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金融论文:我国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机制的有效性研究[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11:42:54 证券金融论文
【摘要】次级债券(Subordinate Debt),泛指偿还次序优于股权,但次于一级债权的一种特殊的债权形式。这种债权方式广泛地被国际商业银行用于改善资本结构或调整资产期限。同时,作为一种债权,它具有发行成本较小、不分散商业银行控制权和利率支出免税的优点。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次级债券作为一种市场约束工具,是否在我国能够真正有效运行。本文将在第一部分中讨论次级债券的各种特点,第二部分讨论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机制,第三部分中通过分析次级债券市场约束的作用过程,讨论次级债券约束在我国的有效性,第四部分总结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 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机制
一、次级债券的特点
1、与股权相比。次级债券与股票的相似点在于:第一,偿付顺序都相当靠后,而且都是无保险、无担保的。第二,都是长期投资,股票是永久性的.次级债券一般也在五年以上,偿付期之前无法撤回,只能在二级市场转让。第三,作为银行资本,它们都可以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的缓冲器,减少银行倒闭的可能性,保护银行存款。
次级债券与股票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虽然同样对风险敏感,但是股票的权益人可以享受承担较大风险带来的较大收益,而次级债券的权益人只能享受固定的风险溢价收益,但必须承担银行因风险经营倒闭带来的无法偿付的可能性。第二,股东对于商业银行管理有投票权,而次级债券权益人只能在银行面临破产清算时才能参与管理银行。第三,权益作为核心资本,可以冲减银行日常经营损失,而次级债券作为附属资本,无法用于冲减损失。
2、和银行存款相比。次级债券与银行存款的相似点在于:第一,在银行遭遇风险倒闭时,它们都有得不到偿付的可能。第二,它们都属于债权,对银行经营管理没有投票权。第三,它们获得的都是名义或实际上固定的利率,无法获得风险溢价。
次级债券与银行存款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次级债券比存款的偿付顺序靠后,而且存款者有存款保险的保护,而次级债券却是无担保,无保险的。第二,一般情况下,存款可以随时取出,并不承担任何本金损失,而次级债无法提前偿还,只能在二级市场转让,可能会遭遇本金损失。第三,对于银行来说,次级债券期限较长,以次级债券融资比普通的存款更加稳定。一家银行的存款无法偿付可能会导致银行间的挤兑传染效应,而次级债券不会。
由上述可知,银行控股股东可能会为了获取更高的风险溢价,而在经营中故意承担更多的风险.存款者由于有最早的偿付顺序和显性或隐性的存款保险,而对银行的风险不太敏感。相对而言,次级债所有者对银行的风险高度敏感,并且承担单侧风险,无法获得银行风险所带来的溢价,他们会希望银行承担较少风险,减少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同时,监管者对于商业银行的希望是尽量稳健的经营,避免破产和导致社会不稳定。
本质上来说,次级债券设计了一种债权结构使这部分的利益相关人,形成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自发的分析与监督,最终达到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约束。
二、次级债券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机制
1、直接市场约束。指次级债券投资者通过银行对其发行次级债券所支付的不同利息水平方式,在一级市场对发债银行进行约束。
2、间接市场约束。指利益相关人或金融监管当局通过监控次级债券的二级市场价格,评估发债银行,形成压力。
3、促使监管者关闭问题银行,防止损失扩大。次级债券持有者为了减少损失,会督促金融监管当局对问题银行采取果断的整改行动,以市场监管督促行政监管。次级债券由上述不同的机制控制银行风险。但市场环境的缺失可能导致约束机制失效。
三、市场约束机制实现问题
1、统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我国近期出台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对发行人财务经营状况的披露以及与次级债券发行相关的有关内容披露。但是,首先,信息披露不够详细,没有提到风险敞口、对资本的内部评级机制和风险管理战略等内容。其次,信用评级是次级债券揭露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我国现在尚没有权威的评级机构。再次,薄弱的公司治理机制、审计标准和会计制度的不规范大大影响了所披露信息的质量和作用。最后,我国银行大量关系型贷款中包含的特殊、不可量化的信息,无法通过有效信息形式与渠道提示给外部投资者。
2、相当数量的合格的投资者。“合格”投资者包含的含义是: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风险评估能力。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具有足够规模的非银行机构投资者。私人投资者由于规模较小而更愿意搭便车.而不是去监督,而外国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债权投资一向兴趣不大。市场上,商行和保险公司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长的资金期限结构,但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债券在数量上有很严格的限证券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