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3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3:25:02 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生成语故事解读30则
小学生成语故事解读30则
守株待兔
【释义】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ài)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春秋时期,宋朝有个农夫,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地耕种着自己的那块土地。 一天中午,他正坐在田间的一棵大树下休息,突然一只野兔没头没脑的冲过来,一头撞在离他不远的一节树桩上,昏死过去。农夫跑过去捡起兔子,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晚上回到家,农夫把兔子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人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到地里之后也不干活了,呆呆地坐在树下守着,盼望着另一只倒霉的兔子跑过来撞死在树桩上。结果,他等了一(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天,什么也没有等到。可他不甘心,第三天照样到树底下守着,结果还是落空了。可他依然没有放弃,从此,他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夫再也没有等到兔子撞死在大树上。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却连兔子的影子也没看见过。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笑话他这种”守株待兔“的行为。
【活用成语】
因为偶然拾到一只撞了树桩的兔子而天天去树桩那等着再捡到兔子,农夫实在是愚蠢至极。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而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常用的近义词有】:刻舟求剑、墨守成规、胶柱鼓瑟、坐享其成、好逸恶劳。
【常用的反义词有】:通权达变、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释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有一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他召集群臣,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大臣们一听这个消息,就低声议论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吴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够雄厚,应该养精蓄锐,先使国富民强,之后才能作别的打算。可吴王主意已定,不准任何人劝阻,并下令说谁劝阻就处死谁。大臣们都非常着急,但因为吴王的命令又不敢出言相劝。
吴王手下有个很有计谋的年轻人,听到吴王的命令后在花园里踱来踱去地想办法。当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到树上一只蝉的身上时,他立刻就有了主意。
他拿着弹弓和弹丸,接连五个早晨到皇宫后花园去转悠,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有人觉得他的行为很奇怪,就把这事告诉了吴王。
第六天早晨,年轻人又在转悠,吴王也来了,便问他:“你一连几天早晨来这花园里干什么?”这个年轻人往树上一指,对吴王轻声说道:“大王,您小声一点。
您看那里有一只蝉只顾着在那里高兴地吸露水,”然后又指向另一个方向,“却没有觉察到有一只螳螂躲在它身后,弯着前肢,想要捕捉它呢!”
吴王笑着说:“螳螂捕蝉,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年轻人说:“大王您再看,螳螂一心想捕蝉,但它不知道,还有一只黄雀在它身后,正伸长脖子,瞪着眼睛,想啄它呢。”
吴王说:“这又怎么了?”年轻人将泥丸搭在弹弓上,对准黄雀,然后说:“那只黄雀只顾着看着蟑螂,却不知道我的弹弓已经对准它了。它们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自己身后的危险啊!”
吴王听到这里,明白了年轻人的用意,最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活用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诫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可能发生的后患。特别是当他人提醒的时候,如果固执己见,就更可怕了。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深谋远虑,千万别让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并且要多听听周围人的意见。
【常用的近义词有】: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常用的反义词有】: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图穷匕见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也作“现”,显露。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登上了王位,开始策划兼并其他六国。公元前228年,秦国灭掉了赵国后,立即瞄准下一个要吞并的目标,挥师北上,直指燕国。
燕国的太子丹找到一个名叫荆轲的壮士,准备刺杀秦王。太子丹为荆轲准备了一把无比锋利而且浸过烈性毒药的匕首,还准备了两件会使秦王高兴的礼物:一件是秦王一直在缉拿的叛将樊於期的头颅;另一件是一张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假称燕国打算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
荆轲扮作燕国的使者来到了秦国都城咸阳,用重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得到了进见秦王的机会。
见秦王的那天,荆轲小心地把匕首卷在地图最里层,严严实实地封好。秦王的大殿前,戒备森严,荆轲昂首阔步走上殿阶,向秦王施了礼。秦王首先验明了樊於期的头颅,感到十分满意,然后踌躇满志地让荆轲展开要献的地图给他看。地图慢慢地展开了,差不多快到尽头时,匕首一下子露了出来!
秦王大吃一惊,荆轲马上操起匕首,左手拽住秦王的衣袖,向他猛刺过去。秦王拼命挣扎,把衣袖都扯断了,总算躲过了匕首,然后绕着殿中的大柱奔跑,一边躲避身后紧追不舍的荆轲,一边试图拔出身上佩带的剑。可是秦王的剑太长了,越急越拔不出来,旁边的朝臣个个吓得呆若木鸡。正在万分危急时,秦王的御医急中生智,端起药囊向荆轲砸去。荆轲一怔,秦王乘机拔出剑来,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忍住剧痛,使出全身力气,将匕首朝秦王掷去。秦王急忙避闪,匕首击在铜柱上,碰出点点火星。秦王对荆轲连砍八剑,荆轲还骂不绝口,卫兵一拥而上,将荆轲乱刀砍死。
经过六年的征战,秦王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秦始皇。
【活用成语】
荆轲刺秦王的壮举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不畏强暴、扶助弱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却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不过,当时秦国攻灭燕赵,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更不是某个刺客的暗杀行动所能阻止的,所以荆轲从一出场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常用的近义词有】:真相大白、水落石出、原形毕露。
痛定思痛
【释义】指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含有吸取教训,警惕未来的意思。
【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时之痛,不知何能自处也。”
在唐朝,韩愈算是一个文名与官名同样显赫的人物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官居博士、刑部侍郎、果子祭酒、吏部侍郎等。他文章出众,官居高位,受到后人赞颂也理所当然。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就曾经在《日知录》一文中,批评韩愈未显达时轻率写下的投知求见之文,并对韩愈的人格提出了质疑。
顾炎武所指,确有其事。韩愈曾经在《与凤翔刑尚书书》中竭力自荐,并提出“寒门之士可以借助王公大人成就自己的志向,王公大人可以借助寒门之士传播自己的名声”的观点,这就是韩愈遭后人诟(ɡòu)病的缘由。
其实,韩愈有自己难言的苦衷。他年少时家道衰落,一家三十余口都盼着他能够取得一官半职来维持生计。但事与愿违,他屡试不第,内心怎能不焦虑?向达官贵人投知求见实在是他最后一线希望了,可这并不是他内心所愿。韩愈曾经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李翱(áo)表明自己的心迹,他说:“你还不了解我的话,当世就没有人能够明白我了。我当年在京城时穷困潦倒,每日奔走于达官显贵之间,求他们帮助。当时还不觉得难过,如今悲痛的心情平复了,再回过头来想那时所受的痛苦,简直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啊!”
这番话语调沉痛无奈,让人不忍再对他多做苛责。韩愈显达后对晚辈提携不遗余力,大概跟他年轻时所遭受的切肤之痛有密切关联。
【活用成语】
痛定思痛,其痛更剧。我们不能因为韩愈未显达时轻率写下的投知求见文就否定他所取得的成就。在门第等级制度异常严格的封建社会中,寒门子弟若没有人举荐,想出头比登天还难,所以韩愈写求见文实属迫不得已。我们一直很赞赏自荐的毛遂,又何必诟病无可奈何的韩愈呢?
【常用的近义词有】:痛不欲生、悲痛欲绝。
【常用的反义词有】:悠然自得、至死不悟。
网开一面
【释义】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夏朝从禹开始,经过十五代君王,传到了夏桀(ji?)。夏桀是一个极端残暴、荒淫无道的人。他的暴政激起了各部落人民的极度不满。而商部落的领袖汤是一个贤明的首领,他关心百姓疾苦,勤政爱民,很受拥戴。
一天,汤外出处理政务,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正在捕鸟。那人支开一张像笼子般的大网,将四面都拦住,准备捕获来自各个方向的禽鸟。那猎人向天祷告,期盼能捕获更多的猎物,嘴里还喃喃地说:“凡是天空落下的,从地面洞穴里钻出来的,自四面八方跑过来的,无论是飞得高的还是低的,向东走的还是向西行的,都统统进到我的网里来。”
他祷告的声刚落,汤就走过去对那个人说:“你这种方法太残忍了!这不是把所有的禽兽都打光了吗?不能干出这种赶尽杀绝的事情来啊!”说着,汤亲手收拢起三面网,只给猎人留下一张网,并小声祷告说:“鸟儿啊,你们愿左飞就往左飞,愿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网里来吧!”
四方诸侯听说了这件事情,都非常感动,无不由衷地赞颂汤的仁德,他们高兴地说:“汤王真是仁德到了极点了,对禽兽都爱护有加,何况是对人呢?真是圣君啊!”于是纷纷来归顺商汤。汤顺应民心,讨伐夏桀,平定海内,建立了商朝,使国内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大治。
【活用成语】
故事中的这个猎人目光短浅,四面撒网,要将所有的禽兽一网打尽,赶尽杀绝。明君商汤仁德善良,网开三面,放生无数。这不仅为商汤赢得了人心,换取了声誉,还显示出他非常有远见,在当时他就能想到不能将飞禽走兽赶尽杀绝,得为以后着想。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周围的动植物越来越少,有很多物种已经从地球上永远消失,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全人类的悲哀。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懂得体谅他人,而不能凡事都斤斤计较。
【常用的近义词有】:宽大为怀、宽宏大量。
【常用的反义词有】:小肚鸡肠、心胸狭窄、一网打尽、严惩不贷。
亡羊补牢
【释义】意指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后用来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想法补救,以免继续受损失。也指出了问题才想法补救,已经太晚了。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末期,楚国已由强盛走向衰败。特别是楚襄(xiānɡ)王即位以后,他任命奸臣子兰为令尹,自己躲进深宫整日整夜与后妃们寻欢作乐。
子兰把持朝政后使小人得志,贤臣失意。朝纲破坏殆尽,国土逐渐被蚕食,百姓如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老臣庄辛心中十分焦虑。他觉得为了国家安危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于是他闯进深宫去劝谏(jiàn)楚襄王。庄辛对楚襄王说:“大王,您不能只吃喝玩乐,将朝政与国家大事丢在一旁不管。现在子兰令尹专权妄为,排斥异己,迫害贤臣,长此下去,楚国堪忧啊!”楚襄王正在宫中与爱妃饮酒作乐,看到庄辛闯进斥责自己,心中顿时升起一团怒火,他怒不可遏(a)地高声骂道:“你一定是老糊涂了,我们楚国平安无事,你凭什么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来,这个国家不需要你,快给我滚出去!”
庄辛回到家中,想想自己这么大年纪,出于对国君与国家的一片赤诚闯宫进谏,却遭到昏君的一顿辱骂,还要被赶出楚国,深感伤心。无奈之下,庄辛带着全家迁到赵国去了。
庄辛迁走不久,秦国派大将白起率强兵直扑楚国。秦军来势之猛,犹如虎狼闯入羊群,杀得楚军兵逃将散。秦军很快攻破楚国的都城,楚襄王仓皇出逃,直跑到阳城才暂时脱离险境。楚襄王在阳城逐渐冷静下来,才想起庄辛闯宫劝谏的话,觉得追悔莫及。他开始悔恨自己的过去,立即派人去赵国接庄辛回来。
楚襄王见到庄辛马上说:“当初我听不进您的金玉良言,才使国家败坏到如此地步,说来令人痛心,事至如今,我以后该怎么办,请爱卿为我出出主意!” 庄辛见楚襄王是真心实意来请教,便对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好心的邻居来告诉他,说他家的羊圈有一个大缺口。并认真地对他说:‘你应该将羊圈好好地修补一下,不然你的羊会丢失的。’这位养羊的人听了邻居的话,根本没有往心里去。不久,他到羊群中一数,果然丢了一只。这时,又有人来提醒他修补羊圈,他却说:‘羊已经丢了,还补什么圈呢!’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养羊人此时想起了邻居们的话,马上动手将羊圈修补好。从此,他再也不丢羊了。楚国虽然吃了败仗,但国家还没有亡,现在振作起来还不算晚。我们现在马上打起精神,好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千万不可灰心丧气。”楚襄王听后深受启发,从此振作起来,终于使楚国度过了危机。
【活用成语】
楚襄王一怒之下将劝谏自己的大臣庄辛赶出了楚国,直到都城被秦国攻占,才后悔不已,派人请回庄辛,补救自己的错误。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遇到挫折,这是常见现象,只要能吸取教训才能避免重犯错误。
【常用的近义词有】:贼去关门、江心补漏、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常用的反义词有】:防患未然、曲突徙薪、未雨绸缪、知错不改。
望洋兴叹
【释义】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大海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大海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啊!” 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
大海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我的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
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一眼望不到边。
篇二:寓言成语故事多
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美术第12课《成语里面故事多》。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大都来源于生活,言简意赅。有些成语有一定的出处和来源,因此,成语背后都有一个丰富文化内涵的故事。在这里就《成语里面故事多》一课分从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教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来进行说课,敬请指教!
一、教材分析:
《成语里面故事多》一课是集绘画、制作、审美、学习为一体的课业形式。教材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以及背后的故事,并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和概括,用工艺制作、绘画或配饰表演等形式对成语进行艺术表现。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成语、表现成语故事的兴趣。
二、学生及媒体分析:
中高段学生具备了不错的绘画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可见有助于本科的教学。本科以成语故事图片为主,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成语故事的准确意思,或夸张、或抽象、或概括等形式。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抓住成语的主要意思进行构思创作。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领域:(1)、欣赏成语故事艺术作品,增加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
(2)、能够对成语故事进行恰当的艺术表现,发展创造能力。
2、操作领域: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享受制作成功的快乐,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学习,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成语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以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和创造,技法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体验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1、成语故事画的制作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四、说教法
本课包含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绘画知识的应用,总的来说体现了新课程所说的综合性学习的思想,涉及多个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师生共同欣赏,共同合作,共同评价,共同总结,建构气起自主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由静变动,新颖活泼;
2、激趣引新,变幻无穷;
3、个性发展,启迪创新。
五、说学法
1、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仔细观察几幅图,在尝试、分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创新。
2、在创作绘画时,倡导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体会到在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不但能做,而且能做的精彩!”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1、上课初始先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学生们真正对成语故事关注起来。
2、揭示,点明课题
(二)讲解示范,概括总结
1、了解成语: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理解。
2、诠释成语
课件出示
欣赏时提醒学生注意图画中的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点及形象所处的环境。
3、教材范例欣赏:
(1)观看书中的作品,认真观察分析作品的制作材料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
4、课件展示作品欣赏
5、学生创作。根据以上范画请你把知道的成语故事,尽可能的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注意如何选材、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教师巡回指导时,放舒缓音乐可以使师生情感得到共鸣,活
跃了课堂气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体现的新课标的倡导理念,对于中高段学生有着示范的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作精神的培养。这是学生的感觉由体表转向了内心,感觉的体验得到了升华。
(三)、多为评价、个性表达
1、自评、互评
当学生小组基本完成作品时,让他们把自己画给好朋友或者周围同学看,并说明比较经典的地方。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教师对自己的感觉多元素的展示,另一方面又是展示绘画方法和造型元素的组合画,表现自己的独特构图能力。这又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
2、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会给予鼓励和评价。我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课后拓展让学生积极的去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自主参与探索过程。
七、说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1、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
2、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
3、移情联想、张扬个性、创新实践。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都多想一想,试一试,就一定会有收获。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体验、理解、创作为灵魂,让学生在成语故事中探索发现。
12.成语里面故事多
教材分析: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我国汉字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由多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是其中英语教案最耀眼的明珠。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大都来源于生活,言简意赅,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所无法与其相媲美的。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汉字组成,一般都有一定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
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其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由于成语大都有一定出处和来源,因此可以说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故事。我们学习成语知识,了解成语出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处。
知晓成语背后的精彩故事,就会理解成语的含义,体验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本课的主要学习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以及背后的故事。
并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和概括。
用工艺制作、绘画或配饰表演等形式对成语进行艺术表现。在教科书第30页上面出示
了一幅艺术家程树人创作的雕塑作品《滥竽充数》的图片。作品节奏重复而不单调,造型独特,寓意含蓄。这件作品是在1987年创作的,位于上海市广中公园。广中公园内还有《鹬蚌相争》、《守株待兔》等多个成语故事的雕塑。教高中语文第一册试卷科书除展示这件艺术家的作品外。
还展示了6幅学生作品,这些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有的是利用多媒体制作的作品,有的是线描作品,有的是彩绘作品。
有的是配饰表演作品。这些作品构思新颖,富有童趣。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准确表现了相对应的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 欣赏成语故事艺术作品。
增加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
2. 能够对成语故事进行恰当的艺术表现。
发展创造能力。
3. 通过学习,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成语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成语沙龙(看图猜成语英语课件背景)
二、佳作欣赏,了解方法。
引导学生欣赏多种形式的成语故事作品,对优秀作品的独特之处进行重点剖析,每种形式的欣赏要做到充分讲解。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创作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创作,表现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2、创作的作品要准确表达出成语的故事情节,体现出成语的内涵。
3、作品可以是成语故事当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场景,也可以根据创作需要,跨越时 间和空间。
表现一个特定的场面。
四、作品展示评价。
成语故事画长廊形式进行展示作品,进一步体会我国成语英语的艺术魅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成语里面故事多》教案
教材分析: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 在我国汉字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由多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是其中英语教案最 耀眼的明珠。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 短句。成语大都来源于生活,言简意赅,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所无 法与其相媲美的。汉语的成语大多由
四个汉字组成,一般都有一定出处。有些成 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 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其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 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由于成语大都有一定出处和来源,因此可以说 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故事。我们学习成语知识,了解成语 出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处。 知晓成语背后的精彩故事,就会理解成语的含义,体验到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博大与精深。 本课的主要学习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以及背后的故事。 并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和概括。 用工艺制作、绘画或配饰表演等形式对成语进行艺术表现。在教科书第 30 页上面出示了一幅艺术家程树人创作的雕塑作品《滥竽充数》的图片。作品节奏 重复而不单调,造型独特,寓意含蓄。这件作品是在 1987 年创作的,位于上海 市广中公园。 广中公园内还有 《鹬蚌相争》 、 《守株待兔》 等多个成语故事的雕塑。 教高中语文第一册试卷科书除展示这件艺术家的作品外。 还展示了 6 幅学生作品,这些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有的是利用多媒体制 作的作品,有的是线描作品,有的是彩绘作品。 有的是配饰表演作品。这些作品构思新颖,富有童趣。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准确表现了相对应的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 欣赏成语故事艺术作品,增加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 2. 能够对成语故事进行恰当的艺术表现,发展创造能力。 3. 通过学习,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成语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以及背后的故事,并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和概括, 用工艺制作、绘画或配饰表演等形式对成语进行艺术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 水彩笔 各色卡纸 胶水 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看图猜成语 同学们, 在语文课中我们学会了许多的成语故事,课前老师又让同学们搜集
篇三: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
三年级成语故事
目 录
1.拔苗助长
2.杯弓蛇影
3.对牛弹琴
4.东施效颦
5.负荆请罪
6.井底之蛙
7.刻舟求剑
8.狼狈为奸
9.毛遂自荐
10.奴颜婢膝
11.弄巧成拙
12.前车之鉴
13.叶公好龙
14.画蛇添足
15.狐假虎威
16.杞人忧天 17.投笔从戎 18.集思广益 19.三缄其口 20.守株待兔 21.负薪(xīn)挂角 22.悬梁刺股 23.凿壁借光 24.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25.囫囵吞枣 26.居安思危 27.开卷有益 28.不耻下问 29.卧冰求鲤 30.黄香温席
拔苗助长
【成语释义】
把禾苗拔高一点,帮助它成长。比喻违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假思索,反而把事情弄糟。
【成语溯源】
宋国有个农夫,种下稻苗后,便迫切地希望能早早有个好收成。于是,他一天去田间看好多次,可是稻苗像是被人施了定身术一样,几乎看不出变化来。
农夫犹如热锅上的蚂蚁,非常着急。突然,他想到一个好办法。于是,他高兴地跑到田间,顶着炎炎烈日,把稻苗一棵棵地生生拔出一节来。经过一番劳作,看着自己的丰硕成果,农夫喜滋滋地扛着锄头回家了,还向儿子炫耀:“你去咱家地里看看吧,咱家的稻苗比别人家长的都高。”
儿子飞速跑到地里,不一会,就沮丧地回家了:“稻苗都枯死了,看你干的好事。”农夫吓得连鞋都没穿,飞奔到地里。眼前的景象,彻底让他傻眼了——稻苗都枯死了。“啪”地一声,农夫瘫坐在地头上。
杯弓蛇影
【成语释义】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成语溯源】
古代有个叫乐广的人,他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两个人来往非常密切。可是,自从上次在他家喝完酒之后,好久都不见这位朋友来自己家了,乐广百思不得其解:莫非这位朋友出了什么事了吗?于是他带着疑问,向朋友询问。朋友告诉乐广,上次在他家喝酒,看见杯中竟然有条蛇,喝完酒后,越想越觉得厌恶,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吃不好睡不好,然后就生病了。乐广想了很久,终于明白了:当时墙上挂着一张角弓,上面用漆喷上了一条蛇,那么杯中的蛇,应该就是墙上角弓的影子。
于是,乐广再次把朋友邀请到家中,向朋友一一解释。然后,又摆酒设宴与朋友共饮。同样的场景,同样的酒杯,乐广问朋友:“这次,你在杯中看到了什么?”朋友看了看,说:“所看到的和上次一样,但是我知道了其中的原因,这次心里豁然开朗,不再害怕了。”说完两个人就欢快地喝着酒,聊起天来。
对牛弹琴
【成语释义】
对着牛在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比喻对愚蠢的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同时也讽刺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成语溯源】
古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乐师,他经常表演才艺给大家欣赏。赞美声总是在他的耳边围绕,渐渐地,公明仪觉得自己只把乐曲带给人类,而其他的动物,却从未欣赏过如此美妙的曲子,实在是遗憾。
一天,公明仪路过一片树林,他发现牛儿在吃草。于是,他灵机一动:为何我不弹奏一曲给牛儿呢?于是,他弹奏了古雅情调的曲子,自己都快陶醉了,闭着眼睛在想:“牛儿一定也和我一样,沉醉在优美的旋律中了吧。”结果,他睁开眼睛一看,大吃一惊,牛儿依旧悠然的吃着草,不时地甩动着尾巴,驱赶着蚊虫。
公明仪很疑惑:怎么会这样?这时身边小牛犊的叫声,让公明仪茅塞顿开。于是他模仿牛犊和
蚊虫的叫声,果然,吃草的牛儿竖起了耳朵,小步回应,欢快极了。
东施效颦
【成语释义】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模仿,结果适得其反。
【成语溯源】
春秋时期有个女子名叫西施,长得特别漂亮。西施胡美貌丝毫不用修饰,仿佛天仙下凡,连老人、小孩和女人见到她都不愿意离开。
一天,西施心口疼的毛病犯了,只见她捂住胸口,眉头紧皱,流露出一种女性特有的娇柔之美。过往的行人,都流露出怜香惜玉的眼神。邻村有一个丑女叫东施,她说话粗俗,举止不雅,却梦想着自己有无数追随者。她她看到这种情形心想:这病怏怏的样子,能有这么多人欣赏,我模仿她,肯定也会有很多人喜欢。
第二天,她便捂住胸口,眉头紧锁在街上行走。结果,人们吓得纷纷逃跑了,行人都像躲瘟神一样避开她。
东施只知道西施双眉紧锁的样子很美,可不知道为什么会让人感觉美,她仅仅模仿西施的动作,可她粗俗的举止,怎会让人感觉美呢?
负荆请罪
【成语释义】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形容主动向人承认错误,诚恳认罪。
【成语溯源】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出名的将士,一个是文将蔺相如,另一个是武将廉颇,他们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地对别人说:“我为国家屡立战功,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官位竟在我之上,我见了他,一定要当面羞辱他!”
这话传到蔺相如耳中,他常常向赵王请了病假不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一天,蔺相如的马车在街上遇到了骑马的廉颇,他让马夫赶紧给廉颇让路。他手下的人不服气地说:“大人,您真的怕廉颇?”“你说秦王和廉将军,哪个更厉害?”手下人说:“当然是秦王了。”蔺相如反问道:“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会怕廉将军呢?我是怕敌国知道我国的文武大将不和,借机攻打我们啊!”
廉颇得知一切后,十分懊悔,他脱下战袍,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蔺相如热情相迎,从此二人成为好朋友,共同保卫自己的国家。
井底之蛙
【成语释义】
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成语溯源】
从前,有一只青蛙生活在一口枯井里。他对自己的家满意极了,总觉得很宽敞,只要有机会,就会炫耀一番。
一天,一只小鸟正好站在井台上歇脚,青蛙一看,赶紧把小鸟叫住了:“小鸟小鸟,你快过来呀,今天让你见识一下我宽阔的居室,你肯定没见过呢,这回你小子可大饱眼福了啊。”小鸟站在井台往
井里看了看,长满青苔的井壁,一股扑鼻的臭味,周围不时还有小虫子爬出来。小鸟打断了在旁边一直说个不停的青蛙:“青蛙大哥,外面的天空比你家的大一千倍一万倍,你赶紧出来看看吧。说完便飞走了。
青蛙半信半疑地跑出来,眼前辽阔的蓝天,让它顿时头晕目眩,不知所措。原来小鸟没骗自己,天空真的很大,自己一直引以为荣的“宽阔”的家,真的是很渺小的。
刻舟求剑
【成语释义】
为了找到宝剑,在船上做记号。比喻不会随着事物的变化来进步性地看待事物,仍然用旧的、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
【成语溯源】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叫渡江的人,他非常喜欢和朋友一起去划船。
有一天,他们正划得起劲,渡江不小心把自己的宝剑掉在水里了,这可是父亲去年送给自己的礼物啊,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突然,他想了个好办法,急忙用朋友的刀,在宝剑掉下去的船壁上划了一个记号,然后露出满意的笑容。朋友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渡江说:“这就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一会,船靠岸之后,我就从这个划记号的地方跳下去,寻找我的宝剑,不就可以了吗?”朋友哭笑不得地说:“哪有这样的道理啊,船走了,可是宝剑并没有前进啊。”
果然,在船靠岸后,渡江急忙跳下水,可是什么也找不到了,他后悔极了。
狼狈为奸
【成语释义】
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成语溯源】
森林里有一只狼和一只狈,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
一天,他们俩在树林里觅食,冬天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早早准备好了过冬的食物,都躲在家里,谁也不愿出门。
狼和狈走了很久,还是没找到吃的。这时,狈突然想到,森林附近有一些牧民,他们的羊圈里,一定有很多的肥羊。他刚和狼一说,狼的眼睛立刻闪出绿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于是他们飞快的奔向牧民的羊圈。果然,栅栏围成的羊圈里,几只小羊悠闲的吃着干草,它们还不知道,一场大的灾难就要来临了。只见狡猾的狈,正把自己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这样,慢慢地逼近一只靠它们最近的小羊,最后,这只小羊被它们杀害了。
事后,狈得意扬扬地对狼说:“哥们,以我的智商,加上你的能力,咱们真是‘最佳拍档’啊。”
毛遂自荐
【成语释义】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成语溯源】
战国时期赵国有个叫毛遂的人,他是官员平原君的门客。毛遂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后来,秦国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去楚国求救。楚国国王是一位非常严肃的人,很多人都不敢和他说话,为
此,平原君也很犹豫。这时,毛遂主动提出想和平原君一起去楚国。平原君非常感动。
到了楚国后,平原君诚恳地和楚王谈了一上午,一点结果也没有。毛遂便对平原君说:“大人,小人愿前往与楚王谈判。”于是,在平原君半信半疑的思虑中,毛遂已经到了楚国大殿,他详细地为楚王分析了各种利害关系,最后,楚王心悦诚服,对毛遂的分析赞不绝口,他派大将春申君带兵,前往赵国营救。毛遂的自荐行为,也得到了平原君的大力赞赏。
奴颜婢膝
【成语释义】
奴才一样满脸堆笑的面容,婢女一样跪地求饶的样子。形容人奴才相十足,低三下四、拍马讨好。
【成语溯源】
南宋时期,朝廷多次与入侵的元兵交战,可是兵力不足,总是打败仗,南宋面临着灭亡的危机。 此时,南宋的皇帝每天只知道享乐。官员贾似道只报喜不报忧,每天都谎报军情,说宋军一直在打胜仗。
另一官员陈仲微知道后,感到气愤,同时也很担心,于是他便告诉皇帝说:“高宗在位时,君臣都十分昏庸,敌人攻打进来时,他们都向敌人屈膝投降,就像奴才一样满脸堆笑,像婢女一样跪下求饶,我们千万不能像他们一样啊!”南宋皇帝听了很生气地说:“你不要在这乱说话,我们大宋物产丰富,百姓们不知道过得有多幸福;战场上每天都有好消息传来,难道是假的不成?过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打败敌人的。”
南宋有如此昏庸的皇帝,没过多久就灭亡了。
弄巧成拙
【成语释义】
本想耍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成语溯源】
北宋时有位著名画家叫孙知微。有一次他画了一幅《九曜星君图》。他将图勾画好后,只剩着色一道工序了。这时,他有急事要出门,便叮嘱学生们用心给画上色。
他走后,学生们围在一起观看老师的作品。纷纷夸赞老师画得形象逼真。其中有一个叫童仁益的人,却一言不发。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说话呢?”童仁益说:“水曜星君身边的童子虽然逼真,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点东西。”其他人说:“没发现少什么呀。”童仁益说:“少了支莲花。”说着,他就自信地在瓶口画了一枝莲花。
老师回来后,发现画中多出的莲花,哭笑不得地说:“这是谁干的蠢事,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曜星君的镇妖瓶,可是添上莲花后,宝瓶就变成了普通的花瓶了啊。”说着,把画撕碎了。童仁益看见,低着头不说话了。
前车之鉴
【成语释义】
借鉴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成语溯源】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