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成性的促进措施[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3 15:05:29 教育学论文
教育论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成性的促进措施[1]教育学论文
【论文秘籍网 - 教育学论文】
[论文作者:宋早兵]动态生成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教学理念,动态生成教学正是重视传统教学所忽略的东西,它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表现,重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教师要更好地激发课堂的动态生成,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论文网站 一、教学设计要有弹性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留有弹性空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留有空间和时间,这就是说,预设的教学设计只是一个框架,是一个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要考虑到预设教学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不一致性,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差异很大,但是由于教师有充分的预设,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有效地化解突发事件,使之成为“神来之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因势利导,打破计划,对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时地调整和迅速地重新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对于“区域农业发展”这一课,按照过去教师的习惯,会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去设计课堂程序,还要把过渡的语言设计好,而现行课标上有这样一条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以此标准为指导思想,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这种大框架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为地理课堂提供广阔的生成空间。在此,地理教师就没有必要细而全地把教材条分缕析,而是将精力用在了解我国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上,收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资料,同时了解了当地的农业发展。这种大框架下的课堂细节的生成,从艺术角度来看,叫留白。所以,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在有意提出的问题之后的“空白”里,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再提问,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可能。
二、课堂教学中要善待“插嘴”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由一个旁观者转化为一个参与者,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获取知识,从而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是他们感情的真诚流露,表明了他们的想法和对问题的领悟, “插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上课插嘴”的情况,教师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让学生敢于“插嘴”,乐于“插嘴”。动态生成的地理课堂本来就是开放的课堂环境,上课允许“插嘴”,实质是解放学生的心理,而心理安全、自由正是学生主动、生动发展的摇篮;“插嘴”也是地理教师教学预设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能反映出教师教案设计中的失误,能使动态生成的地理课堂教学超越预设的目标。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时,说“它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但是却有一位同学在仔细阅读了《世界气候分布图》后,“插嘴”说:“那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呢?就不是热带雨林了?”这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涉及到的,于是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在表扬这位学生有洞察力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激烈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分布在赤道和回归线附近的两种热带雨林气候的不同成因,不仅使大家记忆深刻,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学生思维。尽管如此,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经过笔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地理课堂进行过程中,只有9%的同学敢“插嘴”,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只有6%的地理教师愿意学生“插嘴”,大多数教师认为这样影响了教学思路,破坏了课堂秩序。其实在生成性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后做好教学反思、总结工作,在这个“动态生成”不断发展推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等待、倾听、喝彩、合作、参与等有效的策略,直面学生的“插嘴”,会让课堂教学资源锦上添花,促进全体学生地理学习的发展。
三、关注情感目标,促发课堂的生成性
处于当今的时代,面对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地理教学领域研究的进展,地理教师没有理由固守过去的那种单纯关注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育中不但需要关注情感,而且完全可能。笔者认为,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关注情感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关注学生的地理情感需求。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能够催人奋进。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表明,情感教学比单纯的知识教学效果好得多,地理教学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地理教师具体、生动的情感有着巨大的魅力,可以增强学生地理知识和地理思想情感的体验,是地理教学活动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许多学生对地理老师、地理课本、地理学习都感到乏味,这其间缺少的就是“情”。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不断激发、满足学生学习地理的情感,积极实施情感教学。
2.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传统地理教学,教师通常只从教育学论文
[论文作者:宋早兵]动态生成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教学理念,动态生成教学正是重视传统教学所忽略的东西,它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表现,重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教师要更好地激发课堂的动态生成,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论文网站 一、教学设计要有弹性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留有弹性空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留有空间和时间,这就是说,预设的教学设计只是一个框架,是一个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要考虑到预设教学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不一致性,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差异很大,但是由于教师有充分的预设,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有效地化解突发事件,使之成为“神来之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因势利导,打破计划,对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时地调整和迅速地重新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对于“区域农业发展”这一课,按照过去教师的习惯,会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去设计课堂程序,还要把过渡的语言设计好,而现行课标上有这样一条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以此标准为指导思想,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这种大框架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为地理课堂提供广阔的生成空间。在此,地理教师就没有必要细而全地把教材条分缕析,而是将精力用在了解我国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上,收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资料,同时了解了当地的农业发展。这种大框架下的课堂细节的生成,从艺术角度来看,叫留白。所以,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在有意提出的问题之后的“空白”里,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再提问,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可能。
二、课堂教学中要善待“插嘴”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由一个旁观者转化为一个参与者,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获取知识,从而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是他们感情的真诚流露,表明了他们的想法和对问题的领悟, “插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上课插嘴”的情况,教师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让学生敢于“插嘴”,乐于“插嘴”。动态生成的地理课堂本来就是开放的课堂环境,上课允许“插嘴”,实质是解放学生的心理,而心理安全、自由正是学生主动、生动发展的摇篮;“插嘴”也是地理教师教学预设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能反映出教师教案设计中的失误,能使动态生成的地理课堂教学超越预设的目标。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时,说“它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但是却有一位同学在仔细阅读了《世界气候分布图》后,“插嘴”说:“那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呢?就不是热带雨林了?”这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涉及到的,于是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在表扬这位学生有洞察力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激烈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分布在赤道和回归线附近的两种热带雨林气候的不同成因,不仅使大家记忆深刻,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学生思维。尽管如此,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经过笔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地理课堂进行过程中,只有9%的同学敢“插嘴”,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只有6%的地理教师愿意学生“插嘴”,大多数教师认为这样影响了教学思路,破坏了课堂秩序。其实在生成性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后做好教学反思、总结工作,在这个“动态生成”不断发展推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等待、倾听、喝彩、合作、参与等有效的策略,直面学生的“插嘴”,会让课堂教学资源锦上添花,促进全体学生地理学习的发展。
三、关注情感目标,促发课堂的生成性
处于当今的时代,面对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地理教学领域研究的进展,地理教师没有理由固守过去的那种单纯关注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育中不但需要关注情感,而且完全可能。笔者认为,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关注情感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关注学生的地理情感需求。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能够催人奋进。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表明,情感教学比单纯的知识教学效果好得多,地理教学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地理教师具体、生动的情感有着巨大的魅力,可以增强学生地理知识和地理思想情感的体验,是地理教学活动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许多学生对地理老师、地理课本、地理学习都感到乏味,这其间缺少的就是“情”。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不断激发、满足学生学习地理的情感,积极实施情感教学。
2.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传统地理教学,教师通常只从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