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诗歌为话题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1:22:46 优秀作文
诗歌为话题提纲优秀作文

篇一: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

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

一.基础知识:

1. 字词(字音、字形、近义词语成语)

2. 文学常识(重要作家作品、诗歌流派)

二.鉴赏能力:

1. 内容梳理:(筛选整合)

(1) 意象?类别(直接意象和间接意象)?特点?意境?选择?意义?文化意蕴?

(2) 情(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感?

(3) 画面场景?

(4) 抒情层次?

2. 语言风格:(举例分析)

(1) 多义性(A意象本身,B意境意蕴,C借助手段)

(2) 跳跃性(A意象随时空跳跃,B意象随意识流跳跃)

(3) 可感性(A化抽象为具象,B借助修饰语—作定语的形容词和作状语的副词)

(4) 音乐性(A外在的回环往复的音节美,B内在的诗人情思的律动)

3. 表现手法:(判定分析)

(1)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借虚引实、虚实错置、虚实交错)

(2) 复沓手法

(3) 人称变换(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 对比

(5) 开头结尾照应(问头答尾,问尾答头)

(6) 白描、细节、反衬、渲染。。。。。。(参考古诗的表现手法)

三.朗读

1. 停顿:

(1) 语法停顿(主谓语之间停顿较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停顿较短)

(2) 情感律动停顿(《无题》诗歌第一句)

2. 重读:

(1) 语法重读:(主语、谓语、修饰语)

(2) 情感律动重读:(《无题》诗歌第一句和第二句)

3. 语调语速:(依据情感律动)

四.同题材比较阅读

1. 题型:古诗与现代诗比较、现代诗与现代诗比较、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同题材诗歌比较。

2. 比较异同点:

(1) 内容方面:意象(中心意象和集合意象)、情感

(2) 形式方面:抒情角度、语言风格、表现手法

另补充强调:

1.象征意象意蕴解读: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到群体。

2.比喻意象意蕴解读:从喻体特点看本体特点,从知人论世挖喻体隐喻意义。

3.意象交融:意象之间是本体和喻体关系。(《蛇》中的寂寞和蛇,草原和乌丝)

4.意象叠映:意象组合顺序是按照诗人的意识流动顺序。(《预言》)

5.意象对比式组合:两个意象之间或者两组集合意象之间构成对比关系。(《窗》《这儿》)

6.意象复沓式组合:意象回环反复出现。(《你的名字》)

7.意象跳跃:意想是按照内在逻辑关系组合(《神女峰》),或者是按照时空快速跳跃(《乡愁》),或者按照相似联想关系组合(《金黄的稻束》)

篇二:教材《新诗(二)》提纲

新诗(二)提纲

三十年代的新诗出现了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和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两大排辈相互竞争的局面。

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本时期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直接承续了上一时期蒋光慈等早期无产阶级诗歌的传统,是本时期所产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个部分。

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9月,本身就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基本特点: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

上海总会有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中国诗歌会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人。

中国诗歌会的诗人一开始即自觉与同一时期的后期新月派、现代派诗人相对立,要求诗歌自觉地表现带时代阶级斗争的“疾风狂雨”,要求诗歌缩短与大众的距离。

创作口号: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要成为大众中的一个。

诗歌观: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去把握与反映现实;要求诗与诗人的大众化。

本时期中国诗歌会创作的特点:

第一,及时、迅速的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大众及其斗争,强调诗歌对实际革命运动的直接鼓动作用。结果——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表现了强烈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不足——把诗歌的作用归结为直接的宣传与鼓动,忽视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大都是急就之章,艺术上较为粗糙;诗歌存在单一化。

第二,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大大加强了诗的理性化色彩和主观性;强调自我在集体,小我在大我中的融合。不足——导致“群体”中的“我”的感情与个性的消失,诗人主观世界的消失和对艺术个性的忽略。

第三,在艺术表现上直接描摹现实,导致了抒情性因素减弱与叙事性因素加强的趋势,叙事诗得到了重视与发展;提出“歌谣化”的主张,强调诗歌应当与音乐在一起,成为民众歌唱的东西,目的在于要使诗歌成为群体的听觉艺术;对诗的形式上的变革采取激进的态度,关注现实与民间疾苦,表达平民百姓的呼声。

臧克家

始终关注现实,诗歌形式上受新月派影响,尽管并不直接表现工农革命斗争,但对下层人民表示了极大地同情。

坚忍主义:在精神上与中国农民有深刻联系,不肯粉饰现实又不肯逃避现实的清醒现实主义精神,眼光向下,注视着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

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是前期新月派的继承与发展,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基本成员有徐志摩、饶梦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和陈梦家、方伟德等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

在诗的形式从格律向自由发展的转变趋势下,诗歌注重抒情,并向内心回归,提出“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诗人的诗感发生了变化——字里行间流露出幻灭的空虚感,迷茫的感伤情绪,这是由时代造成的。后期新月派在诗的题材、诗感上与现代派趋近。

后期新月派诗人从事诗的形式试验,影响最大的是“十四行诗体”(商籁体)的转借与创造。后期新月派诗人正是在十四行诗体里发现了中西诗歌诗体形式的某种“契合点”,从而为新诗的形式创造提供了新的经验,为绵延至今的汉语十四行诗的写作开辟了道路。

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戴望舒的《雨巷》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倾向,1929年《我的记忆》是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年5月《现代》杂志是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原地,约在1936、1937年间达到了创作的极盛期。代表作家有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等。

诗歌主张:第一,追求纯诗的艺术观,走诗的贵族化道路;第二,病态的心灵,浊世的哀音。即现代人所感受的现代情绪。都市怀乡病;第三,拥有现代的词藻和现代的诗形。文言语入诗、诗的散文化,打破诗的格律,追求诗的朦胧美,即内容是诗的,形式是散文的;第四,现代诗的现代诗形更体现在表层的形式上,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意象抒情诗。

《汉园集》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这是更加注重东西方诗学融合的新一代诗人。

卞之琳此时期小处敏感,大处茫然,是最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试验的艺术家,最着力于是的欧化、古化或化欧、化古,是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之间的一座桥梁。

卞之琳新的东西(新的智慧诗),一是由主情向主智的转变。他是一位具有自觉哲学意识的诗人,他接触到了许多现代哲学命题,却无意深究,这视为对早期白话诗以至更遥远的宋诗对“理趣”的追求的一个隔代回应与发展;二是诗的非个人化。将西方小说化、典型化、戏拟化的“戏剧性处境”与中国旧小说的“意境”融合,达到“个人”的隐匿,诗人主体的退出与模糊。

篇三:九年级诗歌赏析复习提纲

九年级诗歌赏析复习提纲

编制:孙红审核:朱兆平 时间:2016/1/6

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赏析“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明确: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生命有限,蕴含人生盛衰之理。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抒发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情怀。

(3)如何理解“养怡之福”。

明确:“养怡之福”不是 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4)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由天决定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雪花给树木披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2)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上一段赏析的话。

这句话以南方梨花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比喻新颖传神,景象极为神似,颇有浪漫色彩。

(3)结尾两句较出色,说说你的看法。

最后两句写出行人身影已经消失,诗人还在深情目送,凝视雪地上的马蹄印,惜别之情跃然纸上,极为动人。 曹操《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观沧海时见到的哪些实景和所想虚景?

明确: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

(2)面对萧瑟秋风,作者却与众不同,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尤其是这句诗,情景交融,既写出了大海的壮美,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的 ,; , “烈士”胸襟。(用《龟虽寿》的诗句填空。) 明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明确:(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4)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动静结合,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1

(5)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明确: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 豪情壮志。

明确: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杀敌卫国(或: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

(2)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画面。 明确:凛冽的寒风中,一位两鬓微白太守左手牵着黄色的凶猛猎犬,右手臂上立着飒飒的苍鹰,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明确: 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重新得到朝廷重用,表达委婉含蓄。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感。

(5)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点赏析。

明确:角度一:描绘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角度二:抒写作者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角度三:运用修辞。比喻,雕弓如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力量,表明决心。引用,用“射天狼”,委婉地指出边防重点。(任选—个角度,内容具体,表述明确即可;从其他角度赏析,合理亦可。)

(6)该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该词通过冬猎盛况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感。 元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明确:曲牌名 曲题

(2)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明确: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聚”字,比喻修辞,写出了群峰雄伟壮观的气势;“怒”字,拟人手法,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蕴含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4)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明确: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5)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明确: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6)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2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