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论文 :德语国家休闲与旅游地理研究的回顾与进展[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09:37:36 理学论文
理科论文 :德语国家休闲与旅游地理研究的回顾与进展[1]理学论文
【找论文网 - 理学论文】
[摘要]德语国家的旅游地理学研究发端于汉斯·波塞尔(Hans Poser) 1939 年对利森山区(Riesengebirge) 旅游景区的分析研究。他将景观看作旅游的背景,认为地理学研究旅游要从分析景观和度假之间的关系入手。二战后形成的以休闲行为研究为主的慕尼黑学派,更重视游客及其休闲行为。目前的旅游地理学研究主要以应用为主,如可持续旅游发展、空间承载力以及社会变迁对旅游供求市场的影响等。另一个趋势是地理多元空间(如物理空间、行为空间、虚拟空间等) 对休闲和旅游的影响研究。另外,休闲旅游发展的整体性研究方法又重新复活。
[关键词]德语国家;旅游与休闲;研究历史;发展前景
引言
德语国家和英语国家的学术研究有着本质的差别。其休闲与旅游地理构建和认识方面的区别,反映了各自国家地理学研究的历史传统以及本国的人文背景。在德语国家中,地理长期被视为一种空间和区域科学,旅游地理学着重研究休闲和旅游的空间层面, 并力图揭示其中的空间过程。贝克尔(Becker) 和克莱塞(Kreisel) 曾将这些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和全面分析[1 ,2 ] 。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德语国家旅游和休闲地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管窥国际旅游学术研究动态。
1 早期旅游地理学研究:波塞尔阶段
1. 1 第一阶段:整体性研究方法的旅游地理学
汉斯·波塞尔(Poser) 对利森山区(Riesengebirge)旅游和地理之间联系的研究标志着德语国家对旅游地理研究关注的开始[3] 。在当时,还不存在像今天这样比较普及的大众旅游和市场营销方式。山地景观在今天只是一种旅游目的地,但在当时却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所以早的旅游地理学术语“Fremdverk-ehr”,德文原意为“对外交通地理”) 。波塞尔是以地理为背景来研究旅游并关注旅游的本质特征的。他主张旅游地理不应该仅仅是一些统计数字或旅游功能区地图,而应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旅游。
波塞尔认为,在认识景观及其变化过程中要突出旅游和休闲的重要性,反之亦然。受当时区域地理范式的影响,他认为旅游与休闲是区域中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如果将其排除在外,对了解环境的结构和发展将会带有片面性。由于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愈演愈烈,对旅游的研究必须从自然和人文地理层面来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旅游的地理意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与之相关的多种多样的问题”[3 ] 。波塞尔认为旅游活动发生于地理空间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了其独特的文化景观类型。旅游与其他过程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旅游
区,从而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地区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其聚落形态、经济活动、交通和生活方式,而这些又受制于时空的变化。
因此,旅游可以被看作是环境条件的一个变化函数,推动旅游空间发展的主要因子是旅游目的地本身的景观和气候条件以及客源地的人口状况。这就是早期试图用推力和拉力(push and pull) 来分析旅游发展实质的研究[2 ] 。有利的因素(如不断增加的客源地人口、对休闲和旅游兴趣的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的改善等) 以及限制因素(如政治危机、极端的气候条件等) 都影响着旅游地区的发展。景观———即所有自然和文化要素含义的综合,提供了旅游发展和消费的实质内容。但是,就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这种互为张力关系而言,景观是一把双刃剑。
今天,波塞尔那种将旅游和休闲置于特定景观和区域之下的整体研究方法早已被人们摒弃。但他用区域方法研究旅游却构成了德语国家旅游研究历史的发端。虽然波塞尔并不热衷于用复杂抽象的地图来表现旅游,但他却能从空间的角度,综合分析与旅游相关的文化景观变迁、功能和结构要素。
1. 2 对旅游空间制约因素的研究
波塞尔的研究并不是阐释德语国家旅游地理学的唯一范式。有好几位学者都在努力探索影响旅游区发展的基本原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 ,他试图将中心地理论应用到旅游的空间体系之中,并认为,越是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的地方,越能提供对旅游发展有利的条件[4 ] 。
这种“核心—边缘”假说认为,客源中心和边缘地区旅游的极化关系是决定性的因素。然而,不可能存在像中心地理论那样,存在清晰表达旅游空间模式的规则。后来,基于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规模、距离以及流向分析的假设,凯明斯克(Kaminske)建立了国际旅游的距离衰减数学模型[5 ] 。实际上,休闲和旅游活动不仅发生在“快乐边缘区”(pleasure periphery) ,而且还发生在不再被视为灰色的工业中心区。长期以来“, 地理空间”已经不再仅仅是“真实空间”,因为不仅空间距离,而且社会、认知和心理距离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就像克里斯塔勒一样,一些学者理学论文
[摘要]德语国家的旅游地理学研究发端于汉斯·波塞尔(Hans Poser) 1939 年对利森山区(Riesengebirge) 旅游景区的分析研究。他将景观看作旅游的背景,认为地理学研究旅游要从分析景观和度假之间的关系入手。二战后形成的以休闲行为研究为主的慕尼黑学派,更重视游客及其休闲行为。目前的旅游地理学研究主要以应用为主,如可持续旅游发展、空间承载力以及社会变迁对旅游供求市场的影响等。另一个趋势是地理多元空间(如物理空间、行为空间、虚拟空间等) 对休闲和旅游的影响研究。另外,休闲旅游发展的整体性研究方法又重新复活。
[关键词]德语国家;旅游与休闲;研究历史;发展前景
引言
德语国家和英语国家的学术研究有着本质的差别。其休闲与旅游地理构建和认识方面的区别,反映了各自国家地理学研究的历史传统以及本国的人文背景。在德语国家中,地理长期被视为一种空间和区域科学,旅游地理学着重研究休闲和旅游的空间层面, 并力图揭示其中的空间过程。贝克尔(Becker) 和克莱塞(Kreisel) 曾将这些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和全面分析[1 ,2 ] 。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德语国家旅游和休闲地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管窥国际旅游学术研究动态。
1 早期旅游地理学研究:波塞尔阶段
1. 1 第一阶段:整体性研究方法的旅游地理学
汉斯·波塞尔(Poser) 对利森山区(Riesengebirge)旅游和地理之间联系的研究标志着德语国家对旅游地理研究关注的开始[3] 。在当时,还不存在像今天这样比较普及的大众旅游和市场营销方式。山地景观在今天只是一种旅游目的地,但在当时却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所以早的旅游地理学术语“Fremdverk-ehr”,德文原意为“对外交通地理”) 。波塞尔是以地理为背景来研究旅游并关注旅游的本质特征的。他主张旅游地理不应该仅仅是一些统计数字或旅游功能区地图,而应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旅游。
波塞尔认为,在认识景观及其变化过程中要突出旅游和休闲的重要性,反之亦然。受当时区域地理范式的影响,他认为旅游与休闲是区域中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如果将其排除在外,对了解环境的结构和发展将会带有片面性。由于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愈演愈烈,对旅游的研究必须从自然和人文地理层面来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旅游的地理意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与之相关的多种多样的问题”[3 ] 。波塞尔认为旅游活动发生于地理空间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了其独特的文化景观类型。旅游与其他过程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旅游
区,从而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地区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其聚落形态、经济活动、交通和生活方式,而这些又受制于时空的变化。
因此,旅游可以被看作是环境条件的一个变化函数,推动旅游空间发展的主要因子是旅游目的地本身的景观和气候条件以及客源地的人口状况。这就是早期试图用推力和拉力(push and pull) 来分析旅游发展实质的研究[2 ] 。有利的因素(如不断增加的客源地人口、对休闲和旅游兴趣的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的改善等) 以及限制因素(如政治危机、极端的气候条件等) 都影响着旅游地区的发展。景观———即所有自然和文化要素含义的综合,提供了旅游发展和消费的实质内容。但是,就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这种互为张力关系而言,景观是一把双刃剑。
今天,波塞尔那种将旅游和休闲置于特定景观和区域之下的整体研究方法早已被人们摒弃。但他用区域方法研究旅游却构成了德语国家旅游研究历史的发端。虽然波塞尔并不热衷于用复杂抽象的地图来表现旅游,但他却能从空间的角度,综合分析与旅游相关的文化景观变迁、功能和结构要素。
1. 2 对旅游空间制约因素的研究
波塞尔的研究并不是阐释德语国家旅游地理学的唯一范式。有好几位学者都在努力探索影响旅游区发展的基本原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 ,他试图将中心地理论应用到旅游的空间体系之中,并认为,越是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的地方,越能提供对旅游发展有利的条件[4 ] 。
这种“核心—边缘”假说认为,客源中心和边缘地区旅游的极化关系是决定性的因素。然而,不可能存在像中心地理论那样,存在清晰表达旅游空间模式的规则。后来,基于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规模、距离以及流向分析的假设,凯明斯克(Kaminske)建立了国际旅游的距离衰减数学模型[5 ] 。实际上,休闲和旅游活动不仅发生在“快乐边缘区”(pleasure periphery) ,而且还发生在不再被视为灰色的工业中心区。长期以来“, 地理空间”已经不再仅仅是“真实空间”,因为不仅空间距离,而且社会、认知和心理距离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就像克里斯塔勒一样,一些学者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