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姐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3:36:18 优秀作文
篇一:自梳女
自梳女
指女性把头发像已婚妇一样自行盘起,以示终生不嫁、独身终老,自梳后的女人被称为自梳女,也称妈祖或姑婆,死后称净女,是古代中国女性文化的一种。过去时代,封建礼法苛严,不少女性不甘受虐待,矢志不嫁,或与女伴相互扶持以终老,约自明代中后期起,相继产生了自梳女和不落家的特殊习俗。由于蚕丝业的兴起为女性提供了独立谋生的机会,这些习俗在封建礼法压迫下,得以相沿300余年,在晚清至民国前期达于高潮,直至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和战乱的影响而渐趋消歇。2012年12月25日,顺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馆成立。
最新新闻
探访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年轻时为挣钱错过结婚 2015-03-19 10:54
日前,网传一段视频显示,一个被称为“自梳女”的群体,她们将头发梳起,以示终身不嫁。为此,记者前往广东省佛山市均安镇沙头村,探访了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的现状。 ...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自梳女
词 义女性把头发像已婚妇一样自行盘起
拼 音zi shu nv
词 性名词
目录
1来历起源
2历史发展
3守墓习俗
4博物馆
5后世评价
6顺德冰玉堂
1来历起源
“自梳”这个名称的来历大概是:过去广州与珠江三角洲的未婚女子都梳着一条长辫子挂在背后,结婚时,由母亲或女长辈替其把辫子挽成一团紧贴在脑后勺,称为髻。自梳女就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己将辫子挽成发髻,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
过去女子出嫁,须由母亲束髻,立心不嫁者则履行一定的仪式自行束髻,称“自梳”。仪式通常在自梳女及不落家妇女聚居的“姑婆屋”内举行,当事者预先购备新衣、鞋袜、妆镜、头绳及香、烛、肴,以黄皮叶煮水沐浴,设供拜观音,立誓永不婚嫁,然后由年长的自梳女将其辫子梳成发髻,更换新衣新鞋,向其他自梳姐妹一一行礼,经济宽裕的,还须摆酒宴客。履行仪式后,该女子即为“梳起”,正式成为“自梳女”,终生不得翻悔。“自梳女”平日可继续居住母家,采桑缫丝,自食其力,闲时常到“姑婆屋”与众姐妹聚会,在生活上互相扶持,亲如家人。年老或病危,必须移居“姑婆屋”,绝不能在母家去世。
不落家是自梳女子的一种假婚习俗,为遭父母强迫嫁人并抗争无效时所采取的折衷办法,过门行婚礼但拒绝同丈夫寝处,三朝回门后即长居母家不返,故称“不落家”。
“不落家”除了与自梳女有相类似的社会背景外,其中较为多见是少女迫于父母之命,既不能“梳起”又无法逃出家门,只好在举行婚礼后,利用“三朝回门”的机会长住娘家,以避免与丈夫同居。这种妇女,名曰已婚,实则仍为独身,俗称“不落家”。[1]
有的女子,因决心要过独身生活,虽瞒着父母已秘密自梳,但终因拗不过父母的逼迫而出嫁,
所以只好采取婚后“不落家”的办法来应付父母。
蓄意不落家的妇女,临嫁时秘密请知己的大嫂大姐们传授洞房花烛之夜的应付办法,并请金兰姐妹特制一套防卫衣服,衣服制成上下相连,夹口处缝得特别牢固,让新郎无法扯开。自带一把剪刀作自卫,不让新郎贴近其身。如新郎以暴力相逼,即高声呼救,以金兰姐妹扮演的大姐,闻声后便集体前往救护,帮助新娘解脱。
在夫家住至三日,“回门”后就不再返回夫家了。不过,不落家妇女,在夫家仍是主妇名分。夫家如有红白喜丧之事时,还要派人回去以示关照。若是翁姑或丈夫过世,必须亲自回去“上服”尽孝执丧。本人合金钢管www.xiaogangpu.cn要是病危将逝时,不能留在娘家办丧,必须回到夫家去待终。弥留期间的饮食、医药及身后费用,均由女家来负责。夫家要以主妇之礼仪进行办丧。遗产留给妾侍或庶出子女。也有不回夫家而死于“姑婆屋”或尼姑庵的。 自梳女产生于清朝后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独有的特殊群体。据《顺德县志》记载: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她们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因此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身不嫁,于是产生了自梳女。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区的自梳女情况与顺德相仿。
2历史发展
到20世纪3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蚕丝业衰落,这一带的年轻女性听说到南洋打工收入丰厚,遂结伴前往,许多女性在南洋打工多年,没有谈婚论嫁,五六十岁时,买来供品拜祭天地,也就成为了自梳女。而她们就是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过去“自梳”具有特定的仪式,先由村中族人选择吉日吉时,良辰吉日一到,便请村里德高望重的婶母、伯娘主持祭祖,然后举行“梳髻”仪式,自梳女将自己的辫子挽成发髻,表示永不嫁人。仪式当日,还要摆上几桌酒席,请亲朋聚会,以示公众。
自辛亥革命的发生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封建制度和习俗彻底破除后,自梳风俗已经式微,到了民国初年,整个中国的丝业崩溃,自梳女无以维生,部分人便去香港当“自梳住家女佣”,即妈姐;今日香港北角东部的七姊妹,也是沿于自梳女。
3守墓习俗
自梳女一旦辫子梳起就不得反悔,日后如有不轨行为,就会为乡党所不容,会遭到酷刑毒打,被装入猪笼投河溺死。死后,其父母不得收尸葬殓,由自梳女们用草席包裹,挖坑埋葬;倘村中无自梳女,便被抛入河中随水流去。自梳女自梳后,便自立于社会,可以走出深闺,出外耕作、经商或打工。
按照俗例,自梳女不能死在娘家或其他亲戚家里,只能抬到村外,死后也只有自梳姐妹前往吊祭扫墓,因而一些自梳女被迫“守墓清”。
“守墓清”又叫“买门口”,即自梳女找一死人出嫁,做死者名义上的妻子,以便将来可以老死夫家。自梳女要付给婆家一笔钱来“买门口”。
“守墓清”是守节之意,有“墓白清”和“当尸首”两种形式。“墓白清”又称嫁神主牌,即某家有早已夭折的男性,不论是童子或是成年,只要死者家长同意,自梳女就可出钱买作那一家当媳妇,买成后,要举行“拍门”,“入门”仪式。所谓“拍门”,就是当自梳女来婆家认作媳妇时,婆家先把门关上,自梳女要“拍门”,阿婆在屋内提出种种难堪的问话,如“我家清苦,你能守吗?”,“以后不反悔吗?”等等,自梳女必须回答得阿婆称心后才开门,自梳女入了门就算被接纳为这家的媳妇,以后,必须经常在经济上贡纳给婆家,翁姑死时,要前往执丧。另一种形式叫“当尸首”。即当男子死而未葬时,自梳女嫁去作死者之“妻”,要披麻戴孝,守灵送葬,以后,如翁姑稍有不满,可赶出家门不在再认作媳妇。
自梳女“守墓清”买了门口,便可算作男家族中人。可怜自梳女受尽精神和劳累身体的折磨,
才换得个死的“门口”。
4博物馆
2012年12月25日,顺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馆挂牌成立,并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 顺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馆挂牌成立
顺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馆挂牌成立(5张)
位对外免费开放。这里将顺德自梳女的文化产物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顺德本地文化研究学者李建明说,冰玉堂是目前保存完整的一段特殊的历史文化,这些最后的自梳女是研究“自梳女文化”的最珍贵化身,通过博物馆的建设,可以对这一段历史完整地再现和还原。[2]
5后世评价
有人认为,自梳女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反抗命运,可以想见封建社会的女性地位是怎样的卑微,她们中大多数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有歌谣曰:“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心抱(媳妇)甚艰难,早早起身都话晏(晚),眼泪未干入下间(厨房)。”这从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妇女的命运。
6顺德冰玉堂
顺德冰玉堂的历史
1950年落成的冰玉堂原本是顺德均安镇沙头村自梳女的住所,被称为珠三角地区自梳女历史的重要见证,记录着自梳女这一独特群体的历史和文化。目前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已进入七八十岁的高龄。
2001年11月29日,午饭之后,黄月、黄姑、黄英几个姑太(注:顺德地方称“自梳女”为“姑太”)陆续来到冰玉堂,像大家约好了一样。
早在20世纪90年代,自梳女都回到家人身边,冰玉堂就无人居住了。不过,住在附近的姑太们仍然每天到这里来坐坐,和姐妹们聊天、打牌。
顺德冰玉堂
顺德冰玉堂
自梳女的晚年十分凄惨,如果没有拼命积点血汗钱与其他姐妹共同买一间房子作姑婆屋,真是临死时连停尸的地方都没有。
后来无人居住的冰玉堂就成了自梳女们的会馆。每年七夕、八月十五和春节等特别的日子,她们聚集在这里举行活动,拜祭死去的姐妹们,并展览自己的手工艺品,供人欣赏。
有人说,冰玉堂常年谢绝外界尤其是男士进入。黄月对这一说法做了订正。她说,其实冰玉堂并不拒绝男人进入,只是男人不能在此过夜。
从冰玉堂北门进入,左手边就有一间房,供奉着黄姓祖先的牌位。姑太们说,之所以把祖先的牌位放在此处,就是方便外界人士到此拜祭祖先,因此,不存在男人不能到此的说法。不过,当地男人都知道这是自梳女的住处,因此一般不会到此。自梳女都有牌位,所有自梳女的牌位都放在冰玉堂明显的位置,死者的名字写在黑纸上,生者的名字写在白纸上。黄月说,现在村子里只有20多个自梳女,加上留在新加坡的十几个,总共只有30多个自梳女了。 50年光阴逝去,冰玉堂终于敞开了紧闭的“心扉”。在自梳女的同意下,当地政府即将逐步开放冰玉堂。冰玉堂有两扇门,北门和东门。北门藏在一条窄窄的小巷中间,东门面临着一
条水泥路。如今东门两边各有一个建筑,一边是高楼,另一边有人砌起了1米多高的红砖墙,圈出一块地,因此东门也被藏匿了起来。
冰玉堂在四面围墙的包围之中,院子里种满花草。冰玉堂为两层建筑,一楼是姑太们聚会的厅堂和神位,还有厨房,以前的姑太就在这里煮饭煲汤。二楼是姑太们的卧室,姑太们当年睡过的床铺如今已经拆除了,空荡荡的房子里只剩下木板地面和青砖墙壁,显得格外冷清。冰玉堂里供奉了很多神,有观音、济公、关帝等等。冰玉堂里挂满“塔香”,“塔香”的形状如同蚊香,所不同的是,一支“塔香”的直径约为1米长,一支香可以烧1个月。当“塔香”吊起来时,就成了宝塔的形状。在挂起来的“塔香”下方,还挂上进香者的名字。 日后产权移交村里
过去自梳女们到南洋打工,并不购置物业。为了年迈之时有一个养老的地方,自梳女们决定共建一个居住的场所。1949年,新加坡的华侨成立同乡会,顺德的自梳女遂共同出钱,通过同乡会,在顺德老家修建起了冰玉堂。1950年秋落成。
按照旧俗,自梳女不能死在村子里,所以冰玉堂必须建在村外,离当时的沙头村还有很远的一段路。
冰玉堂筹建之时,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会员每人每年交12元新币的会费,基金会的钱用于冰玉堂平时的开支。基金由产权委托人来管理,冰玉堂产权委托人共有3个。
“如果有一天,自梳女们都没了,冰玉堂无人管理,那么它的产权就交给沙头村福利委员会。”黄月说。2000年12月,自梳女们已经集体立下产权移交的遗嘱。
现在当地政府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开放冰玉堂,也有意重修冰玉堂。姑太们说,重修可以,但有的东西不能动,比如自梳女们的牌位等等,而且还是由她们来管理,政府不能干涉。 黄月说,政府已经来找过她们,附近的生态乐园也召集她们开过会,表示了合作之意,意欲将冰玉堂作为一个景点,和生态乐园连成一个整体,向游人开放,生态乐园支付给她们一定的报酬,但是姑太们没有同意。姑太们说,没有什么好看的。更主要的是,姑太们要自己管理冰玉堂,但是她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天天来看管。如果收了钱,就要负责。但要是把管理权移交给生态乐园,冰玉堂就没有了自主权。
不过,姑太们还是将一套钥匙交给了当地政府,允许当地政府带人来参观。现在每逢双休日,就会有人前来。
前来参观的人关注的并不是冰玉堂这座建筑,因为它本身并无太多特别之处。人们渴望的是能够从这个自梳女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寻找自梳女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自梳女们的故事
姑太们介绍,早在100多年前,顺德就有女子远渡重洋,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打工。由于重男轻女的缘故,出去的都是女性。
那时,很多人千方百计地找到“水客”帮忙出境,“水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蛇头”。 当年,黄月的家境并不差,但是那时候当地的风气是女性更喜欢到南洋打工,都不愿意留下来,所以1936年,12岁的黄月和妈妈去了新加坡。当时,黄英有一个表姐在新加坡,因为家中无钱,于是先委托“水客”将黄英带到新加坡,由表姐代付费用,然后表姐在黄英后来的工资里扣钱。黄姑也是“水客”将其送到新加坡的,黄姑在新加坡的姐姐为此付了180元新币。
180元新币是什么概念呢?黄月回忆说,1936年,她姨妈给一家老板做女佣,每月工资是6元新币。那时候3分新币可以买猪肉,1个人1个月的吃住费用大概是3元新币。如果一个月能挣30元新币,家里就可以请两个工人。
对自梳女们在南洋的生活,黄英有着一段十分心酸的描述。
“12岁那年,我就去了新加坡,在渡口与妈妈分手时,妈妈哭了,舍不得我。但我没哭,因为我以为新加坡很好玩。30多岁时,我回过一次家,在家里只住了两三天,就返回新加
坡。妈妈送我时,没有再流泪,因为她已经习惯了,而且已经抱了孙子。但这次我却哭了,因为我知道一个人在外面的苦。”
在南洋的自梳女们大多是做女佣(当地人称为“妈姐”),因此吃住都在老板家里。其他的人或者做小贩,或者开小店。这部分自梳女一般租住一间很大的房子,房子带有很多小房间,可以同时居住二三十人。
在24岁之前,黄月一直和其他姐妹住在一起。她说,姐妹们在一起很团结,很热闹。但做女佣很辛苦,一个月只有初一和十五两天休息,只有在那个时候,姐妹们才能团聚。
女佣是不能和老板平等对话的,长期的独处形成了自梳女自我封闭的个性。黄荷说:“我在马来西亚基本上没有朋友,因为一个人习惯了独来独往,不喜欢与别人交流。”
新加坡政府也给予了她们一些待遇,如新加坡国籍和相应的福利。姑太们说,在新加坡,有女无儿的,可以租到很便宜的房子,10元新币就可以租到1房1厅。无子女的老人,政府给他们免费分房。平时有社团帮助她们做饭,5毛钱新币就可以吃一餐饭。如果老人生病住院了,医药费、床位费都只收正常价位的1/4。
“可惜的是,我们在新加坡没有亲人。而且新加坡有规定,一套房子只能住两到四个人。所以白天有人陪着聊天、打牌,晚上老人们就很孤独。”黄冰说,“我们还听说有的老人死在房子里,无人知晓,所以姑太们都选择了回国。”
黄月告诉记者,如今80%的自梳女都已经回国。大概还有十几个没有回来,那是因为她们在村子里已没有亲人了。
早年回来的自梳女,按照旧俗还是不能死在村里,只有住在冰玉堂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冰玉堂里住了很多自梳女,最多时有30多个。随着时世更替,自梳女不能死在村里的规矩逐渐消失了,因此,她们能回到亲人身旁生活。
暮年回乡形单影只
黄月说,以前在新加坡买房很容易,但由于始终抱着落叶归根的念头,所以大家都没有购置物业。
1992年,黄冰回到故乡。因为决定不再回去了,所以黄冰几乎用双手拎回了她在新加坡的所有家当。她说,还剩下一台电风扇没拿,太重了。
黄英说,在40岁以前,自己没有攒过一分钱,所有的钱都寄回家了;40岁之后,才自己攒钱,因为这时候家里已经不需要她再寄钱了。
中国的古训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梳女们为家庭(严格地说,是哥哥的家庭或弟弟的家庭)默默奉献了几十年,因此,当她们回归故里时,理所当然地受到家人的尊敬。 如今,黄英和弟弟的孙子同住。黄英说,侄孙子对自己很好。但已经习惯一个人生活的黄英还是自己做饭吃。她说,一个人吃饭很自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精明的黄姑早在30年前就为自己铺了一条后路。黄姑在寄钱给弟弟的同时,嘱咐弟弟为她建一座房子,以便日后回乡居住。黄姑现在就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有一个院子,摆满了花草,还有独立的厅、厨房、卫生间和卧室。房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如同黄姑整齐的仪表。 “结婚是很害羞的事情”
自梳了就意味着不能结婚,年迈时需要别人的子女照顾,自梳女们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选择呢?黄月说,当时有人担心老公不好,会挨打挨骂,所以干脆不结婚;有人觉得结了婚,还要带小孩,不自由;也有人认为,不结婚很自由,很独立,和很多姐妹们在一起很开心,而且她们又有钱,不依靠任何人;还有人因为家里有弟妹,如果弟妹要结婚,但你还没有中意的人,你就必须自梳,否则,其他弟妹就不能结婚。
黄姑不结婚的理由非常简单:在顺德均安女子不结婚十分普遍,如果女子买“门口”,男子拒绝,女子就会自杀。因此,父母一般不干涉女儿的决定。过去结婚的只是少数,不结婚的
篇二:二、缔结金兰
四集电视专题片
泽被两岸,感恩妈祖
——纪念海峡两岸首次妈祖海上巡游
第二集:缔结金兰
心香一瓣永济苍生,金兰懿德福泽后世。
护佑台闽一衣带水,血脉相连两岸同根。
三百二十六年前,由于妈祖神灵的护佑,台岛回归祖国怀抱。施琅将军感念妈祖神恩,由平海恭请妈祖娘娘圣像赴台湾台南大天后宫,三百多年后,两岸两座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天后宫,平海天后宫与台南大天后宫,在马英九先生及王金平先生的见证下,缔结成为金兰姐妹宫。
台南大天后宫位于台南市永福路九巷,原系明朝宁靖王朱术桂的旧宅。当年,郑军投降之后,朱术桂即自缢身亡。由于施琅在征台时,遇到妈祖显灵,遂奏请皇帝改建宁靖王府为大天后宫,祀奉妈祖,次年改建完成,庙宇堂皇壮观,信徒众多,香火鼎盛。这是全台湾最早的“官建”妈祖庙。同时,妈祖也由原来的“天妃”被升为“天后”,也是从这座庙受敕封开始的,因此可以说是全国第一座“天后庙”。 由于台南大天后宫改建于明朝的王府,富丽堂皇,威严显赫,极尽古宫殿的豪华壮丽。气派及特色自然不同于其他的一般庙宇。加上历代官府整修保护,文物保存较多。庙中神像佛像多为名家雕塑。 来到正门前,首先看到的是门前一对石狮,刻工精细,造型独特。入口大门高而威严,并没有传统庙宇的彩绘门神,却装有许多突
起的木质乳钉,两侧是由花岗岩雕刻的八骏马和龙虎图,雄浑粗犷。正殿前有一丹墀石壁,雕有飞龙,踏波腾云,颇有气势,为其他庙宇所罕见,充分显示帝王建筑的风格。
大天后宫为三进门式。由大门朝里望,透过三进逐次升高的天井和房舍狭长的空间,可以遥见那香烟缭绕、金黄帷幕下的全身妈祖神像。妈祖慈眉善目,神态安详。据说妈祖原来是粉红面,但经百年来受香火的薰绕,现在看到的妈祖已成了黑色的“香烟面”了。两旁配祀千里眼、顺风耳二将的泥雕,表情细腻,体态生动,古铜色的肌肤、一块块突起的肌肉,显得极为凶猛威严,雕刻精细入微,栩栩如生,实为雕刻精品。两边的神龛里还供奉着东、西、南、北四海龙王和水仙尊王。神奇古怪,嶙峋不凡,也都被烟薰成了黑脸。这些都是与海上的航海、救难有关的神。该庙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除了正殿的妈祖称为大妈外,还配有所谓的“二妈”、“三妈”的妈祖神像,造型仅为大妈的一半,脸色为粉红色,两眼张开,与妈祖神像眼睑呈下垂状不同。
大天后宫各殿布置雅洁,具有古宫殿的气派,石雕、木雕的柱、窗、梁都有很高艺术价值。如宫中的柱子变化就很多,有圆柱、方柱、八角柱,上面刻写了不同字体的槛联。柱子底下安基的石珠也有方形、圆形、八角形、鼓形、梅花形、莲花座形等多种变化,并且刻有各式各样的美丽浮雕。在第二进的后面有一个水井,称为龙目井,至今仍有甘泉。
台南大天后宫还有许多古碑、古匾、古联等珍贵的文物。据说
单单古匾就有200多块,平时无法全部挂出来。最宝贵的是雍正皇帝所赐的“神昭海表”、咸丰皇帝的“德侔厚载”、光绪皇帝的“与天同功”等御笔匾。还有三官大帝神龛上同治四年的“一六灵枢”匾,色泽乌黑,雕有云纹,书法俊秀,十分引人。古碑有施琅的《平台记略碑记》、《靖海将军侯施公功德碑记》、《重修天后宫增建更衣亭碑记》等8块。庙中还存有清代时期所铸的铜钟、香炉。
平海天后宫创建的历史比当地其他的寺庙要来的久远。南宋咸平二年(999年),当地百姓就在平海湾畔,兴建起庙宇,供奉妈祖,当时称为灵慈宫。明代扩建后,易名天妃宫;清初又修缮、扩建,改名天后宫。现在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海天后宫坐北朝南,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64平方米,为清初建筑。整个建筑群分为大门建筑物、拜亭、大殿、廊庑、戏台等。大门外有一开阔的场院,院中有口著名的“师泉”井。
平海天后宫的特色之处在于当年匠师们寓意深刻的建筑设计,整个天后宫有三处不离开“108”这一数字。首先是大殿的大屋顶和廊庑由108根木柱承托着。因此,又被称做“百柱宫”。而宫内檐下四周又用108块青石砌成,组成内院埕。再有宫前古水井——师泉也是用108块青石砌筑而成,组成较为少见的方形井。108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数字,是易学中的一个“大周天数”,意味着阴历与阳历三个“小周天”后的又一次契合,象征着圆满;又是佛教中的吉祥数字,如佛珠通常是由108颗组成。“108”在天后宫以良好的寓意、有趣的方式再三的被使用,形成一大特色。
大殿正中神龛,还与众不同的供奉着五尊妈祖神像。相传明初朱元璋为平南方叛乱曾率军从水路来到南日水寨。据说舟行古南啸时,巨浪涛天,战船翻腾不定,正不安的时候,忽然之间战船平稳,只见妈祖化身的五个少女压住了朱元璋所乘战船的船锭,引领船队顺利驶进风住浪歇的平海湾。由此朱元璋感动于狂风恶浪后平静的海湾,认为此处应该叫“平海”,遂将原来的南啸改名为平海。也因五位少女神奇的遁去后在战船上留下了五朵金花,故而,为感念于此,平海的天后宫里供奉着独一无二的五尊妈祖神像。
大殿左右两旁供奉五帝爷、水天王、临水夫人、慈济真君。前上方依次挂着“神昭海表”横匾,和一块独特的“皇帝万岁万万岁”直匾。据传,这块匾额和门口的师泉井都和施琅有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施琅奉命率领清军渡海征讨台湾,曾以平海为抗击郑成功部的主要基地,训练水师。时遇大旱,3万大军的饮水都成问题。急切中施琅拜祭妈祖寻求帮助,果然半夜妈祖托梦,手指天后宫前空地说“此泉可以济师”。次日果然于天后宫前得一清泉淙淙的深井。在妈祖庇护下施琅率军成功的收复了台湾。大军班师回朝之时,施琅在天后宫前用108块石头砌筑深10米,周长3米2的师泉井,并撰写《师泉井记》立牌石于井边。同时重修天后宫,并立“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牌匾以表对康熙的忠心和感谢。历史的风云聚合变幻,当施琅是否为民族英雄成为现在重新解读历史下的一个不小的争议,而平海天后湾畔,屹立千年,面对潮起潮落,历经兴衰,反倒以平静的姿态淡看荣辱了。
穿越历史的沧桑,远隔海峡两岸的妈祖宫和施琅将军后裔,经过多方周折,终于携手相约,再度相逢。2010年8月25日,平海天后宫妈祖文化交流团应台南大天后宫的邀请,赴台湾进行为期10天的妈祖文化交流。在台期间,他们先后到台湾南部地区的高雄冈山寿天宫、善化庆安宫、旗津天后宫、隆后宫、屏东慈凤宫、新惠宫、广济宫、鹿耳门天后宫以及北部的台北天后宫、桃园慈母宫等10多个妈祖宫庙进行参访活动,进一步加深双方的交流与了解。8月29日下午,在马英九先生与王金平先生的见证下,两宫缔结成“金兰姐妹宫”。 2011年1月11日,台南大天后宫及10多个妈祖宫庙130多位妈祖信众,会同泉州霞洲妈祖宫,来到当年施琅大将军练兵的平海卫,参加台南大天后宫与平海天后宫与联合举办的缔结“姐妹宫”暨纪念施琅将军由平海恭请妈祖赴台326周年庆典活动。
这是一次有特殊意义的盛会。通过此次活动,追溯妈祖渊源,推广妈祖文化,让更多信众效妈祖之德,行仁义之事,共同构建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使妈祖精神延续不断,薪火永存。
篇三:我懂得了珍惜友谊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从年幼无知的小朋友长大成即将成为中学的学生,我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学习,懂得了孝顺父母,懂得了尊重他人,懂得了珍惜友谊……
毕业在即,我将要与美丽的母校、循循善诱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分开,心里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
现在的六<1>班,有同窗六年的同学,也有同窗二年的同学,但不管相处了多少年,课室每天都荡漾着我们甜蜜的笑声,有的同学们称兄道弟,有的同学们结为金兰姐妹……就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族。
最难忘的还莫过于那一次的旅游,我们几个同学一组,玩得大汗淋漓,汗流浃背,十分开心,在吃中午饭时,同学们更是像一家人,大家争先恐后帮盛汤,这个说:“我来帮你。”那个说:“我来帮你。”团结互助的精神,在童年里留下深深的脚印。我和同学之间的友谊比海更深,比铁更坚固。
学习的时候,离不开同学的帮助;做游戏的时候,离不开同学的合作;甚至获奖时,也离不开同学的掌声和鼓励……友谊是无声无色的,但它能体现在这些地方。
如果我没有经历六年级的生活,可能不知道友谊是什么,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快要和同学们分开了,我懂得了友谊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懂得了珍惜友谊!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
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它能指引你走上正确的道路,使你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人的一生中没有友谊,那么,生命就会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张晓凤是我的好朋友,可以称得上是知己。虽说是好朋友,但是,我和她也总是吵吵闹闹的,可这点小吵闹也丝毫伤害不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有一次,我正处在气头上,正巧,张晓凤走过来想问我一个问题:“顾想敏,我想问你……”还没等她说完,我没好气地对她说:“有什么问题自己想,我正烦着呢!”我本想她听了会调头就走,没想到,她反过来安慰我:“呀,你这是怎么了,像吃了炮弹似的。谁惹你生气啦?”我对她吼道:“不关你的事,你最好别管!”她先是一楞,然后却自我怪罪起来:“是不是我惹你生气啦?对不起哦,你别生气了,我去问朱敏敏吧。”说着,她走开了。
后来,我的气消了,冷静下来仔细一想:“我这是怎么啦,自己生气,关她什么事,干嘛吼她,真糊涂。对,应该向她道歉。”我起身向她走去。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她丝毫没有怪我,却怪自己没有和我好好交流。这件事过后我们的友谊更深了。
从此以后,我不再那么任性了,我懂得了关心他人,懂得了珍惜友谊。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以前,我一直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直到我遇见了她。
一头包乌黑的秀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这便是我四年级的同学——小兰。
小兰就仿佛是上帝送给我的一件礼物,她在学习上总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来帮助我。
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了作业,要求我们在课后完成,可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和今天上的新课内容有关,这节课我心不在焉的,又没听到,结果,得到了“惩罚”——课后作业无从下手。这时,小兰出现在我的面前,帮助我把没听到的课补了上去,我便做起作业来得心应手,老师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我心里美美的,对小兰充满了感激之情。 小兰不但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善良之心,而且还有一颗对他人都充满着宽容的心。 那天,爸爸帮我买了一本《故事大王》,我随手翻了二页,就已经爱不释手了。我便把它带到了学校里,利用课余时间看。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我像往常一样,做完了作业,准备看书时,我意外的发现我那本书不见了,我心急如焚,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暗暗下决心:哪怕是掘地三尺,我也要找到我的《故事大王》,可事与愿违,我一连找了两天,也没找到,那本书竟然神秘的消失了。就在我心灰意冷时,我发现小兰拿着我的《故事大王》津津有味的看着。我顿时火冒三丈,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小兰的座位上,气势汹汹地对她吼道:“你这个小偷,亏我还一直把你当成我的好朋友,你却偷我的书!”小兰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她哭笑不得:“这是昨天我妈妈才帮我买的,怎么现在看了一会儿,到成你的书了?”“你还不承认,这明明就是我爸爸帮我买的书,你偷了它还不承认,你太卑鄙了!”我不由分说,一把抢过她手上的《故事大王》,跑到了座位上。隐约中,我听到了小兰的哭泣声。我心想:这回,我和小兰的友谊肯定要画上一个句号了,唉??这时,一个声音在我的脑海中响起:她先偷了你的书,这种朋友不要也罢!我决定和小兰断绝朋友关系。第二天,我和小兰在校门口相遇,我没好气的朝她翻了翻白眼,可出乎意料的是,小兰竟朝我微微一笑,我愣住了。以后,每逢我们相遇,小兰都会朝我微微一笑,我心想,肯定偷了我的书,不想让我去告诉老师,让我守口如瓶,所以来讨好我,没门!一个星期后,我的书找到了——不知是哪个调皮换鬼把我的书放进了讲台里面。我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真的错怪了小兰,后悔白白失去了这段美好的友谊,可是小兰会原谅我吗?我走到小兰位置边,吞吞吐吐地说:“小兰,对??对不起,是??是我误??误会你了,你能原谅我吗?”没想到小兰爽快的答应了,虽然,我们又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但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歉意, 认识了小兰,是我最大的荣幸。她就是冬天里的一片阳光,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是她,给了我一段真挚的友谊,为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是她,教会了我要乐于助人、宽容大度;更是她,教会了我要珍惜友谊!
篇四:咏燕集
咏燕?剪云天(一)
春归大地,暖阳薰风袭。燕儿成群,蓝天上剪白云。翻跃,白肚皮洁如玉。青翼划动游雨,山水挂满天壁。好一幅奇观妙语,喃喃甜歌画美丽。
芳草花朵密,屋檐石梁西。溪上点潺水,衔泥筑新居。暮色映新历,晚栖小嘴闭。冥冥叹欢喜,入夜星星浴。黛羽恬梦里,唯凭沐晨曦。
李晓东写于2014年四月
咏燕?风雨送(二)
踏水划蓝天,翔云一千远,天涯寓意浓,知伊寻小篆,捎给风雨送,遥梦牵手甜。共舞樱花剪,家住檐梁间。
李晓东写于2014年四月
咏燕?在人间(三) 黑白玄花燕, 衔泥筑梁间。 春雨多缠绵, 成双喜连缘。 温情润羽鲜, 笨雏学飞远。 天地任君旋, 何况在人间。
李晓东写于2014年四月
咏燕?双燕飞(四) 春归花双燕, 展翅遨云天。 洗尽尘土埃, 苍凉又一年。 阅尽晨暮颜, 笑对天地间。 来去蹉跎路, 黄昏夕阳恋。
李晓东写于2014年四月
咏燕?清明轩(五) 燕临山岗小村远, 奈何溪流四月泉。 问君青冢春花绵, 垂云谁来新开剪? 追祀兰亭千年怨, 素草一幅天地间。 琵琶忆情魂魄去, 痛彻心骨清明轩。
李晓东写于2014年四月
篇五:自梳女与她们的三个“家” - 北京师范大学
自梳女与她们的三个“家” ——以清代以来的广东顺德为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0级 何燕珊
指导老师 赵世瑜教授
【内容摘要】明清到近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尤以顺德为盛)存在着“自梳”这一特殊的习俗。自梳,就是女子自行易辫而髻,以示自己独身终老的决心;自梳有其特殊的仪式,自梳女也有其特殊的生活,其中包括“不落家”、“金兰恋”等。在一生中,她们与家庭仍然存在密切的关系,但又与一般女性存在差别,因此,在她们的生命历程中,与其出生、成年和终老相适应,就有生长之家、金兰之家和终老之家三个阶段,这成为她们解决自身生活困境的一种特殊的调适手段。
本文将尝试讨论分析自梳女的这三个特殊的“家”,以及她们与这三个“家”的关系,并从分析中引发一些思考,包括传统观念对自梳女的影响,以及女子自梳的原因,等等。
【关键词】自梳女,家,传统观念
【Abstract】There was a special custom--“Zi Shu” in Canton Delta District (especially in Shunde) 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y to modern times. Through a special ritual, women who Zi Shu (used as a verb) combed up their own hair and vowed never to marry throughout their lives. They live a self-reliant life, while they still kept close contact with their families, but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rdinary women. We can find that women who Zi Shu had three special “hom
es”. The three special “homes” respectively existed in their childhood, adulthood and senility and served as special measures for them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ir lives.In this paper, I will analyze the three special “homes”, and try to discuss how traditional ideas affected women who Zi Shu, and find out the reason why women chose to Zi Shu.
【Key Words】Zi Shu, Home, Traditional ideas
一、 关于自梳女及其研究
自梳,是清代到近代珠江三角洲独有的一种民间习俗,它广泛流行于南(南海)、番(番禺)、顺(顺德)地区。
自梳这个名字的来历大概是:过去的未婚女子,无论年龄大小,都梳着一条长辫子挂在背后,并且只能梳辫不能梳髻。结婚时,由母亲、女长辈或大妗姐(结婚时侍候新娘的女佣)首次代梳发髻,即把辫子拆了挽成一团紧贴在脑勺后,称为髻,这是当地婚嫁习俗中的新娘“上头”仪式。梳髻用以区别出嫁与否,这标志着少女时代的结束,而为人妻媳母时代的开始。而决定终生不嫁的女子,则举行特定的仪式,自行把头发梳成发髻,这种仪式就被称为“自梳”或“梳起”,而独身终老的女子就被称为“自梳女”。
自梳有一套特定的仪式。先要选择良辰吉日,然后准备一些必需物品,如新衣(包括内衣)、新鞋新袜、梳子、红头绳、镜妆(又称“柬妆”,为梳妆用的小箱子,上嵌玻璃镜,下有抽屉数个,内贮梳、篦骨簪、头绳等),并和结婚一样置新大床、台椅家具。自梳前夕,要用“香汤”(黄皮叶煲水)沐浴,接着请已梳起的相好女友传授梳起后如何在家庭、社会中立身,如何坚持独身,如何独立谋生,以及自梳姐妹之间如何互相扶持等等。第二天清早,便到附近寺庙,在观音菩萨面前摆开三牲祭品和新衣服,向菩萨起誓终身不嫁。誓毕,自己拆开长辫梳为云髻(梳髻时有“八梳诀”:一梳福,二梳寿,三梳静心,四梳平安,五梳自在,六梳金兰姐妹相爱,七梳大吉大利,八梳无灾无难),换上祭过菩萨的新衣服,再向菩萨叩拜,然后与同往姐妹互拜,姐妹们为她道贺。仪式结束后,才回家告诉父母及家人(也有之前已经得到父母同意的,父母及亲友也参加其自梳仪式),并将祭过菩萨的祭品分给亲友,宣告自己自梳了。富有之家,还会设若干筵席,宴请亲朋戚友。进行自梳仪式以后的女子,终身不嫁,父母也不能强迫许婚1。
自梳这个习俗究竟始于何时至今无定论,可以说是起源不明,而且也很难考究,因为在当地县志和其他文字记录中并没有详细明确的记载。不过,在明朝,就有不少关于女子终身不嫁的记载,明万历十三年《顺德县志》载:“邓六娘者,宋上舍邓梦槐女也。梦槐生子伯瑜,早卒,有女六人。1 上述两段内容引自梁应沅、罗永安:《顺德女子“自梳”风气的兴替》,《顺德文史》第8期,1986年1月,政协广东顺德委员会文史研究组编;陈遹曾、黎思复、邬庆时:《“自梳女”与“不落家”》,《广东文史资料》第12期,1964年,政协广东委员会文史研究组编;罗素:《顺德缫丝女工生活回忆》,《顺德文史》第2期,1983年8月,政协广东顺德委员会文史研究组编;以及笔者生活所见和实地调查访谈所得。
六娘最小,叹曰‘父无宗属可后矣’。矢不适人,乃取姊子李元为其父后,改名履元”??“能誓不适人节亦有可取焉”??“又闻伦教梁鉴殷女佑娘不字,托其侄彦”1。她们虽然终身不嫁,但她们有没有经过自梳仪式、到底算不算自梳女仍有待考证。
可以肯定的是,与自梳相关的金兰结谊及相约不嫁的习俗在清初已成风气。乾隆十五年《顺德县志》载:“??女多矫激之行,乡中处女与里女结为姊妹,相为依恋,不肯适人。强之适人矣,归宁久羁不肯归夫家,甚或自缢自溺??”2。咸丰三年《顺德县志》又载:“昔人所谓妇女恋金兰,归母家不时返者,穷村僻壤囿于故习者有之,今则厥风大革矣。”3
自梳风习一直沿袭到近代,并在近现代达至兴盛。由于19世纪末当地机器缫丝业的迅猛发展,以至20世纪30年代丝业衰落后外出工作(主要是当家庭女佣)机会的出现,加强了自梳女的经济能力,她们不但可以生活自立,还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于是,选择自梳的妇女人数也因而激增。以顺德为例,1931年8月18日《越华报》载:“查该县(顺德)地方丝偈一百二十余间,丝位约有5万余个,每位容女工一人;自时局多变,丝偈已缩至七十余间,丝位只得三万七千余个。”420世纪20年代后顺德生丝在国际市场已被日本人造丝所排挤,不少丝偈已歇业,但硕果仅存的桂洲丝偈,缫丝女仍达数百人。缫丝厂是近代自梳女的集中地,丝厂内许多缫丝女工都是单身寡居而一生没有后代的,因此也有人称丝厂为“尼姑厂”。缫丝厂内有如此之多的女工,因此,当年顺德丝业全盛时,各丝偈所容纳的自梳及不落家妇女之多,便不难想象。后来,顺德的丝业衰落,自梳和不落家的妇女,便不得不另谋生计。其中很大部分,流向广州、香港等大城市,在富家作“妈姐”(家庭女佣)。“顺德妈姐”曾饮誉一时,雇用“顺德妈姐”成为了显贵人家的风尚。《顺德文史》曾载:“均安沙头黄族(该乡有很多自梳女出外谋生)??出外最多的时候,是在1928年,人数多达数千人。现在外的尚有二、三千人,其中自梳女约有二百人。”5确实,在当时,自梳成了一种时尚,很多女子相继自梳。众多自梳女还形成了姐妹群体,当时的报纸所指的所谓“金兰会”“迷夫教”、“盘髻党”,大多数就是由自梳女组成的。
到解放后,该习俗基本消失,没有出现新的自梳女了。
目前,最后一代自梳女已为数不多,且均已届垂暮之年。根据笔者所1
2 明万历十三年《顺德县志》卷八,《人物志第七之三》,第20页上,叶春及纂修。 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县志》卷三,《舆地志·风俗》,第28页下,陈志仪修。 3 清咸丰三年《顺德县志》卷三,《舆地略·风俗》,第35页下,郭汝诚修。 4 《顺德缫丝女工多失业》,《越华报》,1931年8月18日,转引自顺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顺德县志历史资料汇编·自梳女》,1987年5月1日。
5 黄学礼:《顺德均安冰玉堂》,《顺德文史》第2期,1983年8月,政协广东顺德委员会文史研究组编。
作的调查访问,现在,自梳女集中地顺德均安沙头村里只剩下20多个自梳女,加上留在新加坡的十几个,总共也只有30多个自梳女,而且她们都已进入七、八十岁的高龄了。另外,最近也有一些关于“末代自梳女”的报道,如肇庆市端州区塔脚巷的11个自梳女,她们的年龄也介乎于60多岁到93岁。还有深圳宝安区沙井镇的9个自梳女,她们也都是70到80多岁的老人了。我们应该趁她们还健在的时候抓紧时间做调查访问、研究自梳问题。
当然,这一习俗已经吸引了国内外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的不少著名学者的兴趣,他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有不少关于华南自梳习俗的研究专著。例如:早期的林惠祥教授,20世纪70年代的Majorie Topley,后来的Andrea Sankar、Janice Stockard,以及耶鲁大学人类学系的萧凤霞、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的叶汉明等等。
前人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自梳习俗的起源问题,大多学者认为由于珠江三角洲丝业发展,妇女经济独立而促成自梳风习,如Janice Stockard的关于与环绕丝业的经济策略相关的婚姻和抗婚形式的论述1;也有人认为自梳及其相关的不落家习俗是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的残余,是人类社会从母系过渡到父系遗留下来的,如某些学者根据林惠祥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对福建惠安妇女长住娘家的调查所作出的推论2;最近的研究则认为这种习俗是岭南地区汉族文化与百越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的结果,如萧凤霞和叶汉明的有关论述3。第二,自梳的性质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自梳习俗是一种反抗婚姻、反抗以父系宗族和子嗣为中心的主流文化的行为,如Marjorie Topley关于自梳女抗婚的论述4;也有学者研究自梳女群体与宗族社会的互动关系,如叶汉明对以顺德均安为中心的自梳女与宗族的关系所作的实地调查及有关研究5, 另外,她还研究了自梳女姐妹群的次文1 Janice Stockard,Daughters of the Canton Delta: Marriage Patterns and Economic
Strategies in South China, 1860-1930(《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女儿们——华南地区的婚姻形式以及经济策略,1860-1930》),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 林惠祥:《论长住娘家风俗之起源及母系制到父系制的过渡》,载林惠祥:《林惠祥人类学论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3 萧凤霞(Helen F. Siu): “Where were the Women: Rethinking Marriage Resistance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South China”(《妇女何在——重新思考华南地区的抗婚形式与地方文化》),Late Imperial China, 11:2 Dec. 1990;叶汉明:《妥协与要求:华南特殊婚俗形成假说》,见叶汉明:《主体的追寻——中国妇女史研究析论》,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9年。
4 Marjorie Topley, “Marriage Resistance in Rural Kuangtung”(《广东农村地区的抗婚行为》), in M. Wolf and R. Whitke, eds. Women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5 叶汉明:《地方文化的性别视角:华南宗族社会与自梳风习》,见叶汉明:《主体的追寻——中国妇女史研究析论》,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9年。
化力量1。
尽管前人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但其中某些研究却似乎过于把自梳习俗纳入一个所谓理论体系(比如经济决定论、父系宗族中心论等)来研究,而没有把其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现象、历史过程,把其放到当时当地的实际环境、具体情况下来研究。事实上,我们对民间习俗的研究应该多发掘并展示其“主角”的实际活动和真实感受,力求准确而全面地展示其全貌和过程。同时,前人的研究比较着重于对自梳习俗的起源、女子自梳的原因和自梳女姐妹群及其与宗族的关系,而似乎忽略了对自梳女及其家庭这一角度的探讨。实际上,在她们的一生中,她们与家庭既存在密切的关系,又与一般女性的情况存在差别,表现在:在她们的生命历程中,与其出生、成年和终老相适应,有生长之家、金兰之家和终老之家三个阶段,这成为她们在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下解决自身生活困境的一种特殊的调适手段。自梳女及其家庭是自梳习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从细处、从一个更具体的单元来分析研究自梳习俗的情况,使研究更全面更完整。
就是在上述的思考的基础上,笔者搜集了文献资料,并对广东顺德地区的最后一代自梳女(她们大约在20世纪30、40年代梳起的)作了实地调查访问,希望能从自梳女及其家庭这一角度对自梳现象进行探讨,从而探讨自梳女的家的观念,并对她们的家的观念与一般人的家的观念作一个比较。
二、 对自梳女的三个“家”的分析
位于广东顺德均安镇的冰玉堂,于1951年落成,是当年到新加坡打工的自梳女们共同出钱,通过同乡会,在顺德老家修建的安老院,以备年迈之时有一个养老的地方。那里记录着自梳女这一独特群体的历史和文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梳女历史的重要见证。
笔者曾到冰玉堂探访那里的最后一代自梳女,了解了很多关于自梳女的事情。
从自梳女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可以说是有三个“家”的:娘家、夫家以及自梳姐妹们自己构建的虚拟的“家”。
自梳女的家首先是娘家——生长之家,那是自梳女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她们是很想一直留在娘家的,但为乡俗所不容;而她们在外面找不到想要的家(她们都害怕或不满旧式婚姻),所以只能自梳,在姐妹群中构1 叶汉明:《权力的次文化资源:自梳女与姊妹群体》,见叶汉明:《主体的追寻——中国妇女史研究析论》,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9年。
优秀作文