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狮子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3:25:58 字数作文
篇一:卢沟桥狮子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时间:2011年9月25日 地点:十一小四(1)班教室 内容:《卢沟桥的狮子》 教师:
卢沟桥的狮子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5、渗透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物保护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中外驰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
命纪念地。这座桥叫“卢沟桥”。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卢沟桥的狮子的看图学文。
板书课题: 1卢沟桥的狮子
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听录音朗读。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
生字:歇 雕 厘 甚 至 蹲 概 异 侵 衅 驻 具
“甚”、“至”是翘舌音;“雕”是三拼音,读时不要丢掉介音“i”。书写时“厘”上不要加点;“蹲”的右半部不要少横;“概”是木字旁,中间最后一笔是点;“异”上半部是巳”。 “侵”、“衅”是前鼻音,“驻”是翘舌音,“具”的ü上省略两点。书写时,“侵”注意右半部的写法,“衅”左半部最后一笔是提,“具”的里边是三横。
生词:歇后语 雕着 厘米 甚至 大概 形态 各异 淘气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大多在民间流传。
甚至:在课文中有进一层的意思,说小狮子小到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了。
形态各异: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侵华 挑衅 驻守 具有 建筑
五、 初步理解课文。
1、齐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写了卢沟桥的什么?着重写了桥上的狮子的什么特点。
六、作业
读课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要多读几遍。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
二、指导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句: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第二句:这座桥已有八百年的历史。
第三句:讲桥的长度、结构,并通过柱子多说明雕的狮子多。
第四句:借很难数得清,进一步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卢沟桥这座有八百年历史的石桥,上面雕刻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3、朗读第一自然段。
4、过渡: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得难以数清楚,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观察挂图、投影或观看录像(最好是石狮子的特写),逐一说出石狮子的大小、形状、神态。
2、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狮子的。
大小:“大的……小的……甚至……”理解“甚至”
形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四个“好像”。“好像”后面的文字,是作者由看到的而想到的,加进想象,使石狮的形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要引导学生注意上述句式,并列整齐,读着上口,并要认识到课文中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石狮子千姿百态,不可能一一写出。三要引导学生注意段末的省略号,意思是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一个省略号,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3、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4、默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卢沟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总共有485只。)
5、带着对石狮子喜爱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6、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桥上的狮子多,各具情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每句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概述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因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而得名。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挑衅”,借端生事,企图挑起战争。侵华日军以听到宛平城枪声,致使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城内搜查,遭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拒绝。正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抵抗。“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宛平县城在卢沟桥东。
第三句:指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这也是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第四句:强调卢沟桥的历史价值。(渗透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物保护法》)
2、这一自然段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这是抗战的起点,又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
3、归纳自然段段意。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憎恨侵华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四、朗读全文。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背诵第二自然段。书写生字词。
2、组织学生阅读卢沟桥资料,了解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3、谈谈如何保护我国历史文物
板书设计:
1、卢沟桥
特点:数量 数不清大小 几十厘米 几厘米形状:有的……有的…… 好
象……好象…历史意义:七七事变
篇二:卢沟桥的狮子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图文对照学习理解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运用查找有关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了解“七七事变”经过,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正式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从中受到爱憎分明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
(二)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事物和描写的方法。
(三)解决的办法
1.运用反复读的方法,理解和体会文中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
2.课前预习时重点让学生阅读一些抗日战争的有关资料,并向家长了解一些有关“七七事变”的经过,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搜集的图片,传阅观察(或做实物投影),说说观察到的狮子的特点,归纳特点让学生试着描写。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活动设计
(一)展示一下自己课下所搜集的图片。
(二)小组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挂图和投影片、图片
六、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板书课题:2卢沟桥的狮子)
(二)(出示第一幅挂图)
1.边观察边说出桥上的景物。
(供人通行的桥面、桥栏杆和栏杆之间的望柱、望柱上的狮子。)(培养观察能力)
2.拿出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卢沟桥的图片,说一说图片的内容。(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看图片,讨论对卢沟桥的总体感觉。(卢沟桥非常雄伟、壮观,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先讲卢沟桥的特点,接着讲卢沟桥上狮子以及形状,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按叙述顺序分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二、三自然段〉第三段:〈第四自然段〉
4.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
厘米 甚至 偎依 大概 淘气 歇后语 第一课时
挑衅 意义 蹲在 侵略 永远 卢沟桥
(2)出示带有重点词语的句子,重点检查词语的理解。(投影,从理解词语入手,加深对句的理解,培养语境解词的能力)
①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②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③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学生对歇后语的理解,只知道什么样的语句是歇后语即可。 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根据学生回答直接显示在投影上
偎依:是说小狮子紧挨着大狮子,亲热地依靠。
挑衅:指日军借理由惹事生非,以引起冲突和战争。
奋起:指振作起来,打击敌人。
(3)检查朗读情况 ①分段读 ②自由读全文(为进入重点、难点的学习打基础)
(四)学习第二段〈重、难点部分的学习〉
1.通过读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部分?为什么?
(具体写狮子的第二段,这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各种形状,写出了狮子的千姿百态。)
2.安排学习第二段的自学内容:
①把描写卢沟桥狮子形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看是从几方面描写的?
②观察书中两幅狮子的特写图,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3.学习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思考:“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大小、形状、神态)
(2)逐步读出描写狮子形态的句子,理解“甚至”一词。
(板书:大的…小的……甚至……)
蹲坐 吼
低着头 听
偎依 熟睡
藏 游戏
淘气 按
(看) (想)
(3)提问:作者为什么在段末用省略号?(说明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
结合省略号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想象,继续想象狮子的情态。(完成课后练习2)
(4)观察两幅特写图,在书中找一找描写这种情态的句子。
(5)概括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 (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1、第(1)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
(6)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7)概括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五)小结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因为卢沟桥的狮子多得很难数得清,请同学们课下再多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生动(六)完成作业
1.看拼音写汉字。
2.根据所组词语,给多音字注音。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背诵第二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卢沟桥 厘米 蹲 偎依 大概 侵略
2.指名背诵第二段。
(二)学习第一、三段
引导谈话
1.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有特点,如果你不上桥能看到这么有趣的狮子吗?
2.学习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
思考:在这一段中,都讲了什么?桥有什么特点?
(板书: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桥的特点:联拱石桥,板画理解)
(2)结合桥的特点说一说这种设计的好处,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渗透德育教育)
(3)齐读第一段。
3.第二段的学习
(1)启发谈话: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狮子多,各具情态,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2)齐读第三段
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第二句最重要,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原因。)
(3)每4人为一小组,根据课前向爸爸妈妈了解的知识,请同学们讲一讲。
(4)各组选出一个代表讲出“七七事变”的经过,其间要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①事变的时间:1937年7月7日。②挑衅的理由。③挑衅的结果。
(完成课后练习2)
(三)指导朗读这一段告诉我们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读这一段时要牢记侵华日军罪恶,牢记这段历史。 下列词语要读重音
挑衅 奋起 难忘 具有历史意义
(四)朗读全文
(五)知识拓展(难点的解决)
把课前搜集到的图片传阅观察(或作实物投影)归纳图上狮子的特点,运用文中抓特点做具体描写的方法
1.传阅图片2.归纳特点3.指导描写具体描写的。
(六)完成作业:1.指导用“甚至”、“大概”各说一句话
甚至:我的作息时间妈妈给我安排得好紧,甚至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了。
大概:天空积起了乌云,大概要下雨了。
七、布置作业
(一)熟读每首古诗。
(二)按课文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八、板书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
数不清
大的……小的……甚至……蹲坐……长吼
低头……听
偎依……熟睡
藏……游戏
淘气……按
(看)(想)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篇三:卢沟桥的狮子
11、卢沟桥的狮子 (第一课时) 王家河建中小学 彭春华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抓词句理解理解文本。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边观察边想象的写作方法,体会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3、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并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述:在北京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曾被世界闻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这座桥就是卢沟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座举世闻名的石桥呢?(PPT显示)
提问:通过刚才的欣赏,卢沟桥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边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和查字表多读两遍。
2、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词。(PPT显示)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师板书:多得数不清
三、研词析句,品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第二自然有几句话?你又知道了什么?
(1)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2、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1)把描写狮子大小的语句有“——”划出来。
(2)把作者看到的描写狮子形态的语句“~~”划出来。
(3)学生反馈,师相机出示PPT。(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感受狮子大小)师板书:大小不一
(4)指名把作者看到的狮子形态的语句读出来。(5种形态PPT显示)
(5)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狮子语句,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也可边读边做动作。
师指出:这里的“好像”不是比喻词,是由看到的展开的想象。 过渡语:这些不动的石头狮子,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我们仿佛觉得这些狮子是有人情味的,是有灵气的,老师也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PPT) 师提问:仔细观察,发现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师补充:(略)男生读看到的,女生读想到的。
师渗透写作方法:这样边观察边想象的句子,让人读起来感到既生动又有趣。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写作中,也要学会运用这种边观察边想象的写
作方法,写出生动有趣的文章来。
(6)提问:这段话的最后用“??”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不能帮作者再接着想下去?
(7)我会仿写。(ppt)
这么多种形态的狮子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就是?
师板书:形态各异,生理解词语。
(8)围绕中心句试背第二自然段。(PPT显示)
(9)这些狮子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回顾全文,谈收获。
1、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2、师总结: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这些活泼可爱充满生机的石狮子,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与创造力。它的确是一座独一无二的桥。你们知道吗?卢沟桥扬名中外,不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原因,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课外收集七七事变图片和有关资料。
篇四:卢沟桥的狮子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一听写导入
1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笔和纸来听写,我想请一个同学上台来听写?
“卢沟桥”“联拱”“建筑”“抗日”“数不清”“形态各异”
2 教师当场批改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卢沟桥的狮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多,而且多得数不清。有例为证,不是有句歇后语叫做: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就是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曾被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2 同学们,就在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上面有许许多多的狮子,卢沟桥的狮子仅仅是多吗?这节课咱们就重点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
一起读“这些狮子真有意思。”这些狮子到底有意思在哪儿呢?
3 “大小不一”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大小不一”的意思是说啊,大小高度不一样,这里的狮子大的有几十厘米,用手比划一下几十厘米有多高,小的呢,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大都看不清。有意思吗?真有意思,古代的工匠们得要用多久才能把这样大小不一的狮子雕出来啊。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除了狮子的大小不一有意思之外,还有什么让你觉得有意思呢?
4 “形态各异”看看作者花了这么多笔墨来描写狮子的形态各异一定是需要我们了解的重点,现在我们就重点来看看卢沟桥的狮子怎么个形态各异吧。指名读,其余同学仔细听,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尊狮子?
都找到你喜欢的哪一尊狮子了吧?把它认真的读几遍,仔细的品一品,看看你喜欢它的什么?
指名说,仔细体会狮子的各种形态,同样喜欢这一尊狮子的同学也一起来读一读。 5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觉得这些狮子仿佛是有人性的,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在和平的年代里,这些狮子正在尽情地嬉戏,享受着天伦之乐呢!大伙儿连起来,把整段话读一读。
6 这么多有意思的狮子读起来多有趣啊,但是我们不仅要会读,而且每一次读都要有收获,这样的学习更有效率。通过这一次的朗读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老师把这样几个词语用了不同的颜色标识出来了,所有有的后面写的都是这尊狮子的形状,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狮子的形状。而所有的好像后面写的都是作者根据这尊狮子的形状联想到的一些有趣的画面,发现了吗?看,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么有意思的狮子还见识到了作者这么有趣的写作手法,有意思吧?一起来读读吧。
7 美妙吗?在这么美妙、祥和的意境当中,还有些狮子在干什么呢?你能不能帮作者再想下去?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狮子图片给你们参考一下,你们也可以自己想象一下。
7 这么多可爱的狮子,在和平、祥和的气氛当中,它们为卢沟桥的美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一尊狮子都是栩栩如生,都是精美的艺术品,都是中国人
智慧的结晶啊,怪不得马可波罗要由衷地赞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就是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却记载着一段难以忘记的历史。1937年7月7日,日寇的铁蹄破坏了这美好的意境,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这洁白的桥栏。一起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2 关于这段难忘的历史,同学们课前查找资料都了解了,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伤痛,老师也找到了一段录像资料,看看好吗?
1937年7月7日,日寇借士兵失踪故意挑起事端,引起冲突,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当时,中国士兵同仇敌忾,很多士兵嫌跑步速度慢,直接从城墙上跳下,杀入敌阵,喊杀声在几里外都听得到。
3 那一阵阵密集的枪炮声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71年前那个血雨腥风的岁月,让我们再睁大眼睛看看这些在枪林弹雨中的卢沟桥的狮子。还是这些狮子,但再看到这些狮子,你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4 同学们,这些饱经沧桑的卢沟桥的狮子,它们亲眼看到了日寇的凶狠残暴,亲耳听到了这震惊全世界的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它们可是最好的见证啊!让我们再来读读马可波罗说的这句话。
学到这儿,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和体会吗?(卢沟桥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英雄气概的结晶。)
这座桥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更是独一无二的,再读马可波罗的这句话!
5 为了纪念这些在“七七事变”中牺牲的英雄们,在卢沟桥旁建起了一座抗日英雄纪念馆。在纪念馆的门前就有一尊狮子,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这头睡狮已经觉醒了,她像雄狮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读完了这篇课文,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这样几句话,(映示)
教师范读;卢沟桥是一页永远展开的历史,一页凝重的历史,一页光荣的历史,一页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历史!
学生齐读。
6 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67年过去了,如今国富民强的祖国给卢沟桥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如今桥两边,桥两畔,披了800多年风尘的狮子,又在尽情地嬉戏,享受着卢沟桥的这份宁静与祥和呢!你们愿意去分享一下它们的快乐吗?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7 能不能试着背下来呢?
四拓展
1 同学们,对于卢沟桥,对于这些狮子,你还想知道什么?
2 课后,大家可以组成各种合作小组,对它地理位置感兴趣的,就组成地理位置组,还可以组成建筑构造组、景物特点组、历史资料组、游人评论组……继续去网上查询资料……
篇五:卢沟桥的狮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案例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在这次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的与意义,主要是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育目标达到和谐统一,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赋予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新的教育意义。
网络正逐渐成为学生崭新的学习工具,网络上众多的信息拓展了学与教的空间,使学生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必然。
本方案设计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在本校的校园网中自行设计了《卢沟桥的狮子》专题网站,学生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获取各种与课文内容吻合的图文声像信息,或读、或听??一切都在自读、自悟、自冶中完成。这样的环境真正体现出网络资源的多媒体化。充分利用网络现有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具有人文色彩的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至真至美中掀起情感波澜,激起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最终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
1、以课文《卢沟桥的狮子》为基点,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理解并体会课文关于石狮形状惟妙惟肖的描写语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2、在网上阅读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联系“七七事变”,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3、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网上查阅资料的习惯、意识,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4、利用网络丰富的阅读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利用网络资源,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师:同学们刚才阅读了课文,浏览了网站上的相关内容,你们肯定对自己喜欢的段落有了深
入的了解,谁愿意给大家汇报一下?
生1:我喜欢第二自然段。因为我觉得我好像都看到那些可爱的小狮子了,我想去那里摸一
摸,看一看。
师:他都有想去看一看的想法了,说明作者描写的很细致,很生动,小狮子好像都活了。谁
能给大家读一读,让那些可爱的小狮子呈现在我们眼前? 生2:读第二自然段。 师:她读得怎么样? 生3:她读得有些平淡
师:那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 又一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了课文,注意到没有,这一段结尾是什么标点?从省略号你知道了什么? 生:还有好多狮子作者没说。
师:刚才老师看到许多同学点击狮子的图片,你能不能像作者一样,想象那些小狮子在干什
么吗?快找到你最喜欢的小狮子给大家说一说。
生4:我喜欢这张图片,这只小狮子趴在妈妈的背上,像是在给妈妈抓痒。 师:她说出了小狮子的动作,谁还能说?
生5:这只小狮子在和其他小狮子围着妈妈做游戏,妈妈好像生气地说:你太淘气了,再不
老实,就要掉到河里去了。
师:他不仅说出了小狮子的动作,还想象了狮子妈妈的神态和语言。 生6:这只狮子脚底下踩着一只球,好像在踢足球
师:通过他的想象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不过你要是能把小狮子的神态、想法
说出来就更好了,能再试试吗?
生6:这只狮子脚底下踩着一只球,深情地望着远方,好像在说:我一定踢出亚洲,走向世
界!
师:一听就知道是中国队的狮子。(学生乐)
谁能选几幅你喜欢的狮子图片,象作者那样用上有的?...好像?...说一段话
生7:有的小狮子站在妈妈的头上,好像在给其它狮子表演杂技;有的大狮子张着嘴,抱着
小狮子,好像在给小狮子讲故事,小狮子听的津津有味;有的大狮子摸着小狮子的头,好像在教育它,小狮子却张着大嘴好像不服气的样子,在和妈妈争辩呢??
师:他说得可真不错,都成了小作者了。如果谁还有更好的想法,把它留到留言板上或是发
到老师的信箱里,我们比一比谁写得好! 生在网上留言
师:谁还想说说你喜欢的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第一段写的特别好,作者用了一句歇后语写出狮子特别多。
师:对,文中没有出现具体的数字,只用了一句歇后语就写出狮子特别多。
通过在网上学习,你已经了解了哪些歇后语? 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二两棉花一张弓——细细弹(谈)?? 师:你发现歇后语有什么特点了吗?
生: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语的谜底。人们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把后一部分隐去所以叫歇后语。 师:那你还能说出几句页面上没有的歇后语? 生:??
师:看来歇后语真有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用上歇后语会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我们可要多读书积累歇后语呀! 师:谁还想说说你喜欢的内容?
生:我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说出了卢沟桥的历史意义。我通过网站上的内容知道了“七七事变”和侵华实录
师:你看了以后想说点什么呢?
生:我觉得日本侵略军太可恨了,他们那么残忍的欺负残害我们中国人,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科学家,发明高端的武器去找他们报仇。
师:你当科学家的志愿很好,但是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和平相处,我们要拒绝战争,我们只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六、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的感悟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资源的开发,为学生开辟了一方更具高效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天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1、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这次教学实践脱离了原来的一本教科书,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网页,它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学生迫不及待的去浏览网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独立自主地学习;而且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阅读活动真正实现了自主化、个性化,学生自己喜欢什么就去读什么,不再受老师的限制,但是老师是恰当的引导,适当的点拨。如学生阅读侵华实录后对日军无比仇恨,他们感慨万分,有的学生当时气愤的说长大后要发明尖端武器,去找日本人报仇,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当科学家的志愿是好
的,但是我们要呼吁和平,拒绝战争。网站上我给学生准备了许多张狮子图片,学生喜欢哪张就说哪张,这样就给学生留出自由选择的空间,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表达。
2、语文素养的形成重在积累。专题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阅读资源。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实现纵向阅读数量的不断递增,还可以实现横向阅读范围的不断扩展,从这一课了解到有关歇后语知识,从而充分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文材料,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基础。另外引导学生从看图片说一句话到说一段话,培养学生从说句到组段的能力。
3、教学的质量是沟通和交流。给老师留言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一吐为快,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课上没时间解决的问题放到课下解决。 "网上论坛",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把自己的小练笔写到留言板上,教师在课下批改,把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生,促进了师生的语言和情感思维的交流。
本节课上也遇到了许多值得思索并应该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1)由于网站内容比较丰富,必然就会对课文的内容有些冲淡,讲解就不像平时上课时集中于课文上;
2)网站上的内容不仅把课文的重点已经体现出来了,而且其他扩展内容也很丰富,只可惜学生读起来费时费力,内容应该精选,但这又与网站本身的特点相矛盾。
3)网站上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来读,有些学生不能真正读进去,而是那种走马观花型的,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内容,那么浏览网站是应该在课上进行还是应该在课下进行呢? 以上三点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并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