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改写古诗6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1:33:05 字数作文
改写古诗600字字数作文

篇一:古诗改写

古诗改写

怎么改写古诗?

第一步:读懂古诗,看一看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二步:根据诗句把当时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图画,画面上应该有什么?

第三步:根据画面具体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第四步:适当地加入一些情节,再加入环境、语言、表情、动作描写,把你想到的通顺、连贯地写下来。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 )诗,有哪些事物?

想一想,送别时候会做些什么?

送别

在草长莺飞的三月天里,冰消了,雪融了,小燕子飞回了北方,大地换上了一件绿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黄鹤楼里,李白和孟浩然默默地坐在桌子两边,无言地饮着酒。李白斟了一杯酒,缓缓地举起杯,说道:“仁兄啊,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会,多保重啊。”说完,便将酒一饮而尽。孟浩然也举起杯来,眼中含着泪,注视着李白,一仰头将酒喝了下去,缓缓地放下酒杯,说道:“我这一去扬州,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贤弟你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啊!”说着,滴下了泪珠。李白垂下头,看着杯中的酒,眼圈也红了,他心想:真不知浩然兄去扬州之后会怎样,不知我们两何时才会再坐在一起饮美酒啊。

这时,船工走了进来说:“客官,不早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趁着天亮,赶快起行吧。”孟浩然默默地注视着老朋友,在船工的再三催促下,缓缓站起了身,依依不舍地往船边走去,时不时回头看着老朋友。眼看船就要开了,孟浩然已经泣不成声了,他哽咽着对李白说:“贤弟,后会有期啊。”李白站在江边不停地挥着手,喊到:“仁兄,一路保重。”小船越驶越远,消失在天地之间,只剩下无情的江水咆哮着,拍打着两岸的沙石,仿佛在为他们两人而哭泣着。

李白望着远去的老朋友,想起了他们两人在春天一边赏花一边吟诗,夏天一边饮茶一边论诗,中秋节时月下相互勉励,冬季对酒谈古论今,不禁流下了晶莹的泪珠。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3)在符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

(4)行文过程中适当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可令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

(5)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6)补充背景材料。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可以根据诗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情况,适当地补充季节特征、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总的来说,在深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只要能恰当地翻译出诗的意思,充分地想象和领略诗的意境,和谐地融入人物的感受,并自然地添加有关背景材料,就一定能使改写出的习作具体、生动。虽然改写后已不再是诗的体裁,却仍然充满诗意,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作文:改写《乡村四月》或者《清明》,字数400字。

《乡村四月》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篇二:古诗改写作文

古诗改写作文

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的内容,改变表达方式的习作练习。改写改体裁,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可以改人称,如把第一人称改成称,可以改结构,如把倒叙改成顺序等等。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读古诗、学古诗的兴能提高学生对古诗的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养察、勤动笔的良好习惯。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常见的方式。改写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诗的意境

《宿新市徐公店》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诗二首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诗的原文是“篱落疏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儿童。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乐,天真的背景。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后两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的是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内容浅显易懂,理解起来不难。

2、要把握古诗的原意

改写古诗不能改变古诗的原意,在主要情节不变的情况下,把包含的内容呈现出来,把古诗写得丰满起来。《宿新市徐公店》写景,后两句写儿童扑蝶的天真与快乐。改写的时候就应该把握

容:景色描写和儿童扑蝶。景色描写是儿童扑蝶的背景,因此,重点内容应该是后两句“儿童扑蝶”的情景。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宿新市徐公店》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捕蝶的背景。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因此,在改写的时候要把握的时间和地点。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将彩笔转入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这是这首诗的传神之处。“急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因此,此处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孩子、神态,想象孩子的语言,让古诗丰满起来,这样,才能让古诗的内涵凸显出来。

把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改写成记叙文 (字数要在450字左右)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恋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蹄。

(一)

春,一年一度的春季又回到了神州大地。树上活泼可爱的鸟儿叽叽喳喳地说:「春天到啦,春姑娘回来啦,大地复苏啦,真好啊!真美啊!」

是的,人间的确是很美的。看,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彷佛是神话里的「花花世界」。他们以迷人的芬芳,妖娆的风咨,招来了许多「小客人」——小蜜蜂呀,蝴蝶呀,飞蛾呀,甲虫呀……,他们给平坦无奇的小路带来了生机,使小路不再孤独寂寞,连过路的人都流连忘返,不愿离去了。穿著各种各样衣服的彩蝶翩翩起舞,彷佛是为了老朋友的到来而高兴。蝴蝶一会儿落在花的海洋中,和花儿谈谈心;一会儿又飞起盘旋,和花儿嬉戏。看得出蝴蝶实在不愿离去,就连大师人杜甫也徘徊流连。看到这仙境般的景色,不禁心旷神怡,怎麼还会想到要离开呢?

花儿的能耐可真是非凡啊!不光吸引了蝴蝶和诗人,还招来了许多「歌唱家」——黄莺鸟。它们落在花丛中,「喳喳」叫了几声,彷佛是在说:「总算找到一个好地方唱歌了!」接著就放开银铃似的歌喉尽情歌唱起来。这婉

转和谐的啼鸣,使诗人杜甫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一阵微风吹过,花的香气扑鼻而来。一群漂亮的蝴蝶飞了过来,在花上翩翩起舞,舍不得离开。

小巧玲珑、漂亮的黄莺在花丛中跳来跳去,唱起了优美动听的歌。杜甫完全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中。

杜甫赞叹道:“黄四娘家的花真是名不虚传,美不胜收。”

(二)

阳春三月的某一天,诗人杜甫在江边漫步,好不自在。忽然,他闻到一阵阵幽香,这个香味诱使他情不自禁地向前走去。片刻,杜甫便身处在一间乡村简陋的小屋前,这使诗人杜甫不由的想起在来小路上繁花似锦,他猜测这间小屋的主人必定是位爱花之人。

过了一会儿,从屋里出来一位闭花羞月的山村妇女,只见她手提木桶,身穿粗布衣,他见到诗人杜甫站在自己家小屋前,便微笑着邀请杜甫坐下并和诗人交谈了起来.从闲聊当中,杜甫知道了这位中年妇女名叫黄四娘,乃是位爱花之人,且家中的各种鲜花多不胜数。杜甫这才留意大利到小屋的四周布满了鲜花,各种鲜花在阳光下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一朵朵鲜花把花枝压得像弓似的,一阵微风吹过,花枝摇动,不时的送来缕缕清香。有几只蝴蝶不停的在花上盘旋,舞姿翩翩。好像在说:“瞧,我们的诗圣杜甫来了,让我们一起赏花吧!”杜甫正看得出神,这时耳边传来“恰恰”脆鸣,抬头一看,几只美丽可爱的黄莺正在树枝上叽叽地叫,像是演唱着一曲美妙的春天赞歌。

(三)

春天来了,百花齐放。大诗人杜甫听说江畔边有一

个叫黄四娘的人,她家的花园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现在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那儿一定是姹紫嫣红。于是,杜甫决定去江畔赏花。

杜甫来到江畔,只见江水滚滚,奔流不息。春风吹拂着,吹得脸上暖洋洋的,一股浓郁的春天气息洒在这江畔上。可是江岸上绿草如茵,只有几朵零星的野花,哪有黄四娘家的花园呢?

杜甫不禁有些失落。这时,一阵风过,杜甫闻了闻,风中夹杂着浓郁的花香,不知是什么花,应该是许多花汇集在一起的吧!杜甫在花香之中陶醉了,这香气把刚才的失落一扫而光,杜甫完全沉浸在花香之中了。

风止了,杜甫才清醒过来。“刚才的花香太迷人了,难道那边就是黄四娘家的大花园吗?”想到这儿,杜甫立刻精神一振,他顺着花香走去。

朵朵鲜花把花枝压得像弓似的,一阵微风吹过,花枝摇动,不时的送来缕缕清香。有几只蝴蝶不停的在花上盘旋,舞姿翩翩。好像在说:“瞧,我们的诗圣杜甫来了,让我们一起赏花吧!”杜甫正看得出神,这时耳边传来“恰恰”脆鸣,抬头一看,几只美丽可爱的黄莺正在树枝上叽叽地叫,像是演唱着一曲美妙的春天赞歌。

《清平乐·村居》

篇三:诗词个性化鉴赏

万紫千红春满园

——诗词教学的个性化鉴赏

沈阳市二十中学李桂莲

一、与时俱进,相机调整

新课改以来,教材中古诗文的篇幅占了很大的比重,课标中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学习多角度,多层次阅读”“45分钟能写成600字左右的文章”。近几年高考中古诗文阅读的分值不断加大,题型在不断变化,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以内)(2010四川卷) 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合理想象,语言生动,不超过50字。(2010湖北卷)同时客观题逐渐减少,主观题增多,内容上由工具性向人文性过渡,并倾向于个性化理解。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果教学方式依然是老套路——老师讲,学生记,不但固步自封也会误人子弟。困惑催人反思,反思促人实践。结合课标及学生实际,在诗词教学中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模式——诗词个性化鉴赏。

二、读写结合,巧妙链接

人教版的主编顾振彪老先生把语文学习概括为三个字“读、想、写”。“读”,便是读书本,读生活;“想”便是思考,把读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写”便是用语言文字使思想条理化,深入化。学生大量阅读的是课本的篇章,尤其是一些经典的诗文,凝炼而富有意蕴,应该是常读常新的,如果只是将其处理在知识层面,那诗歌人文价值就大大的被削减了。也许是我的成熟期较晚,十年之后再读这些文本,总会产生些许新的共鸣。“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清 沈德潜《唐诗别裁》)于是本着一首一得的心理,我总会在学完文本之前的课堂上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写阅读心得,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思想、情感、阅历形成自己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对不同的诗歌,我会设一些不同的话题进行链接,激发学生再创作的兴趣。

1、披文入境,模拟人物(主人公等),把握情感美

案例片段一:《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唐宋诗词选修)在解决完学生的疑难,了解了诗的内容、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补充诗人情况,作者岑参 少有才华,遍读经史,曾两度出塞,经历了长达六年之久的边塞生活,对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深切的体会。此诗极力描写环境的恶劣与艰苦,衬托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风沙愈猛烈、天气愈寒冷,愈见战士的顽强豪迈,整首诗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假如你是出征将士中的一员,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写下100字左右的文字。

学生作品:

黄沙漫漫,戈壁连天,西方的烽火台已放起了狼烟,已到了汉家儿女捐躯报国的时候了,我们身着金甲,驾驭着骏马,谈笑间大破那弹丸之地的蛮夷,亲人们,等着我们飞鸽报捷吧!

(高望)

漫漫征途路,血雨腥风,离家已千天,踏遍尸骨。大漠黄日晒不干那浸透金甲的血,离人白头望不穿那送君远行的愁,铁刃在手杀不出衣锦还乡的路,金戈铁马踏不出贺兰山缺的秋,清风拂面箭穿喉,泪血交融莫回头,莫回头,千里佳人奈何桥边再相逢??(朱添祎)

兵贵神速,封将军带领军队,日夜兼程,不辞辛苦,顶严寒,冒风沙,走山路,过雪地,可谓五岳寻仙不辞远,见匈奴草黄马肥,正好可杀敌个措手不及,回朝领功立业,所谓“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陶明浩)

小结:仅5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就演绎了精彩。能看得出来,出征的将士很多,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但他们的主旋律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盛唐一种高度自信,字里行间充满的建功立业的豪情,这是一种大唐气象——自信、果敢、不畏艰辛,肯于吃苦,甘愿牺牲的精神,这也是我们今人应有的风度,学了这首诗,不但要感受雄壮之美,还要传承这种美德,努力学习,再创盛世辉煌。

教学反思:《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一首古体诗,三句一换韵,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有气势,在设课时,安排了范读,散读,生齐读,指名学生读,这些环节的设置能够更好的体会音韵之美,关于后面的鉴赏训练,其目的有三,一是更好地把握诗的情感,再次体会诗歌的雄浑之美,其二有助于背诵,其三强化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对于一些抒情性比较强的诗词,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升华情感。与之相近的诗歌如岳飞《满江红》(唐宋诗词选修)“假设你是岳飞,处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以第一人称改写此词。杜甫《兵车行》(必修二)“假设你是出征战士中的一员或送行亲人中的一位,请用第一人称写下你的感受”李清照《声声慢》(必修三)“穿越时空,你便是词中的易安居士,写下你的感受”等等。”

2、含英咀华,再现情境,感受意境美

案例片段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唐宋诗词选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极美,易产生联想,试对此两句进行改写。

学生作品:

“月带着淡淡的悲伤与深蓝色的大海遥相张望,彼此守候,千万年不变心灵之间或近或远的距离,可以相互遥望,仿佛近在咫尺,伸手却只能抓住清冷的空气。失眠了,因为被那名叫思念的藤蔓死死勒住,无法在一起,还不如当初没有一场相识邂逅。”(

改写古诗600字

于安格)

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泛着银白色的幽伤,爬满窗台,透过窗棂,悄悄触摸我那颗寂

寞的心。当你孤单时你会想起谁?月光轻轻的问,如我离家的那一晚轻轻的

叹息,月光是无私的,相信此时,它也已掠过我那座故城,带去我辛酸的怅

惘。(吴霜)

海面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此刻,傍着皎洁的月光,勾引起无尽的相思,天涯海角又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千山万水抵不了缠绵的思念。这相思至深至沉,可谓海水尚有岸,相思若无边。(高望)

学生用自己的文字诠释着他们的理解,诗一样的语言,幽深的画面(幻灯片显示图片),

舒缓的乐曲(将贝多芬的《月光曲》设成背景音乐),那一刻,师生的审美愉悦达到了极致,不刻骨铭心也会终生难忘吧!尤其是对于那些交流展示的“创作者”们。

案例片段三:《滕王阁序》(必修三)“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本文是经典骈文,一些写景语句如同醇酒,历久弥香,能结合阅历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幽美意境吗?

学生作品:

“当时银河之水倾入凡尘,留下的伤痕,成了这千尺深潭。太阳神拭了千年。仍不能抹去这份遗憾,孤鹜展翅翱翔时,一根羽毛飘落,划破了长空,盘旋着,想要追上他的主人,可再怎样努力,他仍落了这寒潭,触了这寒水,荡开银色的晕圈,烟光凝结,似眸中终年不化的悲伤,仅望着这伤痕,一年,一年??”(于安格)

风, 没有留下一丝印迹,如镜的积水,空明而又幽怆,透过它,宁静的沙土也粒粒闪烁,也许是少了风的妩媚,那凝结的云烟泛出淡淡的悠伤,暮霭中,山峦显露着紫色的微笑,这时的它似乎多了一丝动感,那起伏的姿态,让她在缥缈中彰显巍峨。(张文娜)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用它那毫不掩饰的美丽邀请孤雁与它一起飞翔,那种结合组成了世间最精辟的完美,九月的秋水,依然绵长而婉转的延伸到远方,而那倔强的蓝天也追它而去,不知为什么他们看似平行的身影却在视线的尽头汇成了一道纤长的淡痕??

夕阳下一只孤独的鹜在天边徘徊,晚霞的笼罩下,它挥动着金色的翅膀在紫色的云朵中穿行,秋风微微掠过,将水面吹出一波波浅浅的水纹,夕阳洒在水面上,天是金色的,水也是金色的,一时间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包易)

在《渔舟唱晚》的空灵的背景音乐中,凄美的画面被定格,曼妙的解说词如同仙露般滋润心田,有一种“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之感油然而生,这不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吗!

这一类鉴赏适合当堂写完下一节课进行总结。为的是留出时间,针对学生的文字理解进行分类配图片并选取相应的背景音乐,这样总结时能够调动视听,强化美感。同时多样的总结方式也能使学生受到激励,加大表现欲望和创作热情。适合的篇章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必修四)“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登高》(必修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旅夜书怀》(必修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等等。

3、撷香出境,生命拔节,体会人格美

案例片段四:屈原的《离骚》(必修四),疏通词语理解词句是教学目标之一,而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体会屈原的爱国精神应该是教学情感目标,怎样把这一目标贯彻落实,我采用了给屈原写一副对联的形式。

学生作品:

守直忧国唯有战国屈原

撼天动地自是楚辞离骚(郑博文)

仕宦紫禁,赤心款款,为力挽狂澜,虽九死不悔

流亡江湖,泥而不滓,思国破家亡,宁投江全节(叶思慧)

纵见逐,永执赤心于楚,华夏千年独领风骚

宁自逝,不随他人以乔,端午万载同祭忠魂(褚峤)

一纸离骚同风雅并举

赤子之心与日月争辉(张可涵)

不畏权贵勇于进谏彰忠贞爱国之志

洁身自好投江明志显正直不屈之节(颜唯佳)

一朝汨罗离骚抒洁趣

千古华夏端午祭忠魂(王楠)

屈心赤诚,汨罗江畔忠魂千载

原身高洁,离骚九问流芳万年(董玺格)

对屈原的成就及高尚的人格领悟程度可见一斑。

写对联适合于文化名人,要求对人物生平及相关作品有详尽的了解,如王安石,苏轼等。

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诗词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个性化鉴赏方式,恰好能引导学生求诸己,挖掘思想情感的潜能,利用自身资源和经典相碰撞,当火花产生的时刻,不就是成熟成长的时候吗!

三、不断反思,力求完美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最高体现,也是阅读的深度呈现。恰切合理的引导学生写诗词鉴赏不但能够呈现阅读理解状况,还能够促进、推动、提升阅读水平,因为写作比单纯的领悟或说话更能锐化、深化、细化思维,进而形成读写的良性循环。

为使此种模式更加完善,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留心思考:

1、 教师将作品读透,讲解时要适度要留白,给学生再创作留下足够的空间。

2、 问题设置非常关键,选好切入点,好的问题是作品与学生自身天然的结合点,会使

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

3、 总结要及时兼顾整体并且要多样化,可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进行视听强化,将作

品打印展示(尤其是课堂上没来得及读的),师生互写评语等,多种方式鼓励以激

发读写兴趣。

4、 对于鉴赏有明显偏颇的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5、 将此种方式运用到其他课型中(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留为作业),以期读写形成

常态。

几个案例和一些粗浅的认识并不足以证实一种教学模式的合理,任何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具有普遍和特殊两种性质,在运用的过程中要灵活变通,因文因人而异。语文学科博大精深,教学模式也应千姿百态。一首诗、一篇课文、一种模式的心得体会只能算是语文百花园中的一缕幽香,正如“一花独放不是春”,但我相信只要肯于付出,勤于实践,一定会有“万紫千红春满园”的一天。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