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美丽的西双版纳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23:47 小学作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简介小学作文

篇一: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教学设计:仇恒亮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对照手法的运用。

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 教化竹蔑焚香澜沧贿赂蕨菜竹签祭佛

2、解释词语。

心驰神往:心神飞

斑斓:灿烂多彩。

善男信女:佛教用\'

教化:教育感化。

戏嬉:游戏;玩耍。

妖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贿赂: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

二、导入

1、西双版纳介绍

酉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是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野象谷、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

2、作者简介

李舵,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说说你心目中的西双版纳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四、学习课文,掌握内容

提问:

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2?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全文除开头一段文字外,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树\'。

这部分由4段文字组成。第1段简介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第2段描述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第3段,写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有趣经历。第4段,是用简笔交代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二部分\'竹楼映蓝天\'。

这部分主要写傣族的人文景观。竹楼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这部分由两段文字组成。第1段写竹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作用。第2段主要写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三部分\'悠悠野象谷\'。

这一部分由3段文字组成。第1段写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第2段写大象表演的有趣场面。第3段写大象的最后一个表演动作。

第四部分\'妩媚傣寨水\'。

这一部分着重写傣族的民俗风情,属于人文景观。这部分由3段组成。第1段写打谷子,第2段写泼水节,第3段写水中嬉戏。

第五部分\'笑对生与死\'。

这一部分主要写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共有4段文字。

第1段是总写,仿佛浸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第2段写民族风情--- 修行与还俗。

第3段写\'关门节\'和\'开门节\',这也是一种崇信佛教的民族风情。第4段写\'生与死\',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

五、小结

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可写的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本文作者却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了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鲜明的印象。五个片段,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每个小标题具有概括性、准确性、鲜明性、得体性的特点。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美丽的西双版纳\'中的\'美丽\'二字。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学生收集西双版纳的有关资料,在小组交流。介绍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

[示例「

在我国美丽的西双版纳,有一个\'望天树\'景区。这里有种做香料的望天树,在世界上也被列为保护树种,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傣族人居住在竹楼里。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木为材料建造的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西双版纳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虽野象难得一见,但那大象表演却十分有趣。五月份,傣族收获谷子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一擂精心创作的男女打谷子风情画,还可以看到:\'女人嬉水\'的妖媚风情画。傣族人骂信佛教,每个男孩都要出家,然后还俗,这使他们成为\'除苦积善、受过教化\'的人。他们笑对生与死,表现了他们的乐观人生。总之,西双版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着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它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的风景名胜区。如果有机会,你可一定要去西双版纳饱餐那里的秀色啊!

二、品味语言

探究:从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你能讲一讲这些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吗?

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

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包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捶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作者采用剪影法,雕塑式地描写了人物的固定姿势和特定姿势的轮廓,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从而使老爷爷的形象在平面上如同雕塑,在静态中呈现动态,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活像一尊塑像\'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拜的感情。

2、作者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傣族人民打谷的风情画。打谷场由竹席铺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粗一细,先粗后细,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简裙,\'手中挥舞着木锤\',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个比喻贴切而生动,颇有诗情画意。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动人。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这幅风情画十分喜爱和赞赏的感情。

总之,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

三、学习对照手法

思考: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并分析。

明确:

\'悠悠野象谷\'中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妩媚傣寨水\'中男人粗粗打谷子和女人细细打谷子的对照;\'打谷子\'的风情画与\'水中戏嬉\'风情画的对照。最后一段中\'生\'与\'死\'的对照。本文就是运用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把西

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出来,突出其\'美丽\'的特征。

四、小结

本文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并作分析。

1、比喻:

2、拟人,

二、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法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三、课文介绍了西双版纳的哪些自然景观?哪些人文景观?

篇二: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对照手法的运用。

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 教化竹蔑焚香澜沧贿赂蕨菜竹签祭佛

2、解释词语。

心驰神往:心神飞

斑斓:灿烂多彩。

善男信女:佛教用\'

教化:教育感化。

戏嬉:游戏;玩耍。

妖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贿赂: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

二、导入

1、西双版纳介绍

酉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是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野象谷、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

2、作者简介

李舵,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说说你心目中的西双版纳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四、学习课文,掌握内容

提问:

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2?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全文除开头一段文字外,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树\'。

这部分由4段文字组成。第1段简介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第2段描述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第3段,写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有趣经历。第4段,是用简笔交代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二部分\'竹楼映蓝天\'。

这部分主要写傣族的人文景观。竹楼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这部分由两段文字组成。第1段写竹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作用。第2段主要写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三部分\'悠悠野象谷\'。

这一部分由3段文字组成。第1段写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第2段写大象表演的有趣场面。第3段写大象的最后一个表演动作。

第四部分\'妩媚傣寨水\'。

这一部分着重写傣族的民俗风情,属于人文景观。这部分由3段组成。第1段写打谷子,

第2段写泼水节,第3段写水中嬉戏。

第五部分\'笑对生与死\'。

这一部分主要写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共有4段文字。第1段是总写,仿佛浸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第2段写民族风情--- 修行与还俗。第3段写\'关门节\'和\'开门节\',这也是一种崇信佛教的民族风情。第4段写\'生与死\',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

五、小结

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可写的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本文作者却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了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鲜明的印象。五个片段,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每个小标题具有概括性、准确性、鲜明性、得体性的特点。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美丽的西双版纳\'中的\'美丽\'二字。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教化( )竹蔑( )贿赂( )焚香( )

侵袭( )铰杀( )狼狈( )妖媚( )

二、填写词语。

1?这次,我终于( )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

( )热带雨林,( )澜沧碧水,( )傣家竹楼,( )

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 )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2?眼前跳动的身影,( )出生的力量和活力,人们( ,

地享受着生之( ),全然忘却了死亡的阴影 \'或许,生死只在一

念之间,正是因为有死的( ),生的欢乐才如此( ),生的片

段才如此( )!

三、填写量词。

一( )橘园 一( )小河 一( )饭菜

一( )竹楼 一( )孔雀 一( )帐篷

一( )阳光 一( )塑像 一(\' )风情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学生收集西双版纳的有关资料,在小组交流。介绍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

[示例「

在我国美丽的西双版纳,有一个\'望天树\'景区。这里有种做香料的望天树,在世界上也被列为保护树种,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傣族人居住在竹楼里。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木为材料建造的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西双版纳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虽野象难得一见,但那大象表演却十分有趣。五月份,傣族收获谷子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一擂精心创作的男女打谷子风情画,还可以看到:\'女人嬉水\'的妖媚风情画。傣族人骂信佛教,每个男孩都要出家,然后还俗,这使他们成为\'除苦积善、受过教化\'的人。他们笑对生与死,表现了他们的乐观人生。总之,西双版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着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它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的风景名胜区。如果有机会,你可一定要去西双版纳饱餐那里的秀色啊!

二、品味语言

探究:从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你能讲一讲这些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吗?

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

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包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捶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作者采用剪影法,雕塑式地描写了人物的固定姿势和特定姿势的轮廓,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从而使老爷爷的形象在平面上如同雕塑,在静态中呈现动态,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活像一尊塑像\'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拜的感情。

2、作者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傣族人民打谷的风情画。打谷场由竹席铺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粗一细,先粗后细,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简裙,\'手中挥舞着木锤\',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个比喻贴切而生动,颇有诗情画意。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动人。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这幅风情画十分喜爱和赞赏的感情。

总之,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

三、学习对照手法

思考: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并分析。

明确:

\'悠悠野象谷\'中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妩媚傣寨水\'中男人粗粗打谷子和女人细细打谷子的对照;\'打谷子\'的风情画与\'水中戏嬉\'风情画的对照。最后一段中\'生\'与\'死\'的对照。本文就是运用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把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出来,突出其\'美丽\'的特征。

四、小结

本文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并作分析。

1、比喻:

2、拟人,

二、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法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三、课文介绍了西双版纳的哪些自然景观?哪些人文景观?

篇三: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语文 第二次作业

【设计思想】

⒈课前布置预习要求:

① 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

②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同学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观。

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引出导游词的基本要求。

⒊在学生对导游词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画面,用导游词的形式把它介绍给同学。 ⒋以同学们都熟悉的南山竹海为对象,选择一处景点,用导游词的形式介绍,以加强对导游词的 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积累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感受美、品味美、表现美的能力。

2、体会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3、引导学生热爱水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导入

2、师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将我们带入了那苍茫的热带雨林(东边日出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畅游一番。

3、过渡: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我想了解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 检查生字积累情况(提问俩三位同学,后教师出示小黑板,点评疑难生字词,最后齐读一遍) 南又被称为彩云之南,想必同学们已经从歌曲中领略到了。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

三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一) 整体感知————感受美

吗?

2、请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以“西双版纳美,美在……”来说说你对西双版纳的认识。 1、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西双版纳给你

3、过渡:我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西双版纳有这么多迷人的风景,我想不小组交流,请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并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二)深入课文————品味美

1、挑选你喜欢的画面,试着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

2、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抓住关键词,并在文中圈点批注)

3、分析品味中引导学生与作者同游同赏,并适时出示相关图片。

4、总结过渡: 问题的角度不同,喜好不同,心里的感受也会不同。课文向我们展示辣了这么多优美的画面,你最喜

我们已领略西双版纳“高高望天树”、“悠悠野象谷”的优美自然景观,也领略了“竹楼映蓝天”、“妩媚颗璀璨的明珠,那么,你们对这颗明珠还有多少了解呢?请告诉我,好吗?

(三)拓展————表现美

1、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纳,你会推荐哪个景点?打算怎样介绍?试试看。

四 结束课文

么?

五 作业

板书设计:

神 心 高高望天树

自然 奇 驰 竹楼映蓝天

“美“————秀 神 悠悠野象谷

人文 丽 往 妩媚傣寨水

笑对生与死

教学反思: 与死”的人文景观美,而实际上,西双版纳的美又何止这些呢?她的神奇、美丽、富饶,使她在世人2、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我们已充分领略,现在由你来当导游,带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也来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令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再次走进乐曲,闭目神游,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西双版纳大家或多或少也到一些风景名胜走走看看过,回去翻翻旧相片,选择你喜欢的风景,写成导游词,下节

用多媒体画面增加了学生对西双版纳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大象表演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事先设置好的画面也限制了学生的解说,如何物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物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以导游的形式讲述文中所记景观,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具体授课中讲到“笑对生与死”时,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作了发挥,对傣族人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另一角度作了诠释,我也给予了肯定,肯定了她知识面丰富和她的创造精神。对学生思想的火花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赞赏的语言。

体会语言美时采用老师先示范讲,然后学生按例分组讨论交流。在学中逐步掌握分析语言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觉得语文的学习也是有章可循的,而不是无可抓处。学生觉得语文难学的难点也在这。

体会语言所蕴含的感情也从最容易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和形容词入手,然后让学生朗读体会。

写作训练也选择仿写,作文差的同学往往觉得无从下笔,不妨从仿写入手。当然对于写作好的同学就不必拘于形式,可任由发挥。

总之,通过本课试图消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神秘感,消除畏难情绪,让他们知道语文是生动的,是可触可摸可感的。

篇四: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初级中学 李霞

教材分析:

《美丽的西双版纳》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学习运用小标题构造文章的方法。

2、理解课文对照的手法的运用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特色。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

1、学习用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断、用小标题来构造文章。

难点:

1、理解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2.利用各种资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

3.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范读、齐读、自由朗读,积累词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欣赏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感受当地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而文章中所反映出的人文思想,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想才能体会得出.我们现在提倡的教学是注重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因此,要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性地开展学习.这样,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学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聆听美

1、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感染学生的情绪,接着以充满激情的开场白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导入http://box.zhangmen.baidu.com/m?word=mp3,,,%5b%D3%D0%D2%BB%B8%F6%C3%C0%C0%F6%B5%C4%B5%D8%B7%BD%5d&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D3%D0%D2%BB%B8%F6%C3%C0%C0%F6%B5%C4%B5%D8%B7%BD++&si=%D3%D0%D2%BB%B8%F6%C3%C0%C0%F6%B5%C4%B5%D8%B7%BD;;%C7%FA%B1%C8%B0%A2%CE%DA;;72198;;72198&lm=-1&mtid=1&d=8&size=4404019&attr=0,0&titlekey=2002432576,2181963305&mtype=2

师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将我们带入了那苍茫的热带雨林,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而云南又被称为彩云之南,想必同学们已经从歌曲中领略到了。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畅游一番。

2、检查预习

美丽的西双版纳简介

(1)由学生来介绍作者的情况,教师补充总结

(2)给加点的词注音:

沧 篾 剁 饰 嵌 棰 涮

二 整体感知——感受美

1、下面请大家随着作者李舵的脚步,看看西双版纳有哪些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

学生:自然风光:望天树、热带雨林、野象谷、傣寨水、……。风土人情:傣家竹楼、热情好客的傣家人、大象表演、打谷子、泼水节、在河里玩耍洗澡、傣家寺庙、修行当和尚、关门节、开门节、傣家少女能歌善舞、竹楼一角摆放新棺材 ……。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3%C0%C0%F6%B5%C4%CE%F7%CB%AB%B0%E6%C4%C9&in=20289&cl=2&lm=-1&pn=39&rn=1&di=14783533515&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3%C0%C0%F6%B5%C4%CE%F7%CB%AB%B0%E6%C4%C9&in=20289&cl=2&lm=-1&pn=39&rn=1&di=14783533515&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93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3%C0%C0%F6%B5%C4%CE%F7%CB%AB%B0%E6%C4%C9&in=20289&cl=2&lm=-1&pn=39&rn=1&di=14783533515&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108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E%F7%CB%AB%B0%E6%C4%C9%C2%C3%D3%CE%BE%B0%B5%E3&in=2068&cl=2&lm=-1&pn=6&rn=1&di=1401394110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E%F7%CB%AB%B0%E6%C4%C9%C2%C3%D3%CE%BE%B0%B5%E3&in=2068&cl=2&lm=-1&pn=6&rn=1&di=1401394110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17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E%F7%CB%AB%B0%E6%C4%C9%C2%C3%D3%CE%BE%B0%B5%E3&in=2068&cl=2&lm=-1&pn=6&rn=1&di=1401394110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17

2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

师小结;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可写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本文作者却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鲜明的印象。五个片段,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美丽的西双版纳”中的“美丽”二字。

三 深入课文——品味美

1、我想不通同学们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喜好不同,心里的感受也会不同。课文向我们展示了这么多优美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呢?小组交流,请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自主思考:你喜欢的画面是如何表现美的。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去欣赏,边读课文,边作圈点批注。

2从下面几个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

脸上,活像一尊塑像。

(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锤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作者采用剪影法,雕塑式地描写了人物的固定姿势和特定姿势的轮廓,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从而使老爷爷的形象在平面上如同雕塑,在静态中呈现动态,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活像一尊塑像”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拜的感情。

(2)作者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傣族人民打谷的风情画。打谷场由竹席铺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粗一细,先粗后细,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手中挥舞着木锤”,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个比喻贴切而生动,颇有诗情画意。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动人。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这幅风情画十分喜爱和赞赏的感情。 总之,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

3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并分析。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悠悠野象谷”中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

“妩媚傣寨水”中男人粗粗打谷子和女人细细打谷子的对照;

“打谷子”的风情画与“水中戏嬉”的风情画的对照;

最后一段中“生”与“死”的对照。

本文就是运用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把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出来,突出其“美丽”的特征。

4、“笑对生与死”这一片断里的几段话对人生有什么积极影响?有没有消极的方面?(学生答,教师总结)

四 拓展延伸——介绍美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取一题做。

1请选择文中你认为最美的一幅画面,你自己做导游,带领大家去看一看作者笔下那美丽的景观吧。同学们也来评评哪位导游导得好。

2、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我们已充分领略,小组合作利用自己课前查找的有关西双版纳的其它景物,运用学过的写景方法,抓住景物特点,拟出要点,加进自己的语句,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族风情。你打算怎样介绍?试试看。每一个景点需提供以下内容,包括:

(1)自拟与前面小标题结构对称的小标题;

(2)概况描述不少于100字。

学生点评。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E%F7%CB%AB%B0%E6%C4%C9%C2%C3%D3%CE%BE%B0%B5%E3&in=2068&cl=2&lm=-1&pn=6&rn=1&di=1401394110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17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E%F7%CB%AB%B0%E6%C4%C9%C2%C3%D3%CE%BE%B0%B5%E3&in=2068&cl=2&lm=-1&pn=6&rn=1&di=1401394110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17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E%F7%CB%AB%B0%E6%C4%C9%C2%C3%D3%CE%BE%B0%B5%E3&in=2068&cl=2&lm=-1&pn=6&rn=1&di=1401394110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17

五 总结课文——回味美

本文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结束课文。http://box.zhangmen.baidu.com/m?word=mp3,,,%5b%D3%D0%D2%BB%B8%F6%C3%C0%C0%F6%B5%C4%B5%D8%B7%BD%5d&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D3%D0%D2%BB%B8%F6%C3%C0%C0%F6%B5%C4%B5%D8%B7%BD++&si=%D3%D0%D2%BB%B8%F6%C3%C0%C0%F6%B5%C4%B5%D8%B7%BD;;%C7%FA%B1%C8%B0%A2%CE%DA;;72198;;72198&lm=-1&mtid=1&d=8&size=4404019&attr=0,0&titlekey=2002432576,2181963305&mtype=2

六 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李舵)

/ \

神奇秀丽 朴质意深

七 教学反思: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

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讲课时,我根据本课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当一回小导游这一情境。但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还没有真正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

篇五:西双版纳介绍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距昆明740公里。景区包括景洪县风景片区、猛海县风景片区、猛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 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13平方公里。该区有著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动、植物王国。其中许 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该区景观独特,知名度高,经国务院1982年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在北纬21°08′~22°36′,东经

99°56′~101°50′之间,系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过渡地带。全州总面积19184.45平方公里,人口79.6万,下辖景洪市和猛海、猛腊两县。这里居住著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佤、瑶等十几个民族, 其中傣族占1/3,汉族占1/3, 其他民族占1/3。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

西双版纳距省会昆明约700馀公里,乘汽车两天或一昼夜可到达。版纳机场可起降“波音737”飞机,每天有从昆明到西双版纳的直达航班,空中飞行时间约50分钟, 另外辟有从成都、重庆、曼谷等城市到西双版纳的直达包机航缐。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十分方便。

西双版纳这个名称,是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司(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把辖区分?十二个“版纳”(傣语“十二”?“西双”,“版纳”?一 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一个徵收赋役的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

西双版纳是国家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著300多万亩自然保护区,其中70万亩是保护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占全州总面积近60%, 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以其美丽和富饶闻名遐迩。

西双版纳境内共有植物二万多种,其中属热带植物5000多种,有食用植物一万多种,野生水果5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40多种。许多 植物是珍贵用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药物美登木、嘉兰;治高血压的罗芙木;健胃虫的槟榔;风吹楠的种子油是高寒地区坦克、汽车 发动机和石油钻探增粘降凝双效添加剂的特需润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誉为“花中之王”依兰香可制成高级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树;有天然的“水壶”、“雨伞“;会闻乐起舞、会吃蚊虫的小草……

广大茂密的森林,给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息场所,目前已知有鸟类429种,占全国鸟类总数2/3,兽类67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16%, 西双版纳鸟兽种类之多,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其中被列为世界性保护动物的有亚洲象、兀鹫、印支虎、金钱豹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牛、羚羊、 懒猴等13种,还有许多二、三类保护动物。

西双版纳还盛产橡胶,是全国第二大胶区、橡胶单产居全国之首,另外还盛产大米、多种热带水果和砂仁等珍贵药材,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绿色王国”、“南药王国”。

到版纳旅游,有时会看到美丽的孔雀、白鹇、犀鸟在林中飞翔;有时会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时会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那情那景,真叫 人开心,这是在其他地方难以想象得到的奇观和乐趣啊!

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温季从5月至10月。终年无霜雪。 年雾日达108—146天。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1.1℃,极端最低气温2.7℃,常年适於旅游观光。

傣族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文和绚丽多采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於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贝叶、绵纸上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诗歌等,仅用傣文写的长诗就有550馀部。《召树屯与楠木诺娜》、 《葫芦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编成电影、戏剧等,深受群众的喜爱。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动作为多类比和美化动物的举止,如流行广泛 的“孔雀舞”、“象脚鼓舞”等。

傣族的音乐悦耳动听,除了为舞蹈伴奏外,常与诗歌相结合。雕刻、绘画也具有鲜明的特点。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 佛塔和佛寺随处可见。傣族民居——竹楼,是我国现存最典型的干栏式建筑,造型古雅别致,住在里面清凉舒爽。傣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表示勇敢、美观,亦能吸引异性的爱慕。

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有:傣包、傣锦(绣花埝单、枕头、筒裙)、陶瓷水罐、竹篾饭盒、银腰带、筒巴、各种民族服装、花包、绣花腰包、木雕、鹅石工艺等。至于别有风味的傣味菜,那是每一个游客都要品尝一番的。临别,你千万不要忘了买几盒红豆(也叫相思子)回去,送给你的妻子、恋人或朋友,那是最具有特殊意义和浪漫情调的礼物啊!因此古人早就有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著名景点有:景洪、曼飞龙佛塔、澜沧江畔、曼阁佛寺、曼景兰旅游村、依澜度假村、猛仑植物园、民族风情园、野象谷、热带作物研究所、傣族风味菜、傣族园、景洪原始森林公园、红旗水库、打洛原始森林公园、动物奇观、植物奇观、热带雨林、傣族泼水节

知名学校有:云南省热带农业工程学校(原云南省农垦管理学校与原思茅热带作物研究学校合并办学),是我国规模较大,分科较全的研究热带经济作物的专业学校。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