要重视材料工作,原因就在于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它不仅是提炼和形成文章主题的基础,更是表现和深化文章主题的支柱。因此,文章写作要追求材料的真实、典型、充分。对于高考作文来说,选材不仅是考生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审美素养的直接显现,更是直接关乎文章主题是否能够充分表达的关键。许多考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少必要的论证过程;更有甚者通篇的空谈漫议,一个材料也没有,写到哪儿算哪儿,完全以凑字数为原则。这不仅造成文章内容的单薄空泛,同时也必然造成文章意蕴的肤浅和新意的缺乏。还有的考生在选材问题上滥用想象,大量使用严重脱离生活实际、胡编乱造甚至是荒诞不经的材料。1998年的高考作文中,就有许多考生虚构“父母双亡”的惨剧;1999年高考作文中,又有不少考生不顾科学常识编“移植记忆力”、“克隆记忆”的故事。这不能不说是高考写作中应该汲取的深刻教训。

   许多同学都苦于没有足够多的素材积累而为自己的高考作文写作担忧。其实“材不在多,会用则灵”。研读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些材料连续多年频繁地出现在众多高考佳作中。如项羽兵败乌江、陶潜归隐园田、苏轼赋诗赤壁……而且都收到了极佳的效果。这些材料对于每位考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了然于胸的。这就说明只要善于捕捉,勤于思考,我们也可以把手头有限的素材写入不同的文题,巧缀成文。通过仔细研读我们还会发现,这些材料本身不仅具有较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且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能够有效地彰显考生的人文底蕴和文化修养,极易赢得评卷教师的青睐。另外,尽管这些材料频繁地出现在众多的高考佳作之中,但这些材料都不是从教科书中机械地照搬过来的。不同文章对这些材料的使用并不相同,不同文章的作者总是根据文章主题表现的需要,对这些固有材料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加工,有所取有所舍,有所增补有所删减或改造,而且在这艺术加工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加工后的材料都能恰切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这种使用材料的方法可以称为“有个性化地使用固有材料”,考生如果能够真正做到有个性化地使用固有材料,那么,高考作文的材料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为在每个考生的脑海里,早已存贮了大量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较高的文化品位的固有材料,只不过这些材料还处于潜意识状态,需要考生有意识地把它们唤醒而已。

   四、强化高考作文的文体意识

   “表达项”的第一个评分着眼点就是“文体”,所谓文体,即文章体裁的简称,指的是文章的具体类型。写作必须强调文体意识,因为文体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是历史的产物,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时代精神;是人们在与自然及社会的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艺术地感受和体验世界的某种“心理图式”和“精神结构”。从根本上讲,文体是集长期文章写作实践和理论把握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带有相对规范意味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一定的文体规范的制约,没有较好的文体意识和特定的文体感,再深刻的体验、再精微的思想也只能像激越的洪水决了堤,无所依凭也无所蕴蓄,失去表情达意的初衷,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一般对文体没有提出限制要求,考生可选择任何一种文体进行写作。从命题的角度看的确呈现出淡化文体要求的趋势,这是命题者站在历史高度,针对当前素质教育,特为中学生“减负”而采取的有效措施。淡化文体要求具体包括文体选择的多样性、表达方式的综合性。目的是改变过去对文体限制过于僵死的做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和喜爱的表达方式去写作,最大限度地展示写作才能。可见,“淡化文体要求”的实质是指命题者不具体限定某一文体或表现手法;但许多考生却错误地将“淡化文体要求”等同于“淡化文体意识”,殊不知这是含义完全不同两个概念。“淡化文体意识”就是“不讲究文体”,信马由缰,任笔东西。这种随心所欲乱涂鸦的东西往往不伦不类、非驴非马。近几年高考作文中就出现了不少这样的“四不像”作文:像议论文却叙述太多,像记叙文又滥发议论,是散文却“形”散“神”也散,似科幻作品却情节离奇又荒诞……这些文体特征不明的“四不像”文章,就是一些考生淡化了文体意识、忽视了写作体式的训练所致。作文“定体虽无,大体须有”。形式不入格的作文怎么看也只是一堆七拼八凑的“杂碎”,绝对谈不上是一件完整的作品。

   强化高考作文的文体意识,首先要求考生要作规矩文,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对文体的要求都是很明确的:试题没有限制文体,考生可以任选一种文体进行写作。考生选择某种文体则必须符合该种文体特征。这就要求考生写散文就要像散文,写议论文就一定要像议论文,绝不能出现文体杂糅现象。为此,考生一定要熟悉各种文体的特征,并自觉地按照文体特征的要求动笔行文。其次要求考生在文体训练方面坚持“全面之中有重点”的原则,坚决避免搞“单打一”。《考试大纲》里开列的文体类型有许多种,在我们的作文备考中都要尽可能地涵盖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当然,这并意味着对所有文体都同等相待,由于每个人的语言习惯、思维特点、知识储备各不相同,喜爱及适合的文体也不会相同。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可以抓住一两个适合自己的文体多练习,直到滚瓜烂熟为止。确定哪种文体作为自己主攻的文体,还要考虑文体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能力。

   五、锤炼语言,追求形质兼备

   除了“文体”之外,“表达项”评分还要关注“语言”。高考大纲对作文语言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写作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追求文采本无可厚非,孔子就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就是“文采”。但衡量文章语言是否具有文采不仅要着眼于外在的形式层面,更重要的是内在的质的层面,即文章语言相对于“表情达意”来说是否贴切、是否具有表现力。可见,追求文采就要追求“形质兼备”,忽视了任何一个层面都不是真正的文采。但有些考生对此理解偏颇,把“文采”简单地理解为形式美。因而在高考作文中偏重名句的堆砌和锦词的铺张,却将作文最为基本的表达要求“流畅、贴切、有表现力”忽略了。殊不知,华丽的辞藻掩盖不住内容的苍白,造作的技巧反显出心理的稚嫩。也有一些考生喜欢在高考作文中大量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等,并将此视为语言创新,其实这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因为评卷教师大多对这类艰涩难懂的语言很反感,这对考生来说只能是有害无利的。应该承认,流畅而又富于文采的语言无疑会有效地吸引读者。从词语的披沙拣金到语句的跌宕起伏,从音韵的和谐到结构层次的安排,从情感的抒发到哲理思维的开启,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也直接影响印象分的判给。如何锤炼文章语言?以往的高考优秀作文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经验,考生可以通过长期的大量的阅读来吸收和借鉴。

   总之,高考作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要拿高分,而高考作文的评价方式告诉我们必须从评分标准出发,深入领会评分标准的内涵实质,并在备考训练过程中自觉地把评分标准作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一:从一篇作文看高考作文评分的潜规则

从一篇作文看高考作文评分的潜规则

高考作文

2014-04-041608

2009年浙江高考阅卷,一篇题为“朝圣”的作文,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此文可判为56分,因为审题恰当,语言功底扎实,结构独特,全文透露出难得的书卷气;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全文语言晦涩,主题不清,逻辑混乱,是典型的“天书型”文章。最后,阅卷组综合各方意见,此文被判为40分(内容分16分,表达分21分,发展分3分)。这到底是怎样—篇文章呢?为何有这样大的争议呢?得分又说明了什么?先看原文:

朝圣

蘸一抹天青,晕开沉睡千年的寂寞;

掬一捧清泉,勾起微凉淡漠的回忆。

我在冰冷潮湿的坟茔里躺了太久,而此时我醒了,踏上了坎坷的朝圣的旅途——我是一本宋词,身后是无边的荒凉。

一、神于天

记忆的水路很模糊,可我依然记得你的倔强。记得你轻轻翻开我的内页,用苍白的手指摩挲着一个个你曾经以万丈豪情挥就的字眼。“嘀嗒”,是窗棂上的雨滴打湿了你的心,也打湿了我的眼。路遇黄叶,是你的不幸还是我之大幸?你沉默。然后靠窗独面寂寞沙洲冷。还记得小时掌灯读《四书》,未来骄傲的士大夫,不过只有封妻荫子的小小心愿,如今却被这雨打得支离破碎……我知你的愁苦。

你爱苍生,所以你不愿向小人低头。而你更爱这一片繁星闪烁的中华文化之天空,所以你用文人的尊严捍卫你接近天空的理想。人怕寂寞,而你独爱它,抓住中华文化之魂,你需要它。

二、圣于地

深夜无眠,我躺在狭小的书箧里渴盼着一双手把我拉出黑夜。我讨厌这狭小的空间和纠结的蛛网。我是一本宋词啊!曾经是万千文人的挚爱,而今却……被人遗忘,厚厚的灰尘说明了一切。千年后的人们,已把我遗忘。

可是,你来了。拍拍我肩上的尘土。你小心翼翼地把我装进你随身携带的书箱。你带我上了船,一艘开往大洋彼岸的船。你是即将远行的游子,可我知你深爱着身后的热土。你喜欢在清晨对着东方将我翻开,用你充满情感的乡音一遍遍地呼唤。子瞻、易安、稼轩……你爱它们,就如爱你的祖国。

你又要远行了,这一次你将奔赴前线,所以你要和我告别,把我埋在这棵大槐树下,向着东方的太阳。我又再一次回到了地下……我累了,此时的我是东方的一枚叶子,承载着太多人的神圣理想。此时我只想贴近大地,倾听她的呼吸,那么真实自然。

三、回家

没有人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可我知道来时的路。我不惮其他人把我忘记,因为我是一本宋词,我是中华文化辉煌的注解。

但,原谅我的寂寞吧。我离不开故乡的土,更怀念那曾经浸润我心的读书声。尽管这条朝圣之路那么艰难,我想回家……带我回家……

独特而富有想象力的内容,丰厚而深刻的主题,灵动的语句和高超的叙事方式,说明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一定出自平时作文出类拔萃者之手,而不大可能出自作文水平一般的考生。按理说,这样的文章应得到高分,最后,它却被冠以“语言晦涩,主题不清,逻辑混乱,是典型的‘天书型’文章”,被判为二等下的分数,发展分也仅得3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评判呢?从这样的评判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作文评分怎样的潜规则呢?

1.内容独特、富有想象力未必就受欢迎

在套话作文受到抨击之后,人们开始追捧写实之作,这种倾向在高考作文中尤为明显。像2009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新材料作文),绝大部分考生都能扣题,不少考生能从祖国统一,祖国与人民的关系,自己与父母、老师、学校的感人深情或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迷失角度切入。于是,评卷时评卷老师习惯于这方面的内容表达,习惯于在流水线般的阅卷过程中为这方面的作文打分。那些越贴近学生生活,越反映真情实感的内容越受欢迎,而那些超越现实或特别有想象力的文字,往往会被认为是不顾事实的胡编乱造,会给老师留下杜撰的印象。

像《朝圣》这样内容独特的作文,它需要认真解读,而认真解读又需要时间,但高考阅卷受时间限制特别明显。因此,其独特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深奥,等同于难懂,甚至等同于晦涩。高考作文的这种游戏规则,其实拒绝了一批不肯从众、从俗,富有才华的高水平学生。他们超越一般并富有独特想象力的作文在这里占不到半点便宜,相反却还有可能被打入另类之作,并被判为低分。

2.立意深刻、意蕴丰厚未必就受肯定

直接而明确的点题在考场作文中十分重要,主旨的表达最好用明白的语言直接点破,这样才让人觉得没有离题之嫌。但实际情况是,有一部分优秀作文往往将主旨藏在字里行间,它需要阅读者认真的感悟或思考,甚至深思或静思。虽然高考作文鼓励大家写得深刻,但过于隐含主题却很容易招致评卷者的不满,也可能给人留下“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印象。

高考阅卷老师的年龄一般在30岁至50岁之间,过于前卫或者个人化色彩过于浓重的文章一般不符合他们的审美习惯和对优秀作文的评判要求。《朝圣》的主旨是写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回归,拟人化的表达,尤其是结尾的“我想回家”“带我回家”,应该会让人明确这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但结果却被人认为是“主题不清,逻辑混乱”。可见,高考考场作文主旨的表达,还是明白浅显些为好。

3.语意含蓄、思维跳跃性显著未必就受青睐

高考作文有散文化的倾向,语言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美的语言能让整篇文章上升一个档次,因此,考生在作文中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的现象比较普遍,也较受阅卷者的认同。但如果把思想感情表达得过于深沉细腻,或运用各种旁敲侧击、寓意双关的笔法,虽能收到含而不露、弦外流音的效果,却往往让阅卷者望而却步或无暇欣赏,原因就在于此时的含蓄差不多就是含糊的同义词。

同样,上下段之间如果思维跳跃性过大,往往会使阅卷者无法把握内容。跳跃性思维可以是横向跳跃,也可以是纵向跳跃,还可以是不同层面的跳跃。在写作活动中,若在成文时合理地使用跳跃性思维,可以增加文章的容量和跨度,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但是,这样的思维如果写进高考作文,就容易被读成文思不畅或文气不顺,甚至是人物言行不合情理,事物发展不合逻辑。可以说,《朝圣》正是因为显著的跳跃性思维,才让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篇“天书型”文章。

当然,高考作文评分的潜规则还有很多,如:内容上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语言表达严禁文白夹杂,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网络术语;段落最好是五至八段,书写最好用楷体字等。掌握这些“潜规则”,有助于你避免高考作文不必要的失误。

篇二:[精品推荐]横看成详解岭侧成峰2008福建高考作文解题思路分析及试...与解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2008福建高考作文解题思路分析及试水作文

作者:佚名

以材料为话题的作文是近几年出现的作文新题型,宁夏海南卷至今年为止已连续两年采用了这一作文命题形式。今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命题也选用了这一模式,在今后的几年,这种题型将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也许它将引领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高考作文命题潮流。

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都是开放性很强的作文类型,但旧式的材料作文一般以写议论文为主,文体选择性小,话题作文弥补了这一不足;传统的话题作文以一句话为话题,限定了写作思路与方向,以材料为话题又扩充了立意的范围,因此两者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开放了作文的写作范围。

这种作法一方面可以解开束缚学生思维的绳索,让学生有话可说,体现了作文命题的人性化趋势,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套题的机率。

从写作形式上看这是以材料为话题的作文,但从内容上看,以材料为话题的作文又往往都是寓意型作文。如果只是就事论事讨论三种饮料或三种选择的优劣,势必是失败的作文。这一类型作文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出寓言材料的象征意味,升华到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上来。

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打开思路:

一、以饮料寓人生。三种饮料象征着三种的人生境界,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

果汁型人生——追求享受的,一帆风顺的,乐观的。

咖啡型人生——苦中有乐的,内蕴丰富的,醇香的。

矿泉水型人生——平平淡淡的,淡泊的,看似无味实则有意义的。

对以上人生境界可就其中一点展开,也可通观评述;可褒扬,亦可贬抑。

可拟题目举隅:

《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精彩》(可写不同的人生的韵味与美)

《平平淡淡才是真》(可写那些淡泊的人或事及其带来的启迪)

《咖啡人生》(可写那些如咖啡般内涵深厚的人生)

《青春的果汁味》(以果汁之甜美喻青春,表达青春的喜乐)

二、以选择写追求。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无可厚非,由此可以得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结论,可以就不要束缚每个人的独到个性,不要强求选择的一致性入手,也可以从选择、追求的适合性入手。

可拟题目举隅:

《千人千意,岂可一乎?》(可论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必强用一个模子塑造众生)《我选择,我喜欢》(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去追赶所谓的潮流,写出自己的个性,但最好不要跳出三种饮料的意义所在,以免被判离题)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写选择的标准,应是适合自己,而非人云亦云)

当然,可写的角度还有不少,以上列举出的只是思路的大方向,由此又可将写作的中心定位到更小的角度。但写作过程中有一点须牢记,那就是要将所写的主题与材料的相似之处表现得尽可能地明显,否则一两句文字的差别就是优秀作文与离题作文的差别。

由此可以看出这次的作文命题在开放性上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打开思路,一定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

附:

下水作文

携一壶咖啡上路

在一间书店咖啡的浓香中,重读着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那一个下午,我知道是上天将一个个密码列于我之前,让我破译了一段人生的绝密。那氤氲着的苦中带着一丝耐人寻味的甜的空气里,似乎流传着那个陌生女人的情思——那份爱的甜蜜与悲苦,流传着茨威格的一生——那“人类灵魂的猎手”对人生如诗如歌的甜蜜追求和“及时而不失尊严地”告别人世的悲愁。他们的人生携着一壶咖啡上路,细腻柔滑,醇香浓厚,让人回味无穷。

真正值得品味的人生,不是平静如水,一眼可以看穿的人生,也不是甘甜如果汁,除了幸福美满就再也寻不出别的意味的人生。真正值得品味的人生,是充满咖啡韵味的人生。

咖啡的韵味,在于沸水冲激后泛起的浓香。

没有沸水的注入,就没有咖啡灵魂的苏醒;没有磨难的砥砺,就没有他们生命中异常的美丽。

李白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一清”(《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仗剑去蜀”的李白,收到了皇帝诏他入京的诏书,“仰天大笑出门去”,然而“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臣”的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正是一次次的失意造就了一个“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孤寂的李白,造就了一个“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东坡此语用于李白再合适不过)的狂放的李白。“我欲攀龙见明主”,“阊阖九门不可通”,正是这样的生活沸水冲激下的“不平之鸣”绽放了不朽的美丽。

项羽之死也是生活充泡出的一壶浓咖啡,也许避过乌江边那一注沸水,历史上多了一代开国之君,少了一个在猎猎风中仗剑问天的英雄。然而他迎了上去,生命在此刻翻腾,倒下的是一具躯体,立起来的却是一个美丽的传奇。

咖啡的韵味,在于苦涩之中对丝丝甜蜜的品味追寻。

这也许是咖啡的魅力所在,也是如咖啡般的人生的魅力所在。五柳先生“家贫不足于自给”之际“守拙归园田”,生活苦涩中他依然“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快乐而知足地品出了人生的特有情味。东坡居士罪贬黄州,“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他却在凄苦之中寻求了超越,品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至味。

咖啡,是品出来的。

咖啡的韵味,在于经历过后的满口苦中带甜的回忆。

那韵味沉淀在易安居士的“寻寻觅觅”之中,沉淀在后主的“昨夜梦魂中”。那回忆之中有溪亭争渡的意趣,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羞,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刻骨思念;那回忆之中有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旧景,有“胭脂泪,相留醉”的柔情蜜意,有空照秦淮的玉楼琼殿影。那逝去的美好化为一缕缕怅惘,绵长无尽,挥之不去。

寻一方静室,冲上一杯咖啡,用馥郁的满室醇香祭奠那些逝去的灵魂。从此,携上一壶咖啡上路……

以上审题思路分析及下水作文系作者在高考监考之余草就,欢迎交流指导e-mail:jyldyx@hotmail.com。

江玉莲,厦门市大同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长,思明区骨干教师,平时勤于笔耕,仅在2007-2008学年即取得以下成绩:论文《怀古咏史、联想评价——从古诗中学习材料的多角度分析》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全国语文核心刊物《语文教学通讯》联合主办的“2007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获全国特等奖,在2007年全国语文教师读书比赛中获高中组全国三等奖,在2007—2008学年“思明区中小学青年教师三项技能评比中,课件制作、教学设计及说课均获一等奖,同时还获得2007年思明区精神文明论文评比优秀奖。

学生作文

“左岸”人生

大同中学高二3班何雨文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题记

位于巴黎塞纳河旁的左岸,是孕育艺术的殿堂,而其中闻名遐迩的便有左岸的咖啡艺术。左岸的咖啡不单纯是艺术品,更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左岸”便成了咖啡的代名词,成了一种文化的代称。

我不敢说,如果汁般甜美的人生不够激情,如矿泉水平淡的人生不够完美,但我却更喜欢如咖啡般苦涩的人生——富有挑战,耐人寻味。

易安的人生是苦涩的。

国破的凄凉,丧夫的苦痛,改适的艰辛……易安的一生历尽漂泊,尝尽苦涩。多少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却无心赏景,惟有遥望辽阔的天际,期待鸿雁飞过,为自己带回锦书……但征雁南归,等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那愈加愈重的愁,想那双溪的舴艋舟也未必载得动。于是她毅然舍弃手中那易逝的黄花,将愁闷尽情挥洒,收拾起心情,考订《金石录》,撰写《潄玉词》,她用美好的回忆将黯然的心点亮。

东坡的人生亦是苦涩的。

爱情的无果,仕途的不济,命运的多舛……东坡的一生可谓极尽沧桑,尝遍人生苦涩。于是他不再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将失意打包,用它换到“竹杖芒鞋”,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动,只求在中秋月圆之时能与亲人、朋友“千里共婵娟”,熬尽黑夜,便悟出了人生只似“飞鸿踏雪泥”的真谛,愿将自己的余生寄予沧海。

是苦涩的人生为他们砺志,使他们变得异常坚强,是人生的苦涩将他们的生命装点,使他们的生命绚丽多彩。

当你走进人生的“左岸”咖啡馆,正在经受人生的不幸与磨难时,何不重拾起心情,研出人生的一脉心香。也许一不留神,你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过的灯下,毕加索发呆过的窗口……

细品左岸人生,撷馨香一瓣。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能逐渐扩展,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审计理论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审计“免疫系统”论就是从这一进程中凝练出来的。

篇三:精品资料:现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纰漏与修改建议

推荐:现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纰漏与修改建议现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纰漏与修改建议

王晓龙

现行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不是一个公开发表的文件,它仅供高考阅卷人内部掌握,本不应太过苛求,但是它的实际作用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制定《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目的和任务本身,所以又不能不追求准确与规范。现在一提到作文评分标准,全国基本上是小学看初中,初中看高中,高中看高考,高考又是地方卷看全国卷,实事求是地讲,全国卷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已经成了小、初、高各学段作文考核的一个风向标。我们学习高考作文的赋分规则,主要是想领会这一标准的精神实质,以指导学生日常的作文练习和作文教学。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在学习中发现,这个《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实在难称标准。

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十一处不准

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和往年大体相同,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满分为50分,共8个项目,每个项目各分四个等级,分列如下:

一等(50—41)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大体符合文体要求大体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此作文基础等级评分标准,至少有六处疑问,分析如下:

(一)这个基础等级评分标准中50分的分值要分配给下面8个小项(还不包括不该遗漏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每个小项究竟应各具多少分值呢?试举一例,如果一篇作文符合字迹清楚和大体符合文体要求的标准,那么在这两个评分点上到底应各赋予多少分值?再换句话说,这个基础等级评分标准中的50分,是否已经构成一个解析科学合理,并能公平操作的分值系统呢?我们不得而知。

(二)

此发展等级评分标准又有五处不妥,理由如下:

(一)深刻类中的观点具有启发性和有创新类中见解新颖的内涵基本重合,因为有启发性的观点大都具有一定新颖性,而不一定

深刻。如果某文中有会读书的人大都会听讲的观点,意在告诉大家概括和联系是提高学习效益的秘诀,有人认为其观点具有启发性,也有人认为其见解新颖,那么这究竟应属于深刻类,还是属于有创新类?总不会又在两处同时加分吧?

(二)丰富类中的材料丰富只是基础等级里内容充实的一个前提条件。材料丰富只说明它具有多种选择和充分展示的可能性,并没有能够成为发展等级的理由。如不真实或不切题,还应减分。

(三)有文采类中的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句有表现力也与有创新类中的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和有个性色彩不能截然分开。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通常都恰当运用了修辞手法,其文句一般都有表现力。比如某文中有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和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两个句子,它们究竟属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还是属于文句有表现力?是属于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还是属于有个性色彩?这两句话在上述四个加分点中,到底应属于哪一点呢?其中加分依据又是什么,加分分值应是多少呢?

(四)有文采类中的用词贴切也是基础等级,不应属于发展等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有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基础要求,用词不贴切,从局部看等于文不从、字不顺。

因此,用词贴切的评价权重应和基础等级中的二类标准语言通顺等级平列,表示语言的点与线两个不同的评价维度。

(五)有创新类中的材料新鲜属于基础等级,不应属于发展等级,更不应放在有创新类中考查。因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早在

据作文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线索清楚、有详有略这些指标,既是针对结构的要求,也是针对中心的要求。中心与结构也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不可分离,相反相成。

(三)将语言与言语融合在一起评价,把活在工具书中的语言(准确性、规范性)和活跃在生活中的言语(生动性、表现性)视为一个整体,主要审视语言规范性与表现力的互融关系————我怎么表达,才能让读者最明白、最爱听、最难忘?即文中所展现的整体语用水平。语言与言语更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不可分离,水乳交融。

(四)将字数(字量)与书写(字质)放在一起,主要审视书写量与质的一体关系——我怎样书写,才能更快捷、更规范、更美观地完成书写任务,让读者更爱看?因为作文的字数靠一字一句地书写来完成,作文水平要靠一定量的字数来体现。在严格规定的作文时间内,写的字数和书写的速度成反比,而在严格规定的作文要求下,达到规定的字数又决定着作文的质量。详细的理由已无须赘述。由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字数上限没有刚性量规,作文字数标准只能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的要求推导。现在一篇作文一般要求两课时90分钟完成,但90分钟里还有师生交流时间,实际动笔时间不好估算,只好先换算为3分钟40字,60分钟应为不少于800字,其余类推。那么高考作文的时间若按照60分钟左右估算,那么字数达到800字虽是一个合理的字数,但如书写不过关,也要减分;反过来,诗歌除外,低于700字,书写得再漂亮,也是要减分的。

其次,我们在关键评价点位上规定更利于明确判断和更简易的赋分标准和加分标准。强化关键评价点位概念,评价只选关键评价点位。比如医生选择用体温表在人的腋下测了体温,就不会用口表再试一次。在关键评价点位上,不够标准的按照具体规定减扣分数,超越标准的增加分数。不再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例如:在选材与切题类中,选择了具体的内容、选择了新颖的内容、与文题和中心意思完全相符,这三个点位应各赋予相应的分值;而选材极为新奇有趣、出人意料或极为真实感人的,要加赋一定分值。在结构与中心类中,事件或论理围绕一个中心分段表述、条理清楚、有详有略,这三个点位应各赋予相应的分值;而构思新巧得出人意料而不失严谨或见解新颖,极具启发性

的,要加赋一定分值。在语言与言语类中,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运用新颖词句表达思想、能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的,这三个点位应各赋予相应的分值;而文句极有表现力或想象奇特、巧妙而合理,要加赋一定分值。在字数与书写类中,字数符合要求、书写规范、行款正确、卷面整洁,这三个点位应各赋予相应的分值;而书写无一错漏又极为工整美观,则应酌情按发展等级加赋适当的分值。

我们很天真地推想,《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如能按照这样的思路加以整合,一定会更加简明、科学、好懂和易用,老师们评判作文的效度、信度和速度也一定会比以前有所提高。

三、对重拟高考作文评价分值系统的具体修改建议

重拟的《高考作文评价分值系统》本着简明易懂和易于操作的原则,只分四个大项,每项依据其重要程度赋予最高分值以及最高加分分值,注明每一项的减扣或加分依据。不再设二类、三类、四类文标准和发展等级。具体分述如下:

选材合题意,但内容不够真实具体,也不够新颖:可减扣至10分;

选材切题,内容具体,但不新颖:可减扣至15分。

篇四: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高中作文教学的至尊法宝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高中作文教学的至尊法宝

摘要:笔者多次参加高考阅卷,不免有些心得体会,本文将2012

年笔者在作文阅卷时的一些体会与往年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进行比

较,抓住新特点和新变化,进行相关的解读和分析。

关键词:作文评分标准;操作性;说理;记叙;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

(2012)23-085-1

置,无疑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评卷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在平时的作文评分中,可以用来替代“切入分”旧式做法,减少保

险分,加大作文水平的区分力度,便于平时就能把学生的真实水平

反映出来。

“我”高考的担忧,并且巧妙地点了题;

有着较为深厚的语文素养,颇有厚积薄发之感。有的考生记叙故事

平实,细节有味,紧扣忧爱,语言节制,貌似平淡中展示了本色作

文的追求,书法清丽。有的考生议论思路清晰,结构自然,论据贴

切,语言精当,书法精美;文通字顺、书写清晰、结构完整;但也

有的写作基本功差,没有最基本的文体意识:一半议论,一半记叙。

议是随便的泛泛而谈,未能明理;叙是简单的低级转述,不能动人。

还有的考生语句有毛病,字词有错误,标点不规范,书写不工整。

甚至是语言素养差,语句很不通顺。

可见,语文素养参差不齐,但也透露出一些信息,那就是从“三

个清晰”来抓:一是把字写清晰,如果能优美,则更好;二是把思

路理清晰,逻辑顺序恰当;三是把规范记清晰,常见的标点符号用

法、书写体例要告知学生,令其了然于胸。

者自拟,总有这些或那些方面的不足,甚至是会引起歧义,让考生

形成误解等弊端,所以今年,果断放弃自拟,转而寻求名家名言,

而且是多句,这种形式已经与江苏多年不考,而全国卷以及其他独

立命题的省市却大行其道的话题作文,有了一定的形似,所以,我

们是不是在2013年的作文备考中,多加关注,适当进行“话题作

文”的训练,以求相关能力的完备。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