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5:27:44 小学作文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小学作文

篇一: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步步高(全)答案解析

答案详解

第一部分 诗词常识篇

1.出塞二首(其一)

1.B C。 2.用了互文手法,意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 增加了“秦”、“汉”两个限制词,一经互文,便造成了苍茫、幽远的意境,引发读者抚昔思今,边塞

战争何日是个终了? 3.后两句借用典故直抒胸臆,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 和平安宁的向往。

2.田 园 乐

1.六言绝句古体诗五言绝句[注意:孟诗不是近体诗]2.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 结合,情景结合。诗中的“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 3.主要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不

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如“复”与“更”的对仗也很经心, 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

3.山居即事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水田园2.“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 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3.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

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

4.夏日南亭怀辛大

1.五言古诗 田园诗(怀人诗亦可)2.纳凉情景怀人情思3.(1)表现了诗人夏夜

纳凉时闲适自得的情趣;(2)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1)从嗅觉、听觉人手,清香可嗅,滴水

可闻,此外更无声息,写出了夏夜的宁静美丽,清爽怡人;(2)竹露滴清响,以动写静,运用了衬

托的手法;(3)悦耳清新的水滴声,自然引出下句“欲取鸣琴弹”。 5.妙在这二字不但传达 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还妙在“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

爱而“渐”起,传神地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5.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1.七言绝句边塞2.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3.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 6.城东早春

1.清新清幽[因为它刚刚显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作者用“才”、“半”暗点

“早”字,“半未匀”的柳冲寒而出,最富生机,最能显示早春的特征。 3.以虚衬实。前两句是

实写,具体描绘了早春的“清景”,后两句是虚写,用“若待”二字一转,导出想象中的盛春季节上

林苑浓丽的景色。用虚写的浓丽的盛春景色更能衬出今日早春之“清景”的幽雅可人。

7.秋 思 ,

1.七绝2.秋风虽无形,但它使树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又处

处可见。 3.“行人临发又开封”是细节描写。“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照应了“意万重”,是“意

万重”才会有“又开封”的情节,这就把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微妙的心理刻画出来了,让

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也深味到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

8.竹枝词(其九)

1.繁茂高峻2.借代青年妇女壮年男子浓郁的民俗风情3.表达了诗人对这

生气勃勃的劳动场面欣赏愉悦的感情。

9.渡桑干

1.霜阳乡 押的都是平声韵。 2.(1)是“年”的代称,“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时间之长;

(2)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3)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 抑。 3.(1)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2)就在作者归心似箭之时,却又无缘无故渡过桑 干河,要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作者回望来路,竟然觉得久客的并州好像自己的故乡, 这就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

10.行 宫

1.五绝宫怨诗2.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她们应该 怨玄宗、恨玄宗,情绪激烈,然而,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她们既不愤激,也

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就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诗人选取“闲坐说玄宗”这一细

节,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宫女的命运是多么令人震颤!此情此景又是多么令人凄绝1 3.意 思一:这些宫女当年落人宫中时,个个花容月貌,娇姿艳质;意思二: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

悴;意思三:长期无聊地对着宫花出神,寂寞幽怨;意思四:到了白头,已心如死水,无怨无恨;

意思五:行宫的寥落,又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11.陇西行(其二)

1.七绝闺怨诗2.对比:出征前的慷慨誓师场面与战死疆场的壮烈场面对比,河边

“骨”与梦里“人”的对比。借代:貂锦,代指精锐部队;春闺,代指春闺中人。 3.一个可怜,一

个犹是,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第三句实写战

场的惨烈场面,第四句虚写亲人的思念。一边是无定河边骨,一边是春闺梦里人,这一虚一实

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12.寄扬州韩绰判官

1.赠友诗(或寄赠诗、怀人诗)2.用一对叠字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 带,迢递不断,这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且隐含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

长的空间距离,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3.展现了二十四桥拱月,玉人浴

辉吹箫的明丽画面,是诗人臆想中秋后月夜的扬州,也是诗人早年生活在扬州时景象的又一 次再现,同时又寄托着对别后的扬州和友人的殷切思念。 4.(1)客观上先造成令人读之如 见吹箫的玉人披着银辉,是如何的洁白光润,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 南秋夜,令人心荡神移;(2)营造了友人和女子倚箫歌舞的意境,令人猜想友人的才貌是如何

的风流倜傥;(3)它唤起的联想是读者对扬州胜景的无限向往。[答出两点即可]

13.登崖州城作 ??

1.流露出对社稷安危的牵挂,也流露出对国家的依恋。 2.这里距京城遥远,连鸟都要

飞半年,人要走多久?更何况我既无翅膀,更无自由啊1 3.用的是拟人、象征手法。描写青

山环绕,层峦叠嶂,好像山有情,要挽留我;但是“百匝千遭”却表明作者正处于严密封锁、重重

阻隔之中,象征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情况,抒发的是归而不得的忧伤。

14.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1.含义是船只不能自由行驶,两岸人民不能自由往来。 2.用鸥鹭的“无拘管”和上句 的“亦难为”作对比,寄托着国土沦丧的痛惜之情。 3.前两句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是实写,国

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是虚写。后两句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是实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

们自由来往的愿望是虚写。

15.江阴浮远堂

1.中原沦陷区(金兵占领区)2.大江流 以水寄托悲愁(或答:运用曲笔,借水寄愁)

3.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

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作者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极度悲愤之情。

16.白 梅

1.七绝咏物诗2.耐寒、坚强;自甘寂寞,高洁脱俗;报春(或奉献精神)3.主要运用 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混芳尘的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

志。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7.江城子

1.词调名(或词牌名) 2.南京苏州 3.“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 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

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18.南 乡 子

1.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2.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 之情。 3.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景色描写为思乡之情涂抹了凄迷的色彩。

19.虞美人 .

1.A 2.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答“美好事物”不确切)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或答:因为

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 伤,这样美好的时刻不如结束才好。]3.示例1: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

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示例2:这

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这一比喻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显示出愁思如大江春水一样,无穷

无尽,无时能已。

20.望江南

1.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 其处境无限凄凉。 2.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

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

处境越凄凉。 3.词的前两句是实写,表现自己的遗恨;后三句是虚写,表现自己梦中回到江

南、依旧过着繁华似锦的生活的情景,虚实对比,更突出亡国之痛。 .

2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词牌名 标题2.两个“愁”的含义不同。“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

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3.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 的气氛,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22.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词牌名标题(或题目)2.“一般”指梅花与雪花“出身”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还

篇二:高中语文阅读步步高-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答案)

高中语文阅读步步高-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答案)

第一部分 诗词常识篇

1.出塞二首(其一)

1.B C。 2.用了互文手法,意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

增加了“秦”、“汉”两个限制词,一经互文,便造成了苍茫、幽远的意境,引发读者抚昔思今,边塞

战争何日是个终了? 3.后两句借用典故直抒胸臆,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

和平安宁的向往。

2.田 园 乐

1.六言绝句古体诗五言绝句[注意:孟诗不是近体诗]2.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

结合,情景结合。诗中的“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 3.主要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不

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如“复”与“更”的对仗也很经心,

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

3.山居即事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水田园2.“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

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3.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

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

4.夏日南亭怀辛大

1.五言古诗 田园诗(怀人诗亦可)2.纳凉情景怀人情思3.(1)表现了诗人夏夜

纳凉时闲适自得的情趣;(2)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1)从嗅觉、听觉人手,清香可嗅,滴水

可闻,此外更无声息,写出了夏夜的宁静美丽,清爽怡人;(2)竹露滴清响,以动写静,运用了衬

托的手法;(3)悦耳清新的水滴声,自然引出下句“欲取鸣琴弹”。 5.妙在这二字不但传达

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还妙在“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

爱而“渐”起,传神地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5.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1.七言绝句边塞2.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3.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 6.城东早春

1.清新清幽[因为它刚刚显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作者用“才”、“半”暗点

“早”字,“半未匀”的柳冲寒而出,最富生机,最能显示早春的特征。 3.以虚衬实。前两句是

实写,具体描绘了早春的“清景”,后两句是虚写,用“若待”二字一转,导出想象中的盛春季节上

林苑浓丽的景色。用虚写的浓丽的盛春景色更能衬出今日早春之“清景”的幽雅可人。

7.秋 思 ,

1.七绝2.秋风虽无形,但它使树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又处

处可见。 3.“行人临发又开封”是细节描写。“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照应了“意万重”,是“意

万重”才会有“又开封”的情节,这就把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微妙的心理刻画出来了,让

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也深味到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

8.竹枝词(其九)

1.繁茂高峻2.借代青年妇女壮年男子浓郁的民俗风情3.表达了诗人对这 生气勃勃的劳动场面欣赏愉悦的感情。

9.渡桑干

1.霜阳乡 押的都是平声韵。 2.(1)是“年”的代称,“十霜”表明作

者客居时间之长;

(2)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3)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

抑。 3.(1)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2)就在作者归心似箭之时,却又无缘无故渡过桑

干河,要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作者回望来路,竟然觉得久客的并州好像自己的故乡,

这就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

10.行 宫

1.五绝宫怨诗2.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她们应该

怨玄宗、恨玄宗,情绪激烈,然而,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她们既不愤激,也

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就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诗人选取“闲坐说玄宗”这一细

节,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宫女的命运是多么令人震颤!此情此景又是多么令人凄绝1 3.意

思一:这些宫女当年落人宫中时,个个花容月貌,娇姿艳质;意思二: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

悴;意思三:长期无聊地对着宫花出神,寂寞幽怨;意思四:到了白头,已心如死水,无怨无恨;

意思五:行宫的寥落,又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11.陇西行(其二)

1.七绝闺怨诗2.对比:出征前的慷慨誓师场面与战死疆场的壮烈场面对比,河边

“骨”与梦里“人”的对比。借代:貂锦,代指精锐部队;春闺,代指春闺中人。

3.一个可怜,一

个犹是,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第三句实写战

场的惨烈场面,第四句虚写亲人的思念。一边是无定河边骨,一边是春闺梦里人,这一虚一实

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12.寄扬州韩绰判官

1.赠友诗(或寄赠诗、怀人诗)2.用一对叠字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

带,迢递不断,这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且隐含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

长的空间距离,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3.展现了二十四桥拱月,玉人浴

辉吹箫的明丽画面,是诗人臆想中秋后月夜的扬州,也是诗人早年生活在扬州时景象的又一

次再现,同时又寄托着对别后的扬州和友人的殷切思念。 4.(1)客观上先造成令人读之如

见吹箫的玉人披着银辉,是如何的洁白光润,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

南秋夜,令人心荡神移;(2)营造了友人和女子倚箫歌舞的意境,令人猜想友人的才貌是如何

的风流倜傥;(3)它唤起的联想是读者对扬州胜景的无限向往。[答出两点即可]

13.登崖州城作 ‘‘

1.流露出对社稷安危的牵挂,也流露出对国家的依恋。 2.这里距京城遥远,连鸟都要

飞半年,人要走多久?更何况我既无翅膀,更无自由啊1 3.用的是拟人、象征手法。描写青

山环绕,层峦叠嶂,好像山有情,要挽留我;但是“百匝千遭”却表明作者正处于严密封锁、重重

阻隔之中,象征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情况,抒发的是归而不得的忧伤。

14.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1.含义是船只不能自由行驶,两岸人民不能自由往来。 2.用鸥鹭的“无拘管”和上句

的“亦难为”作对比,寄托着国土沦丧的痛惜之情。 3.前两句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是实写,国

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是虚写。后两句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是实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

们自由来往的愿望是虚写。

15.江阴浮远堂

1.中原沦陷区(金兵占领区)2.大江流 以水寄托悲愁(或答:运用曲笔,借水寄愁)

3.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

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作者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极度悲愤之情。

16.白 梅

1.七绝咏物诗2.耐寒、坚强;自甘寂寞,高洁脱俗;报春(或奉献精神)3.主要运用

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混芳尘的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

志。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7.江城子

1.词调名(或词牌名) 2.南京苏州 3.“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

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

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18.南 乡 子

1.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2.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

之情。 3.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景色描写为思乡之情涂抹了凄迷的色彩。

19.虞美人 .

1.A 2.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答“美好事物”不确切)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或答:因为

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

伤,这样美好的时刻不如结束才好。]3.示例1: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

篇三:画堂春赏析及答案

<画堂春>赏析及答案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赏析注释】①撚(niǎn):持取,捻弄。

(1)<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

(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

赏析参考答案

(1)<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这两句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

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即可)

赏析题目讲解上阕从自然景物写起,一番风雨后,春光被季节催促得黯淡,残花纷纷飘落下来,一片狼藉铺满小路。池水盈盈涨起,将一片新绿映入眼底。小雨霏霏落下,杜鹃声声啼鸣,园林天天憔悴,挽留不住春天远去的背影。下阕自然由景生情,转移到个人情思上,在春归的无奈中独上高楼,在落日的斜晖里拈一枝残花,无语凭栏。至于那“此恨谁知”的内涵,又有谁能说个明白?

篇四:浙江绍兴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绍兴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憎(zēng)恨 处(chǔ) 理 度(dù)德量力 安步当(dàng)车

B.谄(chǎn)媚 模(mó)块 循规蹈矩( jǔ) 因噎(yī)废食

C.创(chuāng)伤 咯(kǎ)血 莺啼鸟啭(zhuàn) 龇牙咧(liě)嘴

D.供(gòng)职 褒(bǎo)奖 钟灵毓(yù)秀 舐(shì) 犊情深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现在透过柳丛,已可看到那座磨坊兀立在犹如无家可归的孤儿似的旷野之中,

雨常常被雪珠所替代,风再温柔也无计于事。

B.为促使救市方案极早通过表决,美国各地商会已致电所有国会议员,宣称“美

国人民不会容忍那些漠不关心灾难发生的人”。

C.面对自己一句“不为国家打球”而掀起的滔天巨浪,远在美国比赛的李娜倒是

很淡定,直截了当地说:“没有事实不必解释”。

D.冰峪沟的奇峰、步云山的温泉、鬼见愁的奇石、仙人居的云雾,这一刻,水乳

交溶在梦里,让驴友们心醉神迷、不知西东。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当前平板电脑销售火爆,但专家预计,另外一个新兴的概念产品“超极本”,在今年下半年将翻云覆雨,成为市场的新宠。

B.一个人如果阅历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C.即将毕业,博学敬业的老师、热情友好的同学和相敬如宾的室友,都让我依依

难舍,高中三年生活会成为我人生最珍贵的回忆。

D.在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有望问鼎总冠军,球迷们疯狂抢购门票,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数千元,一时洛阳纸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

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

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

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

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

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线处。(只填序号)(3分)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

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

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

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

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6.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

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句式

一致,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格。(4分)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

中的豪情吗?

答:

7.以“刘翔因伤退赛”为话题,给他写一段寄语,表明你的观点和情感,不超过

60字(5分)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

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

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

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

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

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

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

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守护中国只是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

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

远的影响。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

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

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

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

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8.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最

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9.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10.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

泅渡兹勃鲁契河

【俄】伊萨克·巴别尔

③深夜,我们抵达诺沃格拉德市。我在拨给我住的那间屋里,看到了一个孕

妇和两个红头发、细脖子的犹太男人,还有个犹太男人贴着墙在蒙头大睡。在拨

给我住的这间屋里,几个柜子全给兜底翻过,好几件女式皮袄撕成了破布片,撂

得一地都是,地上还有人粪和瓷器的碎片,这都是犹太人视为至宝的瓷器,每年

过逾越节才拿出来用一次。

④ “打扫一下,”我对那女人说,“你们怎么过日子的,这么脏,一家子好

几口人??”

⑤两个犹太男人应声而动。他们穿着毡底鞋,一蹦一跳地走动着,收拾掉在地上的垃圾。他们像猴子那样不发一声地蹦跳着,活像玩杂耍的日本人,他们的脖子一个劲地转动,都鼓了起来。他们把一条破烂的羽绒褥子铺在地板上,让我

靠墙睡在第三个犹太人身旁。怯生生的贫困在我们地铺上方汇聚拢来。

⑥万籁俱寂,只有月亮用它青色的双手抱住它亮晶晶的、无忧无虑的圆滚滚的脑

袋在窗外徜徉。

⑦我揉着肿胀的腿,躺到破褥子上,睡着了。我梦见了六师师长。他骑着一匹高

大的牡马追赶旅长,朝他的眼睛连开两枪。子弹打穿了旅长的脑袋,他的两颗眼

珠掉到地上。“你为什么带着你的旅掉转枪头?”六师师长萨维茨基冲着脑袋瓜开

花的旅长怒吼道,就在这时我醒了过来,原来那个孕妇在用手指摩挲我的脸。

⑧ “老爷,”她对我说,“您在梦里又是叫又是踢。我这就给您的地铺挪个

角落,省得您踢着我爹??”

⑨她的两条骨瘦如柴的腿,支着她的大肚子,打地板上站了起来。她把那个

睡着的人身上的被子掀开。只见一个死了的老头儿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他的喉

咙给切开了,脸砍成了两半,大胡子上沾满了血污,藏青色的,沉得像块铅。

⑩“老爷,”犹太女人一边抖搂着褥子,一边说,“波兰人砍他的时候,他求他

们说:‘把我拉到后门去杀掉,别让我女儿看到我活活死去。’可他们才不管哩,

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他是在这间屋里断气的,临死还念着我??现在我想知

道,”那女人突然放开嗓门,声震屋宇地说,“我想知道,在整个世界上,你们

还能在哪儿找到像我爹这样的父亲??”

注:巴别尔,犹太裔俄罗斯作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骑兵军》。国际文坛将

他誉为“苏俄时代的莫泊桑”。《欧洲人》杂志选出100位世界最佳小说家,巴

别尔名列第一。

11.请概括第②段划线处景物特征,并简析其作用。(3分)

12.请指出第五段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表达效果。(3分)

13.第⑨段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描写犹太老人遇害惨状?请简单评析这样描写的作

用?(4分)

14.第⑩段表达了小说中人物怎样的情感?揭示了小说怎样的主旨?(5分)

15.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评价巴别尔:“这个人带着我们没有的新颖,观察并倾听着

我们这个世界。”请结合全文试从叙述、场景、情节等方面具体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示季子懋修书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

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

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

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

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

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

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

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

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

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

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

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选自《张文

忠公全集》)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矜己而自足 矜:夸耀 .

B.所以贻则于后人者 则:家规 .

C.平生苦志励行 苦:为??所苦 .

D.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 惩:惩戒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谓之楚而北行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B.乃才可为而不为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C.吾家以诗书发迹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D.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

关。

篇五:诗歌鉴赏练习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练习题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 诗家常借“韦曲” 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③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2分)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①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 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3)题。 阮郎归·初夏

苏 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3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答: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金兵攻占汴京后,作者辗转逃亡到当时南宋朝廷临时所在地的浙江绍兴。一个夜晚他登上小阁楼,有感而发,填写了这首词。

②长沟:大河。

(1)①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回忆洛中旧游起笔,首句写聚会英才,作豪爽语,为全诗奠定悲壮的基调。

B.“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造语更为生动、奇巧,巧妙地唱叹出令人难忘的往事。

C.“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画面清丽,宛如目前。

D.“二十余年如一梦”,既指洛中旧游之美如梦,也指国破家亡带来的空幻之感。 ②结合全词,试分析“闲”字流露出的词人的情感。

(2)陈与义这首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都表现了北宋灭亡,逃亡江南的人生经历,请比较鉴赏两首词在抒写沦亡之苦时手法的不同。(200字左右)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目弄轻柔,花径暗流香。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愁绪万端。

B.上片描绘春日美景,可惜小径花落叶败,为下片的“春愁”预设伏笔。

C.下片着重表现女主人公的春愁,这种春愁是通过黄莺的啼叫唤起的。

D.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用鸟语花香来反衬惆怅,意蕴深邃。

②词中“弄”“锁”二字极为传神的表达了作者在“清明”前后不同的心情,试作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将欲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词的上阕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做具体分析。

(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用了谁的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王诜①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②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①王诜:开国功臣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娶英宗女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讽刺新法之罪名被逮入狱(乌台诗案),王诜受牵连致遭重遣,先后遣至均州(湖北)、颍州(安徽)。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始得召回。

②钿:镶金的花型首饰。

(1)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怎样的意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2)词的下片写到作者重回旧时官邸,其内心感受如何?结合上片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

赵令畤①(北宋)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②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注】①作者与苏东坡过从甚密,东坡为爱其才,曾荐其于朝。东坡因政争遭贬谪时,作者亦受牵累。②頩,读作pīng,光润美好的样子。

(1)词中的第一个“先”指的是 ,第二个“先”指的是 。

(2)指出这首词中“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诗歌鉴赏练习题答案

1.①答案:C

解析: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

②答案:BE

解析: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繁华如今已经不再,因此答案容易获得,余下三句均为袭用杜甫原句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

③答案: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 (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

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解析:参照注释和典故本身,知人论世,即可得到答案,注意要先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再分析,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

2,参考答案:

1.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2分)

2.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5分)

3,①【答案】C

【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

②【答案】DE

【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4,①答案 梅花与雪花 大自然

解析 考查对古典诗词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可判断出来;第二空:要分析作者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显然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应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整篇去理解。

②答案 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5,①答案 长短句(或诗余、曲子词等)

解析 词的名称有多种叫法,如曲子词、诗余、长短句。

答案

D

②解析 D项中“境界开阔”不符合本词的意境,全词是一种清新婉约的风格。

③答案 要点: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