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秦始皇陵兵马俑游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1:43:49 初中作文
秦始皇陵兵马俑游记初中作文

篇一:西安兵马俑游记

西安兵马俑游记

今天,天空中看不见一片云彩,太阳正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虽然还有好长的队要排,可我的心中却像太阳似的激动,因为马上我们将参观有着“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秦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分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和文物陈列厅四大展区。我们先参观了文物陈列厅。这里陈列了许多发掘出土的文物:排水道、兵马俑、兵器。当我来到千人千面展览前,看到兵马俑那神态各异、有着不同发髻的头像时,我不禁赞叹起了祖先的一双巧手。我们又来到了铜车马展厅,看到了那精美的铜车马,使人啧啧赞叹。

出了陈列厅,我们又来到了二三号坑。二号坑由于形势复杂,俑上的篷木坍塌,所以未完全开挖,只能看到一些残片。三号坑是个司令部,士兵排列整齐,手持仪仗兵器,站岗守卫。

终于,一号坑到了!!我激动得见到了一个侧门就跑了进去。我绕到前方仔细观察那些兵马俑: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

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篇二:兵马俑游记

兵马俑游记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且汇聚现代时尚潮流的内陆第一大城市,尤其是临潼的兵马俑,更是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闻名于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记得在上学时的课堂上,英语老师就曾绘声绘色地描述说:有一个兵马俑特别高大、威武、英俊,他是大多数女性心中的白马王子??就为这些话,我不禁更为之心动了。秦兵马俑位于陕西省骊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着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从此,这块曾是乱石堆积,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热闹起来。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终于有幸亲眼目睹了秦俑的风采。

母亲节那天我们早早的从西安出发,306专线向兵马俑方向出发,大概九点一刻就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便有一大群当地私家车司机热情的围了上来,很快达成了协议,由当地的司机拉着我们去三个展馆,一共20元。

“铜车马展”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展厅是“铜车马展”。进入展厅,只见里面陈列着两坐铜车,一号铜车前驾为四匹铜马,双轮、单辕结构。车舆右侧有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铜御官俑。

导游为我们讲解说:“长方形的车舆,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该官俑高91厘米,此车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所以乘车时是站立于车上。据说一号车是为二号车开道和起保护作用的,它的设计也是非常美观实用的。圆伞可以随太阳的照射自由调节角度,这样站立于伞下的人就不用担心雨淋日晒了。马车两边的轱辘上分别带有两个铃铛,导游们风趣的称它们为“110”---“摇摇铃”。拴马的绳子是用金子和银子合在一起做成的,据说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将金银合为一体的器具。

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可以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车舆上有椭圆形的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车舆内外绘有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导游介绍说:“此车的后半部分即主人乘坐的类似小屋子的地方,其设计相当于当今的空调,冬暖夏凉,旁边开有小窗户,前面开有小门窗,人在里面就像现在的起居室一样自如。”

导游的讲解:马车主要由青铜所铸,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个别部件分开铸造后,再用嵌铸、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马车的各种链条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伞盖的厚度仅0.1~0.4厘米,而面积却为1.12和2.3平方米,它是浑铸法一次铸出的,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穹窿形的铜件也非易事。铜车马出土时破碎严重,一号车残破1338块,断口1459个,破洞61处;二号车残破1555片,断口1877个,破洞92处,所有部件几乎无一完整,大部分构件都有变形,并锈蚀严重。经过近6年的修复工作,二号车与一号车才先后出现在游客面前。

听着导游娓娓道来,我不禁感慨秦代工匠的巧妙和工艺的精湛,脑海里也不禁浮现出秦始皇出游时的风光场面,秦陵铜车马真不愧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一号俑坑”

参观完铜车马展,我终于可以去看看颂传已久的“白马王子”了。走进大厅,眼

前豁然开朗,一排排安静、威武、严肃的兵马俑尽收眼底。我不禁一个个细细观看欣赏起来,姐姐在一旁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个个都特帅,看来这儿全是白马王子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尤其是将军俑和武士俑更是气宇轩昂。

导游的讲解: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由于一号坑内进过水,在建成后不久就把土隔梁的下部泡软而导致局部塌陷,现在隔墙比陶俑低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二号俑坑”

从一号坑后边的旁门出来,我们就直奔二号俑坑了。因为二号坑破损比较大,所以坑里完整的俑只有少数,据说还有俑正在修复当中,我们就只好看看墙上挂着的照片了。

导游的讲解: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预计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此俑坑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军阵分为四个部分——

曲尺形的东端:四边周廊内有172名立射武士,中间四条过洞内有160名跪射武士,为弩兵阵;曲尺形南半部:八条过洞内并排着八列战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2~4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曲尺形中部:三条过洞内排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骑兵,是车、步、骑的混合军阵;曲尺形北部:共有三条过洞,每条过洞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兵,每队四列,为骑兵阵。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坑中间的土筑格挡上面还依稀残留着当年项羽火烧咸阳城留下的黑黑的痕迹。

“三号俑坑”

来到三号俑坑,很明显,它比一、二号俑坑都小得多,但我觉得它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坑内的地面均为当时的砖头铺成,非常平整,武士排列相向而立,就像现在站岗的警卫一样,井然有序。

导游的讲解:三号俑坑面积为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放有“鹿角”二字的地方可能是皇帝打仗出征前祭祀的地方或者是凯旋归来跪谢的场所。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据说这儿便是秦军的指挥重地了。

参观完秦俑之后,导游说带我们去见一见那位兵马俑的发现者——杨志发老先生。在去的途中,导游顺便给我们补充了一下兵马俑的发现、挖掘、修复并开放的简单过程。

导游的讲解:昔日这儿只是块乱石堆积、荒草遍野的穷山僻壤,在1974年的3月,临潼县西扬村的村民在村南打井时,无意中发现了秦兵马俑,一开始村民们胆小怕事没敢上报,后来是杨志发老先生用马车驮着出土的文物样品步行到当地文化馆上报此事,这才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便委派陕西省组织秦始皇陵秦俑考古队对其进行勘察和清理。1975年8月,国务院决定建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一号坑的发掘过程中,因施工又于1976年4至5月间先后探出了二、三号坑。1979年10月1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日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1989年三号坑发掘结束后向观众开放。1994年3

月,二号坑正式发掘,同年10月,二号坑考古发掘现场向观众开放。占地20多公顷的秦俑博物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历史遗址博物馆。

当我们见到这位传奇老人时,他正低头擦拭眼镜,后边墙上挂着克林顿接见他的巨幅照片,前边桌上摆着谢绝合影的桌牌。我看着少了几丝乡土气息的儒雅老人,不禁感叹:当初因发现兵马俑而得过七角八分钱奖励的老人、因大字不识而用按手印或画圆圈代替签名的老人,现在成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名誉馆长,这是何等的不易啊!不知当他看到络绎不绝的游人时是否有一种格外的自豪感?! 最后我们在馆内放映厅观看了360度环幕电影播放。在这里,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秦始皇时期制作兵马俑那种兴师动众、伤财劳民的紧张气氛,亦可以欣赏到古代那些民工巧匠们烧制陶俑时的工序流程。当看到楚霸王项羽火烧咸阳城、杀戮秦宗室时,我不禁恨恨地说到:“这个项羽,要是没有他,现在兵马俑不知该壮观多少倍!”是啊,要不是项羽的贪心和复仇,这个地下王宫便会让后人们更直接地感觉到秦始皇当时雄霸四方的野心和威风了。

转完这三个展厅记忆最深刻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导游经常挂在嘴边的“秦始皇头枕山,脚踩川,世世代代做高官”。秦始皇作为一代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的宫殿也如他一生所创的丰功伟绩一样气势恢宏,令世人惊叹不已!

篇三:游观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

游 观 感 受

——兵马俑游记

【兵马俑简介】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

【兵马俑的发现】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2009年6月13日下午1点多,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坑北部中段,又出土了带有彩兵马俑 。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如此宏伟盛大的景观面前,我显得如此渺小,几千年前的繁荣与文化如今依然历历在目,令我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激动。

我们首先来到了二号佣坑,

【二号俑坑】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秦始皇陵兵马俑游记)

兵马俑二号佣坑

二号佣坑规模宏大,兵马俑栩栩如生,仿佛还存有这当年那种威严与对秦始皇的耿耿忠心。 拍照留念后,我们便来到了三号佣坑。

【三号佣坑】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参观万三号佣坑,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又来到了陪葬坑。

【陪葬坑】

秦始皇兵马俑(另一种以陈景元为代表的说法是为宣太后修建)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向西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篇四:兵马俑游记

秦始皇陵位于骊山,这是一张缩略的沙盘,灰色的地方就兵马俑,左上角的隆起就是秦始皇陵。

骊山,因山峰形似黑色的骏马而得名,属于秦岭的一个部分。而秦岭正是分割我国南北的分界线。这是在沿途照的一张,当天能见度有些低,阳光倒是充足。

这是门口的秦始皇雕像。经典门口有很多导游,会不断上前来问是否需要导游服务。建议准备去参观的蜂蜂们可以考虑找一个导游讲解,很多文化知识还是需要他们讲解的。

秦始皇在我的印象里第一次认识,是黄易的寻秦记。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帝王。

我的照片~

篇五:秦兵马俑游记

秦兵马俑游记

我们于7月9日上午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秦兵马俑坑。阴沉沉的天终于开始稀稀落落地下起雨点,好在此地游览主要是在室内。一进门,我们坐五块钱一位的电动游览车来到了秦兵马俑坑1号俑坑,我们跟着讲解员王导参观。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么大的一片陪葬坑是怎么被发现的呢?1974年春天,当地的一个农民——老杨在地里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进而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展厅是“铜车马展”。进入展厅,只见里面陈列着两坐铜车,一号铜车前驾为四匹铜马,双轮、单辕结构。车舆右侧有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铜御官俑。 导游为我们讲解说:“长方形的车舆,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该官俑高91厘米,此车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所以乘车时是站立于车上。据说一号车是为二号车开道和起保护作用的,它的设计也是非常美观实用的。圆伞可以随太阳的照射自由调节角度,这样站立于伞下的人就不用担心雨淋日晒了。” 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可以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车舆上有椭圆形的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车舆内外绘有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导游介绍说:“此车的后半部分即主人乘坐的类似小屋子的地方,其设计相当于当今的空调,冬暖夏凉,旁边开有小窗户,前面开有小门窗,人在里面就像现在的起居室一样自如。” 导游的讲解:马车主要由青铜所铸,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个别部件分开铸造后,再用嵌铸、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马车的各种链条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伞盖的厚度仅0.1~0.4厘米,而面积却为1.12和2.3平方米,它是浑铸法一次铸出的,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穹窿形的铜件也非易事。铜车马出土时破碎严重,一号车残破1338块,断口1459个,破洞61处;二号车残破1555片,断口1877个,破洞92处,所有部件几乎无一完整,大部分构件都有变形,并锈蚀严重。经过近6年的修复工作,二号车与一号车才先后出现在游客面前。 听着导游娓娓道来,我不禁感慨秦代工匠的巧妙和工艺的精湛,脑海里也不禁浮现出秦始皇出游时的风光场面,秦陵铜车马真不愧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可以看出当时的青铜冶炼水平已经很高了。

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l6米,宽62米,面积l3260平方米,应该是最有魅力的景观了,也是现时开发出最完整的一个坑。计有陶俑陶马六千余件,形同真人真马,已挖出一千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三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七十件,共计二百一十件,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三十八列纵队,每路长一百八十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一百八十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三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保存的还算完好。

二号坑东西124长米,宽98米,面积为六千平方米。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凹字形,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

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件,木质战车十八辆,陶马一百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七千件,战车一百辆,战马一百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两千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 参观完这些,我们还见到了发现秦兵马俑的传奇老人——老杨。他正低头擦拭眼镜,后边墙上挂着克林顿接见他的巨幅照片,前边桌上摆着谢绝合影的桌牌。我看着少了几丝乡土气息的儒雅老人,不禁感叹:当初因发现兵马俑而得过七角八分钱奖励的老人、因大字不识而用按手印或画圆圈代替签名的老人,现在成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名誉馆长,这是何等的不易啊!讲解员王导说:“楚霸王项羽火烧咸阳城、杀戮秦宗室时”我身边的朋友不禁恨恨地说到:“这个项羽,要是没有他,现在兵马俑不知该壮观多少倍!”是啊,要不是项羽的贪心和复仇,这个地下王宫便会让后人们更直接地感觉到秦始皇当时雄霸四方的野心和威风了。 看完了兵马俑,深有感触。庄严的兵马俑伫立在我的眼前,它经过了多少的风风雨雨,铸造了它坚忍不拔的身躯,让我深深佩服那些铸造兵马俑的人,正是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奇迹,也正是他们让我们领略到中国的过去是非常繁荣的。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为什么世界的人都知道兵马俑?就是因为兵马俑是我们中国历史文化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不朽的化身!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