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选调生考试 > 教育资讯

历年山东选调生考试申论资料分析真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09:40:07 选调生考试
历年山东选调生考试申论资料分析真题
历年山东选调生考试申论资料分析真题选调生考试
材料一:
我愿做黄河滩边的一株柽柳
  ——记济南吴家堡镇曹家圈村大学生村官孟帅
  “与村支书第一次见面,一双粗糙的大手将我握得生疼。‘小孟书记,欢迎你!’村支书嘿嘿一笑,回头招呼几个村干部模样的人说:‘这就是区里派到咱村的大学生小孟,以后就叫孟副书记。’”这是孟帅自己记录的初到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曹家圈村的第一个场景。
  从“孟副书记”、“小孟副书记”,到“小孟”、“孟呀”,包村3年,黄河滩边淳朴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孟帅称谓的变化,给人许多回味、许多思索……   
  “既然选择了曹家圈,我就决不能轻言放弃”
  2004年7月,孟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作为选调生,同年他被济南市槐荫区委组织部安派到吴家堡镇工作。
  吴家堡对孟帅来说是陌生的。坐上从市里开往远郊的汽车,在近一小时的路程里,高楼大厦逐渐从视线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稻田和稀的村落,此时孟帅才真正体会到“偏远”的含义。
  报到没几天,槐荫区抽调机关干部包村。孟帅主动找镇党委副书记张亮,要求到困难的地方去:“我年轻,在哪里都是从头干起,您给我安排个穷村吧。”张亮被眼前这位年轻人一脸的真诚打动了:“行,就去曹家圈吧。”
  出了镇政府一直往西、往西,不期而遇的黄河大坝让孟帅纳闷:这是到哪儿了?这里就是曹家圈村,地处槐荫区西北角,依临黄河,位置偏僻,属于经济贫困村,村里一部分土地还在黄河滩里。   
  淳朴的民风吹拂着这个黄河边小村庄170余年,其间几次搬迁,他们为母亲河大坝奉献出了自己大片的良田,目前人均只有6分耕地,许多村民靠劳力在外打工挣钱,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推开村委会锈迹斑斑的铁门,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房屋和堆了大半个院子的物料。孟帅愣了一会儿,告诉自己:这就是曹家圈,自己的生活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到村里后,孟帅被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没有任何农村工作经验的他,从此开始了他的村官生涯。
  村里没人认识新来的孟帅,来了很多天了,还有村民以为他是来推销种子或卖老鼠药的。村里青年都去城里打工了,他想找个陪自己说话的人都很难。一次,有位朋友去曹家圈,问孟帅需不需要捎点什么东西。他想了想,说:“要是方便,捎几份最近的报纸吧,村子偏,看不到新的报纸,都不知道外头发生什么了。”
  那段时间,孟帅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黄河大堤。站在大堤上,面对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渐渐地,烦闷一点点隐退,豪情却不断在胸中涌动——“人总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
  既然选择了曹家圈,我就决不能轻言放弃。我要干出个样子来!”   
  心态摆正了,劲头鼓足了,孟帅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翻阅了大量农村建设和管理的书籍,与村两委成员彻夜交谈,到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村里的事儿办好”
  曹家圈村是一个只有105户人家、355口人的小村,村集体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两方鱼塘,而每年几千元的承包费连两委成员的基本工资都保证不了。
  村子虽小但事儿不少。镇领导为孟帅捏了一把汗:这么困难的地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行吗?曹家圈成了镇领导心头的一个疙瘩。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村里的事儿办好。”孟帅说。进村不久,一项繁重的任务就摆在了孟帅面前——村委会换届选举开始了。孟帅负责向村民们介绍选举情况。由于各家的“主心骨”白天要进城打工,孟帅决定晚上挨家挨户走访。大冬天,农村的夜晚来得特别早,不到8点村民们就关门闭户,早早熄灯休息了。孟帅只好先从亮灯的农户入手,逐家逐户做村民的工作。就这样,一个月下来,孟帅跑遍了所有村民家,对思想上转变不过来的,跑三五趟也是常有的事。有时谈完话已是深夜了,孟帅还要赶回离村十余里的住地。手冻裂了,满是血口子,疼得握不住车把,但想到取得的进展,孟帅的心里热乎乎的。 
  孟帅的付出换来了村民们的理解,他们私下说:“小孟这孩子不容易,人家吃苦受累的,不都是为了咱们村吗?”最后,曹家圈村的村委选举投票率史无前例地达到100%,村民们第一次选出了自己满意的“村官”。结果一公布,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有的村民甚至放起了庆祝的鞭炮。   
  曹家圈村原来有一条进村的路,由于资金不足,路面没硬化,8米宽的路面就被垃圾、砖头、木材等杂物占去了6米多,村民运送生产生活物资不得不绕道而行,这条路成了村民的“伤心路”。
  孟帅决定以修路为突破口,树立村两委的新形象。他天天泡在路上,经过孟帅和村民的艰苦劳动,路面又整修到8米宽,铺上了石硝,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的状况,村民进出村比以往缩短了四五里的路程。
  路顺了,老百姓的心气顺了,镇党委领导也对孟帅刮目相看了。
  “只要对群众有感情,他们就会实心实意地支持你”
  孟帅有两个日记本,一个是大家常见的大本子,记着包村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自己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并经常拿来跟同事们交流。还有一个不为人知、被孟帅视为宝贝疙瘩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贫困家庭、致富门路、邻里纠纷等道听途说的人和事儿。
  90多岁的荣秀山老人,常年卧病在床,身边只有一个孙子,生活非常困难。孟帅第一次去他家,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老人的家就是两间小瓦房,家徒四壁,破烂不堪。老人年纪大了,枯瘦得脱了相,记忆力很差,已经不大认识村里人了。从那以后,孟帅经常从镇上给老人捎些营养品。   
  村里一直没有公共娱乐场所,孟帅决定利用村委会一间闲置的仓库,办一个村级活动室。由于长期闲置,仓库的铁门笨重、锈迹斑斑,采光、通风不好,散发着一股霉味,需要下大功夫进行装修。由于村委的经费不足,孟帅拿出了自己积攒了半年的3000多元钱,又跟镇里的朋友借了一点,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活动室很快就装修完毕,村民们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活动室。
  在曹家圈3年,孟帅与村民们也有过磕磕碰碰的事:他曾经逼掌管账簿的会计交出账簿,曾经跟村两委干部因为通自来水的事情“顶牛”……尽管如此,村民们却很服他。他们说:“孟帅心中无亲疏,做事念一个‘诚’字,心里有一个‘公’字。”包村3年,曹家圈变了样。用村委会主任刘建玲的话说:“没想到他有这么大能量,全村的干劲都让他调动起来了,他给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村民们对孟帅,先是称呼“孟副书记”、“小孟书记”,后来是“孟”、“小孟”,再后来就直接喊“孟啊”了,就像唤自家的孩子一样亲切自然。而孟帅也将曹家圈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无论是给领导汇报工作还是和外人交流,孟帅言必“俺村”、“俺们村”。   
  曹家圈接纳了孟帅,孟帅也彻底地融进了曹家圈。他在日记里写道:“只要对群众有感情,他们就会实心实意地支持你。   
  柽柳,是一种耐盐碱、耐沙荒地,极易扎根生存的植物。孟帅最喜欢的就是看黄河滩边的柽柳林,他说:“我从没去想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我只愿做一株柽柳,只要需要,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能深深地扎根进去,生长出来。”(本报记者 通讯员 刘天东)

|||


材料二:
铿锵玫瑰 检察情深——十佳女检察官姜春燕   
  胶东在线网3月6日讯(通讯员 福检) 近年来,烟台市检察干警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为宗旨,通过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为全市社会的发展、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广大女检察官,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和认真,在维护司法公正、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女检察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人民检察院的职能作用,烟台市人民检察院与烟台市妇女联合会研究决定,授予姜春燕等十名同志“十佳女检察官”暨“‘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福山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是近几年来活跃在烟台市反渎系统中的优秀集体。在这个仅有三人组成的集体中,有一位不让须眉的女检察官。她,就是被誉为“铿镪玫瑰”办案高手姜春燕。
  姜春燕1997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当时正逢福山区人事部门和检察院到学校选调当年的优秀毕业生到检察机关工作。在大学表现突出的她,被检察机关选中。从此,这个执着认真的大学生就和检察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她十一年的检察人生也见证了这朵铿锵玫瑰从稚嫩幼苗到绚烂绽放的每一个瞬间。   
  扎根办案 挑战自我   
  初到检察机关,姜春燕被分到批捕科工作。在办案的同时,她还兼任科里的内勤。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她很快适应了刑检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可以独立办理案件。在批捕科工作时,她就在烟台市办案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办案人”称号。2004年1月,院里进行岗位调整,姜春燕被调到反渎职侵权局工作。到反渎局后,这个有着优秀办案传统的集体让她感觉到了压力。由于刑检工作与自侦工作的办案方式和思路不同,她在开始阶段很难适应。一段时间内对如何侦查案件和进行预审没有清晰的思路,常常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姜春燕没有退缩。她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办案第一线,就没有理由做一棵点缀花朵的小草。于是,她不畏艰难,认真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很快就适应了反渎工作。从2004年至今,反渎局共办理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4件20人,她参与了所有案件的侦查和预审,其中80%以上是有影响、震动大的大要案。如某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张某和中队长范某放纵重大案犯的玩忽职守案,某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包某玩忽职守案,某法院法官栾某滥用职权、受贿案,某公安局毛某等四人非法拘禁案,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案等。特别是在办理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造成被害人上肢丧失知觉一案,该案在当地影响较大,被害人家属多次上访。涉案犯罪嫌疑人之一的刘某是刑警队长,反侦查能力极强,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抱定了要和检察机关顽抗到底的决心。而这个案子市院指定管辖由福山区院办理,且案件在接手之前已经被其他单位立查过却没有突破。面对这样的犯罪嫌疑人,面对这样的僵局,姜春燕和其他办案人员积极分析案情,商讨侦查策略,采取利用其他犯罪嫌疑人之间互相猜忌的矛盾心理,奋战三天,终于使犯罪嫌疑人认罪,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正是这些大要案的磨砺,才把一个对自侦业务了解不多的门外汉,历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渎检察官。
  深植业务 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自侦案件的侦查员,姜春燕深知必须像植物一样,只有把根深植在土地里汲取养分,才能最终迎来芬芳。
  为了使业务水平迅速提高,每办完一起案子,姜春燕总是认真总结办案经验,及时纠正办案中存在的问题或漏洞。她总结的办案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检察机关反渎系统中都被宣传推广。她撰写的《提高反渎干警侦查突破案件能力的做法》、《查办行政执法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技巧》、《强化渎职犯罪检察职能努力提高渎检案件判决率》、《福山区院自行收集案件线索的做法》等经验材料被市院介绍推广,有的还被编入全市反渎干警培训教材。特别是她撰写的《以“六字”破“三难”成功突破司法人员渎职犯罪案件》,在2007年省院召开的全省第六次反渎工作会议中作为经验介绍。2005年,省院给全省较大的分市院分配撰写反渎重点罪名证据标准的调研任务,她负责撰写《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证据标准》。仅在两天的时间内,她就完成了这篇近万字的调研材料。凭着认真的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她的这项成果受到了省院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推荐给高检院有关部门。
  姜春燕不仅办案是能手,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起到了骨干作用。由于上级院要求自侦部门在办案中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福山区院在全市率先实行了这一制度。这就要求办理的所有案件都要对法律文书和讯问、询问笔录进行微机录入。由于反渎局仅有三人,这项任务就落在了姜春燕的身上。从2005年起至今,反渎局所有的案件讯问、询问笔录和法律文书均为打印件,而且这些文件95%以上都由她一手完成。福山反渎局率先在全市自侦系统实现了笔录打印化,姜春燕又总结了自己在实行打印笔录及文书制作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对这项工作的许多合理化建议,在全市会议上得到推广介绍,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特别是省院要求实行网上办公办案后,她不仅要完成实际办案工作,还要在网上完成所有案件的流转工作。在系统软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姜春燕仔细学习使用说明,对照培训录像每一个步骤进行研究,最终完全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情况,并能熟练地进行网上办公办案,真正成为各项工作中的多面手。
  沉淀心智 厚积薄发   
  工作要靠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进步,姜春燕在长期的工作中深刻感悟到了这一点。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她在2005年积极报考了在职法律硕士,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和办案间隙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特别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她利用在大学里学习的有利条件,研究学习了渎职犯罪案件的相关知识。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她选择了与自己办案工作密切相关的题目《玩忽职守罪的法律适用及其完善——中外经验及其借鉴》。在学习和工作的双重积累中,她顺利完成了近3万字的学位论文,并通过了论文答辩。同时,姜春燕还认真学习各类反渎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研读了大量相关案例。在最新的反渎职侵权案件立案标准出台后,她对新立案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并在全市反渎系统举行的相关知识竞赛中,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努力,一举夺得全市第一名,为院里争得了荣誉。
  倾情奉献 无怨无悔   
  在上大学期间,姜春燕就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手持正义之剑的执法者。而做一名检察官,正是她无悔的人生选择。
  战斗在反渎一线,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就是对一名男同志而言,工作强度也不算小。但姜春燕在工作中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从不计较得失。2007年办理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一案时,她和其他二名同志一起冒着酷暑,连续奋战,终于突破案件。在办理某公安局毛某等四人非法拘禁一案时,她和其他同志又顶着严寒一起连续奋战,有时一天就要找十几名证人,并且连续做笔录,她从不叫屈退缩。她不但参与办理每一起案件,还兼任局里的所有内勤工作。2007年省院检查组下基层院检查各项工作时,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姜春燕在办公室里彻夜加班整理卷宗档案,保证局里的各项工作都没有漏洞。省院领导检查后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检查组对她装订卷宗的评价是:“我们找不出毛病。”
  正是她如此倾心忘我的努力,才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她所办理的案件,都被法院以渎职侵权罪名判决,有罪判决率达到100%。她所在的反渎局已连续四年被评为烟台市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并在2007年被省院授予“全省十佳反渎局”;她个人也两次受到市院嘉奖,2007年又被市院评为“优秀侦查员”。   
  姜春燕——这株成长在检察沃土中的铿锵玫瑰,正凭着对人民检察官的不懈追求,绽放在共和国的检察战线上。   

|||


材料三:
  今年32岁的阎冬梅,看上去是个普通而恬静的女子,很难把她和近十年的公安工作经历联系在一起,也看不出她现在是一名乡镇女干部。与同样是选调生、进大机关的同龄人相比,阎冬梅在政治上的成长与发展也许算不上很快,但十多年来,她始终扎根在基层工作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她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坚持以一流的工作业绩,真诚地回报组织的培养。  
  有了“星期天便民服务日”
  1998年夏天,阎冬梅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被安排至仪征市公安系统工作。她人生的第一站,是城北派出所。她所从事的具体事务,是基层派出所最基本的户籍、财务、档案等内勤管理工作。看似普通、琐碎的工作,阎冬梅没有按部就班地做下去,她发现每周五天的工作制适合于机关事业单位和本地人,但对于一些在外地工作或在外打工的人,想利用双休日时间回来办理户口迁移、户籍证明等相关手续就不够方便了。工作最初的一年里,阎冬梅关照派出所值班人员:如果休息日有人来派出所办手续,等得急,你们给我打电话,我就来,没关系!1999年7月起,阎冬梅在全市基层派出所首家推出“星期天便民服务日”,从此后再也未中断过,辖区内的居民星期天也可以来派出所办事了!而阎冬梅首创的这一做法,目前已在仪征真州、新城、新集、马集等城区或近郊派出所推广开,并一直被坚持。

  谁说女子不如男   
  哪里需要自己,阎冬梅就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阎冬梅被临时抽调到仪征市公安局国保大队参与一些案件的侦破。组织上的信任是压力,更是动力,阎冬梅以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过硬的政治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大家认可。2003年在侦破5•6邪教案件中,专案组5个人,阎冬梅是唯一的女同志,她不顾“非典”肆虐,和男同志一道,到大仪镇走访,到安徽天长取证,到当事人农村老家调查,为迅速侦破这起案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当时,阎冬梅留在家中的女儿才一周岁多一点,丈夫在扬州军分区某部服现役。因为成功侦破这起邪教案件,阎冬梅所在的侦破小组集体荣立三等功一次。
  动真碰硬的女副指导员
  2003年9月,阎冬梅回城北派出所担任副指导员,分管户籍、内务和一个社区,协助指导员抓队伍管理。当时曹山派出所刚刚并过来,两所合一,人员多,年轻人多,大家思想活跃,有民警忙于日常事务的处理,疏于内务管理。针对这一情况,阎冬梅在所里设立“内务曝光台”,每天上午召开晨会时向大家反复强调:事情增多了,但派出所的对外形象、我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不能丢!所里的许多老同志是阎冬梅刚进公安机关时的“师傅级”人物,有人认为阎冬梅“新官上任三把火”,说说而已。但从设立“内务曝光台”的第一天起,阎冬梅就动起了真格的,从接处警不规范到着装不整洁,等等,列出了三四条;严重的,指名道姓。大家这下子严肃对待起来,认真对照规范要求,自我检查。每天公布的“曝光”内容逐步减少,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内务曝光台”就成了“空白板”。而随后的10月12日下午,省公安厅黄明厅长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带领政治处的一班人来仪征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暗访,对暗访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那是一个休息日,天上飘着小雨,阎冬梅正在所里准备一份材料。城北派出所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次年4月举办的全省派出所所长、刑警队长、交警队长“三长”培训学校,以及其他场合,黄明厅长多次予以高度赞扬。并要求省警官学院管理系傅冰钢教授专门来仪征到城北派出所实际调研,把城北派出所的经验作为一个成功典范在更大的范围宣讲。
  群众信访逐年下降
  2004年4月,通过局里的公开竞聘,阎冬梅调至仪征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任副教导员。班子里7名同志,阎冬梅是唯一的女同志,也是唯一跨警种交流的成员。她分工负责信访、纪检、考核、党建等工作。在此之前,大队没有专人负责信访工作。前来投诉的,多是被处罚的驾驶员。在通常的认识里,管理与被管理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想在执勤交警和违章驾驶员之间驾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那几乎不可能。阎冬梅没有把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她认为,无论投诉者是什么样的身份、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公心,客观公正地调查取证,对当事人该解释的解释,对应用条文不适合、态度出问题的交警该处理的处理,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2004年,阎冬梅处理信访案件60余起;2005年,大队信访案件不足50起;2006年,降至30多件。2006年,民警有责投诉为零。2005年8月,镇江某高校一名女教师,途经大仪镇时因超速被处罚,在执行过程中交警因使用方言引起这位女教师误解,随后写信到大队反映该交警执法不文明。阎冬梅经认真调查核实后多次打电话给当事人,向她解释并告知处理意见,直至对方表示理解、接受。   
  两次克服心理落差
  当年一块儿从大学毕业的同学,大多当了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而自己,穿上一身警服,英姿飒爽,阎冬梅一开始自我感觉无疑是很好的。但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之后,繁琐、重复、单调的内勤工作一下子让她没了新鲜劲儿。甚至有老民警对她说:你这内勤工作,一个初中生跟班一个月,做得不一定比你差!阎冬梅陷入了思考:组织上这样安排我,是让我从最基本的业务锻炼起;城北派出所是全国一级派出所、全省优秀派出所,组织上能把我放在这样优秀的平台上锻炼,正说明了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与期望;我所做的工作虽然平常、程序化,但对群众却是十分重要的;我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也许无数次,但对群众,也许这辈子能进派出所办事也就一两次,这一两次我的工作态度就是公安机关留给对方的印象……正因为大家都在做、都能做,所以我要做得最好,做出特色,做出新意来!阎冬梅成功战胜了第一次心理落差。   
  2007年1月,阎冬梅经组织上推荐,参与仪征市陈集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职位选举,成功当选。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城里,自己、爱人双方大家庭中连农村亲戚也很少有的女同志,现在一下子来到乡镇工作,阎冬梅多少有点不习惯。工作的环境变了,工作的对象变了,工作的条件变了,工作的内容变了,工作的节奏变了……唯一不变的是阎冬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当年年底,政府班子换届选举,到基层工作一年时间不到的阎冬梅,以得票排名第二的支持率再次成功当选为副镇长。经过这次考验,阎冬梅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比起在公安部门,到乡镇工作,使我对农村人口的艰辛与不易有了更深切的感触,在工作中我渐渐明白,农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你真心为他们做事情,诚信公正地对待他们,就等于在干群关系中注入了粘合剂。两次克服心理落差,阎冬梅像是两次经历凤凰涅槃般的考验与“重生”,她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务实、果断、高效、亲和,这成为她身边人所共知的工作作风。  

  群众称她“这丫头”   
  在陈集镇,阎冬梅主要分管教育、卫生、科技、计生等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事之一,农村改厕是令许多分管干部头疼的工作之一,就连一些村干部,对这项工作也不够理解:管天管地,哪管得了人家尿尿屙屎放屁!这么多年的习惯……但阎冬梅没有被困难吓倒,她让村干部带着自己,一户一户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这个大学历史专业本科生、省委党校区域发展和社会学研究生学历的年轻女子,也学会了“茅厕靠厨房,苍蝇两头忙”这样的群众语言,推心置腹向群众宣传农村改厕“三格式”化粪池的好处。首次上门,许多群众不认识走在村干部前面的阎冬梅,会热情地招呼:“这丫头来干什么?坐下子!”五六月农忙,随后农闲,也是天气最热的时节,阎冬梅没有守在空调间里,走村入户忙工作。2007年,陈集镇农村改厕任务完成率在仪征11个乡镇、两个办事处中排名第三;2008年的任务数要求9月底完成,7月底、8月初陈集镇便全面完成。同时,教育上,陈集中学2007、2008年高考上线人数分别完成市局下达任务数的292%和187%,初中部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数由2006年的“光头”变为2007年的6人、2008年的13人……全镇6所公办学校,每所学校每个学期阎冬梅至少要上门八九次。到陈集镇上班的前两周,她抽空跑遍了所有的村部;随后又利用两天时间,集中把学校跑了一遍。2007年,阎冬梅分管的陈集镇科技工作被评为全市二等奖。一点点、一滴滴,像一粒粒果实,在阎冬梅走过的路途中,在她留下的一个个脚印里,生根、发芽、开花。   
  1、给定资料表明:选调生到基层之前,大都有一段“不适期”。请你结合“给定资料1”提供的孟帅做法,谈谈工作局面从那几方面入手。
  要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字数掌握在300字左右。(7分)
  2、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3”介绍的姜春燕和阎冬梅先进事迹,谈谈在基层岗位上,如何才能做好“敬业和精业”这篇文章?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详略得当,字数在400字以内。(8分)
  3、请根据你对全部资料的理解和感悟,以“也谈基层工作“干头”与“奔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在900字左右。(35分)选调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