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往事的追忆1-14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9:22:39 高中作文
篇一:14-1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慈溪职高 慈溪中专 2014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高教版)
A.衍化 轻率 以致 B.衍化 轻浮 以至 C.演化 轻浮 以致 D.演化 轻率 以至 5.对下列句中的表达方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抒情)
B.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议论) C.他走到游行队伍的前面,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描写) D.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叙述)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非常喜欢听的清脆的鸟鸣,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碧水粼粼,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景致,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7. 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B.人民群众的革命干劲真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C.眼泪,当不了子弹,顶不了油烧,流那有啥用? D.他这次来,十有八九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8.下列对《诗经》的介绍,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
考生注意: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刮痧(shā) 抽噎(yē) 撮土(cuō) 心事重重(zhòng) .....B.冻疮(chuāng) 捱日子(ái) 困窘(jūn) ...C.破绽(zhàn) 宁谧(mǐ) 关卡(kǎ) ...D.訇然(hōng) 蹂躏(róu) 言简意赅(gāi)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绊脚 柴新 滥竽充数 沦落 B.辩证 哽咽 博览群书 凛冽 C.缜密 模型 俯首帖耳 仓穹 D.残酷 题纲 燠热 源远流长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4.在下面一段文章的横线处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由于广泛使用杀虫剂,某些昆虫已 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杀虫剂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
② 人类急躁 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
③ 发出这样的大声,它必须猛力扭动身体, 于让反冲力把它弹到两三厘米高的空中。
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 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高教版)第 1 页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9. 下列各句中,语气最不委婉的一句是( )
4.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 B.“空中楼阁”是表明“我”的精神无所寄托。 C.是写实,当时山上雾大,小屋已被雾笼罩。 D.小屋仍是小屋,“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空中楼阁。
5.将“往返于快乐和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改为陈述句。(2分)
6.第四自然段中,哪句话最能表达王维《汉江临眺》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意境?(2分)
A.你这样会冷的! B.你这样会冷吧! C.你这样不会冷吗? D.你不知道这样会冷吗?
10.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绕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往返的情景。
C.第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二)大漠中的生命先锋(15分)
沙漠,不知创造出多少幅令观赏者凝眸驻足的迷人画卷。一望无际的金黄世界,你看不到风沙的弥漫,只感到是那么安定纯静;几峰昂首踯躅的沙驼,传来悦耳的丁冬驼铃声;夜幕上硕大如磐的月轮,令人憧憬起童话的意境;在晨晕中跳动的朝暾又令人感到无限的温馨??这只是作家和画家笔下的大漠。
沙漠,不知创造出多少万古流传的浪漫诗篇。诸如陈子昂的“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王昌龄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李白的“风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张籍的“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虽然在这里我们会领略到比任何一幅图画都更深邃的壮观悲凉之意蕴,这毕竟只是诗人眼中的沙漠。
如果用这些诗与画的描述来认识沙漠,所产生的只能是审美的错觉。沙漠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有沙漠里的生命知道得最深刻。
对于这里的生命来讲,沙漠从来就没有诗情画意可言,而是意味着罕见的艰难、残酷的生存威胁与随时的毁灭,意味着无边的荒寂、贫瘠与冷漠。因而,我们不能不说,能够在沙漠中得以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诸如沙棘、怪柳、仙人掌、光棍树等等。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在北京林学院学习进修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师向我讲起一种很小很小的植物。它一生中从没有固定的生处,亦无固定的死所,沙丘上的每一个脚印、沙坑、驼迹,都可能是它的临时驻地。它追随着太阳的走向,从日出开始,在大漠中不停的移动、奔波、跋涉到日落。因而,人们称它为走日兰。
也许它并没有什么神圣的目标,命运也注定了奋其毕生也走不到太阳的身边,但是,它却像负了什么使命,矢志不移,忠贞不渝,永远向着光明前进,永远也不停止自己追求的脚步,移来移去,却仍然是永远厮守着这片荒凉的热土??每当我记起那位老师向我讲过的走日兰,便想起了那些在大漠中奋斗的石油工人、边防战士、航天试验基地的人们;同时也想起了为绿化沙漠而在西北探索了一生的那位白发苍苍的林学院老师,正是他们在沙漠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啊,走日兰,如果说能够在大漠中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那么,你当是顽强生命中的一族先锋。
走日兰,你虽然生长在大漠沙原中,虽然在植物志上我没有找到你的名字,但你却又是时时在
二、阅读理解(40分)
阅读 (一) ((12分)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1.小屋为什么是快乐的起点?小屋怎么又成为幸福的终点?(2分)
2.根据“托物言志”的基本原则,应该如何理解上述文字所要反映的作者的“志”? (2分) 3.怎样理解“不便行车”的山路却成了作者“幸福的阶梯”? (2分)
我的身边,你早已成为我心中的夸父。但愿在你走过的地方也能够生长一片片盛开着的烧天邓林,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高教版)第 2 页
把那些在沙漠中跋涉着的人生之旅辉映得更加绚丽火红。
注:沙碛:沙漠
1.作者称走日兰为“心中的夸父”,请选出最能表现夸父精神的选项(4分)( )( ) A.一生中从没有固定生处,亦无固定的死所。
B.追随着太阳的走向,从日出到日落,在大漠中不停的移动、奔波、跋涉。 C.像负了什么使命,永远也不停止追求光明的脚步。 D.永远厮守着这片荒凉的热土。
E.走过的地方也能够生长一片片盛开着的烧天邓林。
2.文人笔下的沙漠是“迷人”的,“迷人”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A.“爱而不见,搔首踟躇”虽然描写的是人外在的动作,却很好的刻画了人物内心的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了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B.男主人公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接受荑草,接受到得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达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刻体验。 C.“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男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它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是第一章的典型动作刻画的恋爱心理的首位呼应,别具淳朴之美。 D.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通过男主人公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谊之深得宣扬,体现了华夏民族母系氏族以女性为尊的世俗风情。
三、硬笔字书写( 5 分)
3.“走日兰”的特点是什么?再请用一句话对其特点作评价。走日兰令作者想起了在大漠中的很多人,你能为他们写一句赞词吗?(4分)
特点: 赞词:
4.请仿造下面的句式造句。(3分)
对于这里的生命来讲,沙漠从来就没有诗情画意可言,而是意味着罕见的艰难、残酷的生存威胁与随时的毁灭,意味着无边的荒寂、贫瘠与冷漠。
(三)静女 (13分)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写出这首诗中的通假字和其本字或借字。(4分)
2.这首诗的每一章就像一幅幅富有情趣的生动的画面,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如果要给这三组镜头各取一个简单的名字,它们依次可以是: (3分)
3.此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青年人什么心理?用一个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爱而不见:喜爱 .
B.自牧归荑:野外放牧牛羊的地方 .C.搔首踟蹰:来回走动,心神不定的样子。 ..D.洵美且异:诚然 确实 .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高教版)第 3 页
用正楷或行楷按正确的书写格式,把下面这段文字抄写一遍。
窗外,栀子花正在悄然绽放,沁人的浓香把我团团包围。恍惚中,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黑色的蝴蝶,从厚厚的蛹壳中艰难挣出,努力抖动着薄薄的双翼,盘旋而去,渐渐变成了一个黑点,最后完全融入在蔚蓝色的天空中??
四、作文(35分)
(一)应用文写作(5分)
11月14日周四上午第四节体育课时,张明不慎将右手摔伤,因为当天下午要去医院诊治,他向班主任胡老师请假半天,请你代他向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二)作文题(30分)
心灵,是博大而又纷繁的世界。这里有亲情的歌哭,有爱情的悲欢,还有友情的冷暖??红尘滚滚,唯有真诚的情,可以让我们行走在那条直达心灵的神秘旅途中。请以“此情可待成追忆”为题作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
慈溪职高 慈溪中专
(3分)
2014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答题卷
(三)(13分)
1._____ 通 ______;_____ 通 ______;_____ 通 ______;_____ 通 ______(4分) 2. (3分)
3. (2分) 4.( )(2分) 5.( )(2分)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三、硬笔字书写(5分)(不需要抄标点)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12分)
答:1 (2分)
2. (2分) 3. (2分) 4. (2分)
5.(2分)6.(2分)
四、作文(35分) (二)(15分)
(一)应用文写作(5分)
答: 1. (4分)
2. (4分) 3. (4分) 4.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高教版)第 4 页
(二)大作文(30分) 答在作文纸上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高教版)第 5 页
篇二: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1-14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安排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主备教师:翟纯芬 主讲教师:丁晓云 备课时间:2013.8.24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翟纯芬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25个字,会写35个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无暇、翡翠、船桨、攀登、波澜壮阔、峰峦雄伟、连绵不断、突兀森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魅力,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4、背诵课文或部分段落,积累优美的词句。 单元教学建议:
1、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2、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3、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祖国千山万水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4、通过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5、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学习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趵突泉》。
6、口语交际和习作要事先布置学生观察周围景物或搜集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资料。 单元教学时间:
1-3课精读课文6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4课时,“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2课时。
1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3. 8.24 上课时间:8.26 课型:新授 序号:1 主备教师:翟纯芬 主讲教师:丁晓云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翟纯芬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徽”,会写“绵、亭”。 2、有感情地朗读《独坐敬亭山》,背诵并默写课文。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并默写古诗。感知诗的大意。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杜甫、诗仙李白)
2、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一、谈话激趣,了解单元内容
1、祖国的山水是如此的美丽。阅读本单元课文,我们将随作者做一次愉快旅行,体会他们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和表达情意的方法。
2、学习第一单元导语部分,了解单元内容。 二、导入《独坐敬亭山》
1、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秋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李白感怀身世,自己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饱尝人间的心酸,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远去。诗人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自己,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因此写下本诗。简介李白的作诗背景
2、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交流相关资料。 三、初读理解
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诗词的方法: 1、看插图晓大意。 2、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3、查字、词典选解释。
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了什么?强调“厌”的古今不同意。大致说出词意后,再读古诗,读流利读准确。
四、感悟意境
熟读(回读)古诗,创设意境 :学生齐读古诗,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与孤相同意义的词,让学生体会出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 解决思考题:
李白看到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想到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感情朗读:让学生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幽静。“尽”“闲”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这两句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写法 五、学科拓展 要求:
学生只要基本体现诗意,布局合理就可以了,不做太高要求。 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白纸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
作简笔画。
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 六、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飞尽
云独闲 孤单寂寞 山相对
教后小记:诗的教学,一是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二是要抓住诗眼,进行拓展性的延伸;三是进行对比式的学习,这样会更有深度,也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分管负责人签字: 张晓华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2013. 8.24 上课时间:8.27 课型:新授 序号:2 主备教师:翟纯芬 主讲教师:丁晓云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翟纯芬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
2、感知古诗《望洞庭》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此诗,背诵并默写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并默写古诗。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三、自主合作学习古诗《望洞庭》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四、组织学生,指导学习。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白居易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同方法学古诗。运用插图和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句---体验诗情
4、品读悟哲理。 5、熟读成诵。 五、品味语言
学完了课文,课文的语言的确很美,再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划句子。
2、学生读划出的句子,并说明美的理由。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把洞庭湖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群山比作青螺
3、师生共同品读,感受句子的语言美和形象美。
六、积累
1、老师说词语,学生抢答意思。 2、进行词语运用练习。 七、总结写作手法
1、作者表达方面,我们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2、教师总结:
⑴ 善于观察,在观察时抓住特点。
⑵ 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材料积累起来。 ⑶ 学着运用侧面描写。
⑷ 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湖光 秋月 和
潭面 镜 未磨 洞庭山水翠 美 白银盘 青螺
教后小记:在理解诗意思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经学过的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或者通过画面顶活动方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分管负责人签字: 张晓华
2 桂林山水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3. 8.25 上课时间:8.28 课型:新授 序号:3 主备教师:翟纯芬 主讲教师:丁晓云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翟纯芬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5个字。能正确读写“漓江、玩赏、无暇”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读写生字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文章,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播放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读课题,说说想知道什么? 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
篇三:概率统计14-15第1学期阶段一试题A
东北林业大学
考试科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设A、B是两随机事件,则P(A?B)?; 答案( ) (A)P(A)?P(B) (B)P(A)?P(AB) (C)P(A)?P(B)?P(AB) (D)P(A)?P(B)?P(AB)
2、设随机变量?~N(2,32),则使P(??a)?P(??a)成立的a
=; 答案( ) (A)0 (B)1 (C)2 (D)3 3、某人向同一目标独立重复射击,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1
3
,则此人第4次射击恰好是第2次命中目标的概率为
; 答案( ) (A)
427 (B)827 (C) 49 (D)8
9
4、?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是; 答案( )
(A)f(x)???3x2,?1?x?0 (B)f(x)????0,其它
?2x,?1?x???0,其它?(C)f(x)???cosx,0?x???
2 (D)f(x)???sinx,?2
?x??
??0,其它??0,其它
5、设A、B是两个随机事件,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答案(
) (A)若P(AB)?0,则A与B互斥 (B)若A与B互斥,则P(AB)?P(A)P(B) (C)若P(A?B)?1,则B? (D)若P(B)?1,则P()?0
开课学院: 理学院 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顾海燕
第 页共 4 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设A,B,C是三个随机事件,则A,B,C中至多有一个发生
可表示为 ;
2、设随机变量?~N(?
1
,1),则??2?? 1~2
3、设A、B为两个事件,若P(A)?P(B)?0.6,P(A|B)?0.5,则P(A?B)?
x??3?0,
?0.4,?3?x?0?
4、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为F(x)??,则?的概率分布列
?0.7,0?x?2?x?2?1,
为 ; 5、设随机变量?服从参数为
?的泊松分布,且P{??2}?P{??3},则
P(??2)?。
三、计算题(每问6分,共60分)
?A?Be?4x,x?0
1、设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为F(x)??。
x?0?0,
求:(1)常数A和B;(2)概率密度函数f(x)。
2014年 10月 19 日
第 页共 4 页
东北林业大学
2、设甲袋中有3个红球,4个白球;乙袋中有4个红球,2个白球。从甲袋中任取1球放入乙袋中,再从乙袋中任取1球。求:(1)从乙袋中取到1个红球的概率;(2)已知从乙袋中取到的是1个红球,求从甲袋中取出的是红球的概率。
?1?x,?13、设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为f(x)??
?x?0?1?x,0?x?1。
??
0,其它求:(1)P(?0.5???0.5);(2)分布函数F(x)。
开课学院: 理学院 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顾海燕
第 页共 4 页
?12
?x,?2?x?1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3。
?其它?0,
求:(1) ??2??1的概率密度函数;(2)P(?1???5)。
5、某单位为绿化环境,移栽了甲、乙两种大树各2株。设甲、乙两种大树移栽的成活率分别为
21
和,且各株大树是否成活互不影响,设?表示成活的大树的株数。求: 32
(1) P(??2);(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和分布函数F(x)。
2014年 10月 19 日
第 页共 4 页
篇四:历史必修一1-14课测试
2015级高一历史单元测评卷(四) 命题:吕长生 审核: 国春杰 备课组长:国春杰
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评卷(四) 2015/12/12
考查范围:第1—14课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为“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内宅中位置
优越的正房,都要给长辈和地位尊贵之人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 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此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2、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3、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其后积弊日甚,
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 ?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 之局? ?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 含义是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
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
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6、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
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得诏书,在法律上没 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B.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C.皇权不断加强 D.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7、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
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
8、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
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下
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9、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
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代的阁臣
A.位高权重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
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下列符 合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周代宗法制 B.秦代三公九卿制 C.唐代科举制 D.明代废除宰相制
11、中国古代官员上朝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这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
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皇权不断加强
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12、恩格斯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的多。如果认为希
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 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肯定是发了疯。”这段话认为古希腊罗 马民主的实质是
A.主权在民的民主 B.最直接最完整和最纯粹的民主
C.城邦式的直接民主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
13、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
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 “假 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这说 明
A.雅典当时对外战争比较频繁 B.雅典的商品经济破坏了民主秩序
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雅典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14、在古代雅典,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非常关注公民大会的作
用,注重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这些做法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
A.政治家们的高瞻远瞩 B.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C.公民群体的长期斗争 D.古代希腊的社会传统
15、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
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 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说明
A.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C.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D.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2015级高一历史单元测评卷(四) 命题:吕长生 审核: 国春杰 备课组长:国春杰
16、“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于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
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十二铜表法》)这表明罗马法
A.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 B.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已见端倪
C.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 D.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
17、17世纪40年代,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
含义的“革命”。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 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 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
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D.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18、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0月20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
平与彭丽媛下榻白金汉宫,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热烈欢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伊丽莎白二世行驶政府首脑权力 B、英国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C、伊丽莎白二世对外代表英国 D、君主制度在英国持续的时间较长
19、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
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 因比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 B.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
C.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1787年宪法颁布和实施后,近代美国民主派领袖杰斐逊认为:“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翻
版’。”下列有关杰斐逊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美国总统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美国总统权力很大但非独裁专制 D.美国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
21、1789年,杰斐逊向华盛顿抱怨采用了两院制,华盛顿于是问他为何要把咖啡倒在小碟子中,
杰斐逊说为了让咖啡凉下来,华盛顿于是告诉他,两院制也是为了让立法凉下来。两院制 可以避免人民受到煽动而陷入狂热,让共和国获得一个安全的锚。据此对美国采用两院制 分析正确的是
A.延续了英国议会至上的政治模式 B.提高了国会立法的科学性高效性
C.参议院的权力高于众议院的权力 D.两院制有利于立法权的相互制衡
22、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
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19世纪70年代,(法国)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
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他们 曾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材料反映了
A.民主共和逐渐成为人心所向 B.工人和农民联合反对君主派
C.共和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了 D.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很激烈
24、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
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25、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D.法国《1875年宪法》
26、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
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 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27、据英国史料记载,在鸦片战争期间,一些中国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
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 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C.英军发展海外贸易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28、“这是一个光荣的时刻,离中国最大的河流人海口二百英里,在它的古都城垣之下,在一
个具有74座炮位的英国军舰上,中国第一次被迫缔结了这个条约,并由三个中国的最高贵 族在英国的国旗之下代表中国天朝签了字。”此条约的签订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刺激中国迈出了近代化实践的第一步 D.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9、“外滩是每位游客在上海的必到之处,浦西原公共租界的近代建筑群充满了美感与历史的
沧桑感??当年租界,当时商行,当初繁华,至今犹存其风貌。”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
B.《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C.《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设立“使馆界”的特权
D.《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居留特权
30、“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
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3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
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 C.八国联军侵华战 D.抗日战争
32、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
2015级高一历史单元测评卷(四) 命题:吕长生 审核: 国春杰 备课组长:国春杰
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曾国藩率军镇压
C.发生了天京变乱 D.清政府“借师助剿”
33、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时代特点表现为
①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②《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③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4、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的实施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5、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在评论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
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 建的人没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这一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天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36、《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不稳定
C.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斗争 D.脱离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
37、严复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
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该战之后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8、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
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 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 眼地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 中日两国
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B.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C.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39、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
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这种“没有 理性”的民族主义的最典型代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40、《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
C.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D.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41、中日甲午战争在国际上的恶劣影响是
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清政府完全丧失了国家主权
C.八国联军侵华 C.列强直接派兵进驻北京地区
4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篇五:新概念英语第一册阶段测试题 1-14 课
83pc 鼓楼 周六日1:00-2:30 16份 ;89pc南路 周五5:20-6:40 13份 Lucky新概念1 月考题
一.单词填空(2分/题,共20分) 01. (领带) 02. (手提包) 03. (女衬衫) 04. (房子) 05. (伞) 06. (票) 07. (地毯) 08. (抓住) 09. (大概) 10. (楼上)
三、写出下列单相对应的反义词(2分/题,共10分) 01.fat 02.tall 03.dirty 04.open 05.busy
四、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分/题,共10分) 01.Excuse me!Is this (you) pencil? 02.This is not (I) bike. 03.Mary is a new student.She is (France). 04.Here is (David) shirt. 05.Paul is here.That is (he) coat. 06.Zhang Bin and Li Gang are (China). 07.He is my (teacher) friend. 08.I can’t find (she) dress. 09.Cindy has a lot of (orange). 10.Peter is a good student.He always help (he) classmate
五、改错(2分/题,共10分)
01.I beg you pardon . 02.Thanks you very much. 03.Alice is a new students.
04.Whose shirt are that? 05.Is this you newspaper?
六、句型转换(4分/题,共20分)
01.This is your schoolbag.(变一般疑问句) 02.Nice to meet you .(变同义句)
03.It is my new car.(变一般疑问句) 04.I’m Chinese.(就划线部分提问)
05.This cup is Sandy’s.(就划线部分提问)
七、根据所学课文,补全对话(2分/题,共10分) 01.My coat my umbrella please.Here my ticket。 02.Is this umbrella?No,it .
03.‘What’s your ?’‘I’m a operator.’
04.‘Is this shirt ?’‘Perhaps it is,Tim’s is white.’
05.‘What are ?’‘I’m Italian.’
八、英汉互译(4分/题,共20分)
01.Perhaps it is.Bob’s coat’s white. 02.这位是Lucky ,她是中国人。
03.这是我的裙子,我的裙子是红色的。 04.What nationality are you?I’m German.
05.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是工程师。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