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子龙50字作文
精选作文:七律?咏子龙50字作文
血染战袍赴战场,一手青釭一手枪。
一条枪上成千鬼,青缸剑下亡万灵。
千古青史皆载得,万世众人都明知。
曹军不识龙胆将,只管咄咄问姓名。
六年级:少语
篇一:七律.咏吊兰
七律·吊兰吟
大山中学 黄国超
碧翠吊兰妖枝柔,洁白细花面含羞。
米粒花开暗香来,四时独处陋室幽。
德馨淡雅性自修,随遇而安无所求。
纤姿曼舞清影丽,弯腰不屈世人讴。
甲午年四月初五日
篇二:七律的呆板
中国旧诗里,格律最叫人望而生畏的体裁,当数七言律诗。它成熟得也最迟,格律成型一条路,自然地从简单往繁复走;况且要弄出那样复杂、严格的规矩出来,当然也得花点儿时间。七律给人的印象,似乎一个穷凶极恶的大罪犯给逮住了,大家紧张得把他五花大绑,生恐他再逃掉似的――它身上数不清的绳子在缚手缚脚。古诗只消每句字数统一为五言或七言,偶数句的句尾压压韵,还不太讨嫌。绝句加码了,补上平仄声相间、两联间相沾。律诗更狠一层,中间两联非得对仗;另外什么拗救,也大半出在律诗里。五言律诗因为每句都短,还易得应付,七言律诗每句长些,给长子做衣服,都得添布料的。五七言排律,它的格律框架与八句的律诗无异,只在中间多添对句,好比一个人到了中年,长出个大啤酒肚,人还是那个旧人。排律写的人很少,权且放它一马,不加追究。
经过那样管理细密、品种繁多的规矩整治,便是匹野马,也会给治成好好先生。所以七律给人的一般印象,外貌衣冠楚楚,举止四平八稳。那些规矩造成的一丝不苟的气氛,也会压迫作者,使他下笔不敢轻妄,所以七律诗通常用笔上也显得讲究些,不似其他体裁的粗野芜乱。这么一来,咱们读到的七律诗,往往通体情绪平稳,修辞妥贴。可是大半也有个弱点,就是多少显得平板。这个特点,可能与作者情绪的特性相关,平稳的情绪不易制造动荡起伏的意境。同时,也与格律有关。七律的格律过于严谨,当然也就免不掉会僵固,尤其中间二联还非得对仗,越加显得像酷吏办案,峻刻不容情了,作者稍不留意,便给判死刑--把作品写死、把读者闷死。
刻板是七律诗胎里带来的先天病,古人早已留意到,所以有许多人想后天加以补救,在词意、句法等等上打主意,力图叫它法外开恩,放作者同时也放作品一条生路。我读古人不多,印象里黄庭坚像搞这一套比较热衷。他往往一联写景一联议论,一联疏一联密,又大量使用意义对峙的对立句,或者意思流走的流水句,总之,使出浑身解数,想跟顽固不化的格律较劲。黄诗内在的情绪实际上是平稳一路的,而写出诗来又显得不停滞;这正跟黄字相似,看起来他笔势拉长开张,而内涵却安和宁静。在字里,他得力于笔划的丰富讲究,在诗里,他同样得力于笔法的丰富讲究。黄诗未必值得亦步亦趋地模仿,可是也未尝不可半推半就地跟他调情,若有若无地借用他的方针。一个人的性情不易改换,那与心性、气质、经历有关,而诗法是可以有某种程度的修整的。杜甫在这方面也留下了佳例,就是《咏怀古迹》里写昭君村那首,那首可当为杜甫七律诗法的典范,完全把七律的怪脾气驯化、怪毛病诊治过来了――这一点,我在《对句》那篇里谈过。古人常言黄学杜,外表上其实不大看得出来,而在如何用笔的原则上,他的确是杜甫的好学生。
一定有许多人有这个梦想,把律诗写得流走不居,气脉通畅、笔姿俊健得像古诗似的。就是说,要一匹受过驯的家马,还保持野马的狂烈劲儿;或者说,要英国马术里的马,跑出香港赛马的速度来。如果真能写到这个程度,那当然极不容易,古人把这一路的东西似乎称为古风入律,也很表赞赏。我抄几首清人的律诗,略为猜一下他们肚子里打的什么主意。
吴雯:《明妃》:“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唯许托宾鸿。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这首诗如果不标明七律的身份,读它的前半,全不会留意到它是七律。这四句好像有根鞭子在笔后边打似的,逼得那支笔不敢回旋停顿,一路快跑。七律通常做法,首两句起个头,接着两句意思可以稍稍转移开,给点儿自由、留点儿空地,政策放宽,方便作者在这里尖脑袋找对仗。可是这诗的二联跟一联关系紧得像拿手铐铐在一起,它实际上花四句才讲完一个成形的意思。
陈陈相因、环环相扣,像水顺流,刀挥不断的。这正是古风的长技。
钱载有首诗也跟宋湘的样,既重字,也用数字――不必讲,更少不得流水对――读来流转自如,效果特别明显。《到家作》:“久失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万念不如灰。曝檐破袄犹藏箧,明日焚黄只益哀。”这诗的末句不够强大,诗的情绪在“百千万念不如灰”那里,已经到了山顶了,末联少不得走下坡路,便不下坡,总之没有更高处可攀,原地踏步,劲头不免卸掉了。不过,律诗的末联稍弱,正属常情,不算大毛病。把重字用到极端的,恐怕要数郑珍的《处沾益出宣威入东川》:“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当异事征。逢树便停村便宿,与牛同寝豕同兴。昨宵蚤会今宵蚤,前路蝇迎后路蝇。任诩东坡渡东海,东川若到看公能。”通篇句句都重,“东”字还重到三个。苏轼也真肯凑趣,偏号东坡,还偏跑东海去,巴巴地来替郑珍凑这句诗。这诗的格调近于俳体打油,作者写得险透了,因为稍稍把握不准,便流入油滑。它写旅途的辛苦情状,再真切不过,这是把握得住的原因之一。
篇三:七律长征
七律 长征
下注合作弄懂课文意思。)
3、 学生齐读课文。
4、 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品味诗中画面
1、 创设问题情景:诗
认为,“寒”字用来烘托沪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还有人认为,“寒”字意味着在革命洪流面前顽敌的寒栗。你同意哪一种看法?或者另有自己的见解? 那么“暖”字你又有哪些见解?
答案不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但上面所列的
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后的喜悦。
三、探究品味:
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五岭的“逶迤”“腾细浪”和乌蒙的“磅礴”“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矛盾吗?为什么?
反衬手法,把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比作“细浪”“泥丸”,极言其小,是为了突出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
2、颔联与颈联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明确:颔联用了夸张的手法,颈联是纪实。
3、根据历史事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还没有越过岷山,尾联为什么说成“三军过后”?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充分表达作者对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讨论:长征的具体内容,包括对敌武装的斗争和冲破自然环境的险阻两个方面,为什么在这首诗里只以“万水千山”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而对许多惊心动魄的战役却略而不写呢?
参考答案:文学作品不同于历史著作,诗歌不同于散文,抒情诗又不同于叙事诗,文非一体,各有所宜。在一首短短的抒情诗里,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纷繁的事实巨细不遗地列举出来。抒情诗与现实生活就如同酒与米,蒸气与水,它是米或水的升华,而不是米或水本身,但又确是由米和水提炼集中出来的精华。基于这种认识来反复吟诵《长征》诗,我们就会领悟到诗篇中所描写的一山一水,都不只是写瑰丽之景,叙英雄之事,而实在是抒豪迈之情。在这里,写景、叙事、抒情,已经结合为一体,诗篇只写了“万水千山”,而且只写了“万水千山”中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和岷山等处,便使人感受到长征中所经历的千辛万苦的自然险阻,便使人想像到长征中所创造的可歌可泣的辉煌战绩,并从而使人领会到长征中红军战士的英勇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言以蔽之,这是文学的典型,艺术的概括。
四.课堂总结:
1.思想内容方面: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2.艺术形式方面:
具体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
五、全班同学齐声背诵这首诗。
六、课外作业:
1.默写全诗。
2.课后练习三、四题。
[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首联:总领全诗,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
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后的喜悦。
篇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七律诗一首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巩光明
河道浑黄污水流,枝头尘染万民忧。
垃圾遍地花不美,雾气漫天客难留。
纸杯木筷耗资源,酸雨飚风毁地球。低碳减排空气爽,节能环保见芳洲。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