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忘恩负义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25:21 体裁作文
忘恩负义的人体裁作文

篇一:赫鲁晓夫究竟是不是中国人所指责的“忘恩负义之人”?

赫鲁晓夫究竟是不是中国人所指责的“忘恩负义之人”?

赫鲁晓夫是中苏关系史中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其研究有了比较深的拓展,出版了由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整理的三卷本的《赫鲁晓夫回忆录》。同时,俄罗斯也解密了许多这一时期的档案资料。学界关于赫鲁晓夫的研究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发起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是赫鲁晓夫的个人行为吗?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最大的是他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揭露了斯大林时期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以往人们多认为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是他在苏共二十大上的即兴之作。近年,学者根据新解密的档案,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苏共二十大上作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并不是赫鲁晓夫的个人行为,而是经过苏共中央主席团和苏共中央委员会同意的;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虽然有赫鲁晓夫个人争权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当时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审判贝利亚和大批政治犯从劳改营回来,需要苏共对此做出解释,这个问题不解决,无法满足那么多受害者要求平反的愿望,如果一个个案件审查下去,不知道要用多少年;苏联社会需要改革,不打破对斯大林的迷信,改革难以进行,反对个人崇拜实际上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报告中所揭出的事实有根据吗?

关于这个问题,有学者指出,档案资料和苏联历史的研究成果,“证明赫鲁晓夫的报告揭出的事实大部分有根据,完全没有根据的很少。”而且,赫鲁晓夫揭露的斯大林滥杀无辜的事实只是冰山的一角。学者认为:赫鲁晓夫的这一行动并不违背共产党提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律原则和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要求;赫鲁晓夫并非中苏大论战时期中国人所指责的“是个忘恩负义之人”,他曾真诚地认为斯大林是英明正确的,对斯大林的颂扬有求生存的一面,也有真诚的一面。从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失利开始,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看法开始改变,1953年以后对斯大林时期案件的复查,让赫鲁晓夫认识了真实的斯大林,良心和道德让他不能对此无动于衷。

但是,也有学者指出:“赫鲁晓夫的报告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问题”,他并没有认真分析产生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社会和历史根源,仅仅把造成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之于斯大林的个性和不良品质。俄罗斯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没有触及共产主义制度的实质,而斯大林的许多无情措施(如集体化或与党内反对派的残酷斗争)受到了赞扬并被证明是正确的。赫鲁晓夫试图把问题归咎于斯大林的个人性格,把大规模镇压看成是历史的偶然。”赫鲁晓夫没有看到产生这一现象的体制性因素,造成了个人崇拜现象仍不断重演。从本意而言,赫鲁晓夫认为铲除了斯大林的错误,社会主义会焕发生机,苏联人的生活会更好。始料不及的是出现了波匈事件,动摇了斯大林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体制,对此,赫鲁晓夫是不能接受的。他虽然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他对斯大林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并不怀疑,他要捍卫纯粹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怎样认识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之时,苏联处于严重的危机状态,农村日益贫困,粮食出现危机,住房短缺,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数百万人被关在集中营和监狱中,苏联与外部世界处于隔绝状态,与西方大国关系紧张,社会要求新的变革。因此,大多数研究者都承认苏联需要改革,承认赫鲁晓夫作为改革者的历史地位。

对于赫鲁晓夫进行的改革,学术界的评价有很大不同。有人认为,赫鲁晓夫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恢复社会主义法制,更多地关注农业的发展等,尽管没有冲破斯大林体制,但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为苏联后来的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力达到顶峰准备了条件。还有的学者指出,“铲除斯大林个人迷信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一大历史功绩。它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苏联社会民主化进程。”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评价过高,他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仍是在原体制内打转,他没有改变苏联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只是为企业换了个“婆婆”,原来由中央集中管理,现在有些企业划归地方管理;他也没有意识到苏联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实行民主化,仍是个人集权、集中决策,在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又制造了对自己的个人崇拜;他虽然停止了斯大林的大清洗和滥杀无辜,却没有为布哈林等人平反,平反工作很不彻底,这为后来勃列日涅夫的重新斯大林化提供了条件,也限制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探索;赫鲁晓夫虽然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提出不同制度国家关系应该遵循和平共处原则,提出世界大战不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仍坚持与美国搞军备竞赛,与美国进行争夺。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根本解决苏联的问题,却浪费了大量时间,使苏联再次失去了改革的良机。还有

极少数学者坚持认为,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就是反对社会主义,是在苏联搞修正主义,苏联的剧变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

●赫鲁晓夫的改革为何没有持续下去?

赫鲁晓夫没有走出斯大林模式,在当政之初,实行了许多有利于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积极性的举措,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后来他又重新走到老路上去了,大搞合并集体农庄运动。学者分析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持续下去的多方面原因。

其一,主要原因在于赫鲁晓夫等苏联高层领导人,并没有真正深入民众,在理论观念上仍认为斯大林模式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赫鲁晓夫反对的是斯大林个人,而并没有从体制、制度层面去认识问题。”苏联的农业长期落后,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办法是给农民选择经营方式的自由,把土地转交给集体农庄庄员个人所有,但这一办法从来没有讨论过。他们仍然强调重工业是基础,要求居民做出牺牲,也并没有根本改变斯大林的文学政策,没有给作家独立自主的创作权,在“解冻”的同时处处“防洪”,使许多优秀作品不能发表,像帕斯捷尔纳克这样的作家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损害了苏共的形象。因而,有学者提出,“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摈弃历史遗产的人物”,他不可能完全告别斯大林时代,他所做的只能是对其进行修补而已,要求他根本解决苏联社会主义的问题是不客观的。

其二,赫鲁晓夫无力自觉把握时代转换的战略契机,并未根本改变斯大林留下的政治经济体制。他的改革缺乏总体构想和科学性,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许多决策带有主观主义色彩。他的一些举措,如实行干部的任期制和取消干部的许多特权,本是得民心的举动,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也具有开创性意义,但他并没有把干部的选举权给民众,上层和中层干部越来越与基本居民群众相脱离,干部的升迁与否主要取决于对上级领导的个人忠诚。党内的既得利益者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把让他们感到不稳定的赫鲁晓夫赶下了台。

其三,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走多远,与中苏关系恶化有一定关系。俄罗斯学者指出,在当时形势复杂和思想混乱的条件下,“中国的宣传就不难于在一些问题上把我们吓住,迫使我们处于守势,促使我们采取前后不一贯的、或者完全错误的立场”;毛泽东发起的全面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制约了苏联的改革与探索;赫鲁晓夫曾尝试改革苏联僵化的经济体制,扩大农民宅旁园地(相当于中国农民的自留地)、自有牲畜,开放了农贸市场,中国的反修,使赫鲁晓夫不敢再走下去了;中国在“超英赶美”,赫鲁晓夫也不能落后,否则苏联就失去了“老大”的地位,于是他也提出要“赶超美国”,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

●怎样认识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地位?

在1984年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恢复莫洛托夫党籍的会议上,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认为:赫鲁晓夫“在处理斯大林的问题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没有什么敌人像赫鲁晓夫这样带给我们如此巨大的伤害。”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认为:“他给苏联在世界人民眼中的积极形象带来了无法扭转的打击。”但是,苏联普通公民显然不认同他们的看法;特别是许多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中最善于与民众打交道的人,是最容易接近的领导人,人们把他当成“自己的领导人”。

正如赫鲁晓夫墓碑所寓示的,赫鲁晓夫是个“复杂的矛盾人物”。赫鲁晓夫做了许多推动苏联社会进步之事,数百万人从集中营回来了,斯大林时代的许多活动家被恢复了名誉,许多被流放的少数民族也返回了家园,许多严苛律法被废除,集体农庄庄员终于有了身份证,人们必须购买的公债被取消,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国内旅行,甚至可以到国外去。他比斯大林更关心民众的生活,如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开始了真正的“住房革命”。这一时期苏联的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新建了数千家大企业,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原子破冰船“列宁号”,建成了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宇宙飞船第一次到达月球,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被送入轨道,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开启了人类跨入宇宙的新时代。思想文化领域也活跃起来,出现了许多受群众欢迎的作品。但是,赫鲁晓夫易冲动,脾气暴躁,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其许多缺少理性的政策得不到纠正,并产生了严重后果。总之,赫鲁晓夫仍是个矛盾的、有很大争议的人物,但他并非“修正主义者”。

篇二:如何对付忘恩负义之人

如何对付忘恩负义之人一、咱们不能“太”愤怒,如果那样,就显得我们没修养了,而 且还伤身体。 二、在以后的交往中应特别注意,防其再负义。我们不能心存报 复思想,因为这不利于人的成功,但必要时也可教训他一下。 三、有时他们的忘恩负义,可能也是没办法或是我们的误会,所 以,沟通、合作还是要的,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人都有,如果不开心,就把他踢一边去好了。 不过最好弄明白人家“忘恩负义”的真正理由,那样才能保证以后不 会遇到同样的事,从中吸取教训, 确保自己不会成为这样的人, 因 为有时候你的不经意的小动作别人也会记住成为他对你的印象。 那样 的人已经不值得我们用心去治他了,即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也还 是便宜他!让他自己去体会一个人的孤独吧,这样的人还会有真心的 朋友吗?路是他自己选的,归根结底,会后悔的还是他!有时候付出 不一定会得到同等的回报。 其实总有这样一种人,可以共富贵却不能同患难,其实你应该感 谢你们现在一时的低落,可以让你们重新认识一个人,这总比付出的 更多了之后才认清他比较强吧, 气愤的同时应该庆幸可以及早认识一 个人的真面目吧,另外总感觉你说的好象是一起玩游戏的朋友似的, 所以对于这种人的态度只能是置之不理,否则连生气也是奢侈。

篇三:不可忘恩负义

不可忘恩负义

目光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篇四:中国是个忘恩负义的国家吗

中国是个忘恩负义的国家吗?

作者:茅于杭 清华大学退休教授

朋友们看到我的文章用这样一个题目一定很不以为然,怎么能提出这么一个问题,问自己的国家是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国家。其实,我梳理了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想了很久,才提出这样的一个疑问,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必须从百多来中国历史的脉络来冷静地思考和分析着手,跳出狭隘的民族偏见,从避免偏见的历史角度认真地想想:“中国究竟是个怎样的国

家?”

先回到前清,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关自守,还自以为了不起的封建国家,对于外部世界,军事上,早已有了“洋枪洋炮”远洋海军等武器,政治上,西方殖民主义进行扩张侵略并要瓜分世界的现实,几乎毫不知情。当列强对华的侵略从试探,到故意,从小规模到联合为多国共同行动,中国屡战屡败,从而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中国就很快从自以为是的傲慢帝国沦落到了必须向十来个侵略国割地赔款的弱国。列强之中最贪婪的

两个国家就是日本和俄国。列强中索取赔款和割地要求最多的也是这两个国家。八国联军之后,因美国的干预,大多数列强停止了军事的直接侵略,但清政府的命脉也已到达终点。

国民革命(1911)的成功,虽然开辟了新纪元,但满清政府遗留下来的不平等条约依然制约着中国的发展,朝野上下虽然一直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但是从帝国主义的本性出发,它们是不会轻易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也应说明,美国在庚子赔款后不久就退还多余赔款,给中国用于培养留美学生,少数其他国家也仿效如此做法。但是民国时期的政府,还背着不平等条约,有着沉重的战争赔款的负担。

国民革命后成立的国民政府虽然是仿效西方议会制,但体制的健全化是要有个过程的。奈何旧势力的顽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屡遭挫折。袁世凯当上总统后,竟然废除民主体制,恢复帝制,更有甚者,袁世凯称帝时为了争取日本的支持,竟然愿意接受“二十一条”的不平等条约。袁病亡后,又有曹锟贿选,张勋复辟等等闹剧,再加上各军阀连年混战,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在此情况下,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寻求出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1918)给北洋政府一个机会,中国参加了协约国,但中国的参战,没有派什么军队,而是派遣了很多劳工去,还有就是去勤工俭学的留法学生。而日本也参加到协约国一边,它的参战竟然是出兵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领地和企业。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取消此前一切不平等条约,但这要求未被列强诸国认可,而且日本仍坚持要占据德国在中国的利益。这才引发了国内巨大的抗议运动,即“五四运动”(1919年)。

“五四运动”后,使中国人民进一步去思考,如何才能摆脱不平等条约,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迷茫之中,发现十月革命(1917)后的苏俄有了新面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乌托邦)理论有无比的吸引力。一时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迅速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1921年,即五四运动后的第二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所以说,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必须认识到,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是非常乌托邦式的,其核心思想是: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武装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并且要以此去“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这些理论和口

号其实是很偏激的,但在当时,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确实有吸引力。尽管马恩的后期,已经修正了过激的理论,成立了第二国际,主张走议会道路,而且第二国际的路线也在北欧等国取得成功,但对于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来说,信奉马列主义为“绝对真理”,并为之奋斗,以为是救国之道。

在俄国,按照这一理论,取得革命成功。接着列宁成立第三国际,意图推动全世界的共产主义革命。列宁找准了中国,尝试逐步推行这个目标,从1922年起,苏联就出钱出人帮助孙中山在广东成立黄埔军校,促进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促进在中国实行“赤化”革命。于是才有了北伐,消灭了军阀,然而因蒋介石的专横,清剿共产党,造成国共分裂,才有了后来的长期的内战。(确实,因共产党所信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也不能容忍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这种分裂是迟早要发生的。)

国民党北伐成功之后,由于当时共产党的实力还小,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有过一段和平发展时期,但是与此同时,日本并没有停止它推进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步伐,1931年制造?918?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进一步发动了全面的侵华

战争,中国政府被迫无奈,只能奋起抗战。(军事上明知打不过,也只能应战,这是孤注一掷的战争。)战争只打了半年多,中国已经丢失了几乎“半壁江山”。 在世界的其它地方,欧洲,因法西斯德国的扩张,战争阴云密布,无暇东顾,美国国内弥漫保守主义,不愿插手外国的事,只是发表一些谴责,最多进行了某些经济制裁(禁运石油等。)即便如此,也惹怒了日本军国主义。那时东西方两个法西斯已经结成同盟,整个世界处在德日意法西斯主义的威胁之下。

1941年12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珍珠港袭击,给美国海军造成重大损失,这才激怒了美国,也让绝大多数美国人民真正认识到了,德意日军国主义已经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胁。

当时,在西方,希特勒已经扫平了欧洲,又大举进攻苏联,美国不能坐视不管了。这样,美国才全面卷入了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卷入二战后,更深入地认识到了,中国独立支撑抗日战争已经四年之久,实属不易,此后对于战胜法西斯,中国的作用也必然重要,因而决心大大帮助中国,

篇五:中国是个忘恩负义的国家吗?

中国是个忘恩负义的国家吗?

作者:茅于杭 清华大学退休教授

朋友们看到我的文章用这样一个题目一定很不以为然,怎么能提出这么一个问题,问自己的国家是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国家。其实,我梳理了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想了很久,才提出这样的一个疑问,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必须从百多来中国历史的脉络来冷静地思考和分析着手,跳出狭隘的民族偏见,从避免偏见的历史角度认真地想想:“中国究竟是个怎样的国

家?”

先回到前清,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关自守,还自以为了不起的封建国家,对于外部世界,军事上,早已有了“洋枪洋炮”远洋海军等武器,政治上,西方殖民主义进行扩张侵略并要瓜分世界的现实,几乎毫不知情。当列强对华的侵略从试探,到故意,从小规模到联合为多国共同行动,中国屡战屡败,从而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中国就很快从自以为是的傲慢帝国沦落到了必须向十来个侵略国割地赔款的弱国。列强之中最贪婪的

两个国家就是日本和俄国。列强中索取赔款和割地要求最多的也是这两个国家。八国联军之后,因美国的干预,大多数列强停止了军事的直接侵略,但清政府的命脉也已到达终点。

国民革命(1911)的成功,虽然开辟了新纪元,但满清政府遗留下来的不平等条约依然制约着中国的发展,朝野上下虽然一直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但是从帝国主义的本性出发,它们是不会轻易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也应说明,美国在庚子赔款后不久就退还多余赔款,给中国用于培养留美学生,少数其他国家也仿效如此做法。但是民国时期的政府,还背着不平等条约,有着沉重的战争赔款的负担。

国民革命后成立的国民政府虽然是仿效西方议会制,但体制的健全化是要有个过程的。奈何旧势力的顽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屡遭挫折。袁世凯当上总统后,竟然废除民主体制,恢复帝制,更有甚者,袁世凯称帝时为了争取日本的支持,竟然愿意接受“二十一条”的不平等条约。袁病亡后,又有曹锟贿选,张勋复辟等等闹剧,再加上各军阀连年混战,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在此情况下,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寻求出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1918)给北洋政府一个机会,中国参加了协约国,但中国的参战,没有派什么军队,而是派遣了很多劳工去,还有就是去勤工俭学的留法学生。而日本也参加到协约国一边,它的参战竟然是出兵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领地和企业。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取消此前一切不平等条约,但这要求未被列强诸国认可,而且日本仍坚持要占据德国在中国的利益。这才引发了国内巨大的抗议运动,即“五四运动”(1919年)。

“五四运动”后,使中国人民进一步去思考,如何才能摆脱不平等条约,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迷茫之中,发现十月革命(1917)后的苏俄有了新面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乌托邦)理论有无比的吸引力。一时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迅速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1921年,即五四运动后的第二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所以说,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必须认识到,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是非常乌托邦式的,其核心思想是: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武装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并且要以此去“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这些理论和口号其实是很偏激的,但在当时,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

来说确实有吸引力。尽管马恩的后期,已经修正了过激的理论,成立了第二国际,主张走议会道路,而且第二国际的路线也在北欧等国取得成功,但对于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来说,信奉马列主义为“绝对真理”,并为之奋斗,以为是救国之道。

在俄国,按照这一理论,取得革命成功。接着列宁成立第三国际,意图推动全世界的共产主义革命。列宁找准了中国,尝试逐步推行这个目标,从1922年起,苏联就出钱出人帮助孙中山在广东成立黄埔军校,促进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促进在中国实行“赤化”革命。于是才有了北伐,消灭了军阀,然而因蒋介石的专横,清剿共产党,造成国共分裂,才有了后来的长期的内战。(确实,因共产党所信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也不能容忍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这种分裂是迟早要发生的。)

国民党北伐成功之后,由于当时共产党的实力还小,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有过一段和平发展时期,但是与此同时,日本并没有停止它推进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步伐,1931年制造?918?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进一步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政府被迫无奈,只能奋起抗战。(军事上

明知打不过,也只能应战,这是孤注一掷的战争。)战争只打了半年多,中国已经丢失了几乎“半壁江山”。 在世界的其它地方,欧洲,因法西斯德国的扩张,战

忘恩负义的人

争阴云密布,无暇东顾,美国国内弥漫保守主义,不愿插手外国的事,只是发表一些谴责,最多进行了某些经济制裁(禁运石油等。)即便如此,也惹怒了日本军国主义。那时东西方两个法西斯已经结成同盟,整个世界处在德日意法西斯主义的威胁之下。

1941年12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珍珠港袭击,给美国海军造成重大损失,这才激怒了美国,也让绝大多数美国人民真正认识到了,德意日军国主义已经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胁。

当时,在西方,希特勒已经扫平了欧洲,又大举进攻苏联,美国不能坐视不管了。这样,美国才全面卷入了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卷入二战后,更深入地认识到了,中国独立支撑抗日战争已经四年之久,实属不易,此后对于战胜法西斯,中国的作用也必然重要,因而决心大大帮助中国,

其实,那时的德国希特勒和日本天皇,都犯了致命的错误,前者,如果先止步于西欧(不进攻苏联),后者止步于亚洲(不去惹美国),后来的世界格局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