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论文:生态政区规划与建设的冷思考[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07:06:10 理学论文
生态政区(Ecopolis)是人们对按生态学规律(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类生态)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个行政单元(可以是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地区、一个县或一个乡镇)的简称,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区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高效、生态和谐、社会文明的生态社区。
生态政区建设的宗旨是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全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
自1987年由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科委支持的江苏大丰全国第一个生态县规划开始以来,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当地政府生态政区建设办公室合作组织了一大批跨学科的研究人员先后开展和跟踪了大丰生态县、扬州、日照生态市和海南生态省等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典型生态政区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相关课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18年来,我们与当地的科研、决策和管理人员一起在理论探索、规划编制、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典型工程示范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也发现了一些挑战和机遇,在这里与大家磋商。
1 生态政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富人阳春白雪的奢侈品吗?
生态政区的测度指标是过程的健康程度而不是目标的绝对数量,必须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阈值(饱和度)、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经济富裕的不一定都是生态合理的,发展滞后不一定生态落后。生态政区的目标是生态和谐而不是环境优美,自然条件较差地区也可以通过生态建设实现关系和谐。目前创建生态政区的过程中,人们过分看重生态政区评估的绝对指标而忽视相对指标,着重结构指标而忽视功能指标,着重静态指标而忽视动态指标,导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创建生态政区的积极性不高。今后除国家级的评估考核指标要逐步完善、科研部门的重点要有所倾斜外、体制改革要相应配套外,各地区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型十分重要。
生态政区的内涵远不是经济发达和环境优美,其根本宗旨在于引进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不同发展水平下城乡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1)系统化 针对传统城市建设中条块分割、学科分离、技术单干、行为割据的还原论趋势,引进生态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复合生态系统原理,重视景观整合性、代谢循环性、反馈灵敏性、技术交叉性、体制综合性和时空连续性。
(2)自然化 营建一种朴实无华、多样性高、适应性强、生命力活、能自我调节的人居环境,具有强的竞争、共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强调水的流动性、风的畅通性、生物的活力、能源的自然性以及人对自然的适应性和低的风险。
(3)经济化 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生态交流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4)人性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身心健康的基本需求和交流、学习、健身、娱乐、美学及文化等社会需求,诱导和激发人们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和天地境界的融和与升华。
2 生态政区建设是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建设,钱到渠成吗?
生态建设是各类自然、社会和经济生态关系的建设,需要从体制、技术、行为多方面全面规划、设计与管理,资金可以加速硬件环境的建设,而软件核心件环境的建设光靠资金是不行的,必须以认知文化和体制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观念转型、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催化孵化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来培育。才有可能引来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改善硬件环境。
生态政区建设面临新旧体制的矛盾、条块分割的冲突、上下认识的差异、内外环境的匹配、近期和远期效益的权衡,以及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处置。事实表明,成功的生态政区建设必须有一个革新的班子、一类先进的理念、一种统筹兼顾的机制,一套决策咨询、科技术孵、信息反馈的技术支撑体系,一支长期合作、相互信赖的科研队伍,以及一个人才培训、绩效考核、生态监测、社会参与和舆论监督的能力建设网络,缺一不可。
3 生态政区追求的是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