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每日悦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8:40:37 高中作文
每日悦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每日悦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作文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笑红尘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一个人只有在失意时,美梦破碎时,身处低谷时,濒临死亡时,才最为清醒,知晓红尘漫漫,世事无常,路过的很多风景,终是握不住的沙,而真正值得我们珍惜的,也许便是那最为寻常的人事,最简净的山水。世人都艳羡清泉石林,落日烟霞的闲淡生活,亦敬慕修道高士那种不被世情萦怀的琉璃之境,然而,当自身面对名利浮华时,却又抛不掉种种尘念,解不开千千心结。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那昼夜奔波的蝼蚁,不惜用锦瑟年华去换取一件件物什,装进肩上的行囊,直至无以复加,身心俱疲。却不知,人生兜兜转转,欲求永无止境,心念愈多,人生的枷锁愈是繁重,适度地舍弃,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曾听李玉刚清雅地唱到“今生繁华,杳然空井;风尘爱恨,无根浮萍;风化虚名,我归隐。”倘若一个人能够做到不被繁华所羁,不被爱恨所绊,不被名利所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心的迷乱与挣扎了。

 

 一位药山禅师解释何为“道”时,曾意定神闲地写下,“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诗句,多么简单的事理,却足矣令世人沉思。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总想得到更多,却往往忽略了最为本真的事物,最为简单的美好。抑或越是简单的事物,人们越不愿为之停留。就像是一个欲望膨胀的人,不会去选择将一盏茶喝道无味,一个为爱痴狂的青年不会去同一株草木长谈一段心事。

 

 曾经的我,也想过做一个清淡的女子,与诗书为友,同山水比邻,不为烦琐世事萦怀,但终究还是贪恋尘世繁华,亦挣脱不了情感的桎梏。正如苏子所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什么时候才能抛却种种牵绊,做一个随心随性之人呢!当我们毫不犹豫地跳入尘世的浊流中时,便再难以做到圆润通透。即是做不到,那就记住一缕清风的姿态,一片白云的素然吧,至少身处纷繁的世相时,还可以觅得一丝安宁。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对人事名利的淡泊,对出世生活的向往,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喜欢苏子的这首词,便是因了一怀心境,一份懂得。苏子的一生,可谓是历尽宦海沉浮,尝遍了人情世态,虽有着满腔爱国热血和卓越超群的才学,却得不到很好地施展。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更是因北宋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获罪,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贬谪生涯。

 

 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内心无疑是忿懑而痛苦的,故而初到黄州,便留下了“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的怆然诗句。回首自己奔波仕途,追名逐利的大半生,真像个荒唐的笑话呵。人生如戏,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在戏中扮演着何种角色。

 

 不禁想起《红楼梦》中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注:“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是呵,我们总是在场景变更时,才知道自己的戏份已被改写,而他人却毫不费力的取代了自己。呵,到底是自己太过沉迷,还是命运太过荒唐,为何兜兜转转,都似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甄士隐的境遇和苏轼倒是有几分相像,半生的家业就在一夜间土崩瓦解,时值暮年却落了个漂泊异乡的收场。

 

 人总是在遭遇挫折时,才知道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是否值得。苏轼定然后悔过,后悔自己不该辗转于仕途若许年,空负了大好春光。被贬黄州的苏轼,虽有着团练副使的职位,却毫无实权,甚至连寻常人的自由都没有。孤寂抑郁和贫病寒饥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他的生活。元丰四年,还是友人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他垦种,才得以解决了他的吃饭问题,后来苏轼将那里取名为“东坡”,并修建了雪堂,以作短暂地停息。这首《临江仙》便是苏轼于雪堂夜饮后返家所作。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这天,苏轼斜倚阑干,望着东坡之景,举杯换盏,多次喝醉后又多次醒来,却总是麻醉不了内心深处的落寞情怀。待到他又一次醉酒醒来,踉跄着找到家门时,看看天色已近三更。漆黑如墨的深夜里,一切都是出奇的静,唯有家童的酣睡之声依稀可闻。也许有那么一刻,苏轼是享受这种静谧的,因为远离喧嚣,远离烟火。

 

 故而虽数次敲门得不到家童的回应,他也并不焦躁气恼,而是转身,静静地向前方的江边走去。清寒的晚风掠过江面,吹起了阵阵波澜,一如他的人生般,跌宕起伏,漂泊辗转,面对一些命运的舛错,只能选择被动的接受。他多么想同庄子般,在一溪云,一径石,一株草木间觅得清欢,视功名利禄为沙尘,在精神的超脱中忘却身心的苦痛。

 

 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自己终是达不到那般境界,避不开俗世尘网,得不到彻底地解脱。一个“恨”字,如狂风卷携暴雨,巨石坠落心底般,让他气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带着人生的困惑,亦透着无奈的感伤。终于,“夜阑风静縠纹平”,清寒的晚风在夜色中渐渐地趋于平静,江面上的波澜也慢慢地展平,远处的渔火点点为空阔的水域带来了些许温亮,两岸的林荫也在月色的辉映下变得朦胧。

 

 看到眼前这如诗如画的醉人景象,苏子矛盾而愤然的心绪也渐渐如江水般趋于平和。直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风烟俱净,世事忘机,唯剩一人,一心,一境。静默里,他情不自禁地吟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的人生遐想。是呵,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自然之中。

 

 看过人情冷暖,走过沧海桑田,原来,只有山水才是不变的情怀,只有一颗辽阔的心,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庙堂江湖。其实苏子与那些名利之徒有着本质区别,他早在为官之初就在诗中劝诫弟弟子由“慎勿苦爱高官职”,并与弟弟相约早退,在其他作品中,他也常常露出退隐之志,出世之想。

 

 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亦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在苏轼的内心,永远都有一隅不被俗世叨扰的净土,当现世的风尘让漂泊的灵魂迷失前路时,也许,那里便是最好的去处,心即是江湖,归隐于心,才能够获取真正的清凉。这并非是消极地避世,而是一种自我救赎,每个人在生活失意时,都需要一份从容,一份豁达。

 

 虽然苏子终是做不到彻底地解脱,却可以在红尘阡陌中,找到自己的灵魂归属。在萦回的生命中,只要留给自己一份清醒,一隅净土,多少曲折的道路,都可以海阔天空,多少繁芜的过程,都可以自在安然。

篇一:定风波学案

沂源一中高二语文导学案

授课时间:

强大的反差。通过诗词可以透视苏轼贬黄时期的心态,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心路历程从“失意苦闷”到“乐观坦然”再到“超然豁达”。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的

5、词人说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晴”,在词中那一句是写“晴”的?那“晴”又暗指什么呢?那又如何理解这一句话呢?

三、重点研讨,深入探究

面对人生的风雨,苏轼说:“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人生风雨,苏轼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启发了我们。同样是面对风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古往今来还有哪些人做法和说法给我们启迪呢?

二、延伸阅读:

一蓑风雨任平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生的风霜并不因为他的奇才俊秀就不降临到他的身上,相反,回首处,却是无处不萧索,风雨如晦,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全,砥砺品行,磨练意志,造就人格,成就人生。

虽然他深知“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但是处庙堂之高,他却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见解和人格坚持,初入朝廷,他不满王安石的变法,忠言谠论,直而不随,“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不能见容于元丰,于是自请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处江湖之远的苏轼也没有忘记兼济天下之志,关心民生疾苦,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惠民于实际。

元丰二年,官场和文坛的污水一齐向他泼来,“乌台诗案”使得苏轼九死一生,侥幸被赦的苏轼战战兢兢,被贬黄州,闭门思过,“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那时的他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被醉人推骂,湮没于众,然而“惊起却回首,有恨无人醒,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寂寞的苏轼在这里所表现出的是惊心而不移心,收魂而不丧魂,屈身而不屈怀的高洁和高尚。

痛定思痛,他开始了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寻找立身处世的方法,他选择了直面人生而不是逃避,儒家的治世,佛家的修心,道家的养身,被苏轼信手拈来,激浊扬清,存精去粗,批判继承,所谓杂佛老而不溺,主儒术而不迂,在最黑夜的旅程上,他放逐了心灵的扁舟,孤傲达观地穿越世俗的汪洋而不至于触礁。心灵的自由也拯救了苏轼的寂寞无奈的现实,在黄州任上,这只缥缈的孤鸿面对黄州赤壁写下了惊世骇俗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鸿篇巨制,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阔壮观,那“东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宁静悠远,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千古一叹,那“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的睿智自观,无不是超越了自身悲欢,站在了宇宙高度而超然地反观自身的一种颖悟和超脱。他慷慨淋漓地写下了被称为“天下

篇二:古典诗文中的人生哲理

古典诗文中的人生哲理

高二(27)班肖振羽指导老师:胡晓洁

“人生不相见,动若参与商”,每每念及杜工部此句,心中总是莫名感伤。再忆及张若虚“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苏学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真是恨不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正如苏轼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若不然,又何来那么多痴男怨女,那么多闺怨离愁?在中国几千年的浩浩诗篇中,悲伤与哀愁远远多于欢乐。这也是人生的常态吧。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每个人在这世上,都是如此孤单无所凭依,渴求爱和理解,寻找生存的意义。于是我们需要有亲人,有朋友,有挚爱,归根结底,我们需要有人理解,有人与我们相爱,我们要知己。但,每个人又是如此不同,除了生我育我者父母,还能有多少人能跨越两颗心之间遥远的距离,抵达水乳交融的亲密如同一体?然而让人伤痛难抑的却是,人生最初的知己,最亲切的怀恋——父母,却不能与我们相伴一生,何其痛哉!“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此句,道出了多少难抑的悲痛与无奈!

但逝者已矣,生活却还要继续,孤独却还在蔓延。于是长久的朋友,成了我们长久的期待。于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于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于是“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于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朋友,朋友,此生难知;朋友,朋友,此生难再。因为“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因为“人生当显贵,每淡布衣交”;因为“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真正的朋友,总是可遇不可求。人总是孤单,总是敏感,总是戒备,这是动物的本能,还是人性的悲哀?于是心慕高山流水,向往管鲍之交,却又时时记得“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交一片心”,不敢将心门打开,在自己的世界里沉醉徘徊,怕有朝一日,一片冰心换的背叛;怕有朝一日,一腔热血变满腹伤怀。自己的理想梦想痴想幻想,统统为人耻笑,世道不容,所以才会“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所以才有“忧来无方,人莫知之”。朋友难知,但,纵使人生总是遇见“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毕竟总会有那么几人知心,愿与我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知我心忧”吧。叹只叹,“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叹只叹,“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叹只叹,“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相见时难别亦难”,人生总是聚少离多,难得知己,却亦是别离。此生难再,一瞬芳华,刹那永恒,君子之交大抵若此。总是相逢不过一面,相交不过数言,相知不过目光交汇,却能“心有灵犀一点通”,便是“一见如故旧,丝麟酌流霞”,分别之后,依然念念不忘,直至“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古人于友情,分得细致温情:生死之交,刎颈之交,芝兰之交,莫逆,忘年,但无论怎样的深交,却终是彼此人格里彼此吸引的光芒造就。发自内心的互相欣赏,互相尊重,才是朋友之间永恒的财富。那彼此之间迁延一世的情谊,如此令人动心,令人感动。

只是朋友毕竟是朋友,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圈子。彼此只是交集却不能是重合——如若重合,不就失去了那种秉性不同却又能惺惺相惜的惊喜么?所以除了友情,我们还歌颂爱情。古人对于爱情,虽是在封建的藩篱下,却也有不少的情深意重,生死相依。从“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到“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从“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到“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到“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草”……古人的爱情,朴素而唯美。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还有陆游和唐婉的“红酥手,黄縢酒”,苏轼与王弗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都如此让人叹惋。但除了这样的惊天动地,爱情,更多的该是细水长流吧。那时候的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你挑水来我浇园”,生生死死都在那一亩三分地上,靠着垄头看夕阳。这样平淡的日子,却正

是一种最原始的美,在这平淡中,深深掩着“你侬我侬,忒煞情多”,诉说着“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温柔,这样的美好,料是天神也会动心的吧。

可饶是这样,那种从出生之时就带着的孤独却仍然如影随形。纵是享尽齐人之福,却还是会有莫名的感伤。“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一句,唱绝古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对人生总有深切的思考。仰望苍穹,俯瞰大地,灵魂有着千千万万却是陌路——像是被遗弃在这无尽的时光之中,无助悲凉。诚然,人就是一株渺小的苇草,“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也许正是这样的渺小,让人对于自身的命运产生由衷的关切和担忧。于是我们常问,“天啊,这是为什么!”“地啊,你说话啊!”问天,是国人,乃至整个人类的共有情结。但天却不语,地却无言。尽管如此,答案却已在不言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诗句,不正是帕斯卡尔“认识一株会思想的苇草”最好的注脚?“天生我材必有用”,谁又能断言这苇草,这蓬蒿,不能有朝一日“仰天大笑出门去”呢?这样强烈的想要留下痕迹的心意,是否会让我们不那么孤独?当孤独变成一种习惯,我们是否就能学会“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从沧海桑田中获取养料?当我们独自前行得足够长久,是否也能学会饲育自己的内心,懂得“一蓑烟雨任平生”?孤独的久了,人就会学会珍惜,无论美好,还是伤痛,都会变成轻云飘游心上的天空,抬眼就是轻快适然的风景。勇敢的去面对这孤独,最终他总会还你丰满的生命——在孤寂之后,收获满满的幸福,纵使“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也能叹一句沧海,歌一曲长风。

篇三:语文高考试题

09年高考语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这其实也正是一切高贵者的通病。

是啊,只有宽容大度

才能成就大事。①项羽不懂这个道理,他的失败便是理所当然了②由于高贵,他们往往不能容人③胸中容不得尘埃④然而他们不知道,海洋之所以博大,恰在能容⑤而且还自诩为眼里容不得沙子A.①②④③⑤B.②③⑤①④C.②⑤③④①D.①④②⑤③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阅读美国哈佛大学名誉校长陆登庭的演讲,完成6—8题。《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高等教育无论从政府、个人还是各种资源的综合配置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昂贵的

投资。因此在美国和其他的地方,目前有一种日渐增加的压力,即要求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

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应有助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在哈佛,我们正在复杂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持我们称之为?开放教育?的传统。哈佛本科生在校的四年中一定要在一个主要的领域学习,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行跨学科专业学习。根据同样的观点,请让我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我所说的基础研究,指的是一种

并未考虑其实际应用性,而源于我们深入自然和人类的激情的科学研究。本世纪的许多最有实际意义的发现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学者们不是出于追求发明创造的实用性,而是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识。今天人类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以前DNA的发现,当时却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发现的巨大作用。强大工具如激光、硅能、超导、卫星、光学纤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发现,最初也并未考虑它的实际应用性,而只是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对于知识的探索。

这里我们引入需要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使我们的大学适应一个有众多领

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点新鲜见识的增长,均得益于全球知识渊博学者之间的合作。我们希望召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兼容不同的观点、看法的前提下,高瞻远瞩,考察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5.下面对文中所倡导的“大学教育”的理解最为全面的一项是()A.培养更具创造性,更善于思考,更有理想和洞察力的更完美的人。B.能培养大批搞发明创造,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人,从而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C.既要适应有众多领域的世界,还要注重对人的全面培养,也能为经济发展作贡献。D.培养能适应众多领域,兼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推动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人。6.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闻:?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孟

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瓿乎?来何疾也!?曰:

?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

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注】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人属孟尝君属:请托.

B.比门下之鱼客比:和?相同.

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计会:会计账务..

D.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子:子女.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的一组是()①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②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③

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④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⑤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⑥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A.①⑥⑤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⑤⑥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齐人冯谖,贫困至极,投靠孟尝君,颇有爱才之名的孟尝君因为他没有什么特长和才

干就忽视并怠慢了他。B.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但他却抱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理,从一开始就不

断的索要,以检验自己准备辅佐的人到底是不是胸怀宽广、礼贤下士。C.冯谖几次弹着他的宝剑唱歌,要鱼要车,孟尝君也都满足了他。后来,孟尝君问谁能

替他去领地讨租税,大家都争着要去,冯谖更是毛遂自荐愿意前往。D.冯谖为孟尝君干的这件事就是在常人看来愚蠢至极的“千金买义”。说它愚蠢是因为它

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而正是这一点体现了冯谖的战略性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

(2)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5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答: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两题任选一题)(1)故知一死生为虚诞,(王羲之《兰亭集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论语》)民为贵,,。(《孟子》)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17题。

牛的写意

李汉荣

①牛的眼睛总是湿润的。牛终生都在流泪。

②天空中飘不完的云彩,没有一片能擦去牛的忧伤。

③牛的眼睛是诚实的眼睛,在生命界,牛的眼睛是最没有恶意的。

④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眼睛。我见过的牛,无论雌雄老少,都有着好看的双眼

皮,长着善眨动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我常常想,世上有丑男丑女,但没有丑牛,牛的灵气都集中在它的大而黑的眼睛。牛,其实是很妩媚的。

⑤牛有角,但那已不大像是厮杀的武器,更像是一件对称的艺术品。有时候,公牛为了争夺情人,也会进行一场爱的争斗,如果正值黄昏,草场上牛角铿锵,发出金属的声响,母牛羞涩地站在远处,目睹这场因她而发的战争,爱终于有了着落,遍野的夕光摇曳起婚礼的烛炮。那失意的公牛舔着爱情的创伤,消失在夜的深处。这时候,我们恍若置身于远古的一个美丽残酷的传说。

⑥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牛的蹄印大气、浑厚而深刻,相比之下,帝王的印章就显得小气、炫耀而造作,充满了人的狂妄和机诈。牛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的过去。雨过天晴,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那些留在密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掩护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和蚂蚁们的住宅。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迷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蹄印,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不披露的秘密。

⑦牛的食谱很简单:除了草,牛没有别的口粮。牛一直吃着草,从远古吃到今天早晨,从海边攀援到群山之巅。天下何处无草,天下何处无牛。一想到这里我就禁不住激动:地上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古诗词名句好句(苏轼)-123

古诗词名句好句(苏轼)-12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

【鉴赏】“最是橙黄橘绿时”是指秋天。这两句诗的语译是:你可要记住,一年当中最美好可爱的景色,正是那橙子已黄、橘子尚绿的时候。“一年好景君须记”常用来嘱咐他人要特别记住某一段意义不寻常的日子,或是景色最美好的时光。

【原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鉴赏】胸中保有一股浩然之气,迎着千里的雄风,心怀是多么的豪放、快意。后人常引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来形容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很有一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雄伟气势。登高望远,迎风屹立,最容易引发人的豪情壮志,此时此刻大呼“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确实可以把人心的豪情,畅快地表达出来。

【原诗】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鉴赏】人生就像梦幻一般,所谓英雄豪杰,所谓事业功名,在时间巨流的无情冲击下,必将“灰飞烟灭”。想起来还是拿起浊酒,尽情地喝上几杯,并且以此祭江上的明月。樽,是指

酒杯。酹,是指酒祭。作者感叹年华易逝,人事无常,功名富贵本是一场空幻,内心不由感到沉痛而悲伤。最后豁然通达,就以此二句作结:“何必在乎人生如梦呢?还是喝酒吧!”此时作者心情已转为开朗、旷达,因此这两句词中便显露出一种意兴潇洒的豪情。

【原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崩云”或作“穿空”,“裂岸”或作“拍岸”,“樯橹”或作“强虏”。)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鉴赏】人生在世,总是到处流浪漂泊,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飞来飞去的鸿雁一样,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许会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但等到鸿雁飞去以后,又有谁会记得它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呢?恰似,或作应似。常年在外流浪的人,最喜欢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这两句诗了。

【原诗】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人生看得几清明

【出处】宋·苏轼《东栏梨花》

【鉴赏】作者看见梨花雪白可爱,触景伤情,不禁感叹人生在世,又能够看到几次如此雪白、可爱的梨花呢?后人常用“人生看得几清明”这句诗,来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一辈子又能看到几次美好的风光呢?

【原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人生识字忧患始

【出处】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鉴赏】人一旦识字,就是一生忧患的开始。苏轼的这种看法与西洋哲学家叔本华的知识痛苦观类似。“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句诗是苏轼的名句,常被用来感叹对人生了解愈多,烦恼、愁苦也就愈多。所以他接着说:“姓名粗记可以休”意思是:人只要粗略记得姓名就可以了,当然这是苏轼一时激愤的话而已。

【原诗】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处】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记梦》

【鉴赏】分别十年,是生是死,彼此都无从知晓;遥遥相对,不觉茫然。即使未曾思量,但她的人影却自然浮现心头,使人永难忘怀。“十年生死两茫茫”用来表示对离别经年,既不知生死,又无从联络的亲友的感怀与思念。“不思量,自难忘”描写对故人追念的深刻,难以忘怀。原诗是一首悼亡诗,描写苏轼对已逝妻子的深切思念,情真语挚,感人至深。

【原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鉴赏】人生在世,会遭遇到各种悲、欢、离、合,就好象天上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事是自古以来就不曾圆满周全的。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洞察人生活的洒脱情怀,也是作者对人生感到无奈的一种自我解嘲。这三句词通常用来感叹人生的无奈,与世事无常。人生在世,总难免会碰到不如意,或令人遗憾的际遇,既然知道没有绝对圆满的人生存在,又何必太过执著呢?

【原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出处】宋·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鉴赏】人可以像秋鸿般有信息,年年重回旧地;而那些早已过去的往事,却犹如春梦一般,未曾留下一丝痕迹。“事如春梦了无痕”通常用来感叹往事的飘渺,难以寻觅,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眷恋与萦怀,若用来代表失去的恋情,则在追忆、怀念中,还蕴蓄着一份苦痛遇见迷惘。

【原诗】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出处】苏轼《洗儿》

【鉴赏】苏轼一生聪明能干,才能卓越。由于他自持聪明过人,不肯逢迎权贵;他又擅长写作诗文,时常得罪显要,以至于一生困顿失意。这首“洗儿诗”,是苏轼藉对儿子的期盼,抒发自己满腔的激愤。表面是在嘲弄自己聪明一世,失意一生,实际却是在讽刺那些公卿大臣,全都是“愚且鲁”的无能之辈。

【原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间有味是清欢

【出处】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鉴赏】这首词是苏轼于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与泗州友人刘倩叔游南山的作品。作者描写春日游玩山水,当他在山野中尝到可口的新嫩春菜时,不禁称赞说:人世间的食物,吃起来最有味的,便是那春日山野间的春菜了。后人常用“人间有味是清欢”来形容乡野生活的朴实,可爱,与山菜野味的清新、甜美。原诗中的“春盘”指的就是春菜。

【原诗】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鉴赏】大江的流水终日不停地向东奔流,那汹涌澎湃的浪潮,淘洗尽了千古以来无数的风流人物。大江东去,代表时间巨流的无情流逝,带走了千古的大好岁月,也带走了千古的英雄人物。大江:长江。风流人物:杰出人物。原词中的羽扇纶巾:指周瑜温文尔雅,儒将风度。故国神游:神游古代的战场。苏轼借此词感叹英雄人物的盛衰无常,气势雄浑,意境悲凉,千古称颂不朽。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卷头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是由这里演变而来。苏轼在原词中把古战场描写得有声有色,塑造了雄姿英发的周瑜形象,可是结尾却很悲凉。这是苏轼感怀自己年近半百,功业未成的反映。

【原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崩云”或作“穿空”,“裂岸”或作“拍岸”,“樯橹”或作“强虏”。)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出处】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下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