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9:31:35 作文素材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作文素材

篇一:《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03

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理念: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多层次的聆听,在听、说、唱、跳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同时获得身心的享受。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能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当喜讯传来时人们载歌载舞的狂欢情景。

二、通过唱、跳、画、听等活动方式,学生能初步感受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三、比较各主题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及情绪的不同,学生能够听辨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感受欢快热烈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各主题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唱首歌曲,这首歌曲让你感受到什么样的心情?

欣赏视频《赶圩归来阿哩哩》

师:这是一首彝族歌曲,你从歌曲中感受到彝族人们怎样一种的心情?

师:我们在学唱这首歌的时候,已经领略了彝族山寨美丽的风光,彝族人精美的服饰,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的民族服饰,……我们还知道,彝族人们大多居住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富有特色的土掌房,个个能歌善舞,特别喜欢用舞蹈表达自己的心情,那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首乐曲,他融合了彝族苗族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请你来感受一下,整首乐曲的情绪,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场景?

师:是呀,乐曲激动热烈,往往让我们联想到喜庆、欢乐的场面。

师:在乐曲中,你能听出有哪些乐器吗?

师:这首热烈欢快的乐曲就是《北京喜讯到边寨》,他是由作曲家郑路和马洪业共同创作的 。 师:这首乐曲由引子和六个部分和尾声组成,下面我们逐段进行欣赏。

师:听山寨里传来了什么声音?(听引子+主题1)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引子+主题1

师: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是柔和抒情的还高亢挺拔的?(引子+主题1)

4/4 ︱ 1 2 3 2 2 1 1 ︱

1 2 3 2 2 1 1 6 ︱ 6 - - - ︱

师:听说有好消息要从首都北京而来,彝族的姑娘们禁不住唱起歌来,你听,她的歌声让你的心情起了什么变化?

师:我们跟彝族的姑娘们来呼应一下,也来唱一唱。

师:学的不错,如果我们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演唱,歌声就更美了。

2、主题2

师:愉快的歌声在山寨里回荡,但歌声还远远不足以表达彝族人的心情,下面这段音乐,让你想象到姑娘,小伙们在干什么?

4/4 3 5 5 5 ︱ 3 1 1 1 ︱

师:你觉得哪段是姑娘的舞蹈,哪段又是小伙的呢?

师:仿佛是姑娘和小伙正在对舞呢。让我们来跳一跳吧。

3、主题3

师:谢谢我的舞伴,谢谢你。得知喜讯就要到来的彝族人们心情是如此的高兴,你听,这个喜讯是怎么传来的?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主题3)

4/4 3 5︱1 - - 5 1︱3 1 5 3 5 2 5 ︱ - -

师:这个好消息是通过什么方法传来的?原来是马车带着喜讯越过高山,跨过原野,来了。你觉得这个马蹄声是急促的还是悠闲的?(主题3)

师:在音乐中是用什么乐器来传递?(听主题3)

师:木鱼模仿了急促的马蹄声,让我们驾起邮递马车翻山越岭,把好消息传达到彝族山寨吧。

4、主题4

师:带着喜讯的邮递马车马上要到了,你听姑娘们的舞蹈发生什么变化了?

师:这段舞蹈跟前面的舞蹈有什么不同?

4/4 5 3 1 ︱5 3 3 ︱

5 3 3 5 5 3 5 1 ︱ - - - ︱

师:这么抒情的舞蹈,你知道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他就是双簧管,他柔和的音色非常恰当地表现了姑娘优美的舞姿。让我们用lv来模仿一下双簧管音色(弹唱)

师:在歌声中,让我们的手指,把姑娘们的挺拔舞姿描绘出来。

5、师:姑娘们的舞蹈刚结束,等待多时的邮递马车到了!山寨人们夹道欢迎,

姑娘小伙们让我们一起来迎接这个喜讯吧(主题5、6)

4/4 1 1 5 1 1 5 ︱1 - - 5 ︱1 1 5 1 1 5 ︱1 - - - ︱

4/4 3 5 2 5 3 5 1 5 ︱3 5 2 5 5 3 ︱

师:你觉得这时的号角声,和前面欢迎我们的号角声,有什么区别?

师:情绪变的更热烈欢腾,让我们和彝族人们一起吹起号角迎接喜讯吧。

6、主题1+尾声

师:在刚才这段音乐中,你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吗?

师:前面姑娘为了迎接喜讯的到来唱起歌,现在得知了喜讯而唱起歌,狂欢的气氛一次比一次高涨,此起彼伏的号角声,营造了万民欢腾的热烈气氛。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庆祝这个来自北京的喜讯吧!

三、揭示课题,完整欣赏乐曲

1、师:彝家儿女用他们最擅长的歌舞来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喜悦,我想大家都非常期待知道这首作品的名称,这首热烈欢快的乐曲就是《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由作曲家郑路和马洪业共同创作的,下面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完整欣赏这首管弦乐作品。

2、师:你能用一句话,表达一下你现在的心情吗?

四、小结

教会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并且引导学生感受各主题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同时优秀的民族音乐不仅能够得到本民族的认可也能够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篇二: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案

篇三: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

授课教师:陈亚柳

教学分析

《北京喜讯到边寨》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生动的勾勒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狂欢的场景,作曲家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人们欣赏此曲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2、通过活动,学生能哼唱本曲的第一主题、第四主题。

3、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能相互合作并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第一主题、第四主题的欣赏与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把讨论结果上讲台展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大鼓、节奏卡、计分板

教学方法

启发、聆听、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观看视频《粉碎“四人帮”》片段

(出示课件)

三、揭示课题,入边寨

1、提问:这一天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使得人们如此喜悦?

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及乐曲的创作背景】

3、欣赏管弦乐作品《北京喜讯到边寨》(初听全曲)

4、提问:你感受到乐曲欢快、喜悦的气氛了吗?简介边寨指的是祖国的哪些地方。

四、熟悉乐段,爱边寨

(一)引子部分

1、播放引子

2、分组讨论:引子部分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句在力度上有区别吗?(第一乐句较强,第二乐句较弱)作曲家这样创作的意图是什么?

(二)A部分

1、导言

2、分组比一比,学生在听到属于“自己”角色音乐时举手示意(播放A部分)

3、欣赏第一主题

A、聆听

边播放音乐,教师边有节奏的击掌(出示节奏卡)。

B、师生合作

学生模击这条节奏,师演唱第一主题的旋律。

C、感受

请一名学生击鼓(可以击板书的节奏型,也可以自己创作)其他学生用“啦”模唱第一主题的旋律。

(三)B部分

1、聆听(播放B部分音乐)

2、分组讨论:B部分的开头部分也就是整首乐曲的第四主题,从力度、速度等方面来感受,你认为与咱们前面听到的第一主题有和区别?

3、学生风采

请一男同学用二胡演奏第四主题、再请一女同学用“拉丁舞”诠释第四主题

4、师小结

(四)再现第一主题+尾声

1、播放音乐,听完后思考:这段音乐与前面的哪个主题相似?再现部分在这首乐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再次聆听,全体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挥动双手,在尾声时全体欢呼。

五、教师总结

1、教师总结

2、随乐律动

播放《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听着音乐,边击掌边有序的走出教室。

篇四: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设计和反思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教学內容: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材分析:

《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由郑路、马洪业作曲的一首管弦乐曲,创作于1976年12月。“喜讯”指的是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把中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作曲家用 苗、彝民族音乐的风格表现了“喜讯”从北京传到西南边寨,各族人民载歌载舞、万众欢腾的情景。乐曲是多乐段、单乐章结构。由引子、六个乐段、尾声组成。全曲风格统一,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使音乐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和苗、彝民族音乐的风格。

2、提高对音乐曲式的分辨能力。

3、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和苗、彝民族音乐的风格。

教学难点

分辨音乐的各个乐段。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阶段目标】分辨苗、彝民族音乐的风格。为乐曲命名,导入新课。

(1)音乐竞赛

过渡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西南地区居住着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彝族音乐以1、3、5三个音为主,苗族音乐中有个非常独特的音ъ3,以前我们曾经欣赏过一些苗族和彝族的音乐作品,下面老师播放三首乐曲的片段,请同学们听听哪一首乐曲具有苗族音乐风格,哪一首乐曲具有彝族音乐的风格。我们来个竞赛,看哪个组听对的人多。

教师操作:播放三首乐曲的片段 A.快乐的罗嗦 B.苗岭的早晨 C.弦子,分两次进行。

学生活动:听辨乐曲的音乐风格。

教师操作:评选优胜组,并进行鼓励。

(2)音乐命名。

过渡语:同学们的音乐感很好。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具有苗、彝音乐风格乐曲的演奏录像,请你们给它起个名字并说说为什么?

教师操作:播放《北京喜讯到边寨》录像。

学生活动:欣赏录像,为乐曲命名。如欢腾的节日、欢腾的苗寨、狂欢之夜、欢乐的边疆等。

过渡语:同学们编得很好,说明大家都感受到了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乐曲——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师操作:出示课题。

2.背景介绍

【阶段目标】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过渡语:你们知道“北京喜讯”指的是什么吗?那是指在1976

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

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把中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喜讯传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作曲家郑路、马洪业亲自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活动,心情非常激动。回来后立即创作了这首乐曲。乐曲采用苗、彝民族音乐的风格。表现了西南边疆人民在听到北京喜讯之后热烈、欢腾的场面。

3.分段欣赏

过渡语:乐曲由引子、六个乐段和尾声组成,下面我们逐段进行欣赏。

(1)听引子。

教师提问:你们听,引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

教师操作:播放引子部分。

学生活动:听音乐。

学生回答:引子部分是由圆号演奏的,模仿了号角的声音,好像在森林山谷中的回响等。

(2)听第一乐段。

过渡语:引子过后是第一乐段。热烈、欢快的旋律好像是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为庆祝从北京传来的喜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在听每个乐段时,请同学们创编节奏伴奏,用手点一下就行。(把学生分为六组,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来打节奏,例如本段可以用小铜鼓)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乐段。

学生活动:听音乐,随音乐做节奏伴奏。

过 渡 语:这段旋律是乐曲的主要主题,我们叫它“欢腾主题”。现在,我们在电子琴上试奏一下。

教师操作:出示第一乐段谱例。

学生活动:第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

(3)听第二乐段。

过渡语:在一个过渡性的乐段之后,乐曲进入了第二乐段,这是一段轻松、活泼的旋律,和第一乐段欢快、热烈的情绪形成了对比。(建议不要直白地说出来,可以用叙述故事的方式等等)下面我们听第二乐段。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乐段。

学生活动:听音乐,随音乐做节奏伴奏。(第二组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4)听第三乐段。

过渡语:第三乐段在音色、节奏上都发生了变化。(同上)

教师提问:你们能听出开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第三乐段。

学生活动:听音乐,随音乐做节奏伴奏。学生活动:听音乐,随音乐做节奏伴奏。(第三组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学生回答:开始是用弦乐演奏的,节奏舒展。

(5)听第四乐段。

过渡语:第四乐段的旋律具有典型的苗族音乐风格,优美抒情,我们叫它“歌唱主题”。(喜讯传到了苗家……用讲故事的语言过度)

教师提问:你们听听它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再听听苗族音乐风格中那个独特的音ъ3,当它出现的时候请举手示意。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教师操作:播放第四乐段。

学生活动:听音乐,做节奏伴奏,学生活动:听音乐,随音乐做节奏伴奏。(第四组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在ъ3处举手。

学生回答:是由双簧管领奏的。

过渡语:这段音乐非常优美,具有歌唱性,我们一起来唱唱。

教师提问:想一想这段音乐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

教师操作:出示第四乐段谱例,伴奏。

学生活动:视唱第四乐段。(重点的话,让学生多听几遍,学唱)

学生回答:好像一位姑娘在独舞,好像大家在跳优美的舞蹈等。

过渡语:同学们的联想很丰富,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苗族舞蹈的录像。

教师操作:播放苗族舞蹈录像。(可以放到最后来拓展)

学生活动:观看录像。

(6)听第五乐段。

过渡语:下面音乐进入第五乐段。

教师提问:第五乐段中有几种不同的旋律呢?听一听它在音色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怎么引导还需要再斟酌)

教师操作:播放第五乐段。

学生活动:听音乐,做节奏伴奏。

学生回答:有两种不同的旋律,第一种旋律是用小号演奏的,情绪热烈、粗犷。第二种旋律是用小提琴演奏的,情绪轻快,活泼。()

(7)听第六乐段和尾声。

过渡语:乐曲的第六乐段再现了第一乐段的“欢腾主题”,情绪

更加热烈、奔放。

教师提问:乐曲结尾的力度、速度有什么变化,在音乐中又加进了什么打击乐器?有什么表现作用呢?

教师操作:播放第六乐段和尾声。

学生活动:听音乐,做节奏伴奏。

学生回答:力度渐强、速度渐快,在音乐中加进了锣鼓,使音

乐变得更加热烈、奔放。

4.复听全曲 (每个主题出现时让学生用相应的打击乐器伴奏)

过渡语:刚才,我们分段欣赏了《北京喜讯到边寨》,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全曲。

学生活动:安静地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5.结构听、辨 (建议本环节移到分段听的时候进行)

过渡语:《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首多乐段结构的乐曲,准确地分辨各个乐段,感受各乐段音乐的情绪是体验这首作品的关键。刚才在分段欣赏的时候,同学们都创编了节奏伴奏,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用什么样的节奏随音乐伴奏。

教师操作:辅导学生创编伴奏的节奏。

学生活动:创编伴奏节奏。

过渡语:同学们的创编各有特点,现在我们分成六组,每组为一个乐段进行伴奏,尾声时大家一齐做,请一位同学指挥大家共同来表现这首乐曲。

教师操作:将学生分成六组,挑选一位指挥,播放全曲。

学生活动:随音乐做节奏伴奏。

6.拓展,观看舞蹈视频,观察民族服装、音乐等特点……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由郑路、马洪业创作的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这是一首具有苗、彝音乐风格的乐曲,它热情、奔放,表达了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

(课堂小结也可由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在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培养学生的听觉思维放在首位

本课的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得多,学生听音乐少的做法,把发展学生的听觉思维放在首位,加强了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的听辨,对音乐民族风格的听辨,特别是对音乐曲式的听辨等。

乐曲的曲式由引子、六个乐段和尾声组成。音色包括有圆号、小提琴、双簧管、小号、锣鼓。速度有快、中速、渐快。力度有强、稍强、渐强。节奏有紧凑、舒展。旋律有优美、欢快、粗犷等。所有这些对音乐的听辨结果都是在音乐音响的基础上通过听觉思维的过程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是和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

2.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音乐思维的基本方法,过去我们对联想和想象的认识有片面性,只看到其视觉形象的一面,忽视了听觉形象的一面。本课教学既重视了学生视觉的联想和想象,同时也重视了听觉的联想和想象的培养。

如在听辨苗族民族音乐风格中那个独特的音(ъ3)时就要运用良好的内心听觉,用过去头脑中ъ3的听觉表象同现在的音响进行比较,也就是说通过听觉思维的过程来分辨苗族音乐的风格。

再如分辨乐曲的六个乐段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必须培养学生内心听觉的想象力。本课教学运用了形象思维分解、组合的思维方法,首先分别对六个乐段进行听辨,学生通过内心听觉对各个乐段有了初步的想象,为组合成完整的乐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完整欣赏时,教师又利用节奏伴奏这种外化表现方式了解了学生思维的结果,顺利地解决了结构听辨的难点。 .

3.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渗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本课又一个突出的特点。如开始的为乐曲命名,在分段欣赏时创编伴奏的节奏,用电子琴试奏“欢腾主题”,演唱“歌唱主题”,学生指挥全体随乐曲做节奏伴奏,以及最后的学生谈欣赏体会等都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突出的特点是没有一个同意的答案,这就促使学生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从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精心设计有利于创造的活动。

篇五: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2.通过活动,学生能哼唱本曲的第一主题、第四主题。

3.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能相互合作并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第二主题、第四主题的欣赏与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大胆、自信地上台展示

教学用具

筷子、沙槌

教学方法

启发、聆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三、揭示课题,入边寨

1.提问:这一天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使得人们如此喜悦?

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及乐曲的创作背景】

1.欣赏管弦乐作品《北京喜讯到边寨》视频。

2.提问:你感受到乐曲欢快、喜悦的气氛了吗?简介边寨指的是祖国的哪些地方。

四、熟悉乐段,爱边寨

(一)引子部分

1.播放引子

2.分组讨论:引子部分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句在力度上有区别吗?(第一乐句较强,第二乐句较弱)作曲家这样创作的意图是什么?

(二)欣赏1——3主题

1.分组比一比,

2.欣赏第二主题

A 聆听

边播放音乐,教师边有节奏的击掌(出示节奏卡)。

X O X O ︳X X X X ︳ X X X X ︳X O X O ︳

B 师生合作

学生模击这条节奏,师演︱唱第二主题的旋律。

C 感受

学生演唱第二主题的旋律。

D 第三主题用筷子伴奏

X X X X ︳X X X X ︳

(三)欣赏4——6主题

1.聆听

2.分组讨论:第四主题从力度、速度等方面来感受,你认为与咱们前面听到的第一主题有和区别?用弹指伴奏

X - X - ︳ X — X — ︱

3.学生风采

请同学用口风琴演奏第四主题,再请四位女同学用舞步表现第四主题。

4.第五、第六主题用沙槌伴奏

X O X O ︱X O X O ︱

5.师小结

(四)再现第一主题+尾声

1.播放音乐,听完后思考:这段音乐与前面的哪个主题相似?再现部分在这首乐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五、教师总结

1.教师总结

2.随乐律动

播放《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听着音乐,有序地走出教室。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