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0:30:54 小学作文
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作文小学作文

精选作文: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作文


      周德朝                  

 

现在有不少学生写作文时,最感到困难的是无话可说,这也使不少教师感到困惑。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在做作文前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看一看,再写

一般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往往不太关心。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到生活的广阔领域里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尤其是作文前有意识地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往往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作文课上可以让学生带一些实物,如果写小动物一类作文时,教师可以带实物上讲台,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外貌,拿东西给它吃,还可以让学生来逗逗它。这么一来,学生就能把小动物的动作、神态活灵活现地写出来。

做一做,再写

有一些事情较为复杂抽象,通过一次观察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必须让学生亲自参加体验,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一定能体会到其间的滋味和乐趣。如果在写“参加一次劳动”的作文时,作文前可进行班级打扫除,教师具体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让他们亲自参加劳动实践,了解劳动的苦和乐,并能结合自身的想法,把这些写进作文中,经过老师适当的指导,这样写出来的内容就会丰富多采,而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读一读,再写

为了把写作文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在作文指导中应注重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作文,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读一读范文,着重训练学生模仿范文的写作方法,尽可能的避免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如果写建筑物时,先让学生阅读范文,了解文章是怎样按次序来描写综合楼这一建筑物的。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附近的一两个建筑物。由于学生有范文引路,容易模仿,所以作文时也能通过描写景物突出建筑物的美。

讲一讲,再写

说和写都是表达思想的方式,说是写的基础。在作文指导中,应注意通过“说”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连贯、有条理地表达好思想,为写打好基础。为了说得好,写得更好,可以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想好了再讲。如果写记人或记事作文,可让学生根据生活积累和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说说写作思路,说要写的人物有什么特征,所记之事有什么意义,应注意哪些环节,同学们说完了,作文指导也就完毕了。最后要求同学们抓住重点,突出特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文章。学生写起来自然就生动形象了。

总之,作文指导要坚持让学生在看、、做、读、讲的基础上再动笔写作文,学生才会感到有内容可写,这样学生对做作文就会感到有兴趣了。

 

 

篇一:如何让小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如何让小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摘要】如何开掘小学生的写作源泉,让他们的作文“言之有物”,并由此爱上写作,从而突破小学生怕作文、作文“言之无物”的教学瓶颈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应指导学生重新正确认识作文。二、着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索取素材。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充素材,丰富手法。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胸怀。五、创设情境,激活素材。

【关键词】言之无物;作文;源泉;教学

小学生怕写作文,最大的原因在于“言之无物”,“无物”则”无言”。

那么,如何开掘小学生的写作源泉,让他们的作文“言之有物”,并由此爱上写作,从而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这个瓶颈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应指导学生重新正确认识作文。

大多数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为了迎合考试的需要;一旦作文,学生就一凑、二套、三抄,导致内容假、大、空,形式千篇一律。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和做法,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作文指导的程式化训练产生的恶果。写文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应用于读者”,“应用于社会”,写作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掌握“记忆、交流、组织、发展自己思想和信息的工具”的能力。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指出:“如有所感兴,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于情趣的自然。”。作文本应是自己真情实感的一种流露,是自己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一种文字体现,是自己人生经验、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一种反映。因此,我们指导学生作文就应让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敢于写自己的真实事,敢于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喜悦、困惑、踌躇、惆怅,流露自己的心声,敢于在作文中刻划自己在人生道路中成长的轨迹和印痕,表达自己对生活及生命的认识和了解,表现自己的感情和精神。哪怕它还不成熟,还很幼稚,甚至还很丑陋,但那毕竟是自己的。

其次、要着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索取素材。

作文教学究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生活基础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无话可说。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是学生作文是否有话可说的关键。我们指导学生应该让他们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坚持写日记,眼看、耳闻、脑思、去粗

取精、把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

叶圣陶先生还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由于学生囿于课堂,平时观察缺乏指导,因此,语文教师还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体会生活中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并要求他们把过程写完整,写清楚。这样作文自然就言之有物了。

述,用自己认为最美的语言来描述和赞美父母之爱。通过活动,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其中,快乐其中。这样既激活了素材,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生在表达内心世界感受的同时张扬了学生的个性。通过触景生情,激活素材,个性表述,学生言之无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艰苦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摸索,需要探讨。但是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能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自己的成长的历程和轨迹。我们当为完成这个目标而努力探索。

篇二:让作文“言之有物”

让作文“言之有物”

作者:晏明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3年

问题单一,这些情况的出现与传统作文命题狭窄,教师缺乏引导是有联系的。一方面,从作文命题来看,由题目限制的宽窄程度可分为开发题和封闭题两种。封闭题主要引起认知结构的同化,而开放题则引起认识结构的顺应,前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主观意识,这对作文的创新是没有好处的。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在客观事物中融入主观意识,只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使文章生动、充实,才不会出现“言之无物”的情况。开放题给学生的思维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学生能从多角度去论证问题,使之有理可说,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影响学生议论文的创新因素是教师的引导。教师是教与学双边活动开展的设计者,应该依据写作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对写作教学进行规划和设计。其作用除了关系到写作方法,还在于通过正确的引导,利用各种发问技巧,用典型材料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产生写作欲望,开阔写作思路,在这种环境下写作创新就容易多了。如今的作文教学提倡变教师命题为学生“找题”,这种方式实质上将学生推向他们自己找题的积极情境中,使学生的写作真正变“言之无物”为“言之有物”。

篇三:如何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如何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作文天地

05-261656:

如何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作为学生的

感悟生活的一种文字体现,是自己人生经验、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一种反映。如施蕾同学所说:“当我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当我快乐或忧伤的时候,当我被生活青睐或厌恶的时候,写上几句心声,既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又可以更投入更健康的作文。”(《语文学习》97。9)施蕾同学的这几句心声就是她用自己的情感和心血绘就的。这里的心声已经成为她心灵发展和成熟的一种需要。

我们指导学生作文应让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敢于写自己的真实事,敢干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喜悦,自己的困惑,自己的踌躇,自己的惆怅,流露自己的心声,敢干在作文中刻划自己在人生道路中成长的轨迹和印痕,表达自己对生活及生命的认识和了解,表现自己的感情和精神。哪怕她还不成熟,哪怕她还很幼稚,甚至她还很丑陋。但那毕竟是自己的。

其次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索取素材。作文教学究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生活基础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无话可说。叶对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歇。”可是正如苏联著名地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地那样:“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我们就在他们面前关闭了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门,他们不能倾听小溪流水的淙淙声,不能倾听春日里融雪的水滴声和云雀的歌唱。”的确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学校应试教育自然也是。我们不能改变,但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改善,培养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江西省甘仲园老师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典范。他在学完初中语文

识的抓住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融会贯通带。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价值。

格的。当我们吟诵李白、杜甫诗篇的时候,自然会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风貌和个性特征在字里行间的涌动和闪耀。当我们朗读鲁迅、郭沫若作品的时候,自然要被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而折服。

教育中一个很本质的东西就是建构高迈的人格大厦。作文和做人更是紧密相连的,中学生现在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阶段,有着极强的可塑性。我们若希望学生写出品位高雅、言之有物的作文,首先应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这方面赵秉谦老师给我们铺了一条很好的路:他通过《东方时空》课和“班会感悟课”把“无字书”——社会与人生引入课堂教学。从而杜绝了作为谋取狭隘功利的敲门砖的“灰色作文”,张扬了作为完善人生的健身器的“绿色作文”,使读书与做人,作文与做人实现了红花绿叶一而二,壁合珠联二而一的统一。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胸怀。热爱生活是一切善行的基石,更是人生拼搏进取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心灵的汩汩暖流,才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七采阳光,发现生活的美,追寻生活的美,传达生活的美,人而也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美的洗礼,净化和升华。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还应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人生态度,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说真话,做实事,脚踏实地,老老实实,本本份份。在作文中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显示自己的心路历程,让自己在作品中自由翱翔,真正达到“人融入文,文高扬人”人文和一的境界。这也是作文教学要追求的真理。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艰苦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摸索,需要探讨。但是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能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自己的成长的历程和轨迹。我们的努力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最后让我借用赵秉谦老师的几句话作为结尾,让我们广大同行以此共勉吧:育人为本,有体则生,训练为肢,有肢则动,求活为魂,有魂则灵,启迪为脉,有脉则活。只有这种生动、灵活之人才可称为灵肉健全之人,也只有这种生动、灵活之文才可称为素质健全之语文。

篇四:浅谈如何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浅谈如何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作者:高珍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

道理。是思考让学生领悟到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体会到山的固执,水的轻浮;感悟到山的脆弱,水的坚韧……思考让学生懂得普通的家庭晚餐叫幸福,同学简单的几句问候叫幸福,看到初升的朝阳涌上心头的也是幸福,活着就是幸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思考让眼前的一草一木都是学生创作灵感的源泉,感悟让平常小事也折射出巨大的智慧光芒。学生带着一颗敏感的心,积极感悟生活点滴,就会发现世界的多彩,可当做作文材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就能做到言之有物。

2就地取材挖掘教材

教材是作文材料的沃土。能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必是经过反复讨论,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留下来的精品,这些文章无论从写作形式还是语言文字,思想内容上看都可以说是绝对的上乘之作,若能挖掘教材,学以致用,可克服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无暇看课外书的困难。

高中语文教材包罗万象,每篇文章都涤荡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会学生善待他人;“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钱关念;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激励着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并增强社会责任感;道家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抚平学生心灵的浮躁,还他们应有的纯真。有大气壮丽“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湘江秋景,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霸气和豪情感染着学生;有迷人的西边云彩,绿油油的康河水草,让人牵挂……鲁迅的犀利深刻着学生的思想,沈从文的淳朴净化着学生的心灵。李白的豪气,杜甫的深沉,苏轼的乐观,李清照的委婉……教材向学生展示了许多文人志士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人格魅力无不感染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抓住当时心灵的触动,学会知识迁移,挖掘教材,学以致用,尽快转换成作文素材。就地取材的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巩固,又节约了寻找课外材料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

3努力阅读勤于笔记

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张,这是不争的事实,虽说挖掘教材可以帮助他们积累作文素材,但必要的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对整个学科的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丰富作文用语。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尽肯能的多读书,同时注意做好摘抄笔记,并在其过程中潜移默化成自己的东西,并通过日记,周记等形式及时练笔,为作文收集材料。

开卷必有益,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互相促进的,书读的越多,懂得知识就越多,就能更好的把握课内阅读,使学习越来越轻松。

4开拓思维学科贯通

有道“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自公元前95年《史记》问世,它对汉代以来中国史学和文学的影响,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是史学著作又是文学巨著。韩愈提出“文以载道”,文学的使命一直又是时代先进思想的承载者和创建者,又有其哲学内涵。所以学生上好历史课和政治课对于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常常苦于作文没有材料,殊不知历史课本中的很多人和事,就是一个丰富的写作素材库,语文教材的许多优秀文章就是一段段历史,文学承载着历史,是那个时代的印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用铁的事实教育者学生,影响着学生思想的成熟。好的文章必须有深刻的思想,而学习哲学会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评价,当有了哲学,学生大概会把人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同样也会把世间的事情分为两类——好事和坏事。就不可能简单地评价一个人或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的对事物进行分析,探究事物表象后的本质,总结其教训或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又散发着哲学的光芒,用优美的文字给人以人生的启迪。融会贯通文史哲,学生才能全面的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曹操,刘邦,项羽,毛泽东,蒋介石等等这些历史人物才会丰富起来,学生的思维也会活跃起来,写作的思路和材料也多起来,更重要的是作文的思想也变得深刻起来。

总之教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想学生作文言之有物,方法很多。生活是多彩的,且每天都是新鲜的,新的作文材料又在不断出现,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写作不再是难题。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