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开宇宙之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9:19:20 体裁作文
篇一:解开宇宙之谜的十个里程碑
解开宇宙之谜的十个里程碑--为宇宙加速膨胀发现10周年而作
导言:时至今日,宇宙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精确科学,被多数人接受,成为了当今最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宇宙学发展到今天,决非易事,大体上说它已经经历了10个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本期介绍: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广义相对论的创建,宇宙膨胀的发现以及大爆炸宇宙学的提出与检验。
引言
宇宙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最大研究对象。了解甚至弄清它的性质、结构和演化规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可以说,人类试图认识宇宙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史本身同样古老。但是,要认识整个宇宙实在是太难了,以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是停留在哲学性的、思辨性的思考上。宇宙学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现代意义的独立的学科,那还是在近100年内的事。
在半个世纪以前,大多数人对宇宙学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的。这半个世纪,宇宙学的发展,经历了彷徨、徘徊,经历了数据积累,经历了异军突起,经历了长足进步。时至今日,宇宙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精确科学,它差不多达到了半个世纪之前粒子物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正是半个世纪以前,粒子物理领域新现象不断出现、新粒子不断被发现。新的发现触动了物理学的基本问题,就使物理学来了一个重大的飞跃。特别是吴健雄首次实验证明了李政道、杨振宁的理论,推翻了弱作用中的宇称守恒定律,使弱作用的正确机制很快确立。粒子物理成为了当时最前沿、也最活跃的学科。现在的宇宙学已经与半个世纪以前大不一样,它已经被普遍接受,成为了当今最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宇宙学发展到今天,决非易事,大体上说它已经完成了如下10个里程碑。在通常意义下,里程碑是有明确时序的。我们这里讲的实际上是10件大事,当然也有次序,只是并非严格的次序。大事与大事之间可以有重叠或覆盖,因为一件大事往往有其相当长的时段。称之为里程碑,只在于强调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我们把宇宙轻核素原初合成、微波背景辐射和大爆炸宇宙学合在一起,作为大爆炸宇宙学的提出与检验一个里程碑,这只是为了叙述连贯,并非降低前二者的作用。事实上,前二者也十分重要,单独列为两个里程碑也完全可以。如果这样,那么总的就有十二个里程碑了。
第一个里程碑: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发现
人生活在地球上。在地球之外,首先看到的当推太阳,其次是月亮,此外就是众多的星星了。起初,人们弄不清楚太阳、月亮和星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甚至孰大孰小孰远孰近也一无所知,对宇宙的认识是极为肤浅的。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有三种学说,即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大地是平坦的,天就像一把伞罩着大地。浑天说认为天地像一只蛋,中心是地,周围是天。宣夜说认为天是无限的、虚空的,星辰浮在虚空中。国外,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托勒密(C. Ptolemy)等人建立的宇宙模型是以地球为中心的(简称地心说)。直到约500年前,哥白尼(N. Copernicus)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日心说,才推翻了至少统治了1800多年的地心说。这一步极其艰难,哥白尼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直到他临终之前才得以出版面世;伽利略(G. Galileo)因为支持哥白尼的观点而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囚禁;支持并发展哥白尼观点的布鲁诺(Giordano Bruno)更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这一步却十分重要,地球也就从宇宙中心的宝座上跌了下来,成为宇宙中普通的一员。有了这个认识,地球上的人才获得了客观研究宇宙学的真正资格。
哥白尼走的这一步,十分关键。以太阳为基础来研究宇宙是正确的。有了开头的一步,也就会有接着的一步,并一步一步继续发展下去。布鲁诺进一步提出,宇宙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太阳。抬头仰望晴朗的夜空,如果空气没有污染,就可以看到满天星斗,可以说这些星星每一个都是像太阳那样的恒星。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有1.5亿千米,相当于光走8.3分钟的路程。我们看到的亮的恒星,其实是些离我们很近的星。比如牛郎星,离我们的距离约有16光年(即光走16年的距离);织女星,约有27光年。除太阳以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叫比邻星,距离约为4.3光年。天上亮星的分布差不多是各向同性的,就是说,仰望天空,向各个方向看到的亮星在天上分布的密集程度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很暗(也就是较远)的星,就会发现它们的分布不是各向同性,而是集中分布在一个带状区域内的。这个观测特征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太阳系实际上是处在一个呈盘状分布的恒星系统内,离盘中心较远,约有2万6千光年。这个恒星系统就是银河系,它包含有一千多亿颗恒星。
其实,银河系外面还有许许多多类似银河系的恒星系统(称之为星系)。银河系是我们这个地球所在的星系的特别名称。银河系外,最靠近我们的星系是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它们离我们的距离约为16万光年。我们现在所能观测到的距离已到百亿光年的尺度。尽管还可看到一些有许多星系组成的星系团,但总的说,星系在宇宙中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由于星系离我们很远,得用更大的望远镜来观测它们。与恒星呈现的是一个点不同,星系呈现的是一个有限大小的斑。星系的发现使我们走出了银河系,这是走向宇宙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粗略地说,宇宙可以看作以星系为“分子”的均匀气体。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原理,称作“宇宙学原理”——从大尺度来看,宇宙物质的分布是各向同性的、均匀的;宇宙既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缘;观测者从宇宙任何一个地方来看,宇宙的性质、运动和规律都是完全一样的。
观测并研究恒星、星系、星系团是天文学研究的主方向,这个领域的观测数据在不断积累,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宇宙学原理”的基础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各种偏离均匀和偏离各向同性的特征,也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积累。 人们对恒星、星系、星系团的认识积累为宇宙学的研究奠定了第一块里程碑。其实,对恒星、星系、星系团的研究,不仅是天文学研究和宇宙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工作量最大而且贯彻始终、不断改进的基础。所以,它不仅是第一块里程碑,也在以后各个里程碑的创建过程中不断起作用。
第二个里程碑: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我们知道,万有引力是牛顿在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630年)对行星运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现在我们知道,世界上一共只有4种基本力,即强作用、电磁作用、弱作用和万有引力作用。强作用和弱作用都是短程力,只有在微观世界中才有明显的作用,它们的力程只有10-13厘米甚至更短。电磁作用和万有引力作用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相互作用的力也越弱。但它们都是长程力,而在宇宙中,距离增大,物体也增多,大尺度上总的作用强度是不能忽略的。因此,它们可以在宏观世界甚至宇观世界中起作用。电磁作用的强度比万有引力作用强很多,比如两个质子之间的电磁作用要比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强1万亿亿亿亿(1036)倍。但是,电荷有正、有负,从大尺度范围来看,正负电荷相消,电磁作用已基本上抵消掉了。所以,从宇宙大尺度来看,实际上只有万有引力才占绝对的支配地位。300多年前,牛顿(I. Newton)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为宇宙学的研究铺设了第二块里程碑。
第三个里程碑:广义相对论的创建
宇宙是物质世界的一个整体,宇宙学是研究这个整体的性质、结构、运动和演化规律的学问。宇宙学作为一门科学,也必须建立在观测事实的基础上,并且形成一个系统的逻辑体系。我们该怎样来建立这个体系呢?
人们首先想到用牛顿力学和牛顿时空观来建立这个体系。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不论宇宙有限还是无限,牛顿力学和牛顿时空观均不能作为研究宇宙的一个正确的科学框架。
如果宇宙是有限的,按照牛顿的时空观,它应当占有一个有限的空间。这样一个宇宙,必然有一个中心,也有一个边界。既然有边界,那么,边界之外又是什么?边界之内还是个整体吗?既然有中心,那么,在万有引力作用的支配下,周围物质就会掉向中心附近,物质分布就不会均匀,就无法解释观测支持的“宇宙学原理”。
如果宇宙是无限的,甚至无法解释“夜里为什么天黑”这样一个人人都知道的事实。白天为什么亮?那是因为有太阳。夜里为什么天黑?那是因为没有太阳。可是,夜里还是可以看到许多恒星。太阳也是一颗恒星,只是与其它恒星远近不同。按一颗恒星来讲,因为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远的恒星自然看起来暗。但是,远处的恒星数目要多得多,所有星提供的总亮度未必低。特别是,按照宇宙学原理,如果考虑同一距离上的恒星,那么,一个星的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而同一距离上的总星数却与距离平方成正比,正比、反比正好相消。因此,每个距离上所有星提供的总亮度是与距离无关的。如果宇宙无限,按照牛顿的时空观,所有距离上的星加起来,亮度应是无限的。夜里天黑的事实与牛顿框架下的宇宙无限相冲突,这就是著名的奥伯斯(Heinrich Olbers)悖论。
奥伯斯悖论来源于亮度与距离的反平方关系。万有引力也有反平方关系,也会出现类似的悖论,如希立格(Hugo von Seeliger)悖论:宇宙中任何一个天体都会对某一物体产生万有引力作用,如果宇宙无限,那么任何方向上的总作用力都是无限大的,这与事实也不符。
1915年,爱因斯坦(A. Einstein)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对万有引力理论作出了划时代的变革。牛顿把万有引力看作两个物体之间的超距作用。在爱因斯坦看来,一个物体受另一个物体的万有引力作用而运动,是因为另一个物体由于其质量而改变了周围的空间,使空间弯曲,而这个物体由于处在弯曲空间中才导致了运动。因此,在广义相对论看来,其实没有力,运动只是由于空间弯曲。两年以后,在1917年,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用来研究宇宙,为现代宇宙学提供了正确的研究框架。
那个时候的传统观点是认为宇宙是静止的。但是,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中却找不到静态的解。道理很简单,因为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也只有引力,没有斥力,在这个情况下是不可能有静态解的。为了得到静态解,爱因斯坦在他的方程中人为地加进了一个具有等效斥力作用的宇宙常数(记作Λ)项,以抗衡引力,从而获得了一个有限而无边,也没有中心的均匀的静态宇宙解。这是第一个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宇宙学解,称为爱因斯坦静态宇宙模型。
爱因斯坦模型有个缺点——不稳定。即使爱因斯坦得到了一个在某个时刻处于静止状态的宇宙,它也经不起扰动。设想某个时刻宇宙有一个扰动,使它稍微膨胀了一点儿,那么,它的所有天体与天体之间的距离就略有增大,导致万有引力减小而更有利于膨胀;如果使它稍微收缩了一点儿,那么,它的所有天体之间的距离就略有减小,导致万有引力增大而更有利于收缩,因而不可能保持静止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22年,弗利德曼(A. Friedmann)放弃了爱因斯坦的静态假设,考虑一个动态的宇宙。假设宇宙原本就处在膨胀状态或者收缩状态,这时就没有静态宇宙的那种不稳定性。宇宙究竟在膨胀还是在收缩,得由观测来确定。
第四个里程碑:宇宙膨胀的发现
1929年,哈勃(E. Hubble)发现,远处星系的每一条光谱谱线的波长都比实验室内测得的同一条谱线的标准波长要长,即光显得偏红了,而且这种波长变长的程度(指波长增长量与标准波长之比,称作红移)正比于星系离我们的距离。红移与距离的比例系数通常记为H0/c,H0为哈勃常数(它对不同距离是常数,但对不同时间却不是常数),c为光速。这个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利用测量红移来确定遥远星系离我们的距离的有效方法。
如果把这个红移看作由多普勒效应引起,那么红移表示的是星系在离我们远去,而且,愈远的星系离我们而去的退行速度愈大。哈勃非常敏锐地指出,“愈远的星系离我们而去的退行速度愈大”正好表现了宇宙正在膨胀,因为波长增长正是波长随着宇宙空间尺度膨胀而被拉长的自然表现。值得指出的是,宇宙膨胀并不是只指各个星系在离我们而远去。这种膨胀在宇宙各处都是一样的,各处的星系都在均匀地相互远去。这是天文学上头等重大的发现。这个发现支持了弗里德曼动态宇宙的观点。
应当注意,多普勒效应和宇宙膨胀是对红移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理机制。究竟哪一个对,需要由观测来检验。事实上,宇宙膨胀现在已经被确认。天体在宇宙中参与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运动:一种是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即天体相对于空间在作运动;另一种是空间本身的膨胀运动,此时天体即使相对于空间并无运动,它也会随着空间膨胀而被带动。多普勒效应描写的是前者,宇宙膨胀描写的是后者。前者是通常的力学运动,受到狭义相对论的约束,运动速度不能超光速;后者不代表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是可以超光速的。对于宇宙大尺度上的星系运动,星系在空间中的本动速度一般是很小的,星系基本上可以看作静止在空间中,因此星系主要是随着宇宙膨胀而运动,这种运动也叫作
篇二:218097解开宇宙之谜的十个里程碑+中国国家天文+2009
解开宇宙之谜的十个里程碑——为宇宙加速膨胀发现10周年而作
文/陆埮2009年01 《中国国家天文》
导言:时至今日,宇宙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精确科学,被多数人接受,成为了当今最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宇宙学发展到今天,决非易事,大体上说它已经经历了10个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本期介绍: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广义相对论的创建,宇宙膨胀的发现以及大爆炸宇宙学的提出与检验。
引言
宇宙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最大研究对象。了解甚至弄清它的性质、结构和演化规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可以说,人类试图认识宇宙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史本身同样古老。但是,要认识整个宇宙实在是太难了,以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是停留在哲学性的、思辨性的思考上。宇宙学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现代意义的独立的学科,那还是在近100年内的事。
在半个世纪以前,大多数人对宇宙学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的。这半个世纪,宇宙学的发展,经历了彷徨、徘徊,经历了数据积累,经历了异军突起,经历了长足进步。时至今日,宇宙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精确科学,它差不多达到了半个世纪之前粒子物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正是半个世纪以前,粒子物理领域新现象不断出现、新粒子不断被发现。新的发现触动了物理学的基本问题,就使物理学来了一个重大的飞跃。特别是吴健雄首次实验证明了李政道、杨振宁的理论,推翻了弱作用中的宇称守恒定律,使弱作用的正确机制很快确立。粒子物理成为了当时最前沿、也最活跃的学科。现在的宇宙学已经与半个世纪以前大不一样,它已经被普遍接受,成为了当今最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宇宙学发展到今天,决非易事,大体上说它已经完成了如下10个里程碑。在通常意义下,里程碑是有明确时序的。我们这里讲的实际上是10件大事,当然也有次序,只是并非严格的次序。大事与大事之间可以有重叠或覆盖,因为一件大事往往有其相当长的时段。称之为里程碑,只在于强调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我们把宇宙轻核素原初合成、微波背景辐射和大爆炸宇宙学合在一起,作为大爆炸宇宙学的提出与检验一个里程碑,这只是为了叙述连贯,并非降低前二者的作用。事实上,前二者也十分重要,单独列为两个里程碑也完全可以。如果这样,那么总的就有十二个里程碑了。
第一个里程碑: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发现
人生活在地球上。在地球之外,首先看到的当推太阳,其次是月亮,此外就是众多的星星了。起初,人们弄不清楚太阳、月亮和星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甚至孰大孰小孰远孰近也一无所知,对宇宙的认识是极为肤浅的。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有三种学说,即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大地是平坦的,天就像一把伞罩着大地。浑天说认为天地像一只蛋,中心是地,周围是天。宣夜说认为天是无限的、虚空的,星辰浮在虚空中。国外,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托勒密(C. Ptolemy)等人建立的宇宙模型是以地球为中心的(简称地心说)。直到约500年前,哥白尼(N. Copernicus)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日心说,才推翻了至少统治了1800多年的地心说。这一步极其艰难,哥白尼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直到他临终之前才得以出版面世;伽利略(G. Galileo)因为支持哥白尼的观点而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囚禁;支持并发展哥白尼观点的布鲁诺(Giordano Bruno)更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这一步却十分重要,地球也就从宇宙中心的宝座上跌了下来,成为宇宙中普通的一员。有了这个认识,地球上的人才获得了客观研究宇宙学的真正资格。
哥白尼走的这一步,十分关键。以太阳为基础来研究宇宙是正确的。有了开头的一步,也就会有接着的一步,并一步一步继续发展下去。布鲁诺进一步提出,宇宙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太阳。抬头仰望晴朗的夜空,如果空气没有污染,就可以看到满天星斗,可以说这些星星每一个都是像太阳那样的恒星。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有1.5亿千米,相当于光走8.3分钟的路程。我们看到的亮的恒星,其实是些离我们很近的星。比如牛郎星,离我们的距离约有16光年(即光走16年的距离);织女星,约有27光年。除太阳以外,离我们最近的恒
星,叫比邻星,距离约为4.3光年。天上亮星的分布差不多是各向同性的,就是说,仰望天空,向各个方向看到的亮星在天上分布的密集程度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很暗(也就是较远)的星,就会发现它们的分布不是各向同性,而是集中分布在一个带状区域内的。这个观测特征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太阳系实际上是处在一个呈盘状分布的恒星系统内,离盘中心较远,约有2万6千光年。这个恒星系统就是银河系,它包含有一千多亿颗恒星。 其实,银河系外面还有许许多多类似银河系的恒星系统(称之为星系)。银河系是我们这个地球所在的星系的特别名称。银河系外,最靠近我们的星系是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它们离我们的距离约为16万光年。我们现在所能观测到的距离已到百亿光年的尺度。尽管还可看到一些有许多星系组成的星系团,但总的说,星系在宇宙中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由于星系离我们很远,得用更大的望远镜来观测它们。与恒星呈现的是一个点不同,星系呈现的是一个有限大小的斑。星系的发现使我们走出了银河系,这是走向宇宙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粗略地说,宇宙可以看作以星系为“分子”的均匀气体。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原理,称作“宇宙学原理”——从大尺度来看,宇宙物质的分布是各向同性的、均匀的;宇宙既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缘;观测者从宇宙任何一个地方来看,宇宙的性质、运动和规律都是完全一样的。
观测并研究恒星、星系、星系团是天文学研究的主方向,这个领域的观测数据在不断积累,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宇宙学原理”的基础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各种偏离均匀和偏离各向同性的特征,也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积累。
人们对恒星、星系、星系团的认识积累为宇宙学的研究奠定了第一块里程碑。其实,对恒星、星系、星系团的研究,不仅是天文学研究和宇宙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工作量最大而且贯彻始终、不断改进的基础。所以,它不仅是第一块里程碑,也在以后各个里程碑的创建过程中不断起作用。
第二个里程碑: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我们知道,万有引力是牛顿在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630年)对行星运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现在我们知道,世界上一共只有4种基本力,即强作用、电磁作用、弱作用和万有引力作用。强作用和弱作用都是短程力,只有在微观世界中才有明显的作用,它们的力程只有10-13厘米甚至更短。电磁作用和万有引力作用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相互作用的力也越弱。但它们都是长程力,而在宇宙中,距离增大,物体也增多,大尺度上总的作用强度是不能忽略的。因此,它们可以在宏观世界甚至宇观世界中起作用。电磁作用的强度比万有引力作用强很多,比如两个质子之间的电磁作用要比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强1万亿亿亿亿(1036)倍。但是,电荷有正、有负,从大尺度范围来看,正负电荷相消,电磁作用已基本上抵消掉了。所以,从宇宙大尺度来看,实际上只有万有引力才占绝对的支配地位。300多年前,牛顿(I. Newton)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为宇宙学的研究铺设了第二块里程碑。
第三个里程碑:广义相对论的创建
宇宙是物质世界的一个整体,宇宙学是研究这个整体的性质、结构、运动和演化规律的学问。宇宙学作为一门科学,也必须建立在观测事实的基础上,并且形成一个系统的逻辑体系。我们该怎样来建立这个体系呢?
人们首先想到用牛顿力学和牛顿时空观来建立这个体系。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不论宇宙有限还是无限,牛顿力学和牛顿时空观均不能作为研究宇宙的一个正确的科学框架。 如果宇宙是有限的,按照牛顿的时空观,它应当占有一个有限的空间。这样一个宇宙,必然有一个中心,也有一个边界。既然有边界,那么,边界之外又是什么?边界之内还是个整体吗?既然有中心,那么,在万有引力作用的支配下,周围物质就会掉向中心附近,物质分布就不会均匀,就无法解释观测支持的“宇宙学原理”。
如果宇宙是无限的,甚至无法解释“夜里为什么天黑”这样一个人人都知道的事实。白天为什么亮?那是因为有太阳。夜里为什么天黑?那是因为没有太阳。可是,夜里还是可以看到许多恒星。太阳也是一颗恒星,只是与其它恒星远近不同。按一颗恒星来讲,因为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远的恒星自然看起来暗。但是,远处的恒星数目要多得多,所有星提供的总亮度未必低。特别是,按照宇宙学原理,如果考虑同一距离上的恒星,那么,一个星的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而同一距离上的总星数却与距离平方成正比,正比、反比正好相消。因此,每个距离上所有星提供的总亮度是与距离无关的。如果宇宙无限,按照牛顿的时空观,所有距离上的星加起来,亮度应是无限的。夜里天黑的事实与牛顿框架下的宇宙无限相冲突,这就是著名的奥伯斯(Heinrich Olbers)悖论。
奥伯斯悖论来源于亮度与距离的反平方关系。万有引力也有反平方关系,也会出现类似的悖论,如希立格(Hugo von Seeliger)悖论:宇宙中任何一个天体都会对某一物体产生万有引力作用,如果宇宙无限,那么任何方向上的总作用力都是无限大的,这与事实也不符。 1915年,爱因斯坦(A. Einstein)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对万有引力理论作出了划时代的变革。牛顿把万有引力看作两个物体之间的超距作用。在爱因斯坦看来,一个物体受另一个物体的万有引力作用而运动,是因为另一个物体由于其质量而改变了周围的空间,使空间弯曲,而这个物体由于处在弯曲空间中才导致了运动。因此,在广义相对论看来,其实没有力,运动只是由于空间弯曲。两年以后,在1917年,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用来研究宇宙,为现代宇宙学提供了正确的研究框架。
那个时候的传统观点是认为宇宙是静止的。但是,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中却找不到静态的解。道理很简单,因为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也只有引力,没有斥力,在这个情况下是不可能有静态解的。为了得到静态解,爱因斯坦在他的方程中人为地加进了一个具有等效斥力作用的宇宙常数(记作Λ)项,以抗衡引力,从而获得了一个有限而无边,也没有中心的均匀的静态宇宙解。这是第一个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宇宙学解,称为爱因斯坦静态宇宙模型。
爱因斯坦模型有个缺点——不稳定。即使爱因斯坦得到了一个在某个时刻处于静止状态的宇宙,它也经不起扰动。设想某个时刻宇宙有一个扰动,使它稍微膨胀了一点儿,那么,它的所有天体与天体之间的距离就略有增大,导致万有引力减小而更有利于膨胀;如果使它稍微收缩了一点儿,那么,它的所有天体之间的距离就略有减小,导致万有引力增大而更有利于收缩,因而不可能保持静止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22年,弗利德曼(A. Friedmann)放弃了爱因斯坦的静态假设,考虑一个动态的宇宙。假设宇宙原本就处在膨胀状态或者收缩状态,这时就没有静态宇宙的那种不稳定性。宇宙究竟在膨胀还是在收缩,得由观测来确定。 第四个里程碑:宇宙膨胀的发现
1929年,哈勃(E. Hubble)发现,远处星系的每一条光谱谱线的波长都比实验室内测得的同一条谱线的标准波长要长,即光显得偏红了,而且这种波长变长的程度(指波长增长量与标准波长之比,称作红移)正比于星系离我们的距离。红移与距离的比例系数通常记为H0/c,H0为哈勃常数(它对不同距离是常数,但对不同时间却不是常数),c为光速。这个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利用测量红移来确定遥远星系离我们的距离的有效方法。
如果把这个红移看作由多普勒效应引起,那么红移表示的是星系在离我们远去,而且,愈远的星系离我们而去的退行速度愈大。哈勃非常敏锐地指出,“愈远的星系离我们而去的退行速度愈大”正好表现了宇宙正在膨胀,因为波长增长正是波长随着宇宙空间尺度膨胀而被拉长的自然表现。值得指出的是,宇宙膨胀并不是只指各个星系在离我们而远去。这种膨胀在宇宙各处都是一样的,各处的星系都在均匀地相互远去。这是天文学上头等重大的发现。这个发现支持了弗里德曼动态宇宙的观点。
应当注意,多普勒效应和宇宙膨胀是对红移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理机制。究竟哪一个对,需要由观测来检验。事实上,宇宙膨胀现在已经被确认。天体在宇宙中参与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运动:一种是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即天体相对于空间在作运
动;另一种是空间本身的膨胀运动,此时天体即使相对于空间并无运动,它也会随着空间膨胀而被带动。多普勒效应描写的是前者,宇宙膨胀描写的是后者。前者是通常的力学运动,受到狭义相对论的约束,运动速度不能超光速;后者不代表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是可以超光速的。对于宇宙大尺度上的星系运动,星系在空间中的本动速度一般是很小的,星系基本上可以看作静止在空间中,因此星系主要是随着宇宙膨胀而运动,这种运动也叫作哈勃流。所以,宇宙学红移不是多普勒效应所致,而是来源于宇宙膨胀。多普勒效应只能描述在哈勃流背景上微小的本动起伏。
虽然哈勃的发现仍然没有确定宇宙在空间上究竟有限还是无限,但却可以确定在时间上是有限的,即宇宙有个诞生的时刻。假定宇宙膨胀是等速的,我们就可以按此速度倒算回去,总有一天宇宙会收缩到密度、温度都是无穷大的状态,那就是宇宙诞生的时刻。有了生日,就可以求出每个时期的年龄,通常把这样求得的宇宙年龄称为“哈勃年龄”。它是以宇宙等速膨胀为假设前提的,当然,宇宙膨胀不可能是等速的。由于膨胀会使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大,而万有引力使星系与星系之间相互拉住,它对膨胀起阻力作用,因此宇宙的膨胀只能是减速的。就是说,倒算回去时,宇宙将越来越快地收缩到起点。因此,“哈勃年龄”虽然不是宇宙的真正年龄,却可以看作是宇宙真正年龄的上限。它等于1/H0。
当然,哈勃那时只测得了一些低红移(即不太远)的星系,对应的退行速度也远小于光速。如果按多普勒效应作解释,那么当红移趋于无穷时,退行速度应趋于光速(不能超过光速)。如果按宇宙膨胀作解释,那么退行速度将不受光速的限制,可以存在超光速的膨胀速度。定量地说,在膨胀宇宙中,当星系退行速度达到光速时,红移还只有约1.5,而今天的天文学家观测到红移超过1.5的星系(它们都是以超光速退行的)恐怕已在1000个以上。
星系退行速度低于光速时,距离的一个上界是哈勃距离,它是哈勃年龄与光速的乘积。只要距离足够大,超过了哈勃距离,星系退行速度就会超光速。我们真的能观测到遥远的以超光速退行的星系吗?我们真的能观测到比哈勃距离还远的星系吗?不妨设想一个比哈勃距离远的星系发出了一个光子,朝向观测者运动。这个光子相对于它所在的空间以光速朝向观测者运动,但是它所在的空间却以超过光速的速度退行,这个光子不可能跟上空间的膨胀,作为光源的星系也就无法被观测到。但是,哈勃常数随时间变化,哈勃距离随时间而增大。所以,这个光子所到的位置有朝一日会进入哈勃距离以内,相应位置的退行速度便降到光速以下,于是这个光子便可以到达观测者,因而那个星系就可以被观测到。
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最大距离究竟有多大呢?下面将会看到,今天的宇宙年龄约为137亿年。那么,宇宙刚诞生时发出的光,到今天应当走了约137亿光年。这是不是说,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最大距离就是137亿光年呢?不是的。在这期间,宇宙还在不断膨胀,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最大距离应当比这大得多。可以估算出,这个最大距离达400多亿光年。
爱因斯坦在得知哈勃的发现后,非常后悔地说,添加宇宙常数项是他毕生最大的错误。本来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是非常简洁的,它没有静态解正好表明,他的方程本该自然预言宇宙膨胀。引入宇宙常数项,不仅画蛇添足,破坏了他的方程的自然美,而且白白丢掉了“已经到手的”预言宇宙膨胀的历史性成果。
第五个里程碑:大爆炸宇宙学的提出与检验
哈勃的发现表明,宇宙是从高温、高密状态膨胀演化而来。这引发了伽莫夫(G. Gamow)在1946年提出宇宙大爆炸学说。从今天看到的宇宙几乎是以星系为“分子”的均匀气体,追溯到密度很高、温度很高的宇宙早期,那时,宇宙便真正成为了粒子的均匀气体。因此,早期宇宙应该是真正简单的物理体系,可以预期,早期宇宙的研究会提供更为简洁、可靠的成果。
随着宇宙的膨胀,密度、温度(因而粒子的热运动能量)就逐渐下降,宇宙将经历从高能到低能的极为丰富的物理过程的演化,粒子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乃至流体力学等各种物理过程在宇宙演化的各个阶段相继扮演重要角色。??表中给出了大爆炸宇宙学各个演化阶段以及相应的主要物理过程。下面将选择几个主要阶段作些讨论。
顺便指出,宇宙大爆炸学说经常被误认为宇宙是从高温高密的一个点向四面八方爆炸开来而成,好像真的像一团物质在一个无限空间中的某处爆炸那样。其实并非如此。大爆炸的含意实际上就是“膨胀”二字。物质与空间不可分,它们一起膨胀。这里,宇宙仍然可以有限,也可以无限,视宇宙平均物质密度大小而定。当宇宙平均密度大于某个值(称临界密度),宇宙就是封闭的;小于那个值,就是开放的;而恰好等于那个值,宇宙就是平直的。在通常条件下,封闭意味着有限,开放意味着无限,而平直介于两者之间,空间也是无限的。临界密度可以从哈勃常数计算出来。今天的宇宙临界密度大体相当于每立方米内只有约5个质子。
在宇宙早期很高的温度下,质子和中子固然可以复合成氘核并放出一个光子,但很高能量的光子碰撞氘核也会使它又分裂为质子和中子。氘核的结合能为2.2兆电子伏特,只要供给2.2兆电子伏特以上的能量,就可将氘核分裂为质子和中子。由于宇宙早期的光子数密度比质子、中子数密度要高几十亿倍,氘核是积累不起来的。但当宇宙膨胀降温到约109K时(相当于宇宙年龄为3分钟),光子的平均能量就降低到约为100千电子伏特,这时能使氘核分解为质子、中子的高能光子已经为数不多,氘核就可以显著地积累起来,并进一步反应生成氦4,核合成过程便可快速进行。核合成产生的轻核素中有四种是稳定的,即氦4、氘(即氢
2)、氦3、锂7,而氚(即氢3)和铍7是放射性的,它们最终会衰变成氦3和锂7。
原初核合成的这4种轻核素的观测数据与大爆炸理论的预言符合得很好。粗略地说,氢占宇宙总质量的四分之三,氦4占四分之一,而所有其它元素质量的总和只占不足1%,氦3、氘、锂7的丰度都非常小。4种轻核素丰度的观测值均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合,尽管丰度跨越了9个量级。
原初氦4是在宇宙年龄只有3分钟时形成的,而氦4又是宇宙间丰度极高,仅次于氕(即氢1)的第二号核素,在宇宙演化中有非凡的重要意义。要知道,自由中子的寿命只有一刻钟,如果中子不能在远短于一刻钟的时间内成功躲进氦4而成为稳定中子,世界上将不再有中子,氢以外的所有其它一切元素均无法形成。可见,理论算出来的“3分钟年龄”和“四分之一丰度”这两个数字是多么的重要,也多么的合理。正是这两个数字,保证了宇宙演化过程中有氦4为我们的宇宙保存了足够多的中子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中除氕和那四个原初轻核素以外的各种元素就是在以后的恒星过程中由质子和氦4中的中子通过各种各样的核过程合成的。
轻核素原初合成给宇宙大爆炸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不仅丰度的观测值与理论值符合得很好,而且我们可借此确定宇宙重子物质(看得见的物质)的密度。
类似地,质子(以及氘核、氦核)与电子可以复合成中性氢(氘、氦)原子而放出光子。如果光子能量高于电离能(对氢是13.6电子伏特),它就可以又把氢原子电离成质子和电子,因而氢原子积累不起来。同样因为光子数十分巨大,只有当宇宙继续膨胀而降温到约
3×103K时(相当于宇宙年龄为38万岁),能电离氢原子的光子已经为数不多,宇宙便从等离子体状态转变为中性原子气体状态。由于中性原子不与光子发生作用,此后宇宙对于光子便变成透明的,光子在其中运动将不受碰撞改变而一直保持到今天。因此,大爆炸宇宙学又作出了一个精确定量的重要预言:今天应当仍然存在一种无处不在的保持着宇宙38万岁时脱胎出来的呈黑体辐射谱型的宇宙背景辐射。唯一的变化是,随着宇宙的膨胀,辐射波长从3000K的黑体谱红移成了2.725K的黑体谱。因为2.725K的辐射已在微波波段,所以常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64年~1965年,彭齐亚斯(A. A. Penzias)和威尔逊(R. W. Wilson)两位工程师在研究他们的微波天线性能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噪声性辐射,它其实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人们在看电视时,如果没有节目,屏幕上就会出现雪花噪声,其中约1%就是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当初只在一个固定波长(7.3厘米)上作了测量,定出相当于黑体辐射温度为3.5K(±1K)。后来,全世界许多人在各种各样的波长上进行测量,均符合黑体辐射谱。特别是在马塞(J. Mather)的领导下,利用1989年发射升空的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卫星上的仪器(FIRAS)精确地测得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谱,它是温度为2.725K的极好
篇三:南极发现太阳系外神秘粒子 或解开宇宙之谜
哈哈南极发现太阳系外神秘粒子 或解开宇宙之谜
近日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了一对中微子,它可能是自1987年以来发现的第一对来自太阳系以外的神秘粒子。如果这一发现被证实,那么它可能引发一种研究宇宙的新方法,这或可能帮助解开一系列宇宙之谜。
中微子不带电且质量微乎其微,这意味着它能够不受到物质和电磁场的影响,畅通无阻的穿越宇宙空间。检测到天体物理学的中微子将会提供研究长距离宇宙天体的空前的新方法,这类似于红外光使得我们能够窥视不透明的宇宙尘埃云以观察恒星的形成。
例如,中微子探测将是确定高能量宇宙射线源的方法。据称,这些射线源来自某些宇宙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例如超密集的超新星。但是带电宇宙射线在穿越太空时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导致路线偏移,这使得追踪它们的轨迹非常困难。产生同样射线的过程也会产生中微子,而它们能够直接追踪到最初的源。
低能量的中微子似乎来自太阳,也是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碰撞的产物。1987年,三个地下探测器发现了中微子来自于临近的大麦哲伦云内的超新星。自那时起,所有试图检测来自太阳系以外的中微子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去年6月位于南极的“冰立方”(IceCube)中微子望远镜报告发现了两个中微子候选者,当时研究小组在结合数据时意外的发现了它们。这两个取名为伯特和欧妮的中微子携带有1PeV的能量。
冰立方正在检测着南极亿立方千米的冰块。它是由5160个数字光学模块像垂直的珍珠串一样嵌入在地下1.45千米至2.45千米深处。这些模块正在密切关注和寻找当中微子撞击冰块时发出的光。
根据冰立方有关研究小组的分析,伯特和欧妮来自大气层的概率大于1/370,换句话说,因此推断它们来自遥远的银河系之外也不是不可能的。当然也有可能这些高能中微子来自我们自身大气层,但这也令人兴奋不已:直到现在冰立方只发现了一个大气中微子,能量只有几百TeV。
从理论上来说,当宇宙射线撞击了地球上层大气,它们会产生一种名为高能介子的粒子,它能够随后衰变成像伯特和欧妮这样的中微子。而在现实中,尚未发现了这样的中微子存在。
“但你必须承认它们存在的可能性,”冰立方首席调查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物理学教授弗朗西斯?赫尔任(Francis Halzen)这样说道。观察到介子衰变产生的中微子也并非意料之外的事,它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使得我们能够区分所有可能的大气信号以及从遥远系外源产生的中微子。
从现在起,所有的合作都必须异常小心。“伯特和欧妮的发现不代表发现了什么,(发现两个中微子)实在太少了,有趣的是,它们的微小能量使得它们成为宇宙中微子的绝好候选者。” 赫尔任这样说道。
冰立方研究小组已经开始仔细查看现有的数据,寻找可能的更多高能量中微子的迹象。假设研究小组发现了足够多的中微子,研究小组能够利用这些粒子排除它们的产生是来自介子的可能性。
想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研究来自整个天空的中微子的能量分布。如果它们是由大气层中的介子产生的,那么这些粒子的能量大约在100TeV左右,能量达到1PeV的中微子的数量应该大幅减少。伯特和欧妮属于异常值。
如果中微子不符合这个模式,那么它们来自于遥远外太空的可能性就非常高。“这真是令人兴奋的结果,这真是高能量中微子天文学的开端,这一刻我等待了几十年了,真是感到非常兴奋,”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的约翰?勒内德(John Learned)这样说道。“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接下来的结果。”
篇四: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hlwcbt@163.com
- 1 -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道德经解开宇宙之谜)- 2 -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hlwcbt@163.com
- 3 -
- 4 -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hlwcbt@163.com
- 5 -
篇五:高二期中哲学模拟试题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荆州中学期中
高二政治模拟试卷
本试题卷共6页,二大题25小题,本试卷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新党章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主要说明( )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C.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2011·重庆高考)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出美术作品,表现个人
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体现了(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一个要素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
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这是有关方法论的体现( )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③在运动中实现实践与真理的有机统一 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⑤在运动中理解和把握规律
⑥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①②④⑤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⑥
5. 属于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表现的有( )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C.只看到少数具体有形的物质形态,看不到无形客观等其它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现象
D.只看到自然界领域诸物质结构形态的客观性,看不到社会历史现象的客观实在性 6. 关于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各自分为不同基本形态”的理解,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有( )
①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理解,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有不同回答,分出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 ③由于对物质有不同理解,形成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④由于对世界的本原有的认为是感觉经验等,有的认为是上帝理念等,于是形成了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
⑤“存在即被感知”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⑥由于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有不同看法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去年2月,我国发布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回答7—8题。 7. 人类能够发布全月球影像图雄辩说明( )
①意识作为“思维的眼睛”能帮助人类逐步解开宇宙之谜 ②世界的物质性要由科学实验活动来验证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8. 专家介绍,全月球影像图的获得过程十分复杂:获取原始影像数据——进行繁琐、细致的辐
射校正、光度校正、几何校正——进行影像匹配、分幅和镶嵌??这体现如下认识论观点( ) ①实践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③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发展推动有关月球认识的深化发展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美丽中国” 成为中共十八大报告新名词。据此回答9—11题。
9.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最根本的哲学道理上讲,这是因为( ) A.实践的客观性 B. 世界的物质性 B.意识的本能性 D. 运动的绝对性
10. “非典”,人感染H7N9禽流感,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如北京已成灰霾之城),自然灾害频
发,这些都敲响了保护自然的警钟,需要我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更新理念重要,下列原理最能说明问题的是( )
A.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世界是可知的 D.规律是客观的
11. 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以PM10(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为监测标
准的,但近几年在中国大部分地区,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且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为了有利防治灰霾污染,必须尽快修改完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评价指标。在哲学上,这符合如下道理( )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④物质决定意识
⑤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本质需求。请回答12—14题。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思维统一于存在,因为( )
①我思故我在合理即存在
②没有人脑这种物质器官而产生意识是不可想象的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是自然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⑤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1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不存在的,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又是可以成立的。其中的理由是( )
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②真理只有一个 ③对同一事物不同侧面认识的真理有多个 ④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是真理 ⑤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14.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与联系之间的关系是( )
A.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 B.由于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才构成联系 C.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原因是发展 D.联系是发展的结果和表现
15.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速度加快,沙尘暴次数增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因素所造成,其中,滥垦、滥牧、滥伐、滥挖、滥用水资源等“五滥”,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这种教训告诉我们( )
①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②人类的活动必定给自然造成灾难 ③事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质变是量变的循环反复 A.②③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 教育产业化,医疗社会化,住房商品化??现在看来这些认识有误区,比如,要解决好居民
的住房问题,还应该有一定数量的保障房。这表明( ) ①实践处于主、客观的交汇点,能检验二者是否相符 ②认识都具有局限性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根据相关精神回答17—18题。
17. 会议指出,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
置,使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稳中求进”“稳中有进”体现的哲理是( ) A. 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B.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8. 会议强调,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其哲学依据是( )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是尊重和改造客观规律 B.人们可以驾驭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而心想事成 C.人们可以也应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D.人们可以也应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19.“团购”、“雷人”、“云计算”、 “潜规则”、“山寨”、“PM2.5”等热词,被收入到2012年7月
15日面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材料主要说明( ) A.实践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探索新研究 B.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促进认识发展 C.实践发展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人的认识器官 D.客观与主观相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20.“走转改”成果丰硕。目前,全国新闻界大批编辑作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
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这说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C.深入群众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D.主观与客观应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1.“实践是人应对外部环境、满足自己需求的活动”没有看到实践的( )
A.客观性、物质性 B.内向性、利他性 C.能动性、社会性 D.实在性、创造性
22.“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面对全新的历史改革
方位,改革者当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的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才能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是因为( )
①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探索真理犯错难免,只要正确对待并不可怕 ②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敢冲敢撞就能成功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只要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就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中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 A.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B.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24“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下列与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牵一发动全身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生活处处有哲学。
材料一:中学政治各学科都闪耀着哲学的光辉。比如: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生活),我们在基层民主自治这种最广泛地民主实践中可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政治生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根本途径、根本目的及根本检验标准(文化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实践。
材料二: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因为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
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因为它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1)根据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实践观知识,分析说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实践的道理。 (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说明上述推进改革相关观点的依据。(8分)
2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其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材料二: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要求。
(1)根据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应坚持“三个必须”的正确理解。(8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有关真理的知识,阐释“两坚定”“两不能”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根本要求的理由。(8分)
(3)请从“把握规律及思维的奥妙”角度,就“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材料一:2013年10月17日《文汇报》发表评论文章,习近平说,当前,国际形势总体缓和。谋求和平与发展、加强对话与合作,是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但天下并不太平。总的看,国际社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习近平说,应对挑战需要集体行动,合作共赢是我们的共同选择。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共谋亚太长久发展大计,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
材料三:习近平还指出,我们要遵循尊重差异、平等互利、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妥善处理成员之间的分歧,照顾彼此的关切,寻求利益汇合点,以保持亚太经合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循序渐进的前进道路。
27试分析习近平的讲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8分)
28.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6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