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化学家穿越小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5:38:37 体裁作文
化学家穿越小说体裁作文

篇一:化学家的故事

中国化学家杨石先的故事

杨石先教授1896年生宁杭州,祖籍安徽怀宁。1918年于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毕业后,两次被选送赴美留学,先攻读农科,后改修化学,分别在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获硕士、博土学位。回国后,历任南开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国家科委化学组组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等职。

杨石先教授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化学家、教育家。1949年9月,他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坚持真理,刚正不阿,德高望重。

杨石先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认为,高等学校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后备力量,应该担负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在教学上,他非常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科研方面,他创建了我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化学研究机构——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指出学科发展方向,大力培养人才。他多年从事农药化学和磷有机化学的研究,成为我国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先后领导研制成功杀虫剂久效磷、螟铃畏,除草剂燕麦敌、胺草磷,杀菌剂叶枯净等十几种新农药,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译书《有机磷农药的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编著《国外农药进展》等,为我国农药化学和磷有机化学的发展莫定了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

杨石先教授在南开大学执教六十余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学、教育入才。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严谨治学、精勤俭业,虽身居领导职务,兼任多项社会工作,又年事已高,但始终坚持讲课、著作、指导研究生、培养中青年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杨石先教授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和国家科委化学组组长。他参与领导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由于他在化学界的崇高威望,在一些重要的全国性会议上,他往往担任化学方面的领导。1956年制订十二年科学规划与1962年制订十年科学规划,他都任化学组组长。他对中国化学会及所办的刊物十分关心和支持,并亲自主持过许多重大会议,撰写过不少重要文章。他胸怀全局,作风民主,秉公持正,实事求是,因此能团结、联系全国化学界,同心同德,促进我国化学事业兴旺发达,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化学家李比希

化学家李比希,1803年5月12日生于德国的达施塔特。他的父亲是一个经营染料、油脂和药物的商人,店里有些货物要自己制造。因此,李比希在少年时就得在店里帮助父亲做事,有时看看书,做做实验。药房设在一幢楼房的第一层,占用了好几间,李比希最喜欢呆在一呆小侧屋里。他在这间侧屋里,初次体验到化学的神秘,从而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那时,虽然法国、英国、德国、瑞典等的科学家在化学方面已经有相当的研究水平,可以仍然有不少的人把化学视为魔术,把研究化学的人称为巫师或魔怪。李比希对这些偏见很不以为然。他懂得化学并不是魔术,正是由于有了化学。人们才能创造出许多有用的东西,看到邻人制造肥皂,他也要在实验室里仿造一下。有时,李比希整天整天地呆在鲍埃尔的染房里或者呆在别人的制革作坊中。在那里看到化学为新的生产打开了大门,而这些新兴的生产则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李比希在药房中检查各种配方时,化学知识对他帮助不小。有一次他急需的配方没有查到,他的父亲叫他到宫廷图书馆去查找。馆员海斯热情地接待了他,象对待所有其他的孩子一样,也给他一本带有许多插图的故事书。

“谢谢,海斯先生。我想在您这儿借几本化学书。”他激动地说道。

“化学书?那我确实要和你交朋友了,我也喜欢读化学方面的书,跟我来吧。”馆员把李比希带到书架旁边,微笑地指着一个书架说,“这里全是化学方面的书。”其中有拉瓦锡、道尔顿、施塔尔、卡文迪许等化学家的著作。从此以后,李比希便成宫廷图书馆的常客了。凡是书架上的书也都要读一遍。虽然他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化学知识,但是他仍然很不满意,因为那些知识往往浸沉于假设和哲学的海洋中,很难找到一本系统性、科学性都很强的书。 李比希从童年就逐渐具有自己认识事物的独特方法。他认为只有那些在实验室中能够中以模仿再现的东西,只有那些亲眼看到并能亲自研究过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他在追求真理方面具有强烈的愿望,在小时候就逐渐养成了仔细做化学实验的习惯,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哪怕是细枝末节也从不轻易放过。可是他愈是在药房中勤奋而认真的研究,他对学校的学习就愈是漫不经心,索然寡味。他怎样也不明白,学习那些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语法公式、语法的变格变位究竟有什么用处。老师常常指责他玩忽学习。有一天拉丁语老师发现他心不在焉,没有好好听讲,提出了批评。李比希挺起身子,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准备当一个化学家。”教室里顿时、发出了哄笑,连一本正经的老师也笑了。他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笑,因为在他的生活中确实没有树立其它的目标。

李比希特别喜欢研究炸药,在集市上从卖灵丹妙药的人那里学会了制造爆炸雷管和制造雷管用的仪器。一下子达施塔特的孩子们都喜欢到李比希药房买小炸弹玩,所得收入都用来帮助父亲养活一家的人。李比希常背着老师,把炸药带进教室,以便在休息时拿去玩。有一次在课堂上,正当老师专心地推导一条定理时,突然教室里发生了可性的爆炸,吓坏了老师和同学,同时一股浓烟冲向校长的办公室,校长也吓得呆眉呆眼、不知所措。这一下,学校把李比希开除了。

李比希的父亲严厉地指责:“看来你是学不出什么名堂的。干脆送你到药房当学徒吧,至少你自己可以争钱糊口。我的同行皮尔施需要一个助手,明天就到葛平海姆那里去。这回让你自己出去碰碰钉子,这样,你才会明白恶作剧的结果是什么了。”

李比希在葛平海姆药房里,成了皮尔施的得力助手。皮尔施对他很信任,允许他独立地干些事。他在阁楼摆满了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常常做实验到深夜。有一天,有用不同方式组配化学药品时,李比希发现了一种物质,它具有酸的种种性质,其银盐和汞盐都能爆炸。他想这种东西制成雷管一样很值钱,决定多制造这些给家里送去。过了几天,他的确制成了这种新物质。因为没有专门的器具,就把它装在旧手榴弹的空壳中,然后放在离壁炉不远的一个角落里。他没有用任何东西把空壳盖起来,于是他原来湿的物质很快就干燥了。这位年轻的化学家还不知道,这种物质在干燥的情况下即使轻轻地碰一下也是会爆炸的。几周后,他亲自看到这种爆炸的情景发生了。

有一次,李比希做实验时,使用的研杵从桌上滚下,恰恰落在装有炸药的弹壳上,剧烈的爆炸声震动了整个药店。当李比希睁开眼睛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已经躺在对面的墙边,

身上盖满了塌落下来的砖块和灰土。头上面的屋顶全部没有了,而看到的是满天星斗和黑蓝的天空。药店主人吓得发抖,不敢上楼阁。“李比希,你真是发疯啦!幸好我们还都活着。”皮尔施太太流着眼泪责备他。

“我要教训一下这个混蛋叫他收拾自己的东西滚开吧。”

“他还是个孩子,现在不过15岁。”

幸好李比希没有受伤,只是房顶被冲掉了。

李比希为发生的事故深感忧虑。但是并没获得皮尔施的宽恕,不得不回达施塔特。父亲知道发生的事故后很不满意,但内心又有些高兴,因为他的儿子又回到了他的身边。李比希多次要求父亲允许他到大学学习化学,尽管家里有一定的困难,可是关心儿子前途的父亲终于同意了。1920年李比希进了波恩大学,不久就随卡斯特纳(KastnerC.W.G.1733~1857)教授到埃尔兰根大学,19岁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又去巴黎留学。1824年回国,在吉森大学任化学教授。184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45年德国政府封他为男爵。1852年到慕尼黑明兴大学专门从事研究工作,1873年4月18日在慕尼黑逝世。

约翰·理查德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UB)的约翰·理查德博士最近成了全美科学媒体的焦点人物,因为他在大学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导致了两篇重要的学术论文被科学期刊撤回。

锲而不舍一查到底

约翰·理查德博士是UB艺术与科学学院化学系教授。过去30年来,他一直对了解酶催化剂如何使反应由慢转快的机制颇感兴趣。就这样,他在2004年被一篇关于“设计酶”(designer enzyme)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科学报道迷住了。在这篇发表于《科学》杂志的论文中,杜克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霍姆;海灵格和詹姆斯·杜克称,他们已将一种核糖结合蛋白转变成一种活性酶。这项成果在科学新闻界被视为蛋白质设计领域的一个里程碑而广受赞誉。

理查德回忆道,一种蛋白质基本上能被从源头设计出来,这样的构想被人们认为是不可能办到的。于是,他与海灵格取得联系以获取能表达这种蛋白所需的材料。

理查德对可催化同样反应的来自生命系统的野生型催化剂感兴趣。接下来,他同该校研究技师阿斯特里德•库德尔卡和客座化学教授蒂娜·埃姆耶斯合作花了数个月的时间开展实验工作,并思考这些催化剂是如何工作的,海灵格设计的催化剂与野生型的催化剂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理查德领导的科学家团队花了大量时间来纯化海灵格的“催化剂”,最后的研究结果却令他们大为惊讶。他们发现,这两者其实并无不同,这些纯化蛋白并不能再现已发表论文的结果。相反,他们发现海灵格的“催化剂”并不具活性,所谓的活性是一种来自宿主生物的污染酶所致。

为了慎重起见,理查德将实验做了又做,甚至超过了验证所需要的次数。他说:“我们不想在还没有肯定它们有充分根据的情况下进行指控。”

理查德与同事发现海灵格的错误在于他的实验室没有适当纯化这些蛋白质。他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传给海灵格以及《科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的编辑,后者也刊登了海灵格的类似研究。

最后,海灵格接受了这些论文有错的结论,两份科学期刊也都刊登了撤回公告。杜克大学随后对此事进行了后续调查,澄清了参与研究的该校一名毕业生有不端行为的嫌疑。

不为名利只求真相

理查德勇于指出业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中的错误的举动,受到了科学团体的一致称赞。该校负责研究的副校长约格·荷西表示,理查德的行为突出了在证明科学进展真实性的追寻中,通过科学程

化学家穿越小说

序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社论指出,虽然这个例子似乎证明了事情在科学程序上没有错,但仔细观察却还是能发现也许会有某些问题。该杂志评论道:“实际上,理查德及其两位合作伙伴整整花费了7个月的时间与数万美元的财力,却无法再现来自海灵格实验室的结果。理查德极力纠正此科学纪录的后续努力得到的仅是大量的花费,对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任何显著利益。”

这篇社论还表示,这是在科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在无意间遇到了无法再现的研究后,根本不再继续追究下去,这可使他们免于额外的麻烦并节省了金钱。与此同时,那些如同理查德这样拒绝轻言放弃的人,却没得到任何好处。

除了《自然》的社论提到了理查德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以外,《化学和工程新闻》《高等教育纪事》网络版、《科学家》等杂志也纷纷报道了此事。

纠错本是科学工作的应有之义

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赞誉,理查德非常冷静。他说,更正错误本就是科学工作者的应有之义。《科学》和《自然》杂志每年都要刊登多个撤回公告。报告错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论文的发表会影响授予资金的决定。当科学家进行相关研究而他们的提案在研究部门被提出来讨论时,评审人员想要知道为什么他们没有像那些已发表的成果一样取得类似的成功。评审人员的逻辑就是这样:如果其他科学家能办得到,那么为什么你不行?

理查德说:“所以,你要试着让事情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你知道一个重要结果是错的,那么你有责任要使人们注意到它。”

瑞典著名化学家舍勒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1742~1786)是瑞典著名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同时对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

742年12月19日,舍勒生于瑞典的斯特拉尔松。由于经济上的困难,舍勒只勉强上完小学,年仅14岁就到哥德堡的班特利药店当了小学徒。药店的老药剂师马了·鲍西,是一位好学的长者,他整天手不释卷,孜孜以求,学识渊博,同时,又有很高超的实验技巧。马丁·鲍西不仅制药,而且还是哥德堡的名医,在哥德堡的市民看来,他简直就象古希腊的盖伦和中国的扁鹊、华佗一样,他的高超医术,在广大市民中,像神话一样地流传着。名师出高徒,马丁·鲍西的言传身教,对舍勒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舍勒在工作之余也勤奋自学,他如饥似渴地读了当时流行的制药化学著作,还学习了炼金术和燃素理论的有关著作。他自己动手,制造了许多实验仪器,晚上在自己的房间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他曾因一次小型的实验爆炸引起药店同事的许多非议,但由于受到马丁·鲍西的支持和保护,没有被赶出药店。舍勒在药店里边工作,边学习,边实验,经过近8年的努力,他的知识和才干大有长进,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学徒,成长为一位知识渊博、技术熟练的药剂师。同时,他也有了自己一笔小小的“财产”——近40卷化学藏书,一套精巧的自制化学实验仪器,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生活中出现了一个不幸,马丁·鲍西的药店破产了。药店负债累累,无力偿还债款,只好拍卖包括房产在内的全部财产。这样,舍勒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失业

了。他只好孤身一人,在瑞典各大城市游荡。后来,舍勒在马尔摩城的柯杰斯垂姆药店找到了一份工作,药店的老板有点像马丁·鲍西,很理解舍勒,支持他搞实验研究。他们给了他一套房子,以便他居住和安置藏书及实验仪器。从此,舍勒结束了游荡生活,再不用为糊口奔波。环境安定了,他又重操旧业,开始了他的研究和实验。

读书,对舍勒启发很大,他曾回忆说,我从前人的著作中学会很多新奇的思想和实验技术,尤其是孔克尔的《化学实验大全》,给我的启示最大。

实验,使舍勒探测到许多化学的奥秘,据考证,舍勒的实验记录有数百万字,而且在实验中,他创造了许多仪器和方法,甚至还验证过许多炼金术的实验,并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舍勒后来工作的马尔摩城柯杰斯垂姆药店,靠近瑞典著名的鲁恩德大学,这给他的学术活动提供了方便。马尔摩城学术气氛很浓,而且离丹麦的名城哥本哈根也不远,这不仅方便了舍勒的学术交流,同时也使他得以及时掌握化学进展情况,买到最新出版的化学文献,这对他自学化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从学术角度考虑,舍勒认为真正的财富并不是金钱,而是知识和书籍。因此,他特别注意收藏图书,每月的收入,除了吃穿用,剩下的几乎全部用来买书。舍勒勤学好问,潜心于事业,为人正派,救困扶贫。因此,他的人品受到学术界的极高评价。舍勒研究化学专心致志,他对一切问题,都愿意用化学观点来解释。舍勒的好友莱茨柯斯在回忆他与会勒的交往以及舍勒的气质时说舍勒的天才完全用于实验科学,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但似乎他只记住与化学有关的事情,他把许多事情都与化学联系起来加以说明,他有化学家的独特的思考方式。

在科平城,舍勒经营的药店名气很大,收入可观。舍勒也十分喜欢这种把科学研究、生产商业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工作。虽然有几所大学慕名请舍勒任教授,但都被他谢绝了,因为他的药房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场所,舍勒不愿意离开。舍勒一生对化学贡献极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氧,并对氧气的性质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他发现氧的时间始于1767年对亚硝酸钾的研究。起初,他通过加热硝石得到一种他称之为“硝石的挥发物”的物质,但对这种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当时尚不能解释。舍勒为深入研究这种现象废寝忘食,他曾对他的朋友说:“为了解释这种新的现象,我忘却了周围的一切,因为假使能达到最后的目的,那未这种考察是何等的愉快啊!而这种愉快是从内心中涌现出来的。”舍勒曾反复多次做了加热硝石的实验,他发现,把硝石放在坩埚中加热到红热时,会放出气体,而加热时放出的干热气体,遇到烟灰的粉末就会燃烧,放出耀眼的光芒。这种现象引起舍勒的极大兴趣,“我意识到必须对火进行研究,但是我注意到,假如不能把空气弄明白,那未对火的现象则不能形成正确的看法。”舍勒的这种观点已经接近“空气助燃”的观点,但遗憾的是他没有殇沿着这个思想深入研究下去。

篇二:化学家的搞笑故事

化学讲堂 化学也幽默 童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化学,化学是神马呢?化学就是滑雪嘞。非也,化学是一个科目。

元素周期律是谁发现的呢?上课可认真听讲的同学一定知道,不错,他就是···达尔文!呵呵,开玩笑了。是门捷列夫啦。话说1861年,门捷列夫回到彼得堡,重担化学教授工作。虽然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他继续着科学研究。门捷列夫深深的感觉到化学还没有牢固的基础,化学在当时只不过是记述零星的现象而已,甚至连化学最基本的基石——元素学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门捷列夫开始编写一本内容很奇葩的著作《神马都是化学》。他遇到一个大难题,即用一种怎样的不符合逻辑的方式来组织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门捷列夫仔细研究了63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他准备了许多扑克牌一样的卡片,将63种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分别写在卡片上。于是他用不同的方法去摆那些卡片,用以进行元素分类的试验。

1869年3月1日这一天,门捷列夫仍然在对着这些卡片苦苦思索。他先把常见的元素族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拼在一起,之后是那些不常见的元素,最后只剩下稀土元素没有全部“入座”,门捷列夫无奈地将它放在边上。从头至尾看一遍排出的“牌阵”,Oh my god!门捷列夫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已知元素都已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并且相似元素依一定的间隔出现。第二天,门捷列夫将所得出的结果制成一张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同样,门捷列夫是把拉火车玩牛的第一人。在这个表中,周期是横行,族是纵行。族是神马呢 你猜。在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中,他大胆地为尚待发现的元素留出了位置,并且在其关于周期表的发现的论文中指出:按着原子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各种元素,在原子量跳跃过大的地方会有新元素被发现,因此周期律可以预言尚待发现的元素。此后,门捷列夫改行做了一名预言家。

1871年12月,门捷列夫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进行增益,发表了第二张表。在该表中,改竖排为横排,横排为竖排。竖排还是竖排,横排还是横排。使用一族元素处于同一竖行中,更突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至此,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工作已圆满完成。化学界通将周期律称为达尔文周期律··哦,不,是门捷列夫周期律:主族元素越是向右非金属性越强,越是向上金属性越强。同主族元素呢,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分子量越来越大,半径越来越大,金属性越来越强。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系数数的增加,分子量越来越大,半径越来越小,非金属性越来越强。为神马呢,我也不知道。最后一列上都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荣。

篇三:与化学家相关故事

《趣味化学史》

与化学家相关的故事(一)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讲解三位科学家的故事,理解并认识到任何化学试剂都不能用嘴尝,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的过程以及底片感光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授,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理解化学家相关的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学习科学家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难点:底片感光的原因

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堂讨论法

四、 教学过程

(一)贝采利乌斯的“恶作剧”

一天,被誉为瑞典化学泰斗的贝采利乌斯神采奕奕地站在讲台前,向新人学的大学生们介绍实验观察的重要性。“同学们,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卓越的实验观察力,就无法研究化学。有些同学想当化学家,却又不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老师,观察实验难道比走钢丝还难吗?”一个学生有点不服气,打断了他还不太熟悉的贝采和乌斯教授的讲话,“您可以考一考我们,看看我们将来配不配当一名化学家。”

教授沉思了一下。答应了这个要求。他把一只只盛有溶液的试剂瓶发给在座的学生,然后说道。

“我这里的一瓶溶液和大家面前放的那瓶完全一样.都是几经煮沸的无毒溶液。一会儿,我要求大家模仿我所用的方法来鉴别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溶液。”

说完,教授把手指伸进试剂瓶的溶液里,然后将手指拿出来并用舌头舔了一下。通过教授的神态,大家猜想这溶液或是甜的,或是咸的,至少是没有什么味道的。

随着教授一声令下,“考试”开始了。为了能最先报出鉴定结果以证实自己的实验能力,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把手指伸进试剂瓶里,并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下。

“啊!怎么这么苦”“苦死了!苦死了!”尝了溶液的味道后,学生们个个哭丧着脸大声地埋怨着。一个学生甚至有点恼火了:“老师,尝了这么苦的溶液。您为什么装得若无其事呢?”

“我真的尝了吗?”贝采利乌斯边笑边向他的学生们问道。

咦!明明看着教授把手指放到了舌头上。怎么能说没尝呢?大家一时摸不着头脑。

【思考与交流】知道贝采利乌斯的“恶作剧”是怎么“演”的吗?

(二) 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门捷列夫玩“纸牌”

门捷列夫是俄国彼得堡大学的化学教授。他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一看就是那种才华横溢、精力过人的青年学者。他的化学课讲得妙极了。精彩的实验、生动的表述、恰当的手势,听他讲课,简直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享受,学生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他们也发现这位受人尊敬的老师有一个很古怪的爱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玩纸牌,而且,从不邀牌友。 门捷列夫真的在玩纸牌吗?不是!他是在研究元素的分类。

原来在19世纪,化学领域捷报频传,化学元素陆续被发现。但元素越多,化学就越混乱。因为每一种元素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元素间好像没什么联系。这样,无论是在课堂上讲这些元素,还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它们的性质,都得一个一个地来,十分麻烦。虽然有些科学家想按类来研究这些元素,但由于没找到科学的分类方法,众多的元素仍像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

门捷列夫很想理清这团乱麻,找出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于是,他一头钻进了“元素堆”里。

苦苦的思索,使他十分疲惫。有一次,他伏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并很快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自己在打牌,但手里拿着的不是扑克牌,而是一张张纸片,每张纸片上写着一种元素。玩了一会儿,竟把元素分成类,并制成一张元素分类表。他高兴得笑了起来。这时,他醒了,只见一大堆口水把眼前的稿纸都弄湿了。这会儿,他真的笑了,并真的找来了63张纸片,每一张上写一种元素的名称、性质、原子量??

有了纸牌,他研究元素的分类、寻求元素间的联系就方便多了。他根据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排列纸牌,不行;收起牌来,再按元素的活泼性排列,还不行;又收起牌来,再按化合价排列,仍然不满意??就这样,一连玩了几个月的牌,也没搞出什么名堂来。

门捷列夫有一股韧劲,不达目的,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经过反复地思考,他把着眼点又放在原子量上。他根据原子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着纸牌,寻找着规律。尽管当时听发现的63种元素的原子量,有很多测得不够准确,甚至有错误,但他在“玩”牌中还是发现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量呈周期性关系”的秘密。也就是说,当按照原子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元素时,在每一种元素之后,每隔7种元素,便会出现与该元素性质十分相近的元素。这使门捷列夫高兴万分,并把所发现的“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规律”用一张表形象地表示出来。

门捷列夫的发现轰动了整个科学界!“玩牌”给他带来了好运:他所发现的规律,被称为元素周期律;他所排成的表,被称为元素周期表;他在这方面的论文被誉为“化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

现在我们知道,元素的性质不是由原子量,而是由与原子量有着密切关系的元素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来决定的,且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思考与交流】那么,你能根据1~20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于数,来说明元素周期律产生的原因吗?

(三)放射现象的发现——底片怎么感光了

人们早就发现,不少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磷光”。许多科学家都研究过这种现象,但佼佼者之一却是法国的科学家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他通过对“磷光”的研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自发放射现象的人。

在众多的“磷光”物质中,贝克勒尔选中了氧化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为了实验铀的化合物在阳光下所产生的“磷光”能否使照像底片感光,他用黑纸把一张感光底片包严,在包有感光底片的黑纸上放几块含铀化合物的晶体,中间还夹放了一枚银元。不过天不作美,一连几天乌云密布,不见太阳露脸。满心不高兴的贝克勒尔只好把准备实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放进抽屉里。

天总算放晴了,实验可以继续进行了。贝克勒尔是个非常细心的人,他并没有马上把实验材料放在阳光下,而是先检查一下,放了几天的感光底片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包着感光底片的黑纸包。奇迹出现了,密封的感光底片竟然已经感光,而且留下的影像不是别的,恰恰是那几块含铀化合物晶体的影像。贝克勒尔惊喜万分。

善于思索的贝克勒尔对这一奇异的现象穷追不舍,终于取得了划时代的杰出成就。

【思考与交流】现在大家来想一想,感光底片是密封的,没有阳光照射,抽屉里又是暗暗的,底片怎么会感光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